這下真的要來講個古了
年輕人都沒看過京劇粵劇歌仔戲了,一直有「魔戒抄天堂」的誤解
--
KOEI遊戲中,呂布的造型頭上那個蟑螂鬚,是來自中國戲曲中的「翎子」,通常是猛將才有資格戴的
在文戲的時候,演員會用手撥翎子,手指對方的時候,羽毛也跟著指向對方,用來強調語氣
在武戲的時候,演員會用誇張的甩頭,用羽毛把敵人擊退,用來表現武藝高強不需武器也能退敵
--
然而隨著時代演變,現代人不看戲曲,接觸到的都是三國無雙
其實在三國無雙的遊戲中,這些表演方式都以某種方式繼承了下來
我們甚至可以說,日本人才是對三國鑽研最深入的民族
--
順道一提,翎子的使用方式,也在一部份的初音未來MMD動畫中出現過
這個不知道是雙馬尾的必然性,還是巧合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香港旅遊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國戲曲節帶來精采節目包括崑劇、京劇、粵劇及來自山東、浙江的地方戲演出。「南北猴戲」系列分別展現南派與北派猴戲的表演藝術,「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系列則有湯顯祖的重要劇作,向這位中國偉大劇作家致敬。...
京劇粵劇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38年-2015年香港
☆紅極民國一代影后香港人「陳雲裳1913-2016」一生紀錄片段。
☆1940年灣仔軒尼詩道皇后大道東交界大佛口廣告,上映陳雲裳 薛覺先粵語片「風流皇后」
☆1938年新人陳雲裳參加一個救助戰爭災民籌款時裝秀。
☆1939年陳雲裳主演紅極上海「木蘭從軍」「青天白日滿天下」片段。
☆1940年上海孤島時期,陳雲裳為老闆「張善琨」《張園》水上舞廳剪綵片段。
☆1952年戰後居港陳雲裳主演「月兒彎彎照九州」片段。☆晚年百歲陳雲裳片段。
陳雲裳是三十年代民國舊上海灘四大影后之一’與胡蝶周璇’阮玲玉齊名’係上海戰前民國影史’華語電影史及早期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歷史見証者’亦是最後在世者,係民國上海灘的一個文化符號。
陳雲裳生於香港,幼時隨父母移居廣州,陳雲裳天生麗質,能歌善舞,從小立志進演藝圈,卻遭父母阻撓,但最後還是如願以償。陳雲裳幼時拜戲劇大師易劍泉為師,先後學習了國語、崑曲、京劇、粵劇。藝名「陳雲裳」就是由師父起,取自李白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
1933年,14歲的陳雲裳既生得漂亮,又能歌善舞,遂加入電影公司,走上演藝之路。兩年後,她就應香港導演蘇怡邀請到香港拍電影。1936年因主演《新青年》一夜成名,短短4年內,她連續拍攝了20多部粵語影片,名聲日隆。
1938年,她應新華影業公司老闆張善琨邀請,在上海主演了國語片《木蘭從軍》,由此轟動上海灘,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與胡蝶、阮玲玉、周璇齊名。
「陳雲裳」上海孤島時期掀起雲裳熱,陳雲裳一舉一動成為上海女性時尚指標,陳雲裳風格西化.會説流利英語,國語,粵語,自1939年開始連續榮獲三屆中國電影皇后,她是第一個中國藝人擁有影迷會。紅透中國40年代,戰後陳雲裳選擇急流湧去。
「陳雲裳」生於香港紅極民國 事業達巔峰時,陳雲裳在1945年下嫁香港醫生湯于翰,為此,她退出影壇,返港專心照顧家庭。除了1952年,她曾為香港新華影業公司主演了《月兒彎彎照九州》影片,之後近半個世紀,她在港過著富裕平靜的生活,絕少參加社會活動,因此中青年一輩對於陳雲裳這位一代大明星了解甚少。
2016年6月30日,陳雲裳在香港家中離世,享年103歲。 骨灰安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歷史時空
↓
京劇粵劇 在 李哲藝音樂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陸崑曲藝術家張軍 3/26受邀來台
與台灣純絃同台聯演~戲說純絃
台灣純絃團長作曲家李哲藝,近年來不僅創作改編了許多西洋古典及台灣歌謠,更跨界創作包括音現代樂劇、偶戲。東方傳統的京劇、粵劇、崑曲、歌仔戲等。這次3/26在國家音樂廳的台灣純絃年度音樂會,精心地將京、崑、粵、歌仔戲幾齣近年來的大戲,汲取精華分別重新編寫為四首由西洋弦樂及豎琴演出的版本。這次將以純音樂方式,重新創新詮釋四大名曲;京劇《#艷后》、崑曲《#春江花月夜》、粵劇《#帝女花》、歌仔戲幻想曲《#大願春秋》。特邀崑曲藝術家張軍3/26同台聯演。
大陸國家一級演員 #張軍 ,為著名崑曲藝術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 素有中國“崑曲王子”之美譽。MFA藝術碩士。原上海崑劇團副團長,現任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專工崑劇小生,師承著名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岳美緹、周志剛,是俞振飛大師的再傳弟子。 曾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表演梅花獎、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2002年“聯合國促進崑曲藝術發展大獎”、全國崑劇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演員”等獎項。
張軍的藝術特點是扮相俊秀中顯英武,唱念清越中含磁性,身法紮實中透靈動,表演瀟灑中見細膩,氣質儒雅中蘊風骨。 從藝近30年,主演過《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白蛇傳》、《販馬記》、《牆頭馬上》、《繡襦記》、《風箏誤》、《桃花扇》等多部大戲,以及《見娘》、《連環計•小宴》、《斷橋》、《百花贈劍》、《亭會》等多出經典折子戲,塑造了崑劇舞台上多個風格迥異的角色,涵蓋小生行當中的巾生、官生、窮生、雉尾生等不同類型的人物,是崑曲年輕藝術家中的佼佼者。
張軍獲獎無數
1999年獲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稱號
2001年獲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
2002年獲“聯合國促進崑曲藝術發展大獎”
2004年獲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6年獲首屆全國文化新人稱號
2007年獲全國崑劇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演員”稱號
2007年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
2009 年獲上海文藝家榮譽獎
2009年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表演“梅花獎”
2010年由張軍主演的譚盾歌劇《馬可•波羅》獲得美國格萊美獎提名
201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稱號
2012年獲上海文藝家榮譽獎
張軍社會評價
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Gueorguieva Bokova): “長期以來,張軍在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藝術方面做出積極貢獻,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感受到崑曲之美,推動這種古老優雅的藝術得到傳承。”
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 : “崑曲講真、講情,簡單幾句唱詞,傳達出的感情卻非常深沉、豐富、優雅。在目前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社會還需要對中國文化進一步了解,張軍把崑曲這種高雅的中國古典藝術文化推向世界,以此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是非常有意義的。”
《紐約時報》
“張軍是完全令人無法抗拒的歌者和演員,其對於真假聲的運用流暢而富有表現力。”
《華爾街日報》
“張軍先生所表現出的唱功和表演無疑證明其是個令人無法抗拒的藝術家。”
2012年11月29日-12月2日,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世界巡演首站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成功上演六場。 這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首次在此舉辦戲劇類演出項目,同時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也在這一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地標開啟其世界巡演的序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為演出發來賀信。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漢斯•道維勒、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總裁艾米麗•萊弗提、美中文化協會主席楊雪蘭以及紐約各界人士200餘人觀賞了29日的首演和現場高清直播。
全部六場演出的門票早在2012年1月就已售罄。 大都會博物館因此特地開放了700人的演講廳進行現場高清直播,並通過大都會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向全球直播演出實況,演出錄像也被博物館永久收藏。
演出在紐約主流社會引起熱烈反響。 《紐約時報》於12月3日的藝術頭版和二版刊登大篇幅的評論文章及圖片,對該劇給予高度肯定。
https://baike.baidu.com/item/张军/14676170
TAIWAN PURE STRINGs 台灣純絃
年度公演~《#戲說純絃》
2018.3.26 Mon.台北國家音樂廳
(歡迎分享)
🚩購票請點> https://www.artsticket.com.tw/…/P…/ProductsDetailsPage.aspx…
特邀聯演 崑曲王子 #張軍>大陸國家一級演員
豎琴&作曲/#李哲藝(金曲獎最佳作曲/最佳創作得主)
小提琴/#林天吉(台北愛樂常任指揮)
小提琴/#薛志璋(高雄市交樂團首席)
中提琴/#歐聰陽(就是愛樂藝術總監)
大提琴/#歐陽慧儒(台北愛樂、就是愛樂首席)
低音大提琴/#卓涵涵(台北市交低音提琴首席)
音樂會主持人/#張翰揚(13座廣播金鐘獎得主、正聲台中電台台長)
(影片資料取自網路)
京劇粵劇 在 香港旅遊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國戲曲節帶來精采節目包括崑劇、京劇、粵劇及來自山東、浙江的地方戲演出。「南北猴戲」系列分別展現南派與北派猴戲的表演藝術,「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系列則有湯顯祖的重要劇作,向這位中國偉大劇作家致敬。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nTyHg8Ns5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