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說 #繁星 #海洋大學 被搶走了,
這樣她想直接選 #淡江大學,
讀基礎科學,#物理糸!
研究所再挑戰 #交大了!
同時也有24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摸摸冏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聊天內容節選自 #妻夜怪談 210924 完整版 冏冏電台 https://bit.ly/ktwpc 摸 IG: biantaimo 冏 IG: kyontw...
交大了 在 Winnie老師的科學馬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子們開學了,總算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寒假每天超過12小時身旁有學生,太可怕了!😂
今早到交大土地公拜拜,以前只要期中、期末考前我就會去拜一下,看能不能不會的題目都讓我猜對😂😂我就這樣猜到畢業了!
所以~~我也來跟神明說,希望新的一年,我的學生們都乖乖、平安健康,記得也要讓他們不會的要猜對唷!😁😁
看到我的母校變成陽交大了~有點不習慣呢!
交大了 在 鄭宏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竹市要改變,我們要有新竹捷運。
時空壓縮已然成為現代趨勢,交通路網的分布以及運輸效率是衡量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由其對一個產業集中、經濟高度發展且人口持續正成長的新竹市來說,交通的重要性不僅決定了產業的興衰,同樣也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突破移動往來的障礙、改善道路使用問題,建立一個高效率、高品質的交通系統,新竹市要改變,我們要有新竹捷運。
新竹市的大眾運輸建設在竹科興起後的90年代便受到政府的關注,從7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的科學園區帶動了舊城區的住商發展,至今園區帶來的人口移入與經濟效應仍向竹北與其周邊拓展。再加上清交大、工研院等學術機構,幾個鄰近的區域組成了跨越新竹縣市的大新竹生活圈。區域間彼此位址緊密、來往頻繁,在尖峰時刻主要幹道的壅塞可見一斑,更凸顯了交通建設的迫切需求。
儘管在這幾十年間陸續就鐵路、公路、公車等方面進行改善,但經過三十餘載的發展,這些交通改善措施早已不足以面對每日約15萬的竹科就業人士以及約6萬的中小學生通勤,更不用說位處交通要道上的工研院、清大、交大了。據研究資料顯示,平日通勤之尖峰時段,新竹交通要道的行車時間約為正常耗時的3~4倍,若遇天候不佳或是車禍意外,則有可能提升至6倍以上。
新竹市屬於產業集中、經濟高度發展且人口密集的城市類型,且仍在持續發展中。面對當下的問題、展望未來的發展,大新竹地區的交通建設不僅要對症下藥,且還需多管齊下,力求構建一個打通縣市的大新竹交通網。
新竹地區的交通問題大約可歸因至以下三個面向:道路空間不足、離尖峰流量差距過大、大眾運輸成效不彰,這三個因素彼此之間相互牽連,糾纏成一個難解的交通死結。若要解開這個難題,就大眾運輸的改善著手是最有效也最具可行性的方案──透過大眾運輸的改善,可以使汽機車自駕比例降低,舒緩道路空間不足的問題,也可透過班次頻率的調整,消化尖峰時刻的交通需求。
面對新竹地區大量的通勤人口──公車作為大眾運輸的手段顯然不足以達到以上的目標。首要原因在於公車的運輸路網與時間不夠完備,不符合通勤群眾的各種需求,往往在等待、轉乘的過程中耗費更多時間成本。二來,若要進行班次的調整則需投入長期成本,離尖峰的輸運量差距過大也不利營運,於客運業者與地方政府的經濟效益不合。三者,公車與一般車輛共用一般道路,對紓解道路空間的幫助有限,公車到班時間亦受路況影響,更遑論大客車可能造成的安全疑慮。
由此對比,捷運的設置不僅具有班次密集度調整的彈性、不與車爭道的優勢,更能夠在規劃階段貼合使用者的需求,降低等待、轉乘的時間成本。根據今年四月交通部審查的可行性評估報告,目前的捷運設計透過東西向的路線含括南寮-舊城區-工研院與清交大-科學園區等人口集散地,滿足觀光、就學、就業、居住等各種機能。此種貼合交通要道的設計,契合捷運通行快速、班次緊密的性質,可以想像在天氣、路況不佳的情況下,其疏運效果將尤為顯著。配合公車網絡的機動性,組構出大新竹地區主幹便捷、分支細密的交通藍圖。
竹科40年,新竹已然成為一座科技城,面對產業經貿帶動的人口移入、生活機能需求的擴大,交通改革必然要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未來10年的新竹,將迎來科學園區寶山二期的擴建、竹科X產業創新園區以及國際AI園區的成立,更多發展的可能性正在這座城市中萌芽。我認為新竹市作為台灣的科技重鎮,更需要有前瞻的交通規劃,用智慧交通打通新竹市的任督二脈,建立一個高效率且高品質的新創新竹。
#大新竹大建設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
鄭宏輝觀點:竹科40年,期待新竹捷運元年到來
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22864
交大了 在 摸摸冏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聊天內容節選自 #妻夜怪談 210924
完整版 冏冏電台 https://bit.ly/ktwpc
摸 IG: biantaimo
冏 IG: kyon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QbyMofK6ak/hqdefault.jpg)
交大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英國首相強生15日內閣改組,外交大臣換人、教育大臣下台;強生此舉是為了從一系列政治失誤中帶領國家從疫情中恢復,兌現他提升國家經濟繁榮的競選承諾。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95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lJsKHJ25cM/hqdefault.jpg)
交大了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機師 #Delta #疫苗 #武漢肺炎 #新冠疫情 #突破性感染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本集Podcast|https://link.chtbl.com/ptstalk-2021-09-06
👤 來賓:
陳蓓蓓(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常務理事)
何美鄉(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
洪子仁(新光醫院副院長)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
00:00 開場:機師突破性感染 新北幼兒園群聚
07:34 邊境嚴管+社區監測,定序後進一步研判
17:34 機師個人違規?機組防疫指引模糊?
28:07 加強採檢+修訂風險分級,防境外Delta
39:38一劑疫苗,防不了感染但防得了重症
45:11 疫苗政策改變!第八輪開放高風險第二輪!
51:09 等不到莫德納二劑?安全前提下開放混打?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qdeXlrrTN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