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遺跡建出新建築】
杭州的西湖十景中,有一道「雷峰夕照」,指的是夕陽西下時雷峰塔映照着晚霞的風光。「雷峰塔」因《白蛇傳》故事「法海和尚曾將白娘子鎮壓在塔下」而聞名。現實中,這是座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建造(971-977)用作供養舍利的佛塔,經歷多朝戰火破壞至明代晚期僅存磚構塔身,後來更因民間的迷信盜挖而於1924年倒塌。
雷峰塔倒塌之時,正值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一些文化人將之視為封建文化、舊價值觀崩潰的象徵,例如魯迅的《再論雷峰塔的倒掉》,就借此表達舊式封建文化的禍害;而張愛玲在她的英文半自傳小說《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峰塔倒下)中亦有類似看法。雖然有文人借此勸人破舊立新,但仍有很多人如建築學家梁思成等希望雷峰塔能得以重建。
直至1999 年,官方決定在原址重建雷峰塔。但這次並非完全依照舊貌的重建。原雷峰塔為磚木結構,而參與重建項目的工藝美術家(銅雕技藝)朱炳仁則提出利用彩銅作為寶塔的裝飾與外結構材料,得到計劃總設計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的支持。最終新塔採用了舊塔在南宋時的風格和體量,以五層八面的樓閣式建築,但採用鋼框架結構,主要建築構件如柱、斗栱、瓦等則用銅製作。銅作為建築物料,既防火、耐高溫、耐腐蝕,如此一來,新塔既具有遺址的保護功能,又可恢復杭州歷史文化景觀,更是中國首座彩色銅雕的寶塔。
📸 David290、Sidney D. Gamble / Wikimedia Commons
#記住家 #記園林 #記價值 #記風格 #中國 #藝術 #建築 #旅遊 #美景 #西湖十景 #攝影 #寶塔 #photography #art #china #tourism #design #architecture #instagood #852 #hkig #pagoda #hangzhou
===========================
你覺得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有你有興趣的故事和題材嗎?給點意見我們吧:
https://forms.gle/VTswDZ9NSJn26A2p8
想用 AR 或 VR 了解傳統藝術?可以到此參觀:
https://linktr.ee/hmshk
👉無論你是大人或是小朋友,歡迎把你的故事私訊我們,我們會在這裏跟大家分享。
#看得見的記憶
五代 十國 杭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正的海洋開放:宋元時代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中國商人之積極出海興販,始於晚唐五代十國。至宋元時期,中國海商的船跡已遍歷東亞、東南亞及印度洋各地,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要角,甚至連當時的阿拉伯商人亦喜乘搭中國的船隻來華貿易。
中國海商的崛起以及其主導海洋事業的優勢地位,使中國在宋元期間的海洋發展進入了一個空前的輝煌時代。《宋會要》記載,當時「漳泉福興化,凡濱海之民所造舟船,乃自備財力興販牟利而已」。南宋的泉州和廣州是世界性的大商港。這種生機勃勃的海外貿易氣象,宋元時期造船術等物質科技基礎趨向成熟,宋元王朝所探取的海洋開放政策,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相對於中國以農立國的歷史傳統,宋元兩朝的立國精神頗為特殊,深具很強的海洋性基因。劉子健在《兩宋史研究匯彙》指出,南宋的立國特質,在於它是以整個東南靠海地區做根本,來控制從長江此岸以南,一直到廣東,這樣的一個幅地,用「靠海地區做根本」,是中國歷史上,在近代以前絕無僅有的。南宋可謂是個「背海立國」的國家,以杭州(臨安)為中心的南宋政權,由於其政經中心的南遷,南方沿海,或為治安,或為維護及收取海上市舶之利,都成了南宋政府必須要去重視的問題。
面對北亞遊牧民族的南壓,宋朝軍事積弱,但在經濟活力上,宋朝一點也不積弱。只要看看《清明上河圖》,就能感染到那種商貿活絡的景致。兩宋之所以能維持三百多年,可以說是以經濟財富來換取和平的。為了應付龐大的戰費,宋朝政府已清楚地認識到海貿商稅的巨額收入,可資成為國庫重要財源。宋神宗就曾說:「東南利國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他命令臣下「創法講求」,希望借由海貿「歲獲厚利,兼使外藩幅輳中國,亦壯觀一事也」。宋神宗的這一番話,反映了北宋歷代國君積極重視海外貿易的態度。
到了南宋,整個形勢更為緊迫,宋高宗說:「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合宜,所得動以百萬計,豈不勝取之於民。朕所以留意於此,庶幾可以少寬民力爾。」又說:「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
蒙古滅宋,至元代後期,大抵仍是沿襲宋制,「聽海商貿易,歸徵其稅」。元代蒙古統治者實際上也沿襲了宋朝的海洋開放政策。陳希育《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認為,這是一方面征服者為被征服者更先進文明所征服,另一方面蒙古統治者沒有正統的中國統治者所擁有的那種根深蒂固的重農抑商思想,而是富有創新和銳意進取的精神所致。
宋元的積極和開明的海洋政策,不僅反映在遣使招徠海外蕃國商人使團來華貿易,同時還獎勵中國民間商人之出海興販。宋元時期設置的市舶司,其職能是「掌蕃貨、海舶徵榷,貿易之事」,意即徵收海貿商稅。不僅掌管外國船舶事項,亦管理中國商船出海手續及徵稅事務。與此同時,宋元政府對能招誘舟舶,使抽稅物貨達一定數量的中國海商,給予封官或升遷的獎勵。例如綱首(船主)蔡景芳因招誘舶貨,使市舶司收得海貿商稅息錢98萬緡,而獲補官承信郎。福建和廣州的舶務監官如果能讓政府抽買乳香每及一百萬兩,亦能升遷一級。
在這種積極獎勵的海洋政策之下,南宋建國之初,在其他經濟制度尚未穩固之際,其市舶商稅曾經一度高達全國總收入的20%。後來的海貿市舶之利,一般上也維持在全國總收入的4%至5%的比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北宋設立市舶司的地點有廣州、杭州、明州(寧波)、密州等地。南宋則有廣州、泉州、杭州、明州、溫州、秀州、華亭、江陰軍和澉浦等地。元代則是泉州、廣州、溫州、杭州、慶元等地。掌市舶司者,都是掌管海貿事務的專業官員,宋元兩代設市舶司據點之多,體現了宋元官方對海外貿易之重視。
比較看看其後之明代中國,僅廣州、明州、泉州(後移往福州)三地。由於海禁政策的長期施行,明代市舶司其職能已轉變成僅是專管海外蕃國使節團往返之事,而不再是中國海船下海興販徵稅之部門。鄭和下西洋不過是代表明代官方船隊的大規模出航,惟這時候的中國民間海船卻是片板不許下海,除非「走私」當「海盗奸民」。
中國北京中央電視台錄製的《海洋中國》系列講座紀錄片,受邀的中國學者亦誠實地論說:「其實鄭和下西洋亦可謂是明初海禁政策的延續。」當我們在大事誇談鄭和之際,鄭和的此項本質,不可不察。研究歷史必須是嚴謹而且要洞察深入。至清朝,即使「收復」台灣開海之後,清朝政府亦僅是把中國的海洋對外通口,局限在廣州一隅。其基本國策仍是封閉的。19世紀鴉片戰爭,西方的船堅利炮打到中國國門,沉醒多時的中國才如夢初醒,卻也驚慌失措。
反觀宋元,並沒有施行嚴厲和長時期的海禁政策(即使施行海禁,也是特殊原因,屬暫時性的應變政策)。這與明清兩朝長時期的海禁,民間片板不許下海的封鎖政策,實有天壤之別。陳希育指說,宋元政府能正視海貿對國家的重要作用,這對於「封建統治者」來說,是難能可貴的。總的說來,宋元兩朝對中國民間商人海外貿易的政策,比起唐代以前,乃至後來的明清二代(包括鄭和下西羊時期),都要來得開明與積極。
中國也是海洋性的國家。惟其真正的開放,是在宋元時期。這是熟悉中國海洋史發展的共識。縱然宋朝武功積弱,縱然元朝是「非漢族」的蒙古人所建立的國家。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五代 十國 杭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唐末七大軍閥:藩鎮割據演變五代十國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本文介紹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勢力,讀者可以跟著看一看。
(一)朱溫兼併北方:
朱溫在唐末戰亂時期曾投入黃巢起義軍,轉戰南北。黃巢任命朱溫為同州防禦使。朱溫眼看起義軍形式轉衰,舉同州投降唐朝。朝廷認命朱溫為同華節度使、右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並賜名朱全忠。
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朝廷又任命朱溫為汴州刺史、宣武節度使,並加任東北面都招討使。從此,朱溫成為鎮壓黃巢起義軍的得力打手。黃巢起義軍中許多降唐將領都成為他的部將。此後朱溫參加藩鎮割據。
經過二十餘年的一系列爭奪,朱溫先後兼併了河南境內的蔡州節度使秦宗權,山東境內的三位節度使時溥、朱瑄,朱瑾,打敗了河東的李克用,成為了北方最大的軍閥。
(二)李克用割據山西:
李克用祖先是西突厥沙陀部人,唐德宗時內附,居定襄神武川新城(今山西大同西南),有騎兵一萬,稱沙陀軍。
唐懿宗威通九年(公元868年),龐勳在徐州叛變,朝廷發兵攻徐州,沙陀酋長朱邪心率沙陀軍義成節度使康成訓部下充當先鋒。第二年,唐懿宗任朱邪赤心為在同軍節度使,並賜名李國昌。
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勗在此基礎建立後唐
但李國昌的兒子李克用殺死大同防禦使段文楚,反叛唐朝,佔據云州。唐懿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唐軍擊敗沙陀軍,李國昌、李克用父子逃亡韃靼。
黃巢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後,在河東監軍宦官陳景思的建議下,朝廷召回李國昌父子,唐僖宗任命李克用為代州刺史,沿途徵兵至四萬人。李克用與各鎮兵馬共同擊敗起義軍。
唐朝任命他為河東節度使。從此,李克用以晉陽為中心,割據河東。此後,與朱溫展開了長期爭奪,他在這場長期爭奪中雖然不佔上風,但始終保住了河東。
(三)王建割據四川:
王建是河南舞陽人,後來投身忠武軍當兵。黃巢攻入長安,唐僖宗逃亡四川,忠武軍派軍八千勤王。每一千人都有一位都頭,王建是八都頭之一,混入禁軍。後來西突厥沙陀人李克用進攻關中,唐僖宗逃亡興元(今陝西漢中)。
王建在四川建蜀,史稱前蜀
這時,由宦官楊復恭掌握禁軍,王建被清出禁軍,出任利州(今四川廣元)刺史。王建坐地為王,逐個消滅當地頭目,先攻取西川,後奪取東川,最後攻入成都,自稱西川節度使,成為獨霸四川的割據勢力。
(四)楊行密割據安徽:
楊行密是廬州合肥人,黃巢起義軍經過安徽境內,楊行密響應起義。作戰中被唐軍俘虜,留在廬州刺史手下當州兵,逐步提升為牙將。
後來楊行密殺掉州兵將領,自稱八營都知兵馬使。唐朝廷任命楊行密為廬州刺史。楊行密手下又三十六將,號稱「三十六英雄」。楊行密以這批人為骨幹,割據淮南,又攻佔了揚州。
(五)錢鏐割據浙江:
錢鏐,杭州臨安人,私鹽販子兼海盜頭子,唐僖宗年間,浙西狼山守將王郢叛亂,攻掠浙東、浙西諸州。臨安人董昌等人組織土團進行抵抗,錢鏐在董昌土團中當偏將。
黃巢起義軍經過臨安時,錢鏐用計騙過黃巢,使臨安免受攻擊。後來,董昌為杭州刺史,任命錢鏐為都指揮使。浙東觀察使劉漢宏以兩萬兵力攻擊浙西,被錢鏐擊敗。
光啟三年(公元887年),唐僖宗任命董昌為浙東觀察使,錢鏐為杭州刺史。當年,鎮海軍發生叛變,錢鏐利用出兵平叛為名,攻取了蘇州。唐昭宗任命錢鏐為鎮海節度使,駐杭州,擁兵十三部,成為浙西強鎮。
(六)馬殷割據湖南:
馬殷是河南鄢陵人,在秦宗權軍中當小將。在藩鎮混戰中,馬殷奪得淮南。後被楊行密擊敗,逃亡洪州,在江西聚眾數萬。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湖南節度使劉建峰部下殺死,馬殷被推舉為湖南節度使。馬殷陸續攻取湖南各州縣,佔有湖南全境。後來又攻佔廣西、貴州部分地區,並將其歸入湖南境內。
馬殷後來建立楚國(南楚)。
(七)劉隱割據嶺南:
劉隱祖籍河南上蔡,祖父在廣州經商。父親劉謙為封州刺史。劉謙死,劉隱襲父職。唐昭宗乾寧三年,嶺南東道節度使李知柔從長安去廣州赴任,行至湖南,廣州牙將叛變割據。劉隱起兵殺叛將,迎李知柔赴廣州赴任。李知柔任劉隱為行軍司馬。後嶺南東節度使劉彥若死,劉隱被部眾推舉為嶺南東道節度使,割據嶺南東道。
劉隱割據嶺南後建立「南漢」
唐朝滅亡後,藩鎮割據勢力就演變成了五代十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五代 十國 杭州 在 北宋統一南方時,吳越國為何不戰而降?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五代十國 之一的吳越國地盤並不大,隻佔據浙江一省和周邊部分地區。但在那個天崩地裂的大亂世,錢鏐能打下這片基業,已屬不易。錢鏐是杭州人,是五代十 ... ... <看更多>
五代 十國 杭州 在 南唐慘敗!11分鐘瞭解吳越國是如何拿下福州的【CC字幕】 的推薦與評價
【 五代十國 】 五代 演義85:南唐慘敗!11分鐘瞭解吳越國是如何拿下福州的【CC字幕】 ... <看更多>
五代 十國 杭州 在 知史-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哪十國? | 知史百家歷史春秋網... 的推薦與評價
吳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鏐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吳越先後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為正朔,並且接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