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AlphaGo:人工智慧帶來的軍事革命已悄然展開
王臻明 29 Jan, 2021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已注定將全面改變人類世界,這幾乎無庸置疑。想當然耳,這也會影響到軍事領域。事實上,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雖然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出現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士兵,但許多無人載具早已經在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還有更多外界看不到的地方,都因為人工智慧,而開始出現巨大的變革,未來勢必引發新一波的軍事革命。
舉例來說,人工智慧最令人震驚的,是已經能稱霸棋檀,AlphaGo打遍天下無敵手。而美國軍方正利用類似的技術,嘗試發展一套名為GameBreaker的人工智慧系統,來輔助各級指揮官。這套系統利用電腦兵棋模擬的方式,經由機器學習來訓練出最優秀的戰場決策能力,提供各種狀況下的最佳戰術,讓指揮官選擇。等於是參加圍棋比賽時,旁邊有AlphaGo幫忙作弊一樣,這將讓美軍的每一個指揮官,都變成能征善戰的沙場老將。
戰場資訊解讀模式的改變
將人工智慧結合電腦兵棋模擬,不只可以發展輔助決策系統,還能用來分析敵我雙方的缺點,因為電腦的快速運算能力,能同時處理極多的資訊,這是傳統人腦所無法負荷的。今日戰場越來越複雜,各種戰場訊息透過資料鏈、太空衛星或情報系統傳入指揮中心後,常常呈現資訊爆炸的情況。這在二戰時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今日的戰爭中變得更為明顯,現在的問題早已變成部隊不缺乏偵察能力,卻難以處理龐大的資訊量。
這是資訊時代的特點,也讓大數據的處理成為最熱門的技術。軍事領域的大數據更為複雜,而且常具備作戰時效性,一旦花費太久的時間處理,再珍貴的情報也會變得一文不值。使用人工智慧來處理大數據,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雖然目前還在起步的階段,但這種技術已逐漸被運用於各個層面。美國軍方也計畫將人工智慧用於資料鏈的後端處理上,以快速分析龐大的資訊,即時過濾出對作戰有用的重要關鍵情報。
人工智慧結合資料鏈,用來分析各種情報,再結合電腦兵棋系統,訓練戰場輔助決策系統,等於大幅減輕了指揮官與作戰幕僚的工作量。也讓作戰指揮體系的運作速度,從過去以天計,或以小時計,變成以分計,甚至以秒計。更重要的是,這種人工智慧系統,未來還能以分散部署的方式,用來協助第一線的作戰人員,如工作量最大的戰機飛行員。
戰機飛行員必需即時接收各種資訊,操作精密電子儀器,決定飛行路線或所採用的戰術,進行空對空作戰或對地攻擊。這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飛行員,甚至還有天份的因素在內。在戰機越來越複雜以後,飛行員的負擔也越來越重,有一段時間F-4、F-14等戰機都採用雙飛行員的設計,以減輕飛行員的負擔。一直要到現代化的航電系統成熟後,才改變了這種情勢。但恢復成一人操控的飛行員,接下來卻要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除了戰場變得更複雜與危險外,還出現了無人機。
無人機雖然是標榜無人操作,不過真正運作時,是用遙控或預先規劃路線的方式來控制。這種方法的最大缺點,就是即時反應的能力差,用於偵察或對地打擊任務時,還能勉強應付,若想要進行空對空作戰,或配合傳統戰機進行各種複雜的空中任務,就顯得有點力有未逮。這當中所缺乏的關鍵能力,除了遙控會有延遲,還有傳統戰機上的飛行員,要指揮這些無人機,必需要處理更龐大的資訊,做出更複雜的決策,這已超出一般人類飛行員的能力負荷。
因此目前各國紛紛在研發、最為熱門的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其實包含了兩大關鍵部份。一是以人工智慧結合無人機,讓無人機可以自行判斷當前的情況,做出反應,保護傳統載人戰機,並協助執行各種任務。二是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戰機座艙的操作介面中,以協助飛行員處理資訊並進行決策,好指揮這些忠誠僚機。一旦無人機不再需要透過遙控或預先規劃路線來控制,也代表無人機的運用將更有彈性,讓傳統載人戰機的角色大幅改變。
後勤補給型態的變革
人工智慧結合無人載具,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研發方向,除了最早出現的無人機以外,正在快速發展的還有無人船、無人潛艇與無人車等。這些無人載具目前多數用於偵察、巡邏或探測等工作,而未來勢必會像無人機一樣,開始配備武器系統,直接參與戰鬥。這除了可以大幅減輕第一線戰鬥部隊的風險與負擔,更重要的一點,是將會全面改寫部隊的後勤支援方式,進而改變戰場的遊戲規則。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後勤能力一直以來,都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重要關鍵之一。但後勤補給的工作,不只枯燥、繁雜又耗費人力,還往往是最被忽視的一環。也因此無人載具與人工智慧技術開始發展後,現階段被認為最有潛力的方向,並不是直接用於戰鬥之中,而是後勤補給的領域,希望能取代傳統人力,來完成這些工作。就以無人地面載具(UGV)來說,現在發展最快的就是無人卡車,與俗稱機械驢子的多功能無人載具。
無人卡車使用的是現在非常熱門的智慧輔助駕駛技術,這主要包括了自動跟車模式(Adaptive Cruise Control , ACC)與車道維持,再加上能閃避障礙與敵人攻擊的偵測與判斷系統。除了可依事先規劃的路線全自動行駛外,未來最有可能的運用方式,是自動跟隨在有裝甲防護的前導車輛後方前進。這樣只需要一組駕駛,就可以操控一整列運補車隊,不止將大幅減輕人力需求,也能降低戰場上的風險。
至於機械驢子並不是真的長得像機械動物,雖然也有類似的系統出現,但目前各國所研發的多功能無人載具,大都採用輪型或履帶系統。最主的功能是可以自動跟隨步兵在各種崎嶇地形前進,可馱運武器彈藥、飲水食物、電池與各種作戰物資,在緊急時還能將傷患自動運回野戰醫院,或自行往返於前線與後方之間,執行作戰補給任務。這除了可以大幅增強士兵的持續作戰能力,也讓部隊在推進時,不必再受到補給線的限制。
過去的傳統部隊架構,有一大部份的人力,要負責情報分析、作戰計畫、後勤補給。人工智慧技術將改變這種情況,讓絕大多數的士兵成為作戰人員。同樣規模的部隊,能實際參與作戰任務的人員,將大幅增加,也因此讓部隊的戰力倍增。再加上情報的快速分析,卓越穩定的戰術選擇,不受天候影響的全自動補給系統,不怕傷亡又可以冒險執行危險任務的各式無人載具。說人工智慧將全面改變傳統部隊的形態並不為過。
可能多數人想像中的人工智慧,仍是手持雷射槍的機器人。這樣的武器或許在五十年後才會出現,今日的人工智慧技術雖然還沒進步到這種地步,不過卻已經勾勒出來未來的戰場形態,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
台灣在改採全募兵制以後,人力成為了一個重要議題,特別是台灣的人口首度出現負成長,更值得國軍好好思考,如何以科技來釋放人力,在部隊的員額受到限制下,快速強化整體戰力。
人工智慧將是接下來的另一項明星產業,又完全建立在電子晶片上,讓台灣擁有絕對的優勢,政府也已多次宣誓將進軍人工智慧領域。以敵為師,中國特別擅長以軍民合用的方式,來發展關鍵的軍事科技,同時搶占民間市場與強化部隊戰力。台灣在國防預算有限下,也應該考慮如何利用現有的政府資源,在推動民間產業發展時,一併運用於國防領域,以創造雙贏的結果。
附圖:美軍MQ-9無人機。 圖/美國空軍
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圖/美國空軍
波音公司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 圖/波音官網
美軍在伊拉克曾以無人車進行路障排除任務。 圖/取自DVDIS網站
澳大利亞陸軍試用無人地面載具(UGV)。 圖/取自Asian Military Review
影片:https://youtu.be/pwbLO81faGc
資料來源: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873/5213045?fbclid=IwAR1UsXBkDSc4116WrD7D0rqc8mhfkCK4F2_0cWoF1j-CtrsAd1Byoe0_gKw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70的網紅DuckHug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恭喜入圍2021歐洲Google Play獨立遊戲大賞! 喜歡我的頻道記得加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lGC0LTSscQcIqmw5ID41Q/join...
「二戰 戰機 遊戲」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DuckHug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日本二戰戰機的價格,蝦皮、YOUTUBE - 遊戲社群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藤原KaiTo - 《DOGFIGHTER -WW2-》二戰背景空戰遊戲免費 ... 的評價
- 關於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Re: [問題] 求推薦戰鬥機空戰遊戲- steam 的評價
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靠北長官402443
這篇算不上靠北,但請同仁官長們參酌(尤其高階官長們):
一位友人形容部隊現在的窘狀,
個人覺得非常到位:
「就像是一位患有嚴重肌少症、骨質疏鬆的高齡老者,還穿著重達幾十公斤的昂貴護具,要跟對街健身房裡正值壯年、屢屢刷新紀錄的健身教練PK格鬥。」
昂貴武器不該買嗎?還是得買。
也許有時候還是被迫買⋯⋯
但那是問題的重點嗎?顯然不是。
以下所講,會有很多人不愛聽,但這就是現實環境。
部隊的「肌少症」,在此並不是指人員體能,
而是軍事上知識化、科學化的貧乏。
也許你會不同意,但我問幾個問題就好:
你知道什麼是Molle嗎?
你知道皮卡汀尼是什麼嗎?
你配的65式(M7)刺刀結構是通心柄,還是一體龍骨?優缺點是什麼?
防彈背心跟頭盔的穿著標準是什麼?
防刺內裡跟抗彈軟板如何區分?
以上都還是跟部隊成員最親近、最息息相關的東西(個裝、建制武器,而且放諸三軍皆準)。
好,也許這些對你而言是小兒科,那麼請問你身邊的袍澤們有多少人知道?部屬長官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東西?
重點不在於個人有多勇猛頑強,而是這些東西「普及」了沒?上級推廣了沒?重視了沒?
再來一個情境問題:部屬對晨間運動提出了質疑,你要如何應對?
是仍然以「增加運動時段才能強化體能」這種舊有觀念來登高疾呼、持續要求,還是能夠以「睡眠結束後快速實施適度運動,主要是能短時間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幫助身體快速脫離疲困狀態,同時兼顧抗壓、緩解疼痛和促進代謝等功能」這種科學化知識來說服部屬、提供知識性資訊、並以此調整運動內容或強度?
除此之外,部隊裡還有很多很多諸如此類的「弱知識困境」:
運動只有做操跟三項?身體素質仍只看BMI?(這部份已逐漸出現變革聲浪、肌力訓練觀念也有逐步推廣的跡象。雖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有了開頭)
避免槍枝卡彈而只顧擦槍洗槍卻不注重彈匣養護跟庫儲環境因素?
WD-40會腐蝕槍枝槍管這種奇詭觀念到底是誰教的?(它揮發性高,擦完不再上保養油當然容易鏽蝕)
還有部份特戰或測考中心的先進同仁喜歡據槍時握著槍管槍頭跟刺刀結合座的目的何在?(麻煩請先上網查一查C型夾握法的標準好嗎?全世界真的只有我們獨步全球。修正您那冥頑不靈的小指頭遠離槍枝擊發高熱區難道真的難於登天?別認為戴手套就能搞定一切,真的這樣那乾脆不要上護木了)
還有許多學界大老、關心國防事務的先進前輩強調的TCCC戰傷救護呢?有多少人懂?
再來,是部隊的「骨質疏鬆」症狀,
用來形容部隊結構之脆弱,
除了「無法整合」這個老生常談,
更多的是教育訓練以及專業度的貧乏。
我知道有人會不滿,尤其是特種部隊的菁英們會予以回擊,認為我跟社會酸民一樣瞧不起部隊,但我同樣提一個觀點。
例如:您是特勤隊的,那部隊是否有安排您再接受數週或數月不等的砲兵、裝甲兵、陸航的教育訓練,對於其他兵科甚至是兵種有深刻瞭解嗎?有無理解相互生態跟作戰模式?
如果沒接觸過這些,那除了小部隊特種作戰、限制空間作戰外,
特種部隊要怎麼在敵軍火力壓制下,以最快時間臨機透過精準座標尋求火力支援?要如何在攻擊各階段形成步戰協同?要如何透過通信完成空中密接支援?
而這些可是在您看各種電影、玩各種遊戲時,老美一位射擊士或一位步槍兵可以信手拈來的操作。
(或許因應娛樂效果,電影和遊戲參考價值有限,但也不能說「完全」無參考價值。網路、電視、電影花絮等各種民間渠道裡有著許多邀請退役特種部隊成員或軍事學者針對電影和遊戲內容的評析以及自身經驗分享的節目,多少能夠過濾出一些正確的資訊)
其實這些東西準則有、教範也有,
但捫心自問,
在執行地空整體的時候,空軍的戰機有哪一次是藉由地空即時通訊聯繫、實際配合地面部隊打擊或抵抗敵火的進展、而非透過先期時間律定來通過管制點的?
(往往都是地面部隊拼了命地想要趕上戰機的時間,但若真的面臨實戰,實際情況相信會有多到難以想像的窒礙跟傷亡)
我們的部隊是否擁有這樣誇領域整合技術?我相信絕對有,但重點在於這樣的技術與訓練重點是否能因應時代進展與作戰型態巨變,從集團軍戰略層級有限度「下授」小型任務部隊與「普及」於第一線基層,以提高人員素質及大幅縮短反應時間?
接著說部隊是「高齡老者」,也仍然是思維的問題。
高層的官長要面對的,是時代所帶來的巨大轉變。
早期防彈背心打靶時才會有,甚至是奢侈品;但時至今日,掛載各式配備的戰術背心已是標配,人員的作戰負重只會越來越沉,不僅「抗彈係數」的區分、軟板硬板側板的裝配已經讓人有些眼花瞭亂,高科技帶來的戰術動作與思維也只會越來越多樣。
但「統一」和「部隊延整性」的無差別要求,可以說是是強化和提升戰技訓練的噩夢。也許這七個字可以在早期、或是校閱部隊時能展現部隊的紀律和態勢;但如若不做思考,就將這七個字生搬硬套在部隊訓練中,其影響足以扼殺部隊原有的訓練效能:
左撇子的人,你硬要他手槍套掛右邊(或根本沒有左手版本的);
背心上的Molle提供了許多擴展空間,
然某些單位官長卻禁止東西掛背心上,
一切只為了「統一」、「美觀」。
直至目前為止,
仍然有部份裝甲單位官長要求統一把設計成腿掛的手槍套,
硬是當成肩掛式來使用,
身形較小的同仁(尤其是女性)一穿背心,
手槍就整個被埋在背心裡面,
拔槍的時候還得喬老半天才能出槍。
像這類資訊更新、但思維跟不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早期的「戰鬥蹲姿」相信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但主要手抓握槍頸部的動作,是歐美早在二戰時期(也有一說是更早)開始,針對無握把步槍所設計的。
但部隊的訓練、新訓教育等,竟讓它陪伴部隊度過了M-16、65式、65K1、65K2、T-86和早期T-91的時光,分毫未動;
又如現在「戰鬥蹲姿」動作其實早已在兵監單位研修下調整且行之有年,但反而變成許多單位不知道、或高階官長不願意按照新修訂的動作修正直至普及單位,更不用說最近十分熱議的後備役訓練(教召)。
不讓官兵著重、掌握清驗槍「退殼」、「清膛」、「通管」的要則,反而執意要求與檢視清槍線上整齊劃一、違反人體工學的高跪姿(單兵教練中已刪除,卻又出現在戰鬥步槍的操作手冊中)。諸如此類的教育訓練思維,明顯突出許多領導階層、決策階層「做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治標不治本現象。
「我們以前啊⋯⋯⋯」這種開頭的話,是官長最愛說,但基層或有志之士最不愛聽的話語。因為不論好壞,這總是代表又一個新穎或需要被推動(也有可能是需要被議論研究)的想法就這樣被扼殺了。
我們擁有很多武器、也買了很多武器,就像身上這幾十公斤的護具一樣,但除了要有能量維持之外,重點是部隊如今的現實面,猶如開頭所形容的老者一般,根本的解決是要如何透過正確的觀念、高效益的訓練以及專業素養的普及,使其身軀不斷地增肌強大、思維年輕化,才有能力跟本錢駕馭這身得來不易的裝備,去跟敵人比態勢、比本事。
高層大方向的決策內容,也許觸及不到最底層的訓練方針、訓練重點,但對整體的風氣養成和對外觀感,卻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認知及方向的「不當操作」,對部隊所造成的殺傷力,是對岸千百枚東風巨浪都無法相比的。因為這是對部隊「質」的慢性毀滅。
談談現在討論度極高的「戰鼓隊」,
我並不清楚陸軍高階官長對於此政策強推以及堅持的考量及出發點,
儘管某些程度上能理解贊同此理念的同仁先進,認為戰鼓確有其文化及心戰價值,
但其中讓大部份基層官兵無法接受的點在於:
(包含部會層級推行的「社團」政策也一樣)
既然官方要求全軍推動、另核撥經費
而且部份單位「動用教育訓練時間練戰鼓」情況若然屬實的狀況下,
代表了官長等同將這項娛樂性質佔比較多的「民俗文化性質技藝」,
堂而皇之地列入了嚴肅的「軍事戰備本務」。
這樣邏輯與方向,無疑是備受爭議及質疑的。
畢竟在整個大陸軍基層
要維持人裝訓龐大負荷、資源僧多粥少、
以及戰備任務繁重的情況下,
試問如此政策能受到多少正面評價、
又能收到多少效果?
有一則部隊「趣談」是這樣的:
若每月例休8天、各式慰補休、三節及國定連假,假設粗估可以休假100天,
一位軍人一年大概有265天的在營時間。
但如果把訓綱一頁一頁翻開詳細檢視,除了訓練課程之外,另外把所有從參一二三四跟政戰所有要執行的各式講座、講習、示範、活動、輔訪、會議、儀程、活動⋯⋯⋯這些時數全部加起來,可能會超過一年。
要用265天,來完成超過一年的事務!
也許這內容缺乏證實及可信度,但回頭看部隊現實面,各種
訓練「縮短距離」、
教學「濃縮時數」、
會議「併開從簡」、
輔訪「聯合執行」,
難道真是少數個案?
從此也不難看出端倪跟這則「趣談」的起因。
其中又有多少成分,真與「教育訓練」息息相關?還是純粹為「管制而管制」的無效行政?
以上所提,不過略舉大端,再請見諒內容所提雜亂無序,但這些都是部隊現在的窘境。
我並非全盤否認官長們的勞苦功高,但部隊諸如上述等問題已沉積已久,惡性循環日益嚴重,只是希望能藉此嘗試一呼,或許能讓官長們正視這些問題。
Submitted: October 13, 2020 5:18:19 PM UTC
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上的今天 vs 推薦電影】1973-October-06
贖罪日戰爭 /《恐懼的總和》
.
【以阿戰爭】Arab–Israeli War
.
猶太人在二戰後在聯合國的幫助下於1947年於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因此引發長年掌控以色列地區的阿拉伯人反對,前後發生了五次戰爭衝突。
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05-15
又稱 以色列獨立戰爭
第二次中東戰爭 1956-10-29
又稱 蘇伊士運河危機 / 西奈半島戰役
第三次中東戰爭 1967-06-05
又稱 六日戰爭 / 六月戰爭
第四次中東戰爭 1973-10-06
又稱 贖罪日戰爭 / 齋月戰爭 / 十月戰爭
第五次中東戰爭 1982-06-06
.
.
【第四次中東戰爭 / 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 1973-10-06~26
.
贖罪日戰爭是第四次以阿戰爭的別稱,取名自埃及軍特別選定在猶太人的贖罪日(齋月),以色列全國放假,猶太人禁食,避免使用武器、電子設備的情況下發動突襲。
戰爭起因為第三次以阿戰爭(六日戰爭)遺留下來的領土問題;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公開向以色列宣戰,並在蘇聯的支持下,汰換了原本老舊的武器裝備。就在總總開戰跡象的情報之下,時任以色列總理梅爾卻捨棄以往先發制人的戰略方針,讓以色列在初期吃盡了苦頭。
贖罪日戰爭總共歷時20天,以色列和埃及與敘利亞、伊拉克、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分別在西奈半島與戈蘭高地發生激烈戰鬥;這個區域同時也是和六日戰爭大同小異的地區,因此被視為六日戰爭的餘波,最終在聯合國安理會的338號決議停火。
這場戰爭不論對以阿雙方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儘管以色列取得軍事勝利,但仍然無法確保國家安全,因此促成了日後的《大衛營和約》以及《埃以和約》,以色列和埃及雙方關係不再緊張。埃及也成為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並脫離蘇聯在冷戰時期的掌控。
.
.
.
【推薦電影】
《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 2002
導演 菲爾奧爾登羅賓森
主演 班艾佛列克、摩根費里曼
產地 美國
.
改編自知名軍是小說家 湯姆克蘭西的小說,故事描述贖罪日戰爭中一架載在有核彈的以色列戰機被擊落,在多年後被新納粹主義份子取得;他們計畫策動一場美國本土的核爆,進而嫁禍俄羅斯,企圖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由班艾佛列克所飾演的主角 傑克萊恩,是一位在美國CIA中調查此案的分析員,並試圖在美俄高層雙方中間協調,阻止美俄雙方開起一場毀滅性的戰爭。
.
.
【戰略核武】Tactical Nuclear Weapon, TNW
.
有別於一般傳統核武,戰略核武是一種適合打擊敵方戰略目標物,像是特定的建築物、區域、城鎮等,目的是破壞敵人發動戰爭的能力,而非大規模毀滅。
在《恐懼的總和》電影中,新納粹主義份子在美國巴爾的摩體育場內部屬了偽裝成飲料販賣機的戰略核武。這種小型核武發展成能夠以火砲擊發,甚至是單兵部屬的背包搭載,讓核武更具隱匿性,因此成為未來毀滅性或恐怖攻擊的隱憂。目前這種戰略核武在國際上,設有透明化的監管系統限制。
.
.
【傑克萊恩】Jack Ryan
傑克萊恩是一個湯姆克蘭西筆下的虛構人物,曾出現在包括《恐懼的總和》《獵殺紅色十月》等小說中;有不少小說改編成電影,因此也有不少演員飾演過這號人物。
根據湯姆克蘭西的小說設定,傑克萊恩是一位出生於1950年代美國巴爾的摩的前海軍陸戰隊軍官,因為直升機意外而轉成為軍校教官並多次協助CIA,表現出色出任CIA副局長,甚至還黨選兩任美國總統。
目前總共有五位演員演出傑克萊恩一角,其中哈里遜福特演出1992年《愛國者遊戲》以及1994年《迫切的危機》,是目前飾演過傑克萊恩最多次的演員。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潘恩所主演的《傑克萊恩:詭影任務》,以及約翰卡拉辛斯基所主演的《傑克萊恩》電視影集,是為了紀念2013年10月1日過世的湯姆克蘭西,所創造出的原創故事,並非根據湯姆克蘭西的小說改編。
.
.
.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贖罪日戰爭 #第四次中東戰爭 #以阿衝突 #恐懼的總和 #傑克萊恩 #班艾佛列克 #摩根費里曼 #thesumofallfears #戰略核武 #TNW #yomkippurwar #arabisraeliwar
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DuckHug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恭喜入圍2021歐洲Google Play獨立遊戲大賞!
喜歡我的頻道記得加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lGC0LTSscQcIqmw5ID41Q/jo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1h25GwEaNE/hqdefault.jpg)
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拍攝時間2021年4月)還好有趕在疫情爆發前,完成花蓮神社的拍攝!花蓮真的太大了,我們去了兩次才完成,花蓮神社最特別之處,在於完美地融合了台灣在地文化!大家筆記起來,疫情過後納入出遊走訪名單!😁😁😁
全世界下載突破六千萬的貓咪大戰爭繁體中文版6週年紀念!
2021年6月25日(11:00)~7月23日(10:59)期間內週年活動舉辦中!
只要登入遊戲就可獲得豪華獎勵與限定角色,只有現在快來下載遊戲確認吧!
►立即下載:https://app.adjust.com/1v45rci
►貓咪大戰爭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yankoTW
►貓咪大戰爭官方YouTube頻道:https://ppt.cc/fsEbcx
【蔡阿嘎尋找台灣神社系列2:花蓮】
[壽尋常高等小學奉安殿] 00:56
壽尋常小學校創立於大正3年(1914年),校園內的奉安殿奉遷式日期不詳,原是奉祀日人文人菅原道真,今則改奉我國的土地公,該祠的建築除屋頂被改成中式燕尾,其他則仍維持原有的日本樣式,十分具有特色。
最特別的是,奉安殿側面有「五七の桐」徽飾。五七の桐紋慣例上是屬於首相或內閣專用的徽章,僅次於天皇的「菊の御紋」,這也代表此處曾是日本政府的官方建築。目前台灣僅存的奉安殿很少,即使在日本國內也不多見。
[豐田神社] 03:34
豐田神社是臺灣日治時期官營移民村-豐田村(今花蓮縣壽豐鄉豐裡、豐山、豐坪等三個村)的神社,當時為了這些來自日本的移民,因宗教上的需要,在豐田村的森本聚落內於大正4年(1915)鎮座,社格為無格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二次大戰後被改為碧蓮寺,改供奉釋迦牟尼佛及不動明王,後來原神社建築於1958年毀於溫妮颱風,之後當地居民就地取材蓋小屋繼續供奉釋迦牟尼佛及不動明王,後續又落成並增祀五穀爺、母娘宮、媽祖娘宮。
[新城天主堂] 06:54
新城社所在地一帶,過去曾立有日本當局跟太魯閣族衝突事件的紀念碑,後來在昭和12年(1923年),新城社落成鎮。二次大戰後,有傳說國民政府派士兵拆除神社,結果士兵發瘋而無人敢利用神社土地的故事。1964年聖奧斯定詠禮會出資,以天主教會花蓮教區名義買下神社土地興建天主堂。
[台肥溝內社] 12:30
是1939年設立的「日本鋁業株式會社花蓮港工場」的構內社,即為「場內附屬的神社」,二戰時期為重要戰略物資「鋁」的生產工場,是將從菲律賓運來此處的原料加工後,憑藉鄰近港口的地利之便,再將鋁送至日本製成神風特攻隊所使用的戰機。
[林田神社] 15:28
為無格社,日本官方於今花蓮縣鳳林鎮設立官營移民村-林田移民村,為了撫慰移民不安之情緒,在移民村內興建有佛教的布教所、神道的神社,林田神社於大正4年(1915年)鎮座,是移居來臺的日本人原鄉信仰之開端。
林田神社的布局,在一鳥居與本殿之間的參拜道上分布二鳥居與石燈籠,鳥居的型式為神明造、石燈籠的型式為春日型,神社的本殿坐落於三層臺基之上,臺基與玉垣為日本時代保留至今的遺構,在歲月的摧殘中顯得特別珍貴。
[哈拉灣神社] 16:50
現址為樂合基督長老教會,日治時期於今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下撈灣社(戰後改稱樂合)建有下撈灣祠。現位於部落南方的山坡上,相關資料十分匱乏,名稱也只是暫時以地名加以稱呼。鎮座時間、祭神均不詳,因此也有人推測下撈灣社是其他神社分靈出來的「大麻奉齋殿」,或者是某間神社的遠距離祭拜設施「遙拜所」。
今日神社大部分遺跡已消失,神社本殿的位置被改為集會所,不過有趣的是,除了保留下兩個頗具規模的石燈籠外,還有一個經過數次整修的鳥居,這個鳥居早已沒了日本味,更多的是濃濃的原住民風。
[玉里神社] 20:09
玉里神社為當時花蓮南區相當重要的神道教信仰中心,社格為無格社,昭和3年(1928)鎮座,祭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開拓三神(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大國魂命)。目前神社遺跡留有2座鳥居、17座石燈籠與參拜道等,並有一座表忠碑。
二戰後,日人撤離臺灣,加上信仰的不同,神社空間一度成為居民承租改為農田使用,而部分設施則遭人為破壞,玉里社傾頹於雜草樹林之間,表忠碑亦被民宅包圍。民國98年,一群熱愛地方文史的玉里鎮民自發性組成玉里神社志工隊,展開玉里社的保存維護行動。經過數次清掃,清理出本殿與拜殿的遺構,扶正傾倒的石燈籠,並清除參道上的蔓生野草,逐一展露玉里社原貌。
#尋找台灣神社 #蔡阿嘎 #花蓮神社和在地文化完美融合
#貓咪大戰爭 #貓戰 #貓咪大戰爭六週年
#蔡桃貴 #蔡波能 #嘎嫂二伯 #二伯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3z_4tYvgJw/hqdefault.jpg)
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鬼故事#靈異事件#我洗臉不敢看
🔥強訊報你知🔥
• 沒奶沒腿,但依舊經典!
https://www.instagram.com/matt_gamenight/?hl=zh-tw
--------------------
• 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快加入Discord社群吧!
https://www.patreon.com/gamenight850813
--------------------
•🔈新的Podcast節目《What a maxx》上線囉!
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
• 粉絲專頁(得知更多即時資訊) ►
https://goo.gl/RaVKzk
--------------------
• 想加入一起玩?►
PS4ID: MattHuang850813 (如果我在線上可以直接加進來,時間沒有固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GOWS3IySdY/hqdefault.jpg)
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Re: [問題] 求推薦戰鬥機空戰遊戲- steam 的推薦與評價
Combat Wings: Battle of Britain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4820/ 二戰射擊遊戲,玩起來普通但是是波蘭開發商City Interactive在steam上 ... ... <看更多>
二戰 戰機 遊戲 在 藤原KaiTo - 《DOGFIGHTER -WW2-》二戰背景空戰遊戲免費 ... 的推薦與評價
《DOGFIGHTER -WW2-》# 二戰 背景空戰 遊戲 _免費下載!! 《DOGFIGHTER -WW2-》 遊戲 人數最多可以40人同遊.操縱 二戰 經典 戰機 在空中廝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