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在家你焦慮嗎?我有三個方法。]
📖 先提醒大家「小公主」Clubhouse線上故事今天是最後一天,我會做個前情提要,讓最後一天才加入的小朋友也能享受故事!
希望能「聽」到你和孩子喔!
索取連結:https://crafty-hustler-8996.ck.page/b148c00a05
---
這一週我聽到了...
「我...能夠讓孩子度過這段期間,學習不受影響嗎?」
「想到要跟小孩相處一整天,我頭都痛了...」
「另一半仍需要到公司上班,雖然不願意我也要扛起照顧全家的職責...」
「老師有好多指示Line群組要爆了 / 老師都沒有線上上課。」「要交好多作業啊 / 完全都沒有作業行嗎?...」
......好多焦急又矛盾的心聲。
我想你應該是個家長,而家中有不大不小的孩子,或甚至有嬰兒黏著不放...
突然宣布的停課你也有預料到,但卻還是措手不及。
事情的變化太快,匆忙的配合學校安排了作息時間,這幾天下來卻有點力不從心,工作家庭都要顧覺得好累...
我完全的能感受到你的焦慮。
你知道嗎?我家裡有一位二年級的男孩,已經待在家裡遠距教學一年兩個月了...
還有位五歲的妹妹很粘人,喜歡畫畫美勞,常常愛跟哥哥吵架!
我的先生也在家工作,他上班時間是朝九晚七,這段時間我需扛起所有孩子的事。
一開始我跟你一樣,我列出密密麻麻的家庭行程表,網課,作業,運動,家事...希望面面俱到...我把自己搞得好累!
但現在我沒有這樣做了,所有的行程及該做的事已經在我的家庭中內化,沒有緊迫盯人,匆忙的腳步也減緩。
我懂得關注自己的身心靈,有照顧自己的時間。
甚至我現在一週花在工作及學習的時間,可以有30小時。
你說我怎麽做到的?
當然是失敗中學習,全家人磨合著生活,彼此體諒及幫忙才能做到。
但這一切的改善,需要從我們自己開始。
我有三個想法,可以讓你立即先改善生活...
1. #好食卻省時,吃 #原型食物
如果時間允許,挪出自己煮飯的時間,尤其以原型食物為主。
先不要搖頭...我知道也許煮飯不是你的專長!但相信我,自己煮食的健康,可以幫助你度過焦慮跟維持體重。
以我的例子:早餐方便吃,中餐簡單吃,我只煮晚餐。
先試著網購生鮮,趁即將到來的週末把2-3天份的食物(蛋白質/ 澱粉主食)煮起來分開冷藏(或做成一個個便當)。
因為只煮一餐,我盡量選擇可以看到的食物樣子的「原型食物」。
例如:咖哩,燉肉,滷肉,水煮蛋...
主食可以是:糙米飯,五穀飯,蕃薯...
每天只需加上現炒青菜或湯,晚餐十分鐘就上桌了。
2-3天留給外食或麵食,這樣你將可以吃到比較少的精緻加工食物。
這是一個省時好方式,讓你不會因為活動量的減少,而增加許多脂肪在身上!
2. #放寬標準,對小孩也對你自己
不管是家長或是孩子,身心靈都受到疫情的影響...世界已經在這樣的運轉...
孩子平時考試學習都有學校老師控管,現在什麼事都要你的幫忙,你一定很徬徨。
但學校老師也跟你一樣緊張,他們非但有自己的家要處理,班上的網課跟功課一定也讓他工作超重了。
我想跟你說,對每個人放寬標準。
如果小孩還沒有作業,那也沒關係...若有很多作業,那完成的品質跟速度不需要求完美。
去年的美國,從實體上學轉換到線上教學,學校至少花了三星期慢慢轉換...
台灣幾天就迅速可以有視訊教學,但不敢說人人的軟體跟心情都準備好了不是嗎?
相信我,我的孩子網課這段期間多一點少一點的進步,一年看下來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我看重平安健康,加上適度的活動,愉快的心情,適當的空白時間...
省去通勤的時間跟家人多點相處...是我這一年意外又重要的收穫。
你可以趁這個時候找出生活的重心,到底該是什麼?
而你照顧了自己嗎?
首先跟自己說:我是好媽媽(爸爸),我只要做好60分就超過世界的標準。
給自己固定的Me Time,追劇看書運動都好,這非常重要。
3. #跟朋友一起焦慮不是最好的辦法
平時已經資訊焦慮的我們,這時候更是不停刷著社交媒體,不停跟朋友吐苦水...
但是焦慮的加總,絕對不會讓焦慮減低...
在這樣的焦慮浪潮中,如何能夠不讓別人的「焦慮」成為自己的「焦慮」呢?
老實說,這不簡單...
我是一個過來人,也曾處在和你一樣的困難中,我為了孩子留在家陪伴他們度過這一年,但我仍然堅持學習跟事業...
現在我可以說我處理的不錯...
我有一個方法!
你何不 #留言 或 #私訊給我?
告訴我 #一件你的難題,或最迫切想解決的事?
或是任何想要跟朋友大吐苦水的事也好呢...
我會親自回覆你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奇幻線性彩墨展、陸真儀專訪 自小擁有豐富的想像力 推動前往藝術的大門 「我一直都對美麗又神秘的事物很有興趣。」藝術家陸真儀從小就喜歡手作,對於富有奇幻色彩的事物特別嚮往;彷彿掉入了想像的世界,讓她浸淫在一股喜悅當中,陸真儀對於這些夢幻事物的熱愛,也讓我們看見了藝術家鮮明的...
二年級美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9 2021/3/25 星期四
今天做折餅。最近很流行把所有整片的東西都拿來折,上次我那海苔加飯折成壽司,有朋友留言說wraps也能這樣做,試了幾次真的很好吃,今天就成了午餐菜單,個人覺得比壽司更好包。大家可以試試看。
今天來說一個陽陽這幾週在學校伴讀的小故事,你們也知道我話多,說故事都很長,所以有時間請進,趕時間就繞路轉彎😄:
🥰🥰🥰🥰🥰🥰😋🥰🥰🥰🥰🥰
孩子們的學校裡,規定六年級的孩子每隔幾週就要陪小二的學弟妹讀書,就是伴讀/學伴的意思,
等於是兩個班級混合學習小二的科學課,
幾週前,陽陽第一次伴讀回到家有點失望的告訴我:
「我今天被分配了一個學弟,他沒有辦法跟我對話,我同學分配到的小朋友,都會回答問題,跟我同學之間的對話也可愛有趣,我分配的小朋友,問話也不答,答了我也聽不懂,有時候他跟自己說話,有時候好像跟我說話,但又不在乎我的反應和回答,噠噠噠的說什麼,我都好難猜,跟我想像的伴讀很不一樣,我覺得好累喔。」
媽媽心裡有數了,猜想可能是個自閉症的孩子:「女兒,你真的分配到一個很特別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可能他需要的只是陪伴,或是看他要做什麼你可以協助他,看著他,他可能沒辦法專注跟你對話,可是他知道你在陪伴他。」
陽陽:「我希望這是用輪流的,我希望我下次可以換別的小孩。」
兩週後,老師又宣布當週的星期四又有一次伴讀活動,鼓勵小六生可以做一些美勞作品或卡片送給學弟妹 。
陽陽跑去問老師:「這一週的小朋友會換不同人嗎?跟上次的小朋友不一樣吧?」滿心期待。
老師:「是跟上次同一個人喔。」
陽陽的臉垮下來:「Mr,Mc,我可以換照顧別的小朋友嗎?J 我沒有辦法照顧,對我有點困難,我沒辦法跟他交流。」
老師對女兒說:「Yang,我知道J是一個特別的孩子,但這個孩子是特別挑選給你的,因為我和2C的老師都認為,只有你能夠陪伴和照顧他,班上沒有其他適合的人選,你們每一個孩子照顧的學弟妹,都是我們刻意分配的,可是J 是我和老師討論許久,認為你是唯一可以做好這份工作的人。」
女兒說他當時有點錯愕,他不知道老師為什麼會這麼想,但他坐回自己的位置,只能接受,然後他看著班上同學開心的畫著卡片要送給學弟妹,他有了想法,於是又走回老師身邊:「Mr.Mc 你你知道J喜歡什麼嗎?我想畫個小卡片送給他,但我不知道他喜歡什麼?我怕我畫的東西他不喜歡,他會在我面前撕毀,那樣我會很傷心。」
老師說,我我不知道J喜歡什麼,不過我可以幫你問。老師便拿起電話去問了二年級的班導,得到的答案是J很喜歡蜜蜂和機器人。
於是陽陽便將兩者元素畫了一個蜜蜂機器人(不是變形金剛喔)。開始期待J看到時的反應。
終於到了星期四那天,陽陽結束小提琴課回到教室,伴讀活動已經開始,他一進教室,J就衝過來抱著他,用含糊的語調說:「Yang , you’re back !! My best friend!」
突如其來的擁抱,陽覺得好感動,也回抱他說:「I am back,you are my best friend too!」
送了卡片,還好J表現出很開心的樣子。
接著,兩個人一起畫圖,課程主題是如何愛惜水資源。
J把一張圖畫紙畫滿了水藍色,陽陽也陪著一起,兩個人的互動溫馨平靜的時候,
陽的老師走過來,「多事」的拿了一支綠色彩色筆問J是否願意畫一些綠色水草上去,
J不願意,老師繼續勸說,J開始有點生氣,拒絕的音量也提高,老師竟把筆交給陽,
鼓勵他協助J畫上水草,陽也想達成水草任務,邊鼓勵邊拿起筆在畫紙上畫上了水草,
然後J就失控了!!大哭,拉扯自己的頭髮,崩潰,最後在地上打滾。大吵大鬧,
班上所有同學目光都投向了陽和地上的孩子,陽的老師只能遠遠的用抱歉的眼光投向她,
女兒無助的看著打滾的J,班上的男同學還調侃陽:「喔,你的身後有一隻怪獸變身了,你還不快點逃跑」
陽很生氣地對著男同學說:「你信不信我現在馬上變身成怪獸,該逃跑的是你,不許你這樣說J」
特教老師一直在現場,他很快的走到J的身邊,溫柔的安撫他,帶J出去散步說話,
大約十分鐘後,J回到教室,東張西望嘴裡念著{Yang Yang Yang }終於他找到了陽陽,
衝過去緊緊抱住他說「Sorry Yang, Sorry Yang, you are my best friend.」
陽也抱住J,陽說她的眼淚不知道怎麼就流下來了,陽也跟他道歉說不應該沒經過他同意就畫上水草,
問他願意再一起重畫一張嗎?兩個人又一起開心的重畫了一整張的藍。
女兒回到家告訴我全部的故事,我也很動容,終於知道老師為什麼會說只有陽可以成為J的伴讀了,
因為她是有著這麼柔軟的一顆心。
女兒問:「媽,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媽媽:「我會拿出另一張白紙,在上面塗上一片藍,在畫上一點綠,告訴他藍和綠畫起來會是這個樣子,看他能接受嗎?而不會直接畫在他的畫紙上。如果他不接受我不會勉強。」
女兒說,我下次一定會用你的方式對他。
然後我又告訴他一些自閉兒的特質,並告訴女兒「你做得很棒,老師選你是對的。」
女兒驕傲的說:「我也覺得老師選我是對的,只有我能陪伴J讓他安靜,只是我下次再也不聽老師的餿主意了, 害我今天又哭又笑的。但是老師後來有一直跟我道歉啦,我就不怪他了。」
女兒,總是會有很多很特別的經歷,老師也總是給他特別困難的安排,各種挑戰,這件事情我一直都是觀察著,我知道老師的目的是什麼,謝謝他把最好的安排給女兒,才有這珍貴的成長。
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
二年級美勞 在 小英老師的教學小天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班級經營 #教室布置 #美勞教學 #Q版的我
《寫在前面》
看到Li Li分享這個作品就好喜歡,打算接新班就來做!Li Li老師說因為制服不同,所以沒有分享檔案!
暑假時,自己動手手繪了底稿,也試畫了,效果還不錯,決定讓新班的孩子來畫,順便做教室布置!
《準備材料》
1.印有底圖的A4大小圖畫紙、著色用具、黑色奇異筆
《教學步驟》
1.先用鉛筆畫上頭髮,接著畫上眼睛、鼻子和嘴巴!
2.用奇異筆將剛才用鉛筆畫的部分再描一次。
3.用著色用具上色。
4.若要做教室佈置,可將孩子完成的作品剪下貼上當作邊框!
《寫在後面》
簡簡單單的作品,但效果很好,喜歡這樣的教室布置!二年級時,再來挑戰非制服版的。
*原idea 來自Li Li Huang 在我師故我在裡的社團分享。
*圖稿是自己手繪的。
二年級美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奇幻線性彩墨展、陸真儀專訪
自小擁有豐富的想像力 推動前往藝術的大門
「我一直都對美麗又神秘的事物很有興趣。」藝術家陸真儀從小就喜歡手作,對於富有奇幻色彩的事物特別嚮往;彷彿掉入了想像的世界,讓她浸淫在一股喜悅當中,陸真儀對於這些夢幻事物的熱愛,也讓我們看見了藝術家鮮明的獨特個性,「第一次看到,我就知道自己喜歡甚麼了!」小學時,陸真儀美勞在班上就非常出色,老師也讓她參加受訓、推舉她代表班級參加比賽,「那時候起,建立起我對於創作的信心!」
升上國中後,當時的美術課程也是她最喜愛的,本來打算高中想考美術班,但是當時畫室老師因故過世,陸真儀短暫的術科學習也只好停止,考取上一般的高中,「我一直都想走這條路。」高中之後,陸媽媽也同意讓她去追求理想的目標,於是高中生活便利用週末的時間來學習繪畫,正式從基礎的素描、水彩、國畫、書法等等學起,經歷過了一個暑假,才高中一年級的陸真儀發覺自己學科成績不太理想,另一邊又接續著術科課程,一時之間調適不過來,這時陸媽媽也勉勵真儀:「妳真想學美術,就一定要把她融入在生活之中。」,果真在真儀的堅持之下;升上高中二年級時,學術科成績逐漸好轉、漸漸平衡起來,高中三年級準備考大學的考試,也順利的考上師範大學美術系。
走入水墨創作的開端 從百無聊賴中悟出生命所愛
進入師範大學以後,藝術家陸真儀也坦言:一開始甚麼都要學,無論是油畫、版畫等複合媒材,興趣廣泛的她甚麼都想嘗試,直到大學三年級分系的時刻來臨,真儀反覆的想自己未來的方向,雖然喜愛設計、但是設計常需要有客觀條件加入的元素,創作的「主動性」減少了,而油畫的味道是讓她抗拒的原因;最後決定走到水墨組時,陸真儀也表示:她特別喜愛水墨畫的透明感;水墨是最符合她創作方式的媒材,此時也開啟了她往水墨發展的歷程。考取上老師的資格證明後,陸真儀也從研究所畢業了,當時的她每天都過著相當優閒的日子,她也覺得這樣的生活很輕鬆,但是總會感到缺少了甚麼、一種莫名的空虛感。
「到頭來,還是畫畫最有趣啊。」此時的陸真儀也轉變了方式,她就開始準備攻讀博士班,重新用新的眼光去學習新東西,這時真儀遇到了膠彩,她試著將膠彩和水墨的結合在一起;雖然初階段時的成果不如她所預料,也歷經了相當多的挫折後,終於慢慢發展出如今的創作風格。說到創作使用的媒材,真儀也和我們分享「我是用水墨的方式來畫膠彩!」,因為一般的膠彩比較厚塗,她試圖在畫中保留水墨的水份感,「而且我很重視作品的透明感。」,所以即使是使用膠彩的顏料,作品呈現出來的氣質還是很乾淨、具有水份的感覺。底材的部分幾乎都是使用布類,陸真儀也說她實驗過非常多的材料,還是自然的材質較好,「因為我上色時是一種滲透的方式,滲到紙張或基底材的纖維裡。」
富有獨一無二當代風格 自創線條充滿生命的延伸性
提到創作中的符號,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陸真儀的畫面中具有大量的線條,但是傳統的水墨很強調線條的表現,「我的線條跟傳統水墨有很明顯的不同!」,以往的水墨較在乎行雲流水的韻采,而陸真儀的彩墨,則是相當富有個人特色的當代水墨,「一種人與科技的概念,我稱呼我的線條為真菌孢子!」如果細看每幅畫作裡的線條,還能看出它的韻律感,像是充滿生命力的佈滿畫面、不斷延地伸,我們也可以把這種線條比擬為電子網路、或是人類腦部的皺摺、身體的筋絡等等,「我都是直覺式的畫下這些獨一無二的線條!」依照每次心情的不同,線條都擁有情緒性,與傳統的文人畫線條有所區隔,卻更能將陸真儀獨有的統一、控制性的風格,表露無遺。
感觸於科技的進步飛速 人們的感知卻也日漸消散
談到本次展覽理念時,藝術家陸真儀認為:如今的物質文明與網路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影響的不僅僅是食衣住行育樂的習慣,也改變了我們觀看與感知事物的方式。而人們時常探討科技與物質發展的好壞,因為它確確實實改變我們的想像與體驗方式。在這變化萬千的花花世界,真儀感觸的說「人反而容易感到自身的孤獨」,因此疏離、迷惑亦是她創作中的表現重心。她企圖表現一種不斷解構、卻又不斷重組的時空,在如此模糊的疆界之下,來思考主體性的關係,省思人們所遭遇的問題,以及如何定位自身。(文:金車文藝中心)
陸真儀簡歷:
2011- 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理論組 博士班
200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碩士
200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學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