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線鐵路電氣化】 #十大建設
1970年代開始,臺灣對外貿易不斷增長,鐵路運輸受限於傳統柴電機車動力輸出較低、速度較慢,導致班次運量嚴重不足,出現貨物遲滯等現象,經評估,決定採取全面電氣化,並於1977年10月20日進行首列電氣化載客專車的試駛。
鐵路電氣化規劃建設期間,適逢兩次石油危機,更顯電氣化的決策正確,而隨著1979年縱貫線鐵路電氣化通車後,高屏(1998)、宜蘭(2000)、北迴(2003)、花東(2014)、屏潮(2015)路段也陸續克服工程難度通車,不斷朝著全線電氣化的目標邁進。
直至近日,最後的「枋寮-知本」段終於也完成通車,環島鐵路電氣化工程在歷時40餘年後總算走完最後一哩路,為東部交通快捷帶來了不小的提升。
#小編一直以為早就全線電氣化
#原來以前停等是為了換火車頭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7/10/20
圖說:龍啟文
攝影:我國鐵路史上首列電氣化旅客列車,廿日上午十時四十分進行富岡竹北路段試車情形,圖左側為採訪記者拍攝列車情景。
歷史新聞
【1977-10-21/聯合報/01版/】
鐵路電化旅客列車
昨日試車良好
年底將可參加區間營運
【台北訊】昨天上午十時四十分,為我國鐵路史上重要的一刻,首列電化旅客列車「專車」,自台灣縱貫鐵路富岡站開向竹北,進行試車,情況良好。鐵路局決定自十一月起,先在基隆、萬華、新竹區間行駛電化貨物列車,本年底開行旅客列車,開行初期,運價不調整。
昨天電化列車,由編號E三○-六號的電力機車頭,拖載了七節莒光號車廂,「專車」自富岡站以三千七百五十匹馬力的電化機車動力牽引南下,中午十二時五十九分列車順利駛到竹北變電站,結束了試車工作。
台灣縱貫鐵路電化工程,將可提前完工,明年底或後年初電化列車可由基隆開到嘉義,後年六月由基隆至高雄全線完成通車。
【1977-10-08/經濟日報/02版/】
迎接我國鐵路的電氣化時代
【社論】十項建設計畫自民國六十三年推行以來,部份計畫已先後陸續完成,其中許多建設的完成,使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如高速公路的分段通車,使我們的公路建設達到工業化國家的標準;大鋼廠的完成,使我們自廢鐵煉鋼一躍而為自礦砂完成一貫作業煉鋼,結合大造船廠的完成,奠定了我們重工業的發展基礎;核能電廠的試車,使我們自水力火力發電,進入了核能發電時代。日前台灣鐵路在富岡、竹北間進行電力機車首次試車,使我國鐵路進入了電氣化時代。
早在民國五十年代中期,台灣鐵路運量已達飽和,為配合日後經濟長期發展需要,面臨應採加速柴油化抑或幹線電氣化的決策,經於民國五十九年八月聘請美國甘迺迪鄧肯顧問公司作深入之研究,於六十年四月提出研究報告,認為加強柴油化,全線雙軌,當時估計需投資約一二○億元,可增加能量四○%;如實施電氣化,當時估計需投資約一一○億元(由於石油危機後全世界物價高漲,目前估計約需二三○億元),可增加能量五○%,經政府審慎研究,決定採取電氣化。因電氣化不僅需要投資少,增加能量大,而且尚有下列各項優點:
一、防止空氣污染,減少噪音——柴油機車所造成的空氣污染與噪音,為當前社會公害主要來源之一,鐵路電氣化後,因車輛無排煙,且可減輕噪音,間接增進社會福利。
二、減低成本,增加運能--電氣機車因操作及維修簡易,可大量節省人力,降低費用;而性能優越,其熱效率較柴電機車為高,每馬力小時所需燃料費用亦較低。而且電氣機車的牽引能力較柴電機車高二倍以上,提高路線容量,增加運能。
三、速度快,節省客貨運時間--自台北至高雄,柴電機車需六至八小時;而電氣機車因起動容易,爬坡時不需減速,速度又快,僅需四小時即可到達,可節省一半時間。
四、電氣機車行駛方向無前後之別,故在始發站或終點站,欲調置於列車之前方極為方便,因之在無轉車盤設備的車站,亦可輕易調置。
五、動力來源廣闊不受燃料限制--柴電機車限用柴油,而電氣機車電力的原動力,不限於火力,尚有水力發電、天燃氣發電、及核能發電。尤其自石油危機以來,油價居高不下,而且供應不穩定,而台灣電力即將步入核能發電階段,其所需電力可確保供應且成本較廉。故鐵路電氣化亦與能源供應趨勢相配合。
六、電氣機車在下坡行駛時,其運行馬達變成發電機,一方面作制軔之用,另一方面可將產生的電流送回電車線,以供其他行駛中之機車使用。
七、為改善都市捷運系統建立基礎--各國大都市捷運系統,多以電氣化鐵路為基礎,故台灣鐵路幹線電氣化後,可為未來市區鐵路的改善及自動化操作舖路。
八、促進國內機電工業發展--柴電機車引擎部份的配件多需自國外進口,而電氣機車的主要配件均較簡單,以國內電機工業目前的水準,將來在配件方面,無論馬達、電纜、控制系統或車體部份均可設法自製,不僅節省外匯,且可促進國內電機工業的發展。
由於電氣機車具有以上之種種優點,故各工業國家鐵路主要幹線,莫不採用電氣運轉。台鐵電氣化首次試車順利,第一期之基隆、竹南段,預定今年底左右可以完成,第二期之竹南、彰化間之山線與海線,及第三期之彰化、高雄段,將分別於六十七年底及六十八年八月分段完成,屆時台鐵主要幹線已完全進入電氣化時代。
台鐵電氣化為我國鐵路史上一大盛事,我們預祝從區間試車至全線完成,均能順利進行。但鑒於七月間颱風侵擊輸電方面所遭受之損失,我們建議台鐵及台電當局,應多準備數道備用供電系統,在主供電系統遭受破壞時,備用供電系統能夠立即自動供電,以確保電氣化鐵路順利運行及安全。
九年一貫實施時間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土語言Q&A|第三話:本土語言有字嗎?台語篇】
「台/客語有字嗎?」
「原住民族語為什麼寫成英文的樣子?」
想必許多剛接觸本土語言議題的人會有這樣的疑惑,畢竟目前的義務教育絕大多數強調華語教學、將華語當作教學媒介傳授知識,本土語言則是長久以來遭到漠視,造成傳承困難。
然而,所有的本土語言皆有自己的文字,台語、客語向來有漢字傳統,西方傳教士來台時帶來教會羅馬字,在教會中也有使用上百年的歷史。近年來愈來愈知名的台羅、客羅則是於2000年後由教育部制定而成。原住民族歷經荷治、日治到現代都歷經過文字化,使用過羅馬字、假名字等不同文字系統,現在普遍使用的是2005年公告的教育部「公告版」羅馬字。
本土語言的文字發展歷史十分豐富,也曾經歷過百家爭鳴的時期,以下將依語種分類,著重介紹目前仍然流行,抑或由政府整合推動文字系統,本篇將先從台語起鼓。
▎漢字書寫
古代中國文人學習官話、以文言文行書,極少用本身的母語進行白話創作,但是也出現各地方語言的白話文學。台語的白話漢字傳統最早可追溯至明朝的傳奇作品《荔鏡記》,內容詞語係由潮州話及泉州話混合寫成,其漢字選用除了有本字之外,也使用許多借音字、訓讀字、自創俗字等不同的方法來書寫泉/潮州話。《荔鏡記》版本眾多,用字不甚統一,卻也是閩南地區以白話漢字書寫的濫觴。
清代以降,閩南地區開始出現以通俗漢字記錄閩南民間歌謠的小冊子,也就是「歌仔冊」,歌仔冊隨著漳泉移民傳到台灣,到了日治時期達到盛行巔峰。歌仔冊的目標受眾是一般沒有接受教育的普羅大眾,因此用字相當簡單淺白,較少使用艱澀漢字,而偏重借音字,許多俗用字的使用即是源自歌仔冊。
193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文壇對於鄉土文學該使用中國白話文或台語文而引發台灣話文論爭,支持台灣話文派的黃石輝撰文主張台灣文人必須貼近一般大眾,寫台灣的文學,創作語言、文字應使用台語,達成言文一致。此論點得到郭秋生、賴和等人支持,也有後續創造新字等討論,賴和更是嘗試用台語寫小說的第一人。1930年代後期日本政府實施皇民化政策,加強日文教育、禁止漢文書寫,這波台灣話文運動也隨之戛然而止。然而,其中以台語書寫白話新文學的想像及嘗試,對後世台語文影響甚鉅。
2000 年後,政府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並推動鄉土語文教育。此時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開始編纂《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提供前線教師參考資料,同時試圖使台語文用字統一。編纂的過程中有十幾位語文專家組成編輯委員會,共同研商選字原則,數年後分批公告「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2007年公告第一批 300 字,至2009年總共公告700個常用推薦漢字。
教育部的推薦漢字原則上尊重傳統,考據傳統上的本字、訓用字、借音字等等,以訂出易教易學、兼顧音字系統的適合漢字。推薦漢字的出現是台語文字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使得不只增加台語漢字的固定性,更使體制內的台語教學更有依據。
▎白話字書寫
白話字(Pe̍h-oē-jī,POJ)是一種以羅馬字母拼寫的閩南語正字法,為基督教傳教士於福建廈門創設並推行的拼音文字,因此也被稱或「教會羅馬字」。
白話字的雛形可追溯至十九世紀初期,當時歐美基督教會積極向海外拓展,傳教士通常會先學習當地語言以利宣教。1810年代,英國倫敦宣道會的宣教師在東南亞麻六甲開辦「英華學院」,因當地大多為閩系華僑,通曉官話者為少數,宣教師遂開始研究福建話。
因當時大多數中國平民不識字,難以閱讀譯作漢字的基督教經典,傳教士於是另尋他法。1850年代左右,廈門地區的傳教士以拉丁字母及符號為基礎,發展出可以準確拼寫廈門話拼音文字系統,稱作「白話字」。傳教士發現,使用這套文字系統可有效降低信徒學習識字的時間,遂在閩南地區大力推廣,也用白話字編纂字典、翻譯聖經、聖詩。
自1865年開始,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甘為霖、巴克禮先後等人來台宣教,將白話字傳入台灣。1885年,巴克禮牧師甚至在台南創辦台灣第一份報紙——《台南府城教會報》(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今《台灣教會公報》),內容皆以白話字作為文字媒介,記載教會事項、各地新聞、文學創作等等,至今仍持續發行,累積大量豐富文獻。白話字在台灣的台語教會內發展悠久,也曾向外觸及非教會族群,如日治時期蔡培火著名的社論《十項管見》(Cha̍p hāng koán kiàn)即是用白話字寫成,台灣文化協會也曾短暫開辦羅馬字講習會。
然而,日本政府、國民政府先後推行國語運動,白話字受到不小的壓迫,也造成目前社會上多數人不曉得或不曾聽過白話字,但是至今台語教會系統內仍然是堅持使用白話字佈道。
▎台羅書寫
台羅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的簡稱,與白話字同樣屬於拉丁化的台語文字系統,為中華民國政府制定,且正在推動的羅馬字方案。
雖然白話字歷史悠久,但是近代部分學者認為白話字有其缺點,紛紛提出修改方案。有人認為要改為更符合音韻學的音標;有人主張應改為與英語相近的通用拼音,方便大眾學習;當然也有堅持回歸白話字傳統的聲音。從1990年代起,各派之間便多有討論、爭執,最終各家在2005年達成共識,整合彼此論點。教育部遂於2006年公告整合的拼音方案,也就是台羅。
台羅是以白話字為基礎做出小幅度的改革,修改部分聲母、韻母及標調方式,具有類似國際音標(IPA)的特質,不過基本上與白話字屬於一脈相承的關係,兩者間的轉換並不困難。然而最大的不同在於,台羅為目前受官方支持的台語羅馬字,體制內的教育資源皆由台羅寫成,如《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官方競賽、認證考試或者學校台語課的內容皆是以台羅為羅馬字的標準。也因為如此,台羅較為人所知,漸漸往台語羅馬字的正書法發展。
以上為三種最通行的台語文字系統,而目前台文界主流的書寫方式的是將漢字、羅馬字(白話字或台羅)混用,稱之「漢羅濫寫」(hàn-lô lām siá),以解決部分字詞仍沒有漢字,或者漢字過於冷僻而不利閱讀的問題。
參考資料:
中島利郎(2003)(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春暉出版社,高雄市。
洪惟仁(2010)。閩南語書寫法的理想與現實。臺灣語文研究,第5卷(1),頁81-108。
施炳華《荔鏡記》的用字分析與詞句拾穗。
姚榮松(2010)。台灣閩南語歌仔冊鄉土題材之押韻與用字分析。台灣學誌,第1期,頁143-204。
陳慕真(2015)。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蔣為文(2009)。蔡培火 kap 台灣文化協會 ê 羅馬字運動之研究。台灣風物,第59期 (2),頁41-65。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
【灣流音樂祭】
▎時間:2020.10.17
▎地點:台大舊體後草皮
▎票價:免!費!入!場!
▎主辦單位:台大學生會文化部、台大台語文社
▎協辦單位:台北藝埕扶輪社、台語正常化推動聯盟
▎贊助單位:行政院文化部
▎演出者:siàu-lú khah-lah少女卡拉、風籟坊、雅維茉芮Yaway·Mawring、百合花、春麵樂隊、林生祥。
九年一貫實施時間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李登輝的時代我還沒有投票權,所以最有感觸的,其實是教育,這幾天偶然看到這三本書,又回想起一些事。
我受惠於這三本教科書,在1997年以前,台灣的義務教育是不存在「認識台灣」的,你不能唸這塊土地的歷史、文化、地理,只能背誦國民黨塞給你的中華民國歷史、文化、地理,而且還是1949年之前的觀念,什麼東北幾省、礦產量多少、鐵路多長、地圖是秋海棠,存在西康省,內容也不忘對兩蔣歌功頌德,還充斥種族主義。
台灣的孩子真正被允許唸自己土地的東西,就是從這三本《認識臺灣》開始,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台灣人真正能從教科書上讀到二二八、中華民國敗退、戒嚴、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民主化、並且公平稱呼歷史上不同的外來政權(例如荷蘭時期、鄭氏治台、清領時期、中華民國在台灣,還有日據改日治);也終於能認識這塊島嶼上有多少高山、族群、在世界中的位置。而這一系列教科書的推行者就是李登輝。
《認識臺灣》系列在當時引發統派強烈反彈,認為內容「媚日、台獨、分裂族群」,但這並沒有阻礙《認識臺灣》被編入課程,在九年一貫實施之後,台灣歷史、台灣地理正式被編入國中社會課程,這三本打開本土化教育大門的教科書也完成了它的階段性任務。
現在談本土化很自然,但那個年代有多保守,需要多少勇氣獨排眾議我深深記得,即使到了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的2004年,他僅是提議台灣地圖可以「橫躺」觀看,就引發藍營大崩潰,當時的媒體還對杜正勝窮追猛打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就算李登輝不推行本土化教育,後來的繼任者也可能這麼做,只是會晚上好幾年,近來更加證明政局的變化即使只是兩年都足以發生亡國危機,提早奠定本土化的基礎為台灣爭取到更多自衛、自主的機會,這就是一個政治家的遠見。
(圖片來源:根雨屋)
九年一貫實施時間 在 張哲生- 1968年9月9日,台北市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慶祝大會暨 ... 的推薦與評價
* 實施時間:自五十七學年度(1968年9月1日)起。 * 實施目的:提高國民智識水準,適應國家建設需要。 * 國民教育階段:分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