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甜點組 / Dessert & pastry box - 丰子甜點/ Panoramix Project
今天收到來自 #丰子甜點 的澎湃甜點組合時,除了各種看起來超美味的果醬、抹醬外,發現還有烤成金黃色的司康、蓬鬆的布里歐許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其實這幾樣都是我平時最愛的療癒甜點,在巴黎的時候也經常吃,但最近正在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中,所以做得這麼誘人,確實非常考驗意志力。不過,當我打開包裝中另外一個粉綠色的盒子時,上一秒還在複雜的心情,立刻拋到九霄雲外,只剩下讚嘆:「哇,好久沒看到做得這麼細緻,裙邊這麼美、殼還閃著細緻珍珠光澤的馬卡龍了!」
我想著怎麼本週和馬卡龍特別有緣,畢竟昨天才嚐到台式馬卡龍,今天就收到正宗法式馬卡龍,無巧不巧,下午拍完照後,正在追的本季日劇「#主廚是名偵探」(由近藤史惠的原著小說改編)第四集也說到馬卡龍。
#西島秀俊 飾演的三舟忍,是「Bistro Pas Mal」這家法式餐廳的主廚,他觀察力入微,總能從各種事物與人的行為細節中推斷出難解的謎團真相。在最新的第四集裡,他的朋友羽田野帶著自家餐廳的甜點師岸部彩香來 Bistro Pas Mal 吃飯,沒想到後來岸部說要回老家一趟,卻未在約定的時間內回來上班,只寄來了一盒馬卡龍,裡面附上一張寫著「馬卡龍就是馬卡龍」的便箋。聯絡不上岸部的羽田野,打電話至她之前工作的飯店詢問,沒想到對方卻說岸部並未在那裡工作過。
三舟主廚看著盒內的馬卡龍和便箋,很快便推理出事件的原委。原來岸部寄來的馬卡龍並不是現在大家最熟知、色調粉嫩的巴黎風馬卡龍(macaron parisien),而是外型為金黃褐色小圓塊,類似布列塔尼奶油餅乾(palet breton)的 #亞眠馬卡龍(macaron d’Amiens)。
法國各地其實有許多不同的馬卡龍版本,雖基底都是杏仁與蛋白霜,但每個地方的特色不同。亞眠馬卡龍外殼稍硬、內裡軟黏,除了杏仁粉與蛋白之外,還加入了蛋黃、蜂蜜與苦杏仁油(Extrait d'amande amère),有時還加入杏桃果醬或糖煮蘋果泥(compote de pommes)。
三舟主廚主廚從岸部特別送來亞眠馬卡龍、加上便箋上的留言,領悟到她其實想表達「希望以自己認同的面貌活著」的訊息。人們眼中經常會有刻板的性別角色、行為準則,但其實如同法國有很多種不同的馬卡龍,人也有許多不同的面貌,即使和世界的標準不一樣,仍然能驕傲自己的選擇、坦然地活著。
看完劇正感動著,在收拾拍照殘局後又打開了丰子甜點的品牌介紹看,不禁會心一笑。丰子的兩位創辦人主廚 #溥丰詠(Florian Bourquin)與品牌經理璩秀君(Marie Chu)都有著多元文化背景,Florian 來自瑞士,有一半英國血統,過去曾在比利時巧克力名店 Pierre Marcolini 的布魯塞爾總部擔任甜點主廚。在代表 LVMH 集團為旗下甜點品牌 COVA 來台設立據點時來到台灣,隨後感受到本地市場的潛力,決定留在台灣擔任甜點顧問,並創立自己的品牌。他的夥伴、丰子的過去則是台灣 Pierre Marcolini、 Ladurée 及 COVA 的品牌經理,擁有台法雙重背景的她,對法式甜點及法國文化有深刻認識,希望能從消費者與職人兩端一起努力,在台灣打造更加成熟的品味市場。
「純正法國」對他們兩人來說不是限制,反而豐滿了他們的作品。丰子既在台灣,便盡量使用本地新鮮食材,例如他們豐富的果醬系列,都是與在地小農甚至部落農民直接合作取得特色水果。我今天打開的「#五月桃烏龍果醬」(White peach-Oolong Jam)便是與北橫的泰雅族三光部落合作,以友善環境的「三光五月桃」製成,加上冷浸鹿谷高山烏龍,茶香襲人、果味飽滿,嚐一口便像帶你到台灣山林走一遭,體驗山高水清雲霧氤氳。
其實,使用新鮮在地食材,展現最佳季節風味,不正是正宗的法國精神嗎?
🔖 延伸閱讀:#疫情之下的台灣甜點業
#yingspastryguide #yingssweettime #yingsplaylist #yingc #甜蜜食間 #甜牙齒片單 #macaron #馬卡龍 #日劇 KKTV
主廚是名偵探小說 在 新聞主播 廖芳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很多朋友line我的第一句都是:
「在家這麼久看了很多劇吧?有沒有推薦的?」
我就簡單紀錄了一下看劇清單跟心得,
主要以近期剛上檔、剛結束、正在on的戲為主,
不要問我哪部哪部怎麼沒看喔😂
.
韓劇:
1. Law school
私心最愛、大愛、超級愛,一開始會覺得每個人都是嫌疑犯的設定有點像美劇“謀殺入門課”,很快就會發現差異。
這是一部很難推薦給大眾的戲,因為法律專有名詞多,演員語速快,又有很多關於司法跟實務的辯證,可能很多人第一集就被嚇退。可是錯過這麼有誠意的戲,真的很可惜。
.
2.不瘋不狂不愛你
原本看預告時覺得男女主角真如其名的很瘋很吵,完全沒有興趣。但居然是韓國Netflix排行榜第一名,一片好評,就打開來試試看。
結果一天之內就追完了(只有13集,1集30分鐘)
隱藏在瘋狂之下的是各種傷痕跟來自社會的壓力與歧視,編劇對於心理陰影的描述很細膩,許多細節讓我覺得她一定是個很溫柔的人。演員很棒,沒有人能這麼瘋還這麼帥跟這麼美的。
.
3.機智醫生生活
這部已經很紅了,戲好不用我多說XD
.
4.Mine我的上流世界
衝著金瑞亨跟李寶英看,但簡直侮辱智商,劇情進度緩慢,財閥集團高層的鬥爭幾近幼稚園程度,論狗血也比不上Penthouse上流戰爭,看到13集怒棄。只有金瑞亨的演技跟扮相、還有演渣男演出知名度的李賢旭算是亮點。
.
5.遠看是蔚藍的春天
收穫兩枚寶藏。最討厭無所事事校園劇的我,因為這個文青的片名打開來看,沒想到長相明明不是我的菜的男主角朴志訓演技意外令人驚艷,另一個男主角裴仁赫是“我的室友是九尾狐”的男二(女主角的學長),兩種不同樣貌都詮釋得不錯。目前只有四集,總共也只有12集,值得期待。
.
6.婚詞離曲第二季
雖然是很八點檔的劇情,但是懸疑跟轉折都還算有趣,是質感狗血劇。
.
7.阿斯達年代記
非常好看,真的是很好看,不要被第一集嚇跑,第一集倒數約莫15分鐘開始就好看了,張東健跟宋仲基演技極佳,金玉彬更是美得懾人。
.
8.月刊家
是我最討厭的霸道總裁愛上小資女的題材,但裡面幾個角色對於“買房”的理想不同,滿有趣的,也可以看到一些韓國居住的現象,殺時間可以看看。
.
9.無法抗拒的他
雖然宋江跟韓韶禧顏值真的天花板,可是第一集劇情就令人失望,像是很美卻沒有內容的長篇MV,讓我邊看邊搖頭嘆氣,這種劇情實在是嚴重低估現在觀眾的程度,難怪第二集即便獻出大尺度,收視率還是只剩下1.2%。
.
10.羽球少年團
清新小品,遺物整理師的可魯演繹出一個完全不同類型的孩子,整部戲都很可愛。
.
11.我的室友是九尾狐
張基龍已經演了連續兩部人物設定幾乎一樣的角色了,接下來跟宋慧喬那部看來也一樣,即便帥成這樣也難免審美疲勞。惠利依舊可愛但也誇張幼稚令人煩躁(雖然有少一點點)劇情沒有新鮮感。
.
12.Imitation
講述偶像在演藝圈的生活,可能成本太低,拍得很廉價的感覺,有點可惜很有演技的兩位年輕主角,看到第5集決定放棄。
.
13.大發不動產
這個應該滿多人看了,前面很不錯,大概從女主一直執著媽媽的鬼魂、同一段回憶拍了好幾個角度後就拖慢節奏,食之無味了。
.
14.模範計程車
前面私法正義很過癮,中間換編劇之後可惜了,棄。
.
15.五月的青春
1980年五月的光州為背景,演員很棒,但可預期的悲劇讓我沒有勇氣繼續。
.
16.Undercover
最帥大叔池珍熙跟金賢珠再次搭擋演夫妻,最熟悉的枕邊人是特務的故事算老套,但是裡面用了一個也是1980的學生運動來強化當時堅守原則的人走上政治路之後的轉變,滿諷刺的。飾演主角年輕時期的延宇振跟善伙很有火花。起承轉合收得不錯,但反派太強大一直壓著好人打,會看得很煩躁。
.
.
歐美劇:
1.東城奇案
連史蒂芬金都在追的劇,凱特溫絲蕾演技再登頂,無限推!
.
2.找我經紀人
大推大推大推,這才是真正的職場劇,認真工作也認真生活,沒有多餘的推薦詞了,非常好的一部戲。
.
3.第二聲鈴響
第一集懸疑感就營造得不錯,但後面有些部分轉折太刻意,拖慢節奏有點可惜。
.
4.陌生人
前面幾集滿好看的,人物之間的錯綜複雜引人入勝,主角很像年輕+瘦版的金剛狼,結尾不至於爛,但倒數的鋪陳有點太多bug。
.
4.利器
電影“控制"的原著小說作者真正的第一部作品,節奏很慢,但艾美亞當斯很美,揭露的主題滿驚人的。
.
5.亞森羅蘋
雖然很多不合理,但...殺時間可以啦。
.
日劇
1.打扮的戀愛是有理由的
清甜小品,女主角的打扮很好看,演技也自然,探討生活到底要很用力還是不費力、過度依賴網路社群等等的議題,不能說很深刻,但也因此少了日本劇最愛的說教氣氛,很適合這樣的夏日午後。
.
2.名偵探主廚
西島秀俊很帥,我想吃他煮的菜。目前只有3集,輕鬆簡單可看。
.
3.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毛毛躁躁的女主角跟不是很幽默地說不停的台詞不是我的菜。但有好友滿喜歡的,僅供參考。
.
#Netflix
#catchplayHBO
#FRIDAY影音
#愛奇藝
#KKTV
主廚是名偵探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主廚是偵探?推理就在做菜時! /
最近迷上西島秀俊的新戲《名偵探主廚》(シェフは名探偵)。
日本人對於美食題材的作品不勝枚舉,以各種不同料理當主軸切入,衍伸出的影劇、漫畫等常常深植人心,也各有一番風景,每個人心中多少都能喊出自己喜愛過的美食主題作品吧?
————————————————
▲《名偵探主廚》中文預告
https://youtu.be/sWiKkyYAntc
————————————————
而一直以來,美食能療癒人心的公式始終不變,要如何把這樣的公式帶入,則就看作者或編劇的功力了。
在看小說改編的《名偵探主廚》前,我沒讀過劇情大綱,原本還傻傻以為是西島秀俊以法式餐廳為舞台,破解一樁樁懸案的故事,結果一按下播放鍵,才發現自己根本大錯特錯,本來想看帥氣大叔破案,結果其實是主廚透過細膩的觀察與自身料理專業,透過美食為來客解決人生疑難雜症的故事,這實在令我相當驚喜。
西島秀俊在街坊中的法式餐廳擔任主廚,擁有一身好技藝的他在做菜過程中,常透過廚房觀察客人,緊張冒汗的客人、挑食的客人、想用美食洗刷傷心回憶的客人等,他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判斷,在事過境遷後遞上一杯熱紅酒給予安慰、傾聽與告知自己的推理與判斷,為每個適逢低潮與顛頗的客人帶來極佳的療癒,進而成為本作引人入勝之處。
————————————————
▲ 超瘋!挑嘴的客人片段
https://youtu.be/mFpgDUXutJ8
————————————————
繁複的法式料理是《名偵探主廚》的外包裝,西島秀俊精湛的廚藝與溫柔的療癒則是本作的靈魂。不是一集一個案件的風格路線,而是一次把多個客人故事揉合成該集劇情的呈現,在劇情節奏上相當舒服,同時也保有小小的懸疑感,「咦?點這道菜的原因是什麼?」「原來這道菜的料理過程其實是這個含義!」想必觀眾也能從中得到樂趣。
從《昨日的美食》到《名偵探主廚》,我喜歡西島秀俊做菜時的樣子,不管家庭料理或是磅礴洋食他都恰如其分展現出極好的姿態,原本以為這種小品對於硬底子的他其實簡單演演就好,但中間有幾幕他在對客人解說自己的觀察,為客人的人生困惑解謎時,那眼中流洩的動人淚光,實在也感動了我。
每次在看這類日劇時,都想著街角也可以又這樣一間如日常烏托邦的攤販、食堂、甜點店、餐廳,而這回看著《名偵探主廚》我又開始思考,「如果有間溫暖的法式餐廳有多好啊」。
————————————————
▲片尾曲特別影片(我愛到馬上下單 CD)
https://youtu.be/MccY88yXAuQ
————————————————
#名偵探主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