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網友鄭安廷拍攝分享一張「鴻源國際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破產管理人函」,此函旨在通知破產人(鴻源)之債權人,每股新臺幣15萬元債權可分配新臺幣105元,也就是剩下原值的萬分之七而已。
1981年,沈長聲、劉鐵球、於勇明等人以投資公司名義成立鴻源機構,實為老鼠會,藉由提供誘人的高利率,非法吸集民間游資近新臺幣1000億元。
1990年初,鴻源機構突然倒閉,留下16萬債權人與新臺幣900餘億元負債的殘局,一時間造成臺灣金融體系動盪不安。鴻源機構旗下的鴻源籃球隊,隨著鴻源機構迅速解體。
鴻源機構是臺灣第一家以月利四分(4%利息)高利貸與老鼠會形式吸收民間游資的投資公司,當時臺灣的合法投資產品不多,鴻源機構很快就成為社會大眾眼中的「金雞母」,投資人以中華民國國軍退伍軍人與公教人員居多。
1989年6月30日,立法院修正《銀行法》,檢調單位開始強力查緝地下投資公司,鴻源機構在連續三星期內發生四次擠兌風暴,短短兩星期內鴻源機構就支付新臺幣200億元現金。
1989年11月,劉鐵球因為腦溢血病逝,鴻源機構營運開始走下坡。
1990年1月9日,鴻源機構突然倒閉,把利息降低至 1.4%,但卻在4月正式結束營業,超過16萬人因此賠光積蓄,非法吸金總額高達新臺幣940多億元,依法處理其資產後卻只得到新臺幣40億元,所以每人可分到的賠償金非常少(15萬元債權只能得到105元的賠償金)。
1990年12月18日進行審判,雖然鴻源案案情重大、許多人甚至賠上畢生積蓄,鴻源機構首腦沈長聲卻僅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併科罰金新臺幣300萬元,於勇明則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而且1994年沈長聲與於勇明就假釋出獄。
由於沈長聲在案發前便已脫產,再加上宣告破產的沈長聲在出獄後竟還能過著奢華的生活,所以坊間認為沈長聲很可能隱匿了龐大的資產,並以脫產的手段擺脫法律責任。
順便一提,曾舉辦過多屆瓊斯盃籃球賽的中華體育館就是毀在鴻源的手裡;1988年11月20日,鴻源機構在中華體育館內施放沖天炮造成火災,結果將它的歷史畫上了句點。
1963年10月啟用的中華體育館位於臺北市南京東四段53號(今臺北體育館正對面)近敦化北路,是臺灣早期的大型體育館之一,由當時旅居泰國的華僑林國長(中泰賓館創辦人)設立「中華體育文化活動中心基金會」,以「中華體育文化活動中心」名義獨資興建。
1963年3月動工,工程歷時半年多,花費新台幣三千萬元,同年10月正式啟用,隨後主辦第二屆亞洲籃球錦標賽。場館內部以圓形環繞,共可容納一萬兩千人,為當時臺北地區最大也是少數由民間出資興建的體育館。
1980年12月,中華體育館獲得政府補助八千萬元,整修內部工程與裝設空調,並於1981年完成,之後曾舉辦多屆瓊斯盃籃球賽,凡中華隊出賽時必定造成轟動,成為許多球迷的共同記憶,帶動了臺灣籃球發展。
1988年11月20日,鴻源機構租下中華體育館做為企業運動會場地,因攜帶炮燭入場並點燃,不慎將屋頂燒毀,一萬餘人緊急疏散,有15人遭踩傷、嗆傷、摔傷。
由於承諾會將中華體育館拆除重建的鴻源機構於1990年初因政府打擊非法吸金後突告倒閉,重建工程因而終止。
於是,中華體育館遭燒毀拆除後,一直到了1996年才展開重建計畫,第二代中華體育館由知名建築設計師李祖原負責設計,工程則發包給達欣工程,但開工後不久即傳出中華體育文化活動中心基金會無法付出工程款,導致地基完成後便停工至今,期間曾遭法院拍賣土地卻數度流標。
直到近年,中華體育文化活動中心基金會清償了相關債務,更拜臺北都會區地價飆漲所賜,加上捷運松山線動工(部份土地已被臺北市政府捷運局徵收做為捷運站出入口),林國長之孫林命嘉決定將原址重新再開發,不再做為體育館用途。
中泰賓館拆除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假的最後一天,大夥兒來聊聊年輕時到舞廳七投的回憶吧!
謝謝網友李妃立分享昔日她在中泰賓館3樓迪斯可舞廳「KISS」服務時,與同事於1986年拍攝的合照;上圖是上班日在「KISS」入口處留影,下圖是休假時在「KISS」舞池旁的吧台留影。
她說:「我們是KISS最早一群的工作夥伴。當年剛開幕時(1986年7月27日開幕),下午就有人開始排隊等晚上八點入場,真的是人山人海,一票難求。記得門票是新台幣350元含一杯汽水。鷄尾酒要另外買,一杯250元。當時的KISS是名模、港台演藝人員常到之處,因此常會常常見到明星及名人。但因為Disco音樂超大聲,Bass也有如地震的搖動,我們常常接到飯店客人及附近住戶的抱怨。Modern Talking、Janet Jackson、Petshop Boys、Whams 的歌都是我們泰國特聘來的DJ~Michael和他的助手小可最常放的。真的很懷念!」
我還記得,那是1989年,KISS 一張門票350元附一杯飲料。到了中泰賓館3樓,進入 KISS 後,一個很大的舞池對著高聳的DJ台,牆上有立體的法老王和埃及豔后的雕像,一個個包廂在樓上。
晚間9點,DJ開始播放一首接一首的熱門舞曲,I should be so lucky (lucky lucky lucky~)、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with somebody who loves me~)。
到了11點,高高掛著的大飛碟隨著「The Final Countdown」的前奏,循著軌道滑下,所發出的白色光芒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最後,The one you love 的薩克斯風旋律響起,一雙雙情侶開始擁抱慢舞,然後一連串的抒情英文歌,其中 A shoulder to cry on 是我最喜歡的歌曲……(又開始懷念 Tommy Page的歌聲了~)
回顧「中泰賓館」的歷史:
1964年7月開幕的五星級飯店「中泰賓館」,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166號。
1986年7月27日,在中泰賓館的3樓開幕的 Super Disco 舞廳「KISS」,則是台灣許多五、六年級生的青春回憶。
後來,KISS 轉型為有 piano bar 和 live band 表演的「Kiss La Bocca」,舞池大幅縮水。
2009年5月21日,中泰賓館董事長林命群與全球奢華酒店集團文華東方酒店集團(Mandarin Oriental Hotel Group)簽約,拆除中泰賓館,改建為「台北文華東方酒店」,並委託文華東方經營管理,其中的酒店式豪宅「文華苑」迅速完銷,而號稱「超六星級飯店」的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則於2014年5月18日正式開幕。
中泰賓館拆除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網友蔡秋雄先生分享他於2019年12月20日在高雄左營辛亥路「老紀牛肉」店內拍攝的「1988百變梅艷芳台北演唱會」(1988年5月28、29日在台北市南京東路中華體育館舉行)宣傳海報。
順便一提,中華體育館在梅艷芳演唱會結束之後半年,1988年11月20日,就因鴻源機構在裡頭施放沖天炮導致屋頂遭燒毀而走入了歷史。
1963年10月啟用的中華體育館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53號(今台北體育館正對面,近敦化北路),是台灣早期的大型體育館之一,由當時旅居泰國華僑林國長(中泰賓館創辦人)設立「中華體育文化活動中心基金會」,以「中華體育文化活動中心」名義獨資興建;1963年3月動工,工程歷時半年多,花費新台幣三千萬元,同年10月正式啟用,隨後主辦第二屆亞洲籃球錦標賽。場館內部以圓形環繞,共可容納一萬兩千人,為當時台北地區最大也是少數由民間出資興建的體育館。
1980年12月獲得政府補助八千萬元,整修內部工程與裝設空調,並於1981年完成,之後曾舉辦多屆瓊斯盃籃球賽,凡中華隊出賽時必定造成轟動,成為許多球迷的共同記憶,帶動了台灣籃球發展。
1988年11月20日,鴻源投資機構租下中華體育館做為企業運動會場地,因攜帶炮燭入場並點燃,不慎將屋頂燒毀,這起燒毀事件除將原先的場館拆除外,也改變了中華體育館日後的命運。
中華體育館遭燒毀後,一直到1996年才展開重建計畫,第二代中華體育館由知名建築設計師李祖原負責設計,工程則發包給達欣工程,但開工後不久即傳出基金會無法付出工程款,導致地基完成後便停工至今,期間曾遭法院拍賣土地卻數度流標;直到近年基金會清償相關債務,更拜台北都會區地價飆漲所賜,加上捷運松山線動工(部份土地已被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徵收做為捷運站出入口),林國長之孫林命嘉決定將原址重新再開發,不再做為體育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