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昨日考卷犯下今日政治不正確 | 盧斯達 on Patreon】
殖民者要攻打教育界,因為教育建制是前朝餘孽,又誤以為年輕人激進反中,是老師教壞。早前他們把鴉片戰爭史觀爭議放得很大,令好多藍絲高呼「依家學校咁教歷史」,花容失色,做了一個清剿的氛圍。
從來不是DSE歷史科考卷具體上有問題,而是一定要打。先射了箭,再劃靶;等於毛澤東搞政治運動之前,心裡先定出一個「死人百份比」,例如每個縣要整死10%人口,下面就去執行,過程之中是斬死、射死、浸死、活埋……其實都無關宏旨,總之有人要死就是。我個人就很明白這條無辜問題的感受:關我撚事咩。
被欺凌的問題是這條:「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者說法?試參考資料C和D,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教育局發聲明批評問題遍頗,「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
同類問題年年有
自己會考有中史,高考有中史,大學也是讀歷史。這類題型,公開考試總有一題給你發揮。要結合資料分析,但通常都是兩邊皆有道理;如果要chok高分,就選擇容易和主流立場,但又要表達出自己透徹理解另一邊理據,只是權衡之後給出四平八穩的判斷,好虛偽的。
這條問題然而真的很無辜。
第一,它沒有指明是「侵華戰爭」,而是拉長到1900-45年,近半世紀,可理解為日本人為中國帶來的各種影響,必然超出純軍事領域。如果只談侵華戰爭,等於沒看清問題,一定要扣分。
第二,題目之「中國」是指甚麼?是指中國文化?繼清而起的中華民國本身?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還是中國人民?這條題,本身就要釐清「中國」指涉甚麼。這題蘊藏了無限個答法,都可以言之成理。
至於資料C及D,就是提及日本幫過中國的事情。那麼似乎設定上是想考生既看到這一點,也知道日軍侵華,然後權衡兩者孰輕孰重罷了。
史科一向如此出題,教育局馬上演繹為「竟然開放討論侵華戰爭有冇好處」,亂打一套愛國套路。教育局批鬥方法,貌似是抱持這一條史觀:中國人在侵華戰爭受害。那好,則多年來都會問的同類問題,例如「秦始皇不惜民力,四處打仗、築長城,二世而亡,對中國是利多還是弊多」,也可以演繹為「竟然開放討論種族屠殺、單邊孤立、奴役人民有沒有好處」,昨日的考卷會犯下今日的政治不正確。
類似題目,確實年年都有:漢武帝武功內政很強,但花太多錢埋下了西漢中衰種子,其統治對漢朝是利多弊多?之類之類。萬變不離其宗。
歷史經常會令人問假設性問題
1900-45年間,日本對中國可以是利多於弊,可以認同,因為沒有日本人打進來,中國人就不會團結起來,國民黨的腐敗統治就不會崩潰,崩潰了就有新中國,就有今日強大的祖國……你這樣答,結合史料和發展,其實都是言之成理。問題是竟然想整條題目取消,連考生想親共媚中拿分數也不給機會。有歷史,就有演繹,就有史觀;歷史不斷被重新檢閱和解釋。
反對問假設性問題,就是覺得歷史思考都可以定於一尊。司馬遷夠勁未,他都是說「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他都只不過說自己是「一家」,也就是搜集史料者,也同時是其中一個解釋演繹者。
事實上司馬遷也是風格史家,抱持樸素道家、自由主義去寫史,跟後來重視道德、跟王朝正統滲和在一起的官史不一樣。
整件事在這個現實政治時空非常詭異。武肺病毒、貿易戰、美國圍堵......中國越來越需要日本,至少要阻止日本全面親美;中國去年年底前後,已經不停親日,官媒說過「有日本這樣一個鄰國,挺好的」,大概是會上床的,只是肺炎打亂了雙方節奏。不知道教局是否想跟老泛民合作搞返保護釣魚台、一齊去日本靖國神社燒野,這不是更加政治不正確?
中國要親日,起碼不反日,香港特區就擺姿態起勢反日。況且反日現象,中國自1900年以來,都是階級分明。權貴和知識份子,知道好東西在外頭。愛國反日運動,都是一班低下層屌絲發泄精力,黨還要提醒他們要節制,免得損了中日關係。中國底下層人反日傻B多,黨內菁英如王歧山卻識貨會讀蒙古世界史觀的岡田英弘。
中國是一個,裡面卻分三六九等,像金字塔,這個文明模式,空無點墨的教育官僚是否沒想過呢?老毛勸真心左膠文青:勸君少罵秦始皇。我們也要勸,若要認做中國人,就少罵點日本人。自己的中國性存在,會更加本真。因為近代東亞文化,全套經過日本改造,互相滲透,根本擺脫不了。
下等中國人比較反日
清末以來大部份知識份子,都是留日派;皇朝滅亡前後,中國現代知識,幾乎全部是日本進口。沒有和製漢語,白話文都不知道怎樣寫;沒有日本政治庇護反清失敗者,沒有日本黑龍會和泛亞主義者支持中國革命者,革命也不會在辛亥年爆發。
電影《男人40》張學友在中文課教魯迅,「你不識貨,魯迅很潮,魯迅是我們中國第一代去東京留學兼掃貨的帥哥」。中國人立憲、國族思想,模仿日本。從思想史的角度,1900-45年間,日本的確為中國帶來好多思想革命,只是學問和文明輸入,能否抵償之後的破壞和殺伐,就是一個價值判斷;但首先你站在哪一個位置去回答,是中國文明?是中國人?是國民黨?是共產黨?那就形成了不同史觀和答法。
讀歷史你以為是自己看歷史,但最後你在歷史的鏡中,看見自己倒映出來的意識形態自身。
親中媚共也要合乎常理,但愛國愛黨現在要激進化,確實也是不太需要講合理與否。以中國利益來看,國家大局是不能和日本反目成仇,教育局就應該站穩「日本都幫助了中國現代化好多好多」這條線。近代日本與中國,是文明秩序逆輸出,這也是實情。有關史料浩瀚不繼其數。其實將時間再推到1900年之前,事實都是日本 (不自覺情況下) 再造了中國。
例如我以前的系主任麥勁生,沒有深交,據說他專長研究近代軍事史,在《近代中國海防史新論》的結論他有一段是這樣說:
//……戰勝國的榮耀光環,令日本逐步展現對外的擴張野心,試圖在1909年吞併朝鮮後,繼續將視野轉移至分崩離析的滿清皇朝。打出日中提攜論的好處是,既可避免即時觸及列強在華利益的敏感神經,又可以鄰國同文同種之義,進行軟性的外交攻勢。蓋其時英、美、法、德等國,無一不在計量動蕩中國可能出現的政治走向。儘管同盟會在歷次起義中取得一些武裝經驗,但直至辛亥革命前夕,在晚清親王和袁世凱的領導輔助下,清政府仍然代表著中國的正統管治。清政府與明治日本的關係,雖未至於如日本所言臻於「水乳交融」,但觀乎20世紀初以來日本文明向中國輸出的事實,明治維新的各項進步內容,於政府憲法、教育學制、文藝思潮、經濟貿易等環節,均無疑為中國留學日本的知識份子的吸收對象,兩者地緣文化的相互結連因素,處於與日加強的態勢中。
中國曾受辱於日本戰艦,卻迅速從富國強兵的國家層次積極學習對手優點,反映了晚清志士在國際舞台的存在問題上,逐漸開展了更寬廣的圖強心志。由此對日本戰勝俄國,也抱持著亞洲黃種戰勝歐洲白種的地區認同心理。這些微妙而複雜的情結,以及日中主客的獨特環境,多少可以解釋《華瀛寶典》在編彙過程中,往往由日方官僚政客的觀點主宰,以精神導師的地位,強烈宣揚日本在對外戰鬥中取得的建樹,並赤裸裸地向中國標示明治海軍的組建規模,以期達致使中國信用的心理。//
當然,這與政治立場無關,親不親中,都應知道這些。日本就是新中國的 (其中一個) 師傅,怎樣都否認不了。恐怕只有街上和政府裡的盲毛,才以為日本和中國一向是世仇設立?當然動手的人,其實也不是在乎學問,而是想鬥人罷了。無緣無故才是鬥。
查維基發現原來麥生在2019年11月「出任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開考試總監」,現在歷史卷出了事,不知會否波及到。只能說體制內外,都沒有一片必然是太平無事的風景了。
付費內容及課金通道: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中文校本評核示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昨日考卷犯下今日政治不正確 | 盧斯達 on Patreon】
殖民者要攻打教育界,因為教育建制是前朝餘孽,又誤以為年輕人激進反中,是老師教壞。早前他們把鴉片戰爭史觀爭議放得很大,令好多藍絲高呼「依家學校咁教歷史」,花容失色,做了一個清剿的氛圍。
從來不是DSE歷史科考卷具體上有問題,而是一定要打。先射了箭,再劃靶;等於毛澤東搞政治運動之前,心裡先定出一個「死人百份比」,例如每個縣要整死10%人口,下面就去執行,過程之中是斬死、射死、浸死、活埋……其實都無關宏旨,總之有人要死就是。我個人就很明白這條無辜問題的感受:關我撚事咩。
被欺凌的問題是這條:「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者說法?試參考資料C和D,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教育局發聲明批評問題遍頗,「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
同類問題年年有
自己會考有中史,高考有中史,大學也是讀歷史。這類題型,公開考試總有一題給你發揮。要結合資料分析,但通常都是兩邊皆有道理;如果要chok高分,就選擇容易和主流立場,但又要表達出自己透徹理解另一邊理據,只是權衡之後給出四平八穩的判斷,好虛偽的。
這條問題然而真的很無辜。
第一,它沒有指明是「侵華戰爭」,而是拉長到1900-45年,近半世紀,可理解為日本人為中國帶來的各種影響,必然超出純軍事領域。如果只談侵華戰爭,等於沒看清問題,一定要扣分。
第二,題目之「中國」是指甚麼?是指中國文化?繼清而起的中華民國本身?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還是中國人民?這條題,本身就要釐清「中國」指涉甚麼。這題蘊藏了無限個答法,都可以言之成理。
至於資料C及D,就是提及日本幫過中國的事情。那麼似乎設定上是想考生既看到這一點,也知道日軍侵華,然後權衡兩者孰輕孰重罷了。
史科一向如此出題,教育局馬上演繹為「竟然開放討論侵華戰爭有冇好處」,亂打一套愛國套路。教育局批鬥方法,貌似是抱持這一條史觀:中國人在侵華戰爭受害。那好,則多年來都會問的同類問題,例如「秦始皇不惜民力,四處打仗、築長城,二世而亡,對中國是利多還是弊多」,也可以演繹為「竟然開放討論種族屠殺、單邊孤立、奴役人民有沒有好處」,昨日的考卷會犯下今日的政治不正確。
類似題目,確實年年都有:漢武帝武功內政很強,但花太多錢埋下了西漢中衰種子,其統治對漢朝是利多弊多?之類之類。萬變不離其宗。
歷史經常會令人問假設性問題
1900-45年間,日本對中國可以是利多於弊,可以認同,因為沒有日本人打進來,中國人就不會團結起來,國民黨的腐敗統治就不會崩潰,崩潰了就有新中國,就有今日強大的祖國……你這樣答,結合史料和發展,其實都是言之成理。問題是竟然想整條題目取消,連考生想親共媚中拿分數也不給機會。有歷史,就有演繹,就有史觀;歷史不斷被重新檢閱和解釋。
反對問假設性問題,就是覺得歷史思考都可以定於一尊。司馬遷夠勁未,他都是說「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他都只不過說自己是「一家」,也就是搜集史料者,也同時是其中一個解釋演繹者。
事實上司馬遷也是風格史家,抱持樸素道家、自由主義去寫史,跟後來重視道德、跟王朝正統滲和在一起的官史不一樣。
整件事在這個現實政治時空非常詭異。武肺病毒、貿易戰、美國圍堵......中國越來越需要日本,至少要阻止日本全面親美;中國去年年底前後,已經不停親日,官媒說過「有日本這樣一個鄰國,挺好的」,大概是會上床的,只是肺炎打亂了雙方節奏。不知道教局是否想跟老泛民合作搞返保護釣魚台、一齊去日本靖國神社燒野,這不是更加政治不正確?
中國要親日,起碼不反日,香港特區就擺姿態起勢反日。況且反日現象,中國自1900年以來,都是階級分明。權貴和知識份子,知道好東西在外頭。愛國反日運動,都是一班低下層屌絲發泄精力,黨還要提醒他們要節制,免得損了中日關係。中國底下層人反日傻B多,黨內菁英如王歧山卻識貨會讀蒙古世界史觀的岡田英弘。
中國是一個,裡面卻分三六九等,像金字塔,這個文明模式,空無點墨的教育官僚是否沒想過呢?老毛勸真心左膠文青:勸君少罵秦始皇。我們也要勸,若要認做中國人,就少罵點日本人。自己的中國性存在,會更加本真。因為近代東亞文化,全套經過日本改造,互相滲透,根本擺脫不了。
下等中國人比較反日
清末以來大部份知識份子,都是留日派;皇朝滅亡前後,中國現代知識,幾乎全部是日本進口。沒有和製漢語,白話文都不知道怎樣寫;沒有日本政治庇護反清失敗者,沒有日本黑龍會和泛亞主義者支持中國革命者,革命也不會在辛亥年爆發。
電影《男人40》張學友在中文課教魯迅,「你不識貨,魯迅很潮,魯迅是我們中國第一代去東京留學兼掃貨的帥哥」。中國人立憲、國族思想,模仿日本。從思想史的角度,1900-45年間,日本的確為中國帶來好多思想革命,只是學問和文明輸入,能否抵償之後的破壞和殺伐,就是一個價值判斷;但首先你站在哪一個位置去回答,是中國文明?是中國人?是國民黨?是共產黨?那就形成了不同史觀和答法。
讀歷史你以為是自己看歷史,但最後你在歷史的鏡中,看見自己倒映出來的意識形態自身。
親中媚共也要合乎常理,但愛國愛黨現在要激進化,確實也是不太需要講合理與否。以中國利益來看,國家大局是不能和日本反目成仇,教育局就應該站穩「日本都幫助了中國現代化好多好多」這條線。近代日本與中國,是文明秩序逆輸出,這也是實情。有關史料浩瀚不繼其數。其實將時間再推到1900年之前,事實都是日本 (不自覺情況下) 再造了中國。
例如我以前的系主任麥勁生,沒有深交,據說他專長研究近代軍事史,在《近代中國海防史新論》的結論他有一段是這樣說:
//……戰勝國的榮耀光環,令日本逐步展現對外的擴張野心,試圖在1909年吞併朝鮮後,繼續將視野轉移至分崩離析的滿清皇朝。打出日中提攜論的好處是,既可避免即時觸及列強在華利益的敏感神經,又可以鄰國同文同種之義,進行軟性的外交攻勢。蓋其時英、美、法、德等國,無一不在計量動蕩中國可能出現的政治走向。儘管同盟會在歷次起義中取得一些武裝經驗,但直至辛亥革命前夕,在晚清親王和袁世凱的領導輔助下,清政府仍然代表著中國的正統管治。清政府與明治日本的關係,雖未至於如日本所言臻於「水乳交融」,但觀乎20世紀初以來日本文明向中國輸出的事實,明治維新的各項進步內容,於政府憲法、教育學制、文藝思潮、經濟貿易等環節,均無疑為中國留學日本的知識份子的吸收對象,兩者地緣文化的相互結連因素,處於與日加強的態勢中。
中國曾受辱於日本戰艦,卻迅速從富國強兵的國家層次積極學習對手優點,反映了晚清志士在國際舞台的存在問題上,逐漸開展了更寬廣的圖強心志。由此對日本戰勝俄國,也抱持著亞洲黃種戰勝歐洲白種的地區認同心理。這些微妙而複雜的情結,以及日中主客的獨特環境,多少可以解釋《華瀛寶典》在編彙過程中,往往由日方官僚政客的觀點主宰,以精神導師的地位,強烈宣揚日本在對外戰鬥中取得的建樹,並赤裸裸地向中國標示明治海軍的組建規模,以期達致使中國信用的心理。//
當然,這與政治立場無關,親不親中,都應知道這些。日本就是新中國的 (其中一個) 師傅,怎樣都否認不了。恐怕只有街上和政府裡的盲毛,才以為日本和中國一向是世仇設立?當然動手的人,其實也不是在乎學問,而是想鬥人罷了。無緣無故才是鬥。
查維基發現原來麥生在2019年11月「出任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開考試總監」,現在歷史卷出了事,不知會否波及到。只能說體制內外,都沒有一片必然是太平無事的風景了。
付費內容及課金通道: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中文校本評核示例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1/11.JL 默哀香港黑色星期ㄧ 光棍購物節,港中股跳空長黑下殺,香妹被騙家暴,灣妹怎會再被騙?
1997年任職香港英商投銀舉家住港,在中英主權移交典禮後,兒子快出生前幾個月,內人趕快飛回台灣生產,不想被出生地是中國的香港風水染到,
20多年後兒子已大四的現在,看起來當時決定是對滴,
日前,香港科大學生上街與警察對峙,意外在停車場被死亡後,
日昨,警察竟更肆無忌憚光天化日下,當街對手無吋鐵市民,用黑手黨式行刑開槍,警察也對著迷路問路的小娃幼童噴辣椒水,.....
兒子高中同班同學有四位在港讀大學(沒人到中國讀大學): 香港大學 中文大學,浸會大學等,家長想必忐忑不安....
往後,到香港讀大學的選項對台灣家長必大減,中國選項就更不吸引人了....
ㄧ個愚蠢無領導能力的特首對文明法制香港帶來致命性的打擊,讓全世界,對香港觀光之都,經商聖地的香港的信心大崩潰,也對力護林鄭的北京習維尼信心再ㄧ次崩跌探底...
港中股直接開跳空長黑下殺,
香妹被騙去家暴,灣妹怎會再被騙?
錯的領導人作無數錯誤決策後,繼續錯到底,這就是集權獨裁政權體制的悲哀,如果林鄭撤換,港指很可能先噴千點,.......
++++++++++
11/13.JL痛心:當香港警察不再是人民保姆而是多數人綁孕婦摸奶時,愧林鄭是女人,ㄧ點同理心都沒有,...其他如警察群毆ㄧ校董,拘捕80多歲老奶奶....
中國中央加工變造在中洗腦流傳,在中港台紅藍同溫層大傳的,如抖音 微博等視頻圖片,洗腦中國與台港等愛紅粉紅,用愛國心,掩飾港警的無法無天的違法亂紀施暴,與完全忽略示威民眾的卑微訴求,五大訴求...
1)11/13.香港暴警整群壯漢聯手壓綁孕婦女借故吃豆腐,背後襲胸摸奶,上下其手,圍辱ㄧ落單的孕婦......
https://www.facebook.com/1491000285/posts/10221296955522004/
2)11/13.港暴警入香港理工大學,校董表明身份後,武裝暴警群聯手拖拉 到牆角群毆ㄧ人過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06767439658038&id=312174569117332
-\-\-\-\-
3)11/14.自.質問你們為什麼鎮壓人民 80多歲老奶奶招警逮捕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977503
-\-\-\-\-\-\
4)11/13.自.白衣暴徒揪髮托行女示威者影像曝光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978138
-\-\-\-\-
5)聖十字堂事件,清楚拍攝警察用棍擊打男子頭部打趴在地後,從警察袋子拿一支鐵鎚,打開男子背包,將鐵鎚放入背包,再把拉鏈拉上。
https://m.youtube.com/watch…
++++++++++++++++
轉網路貼文
今年22 歲港青,1997 年出生,按年序回顧,這些年 香港教育經歷了什麼:
=====
2000年(3歲,PN-K1學年)
事件:教改啟動
九七回歸時,香港教改已處蘊釀期;2000 年教改正式啟動,新課程 新政策接踵而來。
香港學生在 2000 年首參加兩年一度國際評核試 PISA 中創佳績;拿下數學第一;科學第三;閱讀第六,自此港生續應試。
====
2001年(4歲,K1-K2學年)
事件:兩文三語政策出台
特首施政報告內提到推行兩文三語政策,語常會斥資二億元推行中小學普通話教中文。
====
2003年(6歲,K3-P1學年)
事件:因沙士停課
沙士肆虐,全港學校於三月底停課約一個月 .
====
2004年(7歲,P1-P2學年)
事件:TSA(全港性系統評估)
此評估2004年初開始試行,先後以筆試形式測試小三,小六及中三學童在中文,英文和數學能力。2006起全面推行;同年,全港708所小學及452所中學,共22萬名學生參與評核。
另2004,教統局製作「求學不是求分數」宣傳短片,熱烈討論。
=====
2007年(10歲,P3-P4學年)
事件:SBA(校本評核)
指校內進行與負責評分的考試部份。經多年試驗,2007年教統局正式在香港中學會考中英文兩必修引入校本評核部份。
======
2009年(12歲,P6-F1學年)
事件:因豬流感停課
豬流感大流行;小學 幼稚園及特殊學校於6月11日開始停課至九月新學年。中學亦被建議在考試完後提早放暑假。小學畢業禮延期或取消。
======
2011(14歲,F3-F4學年)
事件:國民教育風波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諮詢稿》首出台,85%受訪教師認為課程內容諮詢不足,反對聲開始響起。經一輪辯論,代表學界幾個團體,包括學民思潮,於翌年七月廿九日發起反國教遊行、要求撤回課程。政府在二零一二年十月正式擱置課程指引。
=====
2012 (15歲,F4-F5學年)
事件:HKDSE(香港中學文憑試)
配合三三四教改,香港原會考與高考制於2011年結束,取代是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第一屆於2012年三月舉行。必修科為中文 英文 數學及通識。
=====
2014年(17歲,F5-F6學年,即中學畢業)事件:雨傘運動
8月31日人大常委作出有關政改決定,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應。學界首發起罷課,佔領緊隨開始,參與者多為青年人。
===
2019年(21歲,大學最後一年)
事件:反送中條例風波
=======
他們是這樣長大的。
對這一代年輕人指指點點之前,不如先問這個地方到底給了他們甚麼。面對朝令夕改的教育政策,學生永遠是被動的。有人質疑,既然一切原本就不錯,何必求變?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對新一代而言,轉變與不穩定才是生活應有定律。
所以,請不要用安定平穩去量度他們的生命與價值,事實是我們根本沒有批評的資格。
中文校本評核示例 在 【中文SBA全攻略:閱讀報告的常見問題】 @notesity.hk... 的推薦與評價
中文SBA 全攻略:閱讀報告的常見問題】⠀ @notesity.hk 小編發現有不少中四、五同學都對中文SBA閱讀報告無從入手,有好多疑問 ⠀ 今日小編就為同學仔 ... ... <看更多>
中文校本評核示例 在 【中文SBA】閱讀報告九成係抄?熟用六招穩高分之個人分享 的推薦與評價
SBA ? 中文 閱讀報告?驚做得唔好?無從入手? 希望幫到大家 (純屬個人意見) 觀迎留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