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王芬 嘅賣港將 #強積金 變 #中央公積金 大計,根本 #支爆 中國昆走香港人積蓄之計
==
新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iHqHsg4DcgXShn2HGQgCA/
想買嘢、德國嘢,可以PM我
聲音評論得:member.martinoei.com 有得聽
買嘢就:https://shop.martinoei.com
星期日休息另有收費版喺月費網站
Telegram 頻道:https://t.me/martinoei
會員月費加入link(Paypal或信用卡付款):https://member.martinoei.com/checkout/?rid=pIOrw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9的網紅容海恩 Eunice Y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會第二天繼續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三場討論主題為扶貧、福利及醫療服務、安老、公共衛生及人口政策。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到2041年長者數目將佔全港人口3成,政府有必要繼續完善退休保障制度,我贊成將長者醫療券受惠年齡由70歲降至65歲,讓更多長者得以受惠。我亦建議政府研究設立三級制...
中央公積金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一速遞】梁美芬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 接手管理強積金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日前在其網上專欄發表了一篇名為《由政府中央管理強積金》的文章,她說現時強積金的投資到回報「滿江紅」,但強積金公司依然穩袋不合比例的行政管理費,令不少打工仔深深不忿,甚至稱強積金為「強迫金」,她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成為強積金信託人,提供低廉行政管理費、投資回報更穩健的基金計劃,以促進市場競爭,並且提供不涉及任何投資風險的選項,容許純粹儲蓄。
梁美芬指已經運作20年的強積金,總資產值達9,700億元,足以向所有香港居民每人派13萬元,可是現時多家強積金的基金投資表現參差,就算經濟好、股市升時,也有很多跑輸大市,如遇經濟不穩,小市民的強積金往往首當其衝,就像2008-09年金融海嘯時﹐強積金的回報率曾跌至負25.9%,今年受中美貿易戰及肺炎疫情雙重夾擊,1至4月,每個打工仔平均都虧蝕了14,829元。
梁美芬說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提供保證息率回報,雖然基金運作透明度低,回報亦不亮麗,市民也尚算受落。她認為這樣的「中央強積金」可助解決現時行政管理費過高的問題,保障打工仔的「血汗錢」用作退休養老,而不是只養肥基金經紀及股市大鱷,她認為現在是時候檢討強積金的未來方向了。
#梁美芬 #強積金 #中央公積金 #新加坡 #經濟一週 #ED_B
中央公積金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加坡的經濟是亞洲的資優生
很多台灣人也把新加坡當做逐夢之處
但跟當地人聊天,他們覺得不可思議
好幾位跟我說新加坡的就業壓力,大的驚人....
工作也沒有什麼「保障」
因此查了一些資料
雖然有點過時,但三年前的資料可能還是有些參考性
關於新加坡的員工保障
欸.....看完後發現
基本上沒啥保障
囧
就業上沒有最低薪資保障
一切都是談出來的
新加坡勞動與薪資法規定內容:
1. 平均工資/月(美元)
新加坡無法定最低工資標準,工資係由全國工資理事會提出建議,再由雇主及受雇員工依此談判結果及市場行情而議定。
外籍勞工之工資實際上較本國勞工之薪金低出甚多,而各方面所應享有之福利亦不能與本國勞工相提並論,相距甚遠。新加坡平均工資及主要行業平均薪資請詳見附錄四。
/
2. 加班工作工資增加率及假日工作工資增加率
基本月薪不超過S$4,500之員工,標準工作小時為每週44小時,但允許雇主彈性調整至48小時,惟接下來之第2週以不超過88小時為原則。無法定最低工資規定。工人平日加班工資為平常工資的1.5倍,星期例假日加班工資則為平常工資之2倍,除非獲勞工部許可,不然1個月至多加班72小時。
/
3. 特別休假日數
服務第1年可享有7日休假,第2年有8日,隨著年資增加,每年休假日數亦增加,惟1年至多享有14日休假。
/
4. 資遣費給付規定
員工須連續為雇主服務至少3年,才可享有資遣給付。
就業法中並未明文規定資遣費之金額,而是由勞資共同商議。
除非合約中有規定,否則給付資遣費之金額將由雇主及雇員雙方協商而定。
/
5. 退休金給付規定
員工須連續為雇主服務至少5年,才享有退休給付。
若雇主及員工每月按時繳交中央公積金,則雇主不需給員工退休金。
/
6. 獎金、福利(包括年終獎金或分配紅利,膳、宿、交通補助等)
工資除正常工資(含加班及食物津貼在內)外,尚包括額外工資(即指包括年終獎金、不休假獎金、工資補助及其他獎金等),星國無交通補助,上述正常工資及額外工資均係以全國工資理事會所建議之加薪或薪金調整及發年終獎金之幅度,做為指導原則,並為雇主與工會或員工談判之準則。
/
7. 女工分娩假:
員工在提出分娩通知前已為同一雇主至少工作180日,則可享有8週產假,4週生產前,4週生產後。
若雙方同意可將產前假移至產後,若在產假期間上班,則須補假或多付1倍薪資。
惟請產假須於生產前1週內或生產當日通知雇主,否則產假期間只給一半薪水。
/
8. 育嬰假:
無規定(女性員工若擬請育嬰假,全視雇主決定),然新加坡為講究經濟效率之國家,雇主多不願雇員請假,即使婚、喪假亦如是,且婚喪及生產均不似我國另有補助。
/
9. 陪產假:
父親在前3個小孩生產時,可有各3天陪產假。
/
10. 病假:
1年不住院有薪病假14日,若需住院,則含不住院病假在內1年至多給予60日病假。
/
11. 職業災害補償
因職業而造成之傷害分兩種:
重傷賠償:賠償額計算公式為每月收入×賠償率×損失工作能力%,賠償額最高為新幣180,000元×損失工作能力%,最低為新幣60,000元×損失工作能力%,若傷者變成植物人或長期需人照料,可再獲賠償額25%之賠償(即125%)。
傷亡賠償:賠償額計算公式為每月收入×賠償率。依靠傷亡雇員扶養得親屬可獲賠償額最高為新幣148,000元,最低為新幣47,000元。
/
12. 勞資關係
新加坡雖然在2012年底出現超過100多名中國大陸籍司機集體罷工事件,但整體而言新加坡勞資關係和諧,罷工情形仍十分罕見。WEF《2011/2012世界競爭力報告》亦將新加坡勞資關係合諧度評為世界第2名。
代表政府、勞、資三方面之全國工資理事會(National Wage Council)每年均建議三方面均可接受之工資指導原則,因而促進社會之安定及勞資關係之改善。
/
13. 勞工訓練
1992年4月1日新加坡教育部成立技術教育中心(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TE)取代先前之職業訓練局(Vocational & Industrial Training Board),為新加坡發展和管理職業及工業訓練的主管機關,並兼負有不斷提供更新訓練課程之責。
該教育中心的主要業務是提供全天的訓練課程。目前其轄下共有3個訓練學院(ITE College Central, ITE College East, College West),這些學院提供全天或半天課程,範圍包括實用藝術、商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各種技術。
(資料來源:http://twbusiness.nat.gov.tw/countryPage.do?id=15&country=SG)
中央公積金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法會第二天繼續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三場討論主題為扶貧、福利及醫療服務、安老、公共衛生及人口政策。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到2041年長者數目將佔全港人口3成,政府有必要繼續完善退休保障制度,我贊成將長者醫療券受惠年齡由70歲降至65歲,讓更多長者得以受惠。我亦建議政府研究設立三級制頤老金,為有經濟需要的長老提供適切的現金援助。如何改善社區照顧服務是政府須深入研究的課題,政府應盡快物色更多具備相關經驗的私營機構參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同時,亦要改善私營機構的服務質素。
此外,我希望政府加強推廣口腔健康,並調低「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的合資格申請年齡,讓有需要長者能及早受惠。當然,政府亦不能忘記繼續向社會大眾,包括青年人,宣傳護牙知識。
對於政府提出取消強積金對沖,我認為政府應審慎評估方案對全港32萬間中小企的影響,並釐清遣散費、長期服務金與強積金的功能,為中小企提供適切支援。政府可考慮以循序漸進方式,逐步將現有的強積金轉化為中央公積金,並交由中央管理員管理和營運,既可以減省管理費,也有助提高投資回報。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部分長者須靠社會保障應付其退休需要,所以我歡迎《施政報告》建議,將長者醫療券受惠年齡由70歲降至65歲,讓額外約40萬名長者每年獲得二千元的私營基層醫療津貼。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第186段提到:「20年後,香港有三分一人口達65歲或以上,加上香港人越來越長壽,退休時期可長達20至30年,社會必須為退休保障做好準備。」我非常同意,社會好需要盡快做好退休保障的準備,政府更是責無旁貸。從海外經驗可以看到,多方供款的隨受隨支式的全民退保制度,往往會出現財政短缺問題,所以,我建議政府以新思維,研究設立三級制頤老金,為有經濟需要的長老提供適切的現金援助。至於資產限額和援助金額應該訂於甚麼水平,可留待社會討論和研究。
安老方面,我認同《施政報告》對改善社區照顧服務的方向,雖然有議員批評「錢跟人走」的資助模式,但我認為這種資助模式將有利促進社區照顧服務在私營市場的發展。我希望,政府能夠盡快物色更多具備相關經驗的私營機構參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為有需要長者提供價格合理及高質素的服務。同時,我希望政府研究如何改善及加強私營機構的服務質素,令長者和他們的家人都能放心。
另外,有關牙科保健,我希望政府能多方面推廣護牙知識和活動,為中產人士和青年人提供相關服務。我亦希望政府能夠積極考慮調低「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的合資格申請年齡,讓有需要長者能夠及早受惠,有助改善牙齒健康。雖然關愛基金在去年10月已將項目涵蓋範圍,擴展至75歲或以上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但仍有不少人認為,應該進一步將受惠者的年齡推前,讓有需要、較年輕的長者可以及早接受牙科服務,之後他們可以活得更開心,愉快地進食更多有益、有營養的食物,改善個人健康的同時,相信長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亦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希望政府能認真考慮以上建議。
主席,行政長官在他任期的尾聲,提出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變相令僱主要承擔更多僱員退休保障的責任,而政府亦只在一個指定年期內為中小企提供資助。我認為,政府應該審慎評估方案對全港32萬間中小企的影響,並釐清遣散費、長期服務金與強積金的功能,在強積金問題上,給予企業更大程度的支持。我建議政府以循序漸進方式,逐步將現有的強積金轉化為中央公積金,並交由中央管理員負責管理有關基金,減省管理費的同時,亦有助提高投資回報,希望政府可以認真考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85GpWJXq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