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篇三千字的心得吧,這是功課。」當下聽到有點無語,好吧,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於是就有了這篇心得,來聊聊我這一年的經歷與學習。
為什麼會自學呢?一開始我自學時,身邊的同學與朋友是不相信的,一直以來我在學校的人緣都還行,雖不到真的很多朋友,但也不致邊緣,成績也沒有真的爛到哪去。
但事實上,我在學校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學習的部分,自從升上七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約就是從第七名變成倒數第七名,生物數學地理變得困難,英文更是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變得完全聽不懂,更要命的是學校一星期有五堂英文課,其中更有一堂是外師,全部都是英文,在得知有這堂課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於是,在艱辛的七年級學業路上,只剩勉強過得去的歷史與公民,還有我唯一的希望國文。因為曾經遇過好老師,我的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在某次國文考試中似乎還得過全班第五名,為此我開心了很久;如果說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那麼作文就可以再自豪一點,我一直都很喜歡寫作,除了一次四級分,剩餘都是五級分以上,也常常被國文老師表揚。
但除此之外,就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隨著時間推移,我的數學開始跟不上,生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社會科勉勉強強,原本就夠悲劇的英文更是變得慘不忍睹,偏偏英文的比重與考試是最多的,有成堆的英文考卷、講義,三個英文老師的功課更是讓我喘不過氣,那時,我很討厭考單字,因為我都是零分,不論怎麼努力都背不起來。
雖然,有許多熱心的同學幫助過我,有人會細心地告訴我錯的題目是為何而錯,有人甚至會在外師的課上幫我翻譯(在此深深感謝幫助過我的同學們,謝謝你們讓我撐過好一段時間),但還是無法彌補我的程度與考試範圍之間的落差,我開始逃避這一切,在上課時間寫小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校園生活過得開心一點。
在進入小說的世界後,與世隔絕,一切都是我能掌控的,不用被幾個成績欄的數字束縛,不用因為不擅長的事情而否定自我,雖然是個惡性循環,寫出來的作品質量也不好,但,那至少是我當下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除了成績與考試外,令我困擾的事情還有一件,我很怕吵,不喜歡和太多人相處,但學校就是一個群體生活的地方,每天一定要接觸到人,去接受他們的情緒,那時我對自己還不太了解,也嘗試融入人群,但發現好像沒有辦法,於是,我向我爸媽提起了自學。我的哥哥也曾是個自學了四年的自學生,爸媽在我表達完觀點後,便同意讓我自學,於是從八年級開始,待在家中自己學習。
一開始自學,也像是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門後的世界是精采美麗的,不會被課表切割時間,不會有成堆的考試等著我,可以在平日和爸媽出去玩,能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愛做什麼做什麼。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依然是能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小說創作,一天中,我花最多時間作的事是寫作,架構世界觀,寫出一個個完整的角色,將它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寫成一本精彩的小說,我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有時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我寫小說的這條道路還滿特別的,是在我五年級的那年,爸爸出了作業,要我和哥哥一天打字十分鐘,哥哥去玩打字遊戲,我則是想到可以寫小說,一開始的創作毫無章法,就寫了一點點奇幻校園故事,講述一群人打妖怪的故事,也就隨便寫寫,打發時間,直到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暑假作業之一是要完成一千字的小說,那時,班上同學隨口說了句:「老師,如果寫到一萬字會怎麼樣?」那時班上氣氛歡樂,老師也開玩笑似的隨口回了句:「寫到一萬字就不用寫其他暑假作業了。」我默默地將一萬字這個數字記在心裡,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將原本八百字的奇幻校園故事完成,一共一萬零八百字。
從此以後,我便愛上寫小說,我喜歡寫奇幻故事,更是偏好暗黑驚悚,目前進行中的十二本小說,有奇幻、校園、異世界、現實等主題。
漸漸的,小說從逃避現實的工具變成我與世界溝通的媒介,我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在創作與發想,寫作能力也漸漸提升,從以前的一天只能寫三百字到現在能一天六千字,而爸爸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出版一本小說,於是,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一部作品上,也就是如今已經出版的「傷痕」。
「傷痕」其實跟我一開始的寫作風格差的很多,畢竟我是寫奇幻世界起步的,也沒想過會拿一個「連續殺人魔」當主角。
書中,一名童年被霸凌的少女得了創傷壓力症候群,精神疾病令她無法好好生活,也影響到她的思考模式,她堅信,只要殺了霸凌過她的人,她就能獲得「救贖」,她開始逐一解決霸凌過她的六人,在過程中有悲傷、痛苦,也有過後悔,隨著得知她慘痛的經歷,她心中的感受只剩下恨,最終殺了霸凌過她的六人,也殺光了教會中一半的人,這樣的方式並沒有令女主角獲得救贖,故事的結尾也非常悲傷。雖然小說終究是假的,但我覺得女主角這樣的人是真的有可能存在的,她的心生病了,令她做出極端的事,但凡教會中多一個人關心她悲劇都不會發生,偏偏卻沒有,這本小說也是我想告訴大家,要友善的與人相處,不然可能會釀成大禍。
在這本書中,我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詮釋,分成了三個階段,現在、夢境(過去)、獨白。現在的部分主要是在描寫殺人的過程以及主角心境的變化,夢境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主角被霸凌的故事及過程,獨白則是死亡的人沒說出來的心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寫出這樣的故事,我給的答案都是「抒發心情」,對我而言,創作與寫作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出心中想說、表達想發聲的事情,而「傷痕」有更深層的意義,它是給不可改變的過去一個機會,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傷痕」畢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各方面都很稚嫩,也不可能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但他卻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令我放下了許多執念,令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健全。
故事永遠都是故事,但卻能帶來如此神奇的功效,我想,這就是寫作的魅力吧!在自學的過程中,我會一直不懈的去創作故事,從而去理解世界與人心,我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作家,用文字成為他人的光,用作品去讓他人得到所謂的救贖,我不能阻止世界上發生悲傷的事,但我想盡我所能,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傷痕出版後,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快樂,除了親朋好友的好評,還有賺到了錢的快樂,也要感謝贊助我出書、為我這本書奔波勞累的阿嬤,感謝鼓勵我創作此書的哥哥,還有理解我的父母,我也會更加努力學習的。
如今我的十二部作品中,有許多提到精神病的故事,精神病是我想去了解的領域,因為想要去看看所謂「與正常人不一樣」的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去深入了解這社會中很多人不理解的「常態」,從而去創作真實又殘酷的劇情。
於是,我便開始研究「變態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找到了一個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影片,教授講的很好,我便看著影片學習。
我是真的很喜歡變態心理學,雖然不擅長的生物學模型有聽沒有懂,但心理學模型我還是上的津津有味,在心裡學模型的四個學派中,我最喜歡精神病分析學,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和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我很認同的。
異常心理與精神病是我在寫作中很喜歡提的,因為在童年成長過程所遭遇的事情會影響一輩子,在上課時教授也時常提起童年經歷等相關事情,我也喜歡將童年描述的悲慘,去營造一個更加立體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我的作品中時常會有過去的描寫。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很難,其中還會接觸到生物學、腦神經科學及遺傳基因等,都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雖然上課進度緩慢且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去釐清,但卻是我自己心中所喜歡的,在過程中是快樂的,所以我很喜歡學習變態心理學。
在八年級下學期時,我的媽媽接到了一個三年級國小老師的工作,於是,非常閒的自學生我本人便接下了家中伙食處理的重要任務,開啟了我的廚娘生活。
我對煮飯是很有興趣的,之前也煮過幾次,不過要包辦全家人的三餐還是一項挑戰,我開始研究菜單,研究家人的口味,來煮出全家人都能接受的食物,一開始當然不太順手,跟廚房不熟,也多次燙到自己,在一次炸肉時更是差點把手炸掉,至今手上還有一道淺淺的疤痕,不過我不斷嘗試,越來越好,甚至被哥哥的高中同學們大力稱讚,聽說他班上同學很喜歡吃我做的燉飯,帶去的便當常常被搶,讓我非常的開心,還有一陣子幫哥哥的朋友也準備一份便當,賺一些小錢。
在煮飯的過程中,我了解了一些道理,第一便是和人一起生活有相同的口味是很重要的,我們家的口味還算相近,也能互相配合,比如我、爸爸和哥哥都不喜歡紅蘿蔔,我們家的咖哩裡面就不會放紅蘿蔔,改成全家人都喜歡的地瓜,但有些時候無可奈何,主廚就要辛苦一點,比如我哥哥不吃辣,但我和爸媽很喜歡吃部隊鍋,這種時候就要另外幫哥哥準備一鍋不辣的鍋物,不過因為過於麻煩,現在學乖了,我和爸媽會在平日中午哥哥去上學時吃有辣的東西。
第二個道理便是預算控制的重要性,爸爸給了我一定的預算讓我學習控制,起初幾個月預算常常超支,導致月底要吃的很簡單,不過也是愈來愈好,漸漸的還能留下一些預算,對於食物的價錢概念也愈來愈強。
我認為,會煮飯算是一項滿好的技能,能自己控制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健康又省錢,如果有時間,學習煮飯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從小就也學習鋼琴,雖然現在漸漸荒廢,但我對歌唱的興趣也愈來愈高,尤其喜歡中文說唱,喜歡強大的節奏感以及富含意義的歌詞。
會接觸到中文說唱是因為鄧紫棋和潘瑋柏合作的「死了都要愛」,我便愛上了說唱的感覺,但是真正讓我想要學習說唱,是因為VAVA改編的「Life's a struggle」,叛逆又強勁的歌詞,無畏又悲傷的聲線令我決定開始練說唱。
我在說唱上有點天分,節奏感與生俱來,在說唱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強烈的快樂,我也嘗試寫過幾首歌,雖然不成熟,但作詞作曲編曲都是我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作詞,寫的大多是饒舌,唯一寫過一首旋律較多的歌是送給閨密的生日禮物。
相對來說,我歌唱的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也沒有特別喜歡的歌,直到聽到歌手黃霄雲唱的「打開」,我突然想要飆高音,便去找我的發聲老師爸爸學習,也愈來愈喜歡唱歌。
自學不久後,爸爸買了一台混音器,我便常常使用它,去磨練我的歌聲在麥克風中的樣子。
經過了爸爸的教導,我的唱歌實力不斷提升,以前唱起來吃力的歌也變得輕鬆,我很喜歡唱歌與說唱,也曾經參加「聲林之王3」的網路海選,雖然並未成功,不過也累積了些經驗。
自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自己相處,於是,我慢慢去了解自己,漸漸的,我接觸到了「高敏感族群」這樣東西。
「高敏感族群」這樣的人大概就是會深度處裡事情,常常被過度刺激,同理心高且情緒反應強烈,是十分敏感的一類人。高敏感通常來自遺傳,我去做了測試,指數很高,其實不用到太驚訝或感到稀奇,畢竟世界上有20%的人是高敏感族群。
得出這個結果,便回顧了一下我的人生,好像真的是這樣的,我在人群中待不了太久,容易覺得吵雜,很在意別人的微表情與情緒,小時候也很多人說我內向,更嚴重的例子是,只要有人在我旁邊罵人,我都會感到害怕,不管他罵的是誰、因為什麼事情而罵。
印象深刻的是在國小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因為我們班的男同學太過不乖而氣哭,明明跟我毫無關係,我卻去跟老師道歉,還哭了,因為我能感受到老師的無奈和悲傷,我也是打從心裡覺得對不起老師,即便那堂課我完全沒有吵鬧。
不過,在了解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後,我的生活反而輕鬆了不少,因為知道我不是故意不融入人群,不是故意不去與人相處,只是先天的容易疲憊,自學待在家不去接觸人群也令我感到輕鬆,不禁再度感嘆自學這個決定的美好。
現在我接觸人的機會很少,除了去教會和買菜以外幾乎不與人接觸,朋友也是非常的少,但我活得很開心,因為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是最好的狀態。
高敏感對於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因為對於情緒感受敏感,我能去創作飽滿的人物與劇情,這也是有人說「高敏感是種天賦」的原因吧!
說到底,自學最大的好處仍是「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畢竟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我認為沒必要對著教科書照單全收,去學習自己喜歡且有天分的東西對學習的效率與品質有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自學,我根本不可能在十四歲完成一本小說,也不可能去研究什麼變態心理學,但既然我自學了,我就要對我所選擇的事物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樣,才無愧於我的十四歲,無愧於我的國二。
如今已經邁入了自學的第二年,我也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好好運用我的天賦與努力,去寫作、創作,並且過的快樂、充實。
不知不覺間,本是三千字的心得也寫到了五千字,或許我真的很喜歡文字吧?就像是喜歡我的人生一樣。
小說「傷痕」博客來連結:https://pse.is/3ju94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墨小鯊 LAZY SHAR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競爭巨大!?某學科淨係得十個學額!手把手帶你認識 non-jupas system 大學收生系統!|墨小鯊 LAZY SHARK|ASSO仔齊上岸 #8 === 本集傳送門 === 01:20 - JUPAS 餘下的重要日程 03:53 - HKU 港大 degree programme 入學要...
中大心理學收生要求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1
糾正別人的後果,往往是兩個人都受傷
我們都討厭被強迫。即使我們知道TA是對的,對方是為我們好。
牙膏為什麼非得從中間擠?
胡蘿蔔對身體好,可我就是不喜歡吃;
我覺得中醫特別管用,你憑什麼說它是偽科學?
但是,我們也同樣害怕被拒絕。
當別人不能領情的時候,我們感到受傷和委屈:
說了多少次了,為什麼不能洗了澡再玩手機呢?
聽我的,一定要把錢放在餘額寶……
你可不可以為了我和你自己,把煙戒掉?
說了多少次了,為什麼不能洗了澡再玩手機呢?
聽我的,一定要把錢放在餘額寶……
你可不可以為了我和你自己,把煙戒掉?
這樣的場面,在我們的人生中不斷上演,讓我們苦惱不已卻又習以為常。大多數人,都有喜歡糾正彼此的傾向,尤其是在最親近的人之間。但事實上,對我們來說,很多“糾正”都是完全不必要的。沒有人願意被說服。強迫對方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只會讓雙方的分歧倍增。
當彼此都無法說服對方時,邏輯和事實變得不再重要,情緒最終佔了上風。這導致了問題的擴大化,最終從觀點層面,上升到了道德和人格攻擊上:“我怎麼會認識了你?”“從來沒見過你這種人”……
我們花光了力氣,不僅無法改變對方的想法,還帶來了痛苦和敵對——雙方都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進而導致了關係的疏離。
02
為什麼人們總是想糾正別人?“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
人性上有一個弱點:因為注意力的有限,每個人所留意到的,只是他想留意的部分。
有個實驗,給墨西哥人和美國人快速交叉地看兩組圖片:一組是美國人熟悉的打棒球的場面,一組是墨西哥人所熟悉的鬥牛場面。結果是84%的美國人只看到打棒球的場面,74%的墨西哥人只看到了鬥牛的場面。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選擇性注意」。
這讓我們形成了固定的行為和認知模式,一方面像自動駕駛一樣省時省力,一方面卻也帶來了認知上的局限:人們往往只能看到對自己有利的部分,看不到缺陷和漏洞,進而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對的;卻緊盯著別人的缺點和漏洞,將對方的可取之處選擇性屏蔽掉,認為別人錯了。因此,我們認為的不容置辯的事實,往往只是「局部的事實」。
當我們可以站在另一方的立場上,你會發現他一直堅持的“愚蠢做法”,也是沒有錯的。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卻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比的就是誰更有辯論技巧,誰的氣勢足、嗓門大、體力好。
有效溝通?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03
自我價值感不穩定的人,更喜歡說服和控制別人。
我們在家庭關係或者親密關係中,常常碰見控制欲很強的一方:一個嚴要求的媽媽,一個高標準的男友/女友。我們可能會覺得,他們看起來咄咄逼人,主導了關係的支配。但事實上,這些關係中看起來強勢、施壓的一方,其實依賴於弱勢、承壓的一方。
正是因為控制不好自己的負面情緒,所以他們會施加給對方很多的期待,期待別人的改變,來讓自己心情變好。
因為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我得控制你;
我不允許你拒絕,因為我會生氣;
只有你變好了,我才會感覺良好。
他們需要從對方的回應裡,獲得情緒的穩定和人格上的認可。他/她一邊要求你,一邊關懷備至地對你好,正是如此。不僅是親密關係中。在很多關係和場景裡,人們都會通過去說服他人,來收穫安全感和信任,維持住自己的情緒。
這是自我價值感不穩定的表現。
這裡要提及,一個個人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的概念——「穩固的自我」。
它指一個人具有非常穩定的自我價值感,並且不會因為外界的否認或者質疑而有所改變。它指一個人具有非常穩定的自我價值感,並且不會因為外界的否認或者質疑而有所改變。
就像同樣是失戀被甩,有的人會久久地處於情緒的低谷,不斷地否定自己“不夠好”“配不上”;而有穩固的自我的人,知道只是因為不合適,更容易走出失戀的陰霾。
當我們有非常穩定的自我價值感時,我們就有了不需要去控制別人的勇氣。別人將不再是維持情緒穩定的「工具」,我們也獲得了「情緒獨立」。
04
沒有人喜歡被強迫,每個人都想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人都是討厭被外力改變和強迫的。因為他的內部,有自己的價值觀,需要去捍衛。
價值觀,是一個人賴以居住和生存的“房子”,讓我們可以活得有尊嚴、有安全感。
假設一下:
有個人突然衝過來,對你說:你的房子要倒了,很危險,我幫你把它撞倒,不用謝我。你會怎麼想?是不是會覺得他是個神經病?你感受到了威脅和恐懼,於是拼了命地去阻止他。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屋子。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人生經歷、人際關係都不相同,影響了這個屋子的外觀和內飾。
強迫別人按照你的方式生活,就像是一隻青蛙,想要邀請一條魚到陸地上做客一樣。即使陸地上的世界,比河裡精彩百倍,這也是這條魚承受不起的。
他只想逃離、求救、封閉自己,守住自己的領地。他要保護住內心的那個自我,只有這裡,才能感覺到安全。
讓一個人活在自己的價值觀裡,是對他人基本的尊重。即使它有對也有錯。
你不需要認同,但你得接受這個現實。
一味想控制結果和關係的人,就像抓著一把沙子,抓得越緊,只會流走的越多。
就像叔本華說的:
在和別人交談時,要克制去糾正別人的衝動,儘管我們這樣做出於好心。因為想要傷害別人很容易,但是,想去改善別人,即使沒有阻撓,那也是很困難的。
在和別人交談時,要克制去糾正別人的衝動,儘管我們這樣做出於好心。因為想要傷害別人很容易,但是,想去改善別人,即使沒有阻撓,那也是很困難的。
改變,並非是不可發生的。只能這個過程,只能從內部開始,無法從外部強行打破。他人不想改變,你越用力,只會讓別人越反感,只會讓人感受到抵觸和難堪,修建起更高的心牆,抵禦你可能的侵犯。
如果自己或是身邊的人,有較強的控制欲,總是因為無法改變環境和他人,而帶來壞情緒,我們也不必太過擔心。
可以利用斯蒂芬·科維的「擔心圈和影響圈」理論,來為我們所用這種理論提到,我們會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擔心,但是很多事情是無法控制的,只會帶來無謂的擔心。
這時,我們畫出一個「擔心圈」,把我們無法實際控制的事情(別人的情緒、早高峰堵車)丟進裡面,從我們的生活中剔除。
我們再畫出一個「影響圈」,把付出就能看到效果的事情(能力上的短板、起床時間),放在裡面。
踐行後你會發現,你對他人和環境期待的越少,你的自由和快樂就越多。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生活真的會明朗很多很多。
05
我們都可以在自己設定的世界觀裡活得很好,但人與人相處總會有分歧。
一個人走向成熟的路上,終將明白:“成熟的一個標誌,就是不再急著與人爭辯自己的看法,逐漸明白,不是所有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成長大概就是,以前被人誤解或看法不一樣時,恨不得揪住對方衣領說個三天三夜。
現在不了,如果你不能理解,那我就掉頭而走。”
“成熟的一個標誌,就是不再急著與人爭辯自己的看法,逐漸明白,不是所有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尊重永遠比控制容易。
而改變自己,是改變他人和世界的最好方法。
改變他人的途中,遍佈荒漠和苦海;改變自己的路上,收穫的是幸福和豐盛。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中大心理學收生要求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3/21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五(3月19日)會後對記者說,美國通過此次會談,對新疆、台灣和香港等問題向中國表達了美方的深切關注。布林肯表示對中國的「防禦性反應」並不感到意外。
他指出,雙方也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朝鮮、伊朗、阿富汗和氣候變化。他說,在這些問題上,「兩國利益是相連的」。
布林肯也說:「對於經濟、貿易和科技,我們告訴中方,我們正在審視這些問題,與國會、盟友和夥伴國家密切磋商。」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說:「我們原要在一系列課題上展開強硬與直接的會談,而會議確實如此……我們頭腦清醒地來,頭腦清醒地離開,我們將回到華盛頓盤點我們的現狀。」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波特週五說,美國外交官在阿拉斯加與中國外交官進行了「嚴肅的討論」,美國不會讓對方的「表演」分散美國表達原則以及與中國進行艱難對話的注意力。
對話結束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向中國媒體形容,此次會談是「坦率、具建設性和有益的」,但雙方仍存在一些重要分歧。楊潔篪強調:「中國將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國的發展壯大是不可阻擋的。這次雙方的溝通是為了貫徹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通話所達成的共識。我們希望雙方在各領域加強溝通、交流和對話。」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說,中方抱著誠意來對話,「因為對話總比對抗好,但對話須本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進行。」他表示,中方對發展兩國關係持明確、一貫的態度。「希望美方也能相向而行,特別是要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在此基礎上,中方對中美繼續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
中美高層坦率表達歧見 會談結束未達任何共識 https://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politic/sino-us/story20210321-113287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拜登政府不會調整川普強硬對華政策】彭博社分析指出,這次充滿火藥味的中美高層對話顯示,拜登政府不會對前任的強硬對華政策做出重大調整。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時代打出「美國優先」的口號,拜登的外交政策則要滿足美國中產階級的需求,但華府外交政策走向不會因為換了總統而突然打住。
* 香港民眾接種冠病疫苗,過去24小時共有12宗送院個案,其中10宗已經出院,一宗留院觀察,一宗未經診療,自行離開醫院。
約有1萬5000名市民,在19家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
香港又有12人接種疫苗後送院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321-113294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與其他疫苗一樣,有些人在接種後可能會出現輕微副作用,如疲勞、肌肉酸痛或頭痛。這些副作用通常會在幾天內消失,這也是我們的身體建立對冠病病毒免疫力的一部分反應。
嚴重的過敏反應(例如呼吸困難、臉部、喉嚨、眼睛或嘴唇腫脹)則非常罕見。
Q1.接種冠病疫苗有哪些常見的副作用?
常見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發紅或腫脹,疲勞,發燒等。這是身體對接種疫苗的正常反應,代表你的身體正在對冠病病毒建立免疫力。副作用通常幾天內就會消退。
如果你出現發燒等副作用,可服用一兩片撲熱息痛。如果副作用持續或惡化,或發燒持續超過48小時,請立刻看醫生。
接種冠病疫苗後 一定會頭痛發燒?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321-113206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等候生產商提供額外資料 科興疫苗在新加坡尚未獲批】首批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冠病疫苗上個月運抵新加坡,但目前還沒獲當局批准使用。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昨天透露:「我們已向生產商要求額外數據,以評估疫苗的品質、安全和效能,看它是否能在‘大流行病特別採用程序’下,達到獲臨時批准的標準。我們還在等待公司提交數據。」
一旦獲得批准,科興疫苗將成為在新加坡接種的第三款疫苗,目前已開始接種的兩款疫苗為輝瑞和莫德納疫苗。
* 【緬鎮壓行動升級民眾外逃 泰準備好接收難民】緬甸安全部隊對反政變示威者的鎮壓行動持續升級,軍警昨天在一個城鎮槍殺了至少八人。時局日益血腥引發恐慌,人們紛紛要從情況最吃緊混亂的商都仰光逃離。鄰國泰國表示,已經為難民湧入做好準備。
早些時候,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說,數周來死於軍方鎮壓的人數已上升到至少224人,有超過2000人被逮捕。
* 【敏昂萊參加亞細安防長視訊會議】緬甸官方電視台: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週四(18日)與亞細安成員國國防部長舉行了視訊會議。這是自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以來,敏昂萊首次參加國際會議。
另據路透社,印尼國民軍司令哈迪在亞細安防長會議上發言時,對緬甸局勢表達關注。媒體試圖徵求緬甸軍方的回應,但該國軍方發言人沒有接聽電話。
印尼在這場危機中扮演一主導角色,但由該國發起在本月初召開亞細安特別會議以討論緬甸政變及當前局勢,並沒有取得任何突破。
緬甸軍方對反政變示威者的鎮壓行動持續升級,政治犯援助協會說,數周來死於緬甸軍方暴力鎮壓的人數已上升到至少224人。
* 【法國15男女挑戰住洞穴40天 探索與世隔絕對人體影響】冠病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為阻斷疫情而不得不封城。法國則有15名男女在不帶手機和手電筒的情況下跑到山洞里生活40天,目的是探索長期沒有時間觀念的與世隔絕對人體的影響。
上個星期天(14日)起,這15名介於27至50歲的男女就住進了法國南部比利牛斯山區的一個洞穴,他們的職業背景各不相同,當中有科學家、心理學家、醫生、護士、珠寶商和數學教師等。所有人都須戴上傳感器,他們的腦電波、脈搏、心率、體溫等數據會傳輸給洞穴外的30名科學家。研究成果可能用於阿茲海默症,因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第一個症狀就是時間感的喪失。
這項極限挑戰歷時40天,至4月22日結束。挑戰項目負責人克洛特進入洞穴前告訴記者,他們在山洞里建立了三個獨立的居住空間,一個用來睡覺、一個用來活動,另一個則用來進行地形及動植物研究。
* 【倫敦近萬人遊行 反對疫情嚴格管控】近萬人在英國倫敦市中心週六(3月20日)舉行反對疫情嚴格管控的抗議遊行,並與警察發生衝突,33人被捕。
據報道,參加遊行的人基本都沒戴口罩,他們呼喊著「自由」、「摘下你的口罩」等口號。
事發前,倫敦警方通過社交媒體警告,倫敦仍處於疫情危機中,集會是非法的,且將導致病毒擴散。
* 【美國社會開始關注亞裔遭仇視攻擊事件】六名亞裔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按摩院槍擊案中遭槍殺後,美國社會開始關注亞裔在冠病大流行期間受到更多仇恨攻擊的問題,亞裔人士也對自身安全提高警惕。
一名居住在麻州劍橋市的亞裔母親說,她與兩歲和四歲的女兒討論了種族和仇恨犯罪的情況。「我們開始談論如果在街上遭到襲擊應該如何逃生。這難道是跟一個兩歲的孩子該有的正常對話?」這名母親說,她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被教導要遵循「模範少數族裔」的觀念,但她認為,避免引人注意是「沒有人關注針對我們的犯罪的原因」。
中大心理學收生要求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競爭巨大!?某學科淨係得十個學額!手把手帶你認識 non-jupas system 大學收生系統!|墨小鯊 LAZY SHARK|ASSO仔齊上岸 #8
=== 本集傳送門 ===
01:20 - JUPAS 餘下的重要日程
03:53 - HKU 港大 degree programme 入學要求?
06:37 - HKU 港大 non-JUAPS 重要日程參考
08:08 - HKU 港大 Senior year places 高年級學位數目參考
09:10 - Non-JUPAS online application 網上系統 demo
09:50 - CUHK 中大 Non-JUPAS
10:50 - Non-JUPAS 所需的報名資料 supporting documents 參考
11:58 - HKUST 科大 Non-JUPAS
12:45 - HKUST 科大 入學要求?
13:06 - HKUST 科大 Non-JUPAS 重要日程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過三爆四|一對一線上輔導】
▸ https://forms.gle/zDQSMhvMPgoUPFen9
【預約免費理財需要分析|投資理財交流群組】
▸ https://forms.gle/LhnSAYi6j8pmg4wVA
// ღ // ღ // ღ //
==== 更多墨小鯊 LAZY SHARK ===
大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9XAeQx
副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OqaZeg
心理鯊系列
▸ https://reurl.cc/VXZAqb
電影鯊系列
▸ https://reurl.cc/8nAEOd
日常鯊系列
▸ https://reurl.cc/v1bY41
// ღ // ღ // ღ //
=== 金主歡迎 ===
▸ https://streamlabs.com/tsukishima_hitomi
▸ https://payme.hsbc/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社交平台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oziii_5/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本集內容 ===
#nonjupas #asso升u #asso升大學
#大學非聯招 #重要日程 #懶人指南
#懶人包 #副學士生存指南
#asso仔齊上岸 #我的經驗
#人形頹廢鯊魚 #墨小鯊
#gpa爆4 #心理學 #社科
#哲學 #文學院 #社會學
#副學士 #升大學 #升學心得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