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國際觀呢?
每年為了台灣生態和環境多少動物被撲殺
澳洲兔子還暴增到開放捕殺還殺不完
收容所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浪浪沒人領養被安樂死
某些政黨為了政治利益什麼話題都可以拿出來炒作
炒作的那些人可以先自己出來領養個幾隻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00691337/posts/4912937635389544/
澳洲的狀況的確特殊,貓、狗,甚至兔子,在澳洲都是極嚴重的侵入性外來種,因為澳洲生態環境與世界上其他地方有極大差異,才造成這種特殊狀況。
外來種生物真的是環境大敵,太過嚴重的侵入性物種,各國最後都會走向撲殺這條路,別以為台灣沒有,鼎鼎大名的沙氏蜥蜴就是列入撲殺對象的例子(嘉義縣還可以憑蜥屍拿賞金),澳洲的撲殺對象只是變成貓而已。
如果你覺得很殘忍,請記住,好好嚴格立法管制寵物飼養(不過蜥蜴是海運夾帶過來的)。
https://www.facebook.com/1050070390/posts/10206811405777616/
「把貓閹割的方法不可行,如果這麼做,
我們等於放走了,
在接下來的生命裡的每一天,
都會殺死 5隻動物的獵捕者,這不合理。
我們不能接受,
流浪貓作為澳洲生態系的一部分。
因為我們如果接受了,
那就等於我們接受
兔耳袋狸屬動物(bilbies)、
袋狸目動物(bandicoots)、
袋食蟻獸(numbat)的滅絕。」
「碧姬芭杜跟莫里西不太了解澳洲,
也不瞭解我們失去了什麼。
他們不是澳洲人,
他們沒有經歷我們的生物滅絕危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081448570/posts/1102981719714532/
台灣一直都有走私動物,也一直都以撲殺方式處理,為什麼?因為防疫,這個防疫不只武漢肺炎,還有各種口蹄疫、非洲豬瘟、禽流感以及許多未知疾病的可能性。結果今天竟然一堆人在那邊喊不要撲殺走私貓,真的很沒防疫警覺性,今天留下那些命,說不定害死的是台灣更多的貓。
2005-11-19 停靠基隆港西四碼頭的巴拿馬籍「大聖輪」,船上中國大陸船員鄭國強涉嫌夾帶松鼠入境,海岸巡防署北部地區巡防局第二巡防區昨天深夜獲報啟動防疫機制,撲殺六十隻松鼠。
2006-03-04 海巡署淡水海巡隊在台北縣富貴角外海,查獲中國走私漁船,逮捕了一名台灣通緝犯及六名中國籍漁工,同時查扣十二隻在中國養狗場養的貴賓和臘腸狗,予以撲殺。
2007-04-23 宜蘭一處別墅,窩藏了上千隻保育類走私禽鳥和栗鼠,海巡人員埋伏突擊,發現這些禽鳥都是從中國走私進來,疑似帶有禽流感病毒,連夜以二氧化碳,悶死這些禽鳥。
2018-11-12 岸巡隊於金門馬山海域發現一艘可疑目標,經通報線上多功能巡緝艇前往查察,確認為中國大陸快艇,同時發現載運5箱活體蜜袋鼯,共304隻,市值估約新臺幣45萬餘元。基於防疫,進行撲殺。
2020-08-12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盤查出入港區人車時,聽到受檢貨車後座傳出動物聲響,赫見大批保育類的南美洲龍貓鼠(學名「毛絲鼠」),清點比對共有50隻,每隻價值約15萬元,總價約750萬元。依照走私動物處理辦法,為避免引發傳染病,將在本週內儘速「人道銷毀」;先以藥劑或氣體「安樂死」,然後送往指定地點火化。
難道只有台灣這樣做?當然不是,防疫本來就是重點,去過澳洲、紐西蘭的都知道入境檢查多嚴格。
2014-04-17 印尼峇里島執行「禁狗令」和「禁鳥令」,撲殺數十隻走私入境的哈士奇、博美狗等寵物犬及鳥類。
2021-01-17 澳洲男子近日在自家後院發現一隻筋疲力盡的鴿子,透過腳環發現鴿子竟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竟在2個月時間內橫越超過1.2萬公里的太平洋。不過,由於澳洲擁有非常嚴格的動物入境管制法,因此這隻鴿子最終仍被依法撲殺。
以前這麼多事件都沒在乎過,突然站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567584374/posts/101596042
【回顧】
一「皮草大國與武肺突變?丹麥急防疫1,500萬頭水貂「全境撲殺」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美國】
一「成功了!「不給人走的橋」橫跨高速公路 挽救無數動物生命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兩岸一家禽_中國是活路系列
➡「四川搜救犬剛離開災區 當地開始撲殺浪浪」
➡「武漢頒「打狗令」公安當街殘忍殺家犬狗主慟哭(視頻)」
ㄧ「當局拆無牌動物救助站 無視數百貓狗直接壓死」
on9.cc 西網:【#慎入】大陸佬食唔起豬肉食貓
➡「寵物害嬰兒過敏?應采兒支持棄養 「絕對送走」挨轟:沒常識」
一「中國「動物救護中心」變「野味市場」! 官員被爆吃虎肉賣虎骨酒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為魚翅中國漁艦群集加拉巴戈群島 一隻叫「希望」的科研鯨鯊疑遭捕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36484759824928&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回顧口蹄疫,1997年1700億的教訓」
一「父親是口蹄疫受災戶 陳吉仲背債10年還不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
➡「動物疾病權威賴秀穗:如果2008年國民黨沒上台,口蹄疫當時就會被消滅」
➡「若明年國民黨重新執政 賴秀穗:各種動物疫情恐失控」
➡來看看害群之馬有哪些:
【豬瘟防疫法案】遭國民黨無理由阻擋。
ㄧ
ㄧ「小英救台灣豬豬! 養豬業者讚:史上最重視畜牧業的團隊 | ETtoday新聞雲」
➡「口蹄疫拔針成功!豬農讚「連深藍都說蔡英文有做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77549662385102&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萬的網紅眼球中央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當前 人人做著出國夢 幻想疫情過後要飛去哪裡吃、哪裡玩 但在赤匪霸道通過企圖掌控全宇宙的 #港版國安法 之後 大家還敢去香港嗎? 【眼球員工社群帳號攏底加】 https://eyectv.soci.vip 【買華報一起華起來】 官媒商城👉 https://eyectv.pros.is/QV...
中國臘肉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段期間以來,大家都有很多的失去,但別讓苦悶佔據我們有限的人生。閱讀能豐富我們的視野、充實我們的心靈、給予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向,也能學習新技能,獲取新知。小說也好,食譜也好,為下一趟旅行準備的旅遊書也好,就是現在,去尋本自己喜歡的書吧!
---------------------------------------------
📚【Keep Reading! Let’s讀it.】📚
#文化部書單推薦接力活動
『沒錢、沒時間、或受困於疫情無法去旅行,那就閱讀。因為文字可以帶你到任何遠方,謝謝房市達人 張旭嵐點名邀請,為大家推薦一些對身心靈有益,喜歡的書單。』
👉(1)必讀No1
《樹冠上THE OVERSTORY》
作者:Richard Powers
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時報文化
期待了非常久,終於盼到《樹冠上THE OVERSTORY》上架!這本書曾獲2019年普立茲小說獎,在美國上市三年多,至今仍高踞各獨立書店暢銷書排行榜。作者鮑爾斯藉由幾段故事,道出樹木在九位主角人生中的關鍵存在,每個人物都伴隨一棵與命運休戚與共的樹登場,小說裡除了展現作者對植物的熱情與調查深度,故事線還延伸到越戰歷史、北歐移民史、以及戰後中國移民面臨的內心糾結,內容甚至還出現中文古詩,鮑爾斯的文采令人讚嘆,但用英文呈現的中文詩,要「再」譯回中文談何容易,想來就是個艱鉅挑戰!
譯者施清真是我大學時期非常喜愛的一位老師,施老師目前旅居美國,為了完整譯出原文的意境,她與原著作者長期保持書信往來,反覆商討用字,還因此結交為好友,在施老師的邀請下,鮑爾斯更欣然為中文版撰寫一篇全球獨家的跋文,成了這本書的一大驚喜!我完全認同鮑爾斯所說的:「若想在地球上永續生存,我們就必須與樹木結盟。」因為人類在地球上有如滄海一粟,樹木才是地球真正的守護者,我們得試著去傾聽,傾聽樹木想說些什麼。
👉(2)《通往世界的植物》
作者:游旨价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
非常適合作為《樹冠上》延伸閱讀的書,這是一部臺灣高山植物的自然溯源史,透過高山植物群引路,揭開百萬年來臺灣島與全世界的連結。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是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你知道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嗎?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是什麼?這本書能告訴你答案。
👉(3)《改變歷史的50種礦物》
作者:Eric Chaline
譯者:高萍
出版社: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前面都介紹植物了, 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連礦物一起來吧(笑!)其實是孩子學校的暑期書單裡有這本書,在網路書店試閱了幾頁後,覺得非常有趣,馬上訂一本來看,國一升國二馬上要接觸理化科目的學生,非常建議閱讀。這是一本貫穿遠古時代到現代科技世界,述說礦物如何影響、甚至定義人類生活的故事集。像是促使甘地發起獨立運動的開端,竟是再平凡不過的鹽;居禮夫人發現的鐳,曾被不知情的工廠女工塗在指甲及牙齒上當成夜光塗料炫耀,引發一場百人中毒大悲劇;馬路上灰黑的瀝青,曾是保護基督教國家免於毀滅的神奇「希臘火」,這本書的圖片非常豐富,從遠古原始人類敲出第一柄燧石刀刃起,以50種礦物描繪出貫穿數百萬年的人類足跡,敘述我們如何用礦物構築家園,如何發現並利用它們建構起整個人類文明社會。
👉(4)《讓天賦自由》
作者:Ken Robinson/Lou Aronica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但遇到成天只知道闖禍惹事,成績又不怎麼樣的孩子,爸媽只能乾瞪眼,實在不知道他會有用在哪裡?在我對教育徬徨無助的時候,有老師建議我看看這本書,書中59個最真實的生命故事,每個人都過著挑戰重重的生活。他們的人生歷經低潮與阻礙,卻終究獲得肯定與成就,這些故事的重點不在於他們的成功,而在於你如何回應內心的呼喚,找到你的熱情所在,或許一切都會改觀!
👉(5)《自在生活: 涓涓的101道家傳好味》
作者:胡涓涓
出版社:幸福文化
這本書對身心靈超級有益啊😆!想吃什麼?照做就對了!
沙茶羊肉空心菜/黑胡椒牛小排/鹽酥蝦/螞蟻上樹/乾扁四季豆/薑絲炒大腸/乾燒蝦仁糖醋雞丁/蒼蠅頭/魚香肉絲/麻婆豆腐/鹹蛋炒苦瓜/滑蛋蝦仁/油豆腐鑲肉/回鍋肉/照燒豬肉片/客家小炒/宮保雞丁......
Carol老師的食譜不管中式還是西式,只要照著做不大會踩雷,我煮菜煮到沒點子的時候就乾脆把書丟給小孩,「來,自己去翻一翻看想吃什麼?媽去買菜來做。」這本主婦寶典,你必須擁有。
推薦好書大家一起來,我邀請好朋友 東森氣象主播王淑麗一起種下閱讀的種子,靜待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萌芽。
#KeepReading
#Lets讀it
#疫起待在家
#一起來讀書👉
中國臘肉英文 在 香水1976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水日誌】佛手柑的世紀烏龍
⠀
熱辣辣的夏天來臨,才外出一分鐘就滿頭大汗,這種天氣真的很容易讓人感到煩悶啊!平常在使用的馥郁花香、東方、皮革香都很不適合拿出來往上身噴,總會特別想要使用柑橘、檸檬、葡萄柚令人神清氣爽並充滿活力的香水,但你們對"香材"有了解徹底嗎?😊
⠀
上回有網友提到,香調表中常見的「佛手柑」其實是「香檸檬」,是加在伯爵茶裡的水果,而佛手柑是屬於另外一種水果。 小編上Google和維基百科做功課,確實發現有人提出這兩種柑橘的不同之處,讓我們一同窺探下去這個上百年美麗的誤會吧!
⠀
⠀
∎ 香檸檬
別名:香柑、香檸檬橙、貝加蜜柑
學名:Citrus × bergamia
英文名:Bergamot、Bergamot orange
產地:義大利
⠀
香檸檬一般作為芳香精油和香水原料上使用,形狀如梨,黃綠色的果實,氣味芬芳的皮可以提煉出香檸檬油(加入伯爵茶的也是香檸檬油),不知道源自何時,由於音譯上錯誤中文一直將它翻譯為「佛手柑」,但佛手柑其實又是另外一種柑橘了。
⠀
⠀
∎ 佛手柑
學名: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別名:佛手、五指柑、福壽柑、密羅柑
英文名:Buddha's hand
產地:中國、印度
⠀
佛手柑是枸櫞(香櫞、香水檸檬)的變種,因為果實在成熟時分裂如張開的手指而得名(sarcodactylus 是由希臘文sarkos「肉」與dactylos「手指」組成,形容它的果實像肉質的手指)。 通常用作中藥,也因它的果形奇特,作為觀賞植物,果皮和葉都含有芳香油。
⠀
⠀
—香檸檬 & 佛手柑的大揭密—
𝟏. 兩種都是芸香科柑橘屬的水果 ,並以香氣取勝。
𝟐. 佛手柑及香檸檬一直都是「聞果」而非食用的果實。歴代文人雅士或富貴人家也會罷放大量的佛手柑來讓室內充滿香氣,佛手柑同時也是供佛的聖品。
𝟑. 義大利的香檸檬以果皮的香氣作為香水的原料或是食品的添加物。
⠀
目前的香調表中還是可以看見兩者的身影,但是到底是哪一種可能要從香水的英文資訊來追查了。不過現在大家知道了,會加入伯爵茶裡的是香檸檬油而不是佛手柑油,別再把兩者搞混囉!
⠀
⠀
#長知識的時間到了
#話說你們的命定柑橘香是哪一瓶呢🍊
中國臘肉英文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疫情當前 人人做著出國夢
幻想疫情過後要飛去哪裡吃、哪裡玩
但在赤匪霸道通過企圖掌控全宇宙的 #港版國安法 之後
大家還敢去香港嗎?
【眼球員工社群帳號攏底加】
https://eyectv.soci.vip
【買華報一起華起來】
官媒商城👉 https://eyectv.pros.is/QV3XC
Readmoo讀墨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book/220137475000101
【立即訂閱官媒YouTube頻道,並加入會員】
https://eyectv.pse.is/JAN9M
#香港美食 #央視走基層 #港式飲茶 #港式燒臘 #反送中 #香港國安法 #習近平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黃之鋒 #黎智英 #蔡英文 #銅鑼灣書店 #台灣人看香港 #台灣撐香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8lthAsJ4-U/hqdefault.jpg)
中國臘肉英文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臘腸豬腩肉鹹蛋黃 三黃鹹肉糉 (D100 為食麻甩騷)
臘腸豬腩肉鹹蛋黃
三黃鹹肉糉
(D100 為食麻甩騷)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美國老人院筆友計劃,疫情下禁止親友探訪,為老人排解寂寞!(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3lrjHQO_A)
2. 思浩大談TVB降魔的馬國明爆料,被中國一線女星引誘上房!大爆影圈某女星姐姐派福利內幕!(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zn_WOg-Zs)
3. 思浩大談中國女星迪麗熱巴,生日只有一位不知名圈中人祝福!嚴選楊冪等八大人緣極差明星!(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7gdlGHv3g)
#臘腸 #豬腩肉 #鹹蛋黃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26z8gV50Jk/hqdefault.jpg)
中國臘肉英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早前網上流傳有連鎖食肆用機器炒河粉。其實本地數年前已有這科技。最近在西營盤更開設了全港首家機械人餐廳,以機械人取食材、炒菜和出菜。策劃人是同區米芝蓮餐廳「書湘門第」的創辦人之一Rena,及4位香港大學工程系畢業生。食品有保證,機械人由本地創作,要試!
機械人在香港研發和製造,歷經數年,最近終於面世。客人向店員點餐後,指令經電腦傳達至機械人。機械臂會自動取出預設的食材盒,將食材倒進鍋裏炒,適時加入調味。炒約2至3分鐘,就會自動上碟和洗鍋。全程由電腦操作,廚師只需在事前預備適當的食材,和預設調味料的分量和烹調時間,烹煮過程完全自動化。
始終概念新穎,所以餐廳每日全天候只供應數款小炒套餐,以湖南菜為主,包白飯和飲品,不時換款。宮保雞丁都幾嫰滑,甜辣滋味。雞汁脆筍臘肉選用湖南臘肉,煙燻味重,偏鹹,啱送飯。味道正常,不說不知不是「人」炒。由於材料分量固定,食物質素相對穩定,以為高科技產物成本高,價錢貴?一個茶餐廳分量的套餐,賣$55至$60,簡直是街坊價。
說到開店理念,從事飲食業多年的Rena,了解到中菜界長期面臨人才短缺、食品參差的問題。外國的中菜亦因人手等限制,變得不正宗和西化。她想到將烹調電腦化,解決問題之餘,將正宗中菜帶到全世界。多年前巧遇4位港大工程系畢業生,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合力研發機械廚房。
其中一位開發者張生表示,機械人廚房仍在初期階段,需要搜集更多數據,調節味道。他認為,機械人只是幫助炒菜的工具,仍需廚師管理食材、調校和監控。機械人不能取代廚師,但能減輕他們因炒菜和拋鑊造成的勞損,亦可省卻時間,讓他們創作和改進菜式,烹調由勞動變腦動。
餐廳名為「燧」——傳說中國首位鑽木取火的人,英文取名「Hestia」——希臘神話的爐灶女神,兩者均有革新之意。張生表示,團體希望結合人手和機械,帶來中餐革命。現階段會研發更多小炒菜式,再讓客人自選調味。味道由以往廚師主導,變為客人自決。
採訪:梁曉欣
攝影:周義安
燧記廚房
地址:西營盤水街2-2C荔安大廈地下C鋪
電話:2353 515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30am-2:30pm,5:30pm-8:30pm
詳情: http://bit.ly/2DKU47S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YH4wfjQScA/hqdefault.jpg)
中國臘肉英文 在 農傳媒- 【出國不要亂帶火腿、臘肉回臺灣‼】...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出國不要亂帶火腿、臘肉回臺灣‼】 非洲豬瘟疫情在中國持續延燒,8月3日在東北遼寧確診亞洲第一起非洲豬瘟案例後,16日中國最大的肉品加工商雙匯集團也爆出非洲豬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