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橫嚟講:語癌上腦文盲築福香港
本以為香港衰足一年的霉氣,隨着昨夜除夕煙花爆破後,灰飛煙滅。今年,可有個好開始,一切美好,哼!點不知,呢位香港廢柴政府無嗰樣整嗰樣,衰嘅糗事剛走,更PK的,便接踵而來!
由香港廢柴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孭飛的「家是香港」運動,在毫無建樹、一片嘲罵聲中,死撐了八個月,才壽終正寢,當大家鼓掌時,那個「扶貧委員會」卻又搞另一個A貨接力,今劑易名為「築福香港」。
上次搞收買人心的「家是香港」,個名已文法錯晒,語義混亂,教壞細路的了!依家,仲變本加厲,肆無忌憚的明錯畀你哋睇,又奈得我何咩?
「築福香港」,學人玩食字,呢種民間噱頭式小玩意,喺啲搞笑廣告裏面出現吓,是創作的調味品,無傷大雅,但作為政府,唔係唔畀你哋玩,但可否不要低手得咁低B呢?簡直係語癌上腦嘅文盲。
「祝」,有「向人表示良好願望」的含義;「祝福」,更是「祝人平安幸福」之意。好端端典雅的中國優美文學唔用,偏要搞媚外崇洋的!用「築」字,就是林鄭常說的「構建」、「築構」乜乜「願景」(有「願望」又唔用)。繼政改諮詢文件的「五『步』曲」(正字應是「部」)後,又一白癡反智的語癌病發傑作。
除了用字反映香港廢柴政府的弱能外,仲係大浪費,「家是香港」亂港八個月,用了幾多公帑,條數任佢哋噏,但喺全港大街小巷,凡有燈柱,都吊掛了那兩幅核突的宣傳膠布條,如今,一聲收皮,嘩!嗰啲膠布條全部「下架」,丟去垃圾堆填區,幾百年都不溶解,林鄭,你好唔環保啫!
今天,香港廢柴垃圾政府做盡叫人火滾之事,多到數唔晒,惟有行出來媽叉佢哋吧!
彭志銘
次文化考古學家,對城中潮語有深入研究,博徵博引,廢官廢人行埋一邊。
歡迎add我facebook一齊(目及)實政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新版)早於四、五十年前,社會沒那麼富庶,父母根本沒多餘金錢買玩具給小朋友。他們玩的多是一些自製玩具、簡單小玩意或集體遊戲等,好像聚在一起拍公仔紙、看漫畫書、下康樂棋,甚至是吹竹葉、養「金絲貓」、玩「何家公雞何家猜」等。那些年,雖然沒有豐裕物質、沒有電子遊戲機,但小朋友卻多了創意空間,只要動動腦筋...
中國民間小玩意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新版)早於四、五十年前,社會沒那麼富庶,父母根本沒多餘金錢買玩具給小朋友。他們玩的多是一些自製玩具、簡單小玩意或集體遊戲等,好像聚在一起拍公仔紙、看漫畫書、下康樂棋,甚至是吹竹葉、養「金絲貓」、玩「何家公雞何家猜」等。那些年,雖然沒有豐裕物質、沒有電子遊戲機,但小朋友卻多了創意空間,只要動動腦筋,甚麼東西又可變成新的「玩具」。這種簡單的快樂,相信令不少「老友記」懷緬。說到懷舊玩意,「公仔紙」必定榜上有名。其實「公仔紙」可說是歷久不衰的玩意,說它是現時還流行的明星閃卡、角色卡、遊戲咭的前身準沒錯。當時的「公仔紙」由一張很大的卡紙併成,每賣一張士多老闆就會沿著卡紙虛線剪下一格,大小與火柴盒相若。「公仔紙」一般印有色彩豐富的圖案,有的是卡通漫畫,有的是民間或歷史人物如三國誌、水滸傳、紅樓夢、封神榜等,還有電影明星、飛機大炮照片等,而每張咭背後均印有卡中圖案的介紹,題材相當多元化。 「公仔紙」的玩法很多,較為流行的有兩種。其一是兩人各自選一張放於手掌裡,跟著一起擊掌,如跌落地時向天的那張就算勝方,可將「公仔紙」收為己有。另一種就是大家同時拿出多張「公仔紙」疊在一起,然後輪流拍桌,被拍出的「公仔紙」而沒疊在一起的就算合格,歸拍桌者擁有。「麵粉公仔」於五、六十年代曾十分流行,街頭巷尾都會見到售賣「麵粉公仔」的攤檔,後因政府打擊小販,令這門藝術在香港好像消失了般。其實「麵粉公仔」已有二千年歷史,與草蜢編織、繩結等一樣,同屬中國的民間工藝。猶記得那時候的「麵粉公仔」攤檔,師傅們均會攜帶一個裝滿五顏六色麵粉團的行李箱,經過一輪熟練的搓圓、壓扁、拉長等步驟,數分鐘已完成一個栩栩如生的公仔,並插在滿佈小孔的木版上,供小朋友選擇。大部分公仔造型圍繞歷史或經典故事人物,如西遊記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也有一些廣為人知的卡通人物。遺憾的是,「麵粉公仔」的存放時間很短,天氣潮濕,公仔會發霉;天氣乾燥,麵粉過乾又會裂開,一般只能存放兩至三星期。對於五、六十年代成長的香港人來說,總會曾經擁有過鐵皮玩具。鐵皮機器人、鐵皮飛船、鐵皮青蛙、鐵皮直升機......多不勝數的款式,成為了小朋友的成長夥伴。事實上,鐵皮玩具的歷史非常悠久,從十九世紀初已從歐洲出現,不過全為人手製作,結構較為簡單,而且上色技術所限,顏色也不夠耀目。其後日本銳意發展工業,製作大量色彩豐富、價錢合理的鐵皮玩具,令鐵皮玩具大行其道。再後期內地也擁有自己的生產線,令鐵皮玩具正式成為香港舊時代的主流玩具。 鐵皮玩具的主題系列繁多,好像有太空系列、動物系列、交通系列等。好像於六、七十年代,鐵皮玩具就多以登陸月球為背景,出產了一系列的太空飛船、機械人、火箭等,俘虜了不少小朋友的心。及後,香港人口激增,鐵製的日用品已不能應付需要,所以開始生產塑膠用品,連玩具也開始步入塑膠和電子時代,令鐵皮玩具最終成為了歷史。玩具槍一向是小朋友鍾愛的玩具,鐵皮玩具時代也已有鐵皮槍。有些手工精緻的金屬左輪手槍,更可將火石圈裝上彈匣位置,一扣板機便發出火光及聲響,相當逼真。不過隨著玩具安全條例的實施,與及塑膠玩具的興起,這些玩具已統統銷聲匿跡了。到了六十年代後期至七十年代,正值香港玩具業的黃金時期,不少海外玩具商來港投資,再加上特務系列電影在港掀起熱潮,令市面上推出了很多不同款式的玩具手槍,並成為不少男孩子心目中的珍品。其後塑膠玩具槍亦演變成水槍、氣槍,直到今天,玩具槍依然是不少小朋友最愛的玩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z8r4lzJOT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