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鄉愁──羅智成《問津:時間的支流》中的詩境 ◎陳怡安
前言
《問津:時間的支流》是羅智成二零一九年出版的詩集,屬於「羅智成故事雲」計畫中的一環。以魏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底本,敘述了一個穿越時空,尋找並如願進入桃花源的奇幻故事。羅智成轉化了古典傳說中的桃花源,從建築物、語言、社會制度、教育、金錢觀、時間觀、生死觀等諸多面向切入,重新再創造了一個羅氏版本的桃花源,一方面呈現了詩人心目中理想的文明形象,另一方面也透露了詩人嚮往的詩境面貌。
這份評論想從:詩語言手法、虛空間的創造、理想的文明,這三個角度探討、分析《問津:時間的支流》中的詩境,解構羅智成理想的文明,究竟是什麼樣的文明?又詩人是如何用詩語言,一步一步實踐,打造他嚮往的詩世界?
詩語言手法
「喜直覺、善隱喻的羅智成正是微宇宙中的教皇,他語言的驚人魅力,籠罩了許多八○年代 詩人的視野,近乎純粹的神祕主義,使得他在文字中坦露無遮的陰森個性,以及他牢牢掌握的形式,同時成為他詩思的本質。是的,個性 和形式不僅是羅智成思想的部分,也是他詩思的本身。」——林燿德〈微宇宙中的教皇──初窺羅智成〉
正如林燿德所評論,初讀羅智成作品,首先會立刻被他自成一天地的敘事魅力所吸引。他動用五感,細膩描寫了一個介於虛實之間的時空。讀者都明白書中的故事純屬虛構,然而因其中湧現出的豐富的閱讀樂趣,一再召喚,使讀者超越真假議題之外,心甘情願進入他打造的奇幻空間。我認為這正是閱讀羅智成詩的一大樂趣所在。
不分篇目的長篇敘事結構
在內容之外,《問津:時間的支流》在形式上也很特別,全書是一首逾三千行的大長篇敘事詩,且並沒有以篇目、分輯的方式拼湊出故事的全貌,而僅僅以詩人自己設計的,類似小篆的「桃」字符號「」,作為停頓與休息。推動敘事的方式不仰賴章節,而全依靠羅智成的敘事邏輯,及使用文字的高度掌握力。
要推動篇幅這麼長的故事進展,羅智成展現了繁複多元的敘事方式。使用了對話、夢境、五感感官描寫、場景白描、自問自答等,充分展現了敘事詩的幾乎所有手法。這樣長篇幅的敘事,恰好可以呈現「微宇宙的教皇」以形式作為詩思本質的特性,也可見其創造自給小宇宙的龐大語言魅力。
生澀的用字
詩是由一個又一個「詞」和「字」所組成的,羅智成認為「迷戀文字本身就是詩人基本的特質之一」、「不止是它所指涉的對象,還包括它本身的形象、腔調、字質都是文學創作的重要髓質」。
這或許可以解釋羅智成用字的精確,甚至近乎獨裁。他經常使用一些較為生僻、不常用的字詞,例如:「到窗『牖』半敞的咖啡座發呆」;「玁狁」;「『犬牙交錯』的嶙峋山嶺之間」;「和『巫咸』大神爭辯交心」;聽見大『鯢』遠遠哀鳴。」等,都是在現代日常生活中不大會使用到的語言。
也多有轉化古文,並用現代的語言交雜辯證的句子:「我們到底重返了誰的夢境?/「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我自始至終懷疑這一切/因為我要求/可以滿足科學的解釋/至少不違背理性與常識」引用了陶淵明的句子,並提出懷疑。
雖然用典繁多、用字生僻,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卻不似閱讀文言文時,因時代和語境差異,而有隔閡或障礙的感覺。想是因羅智成流暢的行文風格,能使古典與現代語言融合為一,保有恰好的節奏感及密度。既不造成閱讀的距離感,同時還形成精緻、耐讀、具有知識和歷史厚度的文字美學風格。
(三)敘事方式:告白體、對話
如前所述,「沒有距離感」的閱讀體驗,是羅智成語言特色之一。朱雙一曾評論羅智成作品:「詩人藉此構成了一種輕聲慢語、款款而訴、有如促膝交談的傾訴體風格。」羅智成則自創「告白體」一詞,形容那是為了滿足傾訴的需要,創造一個能真誠告白的對象。《問津:時間的支流》開篇首句便是「有時我會忍不住 想跟你描述桃花/那充滿療癒和神秘力量的粉彩植物」迅速縮短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告白的對象,也是詩人理想文明的其中一種化身,透過傾訴、告白,詩人可以跳脫自問自答的處境,向一個「他者」自然地表露自己最私密,也最幽微的心思。讀者也在行文中,自動承接了「傾聽者」的位置,進入放鬆聽故事的狀態。
除了告白體,文本中也常用不同角色、不同立場的對話方式,呈現對理想的文明的多重思考層次。故事中主要有四方角色:奶奶﹙永周邑人、離開並重返﹚;詩人﹙外人,進入永周邑並想離開﹚;Q﹙外人,進入永周邑並想留下﹚;小司命﹙永周邑人,想離開﹚。這四個角色恰好是完美的對照組,有來自烏托邦而拼命想往外探看的永周邑人,也有不斷在向內探看的外人。
奶奶:「於是有了被無知禁錮的恐慌/確定愛上他的時候/我也確定不想再多待一天/在一成不變的鄉里」
小司命:「我不知道要如何/完成這個願望/但是我很確定/沒到外面看看/我這輩子都不可能死心」
Q:「我想近距離跟時間相處/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就在當下 就在這裡/不被行程/不被還沒發生的事打擾」
詩人:「『也許我對妳/又一次犯下了像/對奶奶那樣的無知之過……』/她憂戚地苦笑/我凜然感覺/她已成為幽靈的一部分/我們無法相擁了」
關於出去或留下、開放或封閉;崇古或進步。詩人雖有自己的立場,但也保留了處於不同背景和位置的,其他角色的想法。藉由四方交叉對話,讓讀者對桃花源有多面向的看法。這些對話正像看待一個空間的不同視角,有俯瞰的平面圖視角、有從正門望過去的風景視角、也有從內往外望的內在視角。透過這些不同視角,我們才可以想像出一個較立體的、客觀的空間。
虛空間的創造
羅智成是善於創造「虛空間」的,打從《夢中書房》中,他就創造了一個「有痛覺般」的書店,在書店裡自願且耽溺的陷入文字的迷宮:「書店以不起眼的門面對外經營/在重重書架後頭/它卻兀自生長/以一種初生星球的能量、暴力/和不可思議的可能……」;《夢中邊陲》中有個「多出來的」第二十五時區,是一個詩人心智上的家鄉:「在彼/我還沒出生/還沒有戶籍/我還沒醒來/還沒有故鄉/只有一個/未曾謀面的地方/我卻渴望回去」
對那個沒有戶籍、且未曾謀面的地方,詩人卻產生了「鄉愁」,渴望回去。因為那雖然不是身體的出生地,卻是詩人心靈上永恆的家鄉,永恆的夢土。
在《問津:時間的支流》本書裡,也延伸了這樣的「鄉愁」,只是詩人創造的虛空間,或者該說是虛時空,從二十五時區變成永周邑。永周邑沒有地圖,僅依靠人的記憶,而且只有在六十年一次的漲潮中才能尋到通往永周邑的小溪,永周邑可遇而不可求,是一個夢境一般介於真與假之間的空間。
這個詩人所創造的虛空間是一個容器,容器有各式各樣的樣子,也許是書房、也許是不存在的二十五時區,也或許是《問津:時間的支流》裡頭,掉落在時空夾縫中的桃花源,詩人創造了虛空間,為了盛裝他對理想的文明的想像。
理想的文明
「什麼是理想的文明呢?」羅智成以多層次辯論的方式,提出對現代文明的反思:「現代人又為什麼/得創造這麼多事物來追求?/活得更豐富、體驗得更多/無休止地加快生活節奏/以焦慮和亢奮撐出充實假象/來告訴自己沒有白活」;「過多新生事物的追求與刺激/壓縮了回顧與回味的時辰/我們的生命遲遲無法展開/甚至淪為無止境的過渡/時間被滿滿的行程替換/時間也被偷走了」。
並且在反思現代文明的同時,卻又對一手所創建的虛空間,所謂的桃花源或烏托邦,提出質疑:「封閉的世界/似乎保留更多原汁原味/讓我們加倍珍惜/但如果拋開崇古主義/你會發現最古老的/雖然極為難得/卻往往不是你想要的」;「可是充滿現代意識的我/卻不由為他們感到悲哀/因為他們失去了某種現實性/一旦重見天日便會煙消雲散/墓穴壁畫無法和空氣接觸/這讓一切美景顯得徒然」。
羅智成心目中理想的文明,似乎是相對於現代世界、同時又相對於桃花源,存在於這兩者之外,另一個尚未被抵達、等待被一步一步實踐的自我空間。
羅智成的詩境
音樂家以音符建構自己的城堡;詩人則是以詩語言,建立自己的宇宙。對羅智成來說,「詩」這個文學形式,不是詩人建立理想文明的一種「手段」而已,詩這種文字形式即是理想文明的本質。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文本中諸多對理想文明的辯證,其實也是詩人對「詩」的嚮往和論證:
「人類內心最裡面/一直渴望無條件去相信……」
「如果凡事一成不變/連「最古老」都會失去意義」
「單是與世隔絕/成就不了桃花源/我必須更坦率、更無成見地/和我的故事對話」
「只有暴露於它/我們才能和現實世界/成為一體」
詩人所嚮往中的詩境,並不是像傳統的桃花源那樣,隔絕於現實世界之外的,而是暴露於現實世界中,能夠不畏現實,與它「成為一體」。因為若一昧崇古、一成不變,古老也將會失去意義。詩歌應勇於創新,並且更無成見、更坦率的與自己的故事對話。詩人相信,理想的文明和詩歌,是每個人內心的鄉愁。詩人的內心最深處,有一個渴望去觸碰和無條件相信的,永恆的家鄉。
參考資料:
書籍
羅智成,《問津:時間的支流》,聯合文學出版,2019.03
羅智成,《夢中邊陲》,印刻出版,2008
羅智成,《夢中書房》,聯合文學出版,2002
羅智成,《文明初啟》,聯合文學出版,1999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揚智出版,2002。
論文:
林燿德〈微宇宙中的教皇──初窺羅智成〉,《一九四九》,臺北:爾雅出版社,1986。
田運良,〈詩密室的黑與亮、囚與逃〉──羅智成詩的空間意象,《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三十七期,2017.03
曾琮琇,〈從自轉到公轉──論羅智成《黑色鑲金》中的後設美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10
李泓柏,〈羅智成詩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06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羅智成 #問津 #詩境 #敘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約櫃 #考古 #傳說中的約櫃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約櫃,是個在舊約裡面出現過的神聖櫃子,是以色列人按照上帝的指示和設計打造出來,用來放聖諭板,也就是兩塊寫著十誡的石板,長2.5肘尺,寬1.5肘尺,高1.5肘尺,用金合歡木打造而成,內外都包上純金,還有優...
世宙平面圖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近來親子天下出版的一本繪本,內容鼓勵大小讀者作圖像式思考,親子天下邀請我為這本書書推薦文。
《地圖喵》透過一隻貓的夜間行動,引發一系列圖像式的呈現,將立體的行為變成平面的地圖,像是在院子裡打滾,成了繞圈線條;夜走路線,成了小貓的夜行圖。接著,可看到書中一連串連線式的腦力引導,作者拋出了各種圖表,從最小單位的結構圖、身體構造圖、交通路線圖到宇宙星系圖,這些圖示與地圖就是一種溝通訊息,從中可獲得更廣度的知識。
無疑的,作者鼓勵著大小讀者善用圖像式思考,用不同於語言文字的模式解讀事物。書中各類圖表,如平面圖(俯視圖)、示意圖、解剖圖、比例尺、路徑圖、剖面圖、結構圖⋯⋯等,就是將資訊統整,以圖表與使用者溝通。而為了示意給使用者看,製圖者及使用者都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或者說,圖像的使用讓人們的想像力及觀察力都提升了。
讀者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呢?地圖可以呈現距離、大小、比例,亦可讓讀者想像無法看見的地方,雖無法環遊世界,卻可以透過世界地圖綜觀全球;無法搭上太空船遨遊宇宙,卻可透過宇宙星球圖神遊太陽系;無法以小視野看見水中的生態,卻可以從示意圖,了解水中世界。接著,更細微的,可以在此書中得到知識性的科普資訊,例如方位記號、比例尺、分子組成、身體器官、植物構造、行星、天文星座等。
http://zoyo.tw/book-20210123/
世宙平面圖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何圖像閱讀的能力很重要
人們慣於使用語言表達,但除了口述及書寫外,其實 #圖像表達 可以有更多的想像、更能一目瞭然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地圖與圖示,這也是為何帶孩子學習圖表的能力如此重要
《 #地圖喵 》的作者鼓勵大小讀者善用圖像是思考,不同於語言文字的模式解讀事物,書中各類圖表,如平面圖、示意圖、解剖圖、比例尺、路徑圖等,就是將「資訊統整」,以圖表與使用者溝通
讀者可以從書中學習到甚麼呢?地圖可以呈現距離、大小、比例,亦可讓讀者想像無法看見的地方,雖無法環遊世界,卻可以透過世界地圖綜觀全球;無法搭上太空船遨遊宇宙,卻可透過宇宙星球圖神遊太陽系;無法以小視野看見水中的生態,卻可以從示意圖,了解水中世界。接著,更細微的,可以在此書中得到知識性的科普資訊,例如方位記號、比例尺、分子組成、身體器官、植物構造、行星、天文星座等。
可以這樣與孩子一同圖像式學習↘↘
世宙平面圖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約櫃 #考古 #傳說中的約櫃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約櫃,是個在舊約裡面出現過的神聖櫃子,是以色列人按照上帝的指示和設計打造出來,用來放聖諭板,也就是兩塊寫著十誡的石板,長2.5肘尺,寬1.5肘尺,高1.5肘尺,用金合歡木打造而成,內外都包上純金,還有優雅的修邊,櫃蓋是純金打造的,兩端各有一個基路伯天使像(Cherub)也就是智天使像,也是用純金打造的。兩個天使的臉朝向櫃蓋,翅膀向上張開蓋著櫃蓋,約櫃的櫃腳上方有四個金環,兩個包金的合歡木穿過這四個金環,方便抬起約櫃。
在希伯來書9章1-28節裡面有講到,
裡面有燒香的金盤+和整個包金的約櫃+,櫃裡有裝著嗎哪*的金罐+、亞倫那根發過芽的杖+,還有兩塊約版+
但是在列王記上8章9節,卻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裡面寫著:
約櫃裡只有兩塊石版,是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耶和華跟他們立約時,摩西在西奈山放進去的。
那麼究竟現在約櫃在那裡呢?今天我們來找傳說中的約櫃吧!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傳說中的故事,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吧!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所有精彩的影片咯!
好!我們出發尋找約櫃吧!
聖經裡面的記載
我們剛才大概形容了約櫃的樣子,那麼它真的擁有神奇的力量嗎?在舊約裡面,它主要的用途就是提醒以色列人上帝和他們在西奈山上面的誓約,而這個約櫃本身是在贖罪日裡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並不是任何人都能碰這個約櫃,在利未記裡面16章,1節開始有講到:
亞倫的兩個兒子走到耶和華面前來,結果死了+。這件事以後,耶和華對摩西說話。 2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告訴你哥哥亞倫,不可任意進入帷幔內+的至聖所+,來到約櫃蓋前,免得他死亡+,因為我要在約櫃蓋上方+的雲中顯現+。
所以這個約櫃就是上帝耶和華出現的寶座,在沙姆爾記的4章4節裡面有說到:
於是他們派人去示羅,把約櫃抬來。這個約櫃屬於天軍的統帥耶和華,他坐在兩個基路伯天使上面。
因此兩個基路伯天使就等於是上帝的戰車,如果上帝臨在,雲彩會停在聖殿上面,也就是以色列營地的正中央,等下會和你們解釋什麼是聖殿。由於約櫃是等於上帝的出現,因此大衛王把約櫃移到耶路撒冷時,就說耶和華住在錫安(zion)也就是耶路撒冷的另外一個稱呼。
搬運約櫃的人只可以是利未人,雖然可以抬,但是還是不可以接觸這個櫃子。
必勝的武器?
那麼這個約櫃是不是有著神奇的力量,可以讓以色列人百戰百勝?非也!
如果以色列人對於上帝不忠,上帝會降罪於他們身上,好像他們在對抗費利人時,把約櫃也搬到了戰場,但是卻還是不敵費利人,是因為以色列的祭司何弗尼和非尼哈肆意作惡,所以上帝不和他們同在,而費利人更殺了他們三萬多人,把約櫃也搶走了。但是費利人搶了約櫃過後,就一直發生災難,最後七個月後歸還了約櫃給以色列人,災難才停止。
最後的記載
過後就到了大衛王的時候,約櫃就被運到了耶路撒冷,在還沒有到曠野之前,約櫃是放在流動的至聖所裡面,直到所羅門王的時候,第一座聖殿就建造在摩利亞山上,所以最後約櫃就放在這座聖殿裡面。而在聖經最後一次記載的就是這段經文:
歷代志下35章3節:他又對以色列人的導師a,就是那些在耶和華眼中聖潔的利未族人,說:「你們要把神聖的約櫃放回以色列王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造的聖殿裡,不用再扛抬,現在要敬奉耶和華你們的上帝,為他的子民以色列人服務。
這句話是在約西亞王18年,大概就是公元前622年
巴比倫之囚
在公元前597和586年,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兩次帥兵攻打以色列王國,滅了猶太王國,把裡面的所有貴族,祭司,商人等都抓到巴比倫裡面做奴隸,剩下一些窮人就留在耶路撒冷種葡萄,聖殿被燒,裡面的金銀珠寶都被搶光,也聖殿裡面的約櫃也不翼而飛。
而過了幾十年後,巴比倫就被波斯帝國滅了,而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就解放了以色列人,把他們放回耶路撒冷。
而所羅巴伯,就是流放在巴比倫的猶太國王的孫子,他負責帶領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他們的家園,而那個時候,重建的聖殿裡面已經沒有約櫃了。
那麼約櫃究竟去了哪裡呢?是被巴比倫人搶了,還是以色列人藏起來了?
這些資料並不可以在聖經裡面找到,而收錄在次經,也就是在馬加比二書裡面可以找到,這個次經在天主教和東正教都被認為是聖經的其中一部分,但是新教卻不大相信裡面所說的內容。但是我們可以在裡面找到約櫃的線索。
在馬加比二書裡面,先知耶利米收到上帝的諭令,命令他帶著一班勇敢的祭司,將約櫃和帳幕等聖物運出聖殿,藏在一個石窟當中。而記載中的是說登上摩西遙望神的產業所登的山,那究竟是哪裡呢?應該不是摩西領受十誡的西奈山,因為西奈山是在埃及。相隔太遠了。
這裡記載耶利米到了那個山洞,把約櫃,金香壇,帳幕放在裡面,然後堵住洞口。那麼他們是如何把約櫃從聖殿運出去呢?
隱藏的機關
耶路撒冷的第一座聖殿是所羅門王建造的,巴比倫入侵過後就被燒毀了,而第二座聖殿是希律王在第一座聖殿的舊址上面建造的,但是羅馬帝國入侵耶路撒冷過後,就燒毀了第二座聖殿,在上面建造朱比特神廟,是羅馬神話裡面的眾神之王,好像是希臘神話的宙斯一樣,羅馬王也把猶太省改名為巴勒斯坦。
到了公元637年,伊斯蘭王國佔領了巴勒斯坦,又再同一個地方上面建造奧瑪清真寺,也就是現在的園頂清真寺。而原本的約櫃的位置是在聖殿的東邊。但是由於太多次拆了重建,燒毀又重建,因此他們並不清楚舊址的東邊是哪裡?但是估計是這個清真寺北面的碑與靈石碑亭才對。
而這個石碑亭的四邊剛好都有一顆四方形的鍵石,這可能是原本至聖所秘道的開關,大家來看看聖殿的平面圖,左邊的四個鍵石就是機關的開關,而右手邊的圓柱也是機關的一部分,有什麼證據推測這個圓柱也是機關的一部分呢?
在聖經裡面記載,在建殿的時候,兩個圓柱分別高18肘尺,上面有5肘的圓頂,但是巴比倫王入侵耶路撒冷時,要把圓柱拆掉拿回去巴比倫的時候,卻變短了,上面原本5肘的園頂變成了3肘。難道他量錯了?
但是過後以色列人被擄走後,圓柱的圓頂長度又變回5肘,這究竟是什麼回事,他們研究人員就預測這是所羅門王從埃及皇朝裡面學到的沙液體壓升降系統。在所羅門建造聖殿的時候,已經設計好約櫃秘密運出聖殿的秘道,而至聖所的四個鍵石就是啟動機關的開關,而圓頂就會壓下來變短了,而至聖所裡面的秘道就會打開,而他們就用這個秘道把它秘密運出聖殿。
世宙平面圖 在 七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C Blaster Master 超惑星戰記1988
《超惑星戰記》(日版名:超惑星戦記 メタファイト,英文版名:Blaster Master,日版名假名部分為「Metafight」的轉寫)
地圖採用如黑暗靈魂一樣部分互通方式遊玩,相當不錯玩又簡單。
遊戲系統:遊戲共有8個關卡。遊戲流暢的操作、關卡設計、精細的畫面和音樂皆獲得稱讚。關卡有分兩種模式,一種是橫向卷軸、另一種是當駕駛員下車進入小入口時會切換到成在平面圖的迷宮舞台探索零件來強化車子和車子的副武器。
PS:強烈建議第五、六、八關打王前把駕駛員的B鍵武器威力吃滿,不然王會很難打!!
故事概要:
日版設定
宇宙歷2052年蘇菲亞第三行星(ソフィア第三惑星)遭受到強大的「GOEZ」率領著「Inbem黑暗星團」(インベム暗黒星団)的來襲而損傷。逃到衛星NORA的科學研究院集合力量開發一台對抗機器,他是破壞GOEZ的最終兵器-超行星萬能車輛「金屬攻擊者」(メタル・アタッカー,NORA/MA-01)。而搭乘者是天才少年駕駛員「凱恩·加德納」(ケイン·ガードナー)面臨激戰的故事。
歐美版設定
詹森和他的寵物青蛙弗雷德掉入地球的一個洞中。他在這裡發現一輛戰車「索菲亞三世」,並駕駛其和輻射變異生物戰鬥。玩家控制詹森和戰車索菲亞三世,尋找弗雷德的下落,並擊敗變異生物和頭目Plutonium。
遊戲遊玩者:Cayenne Chou
世宙平面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東大門設計廣場Dongdaemun Design Plaza/DDP位於韓國首爾東大門,總面積為86574平方米,最高高度為29米,地下3層、地上4層,包括藝術廳、文化中心、設計實驗室、創意市場和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五大場館設施,是首爾的地標建築之一。廣場由英國著名建築師薩哈•哈帝設計,斥資4,840億韓元歷經5年建成,是世界最大規模非標準建築。是座三維非標準建築,以與周邊地形結合為設計理念。其設計師薩哈•哈帝是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英國女建築師,在國際建築界享負盛名。在東大門設計廣場開館前,哈迪德訪問首爾時曾說:「我想要打破建築與自然的界限。雖然非常難,但是我成功做到了。建築本身成為地形是東大門設計廣場的特點。」在設計技法方面,東大門設計廣場採用了一種將二維平面圖面信息轉換成三維立體設計的最尖端設計技法「建築信息模型」。 整個建築是毫無接縫的流水線形,外觀呈曲線形像個巨大的外星宇宙飛船,內部沒有一根柱子。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所在地的前身是東大門運動場。1982年韓國職業棒球聯賽創立時,東大門運動場曾是揭幕儀式的舉辦地。1984年,隨著首爾蠶室運動場的建成,東大門運動場被改造成了一個跳蚤市場。2008年東大門運動場被拆除。歷經5年建設,於2014年3月21日正式開放。
藝術廳: 位於地下2層,可舉辦會展、新品發布會、展覽、時裝秀、演唱會、各種演出及首映式等。文化中心:位於地下2層至地上4層,展示韓國創意品和全球最新設計潮流。設計實驗室:分布於1至4層,由多個展館組成,為民間創意資源交流以及設計相關業務提供平台。創意市場:其與地鐵直通是「文化+體驗+購物」的綜合文化空間。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建於2009年,由東大門歷史館、東大門遺構展覽館、東大門運動場紀念館、活動廳、設計畫廊等構成。
世宙平面圖 在 【世宙】2座:高層|G室|429呎、2房☎️6288-6858 的推薦與評價
查詢 http://wa.me/85262886858/?text=查詢 世宙 # 世宙 #成交#成交價#元朗#元朗站#朗屏站#美聯#搵樓#樓盤#半新樓#朗屏8號#朗城匯#元朗置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