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需要看看成功學的書,讓自己硬起來﹞
我在斜槓進階班的學生小黛在yahoo開設專欄,最近有一篇文章鼓勵大家要多多跟同事互動,比如中午邀約吃飯。有人讀了之後,說自己的個性內向害羞,已經許久沒和同事共進午餐,擔心這時候硬生生打進去別人的圈子,大家會多疑,像是問他怎麼突然要跟大家一起吃飯,小黛教得很好,她說:
「就說你之前都在減重,飲食必須控制,現在有達標了,所以又可以和大家吃飯了。」
理由是什麼並不重要,給一個即可,通常都會被接受。可是詢問的讀者後來想了想,覺得麻煩,想說算了,因為—
「我想做自己,比較自在。」
的確,很多人都有這樣想法,好像做自己是天底下最偉大的事,其他的事都要迴避勿近。不論我過去擔任主管,或是現在是職場作家,都認為這種思維是極其不成熟。最近讀了一本書「你相信,所以成功」(Believe it to Achieve it.),屬於成功學的書,裡面有一句話完全說出我的心聲:
「改變是成長的法則,成長是生命的法則。」
作者博恩崔西是成功學大師,擁有超過5千萬讀者與粉絲。他說,很多人都想成長,卻絲毫不想改變,但是以為結果會為了自己而改變。這樣的思維,是不是極其荒謬﹖
仔細觀察四周,到處都是這種人,恐怕連你自己也是。就像上面那位讀者想要跟同事建立良好關係,做起事來輕鬆方便,同時又不想改變自己,十足是一個好笑的典型範例。
像這類成功學的書,在現在台灣,看起來頗為不合時宜,不少人會嗤之以鼻,認為又是那些無腦勵志的心靈雞湯。不過相反的,我也很受不了目前台灣充斥的一些書與文章,多半是心理諮商師或身心靈工作者撰寫,一味安慰大家接納既有的個性,比如上面這位讀者,應該會有人跟他說:
「沒關係,做你自己,與自己和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所以職場上,盡是這些只有自我﹑沒有他我的人。一位精神科醫師主持一家診所,有一次跟我抱怨,現在年輕人聽不懂弦外之音﹑不知道察言觀色,讓他在帶領他們做事時,充滿困擾。沒騙你,當時在我的心裡響起一個極小的聲音:
「還不是你們教壞的!」
我承認,自己是喝成功學奶水長大的一代。上個世紀70﹑80年代,剛出校園,經濟蓬勃,處處都是希望,因此盛行成功學,人人像打類固醇一樣,有如充氣飽滿的米其林娃娃。
大概是物極必反,現在難得有人出版成功學的書,因為光是年輕人的口水都足以把它們淹沒,於是只剩下一些軟言軟語的心靈成長書籍,像填滿棉花的枕頭壓住我的臉,快窒息而亡,跟台灣的經濟一樣悶壞了。
由於帶領學生做斜槓,我越來越相信成功學裡面的一些金玉良言,比如「相信,就是最大的力量—先相信自己會成功,才會看到成功」,這句話等同於英文的「Believing is Seeing.」以我的學生為例來做說明,最能見證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他們大概可以分成2類:
1. 相信了,就看到了
2. 看到了,才相信
第一類的人占少數,第二類的人占多數,你猜哪一種人容易跨出第一步﹖答案是第一類!因為他們不疑有他,信心滿滿,想到就去做了。相反的,第二類的人會想很多,想來想去都是問題,膽子就小了,腳步也縮回去,遲遲不敢邁開腳步。
接著,你再猜哪一種人不容易被擊潰,會持續做下去﹖答案還是第一類!因為他們相信啊,有信念在﹑有希望在,遇到問題就想辦法突破。可是第二類的人一直不相信啊,因為始終沒看見,一旦遇到問題就自我懷疑,路就走不下去。
因此,這兩種書都要看。心理類的書,有助於了解自己;成功類的書,給自己打強心劑。
假使偏廢於某類,比如心理類看多了,會軟趴趴,遇到問題習慣往外歸因,像是責怪原生家庭或不幸童年,或是怨歎天生魯鈍﹑或不具才華等;至於成功類的書看多了,則是硬幫幫,同理心比較低。兩者,都不是好事。
#职场斜杠
#尹星知识管理学院
*** ***
欢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点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师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强大 Be A Star】课程资讯: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强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书店与网站都可以购买: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与自己和解英文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临终关怀 让活着有尊严
二零一四年二月八日 上午十一时二分
报道:黄宝君
在死亡跟前,我们都是初学者。活着的人,没有死去的经验;死去的人,即便经验再丰富,也无法告诉我们。因此,思考死亡这件事,始终是活着的人去领受的死亡。转身离去,你最想留下什么,让人回忆?是恶毒、贪婪、狂妄;还是慈爱、宽容、温暖?
人生谢幕时,你最想见到谁呢?面对未知,我们总是想太多,总是为了好坏对错而执着了一辈子;然而面对人生必然的死亡,我们反而很少思考。
‘死亡’碍于儒家思想的关系,典型的华人传统文化,我们都很少去谈这一块,待葬礼完成后就不再提起,然而那个疙瘩却依然埋藏在内心里头。冯以量的父亲在他13岁时因癌症去世,而母亲在他18岁时也不幸去世。“我们很多人对死亡总是避而不谈的,觉得那是很不吉利的事,但是实际上我们聊的并不仅仅只有死亡,而是死亡来临之前活着的每一天。”
冯以量曾经在新加坡的慈怀病院担任医疗社工长达6年,陪伴过无数的末期病人。近年来他回到了马来西亚服务,希望可以进一步地推广安宁疗护与善终的概念。“其实当我们说‘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这两个名词,基本上它的英文就是Hospice care或者是Palliative care,因为翻译的国家不一样,比如说中国就翻译成临终关怀;台湾则把它翻译成安宁疗护。曾经有一段日子在书上写成‘临终关怀’,后来换成了‘安宁疗护’”。
“比如当我们要和躺在病床的病人交谈,在他们生命垂危的时候,一说到临终关怀,感觉就好像有点要咒人家好像‘临终’了,‘安宁’则相对地比较温暖。”他举例,当我们患上末期病症后,我们就要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好不好让他在还没有去世之前得到一种活着的尊严,不要只是让病人躺在那边等死。
安宁疗护有很庞大的团队,里面有医生、护士、社工、辅导员、义工等,所以负责的范围也概括了很多部份。人的身心灵都有不同的需求,如果达不到一种平衡的时候,就会承受痛苦。冯以量在慈怀病院负责当社工,负责跟病人聊天,让病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得到‘善终’;家属能够得到‘善生’;彼此的关系能够得到‘善别’。
小簿子记录病人需求
冯以量写了《善终》这本书,目的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里头有太多的忌讳,希望能借此观察每个人身上的‘善终’会不会开花。“每当与病人聊天的时候,手持着一本555的小簿子,把病人的需求记录起来,离开前都会问病人他想完成什么,这问题的背后是希望让病人在活着的每一天都能有感觉到他被尊敬,一种生命活着的尊严。”
当遇上家里有末期的病人,我们总是在他面前隐瞒病情,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不会觉得太痛苦,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没有其他人可以代替病人受苦。每一个病人都应该有知道自己病情的权利,才能为自己做最有利的医疗决定。“比如说病人很大声地骂他的家属,为什么你们不早一点告诉我真相,因为他有想要说的话、想要交待的、想要见的一些人等,这就是尊严。怒骂这些家属的时候,其实他还是会去世,只是到最后这些家属会很难过而开始自责,所以他的善生就比较辛苦了。”我们不是鼓励病人一定要知道,最终还是要看病人的个人意愿。一个人的善终,其实影响留下来的人的善生。
溫暖善別得善生
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有好有坏,无常,冯以量还是会听到很多心酸的案例。“我不想用道德的尺度去判断孩子的好坏,因为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他们不愿意告诉人家的家丑。”冯以量一直相信‘血浓于水’的道理,我们的生命源头都是来自于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哪怕他是一个多坏的父亲或是多坏的母亲,我的生命的存在是他给我的,如果我没有办法跟他有一个善别,那我接下来的生活并不会容易过的。“
有时候我们看到那种20、30年都不能够和解的关系,到最后看到爸爸躺在病床很简单地看着儿子说一声‘对不起’,这个孩子就被释放了,这就是一个温暖的善别。”他表示,一旦得到‘善终’关系,代表得到‘善别’,这些活下来的家人相对之下,比较容易得到‘善生’。
冯以量也曾面对过很多很棘手的状况,“有个脾气很坏的病人,把所有的医生、护士、社工都给骂走,他骂我的时候骂得很凶,我很诚实地告诉他,因为我看到你的孤单,如果我们都不来看你的话就没有人来看你了,结果这个老先生他哭了,最后我也成功进入他的内心。”
他是一个有婚外情的男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抛下妻子和两个儿子,他觉得外头的那个女人是最好的,所以他沦落到现在的地步。他的第一任妻子和儿子也不愿意来看他,到了过年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他其实很想很认真地跟他的孩子说声对不起,他打了电话却没有介绍他自己,只对着电话筒说了声对不起,之后就盖上电话。当时我就在旁边,结果我去打电话跟他的儿子说,刚才这通电话是你的爸爸打来的,但他的孩子无动于衷,所以就带着这种遗憾渡过了孤独的农历新年。
四月份,他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前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借我的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他说:“至少我知道在我走的时候,有一个人关心我。”我答应了,他举起他的手合掌,放在头上一直跟我说谢谢,我自己也流下了眼泪。我对他深感抱歉,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他的儿子没有一个来探望他,
反而是倒过头来他安慰我说:“你已经做到最好了,被我骂了一个月都还愿意来。”他忠告我说:“不要看对,不要看错,对错不重要。我以前每一次觉得我对的东西,现在生病的时候,我看回去,其实都是错的。”我们都用尽一生的执着来领会,世事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
林润崧:死亡来临前 有意义的活着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一直在教导学生如何过简约朴实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学习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很多东西不必操心的不去操心。华人传统不谈死亡,事实上是因为内在对死亡这未知的事件有着强烈的恐惧感。孔子之所以不愿意提及神、鬼这些东西(“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事实上他是着眼于现实的表现。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问鬼神之事,他澹澹地回学生说:活人的事你都还没弄明白,怎么先想着去侍奉死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不甘心,说:敢问死?孔子又淡淡地告诉他:连生的道理都还没搞懂,怎么能够懂得死?(“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和儒家不同,儒家有太多政治因素融杂其中;孔子的想法则比较单纯,他只有三个简单的想法:使老年人得到安适的奉养。使朋友之间交往,能以诚信相对待。使年幼者得到关怀爱护(“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穷一生都在努力让每一个人能够领悟“只有活着,才有尊严的道理”。生者有尊严,逝者自然也有尊严;孔子讲礼,就是要人学习尊重,懂得自尊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被人无礼的对待,我们就要学习有礼的待人。死亡前我们如果不喜欢被人无礼的对待,在生时就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被人有礼对待的人。
孔子的这个态度对我们今天仍很有启发,先要把我们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掌握,一点一点学起来,而先不要超越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或者玄之又玄的东西。
谈死亡,让我们看见的是许多个别生命的自私表达,抗拒自然发展的法则,以及人为的拒绝面对;面对死亡要教导我们的功课,我们逃避,以为参加一个宗教团体、心身灵团体就可以避免面对死亡的恐惧,或者听信死后会如何如何,就觉得确有其事,这一切都太简单地把责任推诿给那些团体,反而让人迷失自己。
接受人会死亡这事实,远比相信死后会怎样怎样的想法更切实;在死亡还没来临以前,好好珍惜不用面对死亡的日子,过着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吧!
http://www.kwongwah.com.my/supplement/2014/0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