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can’t fly, then run; if you can’t run then walk; if you can’t walk, then crawl; but whatever you do, you have to keep moving forward.”– Martin Luther King, Civil Rights Leader
「不能飛就用跑的,不能跑就用走的,不能走就用爬的,但不管你做什麼,你必須持續往前。」– 馬丁‧路德 (民運領袖)
同時也有1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
不能走就用爬的 在 美安台灣 Shop.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靈 OPC】
如果你不能飛,那就奔跑;如果跑不動,就走路;實在不能走,就用爬的。無論如何,你得不斷前進。─馬丁路德.金恩,美國民權運動領袖。
不能走就用爬的 在 顏冠希J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4號金曲獎大家硬起來集氣
大支金曲歌王~硬是要得🏆🏆🏆
-
當良藥不再苦口——#悠遠世道的流螢之光:大支 〈硬〉
「就算是小小火金姑,光也要照亮全世界。」——大支 〈#Nylon〉。
〈硬〉是 #大支 出道滿15年之作,從話題中尋找深度,創造新的著力點。一向不追逐娛樂糖衣的大支,是懸壺濟世的饒舌良醫,也是苦口婆心的嘻哈校長。但這次,他的良藥不再苦口,反而變得迷人、新穎又刺骨——不僅灌注更多音樂性,flow更是精進連連,重擊樂迷的心。
此外,大支也以各種豐富音效、環境地景(soundscape)灌入每首曲子中,提昇樂曲的整體敘事性。
《硬》先從哀怨中帶著猖狂的Tri-Hop曲風〈小丑〉開場,滿滿詭譎磁場拉著樂迷一同陷落,〈扣板機〉期許社會摒除以暴制暴的怒氣,而要看清問題的根源在於人心。〈王董〉點出對於功利名望的病態追求,大支以險惡刁鑽的flow正面迎擊亞洲各國席捲而來的trap風潮,精準示範trap並不只能唱些酒色財氣的內容,步步進逼的韻腳,「以毒攻毒」,也能如此滋補。
與Hello Nico合作的〈表面〉,以大支擅長多年的動保隱喻、拉扯出後續的反思,與〈扣板機〉一曲彼此環環緊咬。
〈抗議〉則延續大支苦民所苦的慧眼,以小人物的故事切合時事。大支透過不斷迂迴loop、狠狠切下的碎拍,暗諷這些時事每隔幾年就會重演一次,因為結構性的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
「活在這功利暴漲,加慾望囂張的時代,饒舌好像剩下不負責廢話,
有時候我也會肖想,摸良心要講,真話卻又被自己用錢塞住了嘴巴。」
這段看似在暗示大支的心灰意冷,其實又讓人深感欣慰,他看見了新生代的焦慮、窮忙與迷惘,彷彿替樂迷們鋪開一張能安心墜下的保護網。
〈9752〉以星爺詼諧浮誇的經典港片台詞漸入,讓整張專輯的節奏再度鮮活起來,也與後續詼諧鬧事的吟唱verse,琅琅上口的妙梗連發,讓人頻頻點頭。〈長江一號〉則再度開砲,細屬大支抵抗親中勢力的豐功偉業,蓄意以26用語討戰的大支校長,配上致敬經典動作片〈虎膽妙算〉(/ 不可能的任務)的鼓拍取樣sample,實在帥到有剩。
但可不是這樣就完了,最後一句大支宣佈中國開放自由民主,顯示出他從來就不是為反中而反中,而是聲援中國各地的民主曙光早日到來。
〈夢蝶〉以驟雨般的絢麗鋼琴開場,以莊周的「夢蝶」典故、搭上潘琪妮迷幻的美聲,再度佈下一個個交疊的邏輯探問。
和柯泯薰合作的〈途中相見〉將佛教的故事浪漫具現化,紮實而讓人舒緩的鼓拍帶點熱帶斯卡(Ska)曲風的溫潤氣息,是匠心獨具的安排。
壓軸曲〈Nylon〉請來鄭南榕先烈的遺孀葉菊蘭女士,以靈騷(Spirituals)低吟的元素來佐唱經典曲目「舞女」,暗喻台灣自古以來在各個政權中不斷無奈空轉虛耗的悲涼處境。
〈Nylon〉堅定的母性光輝,配上大支最擅長的全台語饒舌敘事,節拍一下就讓人落淚到最後。輝煌又澎湃的管弦編曲、配上大支猛烈重擊的flow,將淚腺一次引燃,樂迷們彷彿都跟著當年的Nylon一起在烈焰中奔馳了一次。
人人有功練大支的音樂中,樸實又帶著一股島國子民特有的滔滔蒼勁,但在這次的《硬》中,他更加強了flow的流行性與音樂性。對一個出道十多載、早被喻為嘻哈校長的男子漢而言,需要多少謙卑,才能不斷精進?
曲末,大支再度引述金恩博士的名言「倘若不能走,就用爬的」,以堅毅清澈的口條鼓舞樂迷,洋溢著台灣話特有的暖暖後勁,剛柔並濟。
人的本性渴望光明,絕非渴望安逸。
而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了——
就像小小螢火蟲,看似飄渺遙遠,卻總在前方亮著。
當良藥不再苦口——#悠遠世道的流螢之光:大支 〈硬〉
「就算是小小火金姑,光也要照亮全世界。」——大支 〈#Nylon〉。
〈硬〉是 #大支 出道滿15年之作,從話題中尋找深度,創造新的著力點。一向不追逐娛樂糖衣的大支,是懸壺濟世的饒舌良醫,也是苦口婆心的嘻哈校長。但這次,他的良藥不再苦口,反而變得迷人、新穎又刺骨——不僅灌注更多音樂性,flow更是精進連連,重擊樂迷的心。
此外,大支也以各種豐富音效、環境地景(soundscape)灌入每首曲子中,提昇樂曲的整體敘事性。
《硬》先從哀怨中帶著猖狂的Tri-Hop曲風〈小丑〉開場,滿滿詭譎磁場拉著樂迷一同陷落,〈扣板機〉期許社會摒除以暴制暴的怒氣,而要看清問題的根源在於人心。〈王董〉點出對於功利名望的病態追求,大支以險惡刁鑽的flow正面迎擊亞洲各國席捲而來的trap風潮,精準示範trap並不只能唱些酒色財氣的內容,步步進逼的韻腳,「以毒攻毒」,也能如此滋補。
與Hello Nico合作的〈表面〉,以大支擅長多年的動保隱喻、拉扯出後續的反思,與〈扣板機〉一曲彼此環環緊咬。
〈抗議〉則延續大支苦民所苦的慧眼,以小人物的故事切合時事。大支透過不斷迂迴loop、狠狠切下的碎拍,暗諷這些時事每隔幾年就會重演一次,因為結構性的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
「活在這功利暴漲,加慾望囂張的時代,饒舌好像剩下不負責廢話,有時候我也會肖想,摸良心要講,真話卻又被自己用錢塞住了嘴巴。」
這段看似在暗示大支的心灰意冷,其實又讓人深感欣慰,他看見了新生代的焦慮、窮忙與迷惘,彷彿替樂迷們鋪開一張能安心墜下的保護網。
〈9752〉以星爺詼諧浮誇的經典港片台詞漸入,讓整張專輯的節奏再度鮮活起來,也與後續詼諧鬧事的吟唱verse搭得琅琅上口,妙梗連發,讓人頻頻點頭。〈長江一號〉則再度開砲,細屬大支抵抗親中勢力的豐功偉業,蓄意以26用語討戰的大支校長,配上致敬經典動作片〈虎膽妙算〉(/ 不可能的任務)的鼓拍取樣sample,實在帥到有剩。
但可不是這樣就完了,最後一句大支宣佈中國開放自由民主,顯示出他從來就不是為反中而反中,而是聲援中國各地的民主曙光早日到來。
〈夢蝶〉以驟雨般的絢麗鋼琴開場,以莊周的「夢蝶」典故、搭上潘琪妮迷幻的美聲,再度佈下一個個交疊的邏輯探問。
和柯泯薰合作的〈途中相見〉將佛教的故事浪漫具現化,紮實而讓人舒緩的鼓拍帶點熱帶斯卡(Ska)曲風的溫潤氣息,是匠心獨具的安排。
壓軸曲〈Nylon〉請來鄭南榕先烈的遺孀葉菊蘭女士,以靈騷(Spirituals)低吟的元素來佐唱經典曲目「舞女」,暗喻台灣自古以來在各個政權中不斷無奈空轉虛耗的悲涼處境。
〈Nylon〉堅定的母性光輝,輔以大支最擅長的全台語饒舌敘事,節拍一下就讓人落淚到最後。輝煌又澎湃的管弦編曲、配上大支猛烈重擊的flow,將淚腺一次引燃,樂迷們彷彿都跟著當年的Nylon一起在烈焰中奔馳了一次。
人人有功練大支的音樂中,樸實又帶著一股島國子民特有的滔滔蒼勁,但在這次的《硬》,他更加強flow的流行性與音樂性。對一個出道十多載、早被譽為「嘻哈校長」的男子漢而言,需要多少謙卑,才能不斷精進?
曲末,大支再度引述金恩博士的名言「倘若不能走,就用爬的」,以堅毅清澈的口條鼓舞樂迷,洋溢著台灣話特有的暖暖後勁,剛柔並濟。
人的本性渴望光明,絕非渴望安逸。
而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了——
就像小小螢火蟲,看似飄渺遙遠,卻總在前方亮著。
⭐《硬》博客來購入連結:https://goo.gl/1Do5rm
⭐《硬》KKBOX連結:http://kkbox.fm/Ha1qcb
💚延伸收看:#為何台灣嘻哈如此特別?⭐
5大Hip Hop正能量男神,#均來自冠軍族裔:https://goo.gl/FfVW78
🔰#KKBOX歌單: #自由血淚史!台日紐島國Hip Hop猛將錄
http://kkbox.fm/gD3xf6
不能走就用爬的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色的……
據說某廟是陰廟,主神像因久未開光,進駐了各式各樣的鬼怪……
學校有這麼多靈異現象,是因為過去是亂葬崗……
不能用紅筆寫名字,否則會短命⋯⋯
車子經過辛亥隧道,廣播有時會自動切換頻道,甚至出現充滿雜訊的誦經聲……
行人號誌上的小綠人,每走兩萬步就會跌倒一次……
無論是巷說物語、靈異怪談、謠言耳語或小道消息,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傳說與事實共同形塑而成的世界。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是臺灣第一本系統性蒐集各類傳說怪談的百科專著。從蒐集故事、追索脈絡,到研究詮釋,取材範圍涵蓋清領時期的地方誌,日治時期的舊文獻,以及媒體資料庫與網路論壇。三位執筆者耗時兩年,爬梳這些傳說怪談的起源與背景、騷動與擴散。全書總計收錄十大類100則台灣的都市傳說,兼具獵奇的想像與理性的趣味,也追索了這塊土地百年來,不同歷史時空下人心擾動的集體記憶。
作者簡介:楊海彥
一九九一年生,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
長期研究臺灣妖怪、怪談、民俗和文史,致力於實踐腦中幻想,並持續進行遊戲設計和小說創作。設計桌上遊戲《說妖 Legend Has It》、實境遊戲《光之屋》。
參與著作妖怪圖鑑《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旅遊隨筆《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小說《說妖 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謝宜安
一九九二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
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對臺灣都市傳說進行源流考證與細密分析。關注都市傳說、怪談、民俗中的現代性、性別、政治等。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
著有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參與創作桌遊、小說《說妖》等。
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及若干文學獎。
作者簡介:阮宗憲
臺中人。
過著白天公司與晚上工作室的雙重生活,
將文史研究當作興趣,回過神來已經共同參與了三本書和兩個遊戲開發。
設計桌遊《說妖》,參與著作《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說妖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以「城市還魂」為核心,從日治時期的妖怪神異世界觀創作開始,而後投入臺灣各地的神怪考察;期望以故事為載體,揉合歷史、民俗、文化等元素,讓城市成為充滿意義的地方。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與實地考察,每個月的例會一定要配著酒開。
作者粉絲頁: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出版社粉絲頁: 蓋亞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8feXXcVOAU/hqdefault.jpg)
不能走就用爬的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8月份回覆留言內容:親餵媽媽如何在沒有爸爸協助下獨立戒夜奶、寶寶不夜奶媽媽如何達到半夜供需平衡、寶寶奶量時大時小該如何調整、寶寶2個半月媽媽每次擠奶最多30ml是否天生沒奶、卵磷脂可以增加奶量/解決脹奶/塞奶/硬塊嗎、因為會導致寶寶不愛喝水嗎、7個月大的寶寶可以適用"如何建立寶寶健康作息"中的做法嗎、追奶後奶量沒增加需要去醫院照超聲波嗎、該如何改善1.5個月寶寶早上到晚上都要抱睡的習慣、晚上擠的奶早上喝會否導致寶寶嗜睡/冷凍的存奶營養是否不符合寶寶不同年齡的需要、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不痛嗎、小白點已破有奶水排出但乳頭疼痛怎麼辦、孕期醫生發現乳房有硬塊應該斷奶後拍X光或擠奶期想辦法先把奶通開、4個月開始刷牙該如何排進睡前儀式、寶寶最近晚上9點睡到5點很久沒吃OK嗎/若吃米糊後拖更晚才吃奶媽媽該如何排奶、擠奶器導致的乳暈腫痛可以用哪些藥膏、寶寶何時跟大人分房睡比較好、若寶寶趴睡可以減少Tummy Time嗎、寶寶剛出生黃疸指數偏高該怎麼辦、1歲多寶寶不喝鮮奶怎麼辦、寶寶邊喝奶邊拉屎之後就不認真吃了怎麼辦/2個半月寶寶很少給feeding cue怎麼辦、懷孕30周有初乳要先擠出來嗎、給寶寶3-5分鐘自我安撫時家長應該在身邊或離開、寶寶平常會自行入睡但遇到媽媽就失敗怎麼辦、沒經過睡眠倒退期真的需要擔心嗎、9個月寶寶匍匐前進算爬嗎、3個月親餵寶寶不接受奶瓶可以給學習杯喝奶嗎、清理鼻子時可以用棉簽嗎、排脹氣裡的脹氣指的是colic嗎、1歲後寶寶睡前喝鮮奶需要刷牙嗎、寶寶出生半個月是每4小時喝一次奶嗎、寶寶吃副食品沒碰到嘴巴旁邊皮膚但還是紅腫是食物過敏嗎、3個月母奶寶寶每天大便2-3次正常嗎、寶寶若食物不耐或過敏母乳媽媽需要忌口嗎、寶寶會爬後開始練走可以用walker嗎📢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的病情。
立即預約「 Sunny老師線上泌乳門診哺育諮詢 」
無論妳在國內或海外,透過線上視訊互動方式諮詢(Video Chat),讓Sunny老師即時專業輔導,解決妳遇到的母乳哺育問題!預約視訊諮詢服務:https://forms.gle/AphbHvtcv5Y2Rr4EA
Sunny老師的Amazon Store (推薦清單不定期更新) https://www.amazon.com/shop/sunnyhuang-ibclc
Sunny老師簡介: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Lamaze拉梅茲國際認證生育講師LCCE
DONA國際認證分娩陪產暨產後照護DOULA
美國紅十字會認證成人嬰幼兒急救、心肺復甦術、自動電擊器講師
廣告利益揭露:透過鏈接產生之符合的購買行為,我們可能會獲得合作網站提供之廣告佣金。
#Sunny回覆留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CYTvfNKYm0/hqdefault.jpg)
不能走就用爬的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6:48 誠心建議玩家們不要吃第三隻龜! 有毒! 打鳥會大量降攻!
大家好,歡迎收看《電玩宅速配》,我是最近沉迷於《寶可夢大集結》,瘋到連玩一個月爬了快兩支大師號,平均勝率65%的耿鬼打野愛好者漢克。
《寶可夢大集結》自去年首度釋出相關情報後,相信各位應該也看過了不少在在嘲諷這款遊戲的言論,但在我實際下去體驗了一番之後,不知不覺也過一段時間;這段日子我幾乎就是天天玩,也不知道哪種魔性一直在吸引著我,讓我一場接著一場一直打。自己身邊一些本來沒有在玩MOBA遊戲的玩家,竟然也都破例跑來嘗試這款遊戲。
講這些可能有不少觀眾會疑問,說我今天是不是要業配這款遊戲,我先講!我們沒有收遊戲半毛錢!我甚至還課了一點錢到遊戲內買寶可夢。而未來9月這款作品將會登上手機平台,到時肯定會有更多玩家加入這款遊戲,今天主要就是想就我一個多月玩Switch版本,從新手爬到大師的經驗,希望可以帶各位深度解析認識一下這款作品,看完之後決定這次要不要加入這款遊戲。光說不練,現在就馬上帶大家進到這個《寶可夢大集結》的遊戲世界中吧。
-基礎玩法介紹-
為了迎合可能完全不知道這款作品怎麼玩的玩家,我這邊先快速帶大家了解一下遊戲的基本玩法,遊戲地圖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上路、中央區域、下路,基本上路會放兩隻寶可夢、下路兩隻,中央區域可視為「打野」,則需要一隻寶可夢。在《寶可夢大集結》的對戰過程中,你是不需要購買裝備的,
你的等級直接決定了你的機體、你的傷害。
與大部分以透過推掉敵人主堡,進而取勝為目標的MOBA遊戲不同的地方在於,
《寶可夢大集結》它是需要透過「灌籃」來取得分數,
只要成功擊殺對手或者是地圖上的中立寶可夢都可以獲得經驗與重要的「精靈球」,
而你必需在不受對方干擾的情況下,把這些蒐集到的「精靈球」灌入對手的籃框,
佔領對方據點來獲取隊伍分數。
所以就算你整場殺了30多個人,但卻沒有佔領任何一座籃框、
沒有灌入任何分數,這樣的話你還是無法贏得勝利。
玩家必須想辦法把對手殺掉再將球灌入籃框、或者是把人引開再將球偷偷灌入籃框,
「能否灌籃得分」才是這遊戲取得勝利的最終關鍵。
基本地圖的遊戲時間為固定10分鐘一場,
倒數最後兩分鐘灌籃成功的話,還會有兩倍的分數。
當時間一到就會自動結算雙方隊伍的總分,最終比較高分的隊伍獲勝。
-固定十分鐘一場-
這裡就可以先來講一個我認為的遊戲優點,就是時間管理相當容易。
沒錯!遊戲每場的時間,就是不多不少10分鐘一場!不會像各位有時候在打LOL或是其它競技遊戲一樣,打個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四十分鐘還在僵持,
不知道多久會結束,女朋友來催你要出門了都還會忘記時間。
在《寶可夢大集結》裡的遊戲時間就是這麼固定,而且在單場競技的過程中,你是看不到你跟對手中途是獲得幾分的,一定要等到10分鐘一到的結算那瞬間,
才能真正知道成敗,那一瞬間的心情衝突感與緊張感,可以說是其它遊戲都體驗不到的。
-路線配置與主流打法講解-
講完了基本玩法,接下來進入比較深入一點的路線配置問題,
這裡是遊戲中的教學模式不會教的內容,大家一定要認真聽一下。
先講比較重要的中央區域「打野」的部分,這裡以現在的meta大多都會給比較需要發育的寶可夢擔當,舉個例像上個版本的耿鬼;這個版本相當流行的甲賀忍蛙,
這些都是到中後期發育起來,可以一波團直接carry全場的寶可夢。
因為中央區域「打野」可以說是經驗最肥沃、等級提升最快的一個位置,
第一次隊伍的正面交鋒,也就是遊戲時間剩8分50秒的出現在上下路線上中間的蜜蜂,「打野」位基本上都能率先吃完4攤野怪到達5級,會比上下路線上可能還在3級4級的寶可夢還佔優勢,此時就可高機率幫助隊伍進行GANK(突襲、偷襲)成功,甚至搶到蜜蜂。
而有時順利的話,遊戲時間來到剩7分鐘的第一波暴噬龜團戰,「打野」位的寶可夢更有可能達到9級,直接習得大招(集結技能),很容易幫助隊伍取得團戰上的優勢。
這裡先來解析一下遊戲第一個攻略要點,
沒錯!就是剛剛講到的暴噬龜團戰,每當遊戲時間來到僅剩7分鐘時,地圖下方就會出現一隻中立地圖物件「暴噬龜」,這裡如果有玩其它MOBA遊戲的話,可以把它理解成LOL的小龍、或者是傳說對決的魔龍,《寶可夢大集結》中只要擊殺暴噬龜之後,全隊皆可獲得一定量的經驗值與30秒的護盾。對於整隊的經濟效益來說是極高的,現在爬到高端場幾乎每一隊都會在7分鐘的時候選擇集結來搶這隻暴噬龜,因為如果隊伍有吃到,基本上很容易就能滾動整隊的雪球。
所以我們又切回了配線的問題了,除了打野外,什麼樣的寶可夢適合上路、什麼樣的寶可夢適合下路呢!? 這裡我覺得就跟這個暴噬龜團戰有關了。上路的寶可夢我非常推薦機動性高的角色去擔任,因為這樣你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在上路做完第一波發育之後馬上到下路支援團戰,我舉個比較特殊的案例,像是「怪力」這個角色,雖然遊戲推薦牠是走下路,但我實際在遊玩時,發現牠其實走上路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因為機動性非常高的原因,所以「怪力」可以很快得用技能「跑」到下路進行支援,進而也能快速幫到暴噬龜團戰。
不過這裡變數非常多,現在的遊戲打法多半都還在草創的階段,所以我這邊也不要說得這麼死,除了打野位會給比較偏發育的寶可夢之外,其餘其餘基本上下線路就只要配好一輸出一輔、一輸出一坦、甚至是雙平衡型的寶可夢陣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的是,7分鐘時真的要盡量靠下打團戰,暴噬龜真的不能隨便給對手,不然你打到後面真的會後悔。
-如何反敗為勝-
相信聽到這邊大家應該也會有個遊戲中的疑問,如果劣勢方前期一直被碾壓、被GANK,什麼中立寶可夢都被對手吃掉,龜戰也一直打輸,這樣我是不是也都拿不到球、也不能灌分,
最後只能慢慢熬過10分鐘等輸嗎!?
這裡我誠心建議各位新進玩家,不到最後一刻真的不要輕言放棄,
剛剛我有講到,遊戲時間來到僅剩兩分鐘的時候,灌籃成功的得分,將會是兩倍的,如果這時候找到空檔自己多存一點球偷灌,很有可能也會因此逆轉最終結果。
而在最後兩分鐘一到,地圖中央還會出現一隻價值連城的「閃電鳥」,吃到之後還能直接讓對手家的籃框壞掉一段時間,變成就算有人防守,依然也能 0 CD直接灌爆對面的場面,
我就有過前期超級大優勢,全隊中期吃了三隻暴噬龜,最後卻因隊友腦開閃電鳥被對手偷掉,進而被秒灌500分逆轉吞敗的慘痛經驗,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口訣「優勢守好鳥、劣勢需要鳥」;
如果各位是前期優勢方的話,最後兩分鐘就是盡量選擇守自家的框跟閃電鳥,而不要隨便選擇主動開鳥,不然如果被偷的話,真的得不償失。
而如果是前期劣勢方的部份,則就是要想辦法偷灌,或者是找機會偷偷吃下中間的閃電鳥,這樣才能大大提升一波逆轉的機會。
-寶可夢角色特色與結論-
再來講講寶可夢的部分,不得不提《寶可夢大集結》的一大優勢,在於它本身就是《寶可夢》這個家喻戶曉的IP,所使用的角色全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寶可夢,
在戰鬥中,每隻寶可夢初期都會有兩個基本技能可以使用,之後兩招可以透過分支升級與進化,最終玩家們必須從四個分支技能中選擇兩個戰鬥到最後,
中期還可獲得的大絕招(集結技能),
至於這些技能要怎麼搭配,如果各位有興趣,我再另外做一支影片分享給大家。
以上講了這麼多,今天影片的重點我要來講一些可能大家比較好奇的問題,就是沒玩過MOBA遊戲的玩家適合加入這款作品嗎!?
我告訴各位,絕對適合!自己不少身邊的朋友原本都沒有在玩MOBA遊戲的,但卻因為寶可夢進而加入了這款作品,最後也都上癮甚至爬到精英專家排位的都有,
因為這遊戲的操作門檻並其實並不高,但其中卻也蘊含的很多心理博弈的成份,我個人認為是相當適合你推薦給身邊沒玩過MOBA遊戲的朋友。
不過題外話,記得可以先分享這支影片給他看,至少讓他大概知道遊戲怎麼玩,遊戲怎麼營運取勝,這樣你才不會跟他玩到腦中風(笑)。
以上就是今天的影片,如果你還想看更多《寶可夢大集結》更深入的攻略,或者是角色陣容、開場配戴裝備等等的細部教學的話,歡迎在影片下方幫我們點個讚,
我會根據這支影片的流量來決定要不要做下一支影片,如果很多人支持的話,我就會繼續做下去,告訴大家一些更深度的技巧,那麼今天的影片就到這邊,
我們就期待下部影片再見囉,掰掰。
©2021 Pokémon. ©1995-2021 Nintendo/Creatures Inc./GAME FREAK inc.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B0fmZ5Yv4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