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去哪玩、走到哪兒都必須帶著口罩的時代,
常常會讓我失去化妝的動力,
因為漂亮的底妝、唇妝都被蓋在口罩底下了,
但這時候~漂亮的「飾品」就是這時女孩妝點自己的最佳選擇✨✨✨
最近入手了幾款 #西班牙百年珍珠品牌 majorica的飾品
都很喜歡,戴起來質感也很好、很舒適!
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他們家的珍珠都是 #手工珍珠,而不是天然珍珠,
差別就在手工珍珠是模擬珍珠貝製造珍珠過程,從地中海暖流中提取天然物質,
經由人工嚴格加工層層生成天然珍珠七彩光澤,具有更大硬度,
暈染、光澤、紋理及耐用性方面還超越了天然珍珠。
最重要的是~「手工珍珠」很環保,不殺生、不傷害海洋生物,
加上光澤和質感也完全不會比天然珍珠差,所以我很推薦!!!
MAJORICA 是西班牙皇室御用品牌,
英國皇后、王妃還有許多電影明星都很青睞他們家的珍珠飾品,
不只是百年精湛工藝, #世界上唯一手工製作的有機珍珠,
價格也很親民、好入手喔!分享給你們~
MAJORICA的 西班牙百年珍珠品牌
💝傳送門:https://www.majorica-design.com/
👉輸入折扣碼:「melody 」小寫,全網九折‼️
#majorica #百年珍珠品牌 Majorica 台灣 Majorica
同時也有5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Yu Yo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年的農曆七月初一和父親節正好在同天,傳統上對於俗稱的「鬼月」總是讓人感到驚驚怕怕的,到底農曆七月有什麼禁忌?你是否擔心觸犯禁忌? 莫急莫慌莫害怕,雨揚老師就來告訴大家五個超重要的禁忌~ 1. 有些話不能說不要說,不可亂開好兄弟玩笑 2.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好好待在家不亂跑 3. 吃素不殺生...
「不殺生」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殺生 在 Melody的夢享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殺生 在 華泰玩具店(TOMY,BANDAI,LEGO,遊戲王,鋼彈模型系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殺生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殺生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殺生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殺生 在 安導愛講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殺生 在 Re: [心得] 不殺生與不虐生-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不殺生 在 不教他殺,不見殺隨喜】 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 - Facebook 的評價
不殺生 在 華泰玩具店(TOMY,BANDAI,LEGO,遊戲王,鋼彈模型系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霸氣~~買一整頭黑毛豬回家!!
我的老天鵝ㄚ~ 竟然開膛剖肚了!!
寓教於樂的立體動物拼圖系列,不殺生就能探索動物的內在與外觀... 親子一起玩樂趣更豐富喲~
動動手指,立即下單:
https://www.huataitoys.com.tw/search/%25E8%25B2%25B7%25E4%25B8%2580%25E6%2595%25B4%25E6%25A2%259D
不殺生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薀老師的雲端講堂】
學生問:「老師您好,我們學習佛教的規矩、戒律很多,但像基督教好像就沒有特別的要求,這兩者怎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
王薀老師回答:「你要多去了解基督教,他們不是沒有戒律。不管是基督教、天主教,為什麼他們最高、最後的目的就是上天堂?也就是佛教中的天界。因為他們奉守的基本教義跟戒律就是五戒十善。遵守五戒十善的人,往生就是直接到天界。天界有三十三天,裡面的任何一個天的境界都不同,裡面的生態、文化不同,就如同不同的國家、星球一樣,這個差別是跟個人在世為人時所累積的福德善業有關係。福報大的人,在天界出生的地方也不一樣。
不殺生不是只有佛教強調,在基督教裡也強調不能隨便任意地去傷害生命,只是一般人沒有精細地去研究。所以在西方應該還是很多人在殺蚊子、殺蟑螂,因為他們不覺得這是殺生。
我們研究一條戒律,一定要把它弄得很透澈,要不然你說吃素,有人覺得蒜也是素啊?要研究一條戒律,要連周邊的所有一切都要弄得很清楚,否則你只是在表面上做到而已,它的精神層面你並沒有辦法詳細去了解,這觀念很重要。
所以講不殺生,有時候連意念上都不可以有。像是有人一直夢到被人追,是他很討厭的人,他在夢裡面不曉得殺過這個人多少次了,因為恨他,常常在夢中拿了一把刀一直砍他,他問我這樣算不算犯了殺業?我說實質上你沒有殺他,但是你的意念有問題,雖然可以懺悔,但要想辦法把彼此之間不好的惡緣轉化過來,否則下一輩子也許弄假成真。
人的意念也是很可怕的,就像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斷地在打電動,裡面很多都是戰爭的東西,今天打假人沒感覺,麻木不仁了,哪一天他拿真槍的時候也一樣,殺人不會有感覺,這就是一個社會的文化教育之重要。其實我們應該要有一些人去注意社會的每一個區塊,應該要有人在這上面去做教育,否則我們的下一代真的是很可憐。」
節錄自王薀老師與學生的上課問答集
若對此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歡迎點擊「發送訊息」
不殺生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年的農曆七月初一和父親節正好在同天,傳統上對於俗稱的「鬼月」總是讓人感到驚驚怕怕的,到底農曆七月有什麼禁忌?你是否擔心觸犯禁忌?
莫急莫慌莫害怕,雨揚老師就來告訴大家五個超重要的禁忌~
1. 有些話不能說不要說,不可亂開好兄弟玩笑
2.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好好待在家不亂跑
3. 吃素不殺生,普渡廣結善緣
4. 晚上禁忌多,吵架哭鬧壞磁場
5. 衣著不露保護生命之火,提升陽氣增旺元氣
小提醒:不要穿全黑!可以多穿白、黃、紅色的衣服~內衣~戴紅繩,穿金戴銀~一點點也很好!
普渡小秘訣:拜拜前先做煙供!
👉 2021下半年生肖運勢:財運健康運暴旺分別是_____?|https://youtu.be/a3lxDSF-owE
👉 提升偏財運10秘法|https://youtu.be/p76K7Z1Kr7E
#請訂閱 #開啟小鈴鐺
-----------------------------------------------------------------------------------------------------------
❤ 網友最愛單元馬上看 ❤
❤【每週生肖運勢】https://pse.is/3e4zvn
❤【3分鐘!招財X開運秘法】https://pse.is/3ce2cv
❤【佛曲線上聽】https://pse.is/3ewk53
❤【超易學!健康快料理】 https://pse.is/39cqc3
-----------------------------------------------------------------------------------------------------------
▷ 訂閱 Youtube 頻道得好運 ➤ https://pse.is/KJKE8
+ LINE 好友: https://goo.gl/MQTRvh (官方帳號 ID:@yohofans )
+ FB粉絲團:https://pse.is/yohofate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pse.is/KJKE8
不殺生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農曆七月禁忌來囉!倒數計時!本周日(8/8)是農曆七月囉~今晚分享,一定要知道的農曆七月禁忌!農曆七月不要慌~這個月用對方法廣結善緣轉,會平安又發大財喔~千萬不要錯過囉!還要留言興旺發跟我打招呼喔~雨揚
8/8生肖大福星:牛、猴、龍
農曆七月5禁忌
1. 有些話不能說不要說,不可亂開好兄弟玩笑
2.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好好待在家不亂跑
3. 吃素不殺生,普渡廣結善緣
4. 晚上禁忌多,吵架哭鬧壞磁場
5. 衣著不露保護生命之火,提升陽氣增旺元氣
小提醒:不要穿全黑!可以多穿白、黃、紅色的衣服~內衣~戴紅繩,穿金戴銀~一點點也很好!
普渡小秘訣:拜拜前先做煙供!
【🇹🇼台灣限定】
農曆七月🙏🏻中元普渡
除厄轉運🌀植福,福氣跟著來~
👉 https://bit.ly/3jpwRNm
【🇹🇼台灣限定】
年度唯一!2021大藏經普渡大法會
諸佛加持🙏🏻普渡眾生
👉 https://bit.ly/37jmYv3
★農曆七月禁忌全文分析
https://shop.yohofate.my/page/065
★倒數一天 不丹聖地供燈供養掛天馬旗
https://bit.ly/3A4saiS
★報名即將截止 大藏經普渡大法會
https://shop.yohofate.my/page/1688
#請訂閱 #開啟小鈴鐺
-----------------------------------------------------------------------------------------------------------
❤ 網友最愛單元馬上看 ❤
❤【每週生肖運勢】https://pse.is/3e4zvn
❤【3分鐘!招財X開運秘法】https://pse.is/3ce2cv
❤【佛曲線上聽】https://pse.is/3ewk53
❤【超易學!健康快料理】 https://pse.is/39cqc3
-----------------------------------------------------------------------------------------------------------
▷ 訂閱 Youtube 頻道得好運 ➤ https://pse.is/KJKE8
+ LINE 好友: https://goo.gl/MQTRvh (官方帳號 ID:@yohofans )
+ FB粉絲團:https://pse.is/yohofate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pse.is/KJKE8
不殺生 在 安導愛講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其實早期的佛教是沒有規定不能吃肉這件事...
和尚為什麼要吃素,是因為不殺生嗎?
和尚必須齋戒吃素,又是誰造成的呢?
佛祖竟然沒有阻止僧侶吃肉?
這個令漢傳佛教全面吃素的人竟然不是和尚?
一起來瞭解一下吃素的由來吧~~
#素食 #三淨肉 #漢傳佛教
================
|活動主持|演講座談|節目邀約|
|燈光音響|活動規劃|影音製作|
|多幾直播|轉播車5Glive|
📮歡迎私訊洽詢喔📥
安導愛講古FB👉 https://reurl.cc/4ylLNX
安導愛講古IG👉 https://reurl.cc/WEb08x
強尼創意行銷FB👉 https://reurl.cc/1gpyLV
這梗怎麼賣👉 https://reurl.cc/7yW5vQ
不殺生 在 不教他殺,不見殺隨喜】 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的人想,如果按照這個要求來講,要做到不犯戒那是很難的了,我們一腳踩出去就會踩死許多個生命,微生物它也是生命啊,那你不是天天都在殺生嗎?「五戒」中的不殺生這條戒 ... ... <看更多>
不殺生 在 Re: [心得] 不殺生與不虐生-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cegikmoqsuw (MINAMI)》之銘言:
: 天空部落格網址:https://blog.yam.com/xiehyifu
: 不殺生與不虐生
: 打從認識佛教以來,"不殺生"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我。在西方基督教國家,
: 並沒有"不殺生"的說法。舊約聖經中,上帝甚至說!"凡活著的動物都可
: 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不過,西方人
: 倒是主張"不虐生"。聽說印度教也主張"不虐生",只有佛教主張不殺生。
: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想知道佛教的"殺生戒"是怎麼講的。 於是翻尋《佛
: 光大辭典》,找到"殺生戒"條。
: 〔殺生戒〕殺生,梵語pranatipata 或 pranatighata。又稱斷人命學處、
: 殺人戒、殺戒。即針對殺害人命一事,所制定之戒。
https://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detail.asp?DINDEX=15290&DTITLE=殺生
殺生
梵語 prānātipāta。即殺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乃十惡業之第一,五戒之一,
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為避免殺生,而禁止食肉,更進而以放生為其積極表徵。
依大智度論卷十三之說,諸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惜命亦為第一。斷人
畜之生命,不論親自下手殺,或教人殺,皆屬同罪。比丘殺人,犯四波羅夷,自殺則結偷
蘭遮罪;自傷形體,結突吉羅罪;殺害畜生,得波逸提(懺悔罪)。凡犯殺戒者,死後將
墮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即使生於人間,亦不免多病短命。
不殺生係依慈悲心及避免犯下殺生惡業二理由。從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皆強調之,更
成為佛教徒最重要之實踐德目。於印度,多有立於佛教立場實行不殺生之國王。我國佛教
,於梵網經、金光明經、涅槃經、楞伽經等諸經中,所說不殺生、不食肉之教導,影響甚
鉅;又儒家亦倡說惻隱之心為「仁」之端,慈愛普及於禽獸,故古來行仁政之君主,亦敕
禁殺之令,以示博愛之德,多行於齋會之時,或靈剎附近。佛祖統紀卷五十二放生禁殺條
,列舉各種禁止殺生之例。如梁文帝、北魏獻文帝、隋文帝、宋真宗等曾行禁殺、放生;
又如智者大師曾化導一千餘處,令捨棄漁捕;另如四明之延慶法智法師每年以放生慶祝佛
誕。〔梵網經卷下、順正理論卷四十二、大毘婆沙論卷十八〕p4655
: 釋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殺生戒",原來是"殺人戒"!我不知道殺人戒怎麼會
: 被翻譯為殺生戒,甚至被當成"殺生戒"?如果說不殺生是因為慈悲,難道
: 釋迦牟尼佛、耶和華、孔子等佛、神、聖,都不慈悲了?
: 或許佛教廢掉不殺生的主張,改為"不虐生"、"不濫殺",會更好吧?
: 謝易甫 昱法
請勿斷章取義 而誤人法身慧命 隨舉一文來看
-----------------
古印度佛教的不殺生思想 K.T.S. 薩羅 著(印度德里大學宗教系主任)
https://wisdombox.org/Nokill_s.pdf
心倫 譯
印度史上的不殺生思想,最早用於古奧義書中提及夜柔吠陀的殘酷情景時。
從那個時候開始,素食的觀念產生了,並於西元前五世紀由佛陀所大力宣導,且
提供理論基礎,將不殺生思想列為主要教義之一,認為它具有無量功德。在這裡
必須指出,佛教「不殺生」思想的主要貢獻之一便是將「輪」的象徵由神聖的戰
爭(即著名的戰輪),轉化為神聖的和平(即法輪)。佛教的不殺生思想後來在各
個領域中發揮實效,例如環境倫理、日常生活、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及倫理考量
等等,當然,還包括瞭解被邊緣化的人類有什麼樣的困境。如果我們將殺害的行
為放在原始佛教的範籌裡面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四類:
1.透過有組織性的戰鬥,如大小型的戰爭,以及非組織性的擊害如謀殺、自
殺、墮胎、安樂死等,所造成的「殺生」行為。
2.殺害動物乃至人類來作為祭祠供品的「殺生」。
3.為提供人類糧食或其他需要──尤其是醫療目的方面的需要,而在獵人、
屠夫、漁民手中所造成的殺生行為。因此人類對於魚、肉方面的消耗形成了暴力
的主要根源。
4.透過掘地、灌溉、墾田、收割、踐草、踏穀、伐木及毀滅寄居在植物與土
壤中的蟲類等與農耕有關的活動,所導致的殺生行為。
我們生長在一個互相傷害的世界裡,唯有借著區隔自他,方得以延續生命。
在如此境遇之下,各種形式的殺害行為是無法避免的。例如,人類必須進食維生,
因此大多數的人均以獵取各類動物與水族為食。有些人不想殺生,便開始茹素。
但也有人認為植物同樣具有生命,即使茹素也不能稱得上是正命。還有,當受到
攻擊時,所產生的自衛性殺害行為;為減少蚊虻蠅蟲挾帶病菌所帶來的危害,而
作經常性的大量撲殺,這些問題算不算得上是殺生呢?此外,人類服用各種藥物,
殺死體內的細菌,才得以治療病痛,恢復健康。而事實上,形成現代醫療基礎的
細菌理論,正涉及各種形式的殺生。還有,科學家們為找尋治癒病苦的良
方,而對動物進行實驗。因此,如果照字面的意義來實踐不殺生思想,連最基本
的取食維生都會發生困難,乃至必須到餓死自殺的地步。嚴格說來,自殺也犯了
不殺生戒。換言之,如欲將不殺生戒持守得絕對圓滿,在實質上是窒礙難行的。
佛教將不殺生的精神內涵與不殺生的外在形態兩者區別開來,視為兩回事。
因為即使不殺生的思想難以實踐得十分圓滿,但我們仍得以在心中培養圓滿的不
殺生精神。佛陀正是在這簡單的事實基礎上,建設他的不殺生思想。換言之,生
命的實相裡含容了許多難以解決的矛盾,而唯有以此認知作為基礎,才得以實踐
不殺生的修持。有鑑於此,佛陀對於「不殺生戒」不曾制定過當的條文。這種理
性、中道的不殺生教義,或許正是佛教對於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了。在巴厘經
典中,不殺生戒主要以三種名相來陳述:
離殺(Panatipata veramani)、斷殺(panatipata pativirati)、不殺(ahijsa)。
其中,「不殺」一辭在佛典中最為常見
,其它二者意為戒殺 ,主要用在和禁殺(Panatipata/panavadha/panaghata)
有關的戒條中 。其中,「離」(veramani)和「斷」(pativirati)含有努力防患未
然及運用意志克服的意思。努力的意願對於遠離諸如殺生等惡習而言,誠然是十
分重要的。
當某人發願「我要持戒,不殺眾生」時,戒(Sila)成為一種自我實
踐的態度,在他努力踐行的時候,自然就會顯現出來(防非止惡)。孩童不會犯
殺戒,因此沒有所謂的戒律的問題,這是因為孩童並沒有意識到持戒是在不造惡
業。以此類推,我們不能說:不殺生就是持戒的人。不殺生意指謹慎回避對於有
情眾生的傷害。換言之,佛教徒不只是自己要遠離殺業,同時也要避免引起他人
的殺機。
佛戒中,不殺第一, 此乃基於自然界互助互利的原則。恣意奪取生命,不
但毀壞本自具足的整體,同時也削弱了人性中最基本的慈悲心與尊重心。因此,
不殺生戒實乃對生命和創造的呼喚,正如同它是對死亡與滅絕的譴責一般。並非
只有蓄意以射、刺、絞、溺、碾、毒、燒等方式對人畜施加痛楚才算是犯戒,舉
凡遣使他人去殺戮、折磨或危害有情等,同樣都是犯了殺戒。雖然透過身、口、
意都可以行殺,但是古印度的佛教主要還是關注在身行的殺業上。各種形式的祭
獻,特別是屠殺動物作為供品,在佛陀的眼裡看來,既是不合理的謬行,也是不
可饒恕的酷行。這不但是因為他認為這樣的祭祠徒勞無功,而且也是基於他對
一切有情生命的高度尊重。他曾說:「不應傷害一切有情。」 複言:「祭祠殺牲……
徒勞而無獲,無有大名聲,利益不廣布。猶如農作人,攜犁入荒林,播種於瘠土
殘枝敗根中,風吹複悶熱,種子盡腐壞,非時亦非地,天不下好雨。」 在《沙
門果經》中,又說:「比丘,離殺斷殺,棄舍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
一切。」
由於不殺的實踐基礎在於慈心、悲心與慚愧心,因此佛教的不殺思想融入了
慈悲心與慚愧心。只要心存慈悲,自然行諸於外者皆為不殺之行為。不殺之所以
被視為善行懿舉,不但因為它是行為的目標,而且更因為實踐者皆能由此而得到
幸福的果報。反之,心懷瞋恨的人,不僅傷害他人,也為自己帶來不幸。 殺生
是羞恥的謬行,因為它違背了慈悲的精神。實踐不殺的人將會明瞭了愛的真諦,
並且獲致安穩快樂。
這類的幸福達到了精神上的極致,因此歡喜不殺與長養悲心是二而為一的。
發慈悲心,就是在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夠得到安穩快樂。佛教的不殺生思想教導我
們從人皆惜生畏死的立場出發,並將這種自我寶愛的心理推己及人,進而發揚光
大。《法句經》有一句話很能反映這種思想:「一切皆懼死,恕己可為喻,己不殺
生,亦不被殺」。
奉行不殺生的教義,可以讓人體悟愛的真諦,獲致幸福安樂,從而達到精神
上的自在解脫。因為慈悲心的發起,先是祝願一切有情都能得到幸福安樂,進而
喚醒一己心中的慈悲去對待無量無邊的生命,從而心懷慈悲,涵容一切眾生,此
即所謂的無量慈悲心。以此為基礎,不殺生的修持將再達到所謂的慈悲心解脫,
亦即由慈悲心的開展而達到漏淨意解、任運自在的境地。因此,佛教中的不殺生
思想,實則遠超於泛愛一切有情的道德範疇,而能進一步在宗教層面上達到證悟
佛果的境界。因此佛教以各種方式來教導我們實踐「不殺」,例如:八正道裡面
的「正業」可以用來詮釋不殺的思想。 此外,在「十善業」裡,也將「不殺
」置於首位。 而佛陀教導善生在家居士正確的修持方式時,也是以「不殺」為
首的。
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必須遵守五戒。五戒中,不殺為第一。在家信眾持戒不
殺,不但心中無有此念,且必須在行動上落實。姑不論其意向,一旦無法在現實
生活中實踐,就是破戒。此類的犯戒雖無殺心,但與其相反的強烈私欲卻在那裡
作崇。在此情況下,必然為破戒而懊悔,而由內心至誠發出懺悔。佛教中不殺生
教義的重要性可從八關齋戒中的不殺生戒得知。八關齋戒是佛教徒每月持守的四
日齋戒。不殺生戒也是沙彌、沙彌尼十戒之首戒,在比丘、比丘尼戒律中的波羅
提木叉中也有詳細的規定。據戒本中所列的第三條波羅夷罪中指出,比丘或比丘
尼若犯殺人戒將被驅擯,這是僧團中最嚴厲的處罰。佛教強烈譴責「以種種方
便,歎譽死,快令彼死」。
戒律中提及多種致死的方式,包括使用武器及設置陷阱,運用巧妙的心理策
略如扮鬼嚇人等計謀,當然也包括不當醫療致死。就意圖而言,從律本所記載的
例子之中,我們可以得知罪狀輕重與犯罪當時的心態息息相關。「遣使殺」的中
人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涉及作為仲介的第三者。大致而言,如無不良意圖,並不
構成犯戒。如同Andrew Huxley 所說,在《俱盧法本生》 中強調無意傷人不算
是侵犯別人,毋須為此懊惱。 此外,佛教視墮胎為殺生,自殺亦然。
傷害植物也是被禁止的 ,佛說:「淨人不殺種子,不害草木。」 並稱此為
「慈悲覆物」。 佛陀認為人類不應將一己之情感局限於自身,而應擴及一切有
情,以使其共沐於人類的慈心之中。佛陀教導我們:「無論多麼卑微的生命,都
不能予以傷害。」 甚至禁止將殘食瀉著草地或水裡,為的是恐怕傷及生存其中
的生物。 佛說:「若殺生凶弊,極惡飲血,無有慈心于諸眾生……此道受短壽。」
並認為「此業有如是報也」 。又說:「即使為了維生,也不得無故殺生。」
此外,非漉水不飲,因恐水中有蟲; 非無子或卻子淨之果子也不能食用。
諸如屠宰、獵捕、捕魚、強盜等凶弊血腥的職業,都是佛教所不認同的;
與切割、鞭笞、劫奪、偷盜有關的工作也都被認為是可憎的, 屠牛者「無量千
歲,受諸劇苦」。未曾見聞屠殺販賣牛、羊、豬……或野生動物者,能享有富貴。
殺生者將遭受死墮地獄、恒受諸苦的惡報,即使投胎為人,也是生居下賤,醜陋
多病,見者不喜,膽怯驚怖,缺乏慈心,體弱多病,愁憂苦惱,至親離散,早夭
短壽。
原始佛教時期允許在某種不可避免的情況下「間接殺生」。例如,「聽邊地以
羖羊皮、羺羊皮、鹿皮為皮敷臥具」。 得非人病者可食生肉、飲血。在本生譚
中還指出:「在特別情況下菩薩得以殺生」, 尤其當他預知有害時。
古印度佛教「對於戰爭、農耕及食肉的看法遠比血祭來得複雜。此三者雖涉
及殺生,但非懷有瞋恨的殺心」。 儘管佛教禁止比丘們參與軍事行動, 武士
也不能加入僧團之列, 而且比丘們不准掘地, 但在些微地方還是有所抵觸,
在律藏和經集等經典中載有稱譽戰爭之事例,突顯佛教在間接上對於戰爭的頌
揚,此外還有一些記載以戰爭為譬喻,例如鼓勵僧人在與心靈交戰時,須如武士
在戰場伐賊般堅毅不拔。
在《供品本生經》中,記載菩薩在念及殺生者的時候,咒願:「願此有情省
寤惡果,遠離殺業。」 並頌一偈如下:
「若知惡報臨,生於極苦處;眾生當止殺,殺者必憂苦。」
佛教的不殺生觀包含兩層意義: 消極面,指基於慈悲、自製及拔苦的心態
而做出傷害的行為(譯者按:此指不得已之傷害)。 積極面,指基於相同動機
及意圖而不予傷害。換言之,積極面的考量視(不得已的)傷害為不殺的推展。
因此佛教有關不殺的兩層意義是非常切乎實際的。消極面的考量乃是基於世間充
滿死亡及毀滅的事實,意識到無人能倖免,也無人能生於無害的世間。不殺的積
極面則伴隨著一股道德理想,乏此則社會秩序、人類秩序和宇宙秩序均無以安在。
殺害行為無法完全消滅,乃至在某些情況下也是不可避免的。換言之,在某些情
況下必須採取不殺的消極面,例如:為了滅輕痛苦或為保衛婦女的名節時,
必須做出不可避免的傷害行動。佛教也為傷害人類與傷害動植物兩種類別之間作
了區隔。雖然傷害二者均有罪業,但程度不同。害人性命的罪業重於斫伐植物的
罪業,殺害心智完全發展者的罪業重于殺害心智未完全發展者的罪業。
佛教的不殺生思想也與所謂的農業革命產生了直接的關聯。 實則,農業革
命是一種假像。Honer 認為,動物在經濟效益方面的利用是造成祭祀不受歡迎的
部分原因。她曾經指出:「人們越來越認清大規模的祭祀對於心靈上與經濟上所
造成的不良效果,這是註定它被唾棄的主要原因。」 此話雖有幾分真實,但將
經濟效益與祭祀無效之間拉起關係卻有牽強附會之嫌。佛陀主張不殺生的根本原
因是出於慈悲心、同理心、平等心、寬容心與善美心,這種思想在原始佛教時代
一直都被謳歌讚美,並被認為是獲致善報的行為。佛陀要求每個人都應當「以無
量慈心對待一切有情」, 而非僅以農作物為對象。否則如果佛陀認為這些動物
有助於農耕的需求,則應列入不得殺害的名單之列。但這些動物與農耕無關,故
其殞命自與農業無關。佛陀之所以批判將動物用來作為祭祠供品,是因為他認為
這是凶弊殘酷的行為,也是不合情理、徒勞無功的行為。再者,由於牛只對於農
耕貢獻極巨,因此在古早時代即被列入保護之列。在《經集》中記載,「老婆羅
門」被教以視牛為父母、兄弟、至親好友,視牛為一切有益事物的來源,並為感
恩故,永不屠牛。從載有反對以動物作為犧牲的原始佛教文獻,也證明了當時除
了婆羅門之外,這項行為並不為一般人所喜愛。再說,將經濟效益與祭祀兩者拉
上關係也是危險的,例如,假使我們依據推想而論定:「現今社會需要降低出生
率,而獨身有助於降低出生率,因此僧團的獨身現象反應了當時的經濟需求。」
但我們知道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如果因為巴厘經典被認為是佛陀金口所說,具有聖言量,而主張佛陀允許食
肉;但,巴厘文獻有沒有被後人竄改的可能呢?大乘經典也被認為是佛陀金口所
說,卻對食肉大肆抨擊,並明確指出食肉違反不殺生戒的精神與內涵,且將使食
肉者成為殺生者的從犯,與佛教慈悲為本的教義背道而馳。但是否有什麼能證明
佛陀禁止肉食呢?遺憾的是,學者們對於大小乘有關肉食上的明顯爭議未曾作過
縝密的考究。此外,還有一項爭議,即有些學者認為佛陀是吃豬肉而死,有些學
者則認為佛陀是食毒蕈而亡。根據巴厘藏經,佛陀並沒有禁止食肉,比丘必須吃
「所有放進 內的食物」。
原始佛教雖准許僧人食肉,但也有下列例外:
1. 三不淨肉不准食用:(1)見殺,(2)聞殺,(3)疑殺,亦即是疑此動物為該僧
而殺。這稱之為「三淨肉」戒。
2. 不准吃生肉。但為病因緣,可食生肉、飲血。
3. 由於某些原因,僧人禁食人、象、馬、狗、蛇、獅、虎、豹、熊、狼。
三淨肉戒雖然禁止僧人為食肉而殺生,而且一些當時社會習俗不宜吃的肉類
也在禁食之列, 但原始佛教對於肉食與不殺生的思想顯然還是有矛盾存在。三
淨肉戒雖然讓僧人食肉得以免罪,但佛教卻強烈地譴責宰殺動物的行為。近日常
見南傳比丘啖肉,他們之所以認為食肉正當,不僅是因為巴厘經典中記載佛陀准
許食肉,而且有佛陀于信徒周那家中應供,食肉而亡為先例(腐肉致使佛陀食物
中毒),甚至自稱他們是基於無愛無憎的感恩心,接受所有供養在他們面前的物
品。他們盡舉佛陀的各種言論與行持來證明食肉是正當的,暗指既然佛陀都能吃
應供的肉食,他們當然也可以這麼做了。在《大般涅盤經》裡面有相關經文的
記載,謂:
周那白佛言:「唯願世尊慈允於明日與比丘僧共赴舍食。」世尊默然受請。……初
夜,鐵匠周那尋於舍中設糕餅飲食與Sukara-maddava。
學者對Sukara-maddava 作了各種不同的詮釋。Franke 將此字譯為「柔軟的
公豬肉」 Arthur Waley 則對此字作了下列四種解釋:豬吃的軟食、豬所嗜吃的
食物、豬肉中最軟的部分,被豬所踏碎的食物。 在巴厘語中有許多由Sukara
(豬)形成的複合字。例如:複合字Sukara-Sali 在巴厘文獻中指一種野生的稻
米。 如Waley 則引用K. E. Neumann 的話說:「在Narahairi 的Rajanighantu 中,
有許多的植物名稱是以「豬」字為首的,例如Sukara-kanda/豬-球莖,
Sukara-padika/豬腳,Sukaresta/由豬發現的。最後舉出的類似的字是
Sukara-maddava,意指豬的最愛,並認為這是一種蕈類(譯者按:漢譯本《長阿
含經》作「栴檀樹耳」)……植物的名稱通常用地方的方言來表達。摩竭陀國一
帶最有可能將Sukara 解釋為一種蕈類,但位於西部或南部巴厘佛教盛行的地方
對於此字則可能一無所知,甚或產生誤解。」 事實上,T. W. Rhys Davids 將該
字譯為「大量的蕈類」, 巴厘文的豬肉是Sukaranajsa。 Edward Thomas 則予
以更正:「此字……顯然不是我們想像中的…『Sukaramajsa/豬肉』。」 C.A. F.
Rhys Davids 則指出:「與豬肉有關的複合字曾經出現在一部經中,該經描述一位
在家信眾邀請佛陀前往受供,這個字就出現在一份詳細的功能表裡。但Maddava
卻與肉無絲毫關聯,[T. W.] Rhys Davids 的說法比較合乎邏輯,他指出有一道菜…
…其根如蕈類,常為豬所覓食,因此被稱為「豬的最愛」。這種根莖類的植物實
際上我們也有──唯一般論者不知──即所謂的「歐洲花生」pignut(直譯為豬
堅果),是一種像堅果類的球莖,又稱為earthnuts,豬和孩童都愛吃。」
周那邀請佛陀到家中應供,所以他不可能供養豬肉給佛陀,否則就違犯了三
淨肉的規定,即使我們認為此乃佛所制戒。關於佛陀有關佛陀對於飲食的規定,
供養者通常會徵詢阿難的意見。我們從律藏中阿難和婆羅門的一段對話即可明顯
得知:
「尊者阿難,如我以米粥、油蜜(供僧),不知瞿曇尊者應允否?」
「善哉,善婆羅門,我當稟佛。」阿難即白世尊。
「善哉,阿難,聽其備辦。」
「善哉,善婆羅門,汝可備辦。」
如果說佛陀在考量諸多情況之後准許肉食,這是難以令人接受的。佛陀曾經
嚴詞譴責以動物作為供品,並強烈抨擊屠宰、獵捕、裝設陷阱等殘酷血腥的交易
行為,實在很難想像他會嗜食這些動物的血肉。對於食肉者而言,無論動物是否
因為他而被殺,對於屠宰交易及這些無辜眾生的橫死,都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佛陀無數的言教中可以得知,佛陀對於一切有情向來秉持著無限的慈悲心與尊
重心,例如,他曾告誡僧徒必須攜帶漉水囊,以免不慎導致水中微生物死亡,我
們實在很難想像佛陀會允許食肉。僧人受過道德的訓練,無論是人格的力量或人
生的目的都與世間俗人大不相同,是以應能抵抗一般人所經不起的的感官欲樂
。有關食肉的經文顯然是被僧人或抄寫的人所竄改了。三百餘年來的經典是用口
口相傳的,因此不但包含稍早的部分,也納入了晚期(加入)的部分。
在Puttamajsa Sutta中,佛陀教誡徒眾:不應為欲樂而食,不應為貪愛而
食,不應為聲名而食,不應為色勝而食,而僅為資生而食。儘管民以食為天,但
眾所周知,食也是誘惑之源,因為經由味覺便能引發貪欲,諸多節制飲食的主張
於焉產生,儘管還不致於到達苦行的地步。理想中的僧人形象是言行有度,飲食
節制的。 口腹清淡者飲食節制,自然易於滿足,且安穩平和。 反之,飲食無
度者,行事輕率,缺乏智慧,只為欲樂、驕慢、色勝、貪婪而食。
一個主張慈悲喜舍,處處為眾謀福的宗教, 其教主必然是每日眼觀世間,
垂慈救度, 應當不會允准食肉。而一個好的佛教徒也應該具有慈悲心, 不會
為了支命維生而啖食眾生肉。以肉填腹者實乃屠夫之從犯,即以最普遍可見的動
物如牛、羊、鳥、魚而言,如果沒有人吃它們,它們就不會被殺害。除了屠夫、
獵人、漁民為了吃食而殺生之外,占絕大多數的肉食者雖僅負間接殺害之責,但
無法免於殺業的罪報。因此,巴厘三藏中對於直接或間接食肉予以輕恕的說法(包
括三淨肉的規定在內),顯然是佛滅後肉食的比丘所竄改的。
【注釋】
Atha yat tapo danam arjavam ahimsa satya-vacanam iti, ta asya
daksinah(Chandogya Up. III. 17.4).
Christopher S. Queen, “The Peace Wheel: Nonviolent Activism in the
Buddhist Tradition,” D.L.
Smith-Christopher (ed) Subverting Hatred: The Challenge of Nonviolence in
Religious Traditions,
Boston: Bosto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1998:25-28.
《律藏一》第八十三、八十五、一九三頁;《長部一》第四頁、《長部三》第六十八、
七十、一四九、一八二、二三五頁;《中部一》第三六一頁、《中部三》第二十三頁;《
經
集》第二四二頁;《小誦經注釋》第二十六頁;It.63;《本生經三》第一八一頁;《人
施設
論》第三十九頁;《長部注釋一.吉祥悅意》第六十九頁;《餓鬼事經注釋》第二十七頁
後、三十三頁。
《長部一》第五十二頁。
其它的四戒是:2.不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
F.L. Woodward 譯,《增支部二》(倫敦:巴厘聖典協會)第一八三頁。
T.W. & C.A.F. Rhys Davids 譯,《長部二》(倫敦:巴厘聖典協會)第三○七頁後。
《長部一》第七十九頁。在《法句經》第二七五偈中,也有類似的文句,指出:不以殺
生,而得梵行,但以不殺,而得梵行。
「以怨止怨,終無止息;以慈止怨,古仙人道。」(《法句經》第五偈)「自不殺生,
不教人殺;自不偷盜,不教人盜;慈心施予,無有怨仇。」(《增支部四》第一○四頁
「為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所適無患。」(《法句經》第二二五偈)「瞿曇弟
子,意常覺寤,晝夜念慈,心無克伐,安穩快樂。」(《法句經》第三○○偈):「我為
善友,悲湣一切,常行慈心,所適皆安。」(《長老偈》第六四八偈)
《法句經》一二九偈。
《中部三》第二五一頁。
《長部三》第二六九頁。
《長部三》第一八一頁。
《律藏三》第七十三頁。
《本生經三》第三六六—三八一頁。
A. Huxley,”The Kurudhamma: From Ethics to Statecraft.”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 Vol.
2,1995:191-203.
《律藏三》第七十三、八十二頁。
波逸提第10、11。
F.L.Woodward 譯,《增支部二》(倫敦:巴厘聖典協會)第二二二頁。
《經集》(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八五年)。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XVII.30.XX.128. 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同注 ,第二十二頁。
I.B. Horner 譯,《中部三》(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五四—一九五九年)第二五○
頁
。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X(2).39.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E.M.Hare 譯,《增支部四》(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五五—一九七○年)第一二九
頁。
《律藏三》第三頁;《本生經一》第八十三頁。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XX .75, 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C.A.F.Rhys Davids、S.S.Thera 譯,《中部二》,第一七一頁;《增支部三》第三八
三頁;《人施
設論》第五十六頁;《人施設論注釋》。
F.L.Woodward 譯,《增支部二》(倫敦:巴厘聖典協會)第二二三頁。
C.A.F. Rhys Davids、S.S. Thera 譯,《中部二》第一七○頁。
E.M.Hare 譯,《增支部三》第二七三頁。
H. Sadhatissa: Buddhist Ethics:Essence of Buddhism, New York: G. Braziller,
1970:89.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X VII .39, 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本生經三》,第二九六頁。
《本生經二》,第二六五頁。
I.B. Horner, Early Buddhism and Taking of Life, D.R Bhandarkar, K.A.
Nilakanta Sastri et al (eds),
B.C. Law Volume, I, Calcutta, 1945:443.
《律藏四》第一○四—一○八頁。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XIII .196, 230. 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律藏四》第三十三頁。
參見:《增支部二》,第一一六頁、《增支部三》,第八十九、一○○、一六一頁;《
本生經二》,
第二七六頁。
《本生經一》,第一六八頁。
同注 。
參見:for example, amongst others R.S. Sharma: Materical Culture and Social
Formation in Ancient
India, first edition,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1983, paperback
reprint, Madras: Macmillan,
1992: 96.
同注 ,第四四○頁。
參見:F.L.Woodward 譯,《中部五》,﹙倫敦:巴厘聖典協會﹚第一四九頁。
同注 ,第二十五頁。
《經集》(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八五年)。
同注 第四四二頁。
G. C. Pande: n the Question of the Social Origins of Buddhism, ahesh
Tiwary (ed),
Bodhi-Racmi,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84:6.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III .155, 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I.B. Horner 譯,《中部二》,第三十三頁;《律藏一》,第二九八頁。
《長部二》第五頁。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X VII .49, 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X VII .85, 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C.S. Singh, Meat-Eating and the Rule of Tikotiparisuddha, A.K. Narain (ed),
Studies in Pali and
Buddhism, Delhi, 1979:104-05.
《長部二》第一二六—一二七頁。
參見:Sukara 詞條,T.W. Rhys Davids & W. Stede 編, Pali-English Dictionary(
倫敦
: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二一~二五年);H. Oldenberg (Ibid) and Fleet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London.)認同此義。
Ivan Morris, Madly Singing in the Mountains: An Appreciation and Anthology
of Arthur Waley:342. 《本生經六》第五三一頁。
引用R.P. Kapleau,第二十四頁。
T.W.& C.A.F. Rhys Davids 譯,《長部二》(倫敦:巴厘聖典協會)第一三七頁。
sampanna-kolav sukaramamsa (pork with jujube),《增支部三》第四十九頁。
Edward Thomas,The Life of the Buddha, London: Routledge, 1949:149.
C.A.F. Rhys Davids, A Manual of Buddhism, London: Sheldon, 1932:260.
F. Max Muller ed., 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X VII .88, reprint,
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相應部二》第九十八—一○○頁。
《相應部一》,第一七二頁;《經集》第七十八頁。同注 ,第七○七頁。
《人施設論》,(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八三年),第二十一頁;英譯本第三十一頁
。
《相應部四》第三一四頁;《增支部二》第二一○頁、《增支部三》第九十二頁、《增
支部四》第二四九頁;《人施設論》第五十七、六十八頁。
《長部二》第二三七頁;《無礙解道一》第一二六頁後;《餓鬼事經注釋》第六十一、
一九五頁。
《長部二》第二四一頁後。
【縮略語】
A R. Morris & E. Hardy 編,《增支部》,五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八五
—一九○○年)參考英譯本:F.L. Woodward 譯(第一、二、五冊);E. M.Hare 譯(第三、
四冊),《增支部》(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五五—一九七○年再版)。
BD I.B. Horner 譯,《律藏》,六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三八—一九六六年)。
D T. W. Rhys Davids 及 J.E. Carpenter 編,《長部》,三冊(倫敦:巴厘聖典協
會,一八九○—一九一一年)參考英譯本:T.W. 及C.A.F. Rhys David 譯,《長部》,
三冊(London:SBB: 1899,1910,1957 再版)。
DA T.W. Rhys Davids、J.E. Carpentier、W. Stede 編,佛音之《長部注釋.吉祥悅
意》,三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八六—一九七一年)。
DB T.W. 及 C.A.F. Rhys Davids 譯,《長部》,三冊 (London:SBB:1899,1910,1957
再版)
Dh Narada Thera 編譯,《法句經》(Kuala Lumpur: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1978)
GS F.L Woodward 譯(第一、二、五冊);E.M. Hare 譯(第三、四冊),《增支部》(倫
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五五—一九七○再版)
IT Indologica Taurinensia, Turin.
J V. Fausboll 編,《本生經》,七冊(London: Trubner & Co: 1977-1897);參見
Cowell 及其他之英譯本,六冊(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一八九五—一九○七年)。
KhA 倫敦巴厘聖典協會編,《小誦經注釋》,一九一五年。
KS C.A.F. Rhys Davids、S.S. Thera 譯(第一冊);C.A.F. Rhys Davids、F.L. Wood
ward 譯(第二冊);F.L. Woodward 譯(第三、四、五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五年
—一九五六年再版)。
M V. Trenckner、R. Chelmers 編,《中部》,三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八
八—一八九六年)參考英譯本:I.B. Horner 譯,《中部》,三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
一九五四—一九五九年)。
MLS I.B. Horner 譯,《中部》,三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五四—一九五九年)。
PED T.W. Rhys Davids、W. Stede 編,《巴英辭典》(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二一—
二五年)。
Ps A.C. Taylor 編,《無礙解道》,二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五、一九○七年
)。
PTS 巴厘聖典協會。
Pu 巴厘聖典協會編,《人施設論》,一八八三年。
PuA 《人施設論注釋》,一九一四年。
PvA 倫敦巴厘聖典協會編,《小部.餓鬼事經注釋》,一八九四年。
S M.L Feer 編,《相應部》,五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八四 —一八九
八年);參考英譯本:C.A.F. Rhys Davids、S.S. Thera 譯,《中部》第一冊;C.A.F.
RhysDavids、F.L. Woodward 《中部》第二冊;F.L. Woodward 譯,
《中部》第三、四、五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五○—一九五六年再版)。
SBE F. Max Muller 編,The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五十冊(Delhi:Motilal
Banarasidass)。
Sn V. FausbOll 編,《經集》(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八五年)。
Th. K.R. Norman、L. Alsdorf 編,《長老偈》(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六六年)。
Vin H. Oldenberg 編,《律藏》,五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八七九—一八八三
年);參考英譯本:I.B. Horner 譯,《律藏》,六冊(倫敦:巴厘聖典協會,一九三八—
一九六六年)。__
--
吾人當學佛之大慈大悲,實行戒殺放生方是學佛之行。是以學佛者,不僅持律戒殺,
尤當竭力放生,方合我佛慈悲宗旨。
~圓瑛大師勸放生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2.171.19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