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之鴿 | 盧斯達 on Patreon】
現在特區政府官員講到明「愛國不愛黨」講不過去,象徵他們收回了香港人最後自欺欺人的精神空間。國家是否等於政黨,這個問題我們幾年前開始思考,當年也頗為熱鬧,爭論有沒有結出果子?我們不知道,但我們沒有騙人,當初我們直接指出,中國不是這樣想,我們全香港都認為是這樣,只是局部的同溫屠效應。我們為何對中國政治有如此的「假性認知」,自然也有內外的雙重因素。鄧小平當局當初部署接收香港,為爭取香港人心,也受中國國內自由化影響,設計較寬鬆,鄧說不強迫香港人愛黨,只要求他們愛國,甚至說共產黨不怕人罵,因為共產黨罵不倒。
這種技術性取態是順從香港的既有政治文化。香港人自清末起就被隔離在中國以外,不算正式參與共和國甚至民國的誕生,等於長期是「海外華人」的心態,有樸素戀中感情。英方在 20 世紀初,也搞傳統國學教育,希望用文化國防頂著赤化的威脅,培養出香港人普遍反共,但支持「理念中國」的二元認同。
鄧小平他們當然知道要求香港人一下子去到愛黨、去到支持社會主義,並不現實,也不利收回香港,就容忍統戰了。說穿了上一代民主派元老甚至各界人士,其實都做過中方的入幕之賓。京港來回之間,他們也將自己一時受禮待的特殊歷史經歷當成了通則。雖然後來有了六四引致的反面,但香港人接到了一國兩制,也就認為這是鎮山之寶,認為「愛國不愛黨」的道德高地有政治法力,可以反過來束博中共。這種取態,在短時間內似乎令人產生一種印象:此論述能夠獲得「民主保本」一代港人在選舉投票給民主派,也可以頂住中共指控他們不愛國。
從更長時間和事後看來,中國容許香港局勢不改變,是因為國力未夠強大,而不是因為香港人始終愛著理念上的中國。你是否愛理念上的中國,中國不在乎,但法律上政治上效忠中國的要求,則始終未被剔除。
最明顯的例子是黎胖子和李柱銘等人,他們中國人身份認同很強,但始終反共和要求民主。我們香港人幼承庭訓,假定「愛國民主」是極為安全的爭取路線,「中國也不可能反對呀」,但香港是否有民主,在中國的天朝藍圖關係到整個社會主義體系的完整性,對中國而言社會主義的完整性其實就是主權的完整性。如果香港有真民主,則中國又可能等於再次失去香港控制權,180 年前香港分裂出去的情況又會出現。任你自報家門如何愛國,是真愛國還是假愛國,中國的想法都不會自己改變。
在香港搞愛國民主其實屬於掩耳盜鈴,自己覺得安全,但在中國看來可能是笑話。當然香港其實無險可守,上一代人打算死馬當活馬醫,亦可能是忍辱負重的偉大。好像曹操行軍進入險處,大家又饑又渴,作為領袖只好不斷欺騙士兵前面就有水源有補給,以精神力動員大家撐下去;但香港的現實遠比成語故事來得殘酷,望梅止渴的故事去到最後,曹軍真是撐著走到了綠洲,錯有錯著,但香港則是仍然依照宿命走入永夜的曠野。
愛國民主沒有獲得中國優待。盡量爭取議席,然後準備在民主政改之後「量變質變」由港人獲得香港管治權的暗渡陳倉,亦一如所料被中國截斷。在 2014 年白皮書之後,我們其實就已碰到了現實的牆,所以之後才有退聯、圍繞支聯會六四和前途問題的各種討論。一旦香港會達到真普選的未來被否決,選舉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所以後來參與選舉的新力量,其實都不是求結果,而是求過程,將選舉視為一種政治運動,用選舉來攬動形勢。
在中國看來,香港的選舉被激進化,漸漸走向否定制度,這有某程度上亦是事實,不過這種趨勢在 2014 年之前並不存在,基本上是 2014 年的白皮書宣示幾代香港人期待和參與的「民主回歸」化為一場春夢的結果。這情況也不只是年輕人搞出來,後來我們發現不知為何當初非常反對搞事的泛民,後來自己都開始在議會裡搞抗爭。畢竟 2014 年之後,老民主運動員都不禁公開抱怨,中方已經跟他們斷絕溝通,跟中國有商有量的舊情不再,也許才是泛民最後也被迫激進化的根源。
然而醜婦終須見家翁,中國早晚也會告訴香港,不打算搞民主,但這個夢在香港已經做了幾十年,有幾代人的期待,已經尾大不掉。這件事對中國來說,是上一代人把問題留給後代解決的結果,對香港人來說,則是無險可守,只能對當初承諾極為認真,始終追數的悲劇。
然而一個人成長,接受了的社教化很難清除。
我們就經歷過「公民教育」只教你在街上要守秩序、不要亂拋垃圾的年代,後來就開始有23 條、國民教育等等,最後普選夢碎。這種對中國天經地義的事情,實際上是要把幾百萬人累積了上百年的思想習慣扭轉過去,將他們對世界的普遍認知改變過來。這種強烈的世界觀衝突,一經政治力的強固,就變成一種蔓延的認知失調。當兩種衝突的意識形態並存於一個人身上,最後他都會撐不住,會改變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使衝突於內在調和。結果便是藍絲和黃絲相繼出現,因為作為認知失調者的整體香港人,為了沖淡內在衝突,一些人選擇做「政治上的中國人」,一些則選擇做另一種人。兩種方法都可以緩解自身的心理衝突,但其實也是將內在衝突移情出去,雙方都會為了避免認知失調而慢慢 reinforce 自己的信念,以免精神崩潰,香港就此進入動亂。
2014 年之前的香港為何比較平穩,是因為我們將所有事情建設於一個「香港很快就會民主」的春夢,夢境是和平的,但畢竟是虛幻。真實的香港一出世,就是戰地嬰兒。政治充滿謊言,現在只是用謊言建造的和平終於被時間揭穿。
在這個年代存活,不知是可哀還是可幸。例如早就去了地獄的司徒華就看不到香港「水落石出」的一天,沒能親耳聽到「愛國不愛黨」被黨否定了。人們說長大就是不斷被現實打倒,最後不明不白就接受了現實,也就是一個嬰兒慢慢發現世界上有其他人,自己一點也不特別。據說佛洛伊德認為人類遵守外在道德的起源,就是他明白了自己無法勝過成年人的父親,在爭奪媽媽的戰爭必然輸掉的現實的一瞬間。
然而後來我們到了青年時期又會有中二病,中二病就是人開始又想重建自己的獨特性,想創造自己認為獨特的人生的一瞬間。歷史上極具開創性的東西,往往都有中二病的影子 (但不代表甩皮甩骨的中二病必定等於有開創性)。啟蒙主義的歐陸思想家、宗教改革中的馬丁路德、美國建國先賢、中國人的反帝共和派、共產主義要創造新世界,其實全部都是由人的妄自尊大緣起。
Ridley Scott 拍的《Hannibal》(2001) 就有一段非常意味深長的話。那個時空漢尼拔醫生已經越獄逃到美國之外,史達琳還在找他,但同時因為受腐敗的司法部打壓而被投閒置散。後來她訪問漢尼拔在監獄裡要好的獄卒 / 護理人員,引述下,當年漢尼拔是這樣評價這個不一樣的女孩子:
「他談到遺傳和內心深處的行為,他用鴿子的遺傳來做比喻,它們喜歡高高的飛到天上,然後炫耀的翻著筋斗俯衝下來……鴿子分為膚淺和深沉兩種,當兩隻深沉的鴿子結合之後,他們的後代往往會俯衝撞地而死……史達琳探員是隻深沉的鴿子,只希望她父母中有一個是隻膚淺的鴿子。」
後來這對敵人和師徒終於在電話對上了話,當時史達琳已經被停職,接受內部調查,漢尼拔想將她爭取過來,他說:
「妳把自己的生命獻給調查局、獻給體制,然而在付出一切之後,卻發現他們並不喜歡妳。這一點讓妳憤憤不平,比放棄丈夫和孩子都還要憤怒。為甚麼?為甚麼妳會如此憤怒?……妳服侍『秩序』這個概念,他們不;妳遵守誓言,他們不;妳覺得保護弱小是自己的責任,他們不;因為妳跟他們不同,所以他們討厭妳。他們恨妳也妒忌妳……」
那麼這些年的激蕩歲月之後,我也有這個疑問。我們是膚淺還是深沉的鴿子?你選擇 to be 還是 not to be ?漢尼拔說那番話是因為他明白自己道德標準異於常人,只能將自己隱藏起來,避免成為撞地而死的鴿子。然而人總會不禁期待一個深沉鴿子也能展示本色的世界。鴿子能夠活著固然很好,作為深沉的鴿子能夠活著並且保持著自己的本色,就更困難,但也更好。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90的網紅美劇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劇癮 歐美娛樂 網台評論節目 主持:九叔、Ricky #港劇癮 #Netflix #伏劇? #垃圾? #港劇上Netflix要撐? #MVP是陳國邦 #王貽興 #劉翁 #比心機做好導演同劇本會好D Netflix《 #陽關道 Demon's Path》點評 【9個恨鐵不成鋼與2個驚喜】 劇集...
不明不白的短語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永夜之鴿 | 盧斯達 on Patreon】
現在特區政府官員講到明「愛國不愛黨」講不過去,象徵他們收回了香港人最後自欺欺人的精神空間。國家是否等於政黨,這個問題我們幾年前開始思考,當年也頗為熱鬧,爭論有沒有結出果子?我們不知道,但我們沒有騙人,當初我們直接指出,中國不是這樣想,我們全香港都認為是這樣,只是局部的同溫屠效應。我們為何對中國政治有如此的「假性認知」,自然也有內外的雙重因素。鄧小平當局當初部署接收香港,為爭取香港人心,也受中國國內自由化影響,設計較寬鬆,鄧說不強迫香港人愛黨,只要求他們愛國,甚至說共產黨不怕人罵,因為共產黨罵不倒。
這種技術性取態是順從香港的既有政治文化。香港人自清末起就被隔離在中國以外,不算正式參與共和國甚至民國的誕生,等於長期是「海外華人」的心態,有樸素戀中感情。英方在 20 世紀初,也搞傳統國學教育,希望用文化國防頂著赤化的威脅,培養出香港人普遍反共,但支持「理念中國」的二元認同。
鄧小平他們當然知道要求香港人一下子去到愛黨、去到支持社會主義,並不現實,也不利收回香港,就容忍統戰了。說穿了上一代民主派元老甚至各界人士,其實都做過中方的入幕之賓。京港來回之間,他們也將自己一時受禮待的特殊歷史經歷當成了通則。雖然後來有了六四引致的反面,但香港人接到了一國兩制,也就認為這是鎮山之寶,認為「愛國不愛黨」的道德高地有政治法力,可以反過來束博中共。這種取態,在短時間內似乎令人產生一種印象:此論述能夠獲得「民主保本」一代港人在選舉投票給民主派,也可以頂住中共指控他們不愛國。
從更長時間和事後看來,中國容許香港局勢不改變,是因為國力未夠強大,而不是因為香港人始終愛著理念上的中國。你是否愛理念上的中國,中國不在乎,但法律上政治上效忠中國的要求,則始終未被剔除。
最明顯的例子是黎胖子和李柱銘等人,他們中國人身份認同很強,但始終反共和要求民主。我們香港人幼承庭訓,假定「愛國民主」是極為安全的爭取路線,「中國也不可能反對呀」,但香港是否有民主,在中國的天朝藍圖關係到整個社會主義體系的完整性,對中國而言社會主義的完整性其實就是主權的完整性。如果香港有真民主,則中國又可能等於再次失去香港控制權,180 年前香港分裂出去的情況又會出現。任你自報家門如何愛國,是真愛國還是假愛國,中國的想法都不會自己改變。
在香港搞愛國民主其實屬於掩耳盜鈴,自己覺得安全,但在中國看來可能是笑話。當然香港其實無險可守,上一代人打算死馬當活馬醫,亦可能是忍辱負重的偉大。好像曹操行軍進入險處,大家又饑又渴,作為領袖只好不斷欺騙士兵前面就有水源有補給,以精神力動員大家撐下去;但香港的現實遠比成語故事來得殘酷,望梅止渴的故事去到最後,曹軍真是撐著走到了綠洲,錯有錯著,但香港則是仍然依照宿命走入永夜的曠野。
愛國民主沒有獲得中國優待。盡量爭取議席,然後準備在民主政改之後「量變質變」由港人獲得香港管治權的暗渡陳倉,亦一如所料被中國截斷。在 2014 年白皮書之後,我們其實就已碰到了現實的牆,所以之後才有退聯、圍繞支聯會六四和前途問題的各種討論。一旦香港會達到真普選的未來被否決,選舉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所以後來參與選舉的新力量,其實都不是求結果,而是求過程,將選舉視為一種政治運動,用選舉來攬動形勢。
在中國看來,香港的選舉被激進化,漸漸走向否定制度,這有某程度上亦是事實,不過這種趨勢在 2014 年之前並不存在,基本上是 2014 年的白皮書宣示幾代香港人期待和參與的「民主回歸」化為一場春夢的結果。這情況也不只是年輕人搞出來,後來我們發現不知為何當初非常反對搞事的泛民,後來自己都開始在議會裡搞抗爭。畢竟 2014 年之後,老民主運動員都不禁公開抱怨,中方已經跟他們斷絕溝通,跟中國有商有量的舊情不再,也許才是泛民最後也被迫激進化的根源。
然而醜婦終須見家翁,中國早晚也會告訴香港,不打算搞民主,但這個夢在香港已經做了幾十年,有幾代人的期待,已經尾大不掉。這件事對中國來說,是上一代人把問題留給後代解決的結果,對香港人來說,則是無險可守,只能對當初承諾極為認真,始終追數的悲劇。
然而一個人成長,接受了的社教化很難清除。
我們就經歷過「公民教育」只教你在街上要守秩序、不要亂拋垃圾的年代,後來就開始有23 條、國民教育等等,最後普選夢碎。這種對中國天經地義的事情,實際上是要把幾百萬人累積了上百年的思想習慣扭轉過去,將他們對世界的普遍認知改變過來。這種強烈的世界觀衝突,一經政治力的強固,就變成一種蔓延的認知失調。當兩種衝突的意識形態並存於一個人身上,最後他都會撐不住,會改變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使衝突於內在調和。結果便是藍絲和黃絲相繼出現,因為作為認知失調者的整體香港人,為了沖淡內在衝突,一些人選擇做「政治上的中國人」,一些則選擇做另一種人。兩種方法都可以緩解自身的心理衝突,但其實也是將內在衝突移情出去,雙方都會為了避免認知失調而慢慢 reinforce 自己的信念,以免精神崩潰,香港就此進入動亂。
2014 年之前的香港為何比較平穩,是因為我們將所有事情建設於一個「香港很快就會民主」的春夢,夢境是和平的,但畢竟是虛幻。真實的香港一出世,就是戰地嬰兒。政治充滿謊言,現在只是用謊言建造的和平終於被時間揭穿。
在這個年代存活,不知是可哀還是可幸。例如早就去了地獄的司徒華就看不到香港「水落石出」的一天,沒能親耳聽到「愛國不愛黨」被黨否定了。人們說長大就是不斷被現實打倒,最後不明不白就接受了現實,也就是一個嬰兒慢慢發現世界上有其他人,自己一點也不特別。據說佛洛伊德認為人類遵守外在道德的起源,就是他明白了自己無法勝過成年人的父親,在爭奪媽媽的戰爭必然輸掉的現實的一瞬間。
然而後來我們到了青年時期又會有中二病,中二病就是人開始又想重建自己的獨特性,想創造自己認為獨特的人生的一瞬間。歷史上極具開創性的東西,往往都有中二病的影子 (但不代表甩皮甩骨的中二病必定等於有開創性)。啟蒙主義的歐陸思想家、宗教改革中的馬丁路德、美國建國先賢、中國人的反帝共和派、共產主義要創造新世界,其實全部都是由人的妄自尊大緣起。
Ridley Scott 拍的《Hannibal》(2001) 就有一段非常意味深長的話。那個時空漢尼拔醫生已經越獄逃到美國之外,史達琳還在找他,但同時因為受腐敗的司法部打壓而被投閒置散。後來她訪問漢尼拔在監獄裡要好的獄卒 / 護理人員,引述下,當年漢尼拔是這樣評價這個不一樣的女孩子:
「他談到遺傳和內心深處的行為,他用鴿子的遺傳來做比喻,它們喜歡高高的飛到天上,然後炫耀的翻著筋斗俯衝下來……鴿子分為膚淺和深沉兩種,當兩隻深沉的鴿子結合之後,他們的後代往往會俯衝撞地而死……史達琳探員是隻深沉的鴿子,只希望她父母中有一個是隻膚淺的鴿子。」
後來這對敵人和師徒終於在電話對上了話,當時史達琳已經被停職,接受內部調查,漢尼拔想將她爭取過來,他說:
「妳把自己的生命獻給調查局、獻給體制,然而在付出一切之後,卻發現他們並不喜歡妳。這一點讓妳憤憤不平,比放棄丈夫和孩子都還要憤怒。為甚麼?為甚麼妳會如此憤怒?……妳服侍『秩序』這個概念,他們不;妳遵守誓言,他們不;妳覺得保護弱小是自己的責任,他們不;因為妳跟他們不同,所以他們討厭妳。他們恨妳也妒忌妳……」
那麼這些年的激蕩歲月之後,我也有這個疑問。我們是膚淺還是深沉的鴿子?你選擇 to be 還是 not to be ?漢尼拔說那番話是因為他明白自己道德標準異於常人,只能將自己隱藏起來,避免成為撞地而死的鴿子。然而人總會不禁期待一個深沉鴿子也能展示本色的世界。鴿子能夠活著固然很好,作為深沉的鴿子能夠活著並且保持著自己的本色,就更困難,但也更好。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不明不白的短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晨·語錄·倫敦霧》
* 我們每個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一個人的聲音和足跡,如果能被另一個人深深的懷念和銘記,這就是永恆。—-三毛
* 充滿了愛、浪漫、理想的心,總是帶著夢幻的,以為人生的路是筆直、快闊、平坦的。經過多年的行走,才知道路有時奇崛、偶爾凹陷、還有難以通行的寬窄!
——林清玄 《心美,一切皆美》
* 在你的人生中永遠不要打破四樣東西:信任、關係、諾言和心。因為當它們破了,它不會發出任何聲響,但異常痛苦。
——狄更斯
* 當你的朋友向你傾吐心事的時候,你不要怕說出心中的「否」,也不要瞞住你心中的「可」。當他靜默的時候,你的心仍要傾聽他的心;因為在友誼裡,不用言語,一切的思想,一切的願望,一切的希冀,都在無聲的喜樂中發生而共享了。—-紀伯倫
*對於等待者,時間太慢;對於憂懼者,時間太快;對於悲傷者,時間太長;對於歡樂者,時間太短;對於相愛的人,時間永恆。—-亨利·凡·戴克
* 不必過於在意人與人之間一些表面的情緒,摯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著。
——-蘇芩
* 起初,我們揣著糊塗裝明白。後來,我們揣著明白裝糊塗。並不是我們願意活得不明不白。只是,好多事情,一用力,就會拆穿,一拆穿,就會失去。成人的世界,總是這麼脆弱。—-蘇芩
* 我聽見愛情,我相信愛情。愛情是一潭掙扎的藍藻,如同一陣淒偉的風,穿過我失血的經脈,駐守歲月的信念。—-泰戈爾《生如夏花》
* 生命中所有的挫折與傷痛、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造就你和鍛鍊你。不要總說歲月殘忍,它其實溫柔了你。—-張小嫻
* 無論你有多好,總會有不珍惜你的人;
幸好,到了最後,所有不珍惜的人,都會成為過去。—-張小嫻
* 「永遠快樂」這句話,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得不能成立。快樂絕不會永久;我們說永遠快樂,正好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自相矛盾。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 你還要警惕自己內心泛濫的愛,孤獨的人總會迫不及待地向與他邂逅的人伸出自己的手。—-尼采
* 在世人中間不願渴死的人,
必須學會從一切杯子裡痛飲。
在世人中間要保持清潔的人,
必須懂得用臟水也可以洗身。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活著,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卓別林
—-照片來自大學同學朱純蕙倫敦
不明不白的短語 在 美劇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劇癮 歐美娛樂 網台評論節目
主持:九叔、Ricky
#港劇癮 #Netflix #伏劇? #垃圾? #港劇上Netflix要撐? #MVP是陳國邦 #王貽興 #劉翁 #比心機做好導演同劇本會好D
Netflix《 #陽關道 Demon's Path》點評
【9個恨鐵不成鋼與2個驚喜】
劇集介紹:facebook.com/MeiKekNin/posts/1143930092437664
N家傳送門:www.netflix.com/title/81039096
九叔:『靈幻恐怖一直不是自己心頭好,固留到現在才看畢全劇,總的說來說習慣觀看美劇與歐美電影的觀眾來說此劇 #瑕疵實在太太太太太多!但以 #支持港劇在Netflix播放來說還是建議一看,而當中亦有 #加分情節如三名殺人魔中段的相識相鬥,各有動機又互相牽制,可惜去到後段流於模仿“漢尼拔”與”恐懼鬥室”將大好的劇情設計付諸流水...』
.
#劇透
① 對白、角色與劇情 #自相矛盾
對白和故事的 #漏洞 太多,最為坊間詬病的幾個是前段CID同寮對余亦琛女友被殺的態度前後矛盾、女友是否有身孕的資訊、後段余亦欣(楊淇)明知Dr.Ho(王貽興)被葛叔所囚亦沒有聯絡警方等都讓人感到摸不著頭腦,如非克意忽略實難堅持看畢。
另外 #全劇不時聽到 我曾經睇過一本書/部戲/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實驗第類似對白去到煩擾地步。
.
②#字幕與特效,
字幕方面估計是 #誤將聽障人士版字幕以一般字幕使用,因為聽障版字幕會形容當時的背景聲音,另外在不小靈幻劇情中加入 #堪比粵語長片的特殊效果 如 頭段打開證物的綠煙、飛頭降、地獄遊、周處機(劉翁)的道家特效等都讓人抹汗?,劇組應反省如此特效是否真的需要(或者靈幻劇情本身是否真的需要?)。
.
③ #警察線劇情與演出全線垃圾
不論角色、對白、場口設計都遠遠低於合格水平,余亦欣(楊淇)忽然出現在協助查案的檔案室警員設計荒謬,換心(應該係)的伏線更是沒頭沒腦,馬叔(樓南光)隊中兩名配角的相爭與反叛劇情亦顯得多餘。
那邊厢新科探員余亦欣是主角嗎?在演出和劇情上都未能合格叫人看得不明不白,Madam Kok(江若琳)的角色更是可有可無實應與余亦欣(楊淇)兩角合併。
整季下來 #警隊線的成員一個一個身亡與其說緊張到不如說莫名其妙!( 馬叔一整隊警員死亡成為真正的“傳說”?),警隊線唯一演出合格的是馬叔(樓南光) 但也只是合格(或做回自己)而已......
.
④#靈幻元素
周處機(劉翁)的道術、入地獄、讀取死亡訊息,劉帆(艾威)的降頭、飛頭降等等劇中處處可見卻又可有可無,未見和主線有極重要關聯。
總感覺整個靈幻元素是畫蛇添足的出現,是因為擔心投資方 #馬來西亞的觀眾 而加入嗎?九叔不得而知之 #不過以幫倒忙般致敬粵語長片級的特效看來,難以相信劇組有心在此題材上有深入發展。
.
⑤#王貽興
王貽興自編自導自演卻安排自己演出一個遠超自己能力的角色法醫 Dr.Ho,劇本方面由沉醉在被殺者的死亡幻劇(黑鏡?)、耍帥又忽然邪異、忽然關心余亦欣(楊淇) 與最後被困而成魔等都毫無說服力,如真有下一季 #實希望王貽興放手回到編劇位置好好努力。
.
⑥ #余亦琛 (岑珈其)
余亦琛在前段有主導位置,但同樣角色遠超演員能力所及(或導演沒有好好引導演員),女友被殺與之後的情緒、與連還殺手的對峙等都未有做好,#此實為前段觀眾流失的主因。
.
⑦ #詹瑞文
葛叔是劇中最重要是角色,而找來大師詹瑞文演出本是十拿九穩的計算,但以由舞台劇已追隨詹Sir的九叔看來頗為失望:雖然在形體和外形上詹Sir完美演繹老人形態,但 #語氣運用與投入上卻未能離開舞台劇與近年客串電影的誇張演出方法,至使今次大師的演出只算合格而已,未能將劇集水平拉到另一層次。
.
⑧ #余亦欣(楊淇) 與 #MadamKok(江若琳)
余亦欣演出算合格以上,而末段的黑化雖有驚喜卻仍未能補回前段劇本對她描寫的忽漏包括開初的定位及心臟移植的不明伏線。而江若琳的演出算是合格但比較似客串居多,其實兩個角色有不小屬性重複,#如能合併及由頭段始已主導劇情可能會有不同局面。
.
⑨ #駱應鈞
其實司徒永強(駱應鈞)的 #無辜設定與背後的計劃頗有驚喜,但導演沒有深入設計與鋪排角色,而演員也不見得有花心思去塑造角色至使只可以成為中段的其中一個推動劇情“工具”實為可惜。
.
❶ #三魔會
紙盒藏屍案、花槽雙屍案,無屍謀殺案三魔意外相遇 ,葛叔(詹瑞文)的暗中操盤,程雲新(陳國邦)的勢成騎虎與殘忍分屍,到劉帆(艾威)的神秘動機與嗜殺等都 #有合理解釋且捉緊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WJLctCdJg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V5I5JX2MVjEsL1Y8LlPlFMezj8w)
不明不白的短語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黃金交叉,見底大成交要配合大成交量等等的投資理念Jack已經聽過不少,他也想在投資市場上賺一筆,他聽說銀行加息會使股市和房價下跌於是他決定在加息之前抽身,無奈Jack每次運用所謂投資技巧都以虧損收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以上所提及的投資理念和技巧都有他的盲點。
首先,甚麼是移動平均線呢?兩條移動平均線同時上升的時候,短線的平均線超越長線的平均線叫做「黃金交叉」,行情看涨,例如50天移動平均線,升破250天的移動平均線叫做「黃金交叉」;相反,當兩條平均線同時下降的時候,短期的平均線跌破較長線的平均線,叫做「死亡交叉」,行情看跌。他的盲點就是移動平均線具有滯後性,也就是說當交叉訊號出現時,價格很可能已經累積了不少變動,屆時才入場難免會變成高位入貨而被套牢,因此,當訊號出現時不需立刻買入可以觀察一段時間等價格調整的時候才入場。最重要的是其實有數據顯示,「黃金交叉」出現後股價下跌的情況其實是多於上漲的。大家要小心啦
第二 見底總需要配合大成交量嗎?當然不需要,在市場底部反彈的時候其實只有小部分投資者買貨,又何來大成交呢?因此,答案應該是價格觸底的時候,成交量會減少,以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為例,翻查其過往十年的表現,結論就是每一次納指見重要低位的時候,往往成交量是平平的,甚至成為當時成交量最少的幾天,那甚麼時候出現大成交呢?就是當指數觸底上揚,升穿阻力時要配合成交增加,如果我們於價格調整,等待大成交出現,很可能會錯失很多趁低吸納的機會。
第三,加息就等於經濟不好了嗎?股價房價都要下跌了嗎?其實在經濟學上,加息的主要作用就是要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提升借貸成本,減少貨幣供應、抗通脹、減低投機性等等的經濟活動。這樣做看似不利於經濟發展, 其實是政府想讓整個牛市週期長一點,穩定發展,以避免出現市場震蕩的情況,或者是經濟過度膨脹造成泡沫。事實上,美國最近40年的經濟史也反映出了, 基本上每一次加息最後都會導致股價房價的上漲,所以加息、緊縮的政策,對於股市房地產中長線來說是個利好的訊號,因此在歷史上,每一次加息週期都讓資產升值。
以上意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打破坊間謬論,不用再「輸得不明不白」。
**國語片段已經標籤"國語",亦放於另一playlist分隔,希望,國語為母語的粉絲仍然有公平數量分析;廣東話是母語朋友建議不要內進啊,可到廣東話的片段看,內有千多套以上免費影片~謝!**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g3snrfQUGM/hqdefault.jpg)
不明不白的短語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甚麼是外匯 FX ?
外匯的市場是投資者進行貨幣交易的地方,例如買賣歐羅、日元、澳元等。究竟甚麼是外匯,為什麼這種投資工具多年不死,亦有人可輸掉家產?
甚麼是匯率?
首先我們可先了解甚麼是貨幣交易,指的是利用一個國家貨幣換取另一個國家的貨幣,就會依照雙方的匯率作計算,情況就像我們去旅行一樣。給大家看看一個例子,Francis想去歐洲旅行,究竟歐元走強還是走弱才會對Francis帶來優惠?如果歐元走強至1.5,$2000美金只可以兌換到$1333。但係如歐元走弱至1兌1的話,$2000美金則可以換到$2000歐元。由此可見,歐元兌美元走弱的話,到歐洲旅行會相對較平。2016英國宣佈脫歐後,英磅兌主要貨幣亦大幅貶值,到英國買名表、包包都便宜得多。
甚麼是外匯市場
一般來說,某貨幣兌美元的話,例如歐元兌美元,市場稱為直盤;而不是兌美元的話,例如加元兌日元,就是交叉盤。我們亦可以看好或看淡貨幣獲利,例如Francis看好歐元相對加元的走勢,即是做多歐元兌加元交叉盤;若看好加元相對歐羅的話,可以做空歐元兌加元。而外匯走勢主要大方向由基本分析主導,短線細節受技術分析圖表影響。每次公布國家的經濟數據及政策、例如加息減息預期、貨幣政策均會影響外匯匯率同走勢。
投資外匯的好處
投資外匯的好處有四個。第一,外匯的交易工具選擇多,有現貨、外匯ETF、槓桿外匯和期貨。第二,外匯市場被喻為沒有牛市熊市,因為外匯是相對的,一個升另一個則跌。第三,外匯市場每星期的一至五,二十四小時都有交易在進行,投資時間非常彈性。第四,外匯是全世界最大、最具流通量的交易市場,幾乎沒有壟斷價格的情況會發生,外匯幾乎都與經濟數據大方向一致,投資不會死得不明不白。這都是外匯最優勝的地方。
貨幣類別
貨幣中亦有不同種類,例如套息貨幣、避險貨幣、商品貨幣等,它們是甚麼呢?
例子一,Francis是一個專業的投資者,會尋找低息率的國家借取貨幣如日元,來買一些較高回報的資產如股票等。但當該市場出現不明朗因素或隱憂時,投資變得危險,Francis就會暫時歸還所借的日元,日元匯價便會走強,若整個市場均有這種情緒導致日元回流,這情況叫拆倉,而這類低息貨幣就稱為套息貨幣。
例子二,當世界上發生一些不確定因素或事件,如911、歐債、脫歐等,除了買入日元,Francis則會將資金將流入經濟較為穩健的國家,例如瑞士法朗,原因包括因為瑞士屬於中立國,不參與世界上的政治和經濟問題,較不容易出現大升或大跌,成為了資金避險地方之一。
例子三,Francis亦喜歡投資於一些商品貨幣方面,意思是那國家貨幣屬商品出口國,例如加拿大出口石油,澳洲出口金銅,紐西蘭出口農產品,這類貨幣與商品價格的關係較密切,走勢亦較波動,當經濟數據及商品價格帶來趨勢時,Francis就會投資於加紙、澳紙、紐紙等商品貨幣。
當大家明白外匯的好處、用法和工具等,就可以去為自己組合制定適當的策略。
**國語片段已經標籤"國語",亦放於另一playlist分隔,希望,國語為母語的粉絲仍然有公平數量分析;廣東話是母語朋友建議不要內進啊,可到廣東話的片段看,內有千多套以上免費影片~謝!**
=============================
對「我要做股神」有興趣朋友可以:
1) 透過「茶敘」及「分享會」等活動交流及探討市況
我的公開講座:http://www.sylinghim.com/all-event
2) 在這裡可以認識更多「我要做股神」的應用:
我的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1397969920475134/
我的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com/channel/UC666Z4JMa7hrwpINpRKkj6w?sub_confirmation=1
我的APP+Premium:下載「我要做股神」或
https://web.sylinghim.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wpqDt7lPR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