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重災戶 百貨公司櫃位業者已四面楚歌‼️
繼上週召開「疫情下的甘苦人-幼教產業篇」座談會後,虹安今再偕同台灣民眾黨台中市黨部 張仲翹 主委、三位百貨公司櫃位業者,邀請到經濟部、勞動部代表,召開「 #疫情下的甘苦人-百貨公司櫃位業者篇」座談會,希望中央部會能苦民所苦、聽取第一線業者的建言與心聲。
雖然行政院已實施紓困4.0,但是百貨公司櫃位業者所適用的紓困方案與他們實際的損失不成比例。根據經濟部的「商業服務業紓困補貼」方案,其中員工人數之認定是以「110年4月30日之投保全職員工人數認定」,也就是 #只有正職人員才能算進補助人數 ,但許多百貨櫃位業者聘請的大量部分工時員工,根本就是 #看得見、吃不到 。❌
且百貨公司與櫃位業者慣行的設櫃制度 #包底抽成制,更是雪上加霜,舉例來說:抽成25%包底100萬,也就是不管當月的業績營收多少,每月要給百貨公司至少25萬。雖然百貨公司也是疫情下的重災戶之一,但相形之下,櫃位業者被 #兩面夾擊、四面楚歌 ,上要繳抽成、租金、水電等費用,下要支付員工薪水,維持專櫃運作,實在苦不堪言。以業者提供的上半年業績報表為例,在A百貨的櫃位業績最好是四月的14萬元,而到六月只剩下不到3萬元的營收,衰退 #約八成!在B百貨的櫃位從業績最好的三月28萬元,到六月只剩下4萬元,衰退約 #八成五!
📍餐飲業負責人表示,在全國三級警戒的影響下,餐廳不能內用,百貨公司卻正常營業,但幾乎沒有人敢來;櫃位業者也不能自行停業或休息,因為沒有營業的話還要付違約金給百貨公司。在幾乎沒有業績收入,但租金、水電費、員工薪資等還是要照付的情況下,專櫃撐不下去,根本 #蠟燭多頭燒!
📍女裝服飾業負責人指出,百貨公司營業時間長,因此聘用部分工時人員輪班相對彈性,但商業服務業的紓困方案卻將部分工時人員排除在外,況且請工讀生輪班的平均給付薪資還超過正職人員。該負責人也提出建議,希望改以 #營運資金總額計算 ,及時調整紓困條件。
📍流行飾品業者經理則表示,除了包底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費用,像是收銀機租用、水電、檔期贊助、裝潢補貼,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另外,針對目前各家百貨公司的減免方案,也希望政府能提供一個協調的平台來幫助業者。
🔎 #經濟部商業司莊文玲專委回應 ,所有公司行號,不只商業服務業,包括製造業、觀光旅遊業等都是一致的,主要考量因素是勞動法規有規定公司應幫員工投保,針對工讀生的補助,則有勞動部相關的方案。
🔎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黃耀滄科長則回應 ,勞動部也有提出相關的紓困方案,關於部分工時人員,只要是四月為受雇勞工,都有提供方案。而關於雇主的部分,則是提供訓練員工的相關費用,沒有分正職或部分工時人員。
👀但是虹安質疑:將商業服務業完全比擬製造業,是否不太合適⁉️目前經濟部的方案想要雨露均霑,但顯然百貨公司櫃位業者就是沒有被「霑」到的一群人。經濟部自疫情爆發以來,有 #一年多的時間可以盤點各行各業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 ,應該要了解不能用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齊頭式標準來執行紓困方案。
#疫情下的甘苦人
#百貨公司櫃位業者
#商業服務業紓困補貼
#雨露均霑根本沒霑到
➖➖➖➖➖➖➖➖➖➖➖
🙏🏼感謝媒體報導🙏🏼
經濟日報 - 紓困補助 百貨公司設櫃業者嘆幫助很少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5587050
公視新聞 - 疫苗覆蓋率未達標人潮難回流 百貨業者對「微解封」難樂觀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43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n2xvv-gwE
中時新聞 - 百貨沒停業 業者哀嚎:紓困補貼補不到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708002775-260407
聯合新聞 - 紓困不該綁正職 百貨專櫃籲調整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74/5586728
eTV行動傳媒 -【LIVE搶鮮看】「疫情下的甘苦人生-百貨公司櫃位業者」座談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I8dnQwJJg
聯合新聞 - 百貨不停業櫃位業者苦撐 怒轟政府:紓困圖利大財團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74/5587519
TVBS新聞 - 疫情下的甘苦 百貨公司設櫃業者嘆紓困補助幫助少
https://news.tvbs.com.tw/life/1541924
不完全給付舉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開放讓勞工可以自己申請薪資補助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
紓困預算4.0,目前協商進程已經進行到一半。這次各部會所提出來的紓困補助方案,受到了許多挑戰,包括預算編列是否實際、能否精準補貼等等,在這兩個禮拜中,時代力量看到了相當多的問題與疏漏。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經濟部商業服務業的補貼方案中,勞工居然要透過雇主申請,才能領取到薪資補貼。
最近我接到非常多百貨公司櫃哥、櫃姐的投訴,表示業績下滑,被迫休假,薪水減少,但卻沒有補貼方案可以申請,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受聘於專櫃的品牌公司,而不是百貨公司。雖然百貨公司業績蕭條,但品牌公司不一定會想要去申辦經濟部的紓困補助。然而,偏偏 #商業服務業勞工的薪資補助必須透過業者申請,只要品牌公司不申請員工薪資補助,櫃哥櫃姐們就完全無法獲得紓困補貼。
這是何其荒謬的事情!
然而,櫃哥櫃姐可能是求職條件相對較好的勞工,絕大多數受到疫情衝擊的服務業勞工,舉凡美容美髮、餐飲、娛樂休閒等等,最大的特色:
✅店家規模小
✅兼職員工眾多
✅技術門檻不高,弱勢民眾打工首選
✅受到衝擊的容忍力低。
不同於去年,絕大多數是外銷為主的製造業及航空業,今年多半是 #內需型服務業 受到影響。
兼職、臨時人員,甚至無給職親人擔任員工的比例極高,因為入行門檻低,所以是很多弱勢民眾的打工首選,在疫情衝擊之下,許多人都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被直接通知明天不用來了。
今天黨團協商的時候,時代力量提出,應該要由商業服務業勞工可以直接向經濟部申辦薪資補助,而不需要透過企業,避免企業擺爛,故意不申請。
柯建銘反問:「有補助,企業怎麼可能不去申請?」
這種話就是不食人間煙火。
擺爛的企業主,大家看得還不夠多嗎?雇主不給薪、不通報無薪假、不申請紓困補助、不資遣員工,搞得勞工連失業給付都領不到,這種例子多得是。
昨天我詢問經濟部好幾個問題,經濟部的答案都令人搖頭:
★如果遇上刻意不替勞工申辦薪資補貼的雇主,經濟部有其他的管道,能夠提供給勞工申請嗎?
→經濟部:我們會找勞動部查核有無違法事實,依勞動法令裁處。
這個答案簡直答非所問,你查核到雇主違法了,罰款是進國庫,勞工一樣沒有辦法獲得紓困!
★如果薪資補助申請下來了,雇主故意侵占補助,或是要求薪資回捐,勞工可以怎麼半?
→經濟部:我們會追回補助。
哈囉,補助你追回了,很好,替國庫省錢,但是受害勞工可以再申請嗎?還是沒辦法啊!
★為什麼其他部會都有開放勞工可以直接申辦現金補貼,舉例來說,文化部所管轄的藝文工作者,無論有無勞保,只要提出收入受衝擊的證明即可申辦紓困,為什麼經濟部沒有這樣的管道?
→經濟部:經濟部只對口企業,不對口勞工。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流動性很高,他們如果離職到其他行業,就不是經濟部的管轄範圍。
電話一談到這邊,我徹底爆氣了。
你經濟部明明知道,服務業的勞工,最弱勢、受衝擊容忍力低、兼職打工居多, #就是這波疫情中最需要紓困的勞工!
經濟部堅持部會本位,省卻了行政成本,代價卻是最弱勢、最底層勞工的生計!
根據2020年主計總處的統計,製造業的勞工,部分工時(兼職)比例只有1.8%,相對於服務業,服務勞工的人數比製造業勞工多了六倍,其中,「住宿及餐飲業」的兼職勞工比例,高達20%;「教育業」兼職勞工比例17%;「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兼職勞工比例也有7%。
綁定雇主才能申請的薪資補助,絕對是這次紓困4.0中,最大的漏洞!
歷經今天激烈的黨團協商攻防之後,經濟部終於同意,願意針對受政府停業,或是疫情衝擊無法內用的餐飲業,會同勞動部檢討及評估,是否能夠直接現金補貼受害勞工。
#請經濟部給商業服務業勞工一條活路,開放讓他們可以直接申請薪資補貼,而不需要透過雇主申辦。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之後我們會跟經濟部及勞動部開會,非常需要知道大家所面臨的困境。
【延伸補充】
經濟部認為,勞動部或衛福部可以提供協助,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協助」,必須建立在雇主和勞工進行合法協商,例如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畫」或「充電再出發計畫」,唯有雇主依法申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才能申請。
除了經濟部之外,交通部、文化部、衛福部、教育部的員工薪資補貼,其實也有類似的架構問題,只有部分勞工可以申請直接現金補貼。因此,時力黨團強烈要求,請行政院全盤檢討,員工薪資補貼綁定雇主申請的紓困模式。
這在執行上恐怕會有嚴重漏洞,請趁現在還有機會,儘快開放受雇勞工也能依據實際工作和收入減損證明,直接申請薪資補貼。
不完全給付舉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必學的理財8堂課004-保險」
我的保險金額約莫一個月4000元,從涵括各種險,但是其實我不知道我自己保了什麼,也不知道金額是否足夠。對於保險,鋒哥給我們兩個重要的概念:
#要保就要保足額
以意外險舉例,建議保到1000萬。因為事故意外造成失能的給付,還要看職業等級,如果等級低,那就只好拉高保險金額,不然給付比例很低,保險金額也很低的情況,這筆錢可能就不太有幫助。
#死亡有時候比失能不可怕
如果是死亡,可能悲痛大於實際的支出,但是失能有可能要花一輩子的心力去照顧,龐大的醫療金可能也會壓垮家人的生計,對我而言,失能比死亡更令人害怕。
鋒哥提到,最完整的失能保障:一次性給付的失能保險金+持續性給付的失能扶助金+足額的定期壽險所提供的完全失能給付。
#不要一次全都要
買保險之前應該先釐清自己的需求與額度,再來決定自己的優先順序,最後才來評估商品跟保費。
是不是要有長照險?還是有失能扶助險就可以。要有日額型住院醫療險?還是實支實付型就可以。要先自己評估需求與預算,選擇風險最高保障程度最高的。
#自己的資產永遠是最好的保險
做好財產管理,還是最自己最好的保險。
課程進入到第四週,這之中很多時候要去把自己完全遺忘的資料翻找出來,再次確認其價值跟利用率。在這堂課中,鋒哥帶領我們去了解自己對於財務的全貌,反倒不是一般的投資課程,而是對於整個人生財務的重新梳理,不管是觀念還是實作,都非常有幫助。
很感謝鋒哥開這門課,讓我們瞭解理財的各個面向。
#人生必學的理財八堂課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