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訓練的「訓練量」該如何設定?】
跑者的訓練量俗稱「跑量」,單位是「公里」,所以月跑量三百是指一個月總訓練距離300公里。在力量訓練圈的「訓練量」(Training Volume)常是「總反覆次數」 (Total Repetition)的同義詞;而「月總量」就是指一個月的總反覆次數,像我們會建議初跑者的月跑量最好不要超過100公里一樣,在做重訓時,有沒有一個區間可以讓大家參考呢?下面是《The System》的作者群建議:
#以下為譯文:
以剛接觸訓練的新手來說,月總量最好從750次(總反覆次數)開始;而菁英運動員的上限設在1,600次。在前蘇聯時代,我們親眼看到他們運動員以更高的月總量進行訓練。然而,我們後來也發現這跟他們使用加強運動表現的補給品有關,那使運動員能更快恢復。
總反覆次數是指在單一個週期中(這裡是指中週期)所有基本力量動作重複次數的總合。因此總反覆次數750的意思是在不同的訓練強度與動作中總共累計的次數,但這個數字不包括輔助訓練的動作。
從帳面上來看,750這個數字分配到一個月十二到十六次課表當中,看起來似乎很小,但我們這們所定的750這個數字比較像是「基本量」,而非下限,如果總反覆次數低於750下,就不會為運動員的成長帶來實質的影響。表 4.14 中的數值並不是意味著高水平或菁英運動員在四週內的總反覆次數永遠不會有低於1,000次情況發生,那只是維持成長的基本量。對運動員的恢復能力影響最大的是訓練量,因此這些範圍中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上限的數值。若月總量超過上限值,恢復能力將快速到受到侵害,而且侵害的速度比任何其他因素都快。
一位菁英水準的運動員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完成1,000次以下的訓練,就算在恢復期也經常發生。然而,訓練新手若超過1,000次的上限,大都要承擔受傷或嚴重過度訓練的風險。
許多教練擔心他們的運動員練不夠,所以無法有效獲得力量和爆發力的進步。他們不想因為目標定得太低而有所保留,這讓他們感覺是「浪費」了一個月的訓練時間。剛開始採用這個方法來訓練時有這種感覺很自然,我們系統中的每一位教練也都曾經歷過相同的掙扎。
美國的力量教練已經把「訓練要用盡全力」當作一種信念,訓練完還有餘力好像就會覺得不夠認真。但請相信我們。我們說的方法很少失敗,也幾乎沒有過度訓練的風險,這些區間已被證明能最有效地幫助運動員進步。
在調整運動員的訓練量時,需要考慮到他們的技巧、經驗、過去的醫療史、訓練史、性別、實際年齡與訓練年齡。
我們過去的慘痛教訓可以讓你少走許多彎路。當你在訓練量的拿捏上猶豫不決時,原則是寧少勿多。寧可因量太少沒進步,也不要犯下過量訓練的錯誤。
總訓練量不包括輔助訓練或是特別針對「局部效果」的練習次數。那些動作主要是為了強化特定肌肉或是使全身力量動作能做得更好的輔助性訓練,所以我們不會把它們算在總訓練量中。
最受我們重視的力量訓練動作不只對身體的負擔很大,技術要求也很高;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嚴格限制訓練量。
雖然輔助訓練不會被計算在總訓練量裡,但你不要因此失控,開始加練很多你想練的輔助動作。永遠記住:效率第一。
#原文如下
The absolute floor of volume for a novice athlete is 750 total exercise repetitions per month, and the ceiling for the elite athlete is 1,600 total reps. During our time in the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we witnessed athletes performing even higher monthly training volumes. However, as we found later, that was often with the benefit of performance-enhancing substances that allowed for more rapid recovery.
In a single cycle, the total number of repetitions pertains to all exercises performed in the key movements. This means 750 total repetitions are spread between the different exercises among the range of training intensities we want to emphasize.
On the surface, these can seem like small numbers when we consider they may be spread out over 12 to 16 training sessions. That 750-rep total is really more like the basement rather than the floor of total volume—any less than 750 will not budge the needle on gains. That does not mean advanced or elite-level athletes will not have cycles that dip below 1,000 reps. These ranges should be more prescriptive of the ceiling of higher volumes to avoid exceeding. Pushing monthly volume beyond these ranges erodes recovery more rapidly than any other factor.
An elite-level athlete can use a month with a total volume of under 1,000 reps, as will often be the case when returning to training. However, a novice athlete can rarely exceed the 1,000-rep ceiling without risking an injury or a significant overtraining effect.
Many coaches worry their athletes will not do enough work to promote gains in strength and power. They do not want to “waste” a month by aiming too low on total volume and leaving some gains in the tank. That is a natural feeling when adopting this method, and each of us went through the same mental struggle.
Strength coaches in America are not hard-wired to accept less than maximum. However, trust us when we say that without fail, these ranges have proven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in generating progress with almost no risk of overtraining.
Fine-tuning where your athletes fall in a volume range takes skill, experience,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ir medical and training history, biological and training age, and gender.
The bloody trail of our mistakes can save you a lot of added stress: When in doubt, it is always better to err on the side of less volume than too much.
The total volume number does not include accessory work or exercises of “local effect.” Those exercises are more targeted muscle strengthening or exercises to support the main movements.
We are mainly concerned about the most physically taxing exercises that demand more of an athlete’s attention to technique—hence, the volume restrictions.
Although the accessory work is not included in the volume calculations, you still cannot go wild, adding as much as you want. Always remember this: efficiency first.
(以上摘錄自原文第132~133)
--
若有發現翻譯不到位或有問題的地方,非常歡迎也希望各界指正!
下限上限意思 在 楊思琦Szek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囝囝大晒】楊思琦公開比生命更重要的選擇
【報道分享】天下的媽媽都希望給子女最好的,所以就算貴一貴的奶粉,都會有不少父母追捧!楊思琦上次幫大囡Krystal選擇奶粉時,純粹覺得貴價奶粉質素不會太差,但後來發覺Krystal飲用後腸胃不是太好,便便「唔靚」,早前誕下第二胎Kody後,決定轉會,讓囝囝食得更健康。
揀奶前做足功課
由於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今次思琦就一早做定功課,看了很多新聞和資料,再向營養師朋友請教,最後決定選擇HiPP喜寶有機奶粉。思琦分享她的心得:「HiPP除了是有機之外,最特別是加入HMP母乳益生菌成份。HMP不是基因改造,是真正萃取自母乳,成份更加天然。據知可以幫助BB的抵抗力,譬如減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腸胃感染風險等。後來fact check後知道HiPP不單是德國產品,更是德國國民品牌三甲之一,佔有當地5成市場,令我放心選擇給Kody飲用。」
知多啲:剖腹產BB需要更多照顧
如果是開刀出世的BB,就切記要留意思琦提到的HMP母乳益生菌成份了。剖腹產的BB與順產出生的BB不同,他們沒有經過媽媽的陰道接觸到益生菌,錯失建立自身抵抗力的機會,研究顯示順產BB與剖腹產BB兩者的益生菌定植率相差足足40%*,而且剖腹產BB的免疫系統發展會受到影響,較容易腹瀉、過敏等**。所以開刀出世的BB要好好靠後天補充益生菌,HMP母乳益生菌成份非常重要。
無人工添加一樣夠營養
不過很多人都有疑慮,覺得有機奶粉沒有添加太多人工營養素,會誤解不夠營養給BB,但Kody一路成長都肥肥白白,思琦指上次打免疫針時,醫生就說Kody 6個月大,但已經似9個月大,十分足磅!而思琦作為稱職的「驗屎官」,更笑說狀態理想。「我不時都會看看BB的便便,看看他是否健康,現在Kody每日都有便便,而且便便的狀態很好,相信與飲用有機奶粉有關。」思琦指自此對HiPP品牌有信心,現時除了奶粉之外,還會讓Kody開始食其他HiPP的BB食品如米糊,又或使用品牌的護膚用品。「HiPP的護膚品價錢大眾化,其實不少身邊的朋友都推介,自己塗上身都覺得很滑溜很舒服,又無人工添加,不會引起BB敏感!」
營養素值睇真啲
不少父母一聽到有營養即時雙眼發光,但歐盟有機標準會嚴格規定營養值不可添加過量,營養師黃榮俊指研究顯示,過多的人工添加劑對寶寶發育不但無益,反而有多項副作用。例如DHA,香港的父母都很喜歡,加了可以幫助腦部發展,但過多的DHA會造成腎臟負擔,更加會影響BB的造血系統。「所以嬰兒奶粉中的營養素應該要適量,恰到好處。」HiPP現時採用的正正是歐盟營養標籤,會規定人工添加營養素的上限(即最多營養素值),與香港標籤要求一般非有機奶粉顯示營養值的下限(即最少營養素值)不同,大家選購時要留意。黃榮俊亦再提到「有機」奶粉的好處。「由於在種植、養殖、牧養、生產及加工過程中都不會使用激素、抗生素,甚至確保無基因改造成份及人工添加成份,不單較適合不同的BB,亦不用擔心BB飲用後健康有問題。」
為何要睇歐盟有機認證?
歐盟有機標準認證是歐洲最具權威性的有機農業認證,產品須含有95%以上天然成份與10%以上有機成份,才能取得此認證。此認證有嚴格的質量考核和認證程式,受到追求環保人士的認可。部份品牌如HiPP更額外進行260多項有害物質測試,過濾並排除約1,200多種可能有害的殘留物質,現時在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及地區有售,不單是真正的歐洲名牌,更加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機嬰幼兒奶粉及食品生產商。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908/ZLQLUMH66FEBRF5R3IZQ52XT4Q/
了解更多:https://bit.ly/3bomqFr
HiPP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ipphk/
HiPP FB: https://www.facebook.com/HiPP.hk
#喜寶 #無防腐劑 #無激素 #絕無有害成分 #無添加糖 #有機喜寶 #母乳益生菌 #Organicmilk #OrganicHiPP @HiPPHK
#szekikk
#楊思琦
#楊思琦szeki
下限上限意思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教育評論】
反駁無腦自稱家長的宗教團體 (1) - 談課綱的上下限因為有家長提問,我就大概回答一下最近事件的評論。一、前情提要首先是 守護台灣 這個反對同性戀的粉專,認為教育部推薦的好書繪本中,低年級的100本讀物中編號第60的 " 國王與國王 " 是不適齡教材。今日09.02,蜜蜂老師的學校亦有收到消息,新北市政府認為 " 需要教師解釋陪讀 ",全新北市暫且緊急收回。後來,臺灣偏積 極右保守派 基督教團體所扶持的風向新聞,有 " 三個孩子的媽 " 投書,並與守護臺灣粉專開始帶風向,決定要提告教育部(???)二、內容大綱與簡單賞析該繪本難能可見的是從破除性別刻板印象著手,從王子不愛王子,愛上了隔壁國家公主的哥哥,決定跟相親對象的哥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第二級則沒有在推薦書目中,大致上是國王與國王在成家後遇到的一些困難,最後他們一起努力成了家,並且認養了小女孩。除了性平教材之外,這本繪本使用了我們過去童話中 " 封建 " 與威權社會的符號,也就是國王制度,來進行背景說明。然而實際繪畫上,國王與國王在成家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俗人的煩惱,也要跟平民相處,更要懂著什麼是真實的社會。比起性別衝擊的衝突點(同性婚姻),似乎還埋藏了對封建傳統保守社會的不同異音,甚至對於女性的穿著不一定要裙子也多有琢磨,這涵義太深,我是建議家長可以跟孩子小三左右一起陪讀,教師也可以做為引導,的確單純作為純粹繪本閱讀過於可惜。( 然而從兒童文學的閱讀理論來看,我後面的評論也是一種傲慢 )三、關於 風向新聞的評論風向新聞一篇投書認為教育部帶頭違反課綱,也就是高標低用認為教育部違反公投民意引用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對不起,儘管身為教師,我還是要很不客氣的說這位投書家長您是腦袋有洞嗎?
可以不要不懂裝懂嗎?生三個小孩了不起?那你要不要跟鮭魚比?四、重大議題融入的標解讀請注意,我們的新課綱的重大議題融入中,只有將國高中小,區分為三個等級,即是E、I、U三個代碼。其中仔細看一下國小的E部分:議題學習主題: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1)多樣性的尊重。性E1*(2) 認識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的多元面貌。
性E2 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2):性 E1
於國小階段各有不同的教學內容,
於低年級時能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
中年級能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與覺察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印象;
高年級能認知青春期身體的發展、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與不同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請注意法律用語,這裡是 " 能 " 而不是 " 得 "。
也就是說,這個是低標而非上限。什麼意思呢?我來講一個會讓反同團體大大崩潰的:高年級能認知青春期身體的發展、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與不同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國家教育的期望,就是要讓整個高年級學生,
都 "一定要" 知道有同性戀的存在啦!請特別注意唷,這裡並不像美國的NGSS下一代國家科學教育課程標準、臺灣108新課綱的數學科與部分自然科課綱,已經有訂出建議的上下限了。什麼意思呢?有些科目的學習內容或表現的確會建議不該超過什麼範圍,但更多會訂出不該低過什麼範圍,也就是說低於此範圍的學習檢測大致上都是應倍加強補救的範疇。舉個例子,我們來數學科課綱來舉例N-2-14
時間:「年」、「月」、「星期」、「日」。理解所列時間單位之關係與約定。
本條目可包含簡單計算問題(如暑假的總天數)。不做時間間隔問題。可觀察月曆結構模式。可教「閏年」,但只談「四年一閏」。以這條課綱來說,
(1) 學生該有的底限是簡單日期計算問題。
(2) 依照學生程度,可以教導(i)觀察月曆結構模式、(ii)四年一閏。
(3) 上限是:不做時間間隔問題、不討論太複雜的月曆結構探討。至於如果學生程度夠,老師要不要教?依照全班程度、多數眾人與過去教育研究,是不建議教師繼續教深入下去的。但如果有少數個別學生,學生能夠自學或願意自行超前學習,且前面精熟,那是OK的!得:需要。能:應該要。再說課綱是課程設定的一個參考標準,特別是在個重大議題融入時,我們往往很難一定同個階段、同個標一起使用。舉個例子:我在寫海洋教育的教案,請問三四年級自然科與環境保護回收的課標,難道就不能用在高年級上嗎?至於低標高用的問題,則要討論的幾個事情本繪本是課外閱讀在性平教育的標,超過程度還沒太多似乎家長團體好像很挺課綱
但底下又認為要尊重反對同志教育的公投結果
所以現在要全部照課綱
是鼓勵國家教育全面高年級都要"會"同志教育囉?如果反同團體認為這裡課綱的 "能" 就是 "只能"。這就蠻恐怖的,因為按照課綱解讀:高年級 (只)能 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
高年級 (只)能 認識不同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這樣子課綱解讀就更好像,代表整個高年級不能教同性戀。各位客官呀,我們來瞄一下隔壁的數學課綱:N-2-7
十十乘法:乘除直式計算的基礎,以熟練為目標。
本單元應和乘法概念的學習同時進行,不可要求學生死背乘法表。老師不可強硬要求十十乘法,不代表學生有興趣就不能自己不背呀!那麼學生拿到了免費的繪本,自行閱讀,又有何不可呢?荒天下之大謬,意識形態作祟,罔顧真正的教育專業。何況課程綱要是綱要,是行政的參考標準,如果違背了是逕行糾正、糾舉,怎麼會是提告?真的是公民教育深刻的嚴重不足!至於公投結果是諮詢性公投,如果違憲則無效,前面連行政法規都搞不懂範疇了,就別出來秀下限了。
下限上限意思 在 秀下限| PTT鄉民百科 - Fandom 的推薦與評價
秀下限是ptt的一個流行用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形容某個人或事物的表現很差,展現出能達到最爛的程度,在ptt則引申的用法更廣泛。 該用語原本先流行在中國大陸, ... ... <看更多>
下限上限意思 在 預算、花費上限和付款門檻的不同之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Facebook 刊登廣告時,您可以透過幾種方式管理花費。 ... <看更多>
下限上限意思 在 何謂秀下限? - 有趣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室友這個問題來的又急又快一時之間我還無法向她解釋『何謂秀下限』 應該說我沒想到她不懂秀下限的意思說時遲那時快正當我在思考該如何向她解釋的三秒之間室友突然靈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