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陛下對吃的執念,兩三事。
/
1.
陪兒子一起看古典音樂陪我說晚安。
封面有許多可愛小動物,坐在客廳裡合奏。
有熊、兔子、還有各種不同樂器。
「你最喜歡哪一個?」
「我最喜歡⋯⋯」陛下仔細閱讀封面後肯定的說。「盤子裡的餅乾。」
#餅乾在哪裡
#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找了老半天才發現左下角竟然有一小盤薑餅人
#兒子真是好眼力
2.
跟兒子玩桌遊購物趣,假裝上街買東西,考驗他的記憶力。
「我要汽車,牛奶,積木,玩具熊熊,跟果醬,還有巧克力。」我下了一串指令。
陛下咚咚咚的跑到店鋪紙卡前挑貨,不久就奔了回來。
結果這個傢伙拿了牛奶,果醬,巧克力,糖果,pizza,跟泡芙。
命中率50%。
「我的玩具哩,還我錢。」
陛下很不滿。
「買汽車、熊跟積木,沒有用啊。那又不能吃⋯⋯」
#通通都不能吃吧
#原來你記得啊
#只是想滿足食慾的男子
爸爸在旁邊看得很痛苦。
「這個遊戲好難,我走出房間門,只記得玩具,什麼玩具還想不起來⋯⋯」啾啾一臉懊悔。「怎麼有這麼難的遊戲⋯⋯」
#不要難過
#你是看了兩季影集還不記得主角名字的人
#我知道你腦中有橡皮擦
3.
為了讓兒子很忙,不要一直粘著我,我丟給他一盒火箭拼圖。
「喔,這個很棒。」陛下一臉驚喜。「不拼的時候,可以拿來假裝餅乾⋯⋯」
#給他任何玩具
#都會變成食材
#突然想起上次的黏土大餐
#人家拿動物壓模做動物
#我兒子當餅乾模烤餅乾
4.
變成食材的不只有有拼圖。
陪他玩實木釣魚,我說,我們來比賽,看誰釣得多。
「釣一隻最好吃的。馬上烤來吃⋯⋯」
#對吃有強大的執念
#吃就是他的罩門無誤
某天又看到兒子一個人忙著釣魚,我很欣慰。
靠近後聽到他喃喃自語。
「然後,要加很多的奶油,跟香料粉⋯⋯」
#原來是為了獵食
#想抓住陛下的心就先抓住他的胃
/
📷 附上足不出戶在家過得很好的兒子。
看看他的實木釣魚組,小廚房又新增食材了呢⋯⋯
#用蠟燭烤魚的男子
#強力推薦大家看照片的圖說
/
最後,要來說說難得的玩具團購。
📯📯📯法國智荷居家防疫快速現貨團,開團囉!📯📯📯
🛒 下單連結:https://is.gd/WahPWy(七天快閃團購)
身為一個禁慾系(?)的親子部落客,我難得要開人生第二次玩具團。
叫智荷Djeco,是非常有名的法國玩具品牌。
創立至今66年,不只牌子老品質好,世界各大博物館還邀約入駐。
這次選了很多產品,我明天好好介紹,,大家可以先去逛逛。
看到喜歡的,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因為這一團是「現貨」,而且「市面最低價」。
不用等,產品直接到你家,缺點是數量不多,賣完為止。
開團到這周日,請大家要快手快腳地搶購喔。
#玩具現貨
#限時限量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保證市面最低價
/
🛒下單連結:https://is.gd/WahPWy(七天快閃團購)
⏰開團時間:4/13 15:00 - 4/19 23:59
💳付款方式:信用卡、虛擬帳號atm匯款、超商繳款
🚐出貨時間:4/19結團陸續出貨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京電玩展的歷史就是TV GAME的發展史,紙牌公司任天堂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很多人都以為任天堂是電玩遊戲起家,其實他的故事可由1889年開始說起,山內房治郎創立的一間小公司,以製造"花札"的日本紙牌為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現今成為獨霸一方的電玩大廠。 1983年,任天堂推出Fami...
「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盧小桃的小太陽戰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音樂] 冬日心得文- 看板Sodagree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巴洛克長笛小王子- 是的~潛伏已久的小網址又出現了!! 好的 ... 的評價
- 關於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回聲字幕組【エコー】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討論] 測音響的口袋音樂2 PTT推薦Audiophile 的評價
- 關於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請教65吋電視選擇,預算十萬內含音響!!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鞋櫃推薦ptt 的評價
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東京電玩展的歷史就是TV GAME的發展史,紙牌公司任天堂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很多人都以為任天堂是電玩遊戲起家,其實他的故事可由1889年開始說起,山內房治郎創立的一間小公司,以製造"花札"的日本紙牌為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現今成為獨霸一方的電玩大廠。
1983年,任天堂推出Family Computer 紅白機,開創了家用遊樂器的戰國時代,包含《勇者鬥惡龍》、《超級馬莉歐》、《薩爾達》和《Final Fantasy》等著名遊戲,均在此時一一誕生。遊戲公司也成為新興產業,有別於個人電腦硬體規格不一、遊戲安裝煩瑣等問題,任天堂主機的推出,提供了遊戲規格統一的舞台,自此將市場區分為家用主機和電腦遊戲。
十多年後,1996年東京電玩展因應而生,並以每年二次的方式展出。時至今日,雖然參展廠商和參觀人數屢創新高,但展出的遊戲熱度卻逐年下滑。到了2002年,更改為每年展出一次,之前遊戲廠商百家爭鳴,爭奇鬥艷的盛況已不復存在。
在這高人氣,低熱度,看似蓬勃發展的背後,是為何生的呢??
依據娛樂產業分析機構M2 Research在2010年的報告指出,開發PS3、XBOX360等本世代主機遊戲的平均成本達2800萬美金。
現今遊戲更大量使用動態捕捉的技術,重金請來專業演員。製作超大型的開放式地圖,也使得遊戲開發經費變得非常高,以最近的遊戲資料顯示,2009年上市的俠盜獵車手4,開發商Rockstar花了一億美金開發,而最近才發行的續作俠盜獵車手5,開發經費更直逼2億美金大關。
遊戲的開發資金日漸增加,讓現金市場上只有大廠有能力負荷開發所需的資金,扼殺了資本不足的小廠空間,降低了市場上不同商品、整體市場的活絡度。
以2013東京電玩展來說,參展的大作遊戲包含《人中之龍5》、《Final Fantasy13雷霆歸來》、《潛龍諜影5》、《俠盜獵車手5》等等幾乎都是續作的天下,想要有當年PlayStation或是超級任天堂時期,眾多實驗性質的遊戲,只能說是回不去了。
最後一點則是網路發達和影音平台的興起。早期要看到最新的遊戲資料,大多必需依賴平面媒體,各式各樣的電玩雜誌因應而生。如果要有遊戲畫面或是動畫,則必需要依靠每年的電玩展才能一睹盧山真面目。
Youtube成立於2005年,其後網路上影音傳播一日千里,加上近年直播、轉播的盛行,讓現在的玩家不需要千辛萬苦到現場觀看,在家中也可以和世界接軌,簡單獲得第一手的遊戲情報,無異讓各遊戲廠商參與電玩展的意願又降得更低。
雖然參展廠商和人數都有成長,但就展出的遊戲來說,大都是續作,在質和量上面也有二極化的趨勢,《人中之龍5》、《潛龍諜影5》、《俠盜獵車手5》、《Final Fantasy13雷霆歸來》全都是續作。而有創意的遊戲,反而缺乏資源和投資願意的公司,開發成本過高、網路和影音平台興起、過度現實的商業化作法,將明明可以納入藝術殿堂的電玩作品,變成空有畫面技術力的電影,缺少了遊戲的熱情,讓電玩展不再是玩家們夢想的天堂。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動輒上億台的用戶數量,影響了廠商開發意願的走向,對小編這種骨灰級的玩家來說,殺時間的手機遊戲根本不能滿足對遊戲的渴望,也無法提供最良好的遊戲體驗,3.5~7吋的小螢幕、雙聲道的音效,沒有手感的觸控方式,更不用說在遊戲內容和故事上的考究,都遠遠不如家用主機或PC上面的作品。
(C) Gamexpress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巴洛克長笛小王子- 是的~潛伏已久的小網址又出現了!! 好的 ... 的推薦與評價
話說木笛跟巴洛克長笛在那個古早的年代是一種頗為讓人混淆的樂器啊. ... folia)的音樂非常有趣,雖然主題只有八小節,但是卻會在曲子中出現各種不同的 ... ... <看更多>
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回聲字幕組【エコー】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DELUTAYA/Δ】角角聊到自己的媽媽與奶奶都是BOING BOING怎麼只有自己是大平原, ... 【DELUTAYA/Δ】角角在雜談中聊到曾收到過的來自粉絲的各種奇葩禮物,其中還有超 ... ... <看更多>
上面明明只有各種樂器 在 [音樂] 冬日心得文- 看板Sodagree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冬 未了》專輯心得文。
(前言)
本來以台北為目的地的旅客,不知何故改了目的地,在2015年的最後幾天,帶著行李箱從高雄來到這個言語不通、只有小量漢字的城市,手邊只有一本書和一張專輯。
(正文)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一章。
旅客提著行李箱,從縱橫交錯的鐵路站向著中央東南西方口出發,尋找著怪獸的洞穴。
沿途五光十色,綺麗繁華,遊人如鯽。這裡大概就是本世代繁榮盛世的代表之一。
一個以「新」作為名字的地方,卻找不到一個新的發現。只有拼命賺錢,又拼命消費,才是這裡矢志不渝的輪迴。
除了錢包發出痛快的哀艶外,還有誰會去為人生而呐喊?
。
。
。
。
。
《冬 未了》<痛快的哀艶>
總覺得一張專輯的第一首歌,舉足輕重,有著一種導航的責任,帶給聽眾這張專輯的輪廓、方向,更往往決定了聽眾要不要聽下去。
《冬 未了》還未推出前,一直傳說會有栢林樂團的參與,一直傳說主題會很沉重。
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作為專輯的第一首歌,<痛快的哀艶>為整個專輯打開序幕,甚至有一種演奏會要開始的感動,也把所有的傳說變為現實。
澎湃的前奏清楚地說明這次的古典氣息。第一句「整個星群 無人不病」就已經明確地告訴世人這不是簡單的情書,而是嚴肅的命運、甚至殘酷的人生。
面對著荒謬的世界、命運的嘲弄,眾人隨波逐流。就算想改變,再努力去抵抗,也孤掌難鳴,最後還是回到命運預先安排好的結局。
出色的編曲,雄偉的管弦樂,帶領著聽眾渡過一過又一過情緒的關口。從喃喃自語,到無奈、無助,到憤怒、吶喊、掙扎,最後高潮噴發過後的孤寂。
「沒有期待。。。。」後的音樂間奏,樂器間對答的高潮,也讓人聽得相當過癮。終於都明白為何之前的《Winter Daily》 形容為「拔足狂奔」。的確讓人聽到血脈沸騰!!
不知道是不是我聽錯,總覺得最後一句「我讓你罪怪我」和開始的「整個星群」有那麼一點點相似,卻又說不出到底是哪點(原諒我是個音癡>.<)。聽到最後一句時,因著那似有還無的首尾呼應,總有一種呼天不應的宿命感。彷彿無論中間如何肆意地呐喊、如何掙扎,也逃不出、跑不掉,一切還是回到原點。從開始就已經決定了結局,再多的掙扎也只是重演著歷史的來臨。
記得這首歌派台時,電台DJ這樣說: 不好聽的歌,就算只有一分鐘也嫌太長。好聽的歌,就算長達六分鐘也覺得不夠。<痛快的哀艶>就是那首長達六分鐘,你也會嫌聽不夠的歌!
<痛快的哀艶>的確有一種令人欲罷不能的衝動,令人不得不把整張專輯聽下去、更恨不得把整首歌吞下去!作為專輯的第一首歌,<痛快的哀艶>絕對當之無愧。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二章。
如同很多遊客,旅客也會紀錄一次又一次的歷程,每次也很用心,但每次也很小心。
春去秋來,各種文明費盡心思研究武器,但都不及文字獄來得直接、來得致命。
在位者對文字的了解和害怕,築起了文字獄的城牆。
但世人的曲解、偏見和評論又何嘗不是一把利刃?
與其被千刀萬剮,與其被過路曲解,倒不如先把自己活埋,用成千上萬的文字筆劃像沙石一樣活埋所有敏感的內容、嬌情的話語和,真心。
埋藏在墓誌銘下的密碼,是寫我還是你?我是愚者還是你是智者?看得懂還是看不懂?都沒所謂。反正最後一切都會成為綠色世界的土壤,到此一遊,踏水無痕。
古往今來,靈魂上、文字上、肉體上,人類間的戰爭從不停止,執著的從不願意放下,以致地球上有著形形色色的屍橫遍野。
墳墓,就是對殺人狂最後的指控。
。
。
。
。
。
《冬 未了》<對殺人狂指控>
緊接著<痛快的哀艶>,<對殺人狂指控>一鳴驚人地開始。一開始的叫喊彷彿和應著前面<痛快的哀艶>裡面的吶喊,有一點點一脈相承的感覺。就好像在前面<痛快的哀艶>裡面被宿命拖走的人,在輪迴的地獄裡,對命運的安排、對殺人犯作出控訴,然後從指控、憤怒、質問、到最後冥頑不靈的悲歎。
兩首歌應該是不同時間的作品吧?但連接起來,卻有一種天衣無縫的默契,彷彿是量身定制一樣!
<對殺人狂指控>的編曲裡面,管弦樂的角色也非常亮眼。結合管弦樂團的雄偉編曲的確大大提高了歌曲的質感。好奇的是,現場演出時不可能每次都有管弦樂團的陪同,但新專輯裡的歌像<對殺人狂指控>、<痛快的哀艷>等,管弦樂的角色又非常吃重,到時。。。。會不會有一個只有蘇打綠的編曲版本呢?
(後來,簽唱會時就解開了這個謎XD)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三章。
旅客從市區坐一個多小時的火車到達江水之島,就是為了遠眺太平洋的地平線。
每一本旅遊手冊也會報導每個地方日出日落的勝地,彷彿每個地方的太陽也是與別不同。
太陽沒有變過。
但,日出日落的喜悅卻不減。
有時候,只是需要一個出走和尋找的理由。
旅客看著地平線,看著過去的流逝,看著未來的起點,妄想從光明和黑暗之間找到勇氣的界線。
。
。
。
。
。
《冬 未了》<地平線>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知道這首歌是小威的作品,令我有先入為主的錯覺?我總覺得在這首歌裡,鼓的角色十分突出。哈。相對來說,這首歌的編曲好像比較著重蘇打綠自身。同時,我也很喜歡歌曲以弦樂作為結尾這個安排,感覺像從光明中得到平靜。
剛開始時,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會把<地平線>,放在<痛快的哀艷>和<對殺人狂指控>之後。
後來有點似懂非懂,
反省和指控的最後,還是回歸寬恕?
太陽底下無新事,日出日落,戰爭和平,一切只是一個循環?
還是,
指控人性的悲劣後,看到有所改變,回到最原點?
「是聽見 是看見
人最真實的改變
最痛的 也痊癒了
都回到原點」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四章。
如同所有的故事情節,一個人在路上,總有迷失的時候。
錯過一班車,走失一個路口,錯信一個人,路,就已經失去了方向。
寒風的夜晚,旅客在不知名的小鎮上遊蕩。看著電話的地圖導航,看著天上的繁星,旅客卻感到很平靜。旅客心裡忽然想起出發前向朋友交代的話。
經過多次險象環生的旅程後,旅客早已學會在出發前先把遺言向朋友交代好。
聽到遺言後,朋友: 蛤? 就只是跟他交代一句你死了?沒有別的嗎?那說完後,我該怎麼做?要跟他握手嗎?
旅客: 轉告他一聲就好。我只是想讓他知道,不是不愛,只是因為不小心死了,所以來不到現場。反正我在他眼裡渺小如塵、毫不重要,他可能根本已經不記得,也可能聽不懂,又何必說太多,徒添尷尬?
朋友: 放下整個世界都不怕,卻怕他誤會?你真是奇怪地愛他!明明就知道他不會相信、也不屑一顧。真不懂你。
迷失在異國,還未來得及尋找前方的路,就已經不小心陷入過去的回憶,旅客不禁失笑,心裡想:
如果將來有人發現旅客葬身於異鄉,可會有人懂得旅客此刻的心情?
。
。
。
。
。
《冬 未了》<我們不懂>
其實我很喜歡這首歌。
我很喜歡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和意念。
我很喜歡這首歌歌詞所說的意境: 瀕死一刻的頓悟,失去的時候才會懂之前擁有的不懂。
(如果我聽錯和理解錯誤,請原諒我除了是個音癡,還是個無知的笨蛋,只會胡言亂語><)
我更喜歡這首歌那些合聲的處理,在「我」和「我們」間互換,有一些是青峰自己唱的,有一些是其他人的合聲,有時候又像是自我的回應,有時候又像是天使的和應(特別是「永恆~」那一句)。
(所以,如果只以這一首歌計算,我比較喜歡CD版本)
我也很喜歡這首歌的編曲,從一開始的鋼琴,到合音,到蘇打綠本身樂團的加入,再到管弦樂團。而且轉調和各種樂器的加入,令到歌曲甚有層次感。特別喜歡鋼琴和弦樂配合的間奏(大約3分50秒左右),原因我也說不出口,大概是因為自身喜好的原因吧=P ( 所以我也很喜歡disc 2 :)
這首歌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它的氛圍。明明討論一個很嚴肅的課題,但用上一個毫不灰暗的語調。反而更體會到那份毫不畏懼的豁達感,真的有一種「懂了」的感覺。而且歌曲背後的故事性更常常令我對這首歌有一種歌劇的感覺,每一次聽這首歌,腦海裡常常飄出很多不同的畫面。
本來這首歌是我在這張專輯最喜歡的一首。但最後它成為了第二名。。。。。(不要打我><)
在最後一段,大約是4分25秒左右,停頓了一下,還有一點點低音的餘韻,然後再把副歌再來一篇,把聲勢推到更高層次。
第一次聽時,我以為那個停頓就是歌曲的終結。沒想到,原來後面還有。有一種死而復生的感覺。
這個處理手法,其實很好,很合理,而且很華麗。只是,好像有一點點太「理所當然」,有一點大團圓結局的感覺。可能因為我人太奇怪,而剛好我又沒有很喜歡理所當然的大結局。如果可以,我比較喜歡在那個停頓位完結就好,不用「復活」。(我知道我什麼都不懂,又是個音癡,又是個怪人,只會胡言亂語,不要打我><)蘇打綠覺得這個安排好就好了。
總之,我很喜歡這首歌 : )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五章。
2015年的最後一日,旅客忽然收到很多遠方的問候。女生朋友的委託叮嚀、男生朋友的輕言責備。
一句又一句的「我好想你」在旅客眼前飄過,但誰希罕?
旅客只在乎心底裡的「我好想你」可有傳到地球另一邊的手裡。
。
。
。
。
。
《冬 未了》<博物館>
相對於前面幾首的澎湃和複雜,這一首相對來得安靜,是一種安靜的想念。
因著對前面幾首的印象,第一次聽時,我一直在期待深刻的高潮和管弦樂團的氣勢加入。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喃喃自語的氛圍。哈。
不同於前面幾首,<博物館>這次好像是以蘇打綠樂團自身為重心,配合古典樂器鐵琴,管弦樂團偶有配合。(希望我無聽錯><) 而阿龔特地選用的鐵琴,為這首歌增添了一股空間感,份外淒冷。而且<博物館>通過不同的細節,營造出博物館特有的空洞感覺,特別喜歡這次像迴聲一樣的合音。
不知道是不是我聽錯,總覺得這一首歌的CD和BD版本的vocal 效果好像有一點點不一樣。好像不是歌唱技巧的不同,比較像是收音的分別。是不是因為BD是現場收音的原因?而CD是錄音室所錄,經過後製,對於樂器和vocal 的處理和收音相對比較平均?是不是因為前面幾首有比較多管弦樂的部分,所以相對來說,這個分別沒有那麼明顯?抱歉,我這個門外漢,什麼都不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可能根本沒什麼分別,只是我聽錯=P
不論如何,如果只以這一首歌計算,我比較喜歡BD版本,個人比較喜歡BD版本那個vocal的效果XD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六章。
久經訓練下,旅客已經習慣長長短短的等待。
這是個很喜歡等待的城市,從抹茶到食物、從門卷到樂園。
旅途總是充滿著等待。每個人也有不同的等待。
旅客總喜歡在世界各地等待著同一首歌、等待著冬眠的結束、等待著綠色大地的回歸。
有人期待新鮮的冒險,也有人守住回憶、等待著過去快樂的重臨。
。
。
。
。
。
《冬 未了》<回車諾比的夢>
又是一首相對安靜的歌,但比起前面安靜的想念,這一首來得複雜。想念混雜著等待、痛苦、既愛還恨。。。。
很喜歡這首歌大小聲上的處理,既像自言自語,又像回憶的對答,既輕且重。沒有仇恨和憤怒,只有對過去的思念、悲歎,然後默默等待。
結尾的「I won't hurt you」,和開始的「帶我飄吧」,好像有點相似,不知道是不是我聽錯 : P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七章。
旅客是這個城市的過客。
其實每個人也不過是另一個人的過客。
落花流水,人也如潮水,總會遇上,總不會遇上。
安慰著別人的同時,誰又會停下陪伴迷途的自己?
。
。
。
。
。
《冬 未了》<下雨的夜晚>
沒想到,一眾沉重嚴肅的歌曲過後,竟然會來到一首久違的療傷系。哈。好像繼<你在煩惱什麼>後,已經很久沒聽到蘇打綠如此正面的療傷系作品。
只是當一個人走在異國的街頭時,聽著這首歌,反而更添感傷。特別是第一段、鼓還未加入時、「陪著你。。。。」後的間奏(大約是1分28秒左右),完全像是設定好的淚點一樣。
我很喜歡用豎琴作為開始這個安排,既清新又像點點滴滴的雨水。然後管弦樂華麗地登場,令質感無限上升。
曾經很好奇,如果現場演繹時,沒有豎琴,那開始的角色會交給鋼琴還是結他?
(結果,簽唱會就很快得到答案。哈XDD )
(說起簽唱會,忽然又好想念之前簽唱會的現場表演T_T快要春天了,蘇打綠到底要冬眠到什麼時候>< 不過,還好他們在放假,不然這篇心得文也不知道要遲到什麼時候: P)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八章。
走在陌生的街道,旅客可以隨意隱藏身份。明星可以變路人,首相可以變百姓,天皇也可以變平民。
「移民」「同性戀」「猶太」,身份,總是給人很多想像、很多聯想、甚至妄想、甚至,
原罪。
於是,身份常常被加上外套、加上裝飾、加上,
掩飾。
就算愛是盲目,但也不是瞎子。再多再大的外套也蓋不住內裡耀眼的色彩。
但誰也不說一句。
因為重要的從來都不是身份、也不是衣服,
重要的、在乎的是人的決定,包括尊重身份的隱藏、支持衣服的選擇。
彩色黑色白色裝飾掩飾原色,人還是同一個人,愛仍然不會離開。
旅途上,外套還是短褲,冷暖自知才是最要緊:)
。
。
。
。
。
《冬 未了》<他舉起右手點名>
之前一直在猜到底《Winter Daily》的intro出自哪一首歌。因為我很喜歡那段氣勢磅礡的intro。
謎底解開後,<他舉起右手點名>一點也沒有令我失望。
從intro的壓迫感、到陰森、懷疑、擔心、不甘、憤恨、不滿、質問到最後的歇斯底里。
非常有畫面的一首歌,每一句也讓我有聽著電影配樂的感動,每一段也充滿著情緒。
從過去二戰的種族屠殺,令人聯想到現今社會的歧視不公的現象,借古諷今,喜歡的一首。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九章。
旅途上,總是充滿著挫折。這裡走錯、那邊記錯、這次帶錯、那次想錯、寫錯、做錯、錯錯錯。。。
有時候放下挫折,放下掙扎,放下所謂的「錯」,其實會不會就是「對」的方向?
信心會不會就是走出世界的導航?
"You have a heart that I still believe in.
You'll never lose it if you try to stop all the fighting."
旅客忘了問:我相信你,但,你對陌生的愛有信心嗎 : )
。
。
。
。
。
《冬 未了》<Everyone>
9A. <Everyone>是整張冬專輯第一首接觸到的歌。記得當時第一次聽到是再遇見的演唱會。
(說起再遇見的演唱會,忽然又很想念蘇打綠。既想蘇打綠好好放假休息,又好想念蘇打綠。好矛盾><)
同時因為再遇見演唱會的關係,所以這首應該是這張專輯中蘇打綠演繹得最多的一首吧?哈。
(新歌多唱一點也很合理呀!其實我有一點點覺得如果冬專輯的所有新歌可以多唱幾次就好。。。。)
9B. 有關<Everyone>的心得,已經在《再見心得文》討論過就不重複了。
這次我反而想說這首歌的MV。這個MV、這首歌可以說是這張專輯的先鋒。
還記得剛推出這個MV時,正是新專輯新造型面世之時。
每一次推出新專輯,有新造型,有新MV時,也會有各式各樣好好壞壞的聲音。
在這個喜歡說長道短的社會裡,有時候我真的很佩服蘇打綠的勇氣,願意跳出既有的成功,突破自己,然後接受所有好好壞壞的批評。
雖然有人批評新造型,有人形容MV像旅遊介紹,但我很喜歡這個MV,更很喜歡這一首歌。它帶給我的並不只於栢林的風景。
現實的生活中,時間有限,問題無限。有各式各樣親疏遠近的人,有大大小小的問題,有層出不窮的狀況,永遠有錯的計劃,就像永遠都算錯的數學。一個又一個的伽鎖,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一次又一次的密室逃脫。
透不過氣時,這首歌,這個MV也許就是個答案。
那些畫面和偉大的場景,彷彿告訴我,天大地大,總有一個你可以去的方向。
新舊交替,過去的戰爭,現在的平靜,人,總會找到出口。
無論發生什麼事,無論你是誰,在廣闊的土地上,人來人往的人群中,每個人都總會找到那個人,找到那個你願意去愛的人,找到那個願意去愛你的人。
世界也可以容得下每個人。
這大概是繼<故事>之後,另一首帶給我平靜的歌。兩首歌的確有很多不同,但我又總覺得心情上有一點點相同。可能是我想法奇怪吧。
可能有人認為MV像旅遊特輯,但如果不拍出那份氣勢和浩瀚,又怎麼可以表達出這首歌所唱頌的廣闊天地?至少在我眼中那些風景的意義並不限於介紹德國。
對我這個什麼都不會的平凡小觀眾來說,看完MV,心情會好一點,平靜得到一點,力量多了一點,面對現實的勇氣多一點,大概就是最重要的意義。
9C. <他舉起右手點名>討論著身份的原罪、甚至是歧視的不公平。而緊接著下一首就是<Everyone>,討論著廣闊的世界可以包容每一個人的愛,既可接著歌名間的詩意,內容又可默默回應著前一首,絕妙的安排。(鼓掌)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十章。
不知何故,地球上的路,總要分大路和小路。
旅客隨心而發地在路上選了小路。
旅遊書上明明寫著:條條大路通羅馬。
但每次經過路口,旅客總會被大路上的人招手往大路走。彷彿只有大路才是光明正道,小路都是迷途羔羊。
就算心裡對選擇再清晰不過,但面對龐大的人群,又是另一種風景。
公告天下?默默低頭?還是抗敵迎戰?
既是選擇,也是掙扎。
荊棘的路上充滿著掙扎。
荊棘的盡頭、掙扎的最後,眼前的可否是盛開的玫瑰?
。
。
。
。
。
《冬 未了》<牆外的風景>
在這首歌裡我聽到滿滿的掙扎、不甘和委屈。正因為這份掙扎,讓我覺得這是全張專輯中最用力、最有力量的一首。
其實我覺得這一首是全張專輯中歌詞最隱晦的一首。可能是我笨,如果沒有先說,如果沒有告訴我任何背景,如果不知道是蘇打綠的歌,如果沒有旋律,光憑歌詞,我想我未必可以明白到這首歌有關婚姻平權的關聯。
後來,左思右想,忽然想到,如果換一個角度,轉變一下對「牆」的想像,就立刻明白了。(抱歉,我太笨)
有關婚姻平權,我只有一個心得:能夠得到幸福已經夠艱難,又何必阻止別人獲得幸福!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十一章。
旅途上,總是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博物館。
幾乎每一個藝術家也有至少一幅自畫像。
被欺壓、不被理解、不被肯定、被拒絕、刻服流言蜚語、自我釋放、自我安慰、自我肯定、自我欣賞、無法囚禁的靈魂、超脫的自由意志,大概就是旅客看到的自畫像。
面對著自畫像,可有認得眼前的,自己?
。
。
。
。
。
《冬 未了》<未了>
我很喜歡這首歌的旋律,更喜歡它的編曲和弦樂的演奏。如果這首歌的樂團演奏可以有獨立單曲,那一定會成為我最愛的一張單曲。(幸好還有disc 2 的延續:)如果可以,我甚至想過把CD裡的vocal減去。(不要打我><)只是我的技術水平太低,無法實行。
同時,另一方面,我又很喜歡這首歌的vocal。其實前面幾首的vocal 也唱得很棒。只是不知何故,我特別喜歡這首歌vocal上的處理,帶出神話人物的感覺,既帶點傲骨,又不失謙卑,接受的同時又不接受,堅強又淒美。
對於這首歌,我覺得很矛盾。哈。既喜歡它的旋律,又喜歡vocal的處理手法。每一次聽我總要選到底要專注vocal ,還是專注樂團。於是這首歌成為這張CD裡我聽得最多的一首XDD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第十二章。
終於,2016來到了,這一段路也來到了最後一站。
雖然,幾年來,為著某個原因,旅客一直為跨年這件事隆而重之,時時刻刻,做好準備,蓄勢待發。
但,其實,旅客本來並沒有很期待跨年。
再熱鬧的新年,還不過是自欺欺人。生活還不是舊模樣?煩惱依舊,問題依舊。「新」從何來?
旅客反而期待世界末日,至少來得乾脆,至少來得痛快。
但事已至此,也不由人。
眼前有路,也只好繼續向前走。
因為根本不可以停留,也,不可以回頭。
其實,每一步,也是進退失據。
所以,每一夜,旅客也為很多事而後悔。
唯一從不後悔的是,帶上這張專輯,把它放進心上。
就算路再難走,就算不得不走,至少這段路,有這首歌陪著旅客,直至,
最後一個除夕。
。
。
。
。
。
《冬 未了》<Must keep singing>
12a. 最喜歡這首歌尾段的間奏,鋼琴和管弦樂之間的配合,優雅得像戀人在雪地共舞一樣。
12b. 冬的專輯裡有些歌曲用上英文歌詞,其中包括了這首<Must keep singing>。青峰在《蘇打誌》裡有提到在華語音樂裡演唱英文歌詞的心理關卡,更提到青峰已經衝破這個關卡,不再為口音、發音方面而擔心。
既然已經衝破外語的心理關卡,那可不可以把廣東歌從封印中解除 : P?(掩面逃跑)
12c. 聽說這首歌在很久以前已經寫下,不知道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記得在專輯推出前,一直提到專輯的主題很沉重,又說<everyone>已經是最光明的一首,又說害怕不被受落等等。
的確有很多首也不是那種充滿著希望、很光明的歌,例如這一首<Must keep singing>。專輯裡也有很多比較少見的主題,例如:二次大戰、納粹、核能等。
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我很喜歡這張專輯。
生活本來就不只歌舞昇平,心靈本來就不只一種情緒,人生本來就不只一種角度。嚴肅、陰沉的主題、非大眾常見的主題,的確未必會被每個人喜歡。但同樣,主流的主題也未必是每個人所需要的。
除了療傷、除了光明外,其實有時候也很需要一些灰暗、陰沉的歌。畢竟有時候人不是那麼容易被安慰到,再熱鬧的氛圍,也只會倍感孤獨。
有時候灰暗才是一種最真實的陪伴。
冬夜,本來就是黑色。
12d. 整張專輯,終於來到最後一首歌。
從開始時,
對世界、對命運、對荒謬的憤恨,然後走過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現象,核爆、屠殺、歧視、恐同。有人安慰自己,有人包容自己。但世界再大,安慰得了自己、最會欣賞自己的人就只有自己。但學會欣賞自己推動巨石的同時,又領會到從出生就等待著死亡的智慧,深深明白可以擺脫得了悲劇,卻避不過命運的光臨。
走過一圈後,又回到原點,不知是悲、是喜,但這就是,人生。
《如果冬夜 一個人在旅途上》。註
註1a. 《Le quattro stagioni》,由意大利音樂家Antonio Lucio Vivaldi 於1723年創作。英譯: 《The Four Seasons 》中譯:《四季》
《四季》是小提琴協奏曲,包括了《春》《夏》《秋》《冬》四首協奏曲。
註1b.《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iore》,由意大利作家 Italo Calvino 所寫,於1979年出版的著作。英譯:《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中譯:《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這本書表面上漫不經心的描述男主角尋書的故事,暗地裡卻討論著對藝術的追求、創作的形式。
這本書概括而言其實包含兩個不同的故事,作者將兩個故事的章節交錯間雜地排列,把兩條故事線平行地展開。而且,如果把每個章節的題目抽出來,放在一起又可以理解為另一個故事。哈。
(不才拙作,參考經典,借花敬佛,請勿見笑。)
註2. 明明是同一首歌,兩條平行線卻各自有各自的故事。
就好像火車上兩個不相識的旅客。
兩個人的軌跡,就好像兩條平行線,就算好像曾經一起走過些什麼,就算近在眼前,彼此還不過是個陌生人,在彼此的眼中也不過是一抹風景。明明聽著同一首歌,也從不知道眼前的人心底裡在想些什麼。
平行線本來就不會交集。
唯一可以做的只有好好當一個旅客,好好當一抹風景下的草原。落花流水,不留痕跡。有緣的話,下站再會,繼續陌生的旅途。
無論對「陌生」感到慶幸,還是無奈,這就是旅客的人生,也是我們的命運。
註3. 循環不可打破,平行線不可以交集,還幸筆劃可以組成文字,
所以有了心得文,也有了《蘇打誌》。
。
。
。
。
。
《冬 未了》《蘇打誌》
蘇打綠每次推出新作品,我也感到很期待。因為每次蘇打綠都總會帶給我很多新的體驗。有些人總愛說蘇打綠「變」了,我卻很喜歡蘇打綠的「變」。每一次的改變,我反而覺得是蘇打綠對音樂、藝術上的追求又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正是對自己的作品有要求,才會跟過往不一樣,才不會故步自封。創作本來就是會「變」。
只是很可惜,平凡小觀眾如我,什麼都不會,既沒唸文學班,也沒唸音樂班,根本就是個音癡。就算把專輯聽幾百次,有時候,真的會有點看不懂。哈。
所以我很喜歡《蘇打誌》。
每一次,我也會把《蘇打誌》從頭到尾讀一遍,甚至讀幾次。透過《蘇打誌》,我這個遙遠的小觀眾可能會有那麼一點點明白蘇打綠的作品,也可能會有那麼一點點明白團員的心情,也會明白多一點點製作過程。
謝謝每一位團員每一次也在百忙之中寫下長長的《蘇打誌》。
A. 每一次在《蘇打誌》裡,青峰都很認真地介紹每一首歌。看完青峰的歌曲介紹,好像明白歌曲多一點。
不過,原諒我是個怪人,這一次在青峰對《蘇打誌》二萬字的貢獻中,我最記得下面這句:
「有時候焦慮起來,真的會呈現一種天地毀滅生靈勿近少來惹我的後母臉。」
還是頭一次看到有人用那麼長的形容詞來形容自己,句子長得像魔幻國度裡的主角放大絕時所唸的咒語一樣XDD(鼓掌)(心裡已經默默背好)
這一句是全本《蘇打誌》中個人最喜歡的第一名、印象深刻的第二名。(原因不解釋 : P )
B. 阿福的一號微笑表情原來也會碰壁。「正當我閉上眼睛準備享受音樂,就像海賊王白鬍子,帶領著艦隊開始乘風航行,嘴角也不自覺的上揚了起來。。。秀秀老師無情地喊了一聲「卡」」「何景揚,這首歌你怎麼能笑得如此開心和滿足?」
完全可以想像到當時阿福的表情XDDDD
記憶中以前的《蘇打誌》,阿福的文字好像比較偏向心情、想法那種抽象的形容,很少見到這種仔細又充滿著畫面感的描寫XD (如果我記錯,不要打我><)
到底阿福對這個畫面有多深刻XDDD
阿福在文章也有提到不想直接問青峰有關歌詞的意思,因為不想讓青峰操勞,「體諒他那迷死人不償命的嗓子」,所以阿福自己google 查找歌詞的意思。我不懷疑阿福自己會去google歌詞。但原因真的如所寫的那樣嗎?嗯。。。。。。XDDDD (對不起,一定是我想太多><)
C. 家凱對歌曲聯想,基本上是可以唸給Edward聽的睡前小故事XDD
D. 小威在《蘇打誌》裡放了很多照片,好像都好美。其實我常常都好想可以看清楚一點,但照片都很小一張><如果可以大一點就好,不過,我也明白校對和排版的複雜和限制。。。。
E. 很感激阿龔花了很多心思在歌曲分析的部分。對於我這個音癡來說,古典樂更是個門外漢。特別是disc 2 ,除了覺得好好聽之外,我真的不會說別的。還幸有阿龔的說明,我才領略到一點點。
有點好奇的是,為什麼沒有把disc 2 的曲目上架到iTunes 等各大音樂平台?(還是只是我找不到?) 是因為技術所限?還是像disc 1 一樣,希望聽眾可以從實體CD聽到最佳的效果?
請勿誤會,以上絕對不是質問,更不是欲求不滿。家中已經有實體CD,上不上架對我其實沒有什麼影響。我很喜歡disc 2 ,覺得disc 2很好聽。我對disc 2 的喜愛絕不下於disc 1。我只是單純地覺得disc 2 值得被更多人聽到,甚至是一些非蘇打綠的固定觀眾/聽眾,更甚至是一些比較愛聽鋼琴協奏曲/古典音樂的聽眾。我只是感歎地覺得: 如果disc 2也可以上架就好了: )
不過,蘇打綠做每件事也有他們的原因。現在的安排是蘇打綠他們喜歡就好 : )
F. 記憶中,以往的《蘇打誌》裡馨儀好像沒有特別多話,但這次感覺上馨儀好像寫得比從前多。(自首,我並沒有認真統計過每本《蘇打誌》的字數><)
之前天真的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有時候是布達佩斯,為什麼有時候是栢林。看完馨儀的部分,我才明白原來是先到布達佩斯錄音,然後再到栢林,再重新找另一個樂團、另一批老師現場表演。原來在一張專輯之中,蘇打綠分別和兩批不同的老師合作,多浩瀚的一項工程!!
浩瀚的工程背後一定千頭萬緒,有大量聯絡、統籌、接洽、協商等等的工作。我之前一直天真地以為是環球負責處理,沒想到原來負責處理的竟然是團員!而且團員還要擔心預算,連工作價目表也要過目!和歐洲的交響樂團合作應該是蘇打綠的第一次吧?毫無經驗,卻連統籌也要團員親身處理,但效果卻毫不遜色。真的很厲害。(鼓掌)
光是看到馨儀的文字描述,就已經覺得很累,可以想像到馨儀當時有多辛苦!而且馨儀還利用自己的假期,在歐洲上課學德文,在那邊生活一段小時間,體驗當地的文化。多認真,多虔誠的工作態度。真的很用心!真的辛苦了!
謝謝馨儀、每一位團員、以及蘇打綠團隊、和每一位工作人員的付出,讓我們這些小觀眾可以擁有以如此精彩的音樂。(鼓掌)
G. 除了《蘇打誌》外,整張專輯的設計、封套和歌詞本也好美,超有質感。
歌詞本內裡的巧思和設計,已經有很多人詳述過,我就不重複了。
不過這次參與的人員那麼多,手寫歌詞、名單,應該會好累吧?但字體還是好美喔 : )
然後,我在歌詞本的最後找到這句:
校對/李依純跨海看到脫窗!!!
原來阿純也有悄悄參與到冬專輯的製作!!!
不知道阿純什麼時候才會正式回來蘇打綠><
Btw 我在<故事。未了>小巨蛋演唱會第二場完場後,正要推門離開小巨蛋之際,忽然看到左邊站著一個素顏長髮正妹。
腦海閃過一個念頭,忍不住衝口而出:
請問你是阿純嗎?
話一出口,馬上為自己的唐突感到懊惱起來><
阿純一面茫然地說: 是喔。。。
深感後悔的我只好弱弱地說一句: Hi~
不知所措下只好趕緊推門離開。
離開時,我的餘光卻看到納豆先生好像對阿純說:荷里活大名星呢,他們都認得你,不認得我。。。。
沒想到,原來納豆先生一直站在阿純旁邊。。。。。。。。。
H. 全本《蘇打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暐哲老師的話:
「唱片老早就不賣了,而觀眾不都也來來去去嗎?至於那些至死不渝的,也會一方面替蘇打綠辯駁,一方面卻偷偷地覺得好像以前的歌比較好聽。。。。。」
沒想到,暐哲老師竟然會偷偷留意觀眾的取態和去留,而且寫在《蘇打誌》的第一頁。這樣真的好嗎,老師?XDDD
(其實暐哲老師是不是也有偷偷看評論?XDD )
還好,我只是個半新不舊的打粉,尚未有資格對號入座:P
全張專輯,最讓我感動的不但是好聽的歌曲、用心的編曲、華麗的管弦樂、精美的包裝、便宜的售價,最讓我感動、最重要的是看到蘇打綠可以不惜工本、不計收益、花上大量人力物力心力,全心全意做一張他們夢寐以求的專輯。最讓我感動的是背後的毅力、認真和用心。
雖然過程好像很辛苦,但我想蘇打綠應該很樂在其中吧,為所愛而虔誠,再苦也值得吧?
其實我也很羨慕蘇打綠可以有這個機會做自己愛做的事,實現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在這個世代裡,可以勇敢地做自己喜歡、自己認為值得的事一點也不容易。
這一次,蘇打綠做到了。
真心為他們高興。(鼓掌)
(後記)
這是冬日心得文。
冬既是準備結束,同時也意味著開始。
日可以是假日、也可以是末日、更可以是時日。
每一日也是,人生。每一步也是,旅途。
每一次,既是結束,也是開始。
路途上,每個人也是一個人,
你手上那本書和那首歌
會不會是<故事。未了>?
謝謝:)
Elaine
=======================
抱歉,心得文遲到了。
文筆欠佳,胡言亂語的小文章,見笑了。
一直以來,所有心得文都是手機打字手機排版,如有錯漏,如有傷眼,還望見諒。
Btw, 沒想到,十二月的工作考核竟然合格了。(合格率不足三成,好險,抹汗)
更沒想到的是,合格後工作更忙>< 於是,心得文比預算遲到更多,抱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7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dagreen/M.1456408825.A.FB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