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對東京有兒時的日劇年代幻想,
其實我和先生一直很想去東京一趟!
某天看到虎航有便宜的紅眼機票,沒想太多我就訂了隔年三月底的時間,
果然旅行是從衝動訂下機票開始的。
今天就來回顧日本東京自由行第一天行軍式行程:
📌羽田機場:
am4:24
搭紅眼班機到羽田機場,地鐵還沒開,
只好躺在機場航廈的椅子上等待第一班電車。
📌舊築地市場:
am6:20
從機場搭京急線要去築地市場,
一大早推著行李,現場有寄行李的地方,
但行李寄放櫃都滿,只好推著行李箱去逛。
📌丼匠
am7:02
沒有做功課在築地市場漫無目的的逛,
因為太想睡所以沒有跟著排隊的人潮,找了一家不需要排隊的餐廳吃早餐,也因為不需要排隊,食材是新鮮,但對我們來說可口度還好。
📌淺草橋飯店:
時間不可考。
去飯店寄行李後,前往淺草雷門。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
am8:58
到雷門對面的至高處拍攝雷門和晴空塔。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日語:浅草文化観光センター)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雷門二丁目的遊客中心
由隈研吾建設都市設計事務所設計。淺草文化觀光中心設有日語、英語、韓語、中文的旅遊諮詢台(還可以換錢)、廁所跟觀景台都是免費使用(不過人都不多)。
📌時代屋 人力車:
am 10:11~11:07
人力車由人力拉動的交通工具,而拉車的人被稱為「俥夫(しゃふ)」
腳實在很不耐走的我決定要搭乘人力車遊淺草周圍,大約30分鐘的時間,有殺價一下但後來沒算便宜小哥送我們多十分,很可以!(後來搭完覺得萬萬不可殺價,這個是體力活辛苦錢啊!)
一路和小哥聊天,他說他載過最遠的距離是從淺草雷門到東京迪士尼,光是去人力拉車就快要四小時…一共15.4公里,還不包括還要拉回來啊,他說他走到腳長滿了水泡,真的是辛苦錢啊!
人力車票價:
60分鐘2個人17500日幣
今日匯率約台幣4490
30分鐘2個人9000日幣
今日匯率約台幣2309
(現在疫情期間打九折)
📌上野一蘭拉麵:
am11:51排隊12:25吃到
在日本我們沒做吃的功課(大失策!)
居然只會吃一蘭拉麵真的是觀光客耶!
📌上野恩賜公園:
pm12:46
去看櫻花但只有少少幾顆,
趁老公去拍攝照片時去買杯Starbucks
上野恩賜公園園內的主要設施:
東京都恩賜上野動物園
東京國立博物館
國立西洋美術館
下町風俗資料館附設展示場「舊吉田屋酒店」
上野東照宮記念著第一代德川將軍──德川家康,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東京車站:
Pm1:42
買車票準備用觀光巴士參觀東京我們這次沒排入行程的地區(後來才發現這條線最冷門……)
📌東京 Sky Hop Bus 觀光巴士:
Pm 2:52~3:42
銀座、皇居、丸之內線
搭雙層城市巴士,我們選坐最上層頂上空空好拍照。冷到爆炸以外我居然坐到一半睡著了!!!
📌KITTE東京中央郵便局:
Pm4:00
去寄明信片。
📌銀座:
pm4:42
TOKYU PLAZA GINZA 銀座東急廣場
在銀座沒有做任何功課,只待在這裡一下。
📌淺草雷門:
Pm6:17~6:58
早上雷門的燈籠沒有放下來,晚上放下來了!終於拍到雷門本人!
📌晚餐:
時間不可考
松屋
(和老公出去就是給我吃松屋哭)
📌淺草橋鳴門鯛魚燒:
pm7:21
這次在東京吃過最感人的點心就是鳴門鯛魚燒了!這家是鯛魚燒連鎖店,應該全國各地都有。
吃完後驚為天人非常想念,還好上次去福岡時有再吃到一次!
我們東京第一天的行程回顧就到此,
搭紅眼班機就是整個累!
看我們第一天有多操,重點是之後每天都差不多操⋯⋯就是一個鐵腿之旅。
但現在回顧,還是覺得可以去旅行的日子該有多好啊!
那次旅行也是我們人生自己企劃的第一次(之前去京都是朋友企劃的)
其實對我們來說有這次經歷真的很重要,因為上帝的恩典和帶領,
當時我們還不知道馬上再三個月後會接到中華航空的邀約要去一趟歐洲德鐵分享。
也不知道再六個月後我們會接到香港航空的邀約去紐西蘭。
有了第一次,後來我們才有勇氣自己企劃這後續的旅遊行程。
🇯🇵東京to be continue….(很日劇吧)
#東京自由行
#tokyo
#yacoupletravelin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上野 車站 廁所 在 祝太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下午,舍監開車載我們出門,美其名曰在車上野餐。
原本早上起床,就討論了要不要開車帶小孩出門繞一繞走一走,我還因為開出了想要去沒有人又可以下車走的地方此種條件,被他抨擊公主病呢。
小孩對於出門卻沒有要下車這件事感到不解,後來告訴他們,因為我們在車上野餐,至少跟坐在家裡吃飯有點兒不一樣吧,於是他們自己準備了很多點心餅乾。
我們整裝出發,猜猜舍監帶我們去哪裡遊車河呢,舍監帶我們彎彎繞繞去了菁桐車站那邊,因為我活了三十幾歲還沒去過有夠俗,但想想為什麼到台北已十多年,我都沒去過,原來就是因為我會暈車,對於山路完全無抵抗力,記得剛到台北時,有次跟新加坡的親友去九份觀光,火車才到瑞芳我就吐了,為了不影響別人的行程,只好自己在瑞芳車站的路邊休息完再回家,後來這十年,才終於能上九份。
這十年來我的暈車已經緩解很多,從坐車到桃園暈車的狀態(好啦其實在台北市區也是能暈車),現在卻已經可以撐到台中甚至快到台南,想想自己的身體狀態進步很多。
我們上車時,先線上點餐點了摩斯漢堡,再到基隆路上的店取餐,可怕的是太久沒出門,我催促了小孩上廁所,還幫他們帶了尿布備用,結果自己出門前卻忘了上,這時期上廁所非常困難,店家似乎都是不開放的,不過非常時期很合理,只好自己先忍著,也證實我的膀胱年齡很年輕。
我們取餐後就找一處地方停車,在車內用餐,也是剛好說同住者可以在車上取下口罩用餐了,放著音樂,看著窗外的好天氣,小孩覺得這就是野餐派對,還問我派對不是要弄很亂才算數嗎,我瞄了舍監一眼跟他們說,那你們以後要坐爸爸的車就困難了。
吃完餐點,就開上石碇休息站上廁所,休息站只有見到二個人,其中一個是賣烤香腸的阿姨,小孩說想吃烤香腸,我又想到這個時候阿姨的生意一定影響很大,就破例一人買了一條吃,打破禁忌簡直更歡樂。
我們是在正午時間出門,所以沒有什麼人,但是要小心中暑,只好狂灌水解身體的渴,到了菁桐停車下來走走,軌道還在發燙,也幸運的看到火車進站,火車裡沒有乘客,只有列車長,我們對他揮手,感覺是寂寞火車頭。
走走看看就上車,不敢逗留太久,上車的時候,我馬上大口喘氣,覺得出門怎麼這麼累,舍監轉頭看我,說妳也喘得太誇張了,每天出門的他,不懂太久沒出門的我有多緊繃呀,整個出門到回家,還包括路程時間,才不到二個小時,可我卻累到像是剛從歐洲回來(?
舍監說他沒什麼感覺,我們三個人卻倒頭大睡,睡醒柚子還對我說,今天吃漢堡的時候,真的感覺好幸福好開心,好希望明天可以再訂摩斯漢堡吃,像今天一樣歡樂。
我想了一下,跟他說不太可能,因為爸爸明天要上班,歡樂有時,付出有時,平常努力賺錢,假日才有本錢好好享受。他竟嘆了一口氣對我說,如果錢會自己長腳向我們走過來就好。
我聽到的當下非常驚訝,五歲的小孩就已經明白有錢的美好(?)不是不是,其實我很怕他好逸惡勞,養成不勞而獲的性格,就馬上跟他說,不可能,如果有人跟你說,不用做事你就會有錢.......
沒想到他自動接話,那妳可不要相信,世界上可沒有這麼好的事情。
#現實通透
#看來是我多想了
#金牛男子的心願
#第六十六日
#祝太日常
上野 車站 廁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李清志/跟著老照片去旅行
聯合報3/5
因著疫情的影響,這一年來努力在自己的城市旅行,並且好好地認識我們自己的土地,感覺台灣真的很美好!疫情的影響,反倒讓我們可以重新認識台灣!那感覺好像是,我們一直往外太空探險,結果當我們回過頭來探索內太空時,才發現其實我們根本連自己的內太空都不熟悉。
過年假期前,絞盡腦汁,希望為家人策畫一系列不一樣的旅行方案,剛好在整理書房時,發現了一張小學時跟家人們一起去野柳旅行的黑白照片,照片中大夥兒站在著名的「女王頭」旁照相,弟弟還調皮地一手撐著女王頭的脖子,作勢要爬到女王頭上,有點像是在太歲爺頭上動土。
看到這張照片,我內心有種衝動,想再去看看野柳,看看女王頭,看看原本拍照的地方,甚至想來一次舊地重遊。原因除了是懷舊之外,也想了解這些年來,台灣風景地貌到底有多少的改變?
這張照片應該快五十年了,五十年間我居然沒再去過野柳,一方面是因為過去野柳、日月潭、阿里山等景點,可說是家喻戶曉,人人都去過的地方,缺乏新鮮感與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後來開放陸客團來台,這些「過氣」的知名景點又重新擠滿觀光客,但也因為人潮過多,遊客水準參差不齊,整個風景區擁擠混亂,讓國人望之卻步。
但是這幾年陸客消失了,野柳又再次回復寧靜,整個區域在相關單位的規畫整理下,混亂的攤販被安排在商店街內,廁所與停車場空間,甚至指示標誌等等公共設施也都規畫得十分完善;最重要的是,地質公園恢復成一座單純欣賞自然地景的美好空間。
過去人們去野柳旅行,大部分就只是去看看那些被特別塑造出來的明星景點,包括「女王頭」、「仙女鞋」等,其他的旅行印象就只剩下海鮮餐廳吃吃喝喝,這樣的旅行經驗,說起來十分可悲!可是我小時候對野柳的記憶,真的就只有女王頭、林添禎銅像與海鮮餐廳而已,野柳到底還有什麼東西?這也是我腦中記憶必須重新補足的部分。
相隔將近五十年,我再次來到野柳,進入地質公園內,面對經過風化、海浪侵蝕的奇岩怪石,真的覺得十分驚豔!這裡不是只有「女王頭」而已,所有的地理景觀都叫人讚嘆不已。我走在巨大蕈狀岩之間,周遭還有蜂窩岩、地球石、豆腐岩、海蝕壺穴,以及燭台石等怪異造型地景,地面上隨處可見生物的化石,感覺自己好像來到異星球探險的太空人,野柳這樣的地景根本就不輸世界級美景,甚至堪稱是「死前一定要去看的奇景」之一。
事實上,野柳的自然之美,前輩攝影師黃則修在公園尚未開放時,就已經潛入拍攝,並且在一九六二年舉行「被遺忘的樂園/野柳」攝影展,讓大家從黑白照片中看到野柳海岸的奇巖之美。我這次也重新拍下野柳「女王頭」的照片,對照昔日家族野柳旅行的黑白老照片,我發現女王頭的脖子部分真的變得纖細許多,恐怕不消幾年時間,就會遭遇斷頭危機;為了保護女王頭,現在管理也變得嚴格,遊客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倚靠在女王頭旁邊照相。
重新來到野柳,我才了解到什麼叫做「鬼斧神工」,也才重新發現原來野柳是如此壯觀美麗!過去被我誤解的野柳,藉著這次機會,終於讓我留下美好印象!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