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兒童節《粉紅手錶與佩佩豬 林小妹帶著醫護的祝福出院了》
因四月二日上午408車次太魯閣號事故,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的林小妹,四日中午帶著醫療團隊的愛與祝福出院了。病房副護理長周云鵑昨天晚上為她準備了乾淨的衣物、鞋子,以及佩佩豬,希望有她熟悉、喜歡的卡通人物,暫時忘記在火車上的驚恐與害怕。
年紀不到六歲的林小妹,火車事故帶給她的驚恐很大,剛到急診時,醫護團隊一直沒辦法安穩的為林小妹冰敷臉上的傷處,這時候曾擔任兒科病房護理長的護理部督導鄭雅君,快速找來繪本《蚯蚓的日記》,才轉移了她的注意。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到了病房時,受驚嚇的林小妹,只願意跟爸爸媽媽說話,不願意和護理師互動。
直到二日晚間,林小妹發現她心愛的粉紅色手錶不見了,著急的問:「我的手錶呢?」當眼淚又快要落下的時候,剛好吳彬安副院長帶著人文室的同仁與社會服務室社工來到病房,吳副院長隨即安慰林小妹說:「不要擔心,我們會幫妳找到粉紅色手錶的,妳要乖乖聽醫師叔叔跟護理師阿姨的話唷。」
雖然不能回到現場,但是這個承諾一直記在吳副院長跟團隊的心上。人文室同仁林永森三日一大早就跑去找熟悉的店家買手表。吳副院長跟關懷團隊在上午十點帶來了林小妹的「粉紅色手錶」。
整合醫學病房副護理長周云鵑親手為林小妹戴上手錶,再伸出自己的手跟她說「現在我們都有戴手錶了!」林小妹也開心的說:「阿姨妳的是黑色的,我的是我最愛的粉紅色!」周云鵑表示,這樣不只可以給小妹妹安全感,還可以讓她感覺到「我們都是一樣的,就不容易害怕醫護人員為她進行治療。」
林小妹的傷勢越來越穩穩定,主治醫師在三日下午同意她可在四日出院,轉回北部繼續後續的治療。這時,周云鵑也在晚間趕緊慰林小妹妹準備了她熟悉又喜歡的卡通人物佩佩豬,以及乾淨的衣褲及鞋子。當佩佩豬送到小妹妹的手上,小妹妹很開心,他的爸爸媽媽也有了笑容。
周云鵑說,林小妹妹看到時很開心,她媽媽就問她說,你知道這什麼嗎,她就笑得很靦腆說是佩佩豬,我們之前有借她一個佩佩豬的繪本,她很快就把繪本看完了,情緒本來很緊張,看到熟悉的卡通人物,才又比較開心一點,她剛來到病房時,情緒不是很好,也不想跟醫護人員接觸,她是用棉被把頭蓋著。
林欣榮院長也指出,四日早上到病房時,可以感受到林小妹妹情緒的改變,抱著佩佩豬,神情更穩定了;很感恩護理團隊用心照顧林小妹妹的心,祝福林小妹妹出院以後的後續治療,順順利利,早日康復。
目前因為太魯閣號事故在花蓮慈院接受治療的病人已有三人出院,住院尚有十五人。
(撰文:黃思齊、游繡華,攝影: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原文出處:https://www.tcnews.com.tw/medicine/item/8265.html?fbclid=IwAR2aowGVXxObaQhsDGbyOsOvHCcZMYYWf_M2e-MVROKRUOL1AUUj7tfPswY
大愛阿明 感恩合十
2021.04.04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蕭志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柯文哲#防疫#八弟 📌八弟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afunnywii/ ___________________ 當記者會內容變成饒舌 『 科P饒舌時間 』 沒有啦 我想是這樣啦 我再講一遍 盡量留在家裡 沒有事不要外出 外出要戴口罩 不要在外面吃東西 ...
上到病房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恐懼使他想洗個澡】
比身處困頓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什麼呢?也許正是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突然卻遭遇了橫禍。
卡佛的這部〈洗澡〉就是描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幸福的家庭,只因為孩子出了意外,生活瞬間就崩塌了。
而更殘忍的是,這樣的悲傷不是他人能同理的(不停響起的來自蛋糕店的電話),只有夫妻倆默默承受......
來看看這篇故事吧。
-
洗澡 / 卡佛
禮拜六下午,她開車來到市中心的一家麵包坊。
瀏覽完一本頁碼鬆散,裡面貼有各種蛋糕樣品照片的冊子之後,她訂了一個巧克力蛋糕,她兒子的最愛。
她挑的這個蛋糕表面裝飾著一艘太空飛船和發射台,上面還有幾點白色的星星。
她兒子的名字斯科特會用綠色的糖霜寫在蛋糕上,就好像那是太空飛船的名字。
當她告訴他斯科特就要八歲了時,那個麵包師若有所思地聽著。
他是個老男人,穿了件樣式古怪的圍裙,一根用吊環系住的寬帶子穿過腋下,在背後繞一圈,再在前邊交叉,打成一個很粗的結。
聽這個女人說話的時候,他雙手不停地在圍裙前面擦來擦去。
當她在一邊研究樣品照片一邊說話時,他濕漉漉的眼睛盯著她的嘴唇。
他隨她慢慢看。他有的是時間。
她決定了要那個太空飛船蛋糕,然後她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給了麵包師。
蛋糕將在禮拜一上午做好,在禮拜一下午的生日派對之前。這就是那個麵包師所有要說的話。
沒有玩笑,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廢話,只有這小小的、最簡潔的資訊交流。
禮拜一早上,男孩正走在上學的路上。他和另一個男孩一起,兩個人邊走邊把一袋薯條前後傳來傳去。
過生日的男孩正在試著從另一個男孩嘴裡,兜出他會送給自己什麼樣的生日禮物。
在一個十字路口,一不留神,過生日的男孩偏離了人行道,被一輛汽車飛快地撞倒在地。
他趴在地上,頭伸進水溝,兩條腿在馬路上蹬著,仿佛他正在爬過一堵牆。
另一個男孩手裡拿著薯條呆在那兒。他不知道自己是該留下還是該繼續去上學。
過生日的男孩沒有哭。他也不說話。當另一個男孩問他被車撞到是什麼感覺時,他沒有回答。
他站起來,轉身回家,另一個男孩朝他揮揮手告別,然後一個人繼續走向學校。
過生日的男孩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媽媽。他們一起坐在沙發上。她握住他的手放在她的兩腿之間。
就是在這時候,男孩突然抽出手,往後倒了下去。
當然,生日派對再也沒有舉行。男孩住進了醫院。他媽媽守在床邊。
她在等待他醒來。男孩父親從辦公室趕來。他坐在她的旁邊。於是現在是他們倆一起等待男孩醒來。
他們等了好幾個鐘頭,然後男孩父親決定回家洗個澡。
他從醫院開車回家。他開得比平常要快。迄今為止,他的人生一直都很美滿。工作,孩子,家庭。
他一直很幸運、很幸福。但現在恐懼使他想洗個澡。
他把車開進車道。他在車裡坐了一會兒,想讓腳動起來。他的孩子被車撞了,正躺在醫院裡,但他會沒事的。
他下車走向門口。狗在叫,電話在響。電話鈴響個不停,他打開門,手在牆上摸索著找電燈開關。
他拿起話筒。「我剛進門!」他說。
「有個蛋糕沒拿。」
話筒另一頭的聲音說。
「你說什麼?」
「蛋糕,」那個聲音說。「十六美元。」
男孩父親握著話筒貼在耳朵上,想搞明白到底怎麼回事。他說,「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少來這套。」那個聲音說。
男孩父親掛了電話。他走進廚房倒了點威士忌。他給醫院打電話。
男孩仍在昏睡。
趁給浴缸放水的時間,他在臉上塗滿泡沫刮了鬍子。電話又響起來時,他正躺在浴缸裡。
他從水裡站起來,急匆匆地穿過房間,嘴裡說著「蠢,真蠢」,因為如果他好好待在醫院裡,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狼狽了。
他抓起話筒吼了一聲,「喂!」
那個聲音說,「已經做好了。」
午夜過後,男孩父親回到醫院。他妻子還坐在床邊的椅子上。她抬頭看看丈夫,然後又轉過去看著孩子。
床上方的一個裝置上掛著一瓶液體,液體通過一條軟管輸到男孩體內。
「這是什麼?」男人問。
「葡萄糖。」
他把手放到妻子的腦後。
「他會醒過來的。」男人說。
「我知道。」
過了一小會兒男人又說,「回家讓我來替你。」
她搖搖頭,「不要。」
「真的,」他說,「回家休息一會兒。不用擔心。他在睡覺,僅此而已。」
一名護士推開門。她對他們點點頭,朝床走過去。她從被單下拿出男孩的左胳膊,把手指頭放到男孩的手腕上。
然後她把男孩的胳膊又放回被單裡,在繫在床尾的筆記板上寫了點什麼。
「他怎麼樣?」女人問。
「情況穩定,」護士說。她接著又說,「醫生馬上就來。」
「我正在說她應該回家稍微休息一會兒,」男人說,「等醫生來了以後。」
「她是可以去休息一下。」護士說。
「我們要聽聽醫生怎麼說。」女人說。她抬起手捂住眼睛,頭傾向前面。
「當然。」那個護士說
他凝視著自己的兒子,被單下他小小的胸部一起一伏。他感到更加害怕了。他開始搖頭。
他在嘴裡像這樣自言自語:兒子會好起來的。他只不過不是在家裡睡覺,而是換成在這裡睡覺。
而睡覺不管在哪兒都是一樣的。
醫生進來了。他和男人握握手。女人從椅子上站起來。
醫生對她點點頭。「我們來看看孩子怎麼樣。」他走到床邊,給男孩搭了搭脈。
他翻開男孩的一隻眼皮看了看,然後是另一隻。他揭起被單聽了聽心音。他用手指在男孩身體各處按按。
他走到床尾查看了紀錄表。他在紀錄表上標明時間,又潦草地寫了點什麼。然後他轉過來對著男孩父母。
這醫生是個英俊的男人。曬成棕褐色的皮膚顯得很滋潤。他身穿三件套的套裝,色彩鮮豔的領帶,襯衫袖口上用的是鏈扣。
男孩母親在嘴裡像這樣自言自語:他剛從哪個地方發言回來。他們給他頒了枚特別獎章。
醫生開口了,「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也沒什麼好擔心。他很快就會醒的。」醫生又看了男孩一眼。「等檢查後我們會知道更多。」
「哦,不。」男孩母親說。
醫生說,「有時候是會有這樣情況。」
「那麼,你們不把這個叫昏迷,是嗎?」男孩父親問。
男孩父親盯著醫生,等待著。
「不,我不想稱之為昏迷,」醫生說,「他在睡覺。這是一種自我修復。身體在做它必須做的事。」
「這就是昏迷,」男孩母親說,「昏迷的一種。」
醫生說,「不,我不會稱這為昏迷。」
他拿起女人的雙手拍了拍。他和男人握握手。
女人把手掌放到男孩的額頭上放了一會兒。「至少他沒有發燒,」她說。接著她又說,「我不知道。你來摸摸。」
男人把手掌放到男孩額頭上。「我想這溫度是正常的。」男人說。
女人在那兒又站了一會兒,牙齒咬住嘴唇。她走回椅子坐下。
男人在她旁邊的椅子坐下。他想說點其它什麼。但沒什麼要說的。他拿起她的手放到自己腿上。
這讓他感覺好一點。這讓他感覺仿佛正在說著什麼。他們就那樣坐了一會兒,望著男孩,沉默不語。他時不時地捏捏她的手,直到她把手拿開。
「我祈禱了。」她說。
「我也是,」男人說,「我也祈禱了。」
一名護士進來檢查了吊瓶的輸液。
一名醫生走進來,他自報姓名。這醫生穿著雙皮便鞋。
「我們要把他帶下樓再拍幾張片子,」他說,「我們還想做個掃描。」
「掃描?」女人反問。她站在這位新醫生跟床之間。
「沒什麼的。」他說。
「天哪。」
兩個值班工人走進來。他們推著一輛像床似的東西。他們拔掉男孩的輸液管,把他輕快地移到那個帶輪子的東西上。
過生日的男孩被推回來時,已經是日出之後了。男孩父母跟著值班工人進電梯上到病房。他們又一次在床邊的老位置坐下。
他們等了一整天,男孩還是沒醒。醫生進來,檢查,又離開——在說了同樣的話之後。不同的護士,不同的醫生。一名護士進來給男孩抽血。
「我不懂幹嘛要抽血。」男孩母親對護士說。
「醫生說的。」護士答道。
男孩母親走到窗邊,看著下面的停車場。開著大燈的汽車進進出出。她站在窗邊,兩手放在窗臺上。
她在嘴裡像這樣自言自語:我們現在陷進去了,陷進大麻煩了。
她很害怕。
她看到一輛車停下來,一個穿長風衣的女人坐進去。她想像自己就是那個女人。她想像自己正坐車離開這裡,去到什麼別的地方。
那個醫生來了。他看起來氣色很好,顯得比以前更健康。他走到床邊查看了一番孩子。「他的狀況挺好。各項指標都正常。」他說。
「但他還在睡。」男孩母親說。
「是的。」醫生道。
男人說,「她累了。她也餓了。」
「她應該休息。應該吃點東西。」醫生說。
「謝謝。」丈夫說。
他和醫生握握手,醫生拍拍他們的肩膀,走了。
「我想我們有個人應該回家看看,」男人說。「狗要餵了。」
「打電話給鄰居,」妻子說,「有人會餵的,如果你叫他們餵的話。」
她試著去想誰是合適人選。她閉上眼睛,試著想點什麼,隨便什麼。
過了一會兒,她說,「也許我該回去一下。也許如果我不在這兒守著,他就會醒過來。也許是因為我守在這兒他才不醒。」
「有可能。」男人說。
「我要回家洗個澡,換身乾淨衣服。」女人說。
「這才對。」男人說。
她拿起包。他幫她套上外衣。她走到門口,回頭看看。她看看孩子,然後又看看孩子父親。他朝她點頭微笑。
她經過護士站,走到走廊盡頭拐彎,看到一間小小的等候室。裡面有一家人,都坐在柳條椅上,一個穿卡其布襯衫的男人,棒球帽朝後戴在頭上,一個大塊頭的女人穿著家居服和拖鞋,還有個穿牛仔褲,頭髮編成許多古怪小辮的女孩,桌上亂七八糟地堆著輕薄的包裝紙,泡沫塑料,咖啡棒,和幾小包鹽跟胡椒粉。
「尼爾森,」那個女人說。「是不是有尼爾森的消息?」
那個女人的眼睛瞪大了。
「現在就告訴我,夫人,」那個女人說。「是不是有尼爾森的消息?」
那個女人想從椅子上站起來。但那個男人用手抱住她的胳膊。
「別這樣,別這樣。」那個男人說。
「對不起,」男孩母親說。「我在找電梯。我兒子在住院。我找不到電梯。」
「電梯從那邊往下走。」那個男人說,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右邊。
「我兒子被車撞了。」男孩母親說。「但他會好的。他休克了,但也有可能是某種昏迷。那正是我們所擔心的,某種昏迷。我要走開一會兒。也許我會去洗個澡。我丈夫在陪他。他在守著。我不在時事情也許會有轉機。我叫薇絲。」
那個男人在椅子裡動了動身體。他搖搖頭。
他說,「我們的尼爾森。」
她把車開進車道。狗從房子後面奔出來。它在草坪上繞著圈子跑。她閉上眼睛,把頭抵在方向盤上。她聽著發動機的聲音。
她下車走到門口。她開燈燒水泡茶。她打開一罐狗糧餵了狗。她端著茶坐到沙發上。
電話響了。
「喂!」她說。「喂喂!」
「薇絲太太。」一個男人的聲音。
「是我,」她說。「我是薇絲太太。是不是有斯科特的消息?」
「斯科特,」那個聲音說。「是有關於斯科特的消息,」那個聲音接著說,「是的,當然有斯科特的消息。」
-
❤今年不追煙火了,1500人一起知識跨年
http://s.accupass.com/Ky6rjG
❤明年不說道理了,三分鐘說18萬個故事
https://hahow.in/cr/storyteller
上到病房 在 梁祖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之前小樺邀文,叫我寫一種蛋糕,就寫了這篇。不知為什麼今晚突然想起,重讀了一次,和大家分享吧。
。。。。。。。。。。。。。。。。。。。。。。
很久沒有寫字。收到要約稿件的短訊,爽快便答應了。主題是蛋糕,剛好眼前有一個瑞士卷,就寫瑞士卷吧,想起什麼就寫什麼,算是自己這一刻心情的一個記錄吧。這篇文章最後要去哪裏?現在這一刻也不知道,隨心吧。
眼前的瑞士卷從哪裏來的?是元朗的一間舊式麵包店,位於街市的轉角,麵包都是放在一個個微微焦黑的舊麵包金屬盤裏發售的,雖然看起來不甚衛生,麵包蛋糕的賣相也不算特別討好,但風味,絕對不是那種光亮潔白的新式麵包店能夠取代的。有一次工作到夜深,大約凌晨4時吧,騎着電單車經過這間麵包店,已經傳來陣陣的麵包香,對於一個懂得做麵包的人來說,這一刻聞到出爐的味道,就即是最少兩三個小時前就要開始工作了,有些人還在花天酒地時,但有些人已經努力為大家預備早餐了。說回瑞士卷,這間麵包店永遠有五種口味,原味,咖啡味,朱古力味,朱古力雲石味(即是朱古力和原味雙拼)和椰絲味。瑞士卷不用放在雪櫃,
中間的忌廉夾心,不是用忌廉打發的,而是用牛油加糖霜做的奶油霜,即是小時候吃奶油包中間那一種,所以不放雪櫃也不會溶掉。每次我也會買原味的。餅店姨姨總會窩心的問你用不用切片?我總是說不用,這是從小開始養成的習慣,記得以前放學的時候,外婆每個星期一都會買蛋糕給我吃,就是瑞士卷,而每次也會叫餅店不用切,為什麼呢?這個習慣從何而來?(真的停頓上了1分鐘) 想到了!因為如果自己回家切的話,就可以更厚,更大片,每天放學可以吃一片,變相就可以吃更多了。還有多少個生活小習慣,已經忘掉了原因呢?如每次吃到港式瑞士卷,那種情感連結就會浮現,在有意無意之間,總會從味蕾繞過回憶直達心靈深處。
突然記得有一次去到日本,到了一間甜品屋,最出名的料理就是瑞士卷。士多啤梨味抹茶味咖啡味琳琅滿目,旅行的時候就是有無限的胃口,把每一樣味道也點了一塊,通通吃下,味道賣相是不容挑剔的精緻,但我那刻總是覺得欠缺了什麼?寫到這裏才回想起來了。無論多精彩,多燦爛,沒有了回憶的連結,那種身體的愉悅,總是一瞬即逝。
婆婆去年仙遊了。從小就不敢想像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光想像就難過得想哭出來了。但去年從她離去一刻,彷彿淚腺塞了,可以後事太多要處理,忙不可交,都沒空閒去處理自己的情緒。記得那天早上,收到消息全家都要去醫院了,應該是見最後一面那種情況。從早上一直等,等到黃昏,等到夜晚,還在彌留著,我叫其他家人回家休息,我自己在等就好了。直到深夜,護士說要幫其他病人換尿墊,請我出去,我餓了,下去便利店買吃的,就是獨立包裝的迷你瑞士卷。吃完,上到病房,婆婆走了。好像不想我看著她離開一樣。那時面對這個已經有心理準備將要發生的事情,心裏竟然平靜得很,淚沒流一滴。但寫到這裏,終於淚如雨下了。突然記得,回魂那晚,傳統都會買一些先人喜歡吃的東西,那晚,我就是買了瑞士卷。
。。。。。。。。。。。。。。。。。。。。。
上到病房 在 蕭志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柯文哲#防疫#八弟
📌八弟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afunnywii/
___________________
當記者會內容變成饒舌
『 科P饒舌時間 』
沒有啦 我想是這樣啦
我再講一遍
盡量留在家裡
沒有事不要外出
外出要戴口罩
不要在外面吃東西
我如果今天還在
台大當柯P
你敢講那種幹話
我早就病例就砸過去了
阿搭媽空鼓勵
不要坐在辦公室看數字
下到第一線 實際看病房
問護理師說
現在裡面裝多少人
蘇貞昌不是說疫苗會來
啊現在幾月了 還沒來
蔡總統也有呼籲
疫苗政府買了三千萬劑
重點是什麼時候會來
你不講我還不生氣
你越講我越生氣
你預算都已經編了
請問疫苗在哪裡
重點不是你編預算
而是你疫苗要到手上
到底我們中央是要保護
本島的生技
還是要保護本國的
人民的生命
來豬也吃了吼
軍火也買了
啊所以勒
不要每天做哏圖轉移視聽
用錢 要有輕重緩急
中央政府對新冠肺炎吼
如果能夠像對付柯文哲
這麼用心的話吼
今天這種局面
不會搞成這樣子
考慮國家的最大利益
不是考慮兩家生技產業的
最大利益
我們用很大的力氣
才能夠維持目前的疫情
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支持
目前中央的很多說法
只能這樣講啦
再拖三個月
餓死的會比病死的多
我們大家一起加油
大家同島一命啦
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八弟搞笑影片】請看 :
🎬【羅東鎮公憤國小五年級】➤
https://youtu.be/RhtdrHyugl8
🎬【不戴惹的禍直接拖去燒】➤
https://youtu.be/VWB3OerQQ2M
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更多八弟】
📌八弟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afunnywii/
📌八弟FB ➤
https://www.facebook.com/afunny8D/
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小提醒
每週一三日
晚上八點上片
記得開啟了小鈴鐺
八弟影片不漏看
【工作邀約請洽 / afunnywii@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5ysG95Joc/hqdefault.jpg)
上到病房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武漢肺炎】醫管局員工陣線今天行動升級,展開第二階段罷工。醫管局稱,約有4400人缺勤,包括 360 多個醫生,2500 個護士和千多名專職醫療人員。
各醫護人員早上到醫管局總部請願。他們暫時除下白袍,換上便服,高舉標語,認為政府對「全面封關」的訴求充耳不聞,唯有罷工施壓。
於復康病房工作、並非前線的盧護士哽咽道:「我在此代表所有醫護界罷工的人,向香港市民道歉,我們走到這一步真的迫不得已。」
帶着「豬嘴」(防毒面具)受訪、20幾年麻醉科經驗的王醫生經歷過沙士。他當年有寫日記,不少年輕病人在他的眼前死去,感到歷歷在目、非常難過,今日決定罷工表達封關訴求。「我2003年在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工作了三星期,你告訴我,我是不是一個「黑護」?我是不是一個「黑醫」?我是不是貪生怕死?」
他擔心政府再不封關,死亡的數字會比當年更恐怖。「罷工可能會對某些病人有些即時的影響,但對於疫症來說,我們在說全香港700萬的市民,包括不支持我們罷工的市民,我們一樣這麼愛他們,我們一樣為他們的爭取福祉。」
吳護士入職八年,未請過一天病假,今天缺勤了,不為私利卻為香港人,「病人才是最辛苦的一班,如果我們不做這個罷工行動 ,(疫情爆發後)將會更加多人受苦。」
她怕秋後算帳,也怕失去工作,但她認為,若果今天不挺身而出,就對不起醫護救人的專業。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NNcLodp1Bs/hqdefault.jpg)
上到病房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ong Wai Man
大陸中興瀕死,赫然發現,所謂的強國崛起,原來只是南柯一夢。
那些尖端科技龍頭企業,原來只是深切治療病房躺著的病人,由美國輸入藥物養料,自我感覺良好,一旦美帝關機,便無法生存了。
中興出事,美國盯緊華為,跟著是賣假的阿里巴巴。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早在奧巴馬時代,中興已經是如此經營。
買了美國的芯片,倒賣給美國禁運的伊朗、北韓,謀取暴利。
由國企到上水的水貨客,過去四十年,都是如此經營。
大陸人認為走私是理所當然的。
奧巴馬年代,中興已被抓個正著,罰了幾億元,承諾不再犯案,懲處犯事員工。備受觀察,如再犯,判罪七年。
這幾十年,大陸社會的價值觀出了問題,凡事都只有利益角度,沒有更高的價值追求。
中興每年向美國買入的芯片,達2,000億美元,大陸人認為,那有商戶會拒絕這數字的生意?
他們的判斷,只是罰罰款,用錢搞掂。
美帝裝腔作勢,不外乎錢!
他們的思維邏輯,基本上是輕佻的。
違反美國禁運法例於先,再作虛假承諾,沒按協議,執行內部處罰。
中興將死了,才突然夢醒:
四十年改革開放,
三十年世界工廠,
二十年強國崛起,
近十年目中無人……
原來都是建築在浮沙上!
這就是周易第四十六卦,地風升卦的卦象。
上卦坤為地,下卦巽為風,也是木。構成的象是地中生木,順勢而升,由幼苗逐漸成蒼天大樹。
但升卦的不穩定性很高,因為初爻是陰爻,立腳不穩,根基本身有問題。
升卦和泰卦的分別就在最下的初爻,其他五支爻是一模一樣的。
地天泰卦,初爻是陽爻,所以泰,通達、亨通。
但地風升卦,初爻陰,是虛的,下卦是風,升的現象,只因機靈,走位,無孔不入,繁榮建立在別人的東西上,體質本來就不是真正健康。
泰卦之所以通達,下卦是實淨的乾天,初爻是陽爻剛位,根基好,不走精面,才能泰。
升卦,下卦是風,初爻是陰爻,懂得順勢,借力使力,可以成長到很高的程度。
但往往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因為不斷追求數字成績,常忘掉立足點是虛浮的,一旦成長遇到瓶頸,事態便嚴重了。
從卦序中看,升卦前面是姤卦,因緣際會;再是萃卦,菁英聚會,創造了升的亨通。
姤是抓住機遇,萃是匯聚人力,助長升的高度,但升到一定程度,不要忘記回填初爻的陰爻,填補先天不足,才能變卦為泰,通達,暢順。
否則,根據卦序排列,只能升到一個困的處境,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升卦卦辭: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升卦元亨,因擺平了萃卦兩支陽爻的派系之爭。但只有元亨,沒有利貞,就是知進不知退。
用見大人。易經常見「利見大人」,但升卦強調的,是「用見大人」。
利和用,不同。
利,字形是用刀割禾。用剛的手段,運用自有資源,自己播種自己收,不必求人。
用,字形如網,網別人的資源來完成自己的事業。
網,不需要自己建構,用坤卦的厚德載物便成。
搞好群眾關係,使大家有福同享。
利和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用剛還是用柔,完全取決於自知之明。
老子說: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機遇來了,自己有資源,有能力,便用「利」的方式,以刀割禾。
如果沒有資源,只能借用別人資源,把握機會,便以「用」的方式。
當然,利和用,也可以並用,產生剛柔並濟的效益。
勿恤,不用擔心。
南征吉,南方是離卦,是文明。南征,就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要枱底小動作,方能吉祥。
大陸的高科技5G夢,給中興事件一聲驚雷嚇醒,香港的惡夢,卻再攀高峰。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要求出版社修改教科書的用字,因為香港教科書中,描述香港與中國關係時,往往「措辭不恰當」,例如:
* 中共一黨專政(不恰當)
*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不恰當)
* 中國收回香港(不恰當)
* 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不恰當)
* 1949年中共建國,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沒有因果關係)
*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用詞不當)
北京要掌握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對英國人建立的制度和價值觀,要全面破壞,不會漏掉教育一項。
改造下一代,要由學校做起。
當今的政府官員,不是醜聞,你不會認識的。
楊潤雄是英國人留下的政務官,這類人的智慧,是多做多錯,不是背後有指示,不會冒開罪香港父母風險的。
《陽貨篇》第十五章:
子曰: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春秋亂世,各諸侯之間的政治人物,孔子很多都看不順眼。
他認為這些人都是鄙夫,怎可以主持國家大事的。
鄙夫只關心自己,未得到權位時,患得之,怕上不到去,要打主要,想辦法;
當上到位了,患失之,怕失去這個權位。
一個官員沒有抱負,沒有服務市民的情操,只關心個人的得失,只盤算個人的利益計算,一旦沒有安全感,便什麼手段都做出來了。
溫馨提醒大家,這位鄙夫局長,也是父親,也有子女。
不過,他的子女念的是國際學校,不會受這些教育官僚的折磨。
他說:香港教育制度較複雜,讀國際學校方便適應。
現在他們在澳洲讀大學了。
這是他用行動告訴香港父母的智慧。
#貿易戰 #中興 #華為 #教科書評審 #港共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GBsXaiJmH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8D2TlhjOjklVmakIeEtTCuwsxxQ)
上到病房 在 公立醫院急症室等候- 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持續升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公立醫院急症室等候入院人流大增,由急症室上病房至少也要8日,多間醫院也逼爆患者。由於現時本港多人染疫,大部份人士未能到普通私家診所求診,唯有去醫院急症室 ... ... <看更多>
上到病房 在 公立醫院爆煲等近兩周未上病房綁起輪候老人公立醫院護士盡吐 ... 的推薦與評價
公院急症室淪陷綁起輪候老人護士寧中肺炎換放假:病人是等入院等死的近日新冠疫情死亡人數大增,雖然已不見醫院門外的輪候人龍,但前線護士形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