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會對別人做出概括表淺的評斷,例如「她好煩人」或是「他真是個白癡」。這些都是你的意見而已,並非事實。但是你對別人有了成見,想法就很難再改變。
最讓你受不了的人,可能會讓你悟出最多人生哲理。最常惹惱你的人,可以幫助你培養耐性;對你粗魯無禮的同事,能讓你學會如何堅定地捍衛自己的立場。
生活中處處皆有值得學習的課題,其中一項技能就是即使在令人不悅的情況下,依然設法善待他人。你不必一味忍讓對你不仁之人,但是努力熬過困境,卻不口出惡言,或許是一次成長的契機。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
*********************************
各位朋友,早安:
「你掙扎著想提高自信時,可能不禁想貶低他人來換取短暫的地位提升。但是你愈常貶低別人,心裡就會愈不舒服,這是個惡性循環。」
不管我們喜歡貶低他人,或者常被貶低,這一系列的文章,都很值得我們參考。這一本書很用心,內容很紮實,寫得條理清楚,我也很贊同作者的說法。
用貶低他人的方式,提升自我價值,這實在不智。其實這道理不難,但很多人的情緒收不住。
作者從認知的角度切入,不管是談我們個人思維的調整,或者用健康的方式重建自我價值,很值得我們應用到生活中。祝願您,能藉著成就人,而非貶低人,來提升自己的價值!
.
ps. 這本書會在6/5(五)晚上9點半進行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文/ 艾美・莫林】
調整個人思維
人們經常會對別人做出概括表淺的評斷,例如「她好煩人」或是「他真是個白癡」。這些都是你的意見而已,並非事實。但是你對別人有了成見,想法就很難再改變。
一旦你戴上了有色眼鏡來看待別人,就很難再有其他觀點了。你認定同事是個惱人的傢伙,就會一直想找出符合你這種認知的行為。你一看到她,就會在心裡批評她的肢體語言;她走過大廳時,每個輕微的腳步聲,在你聽來就像是在你的理智線上跳著踢踏舞。
既然如此,何不調整想法,擺脫「她好煩人」的念頭?你或許可以想著「她話比我多」,或是「她很喜歡眾人矚目的感覺」,也可以承認「那些都讓我很煩」。但是這並不能證實她真的令人惱怒,只是說明你比較受不了具有某些特質的人,或是你們性格不同。請據實思考,不去論斷。
最讓你受不了的人,可能會讓你悟出最多人生哲理。最常惹惱你的人,可以幫助你培養耐性;對你粗魯無禮的同事,能讓你學會如何堅定地捍衛自己的立場。
生活中處處皆有值得學習的課題,其中一項技能就是即使在令人不悅的情況下,依然設法善待他人。你不必一味忍讓對你不仁之人,但是努力熬過困境,卻不口出惡言,或許是一次成長的契機。
***
將自我價值建立於健康的基礎之上
你掙扎著想提高自信時,可能不禁想貶低他人來換取短暫的地位提升。但是你愈常貶低別人,心裡就會愈不舒服,這是個惡性循環。
仔細思考你衡量個人價值的方式。如果你的自我價值建立在不健康的基礎上,就比較容易想貶低別人。
用以下五種事物建立自我價值的做法,常見但並不健康,應該避免:
●你的外貌:決定你當天開心自信與否的因素可能是體重計上的數字,或是追求者的人數。但總會有其他女人外表比你更迷人亮眼,所以靠著外貌來衡量自我價值,可能會誘使你點出他人缺陷,以換取短暫的自我感覺良好。
●你的資產淨值:如果你是按照資產來評斷自己的價值,絕對不會有自認「價值夠高」的一天,因為永遠都會有你還沒到手的賞心玩物、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度假之旅。你永遠都不會滿足,因為總會有別人擁有你想要的事物。
●你認識的人:有人可能要談了戀愛才能有自信,也有人透過炫耀自己認識名人來換取他人的崇拜,並藉此肯定自己。不過,仰賴別人來維持自信就像在追逐不斷移動的目標,沒有結束的一天。
●你的職業:多數人自我介紹時不會說「我做電腦程式設計的」,而是說「我是電腦程式設計師」。對很多人來說,職業並不代表他們從事的工作,而是他們的身分。事業成就讓他們更加肯定自己,但是如果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完全來自工作上的頭銜,在出現經濟不景氣、就業市場的意外轉變、重大的健康問題,甚至是已經規畫好的退休時,自我價值就會消失殆盡。
●你的成就:有時人們會希望自己憑著成就為人所知,那樣就需要靠著不斷達成目標才能維持對自我的認同,也就是說,你或許會想逃避可能失敗的事情。
如果自我價值的基礎並不堅實穩固,只要看到有人比你聰明、漂亮、富有、機靈或成功,你就會忍不住想貶低他們來提升自信。
與其追求只能暫時創造信心的事物,不如專注提升你的核心價值。奉行你的價值主張,創造具有意義與使命的人生,就能減低周遭人事物對你造成的威脅。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拆解性別枷鎖,為女性客製化的13堂心智重訓課
大 塊 ► http://bit.ly/37EWyBO
博客來 ► http://bit.ly/37KVDQb
誠 品 ► http://bit.ly/2SJNSWA
金石堂 ► http://bit.ly/2VbeH7M
讀 冊 ► http://bit.ly/2Pam4Z8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6/7 13:30~16:30 「伴侶間的善意溝通」線上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twrf.org/photos/a.125616890827425/2864797280242692/?type=3&theater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聲演:徐漢光 預告: [粵語郭文貴27] 王岐山孟建柱在亞非拉美攻習保王如何影響中國政變: 這才真是新角度, 專業記者若再視而不見, 就真是......大有文章了 敬請敬留意以上消息。 你亦可直接收看普通話版﹕ 來源視頻 https://youtu.be/soFqPodi-MQ 頻道﹕ 郭文贵...
三重核心電腦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本來就沒有資格只經歷正面情緒。
某些情緒低潮不但沒有傷害性,事實上還能讓你保持最佳狀態。當人處於數種不同情緒之下,往往有最好的表現。有能力接受並容忍負面情緒,這將為你開啟邁向成功的大道,你會選擇最有意義而不是最舒適的那條路,並激發內在潛能。
舉例說明,如果你能忍受情緒低潮,便不需要迴避令你焦慮的對話。即使你覺得自己笨手笨腳,依然可以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好比追求夢想。
如果你不怕被情緒低潮打垮,不怕因此而失控,或者做出違反本性的事,你很可能安然度過這段期間,不會感到痛苦萬分。
取自《與焦慮和解2》
*********************************
各位朋友,早安:
上次直播主要是講到伴侶關係的經營,事實上整本書都在討論紓壓或增進心理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76939742936971/
下面的摘文中,我相當欣賞作者整理出「負面」情緒的價值。懂得感恩與欣賞負面情緒,人生會多一點平靜。
幸福、快樂,是對人活著,有相當的重要性。但能接納各種情緒,在接納之後,我們有可能不再執著於要什麼情緒出現,這是一種偏執,而這種偏執反而增加我們的不適。
藉著感受,我們看到我們內在的需要,我們對愛的渴望,與之連結,這是更深層的體驗。常有這種體驗,各種情緒都能成為我們的朋友,滋養我們的生命。
最近跟某位朋友討論,我所期待的某件小事。他說,真好,我能為小事而開心。其實,我並不是只期待開心,我也準備好面對煩惱憂愁的到來。
一個完整的人生,可以讓觀照更深遠,我們可以不用活得那麼侷限。祝願您,懂得欣賞自己的挫敗,走向圓滿!
*********************************
【文/ 愛麗絲.博耶斯】
允許自己體驗快樂
有一個相當常見的障礙需要密切注意,也就是「拒絕-放縱循環」。假設有人對於自己的低成就感到挫折,包括現在的工作、職業生涯,或者家庭計畫等等,他們拒絕尋求快樂,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然而,正因限制自己在有趣的活動中找樂子,無法培養正面情緒,「庫存」的意志力和情感漸漸枯竭,之後往往出現劇烈反彈,開始肆無忌憚地縱情享樂(以致沒有足夠精力實現其他目標)。這是一種自我延續的循環。如果你剛好有很多自毀習慣,並因此大力抨擊自己,那麼你很容易掉進「我不配擁有快樂」的思考模式。以下是這個常見通病的流程表。
對於低成就感到挫敗
↓
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快樂
↓
拒絕善待及培育自己
↓
沒有精力實現目標+沉浸在不健康的反彈中
我不是要你為了找樂子而逃避工作或責任,重要的是兼顧快樂和工作。許自己一個體驗簡單快樂的機會,哪怕你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由於行為會影響思考與感覺,當你允許自己擁有更多快樂體驗,或許就不會再認定自己不配擁有它。然而,假使你一再拒絕體驗正面情緒,你會愈來愈覺得自己不配。放鬆和正面情緒可以讓你恢復活力,讓腦子休息一下,連帶幫助你認清壓力來源。
以下五個實驗有助於你找出目前擁有或潛在的正面情緒來源。
(注意:我特別在本章提供大量自己的例子,以便闡明觀點,促使你多動腦想一想。需要釐清觀念時,具體範例比普通範例更有用,再說有些人或許不想在書裡看到自己被當作例子,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避免我把他們扯進來!其實我的個人經驗並不特別,你甚至會覺得有一些很無聊,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你的行為本質上來說也跟這些例子一樣簡單易懂。)
實驗一:有沒有什麼行為即使免費或不貴,你還是覺得它很奢侈?
有時候,即使最簡單的行為仍會令人感到相當奢侈。什麼行為會給你這種感覺?你的回答應該真實反映自己的情況與本性。如果這些回答深深觸動你,別人卻不感興趣,代表它們確實是簡單又真實反映個人情況。
以下舉幾個超簡單但對我來說很奢侈的快樂。
1. 光顧全食超市(Whole Foods)或喬氏超市(Trader Joe's),在貨架間悠閒而毫無任何目標地瀏覽商品,而不是衝進去買必需品,再匆匆結帳並飛奔而出。
2. 慢慢洗個熱水澡。
3. 聆聽播客和有聲書(我通常從本地圖書館下載有聲書)。
4. 來一場晚上的散步。
5. 和侄兒及侄女用Skype 通話。
6. 睡午覺。
現在就利用筆記本、手機應用程式,或者你用來記錄想法的任何工具,寫下你自己的例子。
想不出來要寫什麼嗎?如果你向來不太思考這類問題,可能無法立即回答。可以花幾週時間慢慢累積想法,只要想到時立刻記下來就行了,否則一旦分心,念頭很容易轉瞬即逝。
以下分享做這個實驗的祕訣:
• 這些帶有正面意義的自省問題可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討論。如果你和某人很熟,或許你可以為對方提供幾個想法,這比他們自己想還要來得容易。
• 可能的話,在清單中加入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小項目。有些事帶給你真正的快樂,但就是難以在生活中進行,這時不妨問問自己:「有沒有不需要耗費那麼多時間或人力的簡易版?」
實驗二:什麼事會因為當下情況不同,有時令你快樂,有時又令你厭煩?
某些簡單的快樂會因為當下情況不同,有時讓人感到輕鬆,有時又讓人厭煩透頂。舉例說明,我家有游泳池(讓人覺得我很有錢,住在高級住宅,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當我需要離開電腦上的工作,找個適當休息方式,清理游泳池的落葉會帶給我適度快樂。我很享受那幾分鐘的日光浴,勞力活動也能清除繁雜思慮,讓心靈平靜下來。然而,如果這件事被列入冗長的週末待辦事項清單中,我就會覺得它只是一件討厭的苦差事。
還有另一個例子:當繁重的工作告一段落,開車探望親友(甚至辦事)對我來說是休息,其他時候則讓我覺得精力大量耗損。比起困難的活動,較容易的活動本來就等於獎勵或休息。有些工作以某種方式進行時令人輕鬆,但以另一個方式進行時就令人厭煩或者壓力大。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有的話請寫下來,並找出能夠快樂進行這些工作的方式。
實驗三:如何讓簡單的快樂與充滿壓力的時刻連結起來?
將快樂與壓力連結起來可為你減緩壓力的衝擊。比方說,我搭機時會自備奶油花生醬三明治。我不會常常想吃這種食品,偶爾才會想要大快朵頤。但現在它不再是我搭機時的快樂選項,因為它成了例行公事,在趕赴機場時,我不再需要將它列為必辦事項。
有什麼快樂選項(或許是你不想過度沉迷的)可以讓你和較少出現的壓力事項連結起來?還有另一個例子,如果你每週或每月有某個時刻壓力特別大,好比你在雜誌社工作,截稿日迫在眉睫時,總會令你感到壓力超大。這種時候你可以搭配什麼活動,好讓自己輕鬆、快樂一點,還能緩解一部分壓力帶來的衝擊?
實驗四:什麼事可以帶來快樂,但表面上不符合你的個性?
有些簡單的快樂來自你對自己的透徹了解,你深知自己喜歡什麼。人類是具有細微差異的個體,每個人的個性都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層面,雖然隱性層面不常顯露,但仍和顯性層面同等重要,兩者相加就形成獨一無二的自我。舉例來說,我熱愛旅行,因為我喜歡和不同陌生人進行短暫而友善的互動。它令我心情舒暢,我很享受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感受。旅遊使我與各種不同的人大量進行短短二十秒的互動。表面上看來,我應該不會喜歡這樣,畢竟我是個非常內向的人。然而,和陌生人對話二十秒不需要承擔社交責任,對內向的人來說沒有任何負擔,輕輕鬆鬆就能獲取社交能量。我喜歡以這種方式探索自己外向的一面。當你摸透自己個性當中的曲折,也明白自己喜歡什麼,可以為自己開發更多舒暢心情的機會。
有什麼事能為你帶來快樂,但它所反映的是你個性中隱藏的一面?探索你喜歡的行為與情境,這件事如何幫助你了解自我的每個層面,而不是僅僅針對顯性的層面?
實驗五: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人一旦努力實踐人生目標並有所斬獲,就會獲得滿滿的幸福感。就連面臨重大壓力的人也適用這個法則,比如說有社交恐懼症。
除了精進工作能力,你的人生還有哪些核心目標?比方說,假設你認為做他人的榜樣是人生重要目標,那麼有哪些行為和這個目標相關?這些行為當中有哪一項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在成為他人榜樣這個範例中,你可能會在小孩、伴侶身上或者社區、職場上看到表現的機會。找出結合快樂和目標的方法,比如為孩子示範找樂子也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
***
去除阻擋你感受快樂的障礙
阻擋我們感受快樂的往往是最簡單且最容易跨越的障礙。舉例說明,你遇上塞車,打算聽聽音樂,但是手機早就沒有儲存空間,你一直沒有存入任何音樂。若要確保手機還有空間讓你享受聽音樂的快樂,平常可以怎麼做?比方說,你每週三需要去鋼琴教室接孩子下課,可以利用等待的空檔為手機騰出一些空間。或者你可以設定自動清除功能,讓手機自動清除已經上傳雲端的照片和影片,還有已經聽過的音樂或節目。
回顧一下本章開頭的幾個實驗,看看有沒有簡單可用的步驟或方法,把那些無聊的小東西挪開,不要讓它們阻礙你發揮體驗簡單快樂的能力。
***
負面情緒降臨時,練習自我照顧
本節討論如何應付心情不美麗的低潮期。一開始或許你不了解我為何將這個主題納入自我照顧的章節。擁有處理負面情緒的完整方案,可以確保你避開這些不必要的感覺,並以健康有效的方式解決它們,這將有助於你更快擁有好心情,這就是我將它擺在本章的原因。
當「負面」情緒降臨,為了採取有效行動,首先你必須了解,為了協助我們生存,每種情緒都有它獨特的功能(註1)。在某些情況下,快樂心情可以為理想表現打造最好基礎。然而,大量研究顯示,在其他特殊情況下,諸如有點沮喪或壓力大,或者對目睹的不公平事件感到憤慨,反而會激發出最富創意的思維、做出最好的決定、提出最有說服力的論述,以及締造最精準的表現。(參見陶德.卡珊登[Todd Kashdan]與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合著的《允許自己不快樂》[The Upside of Your Dark Side],作者對於這些相關研究有傑出又有趣的觀點。)
一起來針對不同情緒的主要功能做個快速巡禮:
• 憤怒讓我們充滿能量,促使我們付諸行動。
• 焦慮讓我們注意細節,不放過任何可能的錯誤,激勵我們做對的事,避免我們過於自滿。
• 無聊讓我們知道自己需要更多新奇事物及挑戰。
• 懷疑使得我們質疑自己正在進行的事,做好接受改變的心理準備,驅使我們更努力或以不同方式工作。它還能引導我們應付別人的反對意見,締造合作局面。
• 嫉妒、失望與孤單讓我們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我們努力實現願望,它們幫助我們察覺自己是否走偏。
• 疲累感帶領我們迎向更豐富的創意與更真實的互動,因為人疲勞時防衛心沒那麼重。
• 罪惡感提醒我們道歉並彌補過錯,它也禁止我們做出別人反對或引起他人憤怒的行為。
• 惱怒與挫敗感讓我們知道進度太慢,可能需要改變做事方法。這兩種情緒也提醒我們事有蹊蹺,必須公開說出來並加以改進。
• 難過與傷心讓我們停下腳步、自省、重新評估,並且深入思考我們的價值觀和重視的事物。當人陷入悲傷時,某些認知技巧會強化,比如更能察覺別人說謊。傷心還能擴大自我調整的幅度,這恰好與大眾的刻板印象相反。
當你了解負面情緒蘊含的正面意義,就能更從容地應付它們。你不再需要急急擺脫它們,因為它們成了比較無害的經驗。
人往往忽略負面情緒的潛在正面意義,唯恐負面情緒降臨,因為他們高估它的破壞力,尤其是高估它持續的時間,以為自己需要大大整頓心理狀態,並且嚴重低估自己的應變能力,以為自己會失控並遭受長期負面影響(註2)。
註1
情緒和思維及行為的關係通常是一種交換系統。多數情緒在某些思考模式下有正面影響,在其他思考模式下則有負面影響。這和安全感有關。舉例說明,不建議任何人在恐慌來襲時開車。此外,愛侶發生爭吵時,一方或雙方往往流於情緒氾濫。這時最好各退一步,平靜下來,以便理性思考及行動。
註2
我無意輕視那些面臨臨床問題的人,有些人負面情緒已經失控,還有一些人總是擔心負面情緒降臨,以上兩者都需要協助。面對臨床問題卻拒絕尋求治療,可能源自現實面的限制,好比經濟不允許。然而,不尋求幫助有時候是因為人們以為需要採取大規模又漫長的行動。有些負面情緒即使已經達到頂點,令人覺得難以去除,往往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大幅好轉,焦慮尤其符合這個特質(參見卡珊登等人的著作Can a One-Hour Session of Exposure Treatment Modulate Startle Response and Reduce Spider Fears?)在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或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等心理治療當中獲益的人,通常第一個月就有進展。
下列是應付負面情緒的對策,雖然看起來步驟很多,但每一步都只需要幾秒鐘,反覆練習就能將它們化為下意識的反應。
步驟一:放慢呼吸
心理解讀身體發出的生理訊號,便會產生情緒。如果情緒變得緊繃,已經激動到令你思慮不清,此時只要放作非常緩慢平穩(彷彿你正在慢慢吹氣球)。當你慢慢吐氣,吸氣會自動調整。只要大約進行四到六次的緩慢呼吸,心跳和其他生理系統便會回復到較為平靜的狀態。
步驟二:認清每一種情緒
認清每一種情緒,讓你不再不知所措,還能找到處理它們的方法。你必須分清楚焦慮、憤怒、羞愧等等,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谷歌搜尋情緒列表,從表中找到符合你的描述。如果你有孩子,請教育他們準確認清每一種情緒。這不僅是良好的教養方式,也可以增進你處理情緒的能力。
對自己的情緒有清楚認知的人,比較不會運用不良的自我調整機制(比如沉浸在壞習慣當中),遭到拒絕時反應不會太大,也比較少感到焦慮和沮喪。小孩每週在課堂上只要抽出二十到三十分鐘,學習認識各種情緒,就能增進人際關係和學業成績。
步驟三:接受人生本來就是苦樂參半
這句話表面上聽起來或許很無情,但它提醒你一個重點:你本來就沒有資格只經歷正面情緒。誠如前文所述,某些情緒低潮不但沒有傷害性,事實上還能讓你保持最佳狀態。當人處於數種不同情緒之下,往往有最好的表現。
有能力接受並容忍負面情緒,這將為你開啟邁向成功的大道,你會選擇最有意義而不是最舒適的那條路,並激發內在潛能。舉例說明,如果你能忍受情緒低潮,便不需要迴避令你焦慮的對話。即使你覺得自己笨手笨腳,依然可以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好比追求夢想。
如果你不怕被情緒低潮打垮,不怕因此而失控,或者做出違反本性的事,你很可能安然度過這段期間,不會感到痛苦萬分。
步驟四:憐憫正處於情緒低潮的自己
啟動自憐模式;換句話說,當你的感覺無關快樂或滿足時,不要批評或打擊自己,反而要善待自己,認清你只是有了情緒,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不管你認為情緒是如何出現的,或者你是不是導致它出現的「禍首」,都要執行這個步驟,因為你值得受到最基本的同情。
步驟五:判斷情緒是不是錯誤警報
懷疑、焦慮、憤怒、罪惡感之類的情緒,有時候會沒來由地浮現。情緒是用來保護我們,但這個警報系統並不完善,當中暗藏一些錯誤訊號。有時候,你很清楚某個情緒是錯誤警報,但你也有不知道的時候。基本上,如果你常常浮現某種特定情緒,那麼它很有可能就是錯誤警報。
你不一定都清楚某個情緒是不是錯誤警報,所謂的接受情緒低潮也包括全盤接受這些「身分不明」的情緒。
步驟六:判斷情緒有沒有提供有用訊息
情緒有沒有告訴你和自身或者目前情況有關的訊息?它能不能幫助你採取適當行動?
……
有個方法或許管用:你可以根據特定場合的需要設計一種暗示自己的方法,提醒自己情緒正在為你效勞,它引領你做出最好的決定,為你提供能量,或者讓行動更純熟。舉個例子,你可以把自己看做將軍,情緒則是忠誠的士兵。或者你是電影導演,情緒是演員。怎麼想都行,有效最重要。問問自己:「就算搞清楚負面情緒的存在是為了幫助我成功,那又如何?我到底能獲得什麼幫助?」在特殊情況下,你的士兵/演員或許會發出錯誤警報,但一般來說,他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替你效勞。
步驟七:找出所有自毀反應
試著找找看,有沒有任何自毀反應(比如肢體語言或聲調)正妨礙你實現重要目標。……人陷入情緒低潮時,自毀思維和行為往往不會主動跳出來表明身分,它們通常難以捉摸。好比你感到抑鬱或孤單時,可能不會注意自己的聲調或肢體語言出現對他人反感的跡象,即使那並非你的本意。事實上,當一個人接受量身打造的認知行為療法時,醫生的角色是協助患者找出那些自身無法察覺的自毀模式。當你已經盡最大努力,負面情緒依然對生活造成傷害,不妨考慮接受認知行為療法。閱讀蓋‧ 溫奇(Guy Winch)的《心理醫師的傷心急救手冊》(Emotional First Aid),也可以幫助你了解負面情緒的自毀反應,此書特別著重於協助讀者應付孤單與悲傷。
.
以上文字取自
與焦慮和解2: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65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三重核心電腦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會的殘忍有很多面,其中最讓人脊背發涼的,就是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從來就沒有什麼懶洋洋的自由,真正內心嚮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
對於成功者來說,自律已經融入了血液和骨骼,成為身體和靈魂的一部分。他們在自律中超越自我、慢慢成就自我。他們的自律不是被迫的,他們在自律中找到樂趣和意義,自律是他們的內在驅動力。
取自《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
各位朋友,還有每天經歷勞動節的媽媽們,早安,母親節平安:
接在設立界線之後,我想拿萬特特的書作為例子。還沒參與贈書活動的朋友,可以點連結參與。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81062349754318/
萬特特花了很多力氣談拒絕,我在直播裡面舉了不少例子,盡是血淚。可是,我想透過文章,再凸顯這本書的另一個特色—作者萬特特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女性。
「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20到30歲這段時間,很多人渾渾噩噩就錯過了。這段時間正在社會扎根,正在關係中浮沉,正緩緩地累積經濟獨立、情感獨立的資本。所以談自律、談愛自己,都是這個年紀很接地氣的議題。
可是,這個階段沒把握,30歲以後,不管進入家庭,或者腦力、體力開始衰退,我們沒有離開關係的勇氣,我們還沒抓住自己的核心價值,我們就容易開始覺得哪裡不對勁,卻又難以抽離。於是一退再退,於是步步妥協,沒看到期待中的海闊天空,卻感覺自己快要翻倒在陰溝。
他人不會因為我們的妥協與順從,就還給我們尊重!
萬特特熱愛自己的生活,對操之在己的事上心、動心,於是活出了屬於這個年紀的光彩。她提醒我們,要熱愛生活、熱愛自己,得要保持清醒的覺知才行。
在媽媽這個職務開始之前,請記得多擁抱自己!
祝願您,活在滋養的關係裡,別拿年紀來限制自己!
*********************************
一個人的自律來自他的自尊
【文/ 萬特特】
唯有一個自律的人,才能釐清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其各安其位,穩當妥帖,串連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輕盈的人生。
.
每年冬天,都會找時間和朋友一起去三亞度假。
有時是幾天,有時是一週,說是度假,其實每天差不多就是無所事事。每天昏昏沉沉睡到中午才醒,滑一會兒手機,跟朋友聊幾句八卦,然後爬起來填飽肚子。下午我們坐遊艇在海上航行,天空藍得格外清澈,遠處的海和天連接在一起。
遛達,閒逛,看人,看海。
小島上有高聳的椰子樹和各種喚不上名字的灌木叢,陽光熾熱,空氣裡夾著陣陣熱浪,襲擊在每個人身上。女孩們往身上塗防曬霜,有人躲在屋子裡享受空調、無線網路、西瓜,也有人拿出了筆記型電腦。
有朋友叫他一起下海游泳。他嘴上應著「你們先去,我一會兒就到」,手指卻在鍵盤上一刻都沒有停。
我走過去輕聲問:「有事嗎,要不要幫忙?」
「也沒什麼,我要把今天寫好的稿子整理好傳過去,不然編輯那邊要等急了。」
「你沒有跟他們說你在度假嗎?」
「沒有,而且我不習慣整天無所事事,只有每天完成當日寫稿量,我心裡才踏實,才能心無顧忌地放鬆,不然總覺得心裡沉沉的,玩不痛快。」
說完,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他對自己的管理能力讓我吃驚。反觀我自己,沒寫完的稿件,沒做完的工作,沒有看完的書,沒有背牢的單字……簡直無地自容。
的確,我們沒有完成的那些事,並不如我們放棄的那麼輕鬆。我們在偷懶的時候,也並非心無旁騖地玩耍,心好像被懸著。
從來就沒有什麼懶洋洋的自由,真正內心嚮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也從來沒有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堅守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自制力強的人,永遠分得清楚主次,分得清什麼是本職,什麼是玩樂。自我放縱帶來的負罪感,讓我們無法真正享受生活的樂趣。
這位朋友的事,讓我想到在報刊上,看到過小說家嚴歌苓在採訪中被問到作品高產的原因。
嚴歌苓坦言自己每天堅持寫作兩個小時。哪怕是與家人和朋友出去旅行,也會寫作。因為旅行帶著電腦,常常需要找能坐下的地方寫字。在做出遊計畫的時候,別人關心景點是否有看頭,而她關心的則是路程會不會過遠而影響到自己今天寫作。
朋友打趣問她:不寫會死嗎?她苦笑說:不寫會死。
她說瞭解她的朋友,慢慢地不再約她一起旅行,約她去旅行的,必然接受旅途中也帶著寫作欲望的她。
嚴歌苓坦言,對於自己來說,寫作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欲望,不寫的話,就好比一天裡缺了一頓飯或一個覺。
除了從不間斷地每天堅持寫作,她還保持著健身的習慣,比如跑步和游泳。
這樣便不難理解,年過五十歲的她依舊身材窈窕,面龐清秀,並保有旺盛的創作力。
社會的殘忍有很多面,其中最讓人脊背發涼的,就是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對於成功者來說,自律已經融入了血液和骨骼,成為身體和靈魂的一部分。他們在自律中超越自我、慢慢成就自我。他們的自律不是被迫的,他們在自律中找到樂趣和意義,自律是他們的內在驅動力。
自律,也是一種自珍,你用珍愛自己的力量塑造出的品德,像一件藝術品般散發出迷人的光芒,沉默無語也會被別人奉若珍寶。
自律並不是什麼新鮮詞,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太難了。
論文通常都是在deadline來臨時,匆匆忙忙熬幾個晚上才拼湊完成的。在這之前,是逍遙地看劇打遊戲,約會逛街。
想起大學時,每逢期末就兵荒馬亂。都是直到真正考試的前幾天,才開始死趕活趕地複習。將原本充裕的時間,洋洋灑灑地浪費在無數件沒意義的事情上,才不得不起早貪黑臨時抱佛腳。
可是也有人,要求自己從不曠課早退,輕鬆修滿學分。每天兩三個小時的自習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複習資料應對考試。這便是自律帶給他們的自由,平日裡不拖沓和律己的品質,會為自己節省下大把的時間。
網路上有段很熱門的話:你可以追劇追一晚,只要你可以按時交上論文。你可以有豐富的夜生活,只要第二天你還能精神飽滿地做好本職工作。放縱究竟是不是錯,取決於你能不能為你的放縱負責。還是那句話,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在文章底下留言的人,無一不在哀號:膝蓋中箭。
沒有自制力的人,總是覺得時間還有,偶爾偷個懶做點別的並不影響大局,直到期限逼近時才亂了陣腳,才意識到自己過高地估計了自己hold住場面的能力。
你看,若是在該出力的環節,你攜帶著懶惰落荒而逃,日後一定有加倍的苦頭,讓你補上。
春天偷的懶,秋天很難還上。當你沒有把時間利用好,時間便會懲罰你。當你提前透支了過多的安逸與享樂,最後追逐而來的、加量的焦慮與崩潰,便是你應得的報償了。
這樣的經歷你有嗎?
為減肥下載的運動APP,你從來沒有打開過。為英語考試買的字典,翻了幾頁後便被你閒置。你銀行戶頭裡的餘額已經寒酸得可憐,卻用大把的時間追劇。你也想健身、閱讀,做個靈魂有香氣的人,偏偏窩在沙發上滑滑手機看看臉書感覺更輕鬆。
是啊,年輕的時候,我們捨不得讓自己受苦。總以為來日方長,現在偷個懶也沒什麼。
可是慢慢地,你覺得每個人都比你幸運,只有自己最倒楣,你發現混沌和喪氣成了自己生活的常態,始終不見好轉,你對命運充滿怨懟,嚷嚷著它欺負了你,把溫柔相待都給了別人。
在你的工作量一拖再拖,心裡還安慰自己「反正工作永遠也做不完,明天再說嘍」的時候,有人在積極尋找創意靈感;在你聊天八卦購物絕不錯過的時候,有人在為明天的會議認真準備著簡報;在你下班後無用的聚餐也是場場不能落下的時候,有人一邊健身一邊思考銷售群體的需求……
你羨慕身邊比你優秀、比你有錢、比你厲害的人,覺得他們總是隨隨便便就擁有你想要的東西?其實,你羨慕的生活背後,可能有你吃不了的苦。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事無成的人,必然有一個不自律不自省的人生旅程。
我們從前說,當學生真好,有人催促著你快點往前趕,一個階段過去了,下個階段接上來,像沿著鐵路走,不怕迷路,還有準確的列車時間表。
成年了以後,才明白真的一切靠自覺。
要不斷給自己定下目標,不能太低,否則無聊,不能太高,不然活得會很頹喪。在躊躇滿志和自我否定中搖搖擺擺,到處都是懸崖,稍不注意就往下坡溜。
動不動就感嘆時間太快,機遇的車四處嗖嗖亂開,搞不好就一輛都沒趕上。
山本耀司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堅守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在向樂觀、自律、成功這些可以讓你上升的東西繳械投降後,人生的複雜程度大大地增加,遠超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人才茫然、恐慌。
在紛擾的世間,我們會面臨很多誘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如果缺乏定力和遠見,不懂得約束自己,生活的方向就很容易失控,以致隨波逐流,迷失自己,成為受外在牽制的奴隸。
我知道,這一路你總要面對迷茫和喪氣、誘惑和牢籠、荊棘和野獸。
但我希望你能記得,自律是你最好的武器,殺妖斬魔,開山闢路。不讓自己放縱生活,堅持一些讓自己越來越好的習慣。
你只管好好管理自己,剩下的交給時間。它會淘汰那些對你無限制寬容的人,這是最公平的。總有一天,你日積月累的力量,會帶給你他人望塵莫及的光環。
人生呀,總該是先苦後甜的。倘若一下子把生活的蜜罐打翻,傾倒在黏膩的甜蜜裡,那等待我們的,必定是甜味盡散後,難以承受的酸澀苦楚。
唯有一個自律的人,才能釐清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其各安其位,穩當妥帖,串連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輕盈的人生。
.
以上文字取自
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78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三重核心電腦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聲演:徐漢光
預告:
[粵語郭文貴27] 王岐山孟建柱在亞非拉美攻習保王如何影響中國政變: 這才真是新角度, 專業記者若再視而不見, 就真是......大有文章了
敬請敬留意以上消息。
你亦可直接收看普通話版﹕
來源視頻
https://youtu.be/soFqPodi-MQ
頻道﹕
郭文贵
Published on Jan 25, 2019
----------------------------------------
側記:
加拿大駐華大使
為中國軍企華為
干預司法獨立而被炒,
其背景及其他
[10/12 11:15] chingcheong: [郭文貴爆料] 孟晚舟被捕、張首晟之死與中國10大神祕軍企
信傳媒
鄭國強
2018年12月10日
郭文貴點出了華為等10家神秘的中國企業,和被加拿大逮捕的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之間的關係。(圖片來源/ 華為官網)
中國政府通緝在案的流亡富商郭文貴9日大爆料指出,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把國務院各部委、政治局給廢了,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下面三大部門,負責所有國家金融對外合作對內合作的國金局,負責外交的國關局,還有負責海外軍事基地、情報、技術的國情局,「剛才我說的馬雲、張首晟、文成鋼、谷冬梅、張闖,海外兩萬個人,都歸國情局管。」
美國華裔科學家、史丹福大學物理系終身教授張首晟驚傳已於12月1日去世,震驚各界,對於他的死因一開始就傳出錯誤的消息,直到家人澄清是在舊金山過世,郭文貴則在9日爆料時指出,「前北大校長王恩哥要求張首晟回國,江綿恆要見他,勸了好幾次張都不回去。」
郭文貴證實,張首晟已經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中,他擔心回國後變成海南航空CEO王健第二,王健的死對他衝擊很大,好朋友也勸他不要回去,結果他的紅顏知己飛來美國找張首晟,「她來之前見了很多領導,到美國對張首晟說了很多好聽的話,他也拒絕,在G20之前,張首晟就死了。」
張首晟是情報員,專門負責竊取技術
原來張首晟的死亡,和他神祕的身分有關,郭文貴透露,至少見過張首晟三次,有一次在釣魚台賓館秘密據聚會,令人訝異的是,當天黨政軍、政法、安全、情報等系統大老全面出席,並由當時副主席習近平親自頒發「國家一等功」獎,第一個被授獎就是鳳凰衛視劉長樂,第二個就是阿里巴巴的馬雲,第三個是騰訊的馬化騰,第四個是華為的任正非 ,第五個就是張首晟。
不但如此,還有發獎金,頒獎的人就是前北大校長王恩哥、江綿恆、還有社科院院長陳奎元,郭文貴說,「這個東西發給你就是國家免死令…你現在還能說張首晟只是一個普通人嗎?」
他還透露,張首晟在中國社科院有辦公室配24小時工作團隊,回中國坐的車子車牌掛A6的車子,是國家級待遇、常委待遇,保全配的是中央警衛局的警衛,他到京西賓館見大官穿的都是牛仔褲,郭文貴強調「他想要多少錢就能要多少錢,張首晟最大資金來源和最大聯絡人就是馬雲。」
張首晟為什麼那麼受到器重?郭文貴爆料說,張首晟在2006年就是中國有編號的軍工特務、科技間諜,他的上線就是江綿恆、王恩哥、安全部長許永躍,他的最上層給他提供保護的就是熊光楷,都是上海幫。
張首晟與江綿恆,千人計畫啟始人
量子電腦帶給中國要稱霸世界帶來一半的信心,打造一帶一路、人民幣擴張、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的根本基礎,張首晟的貢獻很大,「張首晟不只是參與千人計畫,王恩哥親口跟我說過,他和王恩哥、文小鋼、張闖、江綿恆,谷冬梅士共同創始人,是我們這個國家黨的脊樑。」
所謂的千人計畫從2008年開始,用5到10年,在中國國家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中央企業和國有商業金融機構等,引進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回中國創新創業。
「千人計畫到底多少人參與各位知道嗎?在海外至少有2萬人。」郭文貴還說「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幫中東國家提高油產量20%,但全部都是來自美國的核心技術,靠千人計畫偷來的技術。」
郭文貴說,張首晟是一個基督教徒,對佛教充滿興趣,他的量子螺旋理論很多都來自於佛教、中國的儒學、道家的觀念,這個人很注重修行、健康,「我親自聽他說過幾次,人類最愚蠢的就是殺人和自殺,我斷言他絕對不是自殺,是誰殺我不知道,但全世界99%的人自殺,張首晟也絕對不會自殺。」
張首晟的死,卻也揭露了中國物理研究的重大秘密人物,他的恩師,前北大校長王恩哥。
王恩哥來自上海幫,是科技間諜頭子
史丹佛大學物理研究院、包括英國最牛物理研究所,其中有一個人物自始至終幾十年都跟著研究量子,直到今天為止,中國 社科院、北京大學這兩個物理研究院的主要負責人,還是美國物理研究會iupar裡面的董事、 也是英國物理研究會的理事,這個人就是王恩哥。
然而郭文貴爆出王恩哥的另外一種身分說,他是中國共產黨派到海外最成功三重身分間諜,第一 知識分子界藍金黃(收買與威脅特定對象)的代表。第二偷竊西方技術,叫做技術間諜。 第三打入美國政治經濟內部。
王恩哥和江綿恆是生死之交,父親是副司令,和太太谷冬梅(中國物理學會)的爸爸都是江澤民父親的手下,大家聽過千人計畫,卻沒聽過百人計畫,王恩哥自1995年起就是百人計畫的一員,但背後是上海幫的江澤民家族。
江家控制了上海科技大學, 江綿恆是創始校長,江綿恆是中國衛星發射、登月計畫重要的領導人,同樣的是是量子研究重要推動人,是中國晶片發展投入最多的、關鍵的決策人,數以萬億的錢投進去,郭文貴強調,「其中,中美之間競爭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量子研究,美國人徹底輸給中國人,任何4G時代的加密技術在量子運算的強大威力下都沒有秘密可言,中國要靠這個稱霸全世界。」
圍繞著上海幫,也帶出了華為等10家神秘的中國企業,和被加拿大逮捕的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之間的關係。
孟晚舟有特工編號,來自神祕中國十大軍企
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北方工業、中國兵器、保利集團、平安集團、鳳凰衛視、海航集團等10大企業都是軍企,「這些跟習近平有啥關係?啥關係都沒有,很多企業開始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沒有習近平呢,這10家企業中有9家都是和江澤民家族有關系,唯一江家當時沒有控制的,就是胡錦濤的兒子胡海峰搞出來的、世界上最大作監控設備的中國威視。」
「有個朋友說這些企業是和解放軍有關係的企業、西方講的什麼商業企業有國營背景或者和軍方合作背景,錯了,他們就是中國軍企,包括馬雲的大數據、微信就是軍企。」他說。
郭文貴指,像華為的孟晚舟這些企業所有領導和站在前台的人,存在三個身分,第一,在軍隊裡面他是有編號,而且受到軍隊行政級別待遇,在國家安全部同樣存在代號。第二條,這些人是中國金融界重點扶植和保護的對象。第三條,在外交上要百分之百享受國家權力,「要不然孟晚舟一出事情中國外交部就出面要人,你看中國其他企業家外交部有出面的嗎?」
尤其是華為,每支手機都有監聽,美國調查華為多年了,華為和孟晚舟本身的問題是竊取技術的詐欺,郭文貴氣憤的說,「她們幹的事情就是監聽美國,監聽我們的同胞,包括我郭文貴的家人和員工,但我們中國老百姓有惹你嗎?你馬雲幫助江家、朱家從大數據找出股票,你敢說沒有?你到美國法院告我,我跟你見。」
郭文貴表示,他希望孟晚舟、華為、張首晟的家人對他提起訴訟,這樣就能釐清事情真相,「我也願意把今天講的話翻譯成英文,願意到美國司法部、國會作證,我要負法律責任。」
[10/12 11:18] chingcheong: 以上☝是郭文贵12月9日爆张首晟的特殊身份,非常有参考价值。他将近两个小时的讲话我全部听了,正好有行家把最关键部分整理出来放在网上,现在下载供大家参考。
----------------------------------------
[注釋 1 - 13]見
https://youtu.be/Vb3CqsIXhPk
[粤語郭文貴26a]世界更魔幻,盜國賊玩完﹕傀儡習翻身變皇帝再變神;犯了十誡之首惹怒耶穌教;王孟在非洲的金庫影片;中美貿易戰之中共總戰略;法治基金主席班農讀王陽明
[注釋14]Bloomberg - Michael Bloomberg, 彭博, 又名布倫伯格, 傳媒大享, 億萬富翁, 慈善家,曾任紐約市市長。郭文貴說他將競選美國總統。曾在去年新加坡一國際會議盛讚王歧山。
[注釋15]Jho Low 劉特佐 - 馬來西亞人,涉馬來西亞國家基金1MDB巨大貪污案,其中一年前連任敗選的馬來西亞總理Najib即將受審。劉特佐已被多國通緝,包括馬來西亞、美國等。郭文貴說他是二號盜國賊孟建柱的私生子,在全面控制馬來西亞的陰謀中角色巨大,曾匿藏上海、港澳,最近可能轉往中東國家。
[注釋16]FT, Financial Times, 金融時報 -英國老牌知名大報,世界發行。本集視頻中提到的有關劉特佐的報導是﹕
https://www.ft.com/content/b0e4e7ec-2...
[注釋17]孟建柱、孫力軍 - 孟建柱是前任政法委書記,孫力軍是現任公安部長。是郭文貴爆料中的二、三號盜國賊。見
https://youtu.be/jXCe-Q9z5gM
[粵語郭文貴4] 江家透過政法委,一直控制著習,而變局才剛剛開始。
其中輯錄了對孟建柱和孫力軍的腐敗指控。
[注釋18]班農 - Steve Bannon, 班農曾任特朗普的選戰團隊的首席策劃師,後成為白官幕僚。2018年中辭任後,同郭文貴友好,同情中國。亦見[粤語郭文貴26a]之[注釋1]和[注釋4]。[粤語郭文貴26a] 在:
https://youtu.be/Vb3CqsIXhPk
[注釋19]吳征 - Bruno Wu, 大騙子, 美籍, 撈到風生水起。郭文貴說他是盜國賊們在外國的主要間碟、打手之一,曾促成澳門永利賭業大享利Wynn向特朗普遞交冒簽習近平的信,要求遣返郭文貴,可能企圖過暗殺郭文貴。
[注釋20]吴征妻找鎖匙 - 吴征妻是中國著名電視紅人楊瀾,大美人。郭文貴說她常常色誘中外重要人物,是為盜國賊「藍金黃」他們,達到收買和要脅的目的之一。找鎖匙,是到男人的家採訪或談生意之後,一人回去敲門,說遺失鎖匙要找,弓身到沙化底找,短裙之內真空。
----------------------------------------
本集[粤語郭文貴26b上]
之
來源視頻
https://youtu.be/qWfUTqS-5fI
2019年1月20日王岐山,孟建柱.是如何执行南普陀计划!美国人是如何看待……对待!中国新的发誓我这一系列的奇怪的事情!(普通話)
頻道﹕
郭文贵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s.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xTiSTrXpGs/hqdefault.jpg)
三重核心電腦 在 【小惡魔賞屋】一橋到台北!開箱三重右岸「上河滙」大都會 ... 的推薦與評價
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二重疏洪道重劃區」,可說是蓄勢待發的潛力新星,曾經作為疏洪用途的此區域,隨著洪水平原管制區的管制解除,配合都市計畫將疏洪 ... ... <看更多>
三重核心電腦 在 核心電腦 的推薦與評價
用心服務,專業排除主機各樣疑難雜症三重區忠孝路二段87號, Xinbei, New Taipei City, Taiwan 2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