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就來我們「新竹縣五峰」走走吧!五峰鄉除了有遼闊看不完的山景,也是富有泰雅族與賽夏族文化的地方,之前分享的咖啡廳去完之後可以去看看這次蒐集了三個點,深度的體驗與感受不一樣的五峰⛰。
首先可以前往小京都感的清泉風景區,走進張學良故居感受歷史人文,泡泡將軍湯,再往旁邊走一點的三毛故居喝杯咖啡聽聽老歌,最後走走清泉吊橋打卡拍美照觀賞整個風景區!
午餐可以到白蘭部落的最高點「璞真山居」!吃吃九宮格自家摘種菜餚,眺望遠方的雪霸聖稜線,遠離塵囂。
最後去芭兒坎・蝶慕深度體驗原住民獵人文化,從穿上傳統服、樂器、圖騰、祖靈的祝福儀式到拉弓至最後的製作陷阱,開始一步步帶領你成為一名厲害的獵人,並深度介紹之前歷史課本上傳說故事給你聽。
最後最後我真的要說,來這裡我真的深度了解到了更多原住民的文化,也很感謝他們這麼用心的把我們當作自己人招待,把傳統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傳遞給我們,能夠有機會體驗不同的文化真的很開心!
後面兩個點有好多親人的貓貓(貓奴會瘋掉)🐱
三個地點之中間隔都差不多半小時以內,一起來探險新竹五峰深度之旅哦!
#新竹旅遊
三毛清泉故事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將人生熬成一碗苦瓜雞湯 】
#一千個晚安 是近期我看過最溫柔療癒的作品,再次驚訝這部戲竟然是三立製作,二十集的篇幅談了很多議題卻不覺得紛雜,並且有始有終的扣緊了人與土地/故鄉之間的羈絆與情感。人生也許往往苦多於樂,但是經過時間的燉煮以後,那些苦澀將成為使生命更為豐富的佐料,就像一碗美味的苦瓜雞湯一樣。
#與過去和解的旅程
整體而言,我比較喜歡前十集程諾與天晴繼續戴站長未竟的旅程。曾經也是輕狂少年的戴家和,心裡也有一個虧待的人與亟欲逃離的家,他並非生來就是如此溫柔又樂觀的人。很喜歡天晴在這條追尋之路上,不只是漸漸拼湊出那些她所不認識的父親樣貌,同時也圓滿了父親心中曾有的遺憾。
人生最難的,或許不是原諒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而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承認自己犯下的過錯,那些往事雖然帶著傷痛,但若是不提起勇氣面對,就永遠無法釋懷,也無法往前。鳥兄弟在天晴的積極奔走下雖然終於盡釋前嫌,然而四缺二的現狀也不無遺憾,這樣的結局激勵了程諾去面對自己的家庭。
#我們都是會犯錯的平凡人
綜觀這部戲,其實沒有什麼壞人,有的只是一群會犯錯的平凡人。其中最翻轉的或許就是程諾一家吧,一個是情緒勒索的媽媽,一個是背叛婚姻又自以為是的爸爸,最後再冒出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然而在這狗血的設定下,編導卻是極其溫柔地去訴說這些「反派角色」的另一面。程爸雖然外遇,但是他對員工及弱勢的付出從寬姐身上可見一班;保守頑固的程媽,反而在試探過後先接納了身世坎坷的天晴;破壞他人家庭的「小三」蓮姐,成為熱心助人的義工,而她教出的小孩程珊則是自信又聰明,絲毫不見任何悲情。
很喜歡程諾說,他曾經想要逃離這個令他感到窒息的家,然而在離家的日子裡,他明白家是自己的根,是他一輩子無法逃離的羈絆,所以他要使這個家變得更加幸福,讓家不再是束縛的枷鎖,而是讓他可以回頭擁抱的地方。
#相互療癒的陪伴之路
我曾笑說這部男女主角的愛情戲實在很不三立,除了開頭的相遇還有老梗的斧鑿外,程諾與天晴間從朋友昇華到戀人的過程,是我最嚮往的情侶相處模式。他們之間沒有一見鍾情的火花,也沒有甜膩的肢體互動,然而那些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彼此懂得的默契,還有尊重對方是獨立個體的成熟,在這個速食愛情的潮流下,雖然有些老派,卻更顯得難能可貴。
兩個人皆因家庭出身而有跨不過去的坎:程諾一方面無法忘懷兒時目睹父親的出軌,一方面也不想妥協於父母想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未來規劃;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天晴始終帶著自卑感,總想委屈自己來報答站長的養育之恩,擔心再次被遺棄的恐懼讓她總是過得小心翼翼。這些對於其他人難以啟齒的煩惱,在對方面前卻能夠坦誠相對。而他們在對方陷入低潮時,選擇靜靜陪伴給予支持,比起甜言蜜語海誓山盟,這樣相互療癒的關係,更令我感動。
#看見台灣認識家鄉
雖然有時候會戲稱這部劇一定有台灣觀光局贊助吧,但對於劇組努力將故事情節與在地文化做連結,並且在細節中呈現台灣之美,真的必須致上萬分的敬意。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清泉部落這段,這個小小的城鎮有過兩個大人物的歷史身影,張學良被軟禁於此的無奈,對比三毛深愛此處卻無法留下的遺憾,或許也是許多人的縮影。
家是一個人的根,雖然對有些人來說家不可愛也不美滿,但或許就是這樣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感,讓人一旦失去就像是無法定錨的船那樣,飄蕩不安。曾經對於自己所生長的台灣,我也是充滿偏見與厭惡,想要遠離政治的紛擾一走了之,然而在看見許多人為了家鄉努力的身影,在我一點一滴認識這座島嶼真實的樣貌後,我也開始想要守護我的故鄉、我的國家。
「有一個人,
他用鳥的視野,雲的高度,
看見這片土地,
用心的觀察,愛的厚度,
守護它的未來。」
最後則是這部戲的靈魂支柱,齊柏林導演,劇組不僅僅是置入導演空拍的畫面,更是貫徹了齊導的意念,在空中看見了台灣的美麗與醜陋以後,還要腳踏實地的去認識台灣的歷史與文化。然後,珍惜我們眼前所擁有的,並且為了未來的下一代繼續守候下去。
三毛清泉故事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將人生熬成一碗苦瓜雞湯 】
#一千個晚安 是近期我看過最溫柔療癒的作品,再次驚訝這部戲竟然是三立製作,二十集的篇幅談了很多議題卻不覺得紛雜,並且有始有終的扣緊了人與土地/故鄉之間的羈絆與情感。人生也許往往苦多於樂,但是經過時間的燉煮以後,那些苦澀將成為使生命更為豐富的佐料,就像一碗美味的苦瓜雞湯一樣。
#與過去和解的旅程
整體而言,我比較喜歡前十集程諾與天晴繼續戴站長未竟的旅程。曾經也是輕狂少年的戴家和,心裡也有一個虧待的人與亟欲逃離的家,他並非生來就是如此溫柔又樂觀的人。很喜歡天晴在這條追尋之路上,不只是漸漸拼湊出那些她所不認識的父親樣貌,同時也圓滿了父親心中曾有的遺憾。
人生最難的,或許不是原諒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而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承認自己犯下的過錯,那些往事雖然帶著傷痛,但若是不提起勇氣面對,就永遠無法釋懷,也無法往前。鳥兄弟在天晴的積極奔走下雖然終於盡釋前嫌,然而四缺二的現狀也不無遺憾,這樣的結局激勵了程諾去面對自己的家庭。
#我們都是會犯錯的平凡人
綜觀這部戲,其實沒有什麼壞人,有的只是一群會犯錯的平凡人。其中最翻轉的或許就是程諾一家吧,一個是情緒勒索的媽媽,一個是背叛婚姻又自以為是的爸爸,最後再冒出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然而在這狗血的設定下,編導卻是極其溫柔地去訴說這些「反派角色」的另一面。程爸雖然外遇,但是他對員工及弱勢的付出從寬姐身上可見一班;保守頑固的程媽,反而在試探過後先接納了身世坎坷的天晴;破壞他人家庭的「小三」蓮姐,成為熱心助人的義工,而她教出的小孩程珊則是自信又聰明,絲毫不見任何悲情。
很喜歡程諾說,他曾經想要逃離這個令他感到窒息的家,然而在離家的日子裡,他明白家是自己的根,是他一輩子無法逃離的羈絆,所以他要使這個家變得更加幸福,讓家不再是束縛的枷鎖,而是讓他可以回頭擁抱的地方。
#相互療癒的陪伴之路
我曾笑說這部男女主角的愛情戲實在很不三立,除了開頭的相遇還有老梗的斧鑿外,程諾與天晴間從朋友昇華到戀人的過程,是我最嚮往的情侶相處模式。他們之間沒有一見鍾情的火花,也沒有甜膩的肢體互動,然而那些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彼此懂得的默契,還有尊重對方是獨立個體的成熟,在這個速食愛情的潮流下,雖然有些老派,卻更顯得難能可貴。
兩個人皆因家庭出身而有跨不過去的坎:程諾一方面無法忘懷兒時目睹父親的出軌,一方面也不想妥協於父母想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未來規劃;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天晴始終帶著自卑感,總想委屈自己來報答站長的養育之恩,擔心再次被遺棄的恐懼讓她總是過得小心翼翼。這些對於其他人難以啟齒的煩惱,在對方面前卻能夠坦誠相對。而他們在對方陷入低潮時,選擇靜靜陪伴給予支持,比起甜言蜜語海誓山盟,這樣相互療癒的關係,更令我感動。
#看見台灣認識家鄉
雖然有時候會戲稱這部劇一定有台灣觀光局贊助吧,但對於劇組努力將故事情節與在地文化做連結,並且在細節中呈現台灣之美,真的必須致上萬分的敬意。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清泉部落這段,這個小小的城鎮有過兩個大人物的歷史身影,張學良被軟禁於此的無奈,對比三毛深愛此處卻無法留下的遺憾,或許也是許多人的縮影。
家是一個人的根,雖然對有些人來說家不可愛也不美滿,但或許就是這樣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感,讓人一旦失去就像是無法定錨的船那樣,飄蕩不安。曾經對於自己所生長的台灣,我也是充滿偏見與厭惡,想要遠離政治的紛擾一走了之,然而在看見許多人為了家鄉努力的身影,在我一點一滴認識這座島嶼真實的樣貌後,我也開始想要守護我的故鄉、我的國家。
「有一個人,
他用鳥的視野,雲的高度,
看見這片土地,
用心的觀察,愛的厚度,
守護它的未來。」
最後則是這部戲的靈魂支柱,齊柏林導演,劇組不僅僅是置入導演空拍的畫面,更是貫徹了齊導的意念,在空中看見了台灣的美麗與醜陋以後,還要腳踏實地的去認識台灣的歷史與文化。然後,珍惜我們眼前所擁有的,並且為了未來的下一代繼續守候下去。
三毛清泉故事 在 Sanmao's years of living in the mountains and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標題: 故事 裡的 清泉 部落- 三毛 的山居歲月、張學良的幽禁往事/ Title: The Qingquan tribe in story - Sanmao's years of living in the mountains and ... ... <看更多>
三毛清泉故事 在 三毛的清泉夢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並以此文向徐秀容徐姐致意,敬佩並感謝她繼丁神父、三毛之後,在此為泰雅的孩子們所做的奉獻! 三毛的清泉夢屋對出生於四、五○年代的讀者來說,作家三毛的故事是一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