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活的星期六有二十六個 】一堆沒有練習的背影
⠀
你知不知道你在每個星期六,只有星期六,的時候都在做什麼?這是一個有點剛剛的問題。此刻,我重新顯示每一則我在星期六發佈的貼文,發現星期六的我原來那麼行銷:這一天我老是在宣傳我做了什麼,和誰做了什麼,和誰決定不做什麼,還有接下來要做什麼。
⠀
為什麼?會不會是因為星期六我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包裝自己?加入哪個劇組,和誰寫了歌,做了什麼講座,刊了什麼稿,用一切沒有顏色的東西化妝。但會不會,我想變成誰,大家看得一清二楚?
⠀
八月奧運熱潮時發現,相對於插畫家以再現場景為主的相關創作,文字工作者則往追溯過去的方式跟隨。當插畫家們畫出選手在賽場獲勝當下的景象,寫手們追溯選手歷年來的勝利與挫折,從已經逝去的事件中重組此刻戰鬥的意義。在動態流裡,我隱隱看見自己的位置已經被分配好了 —— 不擅展示現場的我們、動用一切往事參與現在,而我仍忍不住感到此一現象所暗示的永恆排擠,彷彿自己不可能屬於看得見的那一邊。
⠀
如果要從我星期六寫過的東西裡選一篇最愛的,我會選:
⠀
⠀
⠀
❝「有些人會這樣說話:你已經三十八歲了,為什麼要去學吉他呢。
⠀
更不掩飾的人是這樣:你是理科出身的,就算現在去修哲學系的課,也不可能真的成為一個學者,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有讀過什麼什麼理論的虛榮而已。
⠀
有另一種人,則是這樣說話的,『為什麼那些專家總是要用大眾不能理解的標準來審視我們的嗜好呢?』
⠀
『我們只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而已。又不是要成為音樂家。』
⠀
無論哪一種人,我都不想當。」
⠀
⠀
⠀
最後六天。
⠀
⠀
⠀
⠀
⠀
⠀
▍三十歲特設企劃|鏡子問題:分享你所擁有的詒徽線上展 ‧ 公開徵件
⠀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擁有一些別人的片段。截圖。訊息。照片。限動。錄音。再怎麼默默無名的人。都有一點什麼存在別人的硬碟裡。
⠀
點進連結。上傳任意你所擁有的。與蕭詒徽相關的內容。可能是和朋友聊天時聊到。可能是聽講座時偷錄。可能我簽過你的六孔畢業紀念冊。可能是滑交友軟體發現這傢伙手寫我的作品當頭像。可能在公車上看見台北文學什麼什麼的節錄公車詩。
⠀
徵件上傳自九月二日三點零二分。至九月三十日三點零二分截止。我將會把收到的內容以線上網頁形式公開展出。那就是我所不擁有的我。在我以外的地方到處出生的我。
⠀
是。你們都是我的作者。
⠀
⠀
▍投件連結入口
https://c0ujkxyqs3l.typeform.com/to/QaLzFqdd
▍比較有趣的投件連結入口
https://iifays.com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電影籌拍中★ 給我一個中年婦女, 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不想當大哥的女人,不想當大哥本人,終於,我們活成了大哥的大哥。▌ 別惹中年婦女!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陶晶瑩、彭菊仙、黃...
三歲定八十作文 在 JA叔叔。Uncle J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半沐浴陽光才對,寫錯了。
-
原以為凌晨夜涼,但落雨的空氣悶濕,體內的精力彷彿隨著毛細孔出走。
⠀
路燈下的水蒸氣逕自飄渺成寂,擴散了光明,一盞一盞的走,一盞一盞的看,半條枯枝也沒見,眼前卻燿出篇句。
⠀
山靜雲閒,如是機緣如是法。
鳥啼花放,爾時休息爾時心。
⠀
一山一山走,滿眼滿耳,不過是鳥啼花放,領悟與不領悟,都是機緣。
⠀
是從蔣勳的文字中,抄寫下來的,在《捨得,不捨得》這本書當中,印象特別深,因為在看完這本書之後,國三的會考作文題目正出了:《捨得,捨不得》,但我並沒有因為看了這本書,也聽了本人的講座而揮灑的完滿。
⠀
並非篤信佛法,十四十五歲的年紀,捧著竹林七賢,背的起清靜經,贏得掌聲的閱讀心得是道德經。在興許還不懂得壓力但已經認定那是壓力的年紀,恣意瀟灑的那份閑靜是嚮往,玄之又玄的大妙之語方能慰藉。 「算都只是術,道才是本。」「道何所指?」「無它,平心而行,後果自負已。」 但仍在眾多作家筆下,為佛家字句而動容。
⠀
接著是癡迷各種西洋哲學流派,才認自己不應擅自歸屬任何一處。
⠀
九月,實質季秋,夜逢雨,台灣或許根本沒有節氣之分,踩著踏板,凝重的空氣方才流轉了起來,伴著雨,還有過長的耳墜發出的鏗鏘聲響,灌入鼻息的是屬於這個國家的氣味,是相隔時日步入國門才會恍然的香味分子。
⠀
三點剛過,地平線上,浩空的邊際已染上層洋紅,日出沒那麼早,傻傻在公海上苦苦等過早該知道。在廢棄鐵路的盡頭,天空格外薰紅,但農曆七月為了避免拍出不該顯於這個次元的事物,望了望,便離開了。
⠀
農曆與陽曆重疊之日,十九年一輪,是剛發現這個巧合一查之下才知道的。
哪有人在鬼月生孩子的,聽說當初是這麼說的。
但這個生辰八字,算出來貌似是整個家族最重的斤兩。關於算命和面相,說出來又是另一個故事,興許有空再提。
⠀
凌晨,馬路空蕩,蹬著踏板細雨中等待黃燈是浪漫,踩著步伐緩慢的走在紅燈下是妄為。
⠀
18.09.05 4:23AM
⠀
如果可以,我想去夏威夷。
⠀
時隔三個月以上的垃圾麥當勞很好吃。
散盡二氧化碳的糖水,沾著雨水,裝著油炸物牛皮紙袋的氣味。
⠀
這是四時,是庸俗的詩
#19歲又四個小時
三歲定八十作文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篇三千字的心得吧,這是功課。」當下聽到有點無語,好吧,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於是就有了這篇心得,來聊聊我這一年的經歷與學習。
為什麼會自學呢?一開始我自學時,身邊的同學與朋友是不相信的,一直以來我在學校的人緣都還行,雖不到真的很多朋友,但也不致邊緣,成績也沒有真的爛到哪去。
但事實上,我在學校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學習的部分,自從升上七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約就是從第七名變成倒數第七名,生物數學地理變得困難,英文更是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變得完全聽不懂,更要命的是學校一星期有五堂英文課,其中更有一堂是外師,全部都是英文,在得知有這堂課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於是,在艱辛的七年級學業路上,只剩勉強過得去的歷史與公民,還有我唯一的希望國文。因為曾經遇過好老師,我的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在某次國文考試中似乎還得過全班第五名,為此我開心了很久;如果說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那麼作文就可以再自豪一點,我一直都很喜歡寫作,除了一次四級分,剩餘都是五級分以上,也常常被國文老師表揚。
但除此之外,就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隨著時間推移,我的數學開始跟不上,生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社會科勉勉強強,原本就夠悲劇的英文更是變得慘不忍睹,偏偏英文的比重與考試是最多的,有成堆的英文考卷、講義,三個英文老師的功課更是讓我喘不過氣,那時,我很討厭考單字,因為我都是零分,不論怎麼努力都背不起來。
雖然,有許多熱心的同學幫助過我,有人會細心地告訴我錯的題目是為何而錯,有人甚至會在外師的課上幫我翻譯(在此深深感謝幫助過我的同學們,謝謝你們讓我撐過好一段時間),但還是無法彌補我的程度與考試範圍之間的落差,我開始逃避這一切,在上課時間寫小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校園生活過得開心一點。
在進入小說的世界後,與世隔絕,一切都是我能掌控的,不用被幾個成績欄的數字束縛,不用因為不擅長的事情而否定自我,雖然是個惡性循環,寫出來的作品質量也不好,但,那至少是我當下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除了成績與考試外,令我困擾的事情還有一件,我很怕吵,不喜歡和太多人相處,但學校就是一個群體生活的地方,每天一定要接觸到人,去接受他們的情緒,那時我對自己還不太了解,也嘗試融入人群,但發現好像沒有辦法,於是,我向我爸媽提起了自學。我的哥哥也曾是個自學了四年的自學生,爸媽在我表達完觀點後,便同意讓我自學,於是從八年級開始,待在家中自己學習。
一開始自學,也像是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門後的世界是精采美麗的,不會被課表切割時間,不會有成堆的考試等著我,可以在平日和爸媽出去玩,能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愛做什麼做什麼。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依然是能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小說創作,一天中,我花最多時間作的事是寫作,架構世界觀,寫出一個個完整的角色,將它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寫成一本精彩的小說,我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有時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我寫小說的這條道路還滿特別的,是在我五年級的那年,爸爸出了作業,要我和哥哥一天打字十分鐘,哥哥去玩打字遊戲,我則是想到可以寫小說,一開始的創作毫無章法,就寫了一點點奇幻校園故事,講述一群人打妖怪的故事,也就隨便寫寫,打發時間,直到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暑假作業之一是要完成一千字的小說,那時,班上同學隨口說了句:「老師,如果寫到一萬字會怎麼樣?」那時班上氣氛歡樂,老師也開玩笑似的隨口回了句:「寫到一萬字就不用寫其他暑假作業了。」我默默地將一萬字這個數字記在心裡,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將原本八百字的奇幻校園故事完成,一共一萬零八百字。
從此以後,我便愛上寫小說,我喜歡寫奇幻故事,更是偏好暗黑驚悚,目前進行中的十二本小說,有奇幻、校園、異世界、現實等主題。
漸漸的,小說從逃避現實的工具變成我與世界溝通的媒介,我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在創作與發想,寫作能力也漸漸提升,從以前的一天只能寫三百字到現在能一天六千字,而爸爸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出版一本小說,於是,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一部作品上,也就是如今已經出版的「傷痕」。
「傷痕」其實跟我一開始的寫作風格差的很多,畢竟我是寫奇幻世界起步的,也沒想過會拿一個「連續殺人魔」當主角。
書中,一名童年被霸凌的少女得了創傷壓力症候群,精神疾病令她無法好好生活,也影響到她的思考模式,她堅信,只要殺了霸凌過她的人,她就能獲得「救贖」,她開始逐一解決霸凌過她的六人,在過程中有悲傷、痛苦,也有過後悔,隨著得知她慘痛的經歷,她心中的感受只剩下恨,最終殺了霸凌過她的六人,也殺光了教會中一半的人,這樣的方式並沒有令女主角獲得救贖,故事的結尾也非常悲傷。雖然小說終究是假的,但我覺得女主角這樣的人是真的有可能存在的,她的心生病了,令她做出極端的事,但凡教會中多一個人關心她悲劇都不會發生,偏偏卻沒有,這本小說也是我想告訴大家,要友善的與人相處,不然可能會釀成大禍。
在這本書中,我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詮釋,分成了三個階段,現在、夢境(過去)、獨白。現在的部分主要是在描寫殺人的過程以及主角心境的變化,夢境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主角被霸凌的故事及過程,獨白則是死亡的人沒說出來的心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寫出這樣的故事,我給的答案都是「抒發心情」,對我而言,創作與寫作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出心中想說、表達想發聲的事情,而「傷痕」有更深層的意義,它是給不可改變的過去一個機會,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傷痕」畢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各方面都很稚嫩,也不可能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但他卻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令我放下了許多執念,令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健全。
故事永遠都是故事,但卻能帶來如此神奇的功效,我想,這就是寫作的魅力吧!在自學的過程中,我會一直不懈的去創作故事,從而去理解世界與人心,我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作家,用文字成為他人的光,用作品去讓他人得到所謂的救贖,我不能阻止世界上發生悲傷的事,但我想盡我所能,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傷痕出版後,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快樂,除了親朋好友的好評,還有賺到了錢的快樂,也要感謝贊助我出書、為我這本書奔波勞累的阿嬤,感謝鼓勵我創作此書的哥哥,還有理解我的父母,我也會更加努力學習的。
如今我的十二部作品中,有許多提到精神病的故事,精神病是我想去了解的領域,因為想要去看看所謂「與正常人不一樣」的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去深入了解這社會中很多人不理解的「常態」,從而去創作真實又殘酷的劇情。
於是,我便開始研究「變態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找到了一個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影片,教授講的很好,我便看著影片學習。
我是真的很喜歡變態心理學,雖然不擅長的生物學模型有聽沒有懂,但心理學模型我還是上的津津有味,在心裡學模型的四個學派中,我最喜歡精神病分析學,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和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我很認同的。
異常心理與精神病是我在寫作中很喜歡提的,因為在童年成長過程所遭遇的事情會影響一輩子,在上課時教授也時常提起童年經歷等相關事情,我也喜歡將童年描述的悲慘,去營造一個更加立體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我的作品中時常會有過去的描寫。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很難,其中還會接觸到生物學、腦神經科學及遺傳基因等,都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雖然上課進度緩慢且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去釐清,但卻是我自己心中所喜歡的,在過程中是快樂的,所以我很喜歡學習變態心理學。
在八年級下學期時,我的媽媽接到了一個三年級國小老師的工作,於是,非常閒的自學生我本人便接下了家中伙食處理的重要任務,開啟了我的廚娘生活。
我對煮飯是很有興趣的,之前也煮過幾次,不過要包辦全家人的三餐還是一項挑戰,我開始研究菜單,研究家人的口味,來煮出全家人都能接受的食物,一開始當然不太順手,跟廚房不熟,也多次燙到自己,在一次炸肉時更是差點把手炸掉,至今手上還有一道淺淺的疤痕,不過我不斷嘗試,越來越好,甚至被哥哥的高中同學們大力稱讚,聽說他班上同學很喜歡吃我做的燉飯,帶去的便當常常被搶,讓我非常的開心,還有一陣子幫哥哥的朋友也準備一份便當,賺一些小錢。
在煮飯的過程中,我了解了一些道理,第一便是和人一起生活有相同的口味是很重要的,我們家的口味還算相近,也能互相配合,比如我、爸爸和哥哥都不喜歡紅蘿蔔,我們家的咖哩裡面就不會放紅蘿蔔,改成全家人都喜歡的地瓜,但有些時候無可奈何,主廚就要辛苦一點,比如我哥哥不吃辣,但我和爸媽很喜歡吃部隊鍋,這種時候就要另外幫哥哥準備一鍋不辣的鍋物,不過因為過於麻煩,現在學乖了,我和爸媽會在平日中午哥哥去上學時吃有辣的東西。
第二個道理便是預算控制的重要性,爸爸給了我一定的預算讓我學習控制,起初幾個月預算常常超支,導致月底要吃的很簡單,不過也是愈來愈好,漸漸的還能留下一些預算,對於食物的價錢概念也愈來愈強。
我認為,會煮飯算是一項滿好的技能,能自己控制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健康又省錢,如果有時間,學習煮飯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從小就也學習鋼琴,雖然現在漸漸荒廢,但我對歌唱的興趣也愈來愈高,尤其喜歡中文說唱,喜歡強大的節奏感以及富含意義的歌詞。
會接觸到中文說唱是因為鄧紫棋和潘瑋柏合作的「死了都要愛」,我便愛上了說唱的感覺,但是真正讓我想要學習說唱,是因為VAVA改編的「Life's a struggle」,叛逆又強勁的歌詞,無畏又悲傷的聲線令我決定開始練說唱。
我在說唱上有點天分,節奏感與生俱來,在說唱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強烈的快樂,我也嘗試寫過幾首歌,雖然不成熟,但作詞作曲編曲都是我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作詞,寫的大多是饒舌,唯一寫過一首旋律較多的歌是送給閨密的生日禮物。
相對來說,我歌唱的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也沒有特別喜歡的歌,直到聽到歌手黃霄雲唱的「打開」,我突然想要飆高音,便去找我的發聲老師爸爸學習,也愈來愈喜歡唱歌。
自學不久後,爸爸買了一台混音器,我便常常使用它,去磨練我的歌聲在麥克風中的樣子。
經過了爸爸的教導,我的唱歌實力不斷提升,以前唱起來吃力的歌也變得輕鬆,我很喜歡唱歌與說唱,也曾經參加「聲林之王3」的網路海選,雖然並未成功,不過也累積了些經驗。
自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自己相處,於是,我慢慢去了解自己,漸漸的,我接觸到了「高敏感族群」這樣東西。
「高敏感族群」這樣的人大概就是會深度處裡事情,常常被過度刺激,同理心高且情緒反應強烈,是十分敏感的一類人。高敏感通常來自遺傳,我去做了測試,指數很高,其實不用到太驚訝或感到稀奇,畢竟世界上有20%的人是高敏感族群。
得出這個結果,便回顧了一下我的人生,好像真的是這樣的,我在人群中待不了太久,容易覺得吵雜,很在意別人的微表情與情緒,小時候也很多人說我內向,更嚴重的例子是,只要有人在我旁邊罵人,我都會感到害怕,不管他罵的是誰、因為什麼事情而罵。
印象深刻的是在國小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因為我們班的男同學太過不乖而氣哭,明明跟我毫無關係,我卻去跟老師道歉,還哭了,因為我能感受到老師的無奈和悲傷,我也是打從心裡覺得對不起老師,即便那堂課我完全沒有吵鬧。
不過,在了解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後,我的生活反而輕鬆了不少,因為知道我不是故意不融入人群,不是故意不去與人相處,只是先天的容易疲憊,自學待在家不去接觸人群也令我感到輕鬆,不禁再度感嘆自學這個決定的美好。
現在我接觸人的機會很少,除了去教會和買菜以外幾乎不與人接觸,朋友也是非常的少,但我活得很開心,因為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是最好的狀態。
高敏感對於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因為對於情緒感受敏感,我能去創作飽滿的人物與劇情,這也是有人說「高敏感是種天賦」的原因吧!
說到底,自學最大的好處仍是「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畢竟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我認為沒必要對著教科書照單全收,去學習自己喜歡且有天分的東西對學習的效率與品質有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自學,我根本不可能在十四歲完成一本小說,也不可能去研究什麼變態心理學,但既然我自學了,我就要對我所選擇的事物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樣,才無愧於我的十四歲,無愧於我的國二。
如今已經邁入了自學的第二年,我也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好好運用我的天賦與努力,去寫作、創作,並且過的快樂、充實。
不知不覺間,本是三千字的心得也寫到了五千字,或許我真的很喜歡文字吧?就像是喜歡我的人生一樣。
小說「傷痕」博客來連結:https://pse.is/3ju946
三歲定八十作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電影籌拍中★
給我一個中年婦女,
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不想當大哥的女人,不想當大哥本人,終於,我們活成了大哥的大哥。▌
別惹中年婦女!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陶晶瑩、彭菊仙、黃宥嘉、鄧惠文◎了不起推薦
★女性讀者人神共鳴:「看見大家都這樣,我就放心了。」
說點我的倒楣事,讓你們開心開心。
(誰不是一邊情緒崩潰,一邊哈哈哈哈。)
跟孩子他爸去爬山,爬到虛脫時,他遞來一瓶水。我含情脈脈地接過水,正想著今天可真體貼,他柔情似水地望著我說:「大哥,幫我轉開瓶蓋。」
鐵打的夫妻兄弟情,經過了十年婚姻磨礪,扭開瓶蓋的那個人終於成了我。
老師出了作文〈__真辛苦〉,讓孩子自己填主詞,我欣喜地想兒子肯定要寫「媽媽真辛苦」,腦海裡自動播放起背景音樂,二胡版的,天地瀟瀟,一個偉大的老母親形象拔地而起……回頭看看兒子的作文本,標題赫然寫著:「爸爸真辛苦」。
Excuse me?爸爸真辛苦?
只有中年婦女最懂中年婦女!從月下花前的「玫瑰少女」到結婚生子後的爺性迸發,每一個中年婦女,莫不是經歷了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成長,變成「鋼鐵戰士」。
格十三寫著你我和姊妹生活中的各種瑣碎,嬉笑怒罵間輕談甘苦,描繪出女性到中年越發堅挺傲人的江湖群像。
我們中年婦女,還有什麼事沒看透?
中年婦女的家庭分工明確:
▌女人做女人該做的事:比如組裝家具、拆裝電器、牆上打孔等一切需要用螺絲刀、扳手,甚至電鑽等工具的活;再比如消滅蟑螂、購買填縫劑、尋找螞蟻窩並搗毀;還比如跟孩子的老師打交道,跟同學的家長打交道,管理學習事務和擇校事宜,並全面整理所有課外班的宏偉藍圖……
▌男人做男人該做的事:比如……比如……加班出差和上廁所……
我們真要佩服自己,畢竟除了自己滾不了床單,這世上還有啥事我們自己做不了?
作者簡介:格十三
▌中年婦女代言人▌
▌中年摯友.人間指南▌
▌數十篇爆文破百萬‧200多篇文破十萬‧全媒體閱讀量破千萬▌
本名張蓓,三十五歲時,跨界從商界菁英轉型為自媒體人,百萬粉絲公眾號「格十三」創始人及作者。公眾號台呼是:「自從關注格十三,整個人都精神了」。
她被讀者稱為「中年婦女代言人」、「中年摯友,人間指南」。文風獨到,視角犀利,為女性讀者引領一種嶄新的生活及思考方式,點燃只有同類才懂的生活情趣,也將陷入泥潭的中年婦女們拉出困境,一起情緒崩潰,一起哈哈哈哈。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電影籌拍中。簡體中文版一上市就穩坐當當網文學新書TOP 1,贏得五千則讀者推薦:
「在她的筆下,中年的窘迫是一時的,女性的灑脫是一世的。」(慈懷讀書會)
「我身邊的瑣瑣碎碎竟然全都出現在她的敘述中。」(演員/關淩)
「生活即江湖,十三姊努力在這現實的江湖中,活出自己的樣子。」(自媒體人/六神磊磊)
多次獲得媒體/自媒體平台「頭條號」頒發的「青雲獎」,二○一八年獲「新銳自媒體獎」。創作數十篇閱讀量破百萬爆文,更有兩百多篇文章突破十萬閱讀人次,全媒體閱讀量超過千萬次,引發全網共鳴。
。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三歲定八十作文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FB「飛碟聯播網」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youtube「觀點」揮文看社會 每週二、四1900
●請各位大大幫忙分享 聽重播也可以分享唷
一,歲末年終 感謝聽眾朋友支持鼓勵批評指教
二,迎接2019 祝福聽眾朋友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三,依照慣例202001投票 總統大選倒數計時
四,誰出馬 誰民調高 2019一整年準備這樣嗎
五,元月重頭戲閣揆去留 考驗賴清德政治智慧
六,棒球比賽換人 投手決定還是總教練決定?
七,「蘇貞昌組閣作文比賽」空穴怎麼會來風
八,公開慰留險招 若賴堅辭 蔡總統聲望重挫
九,陳揮文:蔡會不會是第一個無法連任總統?
十,蔡會不會是第一個無法「拼」連任的總統?
第二段,開放叩應:
●FB「飛碟聯播網」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youtube「觀點」揮文看社會 每週二、四1900
●請各位大大幫忙分享 聽重播也可以分享唷
一,「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 習近平重要談話?
二,葉九條鄧六條江八點胡六點 習對台政策?
三,自由時報彙整 2018兩岸十大重要事件
四,2018歐美議會友台法案 哪一個兌現了?
五,台胞到大陸創新高 國台辦:破600萬人次
六,到底多少人住對岸?到底我們多依賴對方?
七,蔡總統:過去兩年半 兩岸關係相對穩定
八,批韓國瑜? 蔡:92萬新民意授權了什麼
九,銀彈統戰 蔡:台灣人分得清利用與代價
十,老僧入定? 自我感覺良好? 小英在想啥
●開放叩應
兩岸關係 統獨議題 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第三段:
●1231每日一句:
管中閔出任校長 陳師孟:台大是國民黨開的
●狗吠火車,2018-1231-195-1直播跑通告
計畫趕不上變化 20181106開直播 廣播網路化
重新跑通告拼經濟 感謝各政論節目老友力挺
2019新年新希望 每一天都是有情的日子......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三歲定八十作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熹暉柔媚地穿過玻璃窗,打照在我們臉龐上。我托了托方正的青框眼鏡,望見了倒後鏡中的自己,嗯,勉強掩蓋了點點歲月痕迹。右邊挨着我的,是我女兒。她把清爽的短髮繞到耳背,除了一對黑眼圈外,肌膚都仍然散發着嬌嫩。
我跟她頭依偎着頭,嘴巴一張一合,喁喁噥噥。紅頂小巴的引擎隆隆聲響,堵住了喃喃細語。隨着車子疾馳,惺忪之意驟退,司機與乘客開始閒聊着,嘟嚷着少了一位常見的晨客,司機盯着前方,大聲嚷嚷:「佢成日周圍去,邊似得宋太日日晨早開工咁勤力?」我抖動了一下,只報以淺笑。我,就是宋太。身旁的女兒感到眾人注目,於是挽着我的手,頭低垂。
良久,小巴到了總站,小巴內只剩下我倆。司機迅速地關上門,大喊:「照舊兜埋入去啦!」我點點頭,感激這位清晨第一更的司機,每天都特地載我們到目的地。我拍拍臂膀的小手,女兒啊,快下車了。
離開車廂反倒清靜,我跟她手牽手,享受着晨光散步至鐵閘前。女兒其實快三十歲,不知怎的,我還是覺得那雙手好小,好小。銀閘緩緩升起,按鈕讓自動玻璃門敞開,一片暖色盡收眼簾,澄黃的燈光下,仍見小店每個角落都擺放了女兒最喜歡的小熊維尼擺設,貓狗圖案的枱布帶點童稚,但最令我目光停滯的,莫過於牆上的一幅掛字「喜樂常來,常來喜樂」,這正是小店名字——「喜樂餐飲‧教室」,我必須提醒自己。視線稍移到一旁的維尼鐘,快七時了,猛地一下,眼前黑了黑,隨即脖子上就掛上了一條圍裙,女兒則在身後為圍裙打結,哈,真貼心。
輕撫一下小手,我急急步進廚房,迎接早市的來臨。雖說早市人不多,而且只售炒蛋、通粉、多士等簡單食物,但廚房只有我一人支撑,還是得提早準備。老實說,現時請一個廚師動輒幾萬元,店裏只做早午市,生意不是很好,故不是全日都需要廚子。與其這樣,自己做得來就做吧,畢竟小店是申請政府資助去經營,我只是負責人,總不能維持每月虧本一至兩萬元。
廚房外傳來杯碟鏗鏘聲,我側頭往外一瞥,女兒已經佇於水吧位罝,泡着咖啡、切切檸檬。她,就是我開這家店的原因。眸子裏倒照出咖啡的旋渦,整個人就這樣陷進去,愈陷愈深。
單手撑起半邊天
旋渦底處,是三十一年前。我跟已過身的丈夫,都仍然是懲教署職員。我們結婚才大半年,他證實得了肝癌。當時,我才懷孕三個月。那時有小產迹象,其實我大可以不要小孩,但我堅持把孩子生下來,因為打從肚子隆起開始,我已經愛她。結果女兒半歲那年,丈夫就離開了。抱着伊伊啊啊的小娃,心裏湧起一股恐懼,到底前方會否更迂迴?我深呼吸,告訴自己無論如何要把她養好。毅然辭去懲教署工作,朋友都說我傻,但你明白嗎?她沒有了爸爸,如果媽媽只顧工作,讓別人帶大她,於心何忍?當時只有一千九百元的政府孤兒寡婦金,要獨力供樓,即使有一些積蓄,不工作還是不行。故此,她唸幼稚園時,我到附近的超市做理貨員,我一點不嫌棄,她將來,會以媽媽為傲。我深信,既然衪奪去我的東西,就會還給我別的。
「媽咪,要個C餐啊。」女兒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我看了看單子,暗忖是否又寫漏了多士,「要唔要多士啊?。」我大喊,只見她走到客人面前詢問,一臉靦腆。看着她姣好的臉兒,的確掩藏了她有輕度智障的事實。是的,女兒出生不久後,我又面臨另一難關。
孩子兩歲的時候,仍然不懂說話,帶她去做評估,對方說她只是未開竅,始終,她外表跟正常人無異。後來她唸幼稚園時,很厲害地科科考一百分,我就不以為然。到了一年級下學期,那一天的情景我不會忘記。「點解你咁唔用心,我咁辛苦做嘢,收工仲要返嚟教你!」那年某天,我對她呼喝了。因為跟她做功課、溫習,她總是轉頭就忘掉,反正要作文作句時,她就怎樣都辦不到。「媽咪,對唔住。」她只會說這一句話。我大意,根本不知道她有問題,心情很是煩躁。她見我沉默,眼眶的淚水直墮到功課簿上,化開了歪斜的字體。那時候,我應該要發現她還有自閉症的,明明在學校已經被同學欺負,又不懂跟我傾訴,她覺得家裏最安全,一放學要立即回家。我只管生氣,忽略了她其實可憐。直至小學五年班,我覺得不妥,再帶她做一次評估,方才證實她有輕度智力問題。當時確是晴天霹靂,事情一件接一件,很累。然而,事情既然發生了,就要面對,不能逃避,不能覺得醜,她有甚麼罪?她沒有罪。
啊,很痛!痛楚把我喚回廚房,看看手心,原來被爐子燙着,輕按一下,不怎麼痛,赤痛,來自心扉。
了不起的一雙手
思憶冗長,現實匆匆,早市已過。來到全日最旺場的午飯時間,客人通常是附近工作的朋友。我又蒸又炒,準備着各式小菜。我們賣的是兩餸套餐,每天五至六款小菜,配藜麥飯及一碗湯。我不是甚麼廚師,只如一餐住家飯,希望客人吃到媽媽的味道,所以堅持少油少鹽,不加味精及雞粉。女兒雖說負責水吧,但經常要幫忙做樓面,因為小店聘請了五至六位「朋友仔」,這是我對殘疾人士的暱稱。他們做事比較慢,缺乏信心,需要你去吩咐他才會做,所以女兒就充當了他們的小領袖。她甚麼都要做,洗垃圾桶、洗碗、通渠,她不怕髒、不怕辛苦,又願意教別人。她,有她的自信。女兒並不是天生比他們聰敏,只是一路伴我走來,訓練有素而已。
日子難過還得過,隨女兒漸長,眼見她沒甚工作的機會,政府沒有措施幫助她們,除了入工場。當時,工場薪水五十元一天,工作九小時,吃飯車費自付,她很乖巧,堅持了八個月。記得那年是二零一一年,湊巧一間茶餐廳找人頂讓,我把房子賣掉,開了第一間茶餐廳。做了一至兩年,發現女兒情緒很低落,我才驚覺,不是人人能包容她們。於是,我帶着她搬來長沙灣開店,又聘請了幾位朋友仔來工作。有一天,有一位朋友仔問我:「點解我人工咁高?」我一臉愕然,我說你做多少小時,就有多少錢。他說,原來外面並不是這樣,有些無良僱主,人家做八小時,只算你五至六小時,這些朋友仔知道,只是不懂保護自己,這是不對的。堅持付正常工資,而且還要一併聘請家長來照顧他們,經營相當困難。支撑到二零一六年,覺得不行了,於是頂讓予別人。當時女兒及幾個朋友仔,只能於家中望天打卦。
有一件事我很深刻,一位議員在會議上說過:「佢哋可以攞綜援。」但我介意,為甚麼要她們十七歲取綜援至七十歲?做人應該有基本態度及目標,天生我才必有用。何況,她不是不願工作,只是害怕。就如我的女兒,初初怕燙,又不敢捧餐,我告訴她:「咁唔好做啦,返屋企啦!」她聽畢就乖乖嘗試。有時候,覺得她的倔強還真像我。我知道,她們不是不行,只是要一個機會。抖擻精神,我嘗試向政府申請一筆錢,給我一個機會,重新經營一間食店;給朋友仔一個機會,繼續訓練自己。
最後成功了,所以店名加上「教室」二字。雖然蝕錢,但我不擔心這裏做不下去,因為山窮水盡時,上天會派很多天使在你身邊,幫助你渡過難關。正如我身旁這一位義工,分文不收來幫忙。所以,一定捱得過。我同樣是小店的義工而已,沒有薪水,車資都要倒貼。沒有半點怨言,因為我握住了,他們多麼了不起的一雙手。
終於忙過午市,瞄一瞄電話,即將踏入八月。三十年了,今年剛好是我先生過身三十年。正在收拾碗筷的女兒忽然抬頭,與我的目光對上,她甜甜一笑。先生過身後,她就是我的命根。很多父母覺得兒女來討債,如果這樣想,就永遠不會對她好。於我而言,她是一個小天使,不記仇、不怨懟,這是我在她身上學到的。現在生活苦,只要有她,我都不怕。「你就犀利啦!一個人做咁多嘢,睇住咁多小朋友,好偉大。」一把女高音帶我抽離思緒,是一位師奶熟客,她也是一位天使,經常拿些有的沒的來店裏,想幫輕我一些。我跟她寒暄幾句,心裏卻半點受不起這讚賞。我不是偉大,我只是為了我的女兒,因為她,我看到很多現實,聽到很多訴求,他們告訴我自己的經歷,被人家欺負,我只是順手拉他們一把。說實話,有這樣的女兒,才懂得為其他人去做,如果沒有她,我不會這麼偉大,真的。
終於抽出時間上廁所,女兒硬要跟着來。鏡子裏是我倆的臉,我瞥見自己皺紋又深了,畢竟快六十;她還是帶點稚拙。十年後,我們會如何?到時女兒都四十出頭,而我,會先走一步,不能再包着她的小手。我一定要幫她自立,創出自己的世界。小天使為我撥撥頭髮,一陣熱流湧上,於眼眶內打轉。女兒啊,媽媽從來沒有後悔過,這三十年來,如果沒有你在身邊,可能早就撑不住了。
步回店子的路上,粗糙的手如往昔般握着小手,死緊的。很想很想,不放手,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喜樂餐飲‧教室
地址:長沙灣福華街584號地鋪
電話:2371 0187
營業時間:7:30am-6pm
詳情: http://bit.ly/2vZbklW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