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可改造30年老透天裝修記實
還記得我們一樓樓梯下的半套廁所嗎?好像透天都會有這種在梯下的廁所,第一次進入這個屋子時,一樓的廁所我完全跳過,因為梯下廁所就是小又侷促...
直到確認要買下這屋子後,我又再走進一樓廁所,且待了一陣子,就是要確認他是不是可造之材?而在腦中排列過後,確認他是可以變身的空間,總算讓我鬆了一口氣!
梯下的浴室我再訪時,發現其實這空間一點都不小,只是原始配置是大錯誤...於是直接在腦海中大搬風,終於找到我心目中覺得最適合的配置!
我想要的就是日本那種馬桶間,簡簡單單卻又很耐看的那種。如果有一路追的朋友,就知道當我們敲開磁磚後才發現地樑整個一直有水冒出...
總之老屋裝修就是打怪,拆除才會發現問題點,總是一團亂又很崩潰,經過多次的防水工程後,終於換得了這樣的面貌❤️
這種小浴室想弄的比較日系的話,唯有訂製一途,反正我三四樓浴櫃都要訂製了,一樓也直接找Cozy可麗衛浴 台中旗艦店,因為他們就有很日系的那種木頭檯面可以訂製!
我當時直接訂製一整個從頭到尾1.5米的原木檯面,再配上一個深度26cm的檯面盆,而馬桶也移動了位置,往牆邊靠一點,反而空出了很多寬度空間,當時侷促的浴室頓時變得很寬敞~
一般浴室的面盆含浴櫃大概深度要抓45~55cm,而我選了Cozy可麗衛浴家這款小面盆,完全適合在這種不大的浴室使用!
因為這浴室跟日本馬桶間一樣,只有上廁所需求,面盆只需要洗手功能真的不用太大,選深度只有26cm的面盆,比一般浴櫃少了一半深度~立刻讓空間放大一倍😏
很多設計師也會把這種小面盆裝在梳妝台上,這種小面盆比一般梳妝桌深度還淺,放在化妝桌檯面上都沒問題又不佔空間!
梳妝台上放個小面盆超級方便,可以滿足洗刷具、用捲髮棒或是一些造型時的用水需求,超推。
也因為我是訂做一個從頭到尾的滿版原木檯面,同時也放大了長度的空間感,跟原始浴室相比整個放大好多,根本想像不到是同個廁所阿!
馬桶一樣是 #Cozy可麗衛浴 家的智能馬桶,只能說這一座智能馬桶只要$20000多扣真的太超值,不信你們去翻我們三樓不得已自己淘回來的特殊尺寸免治馬桶血淚史,就知道為什麼我會十年前就用Cozy可麗衛浴家的產品...
雖然Cozy可麗衛浴是設廠在中國,但他們是台灣品牌,至少有保固一年,才不會像我當初沒辦法只好從淘寶淘來的特殊尺寸馬桶出現一堆問題,最後還得要肯吉自己換電路板,自己維修等一堆麻煩事...
最後三樓等了快兩個月才有馬桶用,完全是惡夢一場😭
Cozy可麗衛浴這顆蛋型智能馬桶外型很美,且又有自動沖水、腳踢感應沖水的功能!這功能真的太好用,但缺點就是人會變很廢...
現在有時候去到外面上完廁所,都差點直接拍拍屁股走人,回過神才發現我忘了沖水,因為家裡都不用煩惱沖水問題,離開就自動沖水,讓人回不去啊啊啊!
而我們的地排也是直接去Cozy可麗衛浴 新北泰山展示中心自取的,因為很臨時泥作師傅兩天後就要來貼磚,我網購根本來不及,直接去門市買才迅速確實。
尤其我本身就很愛長形地排,但其實長形地排常有人覺得不好清潔,不過這間廁所沒有淋浴空間,不會被毛髮或是沐浴搞得水槽黏滑又塞滿頭髮,立刻決定在這裡用長型地排...
不要以為小空間只能配小地排這樣的刻板印象,其實小空間放一個大地排更有放大空間的錯覺感喔😏
也因為山區地下室滲水的問題無法根治,所以還是存在,只是在我們的牆後,雖不會滲進來室內,但還是擔心廁所曬不到太陽會較潮濕,就裝了一台阿拉斯加的壁掛循環扇,這台風扇真的超美,大推。
而Cozy可麗衛浴目前還沒有訂製的LED燈鏡,所以我只好又去淘寶訂製了一個,但我真的很後悔聽掌櫃的推薦,說選白光比較明亮,結果一裝好後,我興高采烈的開燈,才發現後悔到不行...
我怎麼會相信掌櫃說的話呢?我夢想中的一樓廁所應該是有點日系、文青感,但這白光卻讓我有一秒身在鍍膜店的錯覺,真的是醜死了🙄
#聽姐一聲勸浴室請標配黃光好嗎
還好最後我來了盞復古老上海玻璃吊燈,想文青一下的時候就轉開旋鈕,用暈黃的光線平衡一下鍍膜店的悲催吧😆
除了有點鍍膜店台客感外,一樓廁所反差這麼大,又美到掉下巴,還是應該要幫我掌聲鼓勵一下吧😏
Aiko Chiu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Revit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Revit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3ds Max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一般樓梯寬度 在 James Huang (黃政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練,沒辦法到球場訓練怎麼辦?
壁球是兩人持拍的競技運動
「高強度對打」雖然是訓練的主要重點,但還是有不少訓練方式是能夠獨立完成的。
在疫情的這段期間,
先了解自己周邊有多少資源能夠使用
➡️有多少空間可以創造使用?
➡️有什麼輔助訓練器材合適添購?
➡️最後能設計出哪類型的訓練來實行
#怎麼利用有限的空間?
先了解壁球場最遠的距離是
斜角的兩個角落距離大約是11.5公尺
寬度則大約是6.5公尺
再加上因為「持拍」跟「最後一步延展」的關係,真的需要的距離又會(可以)少上許多。
在家裡、車庫或附近沒人的空地,還是可以做步法實際的練習。
如果有25m(大約33步距離)
還能做許多高強度體能練習
例如:
8次(200m)
12次(300m)
來回的折返跑練習
速度練習也沒問題
✅10m-30m是壁球最適合訓練速度的距離範圍
訓練速度
像「直線的衝刺」
或是10-20-30m回原點的折返跑
全速時間落在(20秒左右)再達到足夠4倍或5倍的休息時間(約90秒)
做3-8組之間直到速度開始掉落即可結束。
#我沒有那麼多空間怎麼辦?
如果只有更短的距離,可以在這樣的空間練習壁球的發力啟動、Split step等等...
從T點兩步甚至是一步的步法也是選手們常做的練習項目。
因為壁球的第一步通常是需要最大的發力
利用這段期間專注練習「發力或轉髖」
✅在有「目的性」的情況去做有效的練習
#有什麼輔助訓練器材添購的推薦
把手加重跳繩、瑜珈墊、各阻力彈力帶、調整式啞鈴都是滿實用的。
跳繩從最基本的訓練敏捷與協調,在有限空間又能拉高心跳;還能變化出抬腿、開合、交互蹲跳、單腳或是更暴力的二迴旋等方式,搭配步法或其他訓練都很適合。
有瑜珈墊之後可以從基本的平衡練習、到各種活動度伸展、啟動核心...等。
在上方做較動態的練習也比較不會吵到樓下的鄰居。
啞鈴能做到更多的肌力練習;
彈力帶除了做敏捷時增加阻力,輔助活動度練習,甚至是啞鈴不夠重的情況利用彈力帶增加阻力也會是個妙招。
✅器材只是工具。重要的是你/妳怎麼設計與利用
#還有什麼訓練方式建議?
我很推薦可以做「階梯訓練」
在自宅如果有3-6+層樓的階梯就很好。
利用樓梯還能做許多變化的敏捷練習。
又能維持壁球需要的屁股與大腿肌耐力,從快速跑上樓到慢走休息下樓的間歇型課表也能在這時候拉高80-90%最大心跳。
跑加慢走下樓約1分鐘
做6-10組 之後休息2分鐘(或更多)
再做一大組是可行的菜單。
壁球也是需要高活動度Mobility的運動,利用這段期間好好在家練習活動度也能幫助之後回到球場避免受傷、蹲的更低、打的更好。
90/90 屁股伸展
蜘蛛人屁股伸展加扭轉
四足跪姿胸的扭轉延展
側向屁股伸展
..等等
都是壁球很常見的活動度練習
每種做40秒休息20秒
2-4循環都會是不錯的課表
#除了訓練還有什麽可以幫助自己進步
可以利用這段期間跟自己教練、或者自我檢討
自己比賽的影片:
找出自己的優缺點,還能做什麼改變來讓自己表現的更好?
看看壁球職業賽影片也是很好激勵自己與學習的方式,試著提升自己的思維。
✅有時候你最自豪拿手的招式,在下一個境界裡卻是餵球給對手的陷阱。
#訓練課表要怎麼設計?
詢問自己的教練或者專業的人士。
如果沒有,可以自己從壁球比賽的角度去思考設計。
壁球一球通常會打上20-40秒最常見
職業球手才較可能會達到50秒或更久
球跟球之間休息只有10-15秒之間
一局大約會打上15個Rally以上
之後休息2分鐘
國內較多比賽是三戰兩勝
正式賽則是五戰三勝
一般球員一局打5-8分鐘最常見
職業球員則是8-15分鐘較多
許多綜合循環練習
20秒動休息10秒*10-15組
或
30秒動休息15秒*8-15組
又或者
動與休息秒數比例
(10/10 20/10 30/10 40/10 30/10 20/10 10/10) *2
每組自己設計3-5種不一樣但自己熟悉的運動方式也是可行。
✅不要在這段期間嘗試不熟悉的動作
#最後我們還能注意些什麼?
曾經有位頂尖的職業球員對我說
「只要你想練習,其實哪邊都可以」
選手們飛來飛去,比賽一場接著一場
很多時候都是:
一個人,有效利用週邊資源
自我執行,保握當下能夠做到的
利用疫情的這段期間;
學習自己怎麼去利用資源、設計、自我要求、然後去感受什麼樣訓練適合自己。
在下次回到球場大展身手之前,先蓄力。
保握機會再轉換到珍惜能打壁球的日子。
在那之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健康;
留住青山在。
James.H
May 30th 2021
#AJ Squash Academy
#每日學員課表設計
#Taiwan Squash
#Stay Healthy
一般樓梯寬度 在 阮饅頭 Mantounguy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河內法式連棟別墅
過去大家到河內旅遊,應該都有發現非常多這種法式連棟別墅類型,今天就要來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連棟別墅的背景以及故事。
一、連棟別墅的歷史故事
河內的法式連棟別墅的第一階段建造時間大約在1920-1940年,因當時都市人口逐漸增加,商業的往來愈趨密集,因此這種可以進行商業的低矮房屋類型受到很大的重視,而房屋的建造在1940年遭逢戰爭被迫停止,後續在1947年至1954年又大量的建造,此次稱為第二階段建造,最後在1954年法國退出後,這些連棟別墅就受到當時越南政府的接管,這種當時連棟別墅就跟一般住宅一樣,按照戶數以及補貼進行分配,因此每一個連棟別墅的所有者都不同,依據這樣的分配,最後也發現到目前很嚴重的保存問題。
二、連棟別墅的房屋特色
過去這些連棟別墅全部都作為商業用途,這種房屋類型在北越河內的話相當常見,最密集的地方位在Hàng Đào街上(36舊城區),連棟別墅的樓數大約兩層(三到四層樓的非常少見),房屋的寬度約4公尺,房屋的長度大概在15-40公尺(房屋的長度偏長),一樓的前側為店面,一樓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庭院,庭院的目的是獲得採光以及自然通風,在庭院身後面就是廁所以及廚房,二樓的部分為寢室以及後側會有一個花園,別墅類型可分為對稱與不對稱,其中取決於房屋位置以及戶數,另外,別墅的顏色偏橙黃色為主。最後是別墅的結構,一般用紅磚來作為牆面,地板的話使用20*20的小方型花磚打造,樓梯的部分使用較為優質的木材製成,整體來說,這種別墅在當時無疑是非常優良的設計。
三、目前連棟別墅所面臨的問題
目前連棟別墅的現況,大家如果到過河內舊城區或是周邊可以發現,有些連棟別墅已經從紅磚瓦改成混泥土的房屋所取代,而有多數的連棟別墅已經改為飯店業做經營,這些變化不外乎第一個原因過去的戶數補貼分配,而不是政府收歸管理,第二個原因一代接一代,家庭數的增加,導致房屋的空間受到改變,已經失去原本連棟別墅的完整性,第三就是這邊的房價高得驚人,每一個平方米高達幾億越盾,例如在最有名的舊城區,一平方米高達1.2億越盾,租金的話也都相當的高,所以造成多數的連棟別墅轉手,轉型,人們對於房地產的重視也高於這些連棟別墅的歷史價值。
四、政府的回春計畫
目前有一些連棟別墅已經被修建,但是比起被破壞的話其實已修建完成還是占少數,其中有兩個大問題便是資金與人力,所以在這個問題點上就會存在兩個聲音,第一聲音是希望保存古蹟讓過去的歷史能夠留下,但是第二個聲音是產業需要持續發展,包含最重要的旅遊業,而不管是做任何的古蹟保存、活化或是做為其他用途,都是需要透過原屋主的所有者來達成共識,因此在歷史保護上是難上加難。
歷史保存跟產業發展一直都是很衝突的問題,這應該不論是在台灣、越南或是其他國家都非常常見,如果是您的話,會支持歷史的保存,還是將這些古蹟改做其他業態來衝刺個人或是國家的經濟呢?
#阮饅頭 #歷史分享 #法式連棟別墅 #歷史 #現代 #問題
一般樓梯寬度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Revit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Revit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3ds Max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依元件建立樓梯
● 關於依元件建立樓梯
◆ 透過組合一般梯段、平台和支撐元件來建立樓梯。
◆ 以元件為基礎的樓梯可由以下部分組成
★ 梯段: 直形、螺旋形、U 形、L 形、自訂草繪式梯段
★ 平台: 在梯段之間自動建立、或透過點選 2 個梯段建立,或透過建立自訂草繪式平台
★ 支撐 (邊側和中心): 使用梯段自動建立,或透過點選梯段或平台邊緣建立
★ 欄杆: 在建立期間自動產生或稍後放置
◆ 透過元件建立的樓梯無法加入至組合中。使用「透過草圖建立樓梯」方法來建置將包含在組合中的樓梯。
◆ 樓梯組合中的元件是獨立的,但彼此也會合理關聯,以實現設計意圖。例如,如果從某個梯段中移除階梯,則會將階梯加入至連接的梯段,以保持樓梯整體高度。
◆ 以元件為基礎的梯段會自動與樓梯系統中的其他元件 (如平台和支撐) 互動。
★ 您可以建立多個梯段並可讓 Revit 自動建立平台,以連接梯段。
★ 您可以選擇在建立梯段時自動建立欄杆。註: 您可在樓梯編輯組合模式中選取欄杆類型,但要在按一下「完成」完成樓梯之後才能看到欄杆。
★ 可以使用直接操控控制項單獨修改梯段元件
---------------------------------------------------------------------------------------------------------
樓梯梯段元件
● 「建築」頁籤 /「通道」面板 / (透過元件建立樓梯)。
● 在「元件」面板上,確認已選取「梯段」。
● 在「繪製」庫中,選取下列其中一個工具,來建立所需梯段類型:
◆ (直形)
◆ (全階梯螺旋形)
◆ (中心-端點螺旋形)
◆ (L 形螺旋梯踏步)
◆ (U 形螺旋梯踏步)
● 在選項列上:
◆ 對於「定位線」,為梯段選取相對於上行方向的建立路徑:
★ 外部支援: 左 (1)
★ 管路: 左 (2)
★ 管路: 中心 (3)
★ 管路: 右 (4)
★ 外部支援: 右 (5)
★ 根據您正建立的梯段的類型,它可有助於變更「定位線」選項。例如,若您正在建立螺旋梯踏步梯段且要將左邊緣鎖點至牆體,則請選擇「定位線」的「外部支撐: 左側」。
◆ 對於「偏移」,請為建立路徑指定一個可選偏移值。例如,若您在「偏移」中輸入 3" 且「定位線」為「管路: 中心」,則建立路徑是在樓梯中心線的 3" 處 (上行方向)。負偏移是在中心線的左側。
◆ 對於「實際梯段寬度」,指定梯段寬度的值。這是未包含支援的管路值。
◆ 依預設選取自動平台。如果您要建立 2 個單獨梯段來到達下一樓層,Revit 將自動在 2 個梯段之間建立一個平台。如果您不想自動建立平台,請清除此選項。
● 在「類型選取器」中,選取要建立的樓梯類型。您可以稍後變更類型 (如果需要)。
● 或者,您可指定管路例證性質,如相對基準高度,及「以豎板開始」/「以豎板結束」偏好。在「性質」選項板中,選取「新樓梯: 梯段」,然後依需要修改例證性質。請參閱〈梯段元件例證性質〉。
◆ 或者,在「工具」選項板上,按一下 (欄杆):
◆ 依預設,欄杆會在建立梯段時自動建立。
★ 在「欄杆」對話方塊中:
★ 選取欄杆類型,或者如果您不想自動建立欄杆,則選取「無」。您也可以稍後加入欄杆 (如果需要)。(請參閱在主體上放置欄杆或透過繪製草圖來建立扶手。)
★ 選擇將欄杆放置在踏板上還是桁條上。
★ 按一下「確定」。
★ 註: 在完成樓梯編輯組合模式之前,您將無法看到建立的欄 ◆ 請遵循您正建立的特定類型梯段元件的程序。
---------------------------------------------------------------------------------------------------------
平台元件
● 在梯段組合中的 2 個梯段之間建立平台。
● 自動平台:
◆ 選項列 / 自動平台
◆ 自動在 2 個梯段之間建立一個平台。
● 點選兩個梯段
◆ 建立梯段時選項列的自動平台不勾選
◆ 選取樓梯,然後在「編輯」面板上,按一下 (編輯樓梯)。
◆ 在「元件」面板上,按一下 (平台)。
◆ 在「繪製」庫中,按一下 (點選兩個梯段)。
◆ 選取第一個梯段。
◆ 選取第二個梯段。
◆ 在「模式」面板上,按一下 (完成編輯模式)。
● 繪製平台
◆ 建立梯段時選項列的自動平台不勾選
◆ 選取樓梯,然後在「編輯」面板上,按一下 (編輯樓梯)。
◆ 在「元件」面板上,按一下 (平台)/ 建立草圖。
◆ 繪製平台草圖(須連續封閉)
◆ 選取平台,興致面板修正高度與低梯段同高
◆ 在「模式」面板上,按一下 (完成編輯模式)。
---------------------------------------------------------------------------------------------------------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vR6fgW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2vR0b7X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JC-Design網站:http://jc-d.net/
JC-Design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cdesign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JC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lmhHvnO6h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SR565CK3YHAT2WMmm4iuULTrGvA)
一般樓梯寬度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Revit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Revit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3ds Max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依元件建立樓梯
● 關於依元件建立樓梯
◆ 透過組合一般梯段、平台和支撐元件來建立樓梯。
◆ 以元件為基礎的樓梯可由以下部分組成
★ 梯段: 直形、螺旋形、U 形、L 形、自訂草繪式梯段
★ 平台: 在梯段之間自動建立、或透過點選 2 個梯段建立,或透過建立自訂草繪式平台
★ 支撐 (邊側和中心): 使用梯段自動建立,或透過點選梯段或平台邊緣建立
★ 欄杆: 在建立期間自動產生或稍後放置
◆ 透過元件建立的樓梯無法加入至組合中。使用「透過草圖建立樓梯」方法來建置將包含在組合中的樓梯。
◆ 樓梯組合中的元件是獨立的,但彼此也會合理關聯,以實現設計意圖。例如,如果從某個梯段中移除階梯,則會將階梯加入至連接的梯段,以保持樓梯整體高度。
◆ 以元件為基礎的梯段會自動與樓梯系統中的其他元件 (如平台和支撐) 互動。
★ 您可以建立多個梯段並可讓 Revit 自動建立平台,以連接梯段。
★ 您可以選擇在建立梯段時自動建立欄杆。註: 您可在樓梯編輯組合模式中選取欄杆類型,但要在按一下「完成」完成樓梯之後才能看到欄杆。
★ 可以使用直接操控控制項單獨修改梯段元件
---------------------------------------------------------------------------------------------------------
樓梯梯段元件
● 「建築」頁籤 /「通道」面板 / (透過元件建立樓梯)。
● 在「元件」面板上,確認已選取「梯段」。
● 在「繪製」庫中,選取下列其中一個工具,來建立所需梯段類型:
◆ (直形)
◆ (全階梯螺旋形)
◆ (中心-端點螺旋形)
◆ (L 形螺旋梯踏步)
◆ (U 形螺旋梯踏步)
● 在選項列上:
◆ 對於「定位線」,為梯段選取相對於上行方向的建立路徑:
★ 外部支援: 左 (1)
★ 管路: 左 (2)
★ 管路: 中心 (3)
★ 管路: 右 (4)
★ 外部支援: 右 (5)
★ 根據您正建立的梯段的類型,它可有助於變更「定位線」選項。例如,若您正在建立螺旋梯踏步梯段且要將左邊緣鎖點至牆體,則請選擇「定位線」的「外部支撐: 左側」。
◆ 對於「偏移」,請為建立路徑指定一個可選偏移值。例如,若您在「偏移」中輸入 3" 且「定位線」為「管路: 中心」,則建立路徑是在樓梯中心線的 3" 處 (上行方向)。負偏移是在中心線的左側。
◆ 對於「實際梯段寬度」,指定梯段寬度的值。這是未包含支援的管路值。
◆ 依預設選取自動平台。如果您要建立 2 個單獨梯段來到達下一樓層,Revit 將自動在 2 個梯段之間建立一個平台。如果您不想自動建立平台,請清除此選項。
● 在「類型選取器」中,選取要建立的樓梯類型。您可以稍後變更類型 (如果需要)。
● 或者,您可指定管路例證性質,如相對基準高度,及「以豎板開始」/「以豎板結束」偏好。在「性質」選項板中,選取「新樓梯: 梯段」,然後依需要修改例證性質。請參閱〈梯段元件例證性質〉。
◆ 或者,在「工具」選項板上,按一下 (欄杆):
◆ 依預設,欄杆會在建立梯段時自動建立。
★ 在「欄杆」對話方塊中:
★ 選取欄杆類型,或者如果您不想自動建立欄杆,則選取「無」。您也可以稍後加入欄杆 (如果需要)。(請參閱在主體上放置欄杆或透過繪製草圖來建立扶手。)
★ 選擇將欄杆放置在踏板上還是桁條上。
★ 按一下「確定」。
★ 註: 在完成樓梯編輯組合模式之前,您將無法看到建立的欄 ◆ 請遵循您正建立的特定類型梯段元件的程序。
---------------------------------------------------------------------------------------------------------
平台元件
● 在梯段組合中的 2 個梯段之間建立平台。
● 自動平台:
◆ 選項列 / 自動平台
◆ 自動在 2 個梯段之間建立一個平台。
● 點選兩個梯段
◆ 建立梯段時選項列的自動平台不勾選
◆ 選取樓梯,然後在「編輯」面板上,按一下 (編輯樓梯)。
◆ 在「元件」面板上,按一下 (平台)。
◆ 在「繪製」庫中,按一下 (點選兩個梯段)。
◆ 選取第一個梯段。
◆ 選取第二個梯段。
◆ 在「模式」面板上,按一下 (完成編輯模式)。
● 繪製平台
◆ 建立梯段時選項列的自動平台不勾選
◆ 選取樓梯,然後在「編輯」面板上,按一下 (編輯樓梯)。
◆ 在「元件」面板上,按一下 (平台)/ 建立草圖。
◆ 繪製平台草圖(須連續封閉)
◆ 選取平台,興致面板修正高度與低梯段同高
◆ 在「模式」面板上,按一下 (完成編輯模式)。
---------------------------------------------------------------------------------------------------------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vR6fgW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2vR0b7X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JC-Design網站:http://jc-d.net/
JC-Design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cdesign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JC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3Y1YNDuhi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0uKn6i3HmEmyZMN23APj9E8Cu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