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五重奏 Piano Quintet in A major "Trout" D.667 Op.114
鱒魚(Die Forelle)是舒伯特於1817年寫的一首藝術歌曲,它是一首曲調甜美又深受舒伯特朋友們喜愛的歌曲。1819年夏天,當時年僅22歲的舒伯特與著名的男中音福格爾受邀前往奧地利北部阿爾卑斯山區的施泰爾小城Steyr演出,福格爾的年齡已可作為舒伯特的父輩,當時享有很高的名望,但他非常欣賞當時還默默無聞的年輕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並且不停地在各種場合演唱和介紹舒伯特的作品,兩人演出時鋼琴伴奏常常是年輕的舒伯特親自擔任。停留在施泰爾期間,舒伯特應當地礦業經理 也是業餘大提琴手的西維斯特.包姆加特納Sylvester Paumgartner委託,用他的歌曲《鱒魚》的主題,創作一首室內樂。舒伯特常常徜徉徘徊在阿爾卑斯山區林木蔥蘢的山野之間,優美的景色,清新的空氣,爽朗的夏日時光,為舒伯特帶來了滿懷的青春歡樂。這些快樂的回憶,化作新穎明麗婉轉的樂思,出現在這部無比美好的鋼琴五重奏中。由於作品的第四樂章是根據舒伯特創作的歌曲《鱒魚》的主題而寫成的變奏曲,所以這部作品被世人稱為《鱒魚》五重奏。
這部作品有兩個獨特之處。通常五重奏的編制都是鋼琴加上一組絃樂四重奏(即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也稱為鋼琴五重奏。聽這部作品要注意低音的效果,注意大提琴低音提琴與鋼琴的對比,別忘了舒伯特是為大提琴演奏家所作。而舒伯特的這部作品,卻是由鋼琴與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所組成。減少了一把小提琴,增加了一把低音大提琴,使作品的低音聲部渾厚、深沉。強大的低音使人倍感過癮。特別是現代的愛樂者,有了出色的聆聽器材對低頻的最佳表現,加上人們對低頻的偏愛,在此曲中便可盡情地享受了。這部作品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整部作品由五個樂章構成(一般為4個樂章)。全曲便形成了一首規模較大的室內樂作品。
這首《鱒魚》篇幅將近40分鐘。整個作品看作對溪水、魚、漁夫以及三者關係的表現。第一、第二樂章漁夫還沒出現,所以是魚與水在那樣一種幽靜而美麗的自然裏的美妙交融。第一樂章鋼琴表現的魚的戲水,簡直能感覺到尾鰭在水中舒展和它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而當弦樂表現水流的交叉融合之後,鋼琴反過來再表現溪水的清澈與晶瑩,弦樂變成魚兒在水中像箭一般穿梭。這種戲水的神妙只有在舒伯特音樂中才可以聽到。
舒伯特的音樂常常是圍繞一個極抒情的舞蹈化音型不斷地通過輕重變化處理,變化出一連串精緻的趣味。比如這個作品的第三、第五樂章。這些自然的、不是刻意得來的趣味中有太多的神秘性,這也是舒伯特音樂中甜美的舞蹈性可以甜而不膩的真正原因。
音樂的開始便以鋼琴輕快的動弄聆聽著的心弦,隨著音調的轉換呈現出不同的心情變化,讓人聽著意會小溪潺潺流水清撤,一條條的鱒魚悠游其中,卻遭釣客破壞了一池清水,音樂中的變調轉折是那麼突兀,如同當下的心境一樣.
第一樂章 Allegro vivace
甚快板,奏鳴曲式。由鋼琴琶音導奏展開的奏鳴曲式樂章,接著小提琴唱出了優美寧靜、樸素安祥的主部主題。主題稍作擴展後,鋼琴奏出了頗富抒情風格的副部主部。在較嚴謹的展開部和再現部後,音樂以短小的尾聲結束。這個樂章具有溫婉明快清澈的感覺,樂思優美而浪漫。在配器上,由於弦樂部分的音域及音色涵蓋了小提琴的高音至低音大提琴厚重的低音,所以從樂章的開始即能感受到音樂的寬廣性及飽滿。
第二樂章 Andante
行板,二段曲式。是個F大調的行板,是由三大段性格不同的主題旋律A、B、C構成,在這裡透過聽覺判斷即可聽出三個不同的主題。整個樂章靜謐輕柔,鋼琴奏出縷縷飄彌著奧國北部阿爾卑斯山嶽地帶氣氛的歌謠風的旋律。中提琴抒情的吉普賽風格曲調交織著既溫柔又憂愁的情感。二段音樂在反復後結束。這個樂章形式單純,但相當嫵媚和可愛。整個樂章較大的特色是全曲架構為ABC+ABC,第一次的ABC三段已分屬於不同的調性,而第二次的ABC又是在另外的調性上,由此亦可發現遠係調是如何自由地為舒伯特所運用。
第三樂章 Scherzo - Presto
是一首快三拍子的詼諧曲。急速、輕快而精神充沛的主題以及弦樂與鋼琴的問答顯示出詼諧的情緒,音樂散發著活潑熱情的民族舞蹈精神,似乎是寫下一個深具民族個性風味的舞曲。中段的Trio則雖較具旋律感,是維也納舞曲風的恬靜而又愉快的音樂,但依然洋溢著民族風格。
第四樂章 Andantino - Theme & variations
小行板。「主題與變奏」應可算是全曲引人矚目的樂章,由一個主題及五個變奏及一個尾奏所構成。「主題」部分即是取自舒伯特自己藝術歌曲鱒魚的主題,是D大調的弦樂四重奏,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演奏。根據這個主題,後面共發展了五個變奏。在前三個變奏當中,舒伯特所採的是定旋律變奏手法,即有一聲部保留了主題原型不變,其它聲部配合著予以變化。
第一變奏由鋼琴彈出,鋼琴雙手八度奏出主旋律,小提琴奏出宛如游魚之對位,低音大提琴則以撥弦奏出節奏感。臉炙人口的旋律描繪了深山溪流中自由悠
遊的小鱒魚。
第二變奏由中提琴主奏,中提琴長音空檔適時加入鋼琴。
第三變奏是由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八度齊奏主旋律,演奏出渾厚的主題,沉重的音樂似乎令人感到了漁夫的腳步聲,而鋼琴以32分音符快速的一對四的對
位(低音大提琴齊奏每個音對鋼琴四個音)十分精彩。
第四變奏轉到d小調再轉F大調,三連音的節奏感非常強烈,綜合了性格及音型上的變奏,穿插著大小調調性上的變化,是強大的和絃和陣陣的哀傷,
好像是漁夫撒網和小鱒魚的掙扎。
第五變奏是個優美如歌的段落,大提琴奏出主旋律宛如同情和憂傷。
尾聲中優美的主題以不同的風貌再現,再次回到主題原型稍快板,主題旋律這回是由小提琴與大提琴共同合作主旋律完成,加上鋼琴三連音的活潑,訴說著自由歡樂的永恆和美好終將到來。
第五樂章 Allegro guisto
適度的快板,二段曲式,這又是一個舞曲風格的表現,兩個重要主題分別是以節奏為主導的性格模式,及旋律式的舞曲風味。華麗而充滿力感的音樂充滿表現了在夏季愉快的旅行中明朗而寬闊的胸懷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音樂在歡樂的情緒中結束。
以上資料興來自:
http://www2.ouk.edu.tw/…/co…/Introduction/Schubert/Trout.HTM
Search
一人之境in c major分別 在 Facebook - فيسبوك 的推薦與評價
Spotify繼續有林家謙嘅《一人之境in C Major》奪冠,《隔離》兩個版本,分別於MOOV同Spotify位列亞軍,下星期能否順利登頂呢? 903專業推介(商台): #麥浚龍 《我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