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夜聊聊城事第二場演講回顧
《與孩子對話,學習設計我們的學校》
講者|黃瑞茂 /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時間| 2021.1.13 (三) 晚上19:00~21:00
#關於 #原風景:
日本哲學家內村鑑三以自身經驗提到原風景一詞,「一個人年少時期所經歷的景觀,會對他造成影響」。在20歲之前,孩子們經歷的環境體驗很重要,我們必須透過一些方式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所生長的環境有所體驗。
阿茂提到「謝謝你遲到」作者湯瑪斯.佛里曼也曾說,每當觀看世界現狀而感動不安時,就會回想到自己個故鄉,思考故鄉在歷經多事的變動,是如何應對的,這些經驗成為他觀看未來的基礎。故鄉,是思考的起點。
但我們現在的小孩卻像忍者龜一般在地下通道中反覆的移動,被接送工具載著在城市中遊走,到學校、到安親班、回家;能夠認識環境的機會很少。孩童到青少年時期,可以型塑出我們對於環境空間認識的重要基礎;如何讓孩童在生活中體驗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而校園,就是一個這樣的場所。
#關於美學教育
「空間就是教具,不是為了工程而工程」
觀察或經驗空間,是需要學習的。因此參與式設計,就是帶著孩子去做這件事情。
通常讓孩子設計遊具,孩子會先以自身經驗出發,一開始都是先浮現制式遊具。這時透過分組,讓孩子們討論每個人的設計,進行組合。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激盪出一些情境或故事,這就是啟動孩子開始去想 / 思考的一個開關。
結果與過程一樣重要。用空間作為教具,這必須透過討論、彼此合作。這時候必須將“關鍵人”一起拉進來,如老師、承辦人。讓老師帶著孩子做。
什麼是素養?把事情做好就是素養。好好做事情,孩子都在看。大人必須學習著讓事情有一個框架,可以讓事情做好。在孩子動手做的過程中,建構一個好的合作關係,此時大人們的引導就很重要,是一個 #輕推 的動作。
大人們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持續的學習、反省。參與不應只是獲得答案,而是一起練習把事情做完整、做到好,與孩子們協作過程中,透過 #協作式學習 ,透過一起設計、紀錄、對談,大人們一起成長。
#環境是第三個老師
讓孩子在環境互動中學習。
從欣賞理解、到開始批判、到起心動念有所創意、到開始行動創作動手做。這是一連串的環境教育過程,從體驗理解 —> 有所行動。
以石門國小樹屋為例,有人說危險,那就一起帶孩子討論遊戲的安全問題,一起來改變它。空間就是教具,空間如何成為學習的過程與對象,陪伴孩子了解空間的生產過程。
#面對真實而學習,跨域,挑戰既有的成見
在參與中實作,實作就是人與世界的交集,有實作就有經驗,學習是每個人每個階段都一直在做的事。
我們必須透過不斷的跨域、整合,透過空間學習,參與空間的生產過程,空間就變成開啟環境認識的鑰匙。
進行跨域整合。練習聽見別人的聲音,生活在地。#練習去除成見去聽別人說什麼
深刻認識我們所處的環境,一起建構每個孩子的「原風景」
・・・・・・・・・・・・・・・・・・
一碼 IMMA x 眼底城事 |#週三夜聊聊城事 #還有二場
1/20 第三堂 《買與租之間的第三條路:合作住宅的挑戰與願景》
講者|詹竣傑/ OURs都市改革組織 研究員
與談人|洪敬舒 / 台灣勞工陣線主任
時間| 2021.1.20 (三) 晚上19:00~21:00
•
1/27 第四堂《五歲了:報導者與眼底城事的媒體經營風景》
講者|劉致昕 / 報導者副總編輯、陳懿欣 / 眼底城事共同創辦人
時間| 2021.1.27 (三) 晚上19:00~21:00⠀⠀
•
入場|每堂$500/學生票$300 + 歡樂吧餐點
地點|一碼空間
※ 本次購票將作為講者、餐點及一碼持續運轉下去的循環費用!#學生票300
▍報名網址|https://pse.is/3a6zjh
週三夜聊聊城事第二場演講回顧 在 淡江寒轉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一碼IMMA x 眼底城事|#週三夜聊聊城事第一場演講回顧. 講者施佩吟帶著這十幾年來在社區裡的種種落實記憶來到了一碼,給了更多的提點與想像:《那些人在公地遊牧:破碎 ... ... <看更多>
週三夜聊聊城事第二場演講回顧 在 淡江寒轉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一碼IMMA x 眼底城事|#週三夜聊聊城事第一場演講回顧. 講者施佩吟帶著這十幾年來在社區裡的種種落實記憶來到了一碼,給了更多的提點與想像:《那些人在公地遊牧:破碎 ... ... <看更多>
週三夜聊聊城事第二場演講回顧 在 #週三夜聊聊城事第二場演講回顧《與孩子對話,學習設計我們的學校 ... 的推薦與評價
週三夜聊聊城事第二場演講回顧 《與孩子對話,學習設計我們的學校》 講者|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時間| 2021.1.13 (三) 晚上19:00~21:00 #關於#原風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