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能活就要動,別想著自己老,年齡不是包袱】―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及十大運動原則
英國伯明翰大學與倫敦國王學院合作研究,發現有單車運動習慣的長者,肌肉質量與力量沒有流失,不只比同齡沒有運動的長者好,免疫系統的功能更不比年輕人差。而保持運動習慣也有助維持免疫系統T細胞的數量[1]。
■黃春明:「能活就要動,別想著自己老,年齡不是包袱」
高齡86歲的黃春明為台灣當代重要作家,2014年罹患淋巴癌,化療後,體重從72公斤掉到53公斤,體力也不如從前。但黃春明仍愛說故事,還想著若有餘力活化閒置空間,他期盼邀請老人與孩子混齡生活。講故事、教方言,也可以烹煮拿手美食與孩子一同享用,小朋友受到溫馨照顧,老人也因為看到孩子的活潑而忘卻年老[2]。
『禮運大同篇』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在一千多年後過去的現在,靠著社會福利制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皆有所養』;因為進步的醫療,使得『廢疾者,皆有所養』;而不論是幼兒或是老人,多多少少都因為進步的社會福利制度而有所獲利;進步國家的人們更因為先進的醫療體系而逐漸進入了高齡化社會。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內政部在2018年4月10日宣布,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2018年3月底達到14.05%,也就是說,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3] [4]。
■老年人的十大運動原則
運動有強身健體、瘦身減肥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或減緩許多慢性疾病和失智症的發生。
雖然部分的老年人行動緩慢,但若因此不願意,或是覺得不能運動,那可是不對的喔!只要遵守相關原則,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它是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效用的。
由於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大不如前,尤其是年輕時期沒有養成運動習慣的人,除了要避免激烈的運動外,在選擇運動項目前,可以先請教醫師的建議,並且記得運動前請參考以下建議:
1. 依個人體能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
2. 運動環境的選擇以安全為原則,以免發生危險。
3. 穿著寬鬆的衣服及大小合適的運動鞋。
4. 運動前先做充分的暖身運動 。
5. 運動量的增加,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
6. 運動時要注意身體與心理的感受是否舒適愉悅。
7. 把運動融入生活當中,隨時隨處都可以運動。
8. 運動時避免憋氣或太過用力。
9. 運動後要盡快把汗擦乾,並注意補充水份。
10. 運動要持之以恆才有成效!
■銀髮族常見的疾病與運動建議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以溫和、不激烈為原則
例如散步、體操、騎固定式腳踏車,以及太極拳、外丹功、香功等,都是相當適合老年人的運動項目。 以每星期至少三次,每次以不超過三十分鐘為原則。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老年人
在醫師的許可下,可以從事如散步、慢走、外丹功、太極拳、桌球、羽球等運動。
▶而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
有散步、慢跑、舞蹈、太極拳、外丹功、羽毛球、乒乓球、腳踏車、柔軟體操、爬樓梯、提腳跟、彎膝、甩腿、墊腳尖等[5]。
■運動的好處
▶生理效益
(一)心肺耐力
有氧運動可以增加最大攝氧量10-20﹪,改善血液循環,減緩心肌老化速度,如:可以走的比較快、比較遠、比較不會喘等。
(二)肌力、肌耐力
肌力訓練可以刺激肌肉蛋白質的生成,減少流失,增加肌肉纖維的直徑及強度。肌力及肌耐力的維持及改善有助於老年人維持日常生活活動的獨立性。
(三)柔軟度
活動關節面及伸展周圍的軟組織,可以預防關節的僵硬並增加關節活動度。
(四)身體組成
低強度長時間(50-60分鐘)的有氧運動幫助燃燒脂肪,減少體脂肪百分比;肌力訓練則可以增加肌肉量,這兩者對於老年人之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及總能量消耗都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效益
(一)舒壓助眠
運動可以放鬆心情,減低不安及焦慮感,幫助提升睡眠品質。
(二)改善心智狀況
老年人會有記憶力、認知能力的退化,運動可以增加大腦血流量,改善記憶力及認知能力[6]。
■黃春明被問及是否曾擔心老、有一天走不動該怎麼辦
黃春明想起他的爺爺,腦海中那一幕至今依然印象深刻,爺爺曾經在聊天時說過「老了,懶得動了」,結果三個月後的某一天他突然不動了、身體往前倒在黃春明的懷裡,過世了。
這個景象讓黃春明深深相信,能活就要動,特別在罹癌、挺過6次化療後,他囑咐自己每天晚上10點左右到河濱公園走兩圈,有時會走三圈。他說,運動途中跟鄰居與他們的貓狗打打招呼、有時停下來扶著牆賞月,都是美好的事情。
黃春明認為,不分年齡,每個人都是有生命力的活體,因此沒有必要一直想著自己好老、自己會不會是負擔,「身體已經老化虛弱了還煩惱這個、煩惱那個,煩惱都把你煩死了」,「只要能做一點正面的事情,就不是包袱了」。
現在的他盡量找事情做,或寫東西,或將喜歡的文本重新拿出來溫故知新,評估體力可勝任的演講就出席。他想睡就睡,晚上睡不著就讀書寫作,享受夜半的孤獨、寧靜、專注,以及河濱公園傳來的天籟。
不過,這還未達他最理想的老後生活。黃春明喜愛講故事,他也認為,許多閒置老屋值得活化運用,可以組織老人社群,讓長者進駐空間,再邀請孩子前來活動,雙方互相學習,促成讓老有所終、幼有所長[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明報副刊 - 明報健康網)「研究:恒常運動維持T細胞數量」:https://bit.ly/3lYnHbA
∎[2]
(udn.com 聯合新聞網)「能活就要動 黃春明仍想說故事給孩子聽」:https://bit.ly/3rESR9n
∎[3]
(華人熟齡生活產業發展協會-https://bit.ly/3cAm9Sh)「所謂,老有所終」:https://bit.ly/3m1bW4n
∎[4]
(國發會)最新「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https://bit.ly/31yGJM9
∎[5]
(愛長照)【要活就要動!】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及十大運動原則:https://bit.ly/2QNOlsg
∎[6]
教育部體育署- I運動 「為銀髮族階段保持健康」:https://bit.ly/39q9jUB
➤➤照片
∎[1]
四大長者強身運動
∎「為自己度身訂造運動計劃」- 長者及護老者適用:https://bit.ly/3dm22Gi
中等強度帶氧運動:每周應完成至少150分鐘;以每天運動30分鐘為例,每周就要做至少5天,而每天的運動可以一節完成或以幾節不少於10分鐘的短節來累積。若體能許可的話,世界衞生組織亦建議長者可循序漸進地將每周的運動累積至300分鐘以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強化肌肉運動:每周應隔天做2-3天,並且包括8-10組主要的大肌肉。伸展運動:每周2節或以上,每節不少於10分鐘。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藥物濫用對健康與社會之衝擊:問題與對策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7-1/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者 #高齡化 #老齡化 #運動 #高齡社會 #超高齡社會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護老者定義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終】
#我們有一天都會老
我爺爺高齡92歲,是#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的理事、老人會前理事長,4年前博宇結婚,時任全國老盟秘書長吳玉琴(現仼民進黨不分區第一名立委)相識了解髙齡政策,現在一起攜手努力一起進軍國會,老、中、青三代共創國會佳績!
台灣改變、民眾實現,政黨票投台灣民眾黨
青年進軍國會,青銀共創。
更感謝父親丶姑姑長期不畏風雨丶不辭辛勞的照顧爺爺!
民眾黨政策
#台北經驗台灣實現
#活的好,#老的慢,#病的少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終
#全國老人福利聯盟拉票,冒著生命的危險哈哈
哈哈壓力超大
—————————————————
台灣社會快速「老化」,去年3月底正式成為「高齡社會」,依國發會推估,預計七年後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352萬人,較去年同月底增加17萬人,年增幅度連續三年超過5%。
依國際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7%稱為「高齡化社會」;達14%稱為「高齡社會」;達20%則為「超高齡社會」。
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通報指出,今年6月底我國老年人口達352萬人,年增5.2%,這是自2016年底起,連續三年增幅超過5%,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也升至14.9%,根據國發會推估,2026年就會邁入「超高齡社會」。
隨著老年人口逐漸增加,我國長期照顧機構所數及可供進住人數也隨之成長。依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底分別為1,079所及57,736人,較2011年底分別增加69所及約1萬人。
此外,實際進住率則於去年底首度突破八成,達80.3%,也較2011年底增加2.9個百分點。
若依所在縣市觀察,去年底長期照顧機構以新北市最多,計214所。
「超高齡學」或「後高齡學」的重現和重要性
在這裡的針砭意義指陳出來的乃是一套「超高齡學」或「後高齡學」的典範建構,是有它用以成為常態科學的必要性,至於,各項的創造性轉化工程,點明出來從政府到民間、從家戶到社區、從親屬到市場、從單一學科到跨域整合、從生理範疇到全人關懷、從基本需求滿足到風險事故規避、從醫護領域到跨育統整以迄於從長者個人到長照社會,是有它解構和新構的策進作為所在;連帶地,食、衣、住、行、育、樂與醫的基本「生活域」如何進一步鑲箝到諸如「知識域」、「科技域」、「人文域」、「宗教域」、「健康域」、「社會域」的進階範疇,那麼,訴諸求優活慢老教育的命題思考,更是要有對於包括打拼階段的「未老」、中高齡人口的「近老」、屆退族群的「已老」和長青銀髮族的「老老」之不同的建基工程,如此一來,諸如教育培力的人力資本、家庭組成的連帶關係、經濟安全的財務規劃、醫護保健的健康促進、關係網絡的社會參與以迄於自我實現的第三人生等「教育」項目,更是要有分類分級、分階分段與分時分程的各自因應對策。
最後,推動所有年齡層之不同退化程度的「老化教育」、屆齡退休人口的「年老教育」以及如何與長者相處之社會共融的「老年教育」
長照、老人福利政見
https://reurl.cc/alRLd7
https://reurl.cc/jda3QM
#2019全國銀髮族高峰會
#2019高齡政策我做主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弘道老人基金會
参考資料
內政部
❤️「立法更新,國會換新」❤️
❤️「專業治國,安心過活」❤️
————————————————————
【#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終】政見
1.【#老有所醫】
長照照護分級:『短照』、『長照』,依自理能力、病理情況分級。
台灣長照產業發展,必須以服務、「短照」、「長照」需求分級者。整合相關產業,讓長照產業與其他行業的異業結盟:長照輔具..(如AI機器搬運、IoT應用發展...)生態鏈的建立發揮產業間合作最大的功效,並培訓專業照顧團隊,從而落實長照需求者的需要。此外,在食、衣、住、行、育、樂、醫療方面,皆需考量相關產品或服務設計,藉此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打造長照產業的新商機。
2.【#老有所養】
(1)『長、短照養護機構』評鑑制度建立,養護機構推動區域型/地區型『自立支援照顧』的模式。
(2)『靑銀共居、青銀共生、青銀共創』,打造雙贏!「智慧可以傳承,老者能以安養』這個才能永續發展、社會共榮。
(3)『智慧家居、行動不變』導入先前規劃。
3. 【#老有所終】
「成功無法複製;智慧可以傳承」老年人退休與青年人共居後,能安亦可以傳承寶貴經驗外,亦可解決年輕人(居住三高問題):購屋高房貸、高房價、高頭款負擔的問題,『居住正義』的理念得以實施享清福,而不辛勞終生;『社會住宅』政府更應導入「高齡化設施」及「全齡化設計」。
民眾黨未來進入國會,將推動關鍵少數的力量,呼籲政府應該檢討目前政策《長照2.0》的修正,立法不是口號,更應全方面考量完善,希望透過專家座談、「民政、社政、衛政」等相關部門人力、資源,主動在社區中尋找對長照服務有需求的民眾。且應從「服務使用者」角度出發,檢討長照服務流程,結合相關資源人力,主動進入社區找尋需求者,使更多經濟弱勢者受惠。
最後,要向長期孝養長照的家屬和所有辛苦的看護、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
感謝爸爸、媽媽、岳父母、資深專業醫護人員、醫師及建築師、家屬、協會、研究報告參考,綜合研究討論出以上三點建言,希望大家將監督政府「苦民所苦、為民所需」,一同為偉大的"孝子、孝孫、孝....發聲。
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 楊博宇
#2019全國銀髮族高峰會
#2019高齡政策我做主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第一名吳玉琴立委的努力有目共睹💪
護老者定義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韓麗珠:「在魚蛋事件裡,只剩下警察和示威者,難道人們還不知道,已經沒有人能真正旁觀嗎?生活把人壓向這一方和那一方,如果不是執行壓迫的人,就是承受壓迫的人。這樣的生活之下,能置身事外,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因為旁觀也會成為對弱者的壓迫。」
〔因為在街上流了血的人〕
童年時家在藍田,一個低下階層的住宅區,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路上都有把貨物放在手推車上擺賣的販子,也有老者把自己的珍藏或撿拾所得放在地上的一塊大帆布上,任由途人停下來仔細檢視。有時候,在路過那些泊滿流動攤檔的街道時,氣氛會毫無先兆地緊張起來,先有一人突然高叫「走鬼呀﹗」,販賣者應聲把零錢迅速塞進顧客手裡(或有時顧不上找贖或收錢),便敏捷地用布或其他東西掩蓋攤子,然後推著手推車亡命奔逃,那時候,幾個穿著制服的人便會從一角閃出來,逮著其中一個,或兩個走避不及的販子。有時候,販賣的人比較幸運,他們全數逃到另一個安全的角落,機警地環顧四周,似乎風聲已鬆懈下來,又打開布蓋,繼續營生。
只有一次,就在我家樓下的街道,有一個來不及逃跑的販賣者,很可能,因為廣濶的街道上只有他一個手推車攤擋,缺乏了把風的人和互相掩護的同行者,難免成為唯一的目標。幾個穿著制服的人像幾頭獅子從不同方向把他迫到角落,他也放棄了一車營生工具,只是在有限的範圍──一個沒有退路的斜坡上徒勞地逃跑,臉上惶恐和如死亡將至的絕望神情令我記住了很久很久,當時我應該並不真正清楚發生什麼事情,只是感到一種,像是收看國家地理頻道的動物紀錄片,看到獅子或美洲豹終於把一頭羚羊或一隻斑馬撕碎果腹的悲哀,以及不安,不安由疑惑而來,那些穿制服的人為何要圍捕販賣者,販賣者為何要冒著犯法的風險繼續在街上販賣,更重要的是,為何街道上的人,全都站在那裡,木然沒有表情地旁觀,我有想過,是不是我的旁觀令加深了販賣者的驚懼。
那應該是,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社會經濟穩定,失業率低,大部分人生活富庶,除了通貨膨脹,和對於九七回歸的陰影,普遍的生活可以說得上是安居樂業,因此,可以容許一種餘裕──最貧窮的人可以在街上擺賣,小販管理隊有時會故意放過他們,而這種情景只是一小部分,像生活裡某個角落,其餘的路人可以事不關己地圍觀。社會環境許容保留一點文明的價值和良善,還不至扭曲至弱肉強食的野生狀況。
六七暴動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沒有體驗過「擲菠蘿」,示威者和警察的激烈對峙,群眾被毆至殘障,或電台主持人遭到報復在自己的車子內被活活燒死的殘忍。當年的民眾,當生活被壓迫至無法忍受的狀況,就會不顧一切地反抗,而他們用自己的肉身和意志為下一代鋪砌了比較平坦的道路,我就是在那條比較平坦的道路成長過來,然後到了另一個被逼迫的臨界點。
*
現代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牢獄,但許多時候它更像一個迷宮,身處其中的人認為自己的困惑只是因為還沒有找到出路,而不是有一種自上而下的權力和監控,如果它是個迷宮,一直不懈地走,總會找到出口,但那是一個監獄的話,就要以自己的力量去突破,或改變那裡的規則。人要從原始社會建立公義和互信等文明的價值,需要很長的時間,但要從文明的狀況回到野生狀態只需要一個瞬間,因為獸在每個人的心裡,憤怒、恐懼、自私、不信任,或另一些黑暗的東西。管治者其實喜歡人們停留在獸的一面,那麼,他們才可以拔出槍械,以驅趕、毆打、恫嚇、監禁獸的方法,去對付人,而且顯得合理。因為冷漠、無情和懦弱都是獸,這種手段會得到大部分的獸的支持。
二零一六年的街道,再也容不下任何餘裕,因為自由被快速地剝削:快要形同虛設的監察政府機構立法會、不斷被通過的大量撥款、一再延遲而耗資愈來愈巨大的高鐵工程、被拆遷而一直沒有得到新的居所的大量村民、被失蹤而且除了被錄影的影像外一直音訊全無的五個港人、數不清的政治檢控,還有許多許多,令人必須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欺騙自己生活如常,而這裡並不是一座牢房。
那個因為生活擁有餘裕而創造出的一種暫時的平衡,那個畫面──小販管理隊、小販和旁觀途人,也已經消失,在魚蛋事件裡,只剩下警察和示威者,難道人們還不知道,已經沒有人能真正旁觀嗎?生活把人壓向這一方和那一方,如果不是執行壓迫的人,就是承受壓迫的人。這樣的生活之下,能置身事外,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因為旁觀也會成為對弱者的壓迫。但我漸漸感到,事情的複雜之處在於,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才是雞蛋,或高牆,而大部份的人,徘徊在兩者之間,他們有時是雞蛋,有時是高牆,他們可能是雞蛋,也可能是高牆,甚至,他們同時是雞蛋和高牆,這視乎他們所收看的電視頻道、社交圈子、網站、接收資訊的來源,職業甚至社會地位而定。
或許因為這樣,那天早上,看到鋪天蓋地的被定義為「暴亂」的消息,在憤怒快要駕馭我的時候,我覺得要把它放進合適的瓶子,因為我知道它會把人帶到什麼地方,憤怒是一種力量,它可以令人更專注、勇敢、清晰,甚至同仇敵愾的團結,但過多或過長的憤怒,它會令人互相猜疑、指罵、推卸責任,然後陷進抑鬱和無力,更重要的是,我感到,這種憤怒是被等待的,管治的人等待一種瘋狂爆發的憤怒,可以完整地被剪接出現在電視機熒幕前的憤怒,可以合理地解釋一切暴力的憤怒,一種讓高牆和雞蛋同時懼怕,以至會對用來馴服的鞭子或槍械深表認同的憤怒。
我仍然在想如何使用瓶子內的憤怒,如何使它鋒利像一柄剛磨的刀。所有的爭取、反抗、拉布和示威,甚至,每個人努力學習,然後忙碌工作加班賺取金錢,社會積極發展經濟創造就業,原來也是為了建立一種有餘裕的生活,可以容許慈悲相待,達到一種平衡,讓法律可以是為了公義和秩序而不是壓迫弱者,讓不同的人可以互相理解、不同階層可以流動、不同立場的人可以對話、小販管理隊和小販可以在相同的街道上共處,甚至,不必有小販管理隊。
這並非不可達到的理想,在不太久之前,我們曾經擁有過,一種比較接近文明的狀況。
於是,在最憤怒的時候,我就不那麼憤怒,因為知道那種憤怒並不來自憤怒本身,它只是來自悲哀,因為在街上流了血的人。
護老者定義 在 誰是護老者?照顧者支援知多少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你可能都喺 護老者 !不同人都有一個「照顧者身分」,可能是照顧孩子、伴侶或父母。你的一小聲問候,隨時給予別人大大的力量! ... <看更多>
護老者定義 在 護老者的定義是什麼? | 「全城護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全城護老,問答遊戲」 以下那一個是 護老者 的正確 定義 : A:需要照顧60歲以上長者的人士包括: 家人、朋友、鄰居等B:需要照顧60歲以上長者的人士只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