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訪問當日,寒流襲港。23歲的Dora穿了大衣、冷帽、圍巾再加襪褲,身材高䠷的她看上去身形單薄,一點也不臃腫,反而令人心痛。拍攝的佈置很簡單,一張凳兩盞燈,Dora告訴我,這是她第一次把多年的情緒梳理,更遑論是首次在鏡頭下剖白,「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令我重新整理人生,然後面對。」 18歲時,Dora確...
「童年創傷後遺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小孩子不記事嗎?幼兒時期的心理創傷對精神層面有多大的影響 ...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會影響壽命、罹癌率?心傷使疾病久治不癒!|迷思破解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深刻影響成年行為!威爾•史密斯為什麼會忍不住打人?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但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卻鮮為人知。 比起PTSD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後遺症、童年創傷諮商、童年創傷指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測驗的推薦評價,PTT、YOUTUBE和媽咪網紅提供解答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測驗的推薦評價,PTT、YOUTUBE和媽咪網紅提供解答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諮商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諮商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當我們談論童年創傷,我們在談論什麽? | PTT新聞 的評價
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記得虎姑婆的故事嗎?
小時候你最害怕的恐怖妖怪是什麼?
今天銀快想跟大家聊聊日本昭和時代
讓所有小朋友嚇破膽的恐怖都市傳說
鐮刀婆婆是個手持著一把鐮刀的妖婆,如果有人聽完關於鐮刀婆婆的故事,她就會冷不防地出現在那人的家門前,而且是緩慢地一步一步靠近她的獵物。
現在的小朋友可能對鐮刀婆婆覺得很陌生,然而在昭和年代出生的孩子,只要一聽到鐮刀婆婆,會嚇到躲進被窩裡瑟瑟發抖,晚上會不斷地做惡夢,是童年難以抺滅的恐怖記憶。
外形像老婆婆的妖怪不輸給台灣民間傳說中的虎姑婆,如此形象之所以造成孩子們心理陰影其來有自,主要是因為鐮刀婆婆有著獨特的壓迫感,她是仰賴孩子們的集體恐懼而形成的妖怪,成為麻瓜的大人是絕對無法看見她的存在,因為他們已不再相信世上有鬼怪的存在。
集恐懼於一身的鐮刀婆婆,總是選在爸媽不在家的時候進行攻擊,恰好是孩子最脆弱無助的時刻,當她出現時,房間裡的燈會突然熄滅,視線變得漆黑一片,而且連對講機也不按,就直接敲人家的門窗,一旦受到驚嚇而去開門,後果就要自行負責。
她會冷不防在孩子面前現身,揮下她的鐮刀將孩子殘忍殺害。
試著想像一下這樣的畫面,在夜晚的時候透過屋外的水銀路燈的照射,在令人不舒服的昏暗光線下,鐮刀婆婆恐怖的身影出現窗邊,起先她還會巧妙使用甜美的聲音誘惑孩子開門,然後伺機而動,割麥子似的用鐮刀大力一揮,砍下孩子的頭,迅速收進背上預先準備好的竹簍子裡,發出尖銳的怪笑聲揚長而去。
鐮刀婆婆的恐怖手段分成五個步驟:
1.使家中停電變得一片漆黑(黑暗會引發不安和恐懼)
2.以驚人的力道敲打門窗(煽動內心的恐怖感)
3.即使大聲叫喊也無人應答(讓不安和恐怖心理增幅)
4-1.打開大門的瞬間突然現身(恐怖到了極點)
4-2.一個不注意關上大門,回到原本的房間,她會出現在你身後
(以為安全了結果又被妖婆嚇到)
5.恐怖絕頂的是她揮下鐮刀的那一刻(太驚悚以至於立即昏倒)
……依照以上這五個步驟進行攻擊,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恐怖記憶。
曾經被襲擊的孩子昏過去,後來意識恢復後仍餘悸猶存,會不斷地喃喃自語,也不知道口中說的是什麼,總之完全無法停下來,大概是被嚇到魂都跑掉了,那種恐怖感會永遠深植在腦海中,甚至會出現心理創傷後遺症,所以說對付這種妖怪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
<擊退鐮刀婆婆的做法>
對付鐮刀婆婆的辦法其實很簡單,當她敲窗戶或門的時候,千萬不要把門或窗打開,必須待在家中對著妖婆大喊三次「鐮刀婆婆」(BABAZARE),就能順利將她趕走,因為BABAZARE是她的真名,只要複誦幾次,就會發揮趕走惡靈的效果,是相當好用的咒語,平時要記得對著鏡子多加練習,以備不時之需。
鐮刀婆婆的特徵如下:她身形削瘦,有著一張細長的臉,白髮蒼蒼有點凌亂,紅色的眼睛外貌近似山姥(日本民間傳說中會吃人的山婆),看起來衣衫襤褸的,披著一件黑色斗蓬,一隻手拿著銳利的鐮刀,像在模仿西方的死神。簡單來說,就是綜合了山姥和死神形象的綜合體。
鐮刀婆婆於動畫《學校怪談》的第六話〈破壞門扉的惡魔之手,慘劇之夜〉登場,在過去的年代她曾被佳耶子靈眠(一種封印的魔法)於後山神社的祠堂內,由於土地開發的緣故,導致後山的神社外結界遭到破壞,迫使鐮刀婆婆從靈眠狀態中甦醒過來,隨後妖婆便開始襲擊獨自看家的雷歐,經歷了一連串的戰鬥,最後終於使用咒語大喊三次「鐮刀婆婆、鐮刀婆婆、鐮刀婆婆!」,再次將妖婆施以靈眠,好不容易才結束這一回合。
都市傳說裡面令人毛骨悚然的現代妖怪還不少,像是「瑪麗的電話」的洋娃娃,還有用手肘快速移動的「半身死靈」,但鐮刀婆婆給人的恐怖感完全凌駕於它們之上,她是許多小朋友童年揮之不去的陰影。
膽子的孩子只要一聽到她的名號,就會開始哭個不停,大人要嚇唬小朋友的時候,只要說鐮刀婆婆要來抓你了,頑皮的小朋友就會瞬間變得聽話又乖巧,不得不佩服鐮刀婆婆就是有這等魔力,不禁讓筆者想起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說《牠》故事中那個邪惡的小丑,看過改編的電影版,應該都知道那是鎮上孩子們的夢魘,小丑本身也是吸食孩子的恐懼才能壯大他的聲勢,幾乎是宛如惡魔般的存在,而鎮上的孩子都難以逃脫他的魔掌。
《日本現代怪異事典》(朝里樹著,笠倉書房)卷末有收錄鐮刀婆婆的詞條,妖婆還有其他的夥伴,像是芭薩裂(バーサレ)、芭優薩裂(姥よ去れ)、芭薩里(バッサリ)、芭伐希薩羅(バファシサロ)、芭尼夏爾(バーニシャル),要驅趕這些妖怪的唯一方法,就是大喊三聲它的名字。
文字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怪談師、偽民俗學者
寫完文章時耳邊突然響起孫燕姿的歌曲《天黑黑》
圖片來源
ガチャ商品「戦慄!!恐怖のライト10」ババサレ
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們知道嗎?在國際上,6月份除了是關心人權的「同志驕傲月」(起源來自1969 年 6 月 28 日發生於美國的「石牆事件」)以外,在台灣,也是關心家中暴力的「家庭暴力防治月」喔。
1993年,發生鄧如雯殺夫案。
1995年9月,法官高鳳仙完成《家庭暴力防治法》草案。而後由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晚晴協會等婦女團體聯合推動。
1998年5月28日,立法院完成三讀。1999年6月,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
而這個值得我們驕傲的里程碑,則來自於無數家暴受害者的受難與犧牲,以及社會工作者、法治相關人員....等數不清的救援者的努力與堅持。
----
1993年10月27日臺灣發生了一起刑事案件,鄧如雯因長期遭受家庭暴力、鄧母、婚內本人及妹均被性侵害,最後殺夫,在受審過程中,受到婦女團體的支援,最後被判刑三年。並促進《家庭暴力防治法》於1998年6月24日立法通過,使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有家庭暴力防治法與民法保護令的國家。(維基百科資訊)
-----
在這案件中,從最開始母親在關係中的求助無門,到女兒也成為受害者,並且被脅迫成婚,與加害者生下的孩子、娘家的家屬們也被暴力對待,綿延三代的身心壓迫與絕望,令人難以想像。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一天會長大,會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也知道,一個人成長過程,會帶給未來的他什麼樣的影響。美好的回憶會留在心頭,陪伴人長大,在往後艱難的時刻,這些溫柔會陪你撐過難關;而那些被傷害的時刻,也一樣會如影隨形,不曾離開,在午夜夢迴時突然席捲而來。
我想你也跟我一樣,不希望未來的希望,是在恐懼、暴力與絕望下成長;為了社會的和諧、甚至是進步,關注並支援家庭中的暴力問題,是刻不容緩的。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把愛的保護傘撐好、撐大,讓有需要的人在絕望之中,能在你撐的傘下躲雨。
婦女救援基金會
❤ 捐贈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18號3樓
❤ 捐贈電話:02-2553-7133 # 33
❤ Line Pay 捐款捐點數幫助:https://reurl.cc/l0gokQ
❤ 立即捐款:https://reurl.cc/6yeR7O
❤ 更多訊息:https://www.twrf.org.tw/info/title/1092
-------------------------------------------------------------------------
《家暴防治月》
童年目睹家暴 77%成年後曾想輕生
婦援會攜手藝人林予晞 呼籲重視目睹家暴後遺症並投注資源
每年六月是台灣 #家庭暴力防治月,今年是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22周年,正逢疫情期間,據衛福部統計,自5/15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後,家暴通報量比起去年同期增加約15%。家庭暴力或是親子間的衝突行為,除了近期因疫情改變家庭成員相處模式,婦援會發現「#童年目睹家暴」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根據婦援會《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之影響與需求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77%曾有自殺念頭,有49%曾有過自傷行為,如此驚人的比例讓我們不禁開始思考,是否目睹家暴兒少需要更多關懷與協助?且有80%受訪者第一次目睹家暴經驗年齡在12歲以前,更顯示及早伸出援手,對目睹家暴的兒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問卷調查中,婦援會亦發現有將69%的受訪者,童年除了目睹暴力外,本身也遭受家庭暴力行為,其中遭受言語羞辱、謾罵、威脅、恐嚇、等精神暴力比例最高,其次是肢體暴力。由於從小籠罩在各種樣態的暴力行為之下,目睹家暴兒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80%以上的受訪者容易出現負面的自我價值感,如:易怒、沮喪、憂鬱、容易自卑,時常擔心自己不夠好,也害怕面對衝突的場景,沉浸在諸多負面的情緒下導致身心俱疲。
為了瞭解童年目睹家暴成年者創傷影響狀況和需求,婦援會於110年針對童年時期曾目睹過家庭暴力經驗之18歲以上的成人,進行「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之影響與需求調查」網路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共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二是童年目睹家暴經驗對成年的影響,包括自我價值感、家庭關係、人際/同儕關係、就業與職場狀況、親密關係和生理影響;三是過往接受求助經驗及需求。網路問卷調查進行時間110.03.29~5.31,共回覆448份樣本,有效樣本共371份。
除了上述的調查結果,童年目睹家暴的兒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人際關係以及職場的就業情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由於童年目睹暴力,為了降低暴力帶來的傷害或是避免更多衝突,長年壓抑自己情緒導致與他人或同儕相處的過程中出現隱忍、迎合、逃避等行為;在職場上做事情總是小心翼翼,一但犯錯或是事情進行不順利,時常覺得是自己的錯、責備自己,且四成以上的受訪者有失眠、作惡夢、頭痛等生理影響;三成五有服用過精神科藥物。
婦援會長期關注別暴力防治議題,提供家暴被害人社工專業服務與暴力防治推動,今年六月的「家庭暴力防治月」,婦援會特別邀請長期關注女性人權與社會議題的知名藝人 林予晞 Allison Lin 擔任守護婦女兒少的公益大使。透過影片,林予晞表示:無論是施暴者或是被害人,都應該察覺、正視看待與處理自我的情緒壓力。人就像汽球,雖然有彈性承受身心的壓力和傷害,但如果壓力巨大到真的無法解除時,就需要尋找專業人員協助釋放壓力。無論是言語的暴力或是身體的侵害,都不是愛的表現。
林予晞 Allison Lin 呼籲大眾:
愛孩子,請停止用暴力對待家人。
愛孩子,不應讓孩子生活在家庭暴力環境。
同時,婦援會也提出以下四點訴求,希望民眾、政府都能更重視童年目睹家暴的影響:
💪家暴傷害家庭、親子關係和孩子未來,愛孩子,請停止用暴力對待家人。
💪政府要編列預算,並將童年目睹、受暴的成年人納入 #家暴防治法,提供創傷復原的資源。
💪疫情下,家庭衝突高,深呼吸調整情緒,家庭暴力可避免。
💪童年目睹、受暴不是你的錯,勇於求助,#婦援會接住你。
童年目睹家庭暴力的受訪者在小時候接受過社工的服務的比例不到1成,一直到成年之後也有50%的人完全沒有尋求過任何資源或幫助,如何讓更多目睹家暴的兒童或是童年目睹暴力青年得到適切的幫助將是婦援會努力的目標。為此婦援會今年六月開始提供個案輔導會談、經濟支持、心理諮商、資源轉介等各項直接服務,同時也會持續倡議修法,期盼將童年目睹、受暴的成年人納入家暴防治法,打造更友善、資源更充足的服務環境,提供暢通的管道,讓需要幫助的人不再求助無門
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訪問當日,寒流襲港。23歲的Dora穿了大衣、冷帽、圍巾再加襪褲,身材高䠷的她看上去身形單薄,一點也不臃腫,反而令人心痛。拍攝的佈置很簡單,一張凳兩盞燈,Dora告訴我,這是她第一次把多年的情緒梳理,更遑論是首次在鏡頭下剖白,「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令我重新整理人生,然後面對。」
18歲時,Dora確診患上抑鬱症、創傷後遺症和解離症。現時她體內存在着11個人格。每個人格都掌管着她一部份的情緒,當下的情緒是怎樣,相對應的人格部份就會出來。Rejoice是不同人格中的領導者,她知道這身體的所有事情;Sandra 掌管仇恨和妒忌;Nata掌管憤怒,與Sandra是姊妹;Aalona頭腦清醒,成績很好,所以負責讀書;Charlie是一個只有兩歲的開心小朋友,很喜歡玩LEGO;9歲的小青總是驚驚青青,掌管難過的情緒,有自殘傾向,「她會撞手撞腳,甚至撼頭埋牆,無故弄瘀了這身體。」Dora則是原本的她,亦有自殘傾向,不過方式與小青不同,Dora會選擇服食過量藥物來傷害自己。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20/6HCUZETXPFFXNMSAKU3KXXL2Z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人格分裂 #解離症 #抑鬱症 #創傷後遺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會影響壽命、罹癌率?心傷使疾病久治不癒!|迷思破解 的推薦與評價
童年 的心理受傷,與成年的健康息息相關!究竟會造成什麼程度的影響?阿銘師來告訴你~測驗網址:計分方式否-0 ... ... <看更多>
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童年創傷深刻影響成年行為!威爾•史密斯為什麼會忍不住打人?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些 童年創傷 會讓人一輩子難以釋懷,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精神。到底什麼樣的 創傷 經歷會影響人一生?這些精神 創傷 會對兒童大腦發育有傷害嗎 ... ... <看更多>
童年創傷後遺症 在 小孩子不記事嗎?幼兒時期的心理創傷對精神層面有多大的影響 ... 的推薦與評價
楊醫生與您分享幼年記憶對人的影響。 #心理 創傷 # 創傷 應激後綜合症# 童年 記憶【景端醫話】捐款: https://www.paypal.com/donate?h...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