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發聲、說話、背誦、唱歌」 雙人徐
我記得千禧年前後演出魏瑛娟導演的戲,她的戲那幾年幾乎沒有台詞,而當時研究生的我,也有好多學養還在內化成型,又剛好搭上憤青階段,基本上,我認為若非能以「行動」帶來改變的事,多說無益。於是我就習慣了沈默寡言,我甚至覺得人的聲音有點刺耳,甚至在我要說話前,都看到自己的動機,看到自己的句子如字幕般在我眼角下方出現,要聲音氣息在我胸口震動把話吐出去的力氣,覺得實在多餘。那時期,我覺得我的喉嚨長進關節去了,看書聽音樂看電影運動寫寫東西不是很好嗎?甚至覺得我根本不會跟別人聊天,這種情況直到我擔任教師才開始改變。專業劇場訓練讓我研究舞台上的說話,平日生活我卻封閉了這個功能,也許我善於傾聽,卻不主動說話?我才發現,一個人社會化的程度,從他與真人互動聊天能否自然流暢,就能得知。
其實說話很重要,一切說話技巧也是要練習的。不光是演員需要研究什麼人說什麼話,非公眾人物要上台公開致詞之前,要應徵工作之前,要見特別重要的人之前,特別會緊張,需要計劃該說什麼,該怎麼說,除此之外,其他場合有其他專業人士帶著我們走:醫生、律師、或警察問我們問題我們只管回答,面對房仲、老闆、健身教練我們依據需求也知道該說什麼,而遇到人生險境或困頓於人際關係時,我們問親友智囊團。在劇場藝術中,演員要接觸到的「說」,也簡單分成SPEAK 和TALK兩個概念,由「演說」或「日常口語」,這概念暗了文字含量。放寬來看,一個演員的聲音表達要暢通無阻,我覺得至少得長時間對「沉默、發聲、說話、背誦、唱歌」等等層次來進行研究:長時間沉默練習後,能發現人類說話的良善或趣味;徹底花上幾年,做滿做足自己各聲腔部位的認識與肌肉訓練,氣口練好,嘴皮子夠快夠準,拓展聲線,音韻速度情感都能體會且駕馭;做一隻超級鸚鵡,能學各種人說話,準確掌握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場合又怎麼說,甚至是想像中的人物,學好已知的中西說唱藝術;總是能背上文章或喜愛的獨白、詩作,保持背誦的習慣,強化記憶,加速解構文字再重整的能力,保持視覺到口腔的快速通關;當說話/白上了韻,成為歌的型態,歌唱訓練能激活演員的聲音及情感,「歌」張揚著情緒。於是,演員處裡的劇場文本種類,就這樣,也從簡單地模仿上述的各種日常情況,到艱難地把各類型作家的文字作品講出唸出唱出,於是,表演者對話術的掌握或文字的敏銳,如何將文本再轉譯為肢體、畫面、聲音,甚至把以上各元素做複合性的空間表述,需要很多的教育或自主訓練。
近三十年來,戲劇科班生的聲音及口語表達訓練,目前台灣與大陸開設「主持」 相關的科系,較多在與廣播和電視有關的學系,並認為廣泛的表演藝術訓練後,自然會啟發學生對各種話術能觸類旁通這樣的概念,而「說話」這門藝術目前尚未構成為一個系。當然原因非常複雜,除了劇本寫作與表演兩主修太涇渭分明(導致文本有時晦澀演員找不出對應的舞台語言,或演員文學素質稍差理解有限、想像不夠豐富)之外,在大學階段戲劇系的術科範疇內,也很少課程專門就聲音訓練給學生一對一個別的指導,因為聲音需要單獨個別聽,肢體可以大家一起動,當班上人數過多時,肢體訓練顯著比起聲音訓練成效更大;更因為文學直達人心,文字能說能嶄露的,有時演員就算掏心掏肺表演,那唸白聲好像就是比文字扁平了些。有時候很氣,文字躺在那什麼都沒做,可它就是比舞台劇漂亮莊重許多。
於事這幾年我在課堂中,開始整理、收集以前接觸過的說話練習,並認定教學裡應該要有一塊內容就是「說話課」:要求學生辯論、即興發展不同個性人物的所思所說、正負能量之人的言談、多話和少話的規定、直面讚美你的同學、模仿、分析語言……等等。
許多劇場同業朋友練了一二十年的身體,總是專注且有毅力地習得各種肢體原理、上各種身體課、各種舞蹈武術瑜珈雜耍技藝都懂,且能東西方融會貫通,但對台詞表達的說話上,卻始終覺得得徒法煉鋼,就像高中舞蹈班的學生剛升上戲劇系說「我想把話說好」這個初衷到後來還是只有初衷。劇場演員自行練功,直到陸續接觸到音樂劇、喜鬧劇、莎劇,一些聲韻、節奏類型化的風格之後,或接觸電視電影鏡頭表演、甚至錄製歌曲、後製配音等等工作後,慢慢自行融會了控制聲音、掌握台詞、運用複合式地「說」的許多技法。我常想起,我有幾個中年演員朋友,多年潛心鍛鍊身體,永遠練功保持最佳狀態也追求身心平衡,但他們在台上也越來越少講話,我常想「他會不會再也沒機會練習在台上把話說好了?」。
(原載於《文訊》410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的網紅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借問一下 - 台灣人的FAQ S2ep.23 [假abc543] 新官上任:空降老闆與Z世代的距離 (放鞭炮)Tony Wu 找到工作了🎉 在他新官上任三個月後的今天 決定來分享最新動態(吐苦水) 雖然找到新戰場,但不再是熟悉的飯店產業 雖然團隊很大,可是怎麼每個年紀都那麼輕 90 後的千禧...
「禧元堂老闆」的推薦目錄: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禧元堂禮盒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禧元堂禮盒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老行家燕窩、禧元堂媽媽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老行家燕窩、禧元堂媽媽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燕窩ptt 的評價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華陀扶元堂ptt - 藥師+全台藥局、藥房、藥品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禧元堂老闆 在 [交易] 禧元堂超微極細珍珠粉- 看板Taina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禧元堂老闆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論是文藝或藝文,我都沾不上邊,非常感謝 #明道文藝 前陣子邀稿,讓我想起高中時因為朋友是校刊社社長,我經常振筆胡亂投稿的日子。《明道》這篇文章已經刊登在 11 月號了。寫疫情底下我如何享受倫敦生活,如何觀察這座新舊交融的美麗城市。應該大多數人沒什麼管道可以讀到,在這邊貼出全文吧:(讀不了這麼多字的,看看照片也行ㄅ
標題:疫情下的老時光、新日常、慢靈魂(寫於九月)
早上出門買菜時,看見地鐵站旁出現了一個好久不見的身影,穿著細格紋襯衫的微胖男子將蔬果擺得整整齊齊:一捆捆鮮綠蘆筍躺平、紫得油亮的圓茄朝氣滿滿、盒裝草莓綻放潤紅,另一側還有金髮阿姨叫賣著黃紅橙藍的鮮花,有點髒亂的車站出口卻在一角鋪展春日。
上一次看見這景象,是六個月以前。
隨著這場大流行病肆虐全球也超過半載,本來已經習慣了空蕩蕩的街頭,如今隨著封鎖政策漸漸鬆綁,反而不太習慣人流再次回返。說來也真奇妙,這位蔬果攤大哥在數間超市的夾擊下不知怎麽生存下去的,右側是中產階級愛逛的 Waitrose、左側是小資族和家庭必備的Sainsbury’s,鄰近還有學生省吃儉用的好夥伴 Iceland,再往前走一點有日本小鋪、韓國超商、土耳其人開設的雜貨店。小小的社區裡,天天上演著零售戰爭。
回想時序入春之際,全城封鎖前夕,倫敦人跟緊了世界潮流也開始到超市囤貨。那時我每天下班趕去採買,換來的是架上稀疏零落的景象,麵粉、義大利麵、雞蛋、衛生紙被掃蕩一空,忽然有種以前在台灣,颱風來臨前大家急忙去儲備糧食的既視感。幾天之後,政府推出新政策,限制每個人購買特定商品的數量,各大超市的 CEO 紛紛發出電子信和社群媒體貼文,希望大家為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著想,別買走了他們的所需分量份量。儘管如此,疫情初期往往出了超市,依舊雙手空空,該如何是好?
靈機一動轉而前往不遠處的 Corner Shop(轉角店)
走進店內,孟加拉裔的店主老神在在地望著櫃檯旁的小電視,眼神跟我交會了一秒便移開,我直接走向雞蛋區和衛生用品區,廁紙和盒裝蛋奇蹟似地貨源滿滿,我轉頭問老闆怎麽做到的,他終於露出了微笑:「被你發現這個祕密了。」我隨手抓了幾盒去結帳,回家後趕緊跟朋友們分享這個好消息。過了一陣子後,似乎有許多人跟我一樣也察覺到傳統雜貨鋪的魔力,不少媒體開始推出專題報導,帶領許多大城市裡的千禧一代溫習這個老朋友,BBC 文化版形容這些轉角店是「疫情下的安心慰藉」。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急需重建家園、復甦經濟,各國人民紛紛前來填補勞力缺口,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率先大量登場,接著 70、80 年代又有土耳其、以及當時甫加入歐盟的波蘭加入移民風潮。漸漸地,英國各大城市包括倫敦,小店林立,異國風味遍地開花。然而,對移民族群來說,早期經營轉角店並不容易,當時社會風氣保守、英國人口仍以白人為大宗,種族歧視的現象頻傳,飄洋過海的外來遊子不但在職場上不被接受,就連開個店做小本生意也會遭遇侮辱、打劫。
兩年前,BBC 新聞主持人 Babita Sharma 以出身印度裔轉角店家族的身份,出版了一本關於英國 Corner Shop 的作品。書裡她精準刻寫了南亞家庭在英國社會下所存在的刻板印象,並驕傲地為這些數十年來不眠不休、替社區鄰里服務的轉角店老闆喝彩。Babita 多年來致力於喚起大眾對轉角店的回憶,更曾在 TED 演講上講述這些轉角店如何在多場英國大選中,被兩黨候選人作為選票操作的工具。空間不大的轉角店,被貨品堆得擁擠,不如大型超市的明亮開闊,卻帶領近代英國度過一場場幽暗難關。在移民來臨之前,轉角店便已存在,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也來自轉角店家庭,因此它在某些老英國人的心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堅毅存在。
全年無休的 Corner Shop 什麼都賣,有些甚至是 24 小時營業,賣民生用品、菸酒、報紙、蔬果、醬醋油鹽,當然也多少進口家鄉特有的食材,就這樣成了餵養世代、矗立數十年的萬應「柑仔店」。我特別喜歡去那裡挖寶,看看不同家賣的印度咖哩角(samosa)、中東香料、奇異的外來水果或是又大又甜的高麗菜。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外地人來說,初踏英國土地的前幾個月,總喜歡往光鮮亮麗的超市跑,就像以前在台北也偶爾跑去松青或 101 樓下採買異國食材,以為這樣就能沾沾和風洋氣。幾年下來,我漸漸體會到傳統小店的魅力,在疫情底下更是如此。每一個 Corner Shop 都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無論對當地居民或是經營者家庭而言,都承載著許多的成長回憶,這是在連鎖超市蓬勃發展的英國社會中,一個令人著迷的元素。
在老時光的對立面上,是新興鮮奇的訂閱消費。
記得兩年前剛搬入東倫敦某一新建大樓的那天,還來不及整理凌亂的家當,推銷員就上前敲門。他來自倫敦這幾年盛行的「蔬菜盒」訂閱新創公司。看起來像大學生的義大利男子熱情介紹,月付一定金額,自由挑選分量份量及食譜,客製化的食材箱就會固定送到家門口,按照隨附菜譜的簡單指示一步一步操作,廚房新手也能端出美味佳餚。對於生活忙碌、不諳烹飪、加上喜好追求新鮮的英國人來說,這樣的服務近幾年十分受歡迎。我最後沒給他捧場,但這幾個月確實也在 IG 上看到不少朋友驕傲地展示自己的廚藝成果。
封城期間外出不便,幸好我原本就趕上了這波訂閱經濟潮,有一陣子都不需要煩惱民生必需品何處買,自從改為居家辦公後,甚至最長達三週都沒踏出家門過。早晨睡醒,微涼五月還需披上薄薄的針織衫,打開門檢查有沒有包裹,可能是咖啡豆、洗衣膠囊、燕麥奶、雜誌、環保衛生紙、或是一大袋白米。初試訂閱消費,是在電商巨人亞馬遜的網站上。剛來唸書的那一年,嚐到了網路購物的便利及美妙,什麼東西都往購物車丟,後來發現結帳時有個「月訂購制享優惠」的選項,便開始估算自己使用特定用品的分量,打開訂閱經濟圈的大門。過了一陣子,覺得這樣實在不環保,便開始上網找了不少主打環保的公司,儘量挑選可回收、可分解的包裝材質,然後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嵌進了這條新型經濟鏈。英國人鮮少像台灣一樣安裝方正的信箱,郵差快遞會將信件放進家門上的扁長投信口。那包裹怎麼辦呢?這些聰明的生意人便儘量把體積小的產品,做成符合信口的包裝。瘦瘦平平的紙盒內,裝的是百分之百可生物降解的洗碗機膠囊,裝的是倫敦自烘直送的咖啡豆,然後流暢地滑入維多利亞百年老屋的投口。人人都說,倫敦是新舊交融的迷人城市,我眼中的新舊交融,指的不是建築,而是上述這段體驗。
這一年倫敦人的一大收穫,應該就是發掘住家附近的各個公園。
封城稍微解除後,某一次與同事視訊會議時,各自分享近期怎麽度過週末,每個人不約而同地說:走遍家裡附近的綠地。公園是英國都市中極其重要的公共空間,大倫敦地區更有超過一千座公園,整座城市有 43% 都是綠地。作家崔維斯‧艾伯洛便提到,城市中的公園可以被視爲是英國鄉村田野的縮影,提供給都市人一個親近英國郊區的好機會。首相強生在封城初期呼籲大家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但鼓勵大家可以適當前往公園運動。出不了城,無法度假,公園真的成了倫敦人這段期間享受慢活假期的好去處。我住的區域正好在西北倫敦兩大綠地之間,往東走有攝政公園(Regent’s Park)及櫻草花山(Primrose Hill),往北走則有漢普斯德荒野(Hampstead Heath)。因此每到週末,只要去逛個一回,便能感受到有別於囂鬧街廓的閒適風情,這是我認為住在倫敦最英式的生活步調了。
櫻草花山顧名思義有個小山,生長在台灣的你如果見到它本尊一定會撲哧一笑,隆起小丘的海拔高度只有 64 公尺,卻已經是不少倫敦人來這遠眺天際線、欣賞跨年煙火的好位置。為了避免搭大眾交通工具,我第一次嘗試徒步走到那裡,沒想到意外路過了一個從未見過的 ㄇ 字形社區,靜美小屋排排坐好,外觀漆成了色調淡雅的粉藍橙黃,不張揚、不傲嬌。中央有個小公園,穿著飄逸長裙的女孩在椅凳上翻著書頁,對面的老夫婦戴著口罩瞧孫女盪鞦韆,零星幾隻小貓乖乖地讓路人撫摸,我也伸手,忽然一旁的陌生小女孩用英文對我大喊,「你要小心,牠上次抓傷我妹妹!」
又某一日,我去了漢普斯德荒野。漢普斯德是個精緻昂貴的社區,與櫻草山丘區域相同,有不少名人都置產在那。這樣的氛圍,與「荒野」二字確實成了對比。其實它一點也不荒涼,是個佔地 96 萬坪的超大公園,內有露天游泳池及池塘,而且同樣有個不高的小山丘,名為國會山(Parliament Hill),站在制高點上可以將聖保羅大教堂、碎片大廈等地標盡收眼底,整片綠野更是文人墨客汲取靈感的地方。綠蔭結群、老樹聳天,彷彿被一座諾大森林環抱圍繞,偶有薄霧襲上,偶有金光穿透葉縫灑落,瀕臨頹圯的磚橋被綠植喚醒,樹午寐風之下,彷彿能聽到老倫敦鼾息的聲響。噗通一聲,白日夢會被遠處泳客的跳水動作給戳破。
疫情肆虐確實惱人,平時我自認在倫敦的生活適應良好,並無生活在「他方」的彆扭感。然而在這場全球災難底下,島嶼的優異表現自然是讓我特別想家。幸好古老城市是座摩登大都會,有探索不完的街區、有踏尋不完的綠地、有永無止境的人文故事可以窺聽。
吳爾芙曾說:「找不到足以比擬倫敦的另一個地方了。」我是這麼深信著。
_
IG:https://instagram.com/london.nanzh
禧元堂老闆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就係香港實習同學BackstageStory #Jess篇
一
土瓜灣道和落山道交界有一間連鎖服裝店。服裝店所在的建築是一幢商住兩用的唐樓,紫白相間的漆下仍有凸出的舊招牌-「阜生大押」,當舖獨有的盾型標誌也藏在漆下。在現存的事物中發現舊物,如同一局找不同遊戲,那些線索既諧協於生活之間,又隱然透露一絲不安份,牽引我們與過去的人與事相見。節物風光不相待,我們不停游移在時間長河之中,唯有靠某些共享的記憶和經驗紥下我們的根。
二
那天大雨,我匆忙跑到美景街的甜品舖避雨,叫了一碗燉蛋,一串魚蛋。往北角的船六點零五分開。我要親身搭一次,確定資料無誤。禁堂食令正實行,甜品舖六點鐘後不能堂食。有客人特意兜來土瓜灣買一碗糖水,然後驅車回元朗。老闆娘手腳絲毫不停,牛柏葉未熟,一係你食東風螺?老闆娘隨手執一串東風螺扔在膠碟上,拿湯勺將沙嗲醬淋在面頭。鄰座的地盤佬說起昨午要在公園食飯,我和老闆娘同仇敵愾地說限堂食令的不是。六點鐘,我準時埋單去搭船。暮雨中土瓜灣像一堵透風的矮牆,夾在半島豪庭和翔龍灣之間,毫不起眼。
三
馬頭角道上有三四個棕衣的交通督導員,趁午飯時間大派牛肉乾。旁邊的十三街車房眾多,但這區泊位疏少,馬頭角道三線行車,左右兩線總是泊滿的。派罰單的人甫出現,瞥見的南亞裔車房工人馬上大喊︰「抄牌啊!」他從最東的鶴齡街跑到最西的龍圖街,重複高呼「抄牌」。其他街坊亦爭相傳告,十三街一時間只能聽到貫耳的「抄——牌!」、「抄——牌!」。然後從窄街中湧出幾十位車主,不到三分鐘,大半條馬頭角道車去路空。
四
有時候外人才有賞析香港獨特之處的慧眼,而我對香港一切都習以為常。有幸來《就係香港》實習,學會在平凡的物件、人事中發掘、連結,讓再普通不過的日常也有了意義。我們總是在消失前的一刻才後知後覺,想要珍惜,但無論如何情懷不衰,總有些刻意的斧鑿。提到土瓜灣時,人們要不是展望鐵路落成後的大變動,要不是懷緬重建的一切,而此刻尚在上演的人和事,反被忽略了。起初因為性格使然,不擅交談,主動要求撰寫資料搜集較多的部份。但再多的資料也彌補不了感情的蒼白,最終還是一再落區,和居住當地的人攀談,增加第一身體驗。在中環價值動搖的時代,我們永遠不夠故事填補精神的缺失。當我們在物質以外有了故事,也就能藉以觀照我們的處境。
懷著「何謂香港」的巨大問題而來,最終當然沒有答案,但實習過後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已足。
#REmap #社區脈絡 #尋找故事 #以人為本 #土瓜灣
---
Jess Chan,千禧年生,廢青。
歡迎訂閱
http://shop.beinghongkong.com
#就係香港2020秋季號
禧元堂老闆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借問一下 - 台灣人的FAQ
S2ep.23 [假abc543] 新官上任:空降老闆與Z世代的距離
(放鞭炮)Tony Wu 找到工作了🎉
在他新官上任三個月後的今天
決定來分享最新動態(吐苦水)
雖然找到新戰場,但不再是熟悉的飯店產業
雖然團隊很大,可是怎麼每個年紀都那麼輕
90 後的千禧世代、Z世代已滲透辦公室
於是管理成為許多社會化老闆的新挑戰
要協同這擁富個性的群體不容易
單憑糖果與鞭子並不一定能奏效
個人意識超強👉讓溝通管理出了問題
不屑尊重專業👉讓權威認同無法連結
▶有趣才理會、有獎勵💰才肯做
▶有道理又怎樣、敢衝才尚青😎
這新創品牌的Team讓Tony又驚又累
驚訝是怎麼來了一群年輕時候的自己
累個半死的是一把年紀還得手把手教
Oh well~這一切是不是他自己說的現世報🤷
還是避無可避,你公司也一堆新新人類呢😯
聽聽我們兩個職場老番顛怎麼惋嘆😫
到IG追蹤《借問一下》一起取暖吧
🚀借問螢光筆捷徑
(01:10) 新的團隊都是囝仔屁👨👦👦
(02:30) 領導風格👀被看透了嗎
(03:35) 學習和猴子🐒開週會
(07:30) Rap一下開會該有的態度
(08:10) 馬屁要怎麼拍的正確
(10:20) 終於隔空交火開幹💣了!
(13:10) 做人 vs 做事哪一個重要
(14:00) 說到底👉職場就是「關係」
(15:00) 小道消息表示我很罩🕵️♀️
(18:00) 1:30pm 真的ㄍ一ㄥ不住💤
(19:20) 問問題💡才是智慧的表現
(21:05) 😎 Call me the boss!
(22:15) 舉手之勞👩💼變身電梯小姐
(23:20) 老闆請幫我買一手啤酒🍻
(25:35) 文青姊最拿手是「洗門風」
(26:50) Tony 對團隊的暗藏測驗🔎
(28:30) 一直強調自己很硬🗿的Tony
(29:05) 顧大局的點心麵🤷♂️
(29:55) 來一場暗黑的逼退如何🛡
#借問一下 #老闆 #z世代 #空降部隊 #職場 #工作 #開會 #會議#meeting #拍馬屁 #領導 #小道消息 #飯店業 #新創 #關係 #管理 #台灣人的FAQ #假abc543
---------------------------------------------------------
洛杉磯文青姊 vs 台北阿J 的 Podcast▶「借問一下 台灣人的FAQ」是橫跨太平洋 mix and match 頻道,從職場文化、社會百態、思維模式、金融圈探勘、各界專家專訪到日常生活小品,無所不在陪伴你
.
快至各APP跟風訂閱▶IG追緊緊我們的日常
Instagram 搜尋:借問一下 https://www.instagram.com/excusemejwes/
.
🎧頻道單元:
借問一下》文青姊+阿J職場秘笈來練功
.
©文青姊單元
假abc543》文青姊+東尼放洋姐弟來喇賽
姐達人》文青姊蒐集各界職人來自介
Cast Talk》文青姊 feat. 嚴選玩伴來聊天
.
©阿J單元
人生奔四大小事》阿J夫妻近奔四來分享
係金欸小學堂》阿J金融業面面觀來解鎖
.
歡迎試聽,按下follow,每週持續更新、絕不發懶 https://linktr.ee/excusemejwes
無時差feeding 好料的、好玩的、啟發的、起鬨的,絕對是紓壓好選擇
禧元堂老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入冬,元朗金輝徑總有羊腩飄香,人人圍着大坑渠旁的一間外賣小店,不需問價,羊腩裝好便遞上鈔票,記者作為一個外區人站在旁邊,嗅到的,不是羊腩香,而是一份屬於元朗人的客情。老闆幹叔,今年已經六十有五,跟不少五六十年代的人一樣,當年隻身偷渡來港拼搏,心口掛個勇字,歷經大起大落,現在陪着他的,就是元朗這間賺不到大錢,卻換來一身痠痛的牛腩小炒店。
幹叔十多年前到元朗開鋪,舊址在又新街,因租約問題,數年前搬到來金輝徑。因一次機緣巧合下,客人傳授了燜羊方法,隨後再經不斷改良,成就現在的招牌羊腩,「不是我厲客,是客人厲害,他們就是我的師傅。」每天回鋪第一件事,就是弄他的獨門燜羊湯汁,菠蘿、竹筍、木瓜、馬蹄,廿多種天然食材熬製,不加味精熬足八小時。坊間製羊腩煲,多用雪藏切件羊肉,幹叔則堅持用原隻新鮮黑草羊。「外面會刨羊,刨完再溝澳洲羊,澳洲羊只得肥,很羶的,我一定要用原隻,燒完破開牠再煙燻,才能把味道迫入。羊腩羊腩,腩當然要好吃,但我的羊,連骨也精彩。」的確,這裏羊肉件件入口柔軟,鮮而不羶,連骨也有香氣。
羊腩為幹叔打出名堂,亦令他蒙上冤屈。前年,他如常把燒毛後的全羊放在店外攤凍,竟被人誤會為賣狗肉,未經查證,先被人拍下照片放上網絡公審一番,警察未上門,議員先拍門,隨後再有十多個部門上門擾攘,停業受查,生意影響不在話下,嚇得這個老人家連行出街也怕被網民喊打。「現在那些網絡世界,弄得我滿腔眼淚,今年也沒了四隻牙,冤枉啊!」可幸,香港地有心人也不少,有熟客頻頻到店幫襯,香港仔、鴨脷洲、九龍、大埔、屯門,人人都說,阿陳,你要撐住,才令他堅持下去。事件擾攘近一個月,最後由食環署發信還清白,這場賣狗風波總算告一段落。
「一起床就要開始想東西,停不得,很累人的。」那天跟做訪問,莫說吃飯,廁所也不見他上一次。十時許起床開始預備,燒羊斬羊熬汁煙燻,每天工作十六小時,拉閘了,就在上層一個連床也放不下的小閣樓睡覺,日子就是這樣過。「我不是想住這裏,而是沒有辦法離開這裏,我住九龍,這樣一來一回怎麼搞,所以我太太經常怨我的,但有甚麼辦法,命水生成這樣。」他笑說。
「人間有情在心中,勤力奮鬥在民心」是貼在大鐵閘外面的一幅殘舊墨寶。幹叔本名陳社幹,當中無文樂二字,子女亦不叫文樂,但招牌卻寫上文樂,到底文樂是何許人?他謂:「文樂的文實意為民,是民間有樂趣的意思。」走過花甲之年,歷過人情冷暖,上過高峰,跌過低谷,吃過甜,亦嘗過冤屈,最後他繼續選擇相信,人間有情,民間有樂趣,可能亦因如此,他才會捱到一身傷痛,都繼續守着這個帶給他人生樂趣的地方。
採訪:張靜雯
攝影:葉天榮
文樂美食小炒王
地址:元朗金輝徑33-41號金禧樓地下1號鋪
電話:2760 081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am-11pm
詳情: http://bit.ly/2I7k2b3
#元朗 相關影片:
元朗33年溫情茶餐廳一家三口撐起 凍飲免費添飲 老闆:最緊要幫到人,最開心見到學生添飲
(https://youtu.be/D-rTlr1fbCM)
元朗美食炒飯王 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638元朗放題 食客狂數食材平價又唔新鮮 日菜顧問實試:好多係急凍貨(https://youtu.be/aUZducin3AY)
元朗4個80後兄弟班開西餐 蝕足半年: 艱苦當磨練 意粉堅持每日新鮮手搓(https://youtu.be/lqlyB9ZXi6Q)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元朗美食 #元朗羊腩煲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禧元堂老闆 在 老行家燕窩、禧元堂媽媽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禧元堂燕窩膠原飲ptt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FlemingTsai也提到今年過年不會返鄉年節禮盒改用寄的因為幾個親戚都準備迎接虎寶原想乾脆統一訂燕窩禮盒又 ... ... <看更多>
禧元堂老闆 在 老行家燕窩、禧元堂媽媽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禧元堂燕窩膠原飲ptt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FlemingTsai也提到今年過年不會返鄉年節禮盒改用寄的因為幾個親戚都準備迎接虎寶原想乾脆統一訂燕窩禮盒又 ... ... <看更多>
禧元堂老闆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雙禧迎秋、中秋好禮送】 即日起到9/19止只要點讚分享此則訊息到自己的臉書塗鴉牆, 就有機會抽到"禧元堂現燉燕窩"一瓶(每瓶價值$3850, 共五名), 得獎名單預計9/26前公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