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也能拍成紀錄片嗎?還可以得奧斯卡?
今天就是要來介紹這樣的影片:2019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月事革命》。
月經在印度仍是個禁忌且污名化的存在,經血被認定是不祥不潔之物,月經來時不能進寺廟參拜、要被隔離、課堂上當然更不可能教授月經的知識。在片中的小鎮Hapur,女性甚至無法獲得充足的衛生用品以至於經期來時根本無法出門,喪失了教育機會。
來自聯合國女性地位委員會的英文教師看見了這個需求,募資購買了一台縫紉機,讓當地婦女可以自製衛生棉,滿足生理需求,其中一位女生也靠著販賣衛生棉賺取到進修的學費。短短的影片深刻傳遞出印度女性的日常困境與無奈,但也看見她們努力翻轉命運的力量。雖然印度離我們很遙遠,社會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但看完仍有不少感觸。
首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導演在片頭詢學問印度男性什麼是月經,大部分的人只能勉強擠出一句:「啊!那是一種只有女人會生的病」。
他們不知所措的表情有點好笑,也勾起我的好奇心,因此詢問幾個非醫療圈的男性友人:「月經是什麼?意義又在哪?」
結果,有人搶答「我知道月經是紅色的,不是藍色」、「月經就是一團血」;也有人說月經來表示小女生可以懷孕,根據月經可以算安全期,但是沒來就要小心是中獎了。聽到這,我忍不住搖頭想輕浮地回一句:「去年底算安全期,這個週末剛好可過父親節」。對比印度,台灣男性對月經的了解好像也只有好一點。
我也注意到他們也不約而同表示,伴侶月經來、情緒差要特別小心不要踩雷,凡事多忍耐。這種說法乍聽體貼,不過倘若過度延伸就成了「她會暴躁一定是大姨媽來」、「妳不要那麼兇,是月經快來了喔!」彷彿女人所有的憤怒情緒都是因「紅的來」,而背後生氣的事件常常就這樣被忽視、被否定。甚至我也有朋友因此怕被貼上月經來鬧脾氣標籤,對各種不滿只能隱忍不敢發聲。
因此我也詢問我先生,難道我月經來脾氣會不好?這樣貼女生標籤對嗎?他只有冷回說:「身體不舒服情緒當然不好,扯東扯西何必。真不舒服就吃藥休息。況且妳每天都在憤世忌俗,不關妳的事妳也生氣並沒有週期性,我又不是住海邊,不要理就好。」
聽完他的回答,我只有翻了一個白眼默認。但仔細想想,確實經痛和爆血會讓我容易被激怒,但這不表示我生氣的理由毫無根據。反過來,過去我就常利用這個情緒敏感時刻吃顆止痛藥,躺在床上休息放空,什麼事都不要管。倒也算是苦中作樂的一種吧!
回頭看台灣,雖然我們醫療資源充足,藥局隨手可買止痛藥、九成以上的我們也有能力負擔各種生理用品,從棉條、護墊到月亮杯、月經褲。而這陣子疫情風暴下,也有NGO(小紅帽)團體提供弱勢族群免費的衛生用品。但以保護為名,月經仍帶給我們很多限制。月經來不能拿香、不能去看鹽水蜂炮不然會被炸、不能吃藥以免會越來越痛、不能運動不然子宮會下垂......這也難怪其中一個男性友人回答完月經是什麼,毫不猶豫的告訴我「下輩子我才不要當女生,既要應付月經,又要被一堆莫名其妙的框框限制!」
「恩,你答對了,所以我才寫了無框身體啊!」
當然我也不會過度樂觀,認定所有人看了「無框身體」後就此扭轉所有月經迷思,放心自在地和身體相處。對照今日印度,也不可能因為一座奧斯卡就翻轉了女性的地位。因為觀念的更新本就是細水長流,進步的過程中還需得討價還價,但不做點什麼,改變就永遠不會發生。
最後我要分享來自奧運場上,暖心安慰小戴且致力於性別平權、消除月經歧視的印度羽球國手辛度說的一句話:「切記別讓月經這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成為妳夢想的絆腳石。」
月經不是病,經期來的時候妳還是妳自己,做什麼都可以。
子宮下垂不能做的運動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民瘋奧運,網路上篇篇發文也幾乎都與賽事沾上邊。有平日不關心體育的政治人物搞錯選手運動項目還跟風發祝賀文,也有大企業家呼籲政府應該給金牌選手一億獎金,才能改善運動環境。其中一則發言特別令人驚訝,引起一陣譁然。一名身為運動相關產業的「學者」在恭喜郭婞淳奪金之餘,竟說「舉重特別容易受傷,且訓練過程不人道,因此已開發國家早已不重視,尤其女性骨盆結構不同,特別容易受傷,重則無法生育,讓他非常心疼。如果郭的金牌是跳水、體操該有多好」。很多網友看了紛紛批評他的言論不僅不符合運動科學,還很歧視。雖然作者不久後就刪文,但身為一個有在「練」的婦產科醫師,還是忍不住回應。
首先,競技運動絕不能和一般運動混為一談,運動員的訓練往往得不斷挑戰極限,而不單是以健康為目的。嚴重的運動傷害在各個項目都可能出現,只是好發部位不同。好比就有跳水選手因壓力衝擊造成網膜剝離;體操選手摔地造成頸椎骨折、下半身癱瘓;郭婞淳也曾在練習時右大腿不慎被槓鈴砸傷,導致肌肉嚴重撕裂傷。而這樣的傷害男女都一樣,可沒有在分性別的。
然而就是因為這樣的潛在風險,選手在訓練的安排上絕不只是土法煉鋼的拼命練,還得兼顧飲食、按摩放鬆、恢復甚至心理諮商,也就是所謂科學化訓練。即便其完整程度可能因選手的資源、待遇不足而受限,但任意地以「非人道」三個字指控舉重訓練,我認為實在有失公允也毫無根據。
@@舉重真的會傷「生」?
再來,舉重是靠下半身爆發力、純熟的重心轉移技巧將重量舉過頭,又不是直接把幾百公斤的槓鈴壓在骨盆,何來傷骨盆之有?即便男女骨盆結構確實不同,但也沒任何證據指出女性骨盆就特別脆弱,不適合高強度訓練。規律訓練下,女生也可安全地扛起比男生更大的重量。
更何況,骨盆有沒有受傷和能否生育並無關連。我就曾幫嚴重車禍導致骨盆骨折的女性接生,接生過程並無特殊,結果也非常順利。
不過,也就是這樣似是而非的評論,讓許多人認定女性練重訓會傷害到下半身。尤其是閉氣用力會讓子宮下垂受傷而影響生育,甚至用威脅的口氣說「妳現在練得很開心,以後老了就知道慘!」每次我都很想大聲的說「到底是慘在哪?拜託,子宮和女人一樣遠比你想像的強壯。」
事實上,子宮位於骨盆最深處,是最不容易受傷的器官,造成子宮下垂最大的原因也不是重量訓練,而是懷孕時不斷長大、天天壓迫骨盆底肌的胎兒。
而女性更年期後因雌激素低落,骨質、肌力也會流失的比同齡男性快,再加上平均餘命又比較長,因此女性長輩往往較容易罹患骨質疏鬆、肌少症,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要逆轉這種狀況,最有效的反而是重量訓練啊!因此,這些年來,我常開玩笑地說,為了促進健康,女生不一定要懷孕,但是一定要重訓!
其實運動不分性別,槓鈴前不分男女。從1900年巴黎奧運首度開放女性選手參加以來,女性參賽的比例越來越高,項目也更多元。今年東奧有近一半的女子選手,其中不乏有媽媽、孕婦參賽。且這次也增加了許多男女混合項目,好比混打羽球、桌球。我想對於運動,女生要的不是不知所謂的心疼,而是能運用身體從事她熱愛運動的自由。
#別來告訴我怎麼做我自己的身體我最懂
更多女性身體知識,請參考我的新書『無框身體』。
線上分享會目前熱烈報名中!
子宮下垂不能做的運動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有媽媽和我反映,快要生產了 但醫院附設的月子中心臨時被徵召做武漢肺炎專責病房,讓她不知何去何從,深怕沒去月子中心會手忙腳亂、做不好月子錯失產後調理身體的機會,更影響往後的健康。
還是要先澄清一下,坐月子最主要的意義就是讓身體休息、促進產後恢復。但坐得好不好,都跟長遠的身體健康並無關聯。而「坐月子」在我看來,最主要的目標包括三個:
1.確保惡露排出、傷口恢復
不論生產模式,產後恢復的重點都是在傷口的照顧、觀察是否癒合良好。在月子中心的好處是,會有護理師天天巡房檢查傷口,觀察惡露量是否過多,通常也會定期安排駐診婦產科醫師供媽媽們諮詢。
不過其實不去月子中心,媽媽也無須擔心。因為產後傷口癒合不良其實極為罕見,且出院前醫師也都會初步確認傷口癒合是否正常,並安排產後兩週回診確認傷口復原狀況。若是剖腹產,在拆線時也會指導該如何更換敷料。這時惡露的量也慢慢減少。護理師出院時也會提醒如和觀察及照顧傷口。
因此,只要出院時,了解如何照顧傷口,就算居家也可以坐好月子。
一般來說,出院後2~3週左右,會陰部傷口若仍有腫脹、拉扯感,或如廁時尿道口會感到酸漲,因此出院前都會預先開好止痛藥,軟便劑降低痛感,另外也可利用溫水坐浴緩解疼痛。剖腹傷口則是在腹部用力時(如打噴嚏、大笑)仍可能有拉扯的痛感。出院時,要問清楚手術醫師何時可以正常洗澡。(通常是術後一到兩週。)
另外,產後惡露仍會製造排出,並非一次性排完,因此為避免血凝沾黏產褥墊導致外陰受傷,影響癒合,建議如廁後用溫開水沖洗會陰傷口。
@@@@產後六週,通常子宮已回到骨盆腔,惡露也已轉成褐色、少量,,但若發現傷口化膿、有紅腫熱、發燒,或惡露暴增、大出血等狀況,就應立刻回診。
2.飲食盡可能餐餐均衡、健康
傳統觀念對坐月子期間飲食有諸多禁忌、讓人覺得好像非得吃特定的月子餐才行,但其實月子飲食並無特別,就是均衡健康飲食。頂多是為了幫助傷口恢復,可將蛋白質攝取比例從20%調高到30%,以碳水:蛋白質:油脂=4 :3:3去分配熱量 。再來就是因母乳裡含有許多鐵質鈣質,因此媽媽需注意這兩樣營養素的補充,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週吃一到兩次紅肉,每天有喝牛奶,或是繼續使用孕期綜合維他命也可行。
而月子中心的好處在於有人定時送餐、幫忙計算三餐營養比例,相較方便。但若家裡有人可以準備家常菜又何樂不可?即使沒人幫忙料理,再現在各大外送平台方便選擇又多,也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
唯要注意不要熱量不足(不用刻意計算,可觀察體重,每週不宜下降速度超過1-2公斤)以免導致產後落髮增加、精神情緒不振、免疫力下降。另外注意避開過度油膩的炸物和酒精即可,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禁忌根本毫無根據可以置之不理。
3.充分的休息、適應育兒生活
充分的休息也是產後恢復重點之一,只不過新生兒的作息可不是大人能掌控,雖然永遠是吃奶、排泄、睡覺三件事循環,但新手爸媽一開始確實很難掌握節奏。有時候寶寶忽然無法睡滿四小時、有時尿布換了奶也喝了仍哭不停。很多朋友也曾開玩笑地和我抱怨,照顧新生兒根本比值急診、顧加護病房還累,尤其是她對寶寶的哭聲特別敏感,一點聲音馬上秒醒,根本每晚徹夜未眠。
月子中心的好處就是累了可把寶寶推回嬰兒室,不用在產後立刻面臨二十四小時母嬰同室的情況(不過,我還是會建議在離開月中前提早適應和寶寶睡過夜,避免返家後適應不良。)
除此之外,照顧新生兒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從頭學習,好比洗澡、換尿布、觀察大小便、臍帶護理等,月子中心在這方面就好像提供考前衝刺的補習班,可以手把手教會新手爸媽。
如果選擇返家坐月子,媽媽除了做好心理準備以外,最好在產前和隊友商量好如何分工,好比輪流和寶寶同房、太太餵奶時先生幫寶寶洗澡準備餐點做家事等。而現在網路資源豐富,育兒相關影片非常多,爸媽也可在生產前大致瀏覽過一遍,以免產後手忙腳亂。也可把握出院前嬰兒室提供的衛教,勇敢發問主動練習。
另外,針對哺餵母乳,有些月中會有配合的泌乳顧問、資深護理師一對一指導技巧,如果遇到塞奶、石頭奶、寶寶吸奶姿勢不正確,和媽媽乳頭不合等狀況時,也能有人立即協助。
因此針對不去月中的新手媽媽,我會建議要在產前預先找泌乳顧問諮詢,一方面了解可能遇到的狀況,二方面可在產後遇到問題時,立刻尋求協助。針對疫情,現在也有許多線上諮詢的服務,好比大力推廣母乳的毛心潔醫師,以及國健署一直都有的的哺乳專線(0800-870870)。
要特別提醒的是,不管在哪做月子都要盡可能保持活動,避免久坐久躺,才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骨盆底肌恢復,避免四肢產生血栓。另外產後也可持續練習凱格爾運動降低日後漏尿、子宮下垂的風險。
綜合以上,我認為居家坐月子也可以把月子做「好」,只不過需要事先找到正確的資訊來源。另外如果由長輩協助,建議在產前針對坐月子的各種細節,包含飲食、作息和生活習慣溝通清楚。我就曾遇過媽媽和我抱怨,婆家堅持坐月子連客廳都不能進,只能關在小房間,令她後悔不已、婆媳關係也瞬間崩壞。
疫情膠著,現在懷孕的媽媽一定比其他人更焦慮,產後憂鬱的比例也可能因此提高。我要藉此提醒媽媽的伴侶、家人和月中護理師多加留意媽媽產後的情緒,當她出現莫名低落、害怕、沮喪,哭泣不停,或行為舉止反常等狀況,立即給予關心或轉介專業人士諮商。針對產後憂鬱,照顧等議題我也會陸續直播分享,歡迎大家一起參與喔!
子宮下垂不能做的運動 在 子宮脫垂?漏尿?女生一定要知道的凱格爾運動!【SBD孕力 ... 的推薦與評價
孕力講堂#烏烏醫師#凱格爾運動【SBD孕力講堂ep.3】 骨盆底肌是什麼?產後漏尿問題可以用凱格爾運動來改善喔!來自【禾馨婦產科】的烏烏醫師, ... ... <看更多>
子宮下垂不能做的運動 在 子宮下垂-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 導致子宮下垂。這與婦女生BB過程損壞盆底肌、年紀大退化有關。「醫事通識」今集請嚟泌尿婦科專科醫生黃濤講解子宮下垂病徵、病因同治療方法,但多做盆底肌運動,有 ... ... <看更多>
子宮下垂不能做的運動 在 公開身體的隱藏疾病!子宮下垂能靠運動輕鬆改善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子宮下垂 靠骨盆運動輕鬆改善?!最新【醫師好辣】一刀未剪版▻▻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值班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