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看法不同,不代表誰不好
在家庭裡面,分享彼此的想法,常常變成「爭論」,而非「討論」。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一種很明顯的慣性思維,是「你表達跟我不一樣的想法,就是在否定我」。
「如果我們無法與自己連結,無法理解自己,無法覺察苦、恐懼和憤怒背後的成因,就無法與自身連結。如果我們無法和自己交流,又如何與他人交流?回到內在,連結自己的身體、感受、認知,以及苦。培養傾聽自己的能力,於是能夠傾聽他人。」
~一行禪師《怎麼連結》
事實上,我們自己對同一件事情,內在也會同時浮現好幾種想法。譬如,早上鬧鐘響了,我們可能會有「我還是好累,睡不飽,不想起床」、「可是等一下要上課,現在不起來,等一下會來不及吃早餐」、「可不可以請假?」……
但我們養成傾聽自己的習慣之後,這些微小的聲音,可以變得更清晰。去意識它們,然後有意識地選擇一個想法,幫助我們過好今天的生活。這便是跟自己的交流,覺知、連結、行動……
重點在,讓每個想法都有好好被聽見的機會。我們對自己的內在,保持開放與接納,也有關懷。
這種交流,如果有傾聽、有表達、有善意,就可以是一種溝通。可能是對自己的善意溝通,也可能是對他人的愛意溝通。
我們常常是先跟自己溝通,再跟他人溝通。所以表達的時候,如果要充分覺知,可以以「我」為主詞。
譬如說,「『我』想到上次醫生說你要少吃甜食」,這是一個「事實」層次的表達。如果代名詞使用「你」,可能會變成「『你』不要再吃甜食了!」
在我們的文化中,一開頭就使用「你」,常常後面會接著批評、評論、命令……。然而,我們腦中的想法,並非唯一的真理,更不見得是對方認知的「事實」,可是當我們把我們腦中的想法,強加到對方身上,這容易進入控制式的互動,而非連結式的互動。
被控制的一方,容易感覺被壓迫,容易感覺憤怒與委屈。很可惜的是,傳統上使用語言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權威者的權威。當長幼尊卑變得僵化,以傷害對方做為控制手段,就變成常見的選項。
傳統教養中,大人說話,孩子就是要聽從。但現代人更懂得尊重,知道想法不一樣,不代表誰不好。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有某種想法,跟最後採取什麼做法,也非必然,中間還有討論的空間。
自在分享彼此的看法,而不會隨意被批評、否定,這樣才好增進雙方的理解。可是,這種輕鬆又貼近的交流,並不是理所當然能在家庭中出現。
但好處是,現代的資訊流通廣泛,多的是教材讓我們可以刻意練習。譬如說,我今天跟一些朋友討論,跟我們親愛的家人交流想法的時候,可以在分享自己的看法之後,說「………,這是我的看法,我可不可以聽聽看你的看法是什麼?」
家人不一定能對我們保持開放的態度,也可能繼續批評、否定我們,這是對方的事。但如果我們有心要營造一個善意的環境,我們可以堅定我們的態度,並且持續傳達「我想傾聽你」、「我願意理解你」的意願。
我們願意傾聽,就是留一個空間,邀請對方進入關係。不管我們想傾聽誰,能傾聽自己是一個開始。
這星期五晚上9點半會進行贈書直播,預計探討一行禪師的《怎麼連結》這本書,很歡迎大家參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Henry 羅寶鴻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傳統打罵威脅的教養好,還是正向教養好?】-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最近有一位媽媽問羅老師: 「到底打罵威脅的教養方式好,還是正向教養好? 長輩都覺得只要用打罵威脅的,孩子都會馬上聽話, 覺得我們現在用的正向教養不切實際,不會把孩子教好...」 對此,老師在這次的影片裡面,詳細地為大家說明 傳統教養...
傳統教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給我惦惦
「閉嘴!」
「你給我惦惦!」
「囡仔人有耳無喙。」
……
傳統教養用各種方式,剝奪弱勢者的表達權、自主權。在傳統上,弱勢者通常是孩子,有時也包括女性。
孩子的自我傷害,有時被視為一種表達,被認為是一種對父母的抗議。沒有能力傷害父母的孩子,只好回過頭來傷害自己,要父母正視孩子的生存權。
傳統教養擅長用負面手段,通常配合體罰,再施加心理上的威脅、嘲諷、恫嚇、羞辱……,打擊孩子正常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內在感受,還有對外的言語表達。直接否定孩子「你沒有資格講話」,然後再強加大人的想法在孩子腦中,而且不容質疑。
更讓人氣惱的是,不少青少年都曾經對我反應過:小時候想說話,只要跟父母意見不同,就會被打壓;稍微長大之後放棄表達,父母反而要求孩子講話,不想講還會被罵「你是不是啞巴?!」。什麼話都是大人在說,光聽大人說話就飽了,假民主、假開明的狀況一再發生,讓人充滿希望又失望,反覆循環,乃至絕望。
最後還有大絕招,講理講不過孩子,還可以說「你這什麼態度,對爸爸/媽媽可以這樣講話嗎?」。孩子如果唸書唸得好,還可以說「花那麼多錢栽培你,就是要你這樣對待爸爸/媽媽嗎?」
孩子對於父母的講法有不同的意見,詢問「為什麼……?」的時候,一句「沒有為什麼,因為我是你爸/你媽……」,就好像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反駁孩子的任何道理。這種「特殊」的互動方式,這種義正嚴詞的態度,經過傳統觀念包裝之後,就好像具備了莫名的正當性。
呼應最前面的說法,很多種傳統教養中的互動都是叫孩子「閉嘴」,只是換句話說而已。
當弱勢方不斷遭受這樣的對待,就容易提高身心疾病的可能性。接下來如果有不珍惜自己,甚至傷害自己的相關行為,還可能遭到傳統教養繼續打壓,說成「軟弱」、「抗壓性低」、「草莓族」……,然後繼續忽視你的表達,繼續要你滿足大人的期待。
今晚跟桃園市衛生局合作,談自殺防治,我很在意的是:大人願不願意好好聽孩子說話,能不能還給一個人天生就有的表達權?
話能好好說,情緒有出口,孩子就不一定要用激烈的方式,讓父母師長正視。期待我們的文化能更多地學習尊重,並且認識心理疾病的發生,並不是當事人犯了什麼錯,別又拿這個來當成指責一個人的依據。
傳統教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死定了
「為什麼你不去死一死?」
「你下次再考這種成績回來,你就死定了!」
……
今晚直播要談自殺防治,剛好看到了這些句子,感到一陣心酸,都是在傳統教養中的經典互動。以前這種凶狠惡毒的話,都可以由父母毫無保留地對孩子說。
在傳統上,不那麼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視孩子要順從聽話;不那麼重視孩子能獨立自主,更在意孩子的可被操控性。那些被內化的自我攻擊,還有長年被刻意形塑的自尊心低落,以及脆弱的心理健康,都不利自殺防治工作。
一個在充滿愛與安全感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比較能承受外在環境的挫折失落,而依然保有自己的價值。但一個連生存價值都常遭遇否定的孩子,就容易因為犯錯與失敗,引發強大的自我攻擊與自我否定。
然後傳統教養還喜歡放大孩子的錯,但對於教養者不適當的行為,要不然就輕輕帶過,要不然就有種種合理化。這很容易讓一個感覺痛苦羞恥的幼小心靈,習慣性地將一切罪咎都放在自己身上。
而且以前的孩子被教訓,往往很看當時大人的心情,也就是所謂「看臉色」文化。一個行為可能今天做沒事,隔個幾天就被電得很慘,各種浮動的標準,都可以是照顧者那個當下的自由心證,偏心也就不奇怪了。
這種處境下長大的孩子,很難放鬆,回到家也容易被驚嚇,根本就不是「家是最安全的避風港」。以前又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不小心受了傷也是孩子沒保護好自己,被霸凌也要優先檢討自己,所以嚴格檢視受害者的風氣也盛行。這其實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沒得到足夠的保護,有苦也要自己吞下去,別去「麻煩」忙碌的父母,或者把自己視為一種麻煩。
要不然就是嚴格處罰,要不然就忽視你讓你自生自滅,「誰叫你不乖」、「不要來煩我」。有體驗過這種生活的人,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但有體驗過的人,如果沒有充分的覺知,還會認為複製這樣的模式對待下一代,如同天經地義,令我感到著實悲哀。
更辛苦的是,傳統教養特別打壓孩子的情緒,要扭曲自己、麻痺自己,最好轉頭不去看內在的悲傷與憤怒,這樣比較能不打擾父母而活下來。這樣跟自己情緒失連的孩子長大了,要學習用健康的方式表達與紓解自己的情緒,就會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
今晚跟桃園市衛生局合作,談自殺防治。剛好這段時間是孩子們開始上學第一個月,大學也慢慢準備開學,也許我們多重視一點孩子的心情與壓力,可以少一點在去年差不多時間,發生在我們文化裡那些殞落的年輕生命的悲劇。
傳統教養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傳統打罵威脅的教養好,還是正向教養好?】-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最近有一位媽媽問羅老師:
「到底打罵威脅的教養方式好,還是正向教養好?
長輩都覺得只要用打罵威脅的,孩子都會馬上聽話,
覺得我們現在用的正向教養不切實際,不會把孩子教好...」
對此,老師在這次的影片裡面,詳細地為大家說明
傳統教養與正向教養的差別,
以及現今這世代,老師認為哪一種方式比較適合。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https://cplink.co/yab6nz9d
傳統教養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教小孩要與時俱進!有一些育兒「過時做法」,很多人卻還在用!會有後遺症的,快進來看今天精彩大綱:
1、孩子都是因為没有打,才會不聽話!真的是現代父母人太好嗎?
2、哭,不能抱,會抱成習慣!黏人小孩怎麽帶?
3、孩子飯吃不好,喝奶補營養!奶這麼重要?
4、孩子二歲後還不太會講話,長大就會好!真的嗎?
5、發燒要趕快逼汗、退燒?小孩發燒父母的正確步驟~
6、小孩就是要養的胖嘟嘟!該相信嗎?
7、老一輩說:「不要讓孩子哭那麼久,順他一下不會怎樣!」真的嗎?
快進來來看解答👉👉👉
傳統教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懶得教,這麼辦:培養獨立自主的全自動孩子,百善惜為先的教育筆記」介紹
訪問作者: 盧駿逸
內容簡介:
不是教錯了,而是教太多
懶得教,但盡量勤勞惜(sioh)
別太用力「教小孩」,也許就有更多力氣愛小孩、惜(sioh)小孩
★擺脫「做太多」的惡性教養循環
★整理近十年來非典型教育現場的故事
★以「思考」代替教條式的教養原則,破解專家迷思
★同理父母及教育者們的困境,全年齡適用的「惜惜」想像
是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好?
是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多?
這些煩惱,在教育現場屢見不鮮。
但對教育者來說,這些焦慮是必要的嗎?
某些專家們總在誇談「怎麼教」,或傳達「你教錯了,照我的來」,甚至散佈「這樣教得不夠,像我這樣教才夠」的教養焦慮。教養對家長來說,既是一種不能輸的軍備競賽,也是一種時時被他人凝視的、不能犯錯的道德考驗。
難道只有通過考驗的人,才是夠好的父母?
這本書想要反對這樣的價值,也反對那些便宜行事、過度簡化的教育想像。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做錯了,而是做得太多。
懶得教,但盡量勤勞惜(sioh)。這樣的惜(sioh)不代表緊迫盯人、訓練有素的專家姿態,更不代表「為你好」就能無限上綱,成為管教的藉口。本書從教育工作者、父親的身分出發,記錄了駿逸與孩子相處的故事。包括身處教育現場的反思,談教養迷思、權力關係、自主學習等常見的教育議題。彷彿可以聽見他透過文字,溫柔並堅定的提出「學習不是訓練」「談教育也要談戀愛」「坦率的強迫,好過虛假的溝通」等主張。
為人父母者,究竟願意投入多少時間與代價,交換孩子的發展機會與空間?駿逸認為這些代價包括對孩子的愛、對人性的信任、對孩子發展的瞭解、對人我權利分際的思索與認識,以及身為人、教育者、身為父親的自我期許。全書穿插各種常見的教養難題、故事,以及駿逸與兒子阿果互動的日記。並以「惜惜」的概念出發,對孩子、教育者們傳遞人性中最寶貴的價值。
這不是一本傳統教養書,也不是扮演教育專家,指著父母的鼻子說你應該怎麼做的教育指南。它更像是一個以家庭為田野的人類學家,同時扮演爸爸、老師、朋友等角色,與孩子建立關係並持續進行的教育實驗。更重要的,不論對待大人或小孩,都應該從「惜惜」做起,以同理心相處、相惜,期望能激發同為父母、教育者的同理心,建立相互尊重及成長的良性循環,不光為了孩子,也讓我們自己成為足夠聰明、堅強並獨立的人。
作者簡介:盧駿逸
自2008年開始,持續待在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的合作式教育場域裡,陪伴小孩一起從事社會議題、科學、歷史、創作、自助旅行等工作。除了陪小孩,也和父母一起面對教育上的各種難題,像是自主學習、親子關係、兒童發展困境。現於方格子VOCUS網站經營《教育現場的生存遊戲:好孩子權力故事》專欄,持續為兒童教育、親子關係經營等領域努力。
傳統教養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s post - 傳統管教與正向管教的差異... 的推薦與評價
謝謝老師的教養分享~不管有沒有小孩都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方法. 1 yr. 1. ... <看更多>
傳統教養 在 【傳統打罵威脅的教養好,還是正向教養好?】-羅寶鴻的安定 ... 的推薦與評價
傳統 打罵威脅的 教養 好,還是正向 教養 好?】-羅寶鴻的安定 教養 學最近有一位媽媽問羅老師:「到底打罵威脅的 教養 方式好,還是正向 教養 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