俐媽的學生可君,和夥伴們創立了免費的邦尼布雷聊天室,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加入😊
—————————————————————
嗨大家好,我們是由五位大學生組成的團隊— Lemonade Journal🍋!
我們的團名來自一句英文諺語 —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
我們把「檸檬」視為青少年在成長歷程所會遇到來自課業、人際、家庭等等面相的困境考驗,「檸檬汁」則代表經歷考驗後獲得的甜美果實。
因為對這句諺語印象深刻,也與我們的理念相符,因而成為我們的團名由來。
在這邊我們想要跟大家推薦一個免費的資源-邦尼布雷聊天室!
————————————————————
邦尼布雷聊天室上線了!
此為提供給青少年專屬的聊天室服務。
我們希望能給青少年一個安全又私密的傾訴空間,給予陪伴及支持;
不論心情低落時希望能找人聊天,還是有課業壓力、友情、感情等生活上的煩惱,都會有志工哥哥姐姐回覆!
詳細資訊:
📌服務對象:14-19歲青少年
📌服務時段:平日晚上與週六下午
📌如何使用?
1️⃣ 加入邦尼布雷的聊天室 ( Line ID:@908hvsbw)
2️⃣ 點擊「我要預約」,填寫表單。
3️⃣ 完成預約!時間到時,即可開始聊天!
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專頁🌟
Instagram: @lemonadejournal_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emonadejournaltw/
—————————————————————
🌱 俐媽英文教室—心理健康篇:
🍋mental health (n.) 心理健康
🍋mental disorder (n.) 精神疾病
🍋stigma (n.) 污名
🍋awareness (n.) 意識
🍋depression (n.) 憂鬱症
🍋stress (n.) 壓力
🍋release (v.) 釋放
🍋cope with (v.) 處理、應付
🍋negative emotion (n.) 負面情緒
🍋interpersonal (a.) 人與人間的
🍋engagement (n.) 參與
🍋supportive (a.) 支持的
🍋empathy (n.) 同理
🍋authentic (a.) 真誠的;道地的
🍋non-judgmental (a.) 不作評論的
🍋emotional outlet (n.) 情緒出口
🍋anxious (a.) 焦慮的
🍋melancholic (a.) 憂鬱的
🍋biopolar (a.) 躁鬱的
—————————————————————
以上感謝可君提供❤️
.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心理學篇
#俐媽英文教室心理健康篇
#前幾天10月10日也是國際心理健康日
#心裡有話就傾訴分享吧
#願台大明明的孩子都身心健康
stigma心理學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odcast選物 no. 9】Unlocking Us|On Loneliness And Connection
🎙推薦節目名稱:
Unlocking Us|專門研究脆弱與羞恥的學者、講者、作者Brené Brown (布芮尼‧布朗) 在2020年新推出的podcast節目,每一集都讓我暫停重複暫停重複,節目長度一小時左右,每次聽完都像讀完一整本書那樣滿足。
🎙推薦本集:Dr. Vivek Murthy and Brene on Loneliness and Connection
嬰兒對關係依賴的需求,從來不害羞,受過社會化衝擊之後,才慢慢學著隱藏,學著寂寞。寂寞在人類行為演化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是提供警訊,藉著提高生理壓力指數,提醒我們要回歸族群,增加生存機率,但現代生活就算孤立也不會失去維生所需,所以我們開始忽略寂寞的警訊,對此,這一集Unlocking Us節目訪問的對象Vivek Murthy表示,寂寞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其實比想像巨大許多。
Dr. Vivek Murthy曾經擔任過美國高級衛生官員,負責制定許多公共健康政策,接受標準醫學院訓練的他,後來逐漸意識到處方箋中有藥有治療,但最能療癒的是關係與連結,意識之於健康,不再只是神秘學範疇,科學也努力在 #愛 的領域中學著探索。
以下我試著分享四個節目重點,文長,希望你喜歡。
1.🚶🏻🚶🏻🚶🏻【到處寂寞的人 到處不寂寞的我】everywhere to be seen, and nowhere to be seen
醫學對主觀評量的事特別沒轍,例如疼痛,又或是寂寞。
抽血檢測後說你紅血球不足,就算你不認同,也還是貧血,但寂寞沒有儀器可以檢測(目前),只要你說 #我不寂寞 ,誰也無法反駁。
但寂寞確實過於普遍,已經有許多國家衛生機構表示,寂寞已構成流行病規模(epidemic),那麼為何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自己也許孤獨,但不寂寞?Vivek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社會普遍看壞寂寞(stigma),把寂寞等同於失能失意(broken),於是我們對人不說自己寂寞,對自己,也不承認寂寞。
另一個原因是大家對寂寞的既定印象(stereotype)太深,認為寂寞的人都獨自躲在角落,事實上,Vivek認為,寂寞也可能以憤世易怒展現,或是對特定行為或物質上癮,我們對於成癮的自己,都說是 #不負責任 ,但不會說是因為寂寞。
2. 👥 👤 👥【三種寂寞】3 dimensions of loneliness
我有美滿的婚姻,我有愛我的家人,為何我有時還是覺得寂寞?
回答這個問題,Vivek在他的新書《Together》裡提到了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所需要的連結養分有三種層次,任一層次的滿足,並不能跨越填補彼此:
#intimate loneliness: 對找尋互相喜愛、互相信任的知己(confidant)或親密伴侶的渴望
#relational loneliness: 對找尋能夠支持與陪伴自己的友誼的渴望
#collective loneliness: 對找尋同一種信念、目標、興趣的群體的渴望
3. ⚠️【與自我失聯】connecting with ourselves
我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或在活絡的社交圈裡頭,仍然可能覺得寂寞。
Vivek說,如果我們以外在條件定義自己(extrinsic source of validation),以物質、以名聲、以社會成就來衡量自我價值,這樣的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容易使盡力氣討好跟追求認同,不願顯現 #自認不會被接受 的自己,觀察視野因此內縮,時時刻刻在審查自己是否符合社會期待,無力去深刻理解他人,無暇去好奇想像另一個人,有限的同理讓我們無法建立真誠的關係,少了關係的滋養,我們容易墜入惡化的螺旋(downward spiral),更加無法喜歡自己,看不見內生的自我價值(intrinsic source of value)。
4.💀【寂寞有病】Relax, ok?
因為文明病去看了醫生,離開診間前醫師會貼心告誡:放輕鬆,壓力不要太大。
可惜那是結果,不是方法。這樣的溫暖提醒,跟「記得血壓不要太高喔」一樣讓人無法著力。
跟寂寞有關的生理症狀,一直是到近幾年才越來越受到醫界重視,其中尤其著名的,是專門研究社交關係與公共衛生健康關聯性的美國心理學家Julianne Holt-Lunstad,她這幾年的幾篇學術研究,總結了寂寞的破壞力,長期的寂寞,對壽命的影響相當於一天抽15根菸,其他寂寞會造成的身體疾病,包含了:失眠、免疫失調、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失智、憂鬱症、焦慮、衝動行為。
因為意識到寂寞對公衛的殺傷力,英國在2018年設立了寂寞部長Minister for Loneliness,期望減低日益嚴重的社會集體寂寞。
整集節目除了以上四點,其實還有不少豐富的對話,如果你想多了解,歡迎私訊報名這集podcast的英文學習討論會,或是到語言選物IG上去學個三句英文也可以。
連結在這 👉🏼 https://reurl.cc/r88ZOb
#語言選物 #podcast選物 #學英文 #podcast #寂寞 #孤單 #brenebrown
stigma心理學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的心理學研究顯示,恐同的氛圍越強,該社群或地區的性小眾(sexual minorities)壽命就越短。但驚人的是,恐同的氛圍越強時,該社群或地區的性大眾(sexual majority)壽命也會越短。
心理學實驗和社會學研究時常發現,受到歧視和排擠的人,通常會出現心理和生理的負面效應,例如壓力上升、藥物濫用、酒精濫用等等。
但是,負面的健康問題只會發生在「被歧視者」身上嗎?「歧視者」(懷有歧視念頭的人)本身,是否本身也會有負面的健康問題呢?
我們還可以更廣泛地問:當一個社群或地區的歧視想法高昂時,該地區的人們整體健康狀況又是如何?歧視排擠的氛圍,和該社群或地區的「人均壽命」又會有怎樣的關係呢?
針對這些問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海森伯勒(Mark Hatzenbueler)決定審視一項大型資料庫(美國綜合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中的資訊。該資料庫包含了美國各地區的性小眾人數、平均壽命、以及該區域的恐同程度。
從1988年到2002年,該資料庫中共有21045位受試者,其中有914位是性小眾,其餘都是性大眾。
(性小眾的定義為過去12個月、過去五年、或從18歲以來曾經有過同性性經驗者。性大眾的定義,則是在這三段時間中只有過異性性經驗者。)
恐同(反同)程度,則是由一個地區的人對以下四個問題的回答來決定:
一、 你是否贊同從公立圖書館中移除對同性議題友好的書?
二、 公開出櫃者,是否可以在大學中教書?
三、 公開出櫃者,是否可以在你的居住地區公開演講?
四、 同性性關係是絕對錯、幾乎總是錯、只有一點錯、還是完全沒錯?
--
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小眾的預期壽命短12年
--
結果發現,當一個地區的恐同程度越高,該地區性小眾的平均壽命就越短。
如果以存活率來看,在恐同程度低的地區,有92.4%的性小眾在調查期間的最後階段(2002年)仍然存活。但是在恐同程度高的地區,只有77.8%的性小眾仍然存活。
如果換算成預期壽命,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小眾的預期壽命短12年。
--
提早18年自殺
--
在恐同程度高的區域中,性小眾的主要死因為自殺、謀殺、以及因暴力傷害死亡。
仔細分析自殺數據後發現,高恐同區域的性小眾有6.25%死於自殺,低恐同區域的性小眾只有2.94%死於自殺。
此外,高恐同區域的性小眾自殺時平均年齡為37.5歲,低恐同區域的性小眾自殺時平均年齡則為55.7歲,差距長達18年!
如附圖右下角的小圖:在恐同程度低的地區,有92.4%的性小眾在調查開始的22年後仍然存活。但是在恐同程度高的地區,只有77.8%的性小眾仍然存活。
也可參考GQ圖文版中的圖:
https://www.gq.com.tw/women/relations/content-37745.html
--
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大眾的預期壽命短2年
--
上述的發現,基本上並不讓人意外。畢竟,受到歧視者,本來就容易出現心理和生理壓力。預期壽命減短,也是意料之中而已。
但是在恐同程度高的區域中,性大眾的死亡率又是如何呢?海森伯勒分析後發現,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大眾的預期壽命竟然也短了2.5年(主要死因為心血管疾病)。
--
如何解釋?
--
為什麼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大眾的壽命會較短呢?最直覺的解釋,就是懷有偏見者,在社交和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也會比較大。
例如研究已發現,懷有種族偏見者在和其他種族社交時,會備感壓力,並使身體產生較多的可體松,而這種壓力賀爾蒙的濃度如果長期過高,就會導致心血管等健康問題。
除了上述可能性之外,我們也得反思一下這項研究的可能瑕疵,以及其他的可能解釋:
一、另有它因:在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大眾的較短壽命或許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恐同偏見,而是他們心中的「其他偏見」。
我們可以合理懷疑,如果一個地區中的人的恐同程度較高,那這一個地區的人很可能也帶有其他類型的偏見,例如種族偏見和性別偏見等。或許是其他偏見造成了身體健康問題,而不是恐同偏見所導致。
二、還有它因:此研究已經控制了多項變因,例如個人和該地區的整體社會經濟地位、種族和年紀等等,但是仍有許多變因沒有被納入考量。
比方說,受試者的飲食習慣、是否抽煙、酒精飲料使用量等等。恐同程度高的區域居民,有可能是因為壓力較大而出現較不健康的飲食和菸酒使用,才間接導致健康問題,而非「懷有偏見」本身直接導致健康問題。
三、共因:恐同可能不會導致短壽,而是有其他生理或心理因素,同時導致了恐同心態和生理健康問題。(例如可能有人因為個性極度保守,因此無法接受新想法導致恐同,而保守的個性也同時導致足不出戶而產生健康問題。)
四、倒因為果:可能是因為生理健康已經先出現問題,導致心理上的退縮和保守,因此才無法接受新想法而恐同。所以是生理問題導致恐同,而非恐同導致生理健康問題。
然而,儘管我們還仍無法完全確定「恐同」究竟是否直接導致短命,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偏見會導致社交壓力,而壓力則會導致身體健康問題。
如果卸除偏見,就能消除壓力並且助人利己,你,願意試著理解並放下嗎?
GQ 圖文版:https://www.gq.com.tw/women/relations/content-37745.html
--
參考文獻
--
Page-Gould E, Mendoza-Denton R, Tropp LR. (2008).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cross-group friend: reducing anxiety in intergroup contexts through cross-group friendship. J Pers Soc Psychol. 95(5):1080–1094.
Hatzenbuehler, M.L. et al. (2014). Structural stigma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sexual minority populations. Social Sciences & Medicine, 103, 33-41.
Hatzenbuehler, M.L., Bellatorre, A., & Muennig, P. (2014). Anti-gay prejudic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heterosexu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4, 33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