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簡報學習]
微軟的簡報竟然做得比蘋果好? 我們是活在平行宇宙嗎?
上禮拜Presentality吐槽 Apple 的簡報功力弱掉,有點不忍 (We love Apple!)。萬萬沒想到,緊接著就是死對頭微軟的 Windows 11 發表會,結果...發表的簡報跟說故事表現,不但比蘋果好,而且還是好很多!
推薦大家點進去看看,因為真的可以從他們的 presentation,學到很多寶貴的心法跟技巧。
★★★★★★★★★★★★
他們講的,比蘋果之前 WWDC 的 iOS 發表,好太多了。
我們上一篇提到,蘋果基本上已經忘記賈伯斯時代的兩個說故事基本功。
這兩個基本功,微軟卻都做到了。
★★★★★★★★★★★★
📌 快速回顧一下,第一個基本功是 framing:在提供觀眾訊息之前,先給他們一個 frame,
告訴他們應該要怎麼看這些訊息:
•「我們今天要介紹50個超級厲害的新功能」是沒有 framing 的雜亂資訊
•「我們重新設計,都是為了在疫情下,維持 community」就是 framing
一個 frame 如果選的夠好,甚至可以改變大家看世界的方式!
第二個基本功,是 show, don't tell:在給他們一個 frame 之後,剩下的就「秀」給他們看,讓他們自己去體驗,而不是跟他們說一大堆事情,讓他們用理性去理解。
微軟這次,是怎麼做到這兩點的?我們地下來看。
但那之前,這裡是他們發表會的影片,可以自己去看看:
The 2021 Microsoft Windows Event: https://youtu.be/q5egaM2hibs
★★★★★★★★★★★★
📌 前四分多鐘,整個就是一個 FRAMING!
第一個注意到的,就是他們開場非常的簡單,沒有什麼花俏的動畫特效,就是講者,站在一個看起來非常溫暖的家裡(晚一點就會知道為什麼了),陽光從很大的落地窗外照進來:
沒幾秒的開場歡迎大家後,他就說
A big part about defining the future, is always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past.
當有人這樣說的時候,注意咯!他們很可能是要開始做 framing 了,因為在他們告訴我們如何看未來之前,他們先回去,帶我們重新詮釋過去。
那微軟怎麼詮釋過去呢?他提起好幾個,畢竟 Windows 已經存在 35 年了,但關鍵的一句:
It's been home to billions.
沒錯,Home。這就解釋了他講話的場景:一個溫暖的家。
我們怎麼知道這是關鍵呢?因為他接下來花了足足一分多鐘,講「家」這件事,甚至秀出他自己成長時的家:
所以「家」就變成一個可能的 frame,帶我們來看,我們跟 Windows 系統的關係。他們怎麼把「家」這個概念,帶回到 Windows 上呢?
Like this:
It's a place you can always find your way back. It's a space where we always know our way around. That's inspiring to me, and that's what Windows should feel like.
It should feel familiar. It should feel secure. It should feel open, connected. Especially right now. Especially in these times of change.
★★★★★★★★★★★★
📌 這邊也有另一個很值得 highlight 的地方。
蘋果會超越微軟跟其他競爭對手的關鍵之一,就是他們了解到,電腦跟軟體並不只是一堆冷冰冰的盒子、螢幕、跟功能。這些產品如果設計的好,故事講的到我們心坎裡,他們跟我們的「情緒共鳴」是可以非常強大的。
微軟很顯然有理解到這一點,因為他們這次發表會的開頭四分鐘,一個功能都沒有提到。完全,100%,就是「感性」的訴求。
所以才會提到家、回憶、也會說這樣的話:
It must be personal. And most importantly, it must feel emotional.
This is what inspired us to build the Windows of tomorrow - to build you a place, a space that feels familiar, where you can create, learn, play, produce, and maybe most importantly, connect, in all new ways.
說到這裡,他就要開始介紹 Windows 11 了對不對?
沒有。他們二話不說,直接放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9643c2P6k
還記得第二個基本功嗎?
★★★★★★★★★★★★
📌 Show don't tell. 微軟在 frame 整個發表會之後,直接秀這個新的「家」給我們看影片的結尾,給大家什麼訊息?Yep:
他們彷彿在問我們「你們願意把 Windows 當作自己未來十年的家嗎?」
老實說,身為一位用了蘋果產品20年的人,我會說:Maybe!
他們在說這些,秀這些之後,就幫自己爭取到一點時間,開始多說一點功能,還有他們在設
計上做的用心。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是他們講這些的場景:
有點突然不想一個溫暖的家了,對不對?
有點像是一個非常不 personal,冷冰冰的建築,甚至可能是電影裡面獨裁者會喜歡的那種:
(Bladerunner 2049 裡面壞蛋大老闆的辦公室)
把「家」的 framing 延伸到他們的功能上!
他們在進入功能之後,當然就變的跟其他的公司比較類似,都是在介紹這個功能、那個功能的,但有一個地方蠻好玩的。
就是他們介紹 "desktops" 的時候:
Each desktop can display a different set of apps, so that you can make separate room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your life.
因為他們把 Windows 說成是「家」,所以 desktops 就變成不同的「房間」。然後每個房間拿來做不同的事情,也有自己的設計。這樣,功能就不只是功能而已咯!你還可以把它看成你這個「數位的家」裡面,不同的空間,進去之後,你心情也會不一樣(公司的話,心情就是鬱悶對不對 lol)。
我怎麼也想不到,居然有一天,會看到微軟的發表會做的比蘋果的還好,而且還是用 Steve Jobs 曾經用過的技巧!
★★★★★★★★★★★★
需要完整分析請追蹤Presentality!
Learn to present with a professional mentality!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燕秋老師教學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Q:如何在Google Meet視訊分享桌面或簡報時,又可同時看到學生的視訊? 使用Google Meet的桌面或視訊分享時,是無法同時分享桌面又看到學生的畫面,因為Google Meet是使用瀏覽器分頁的方式,所以必須將瀏覽器最小化,才能看到桌面,但若想要分享桌面教學時,又能同時看到學生的視訊呢?...
「ios 簡報軟體」的推薦目錄: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Pigx3金豬三兄弟與搞笑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軟體] Keynote for iPad 評測- 看板M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用iPad做數位簡報--13款簡報App心得比較分享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iPad ipad可以做簡單的簡報和word嗎? - Apple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ios 簡報軟體 在 APPLE FANS 蘋果迷- 在Keynote 上做好的簡報想轉到Windows... 的評價
ios 簡報軟體 在 Pigx3金豬三兄弟與搞笑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設定目標,努力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https://www.ipevo.com.tw/pages/vz-x
相信是對的,那就去做。
如果你不去嘗試和學習,
你連失敗的機會也沒有,
做人就是要不斷突破自我,
讓夢想一步步變為實現。
最近是否也開始居家workfromhome的生活?
能擁有一台超棒的教學攝影機,
是很適合當下居家防疫時提升工作量能,
今天帶來IPEVO愛比科技-VZ-X無線教學攝影機,
全機台灣製造,有800萬畫素高畫質攝影鏡頭,
玻璃纖維強化支架,耐用性佳,旋轉式鏡頭及關節支架,
方便使用者有更彈性的各種高度、角度及方向拍攝。
可支援Wi-Fi傳輸畫面無線自由,
並達9-12小時電池的續航力,
無線功能,少了束縛和電源線的限制,
教學攝影機可以在環境中解放出來。
教學或做簡報時都能輕鬆自由擺拍,
同時也具備HDMI/USB 連接模式,
無線教學攝影機支援多種影像裝置,
即時將影像投影至電腦、iOS/Android 手機、
Apple TV、電視、投影機或螢幕上,應用多廣。
VZ-X底座上有方便的「拍照按鈕」,
適合大家即時攝錄或翻拍畫面中物品,
機身和還有更多快速鈕,
如濾鏡、旋轉、調整曝光值、
重新對焦、拍攝、錄影等更多功能,
方便迅速調整即時物品影像或掃瞄文件,
操作簡單直覺有穩定的畫面做視訊傳輸。
IPEVO愛比科技-VZ-X無線教學攝影機,
有全自動對焦鏡頭,
搭載 Sony CMOS 感光元件,
和安霸系統單晶片 (SoC) ,
在低光源下提供更出色的對焦速度,
雜訊抑制及色彩重現,
並減少干擾、變形與延遲,
實用真的可以很輕鬆的把平板繪圖實況直接翻錄,
或用來家庭生活烹煮的教學實況!
非常大推給大家!
做老師的遠距教學也更方便可同步教課,
做學生的功課繳交作品呈現完美不漏氣,
上班族視訊雲端會議產品攝錄更容易溝通,
還是線上直播拍賣產品,VZ-X都是教學攝影首選!
IPEVO網站還提供多款軟體
在即時影像上加上註解畫圖、
或能輕鬆實現定格動畫拍攝、等功能。
對遠距會議視訊或線上教學都能達到更佳的視覺與溝通效果。
IPEVO-VZ-X無線教學攝影機
更多資訊可參考
愛比科技官網:https://www.ipevo.com.tw/
VZ-X 無線教學攝影機產品連結: https://www.ipevo.com.tw/pages/vz-x
iDocCam 視訊教學APP連結: https://www.ipevo.com.tw/pages/idoccam-app
愛比科技FB: https://www.facebook.com/ipevotw/
愛比科技IG: https://www.instagram.com/ipevo_taiwan/
總經銷商 佳能國際: https://condata-ai.com/ipevo/
#webcam #佳能 #佳能國際 #能率集團 #翻轉教室 #未來教室
#Seesaw #Zoom #Skype #MicrosoftTeams #CiscoWebex #GoogleMeet #愛比科技 #IPEVO #無線教學攝影機 #實物攝影機
IPEVO 愛比科技
ios 簡報軟體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R傳承技術力 員工上線即戰力
2021-03-04 14:33 聯合新聞網 / 能力雜誌
【文/葉小慧 攝影/謝美姿】
即便不在工作現場,卻無需暫時停止機台運作進行訓練作業,能源大廠靠著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眼鏡的輔助,讓職場新鮮人體驗維修、操作等高難度作業流程,還因此提高了學習效率,並克服場地、天候等干擾,讓培訓更安全,這全都是目前AR、VR、MR等新興科技所創造的新型態工作與訓練方式。
說起為工業場域所設計的VR訓練課程,宇萌數位科技執行長白璧珍表示,員工訓練領域一直是宇萌的重要業務。而在VR之外,深耕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等虛實整合技術近11年的深厚經驗,也是宇萌投入此領域的一大後盾。在新冠肺炎(COVID-19)衝擊下,企業界需求在2020年更是明顯成長,從金控、工業製造,甚至建築製造/設計產業都已開始導入,「現在需求只會越來越大,以2020年來說,宇萌至少有一半的合作是在工業製造產業上。」
傳統培訓太平面 員工受訓難突破
工業製造的員工培訓早有一套既定做法,吸引它們導入AR等新技術的誘因何在?白璧珍自信地說,「這類工業製造客戶原有的長期培訓,再搭配我們的服務,讓應用更加多元。」此外,宇萌結合AR、VR、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的課程能更有利於企業經驗「傳承」,是吸引業界目光的重點所在。白璧珍以合作1年多的能源供電大廠為例說明,合作方面臨一波退休潮,需要訓練大批新進人員。可以說退休人員累積的深度知識與技術,在在牽動著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該怎麼做才能更完整的保留經驗、順利傳承?更有企業是災害故障十幾年才發生一次,新手一旦遇上,完全不知如何應變處理,「傳統的『老師傅』技法、經驗與思維需要靠30、40年的時間沉澱累積,現在想快速教導新進人員掌握技巧,透過AR、VR與MR就能快速幫助他們。」
過往企業員工培訓採用的簡報、編製學習書或線上的影像課程,想讓員工順利套用到工作上仍有落差,「這些學習方式都比較平面化,跟實際工作場域差別甚大,導致員工沒辦法將兩邊連結在一起。」白璧珍認為,藉由AR等技術的實境擴充,再結合文字、影像、3D等內容,用更直覺、視覺化的方式學習才是解決過往培訓痛點的最佳答案。像是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SOP)就可以用此方式呈現、學習,當員工能更快熟練,也更能確保工安,「特別是對看重安全性的產業來說,如何在工作流程中及時提醒避開危險操作,甚至適時學習資深員工的實戰經驗,更是重要。」當訓練模式隨著科技進化、善用員工熟悉度高的載具,再結合身歷其境的學習體驗,對新進員工的學習效率將大有幫助。
AR立體說明書 遠端專家當救星
為了因應許多工業大廠都有眾多的事業單位需求,白璧珍分享,宇萌是以「教案」方式來導入員工訓練。在AR部分,與現場設備搭配產製AR式的「立體說明書」,能無負擔的載入40、50項操作說明,更能顯示3D的操作元件。當員工打開配電箱,拿出手機一比對,斷路器、防雷器、電度表、電流表等部件名稱清清楚楚,若再點選個別部件,螢幕上立即呈現立體影像,還能再拆分、介紹內部細節。針對設備的每個按鍵功能,均可顯示出完整的操作模式,減少學員誤觸開關產生的危險性,還能自由反覆練習,提昇學習成效。而且這份AR「立體說明書」也擁有足夠的靈活度,企業方還可以自行編輯需要的內容,或者利用平台編輯器產出新的教案。
對於高空或有爆裂等較危險的作業場域之教學,在設計上則是可先在訓練單位導入宇萌的VR模擬設備,例如:登上高塔清洗設備、或到有閃燃爆裂危險等處工作就編有VR的相關教案,讓新進人員在安全環境就能反覆熟練,完善學習的歷程。白璧珍說,透過虛擬化的操作和教學過程,能了解學員對SOP掌握的精準程度,「精準度夠了,才能進入實際場域服務。」
除了AR、VR,在產線現場教案當中的MR系統,則是採用AR眼鏡搭配語音進化成MR操作模式,在工作現場以視覺化影音進行教學指引,讓學員能結合語音的引導操作機台按鈕,不論是設備檢查或維修的練習,都能由MR眼鏡直接查閱說明書及資料,甚至能線上請求遠端專家支援,專家不需到場也能即時協同訓練。
降低停機頻率 打造客製化服務
談及導入後的成效,白璧珍觀察到,AR、VR及MR導入之後,在人力節省、狀況應變速率以及內部滿意度上都有大幅的提昇。不單明顯節省新人訓練的時間,內部同仁看到公司為了工作服務品質提昇做了很大的改變,滿意度自然就向上提高。
不過,由於AR等技術導入屬於企業數位轉型的一環,雖然短期內將導致成本增長,然而一旦形成內部的標準流程後,將帶來明顯的訓練效率提昇、成本下降的優勢,並可進一步的留才,白璧珍補充,「像有些產業必須進行停機以進行員工訓練,停用機台就是大量的成本支出,也影響產能。」另外,導入AR技術還能節省場域教學成本,進而複製到更多相關場域,甚至員工免出差也能進行跨境訓練。
白璧珍也強調,不同的產業、企業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導入時會根據客戶需求配置專案團隊,與合作方就所有服務流程進行完整規劃。團隊中將包括技術跟視覺的專才人員,規模為3∼4人到8∼10人不等,也能配合企業原有的UI/UX團隊進行業務的對接。
宇萌與一般廠商較為不同的差異處,在於其與客戶並非從零開始對接,白璧珍解釋,「宇萌的技術不需要在全部重新建置狀態下合作,是基於有完整服務模組編程的平台,疊加客戶需要的東西,最終完成完整客製化的服務。」
自有平台「marq+」解放人力門檻
自有平台「marq+」的深化與服務就是宇萌的技術研發主軸,除了提供編輯器給客戶產出客製化教案外,也能提供跨載具的服務,無論Windows、iOS或Android平台都能適用,「我們在一開始建構時,就以使用者導向進行思考,提供跨平台的服務支援,並思考什麼服務放在AR是最好的體驗。」白璧珍說,當更多的體驗都能結合技術來實行,這套編輯器可以順應各式各樣的需求來產出,從消費型、教育型到工業型客戶都能同時支援。
只是,就目前與眾多企業合作的經驗來看,白璧珍也提醒有意導入的企業,「對數位轉型的接受度往往是AR導入企業員工訓練時的門檻。」若只做到初步功能的強化不見得能看見具體的成效,還是需要企業內部積極推動,儘快將其內化成訓練或工作SOP的一部分,才可能享有帶來的益處。「這樣的教學模式建構起來之後,還要推到整個企業去了解。對某些傳統企業來說,可能把教案建置好了,卻沒花時間對內部溝通導入這些新技術與課程的好處、該怎麼使用,就會停在導入完成的階段,卻無法進展到內部實際使用。」
對於企業組織內部對數位轉型的配套動能不足的窘境,也成為宇萌和企業溝通時需要突破的地方。白璧珍認為,當企業進行數位轉型與優化時,首先最需要的是取得導入單位的高階主管認同,再加上中階主管願意配合落實到執行面上,構面才較為完整,「否則可能同仁沒有認知到公司的用心,沒有正確在數位時代下轉換心態與做法,最後還是用舊的方法。」
其次是慎選承辦人員。白璧珍指出,導入企業擔任專案窗口的人員必須對內部流程和組織的「痛點」非常了解,在前期的溝通才會比較完整,也才能確實對症下藥。大部分的工業製造大廠都因歷史悠久,長期下來內部養成訓練內容都相當繁複,因此在與能源大廠合作初期便找了1名具有30∼40年工作資歷、即將退休的老師傅來協助溝通與設計教案,這也是讓宇萌團隊合作的教案進展順利的成功要素。
視覺化體驗時代 整合虛實科技
就宇萌推廣至今的觀察,還有另一個必須提醒企業的是,導入時,並非最新技術就必定是適合自己的。「不要為了推動而推動,一定要配合實際需求的面向。」白璧珍表示,以宇萌的做法來說,在導入前就必須先清楚評估,為什麼這個工作流程需要AR去改善?再就企業的實際需求統整後,與對方討論所需具體做法,比如是要採用教學協作、現場服務或虛擬化的服務模式等,這些並不因企業規模或產業別而有差別。「通常把這塊討論得夠具體,不論中型、大型企業問題都不大。」
例如:對博物館或大型商場而言,擁有專屬載具仍是相當大的負擔,同時在技術持續更新的情況下,往往等到購入載具時,技術又跟不上了。因此,宇萌建議手機是消費者會自行攜帶與更新疊代的最佳設備,業者可以著重於平台式的服務,由軟體介面持續的更新,以配合使用者的載具來提供最好的服務;又或者,當服務需求希望客戶空下雙手時,MR眼鏡就是合適的載具。
除了目前開發的教育訓練、數位轉型這塊領域之外,白璧珍說,宇萌已長期佈局虛實整合科技領域,可預計這類應用將會隨著軟硬體進化以及網路通訊的發展逐漸成熟,無論疫情結束與否,這已是現代人的行為模式。像是在影像、資訊和數據方面,將會把所有資訊做完整的疊加,輔助人們工作、學習或溝通。因此,有關下一步的發展計畫,宇萌將開啟更多結合VR、AR、MR的多元解決方案,白璧珍眼神閃耀著期待的光芒,「接下來將興起的,就是屬於視覺化的體驗服務,下一個10年起,將是一個完整的新體驗經濟時代。」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68/5293976?from=udn-relatednews_ch1015
ios 簡報軟體 在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Q:如何在Google Meet視訊分享桌面或簡報時,又可同時看到學生的視訊?
使用Google Meet的桌面或視訊分享時,是無法同時分享桌面又看到學生的畫面,因為Google Meet是使用瀏覽器分頁的方式,所以必須將瀏覽器最小化,才能看到桌面,但若想要分享桌面教學時,又能同時看到學生的視訊呢?
A:可以使用第二個螢幕進行延伸桌面,不過若沒有第二台螢幕,也可以使用平板或手機來達成哦!將手機或平板作為第二台螢幕來使用就可以囉!
使用的軟體:Duet Display
必須安裝桌面及行動載具軟體
桌面版軟體免費,支援MAC及Windows
https://tw.duetdisplay.com/
行動戴具APP(須付費)
iOS https://apps.apple.com/tw/app/duet-display/id935754064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kairos.duet&hl=zh_TW
連線方式:可無線(須在同一網路)或有線(較穩定)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ios 簡報軟體 在 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果粉的信仰是什麼?蘋果生態系又是怎麼回事?
蘋果生態系裡的應用以「接續互通」串起 iOS 、macOS 、iPadOS 、watchOS
你覺得自己有多少了解呢?60分?80分?還是你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果粉呢?
這次 Emma 幫大家整理出果粉一定要知道的 iPhone 、iPad 、Mac 軟體使用小技巧
跟分享我自己的日常使用方式~
想跳著看的獺友也可以看下方幫大家整理好段落秒數了!
大家也可以看看你的真果粉指數有幾分囉~留言跟我分享吧!
0:00 蘋果生態系是什麼?
1:52 蘋果生態系的一天是如何呢?
4:31 什麼是Apple ID?Apple ID 與 iCloud 是一切根本
6:56 接力 Handoff- 延續在做的事情到另個裝置上
7:59 AirDrop
8:59 Apple Watch 自動解鎖 Mac
9:30 訊息轉寄- 手機筆電平板都可以接電話
10:23 接續互通相機 / 接續互通塗鴉
11:31 通用剪貼板-不同裝置的拷貝貼上
12:23 即時熱點-個人熱點的延伸
13:32 接續互通標示
14:33 並行 Sidecar- iPad 當第二顯示器
15:27 iPhone 簡報筆
16:11 音訊配對與轉換
17:44 尋找-用一個蘋果裝置找另外一個蘋果裝置
18:41 蘋果生態系 v.s. Google 生態系有什麼不同?
20:11 值得投入蘋果生態系嗎?
勘誤:全片字幕上的 iCloud 不小心打錯成 iCould 十分抱歉🙏🏻
【製作團隊】
企劃:Emma
腳本:Emma
攝影:高小宇
剪輯:高小宇
ios 簡報軟體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Android及iOS行動載具辦公應用上課影音分享
完整影音連結: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E34duTsJQzavaF1JK0V9Y-8w-8boc_Z
花了好幾個星期與多年的教學經驗準備的 APP應用教學,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個小時,
要教完Android及iOS的APP應用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透過雲端問卷知道大家的最大需求,加以教學,
至少讓最大多數人可以學要想學的知識,
至於iOS(iPhone & iPad)的學員還可以用Android模擬器學習,至少都照顧到了!
影音內容:
01_開頭簡報
02_智慧型手機的產業現況
03_如何下載Android模擬器
04_APP的未來爆炸性需求
05_安裝常犯錯誤
06_在模擬器中安裝APP
07_如何透過PLAY商店安裝
08_GOOGLE_APP下載使用
09_風水羅盤與WIFI設定
10_Android行動載具基本操作
11_模擬器語言與手寫
12_用Android助手備份APP
13_搜尋APP方式說明
14_如何成為APP應用達人與模擬器安裝
15_模擬器語言與輸入法設置
16_常用APP介紹
17_我的足跡與風水羅盤
18_GOOGLE_MAP地圖使用與路況
19_常用APP(交通運輸與商業)
20_常用APP(天氣與媒體與小工具)
21_常用APP(生產應用與通訊)
22_常用APP(遊戲)與Android與iOS比較
課程綱要
講師簡介
智慧型手機的產業現況
智慧平板的產業現況
APP的未來爆炸性需求
如何成為APP應用達人
Android與iOS比較
Android與iOS行動載具基本操作
App下載與常用App教學.
Android與iOS比較
iOS 特性
無個人化桌面,直接以軟體 App 呈現。
音樂、圖片等多媒體資料必須透過 iTunes 來同步,影片需要轉檔才能讀取。
App Store 軟體數量龐大。
有些操作介面還是以英文為主。
瀏覽器不支援 Flash、Java。
舊產品支援升級到新版本系統的機率高。
蘋果手機限定,價格高昂。
Android 特性
依據不同的廠商,搭載不同的獨家UI設計。
資料管理開放,不需經過特定軟體存取。另外,根據不同廠商所推出的產品,會搭配自家的資料管理
軟體。
GOOGLE PLAY的軟體數量不及 App Store 多,且由於產品數量較多,規格參差不齊,容易有硬體不支
援軟體的問題。
舊產品升級機率較低。
整合 Google 服務。
iOS行動載具基本操作
iOS以iPad教學為主
(一) iPad 基本教學
(二) iPad基礎應用
(三) iPad常用應用程式
好用APP介紹
LINE
FACEBOOK
VIBER、SKYPE
Instagram
{食}在方便
認養動物
素描大師
SoundHound
我比比Wobibi、台灣美食優惠券TW
台鐵高鐵時刻表、Travel Talk、高速公路1968
GOOGLE Andrid2入門應用吃喝玩樂影音分享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2011/04/google-andrid2.html
智慧型手機APP的第一堂課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2012/04/app.html
智慧型手機開發實例與證照解析(Android)第18次上課
http://terry55wu.blogspot.tw/2013/01/android18.html
建國科大APP產業演講影音(共2小時)
http://terry55wu.blogspot.tw/2013/01/app2.html
海洋資通APP開發課程第10次上課
http://terry55wu.blogspot.tw/2012/12/app10.html
台北市公務人員訓練處 吳清輝老師 數位影音 雲端應用教學 e化創新 雲端計算 虛擬電腦 吳老師提供 APP教學,Google Andriod,TQC PLUS,吳清輝老師 吳老師提供 程式開發 線上教學 資訊應用系 雲端計算 iOS 行動載具 辦公應用
ios 簡報軟體 在 用iPad做數位簡報--13款簡報App心得比較分享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 以往,要報告的人要搞定幾件事,確定檔案有帶,確定有人帶筆電,確定有投影機,確定有帶VGA連接線….., 帶筆...(iPad 軟體第1頁) ... <看更多>
ios 簡報軟體 在 iPad ipad可以做簡單的簡報和word嗎? - Apple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最近想買ipad air 5,然後會買鍵盤和滑鼠,想問一下,用ipad 可以做簡單的ppt和word的閱讀心得嗎?謝謝大家~ - ipad,簡報,Apple. ... <看更多>
ios 簡報軟體 在 [軟體] Keynote for iPad 評測- 看板M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完整版:https://eshensh.net/users/eshensh/weblog/5e5df/
評測項目:Keynote (iPad Version)
AppStore聯結:https://itunes.apple.com/app/keynote/id361285480?mt=8
一進入 Keynote,照例是這個文件管理介面,內附的這個範例檔,
跟之前 Pages、Numbers 一樣,都是教學兼範例。
不過教學兼範例最適合的呈現方式,畢竟是簡報,
這一份展示雖然沒有 iWork 08' 那樣令人驚豔,
但是也算的上中規中矩有達到目的啦。
[文件管理畫面]
輸出的格式,就是不支援 PowerPoint 的 ppt 檔案,但是匯入倒是沒有問題。
[輸出格式選擇]
內建的樣板,一共有12個,明顯少於 Pages 與 Numbers 的 16 個。
其實 Keynote 很多地方讓我懷疑這是趕工趕出來的作品,後面我們再談。
[樣板選擇1][樣板選擇2]
選一個 Black 樣板進來,眼尖的就會發現多了一個菱形◆按鈕,
那個就是動畫設定,先按看看。
[Black樣板]
按了就會進入動畫編輯模式,點投影片就出現特效選擇,
還可以設定微調動畫時間及效果方向。
右上的播放鈕可以預覽,按 Done 會回到投影片編輯。
[投影片過場動畫設定] [動畫微調選項]
加入圖片,用手寫輸入法(簡體)打上字,其實簡體字只有2000多個,
其他的字還是跟繁體一樣。
[中文手寫輸入]
按投影片列表下方的+鈕,就可以從樣板新增不同樣式的投影片,
還可以做群組,跟電腦版一樣方便。
不過跟電腦版不同的還是要評論一下:
首先,為什麼像 Pages 這樣需要插入頁面的文書軟體卻沒有這個設計;
再來,Keynote for iPad 本身沒有投影片母片編輯,
甚至連背景編輯都沒有,更別提不同的投影片用不同的主題樣式了。
[新增投影片]
繼續看看動畫特效編輯模式,點一般的物件會讓你可以加入出場退場特效。
[出場及退場特效]
列表還可以設定逐一或是整體來做特效。
[一次來,還是分開來]
還可以設定動畫表現的順序,在這個模式中,還能一目瞭然的
看到簡報上物件的動畫順序,這點巧思很值得誇讚。
[動畫順序設定]
一般的文字可以進行進階設定,也可以選取部份文字來做設定。
[字型進階設定]
但是顏色上,選擇不多,只有預設的幾種。
[字型顏色指定]
Magic Move 過場健在,而且它會提示你要不要複製一張投影片來做設計。
[Magic Move-1][Magic Move-2][Magic Move-3]
一般基本的簡報功能也就這樣了,投影片的處理、文字、圖片的編輯,
跟一些動畫特效。不過,覺得好像少了什麼…
先玩看看別的功能吧,到 Numbers 去,把一個表格複製過來貼上
(嗯,這個表格好熟?好像在台北車站見過?)
[貼 Excel 來的表格]
不過修改過表格內容之後,底下原本是公式的地方,毫無反應,就只是數字。
(蘋果:阿鬼,你還是買 Numbers 吧~)
順道一提,表格內的文字沒辦法進行太進階的編輯,
例如字形只有大中小等幾種預設好的大小。
[公式不支援,只是數字]
同場加映:Keynote for iPad 的極限在哪?
把做好的「愛玩 iWork」第一章的 Keynote 檔匯入…
[匯入電腦的 .key 檔]
出現一個吐槽滿點的警告畫面:
1.群組物件被解除(很好,不支援群組)
2.不支援的特效被移除(實際上有 60% 以上的特效都不見了)
3.不支援的媒體被移除(「爸爸,有影片~」 「看到影片了嗎? 跟影片說掰掰~」)
4.群組物件的動畫特效被移除(你不是一開始就說不支援群組了嗎?
這個警告完全沒意義啊~)
[好多警告]
聲音圖示有在,點了可以播放,表示是「支援的媒體」吧?
但是播放投影片的時候就是沒聲音。只能在編輯時發聲有什麼用啊~
(ノ≧▽≦)ノ~┴─┴
[明明有聲音圖示的]
對,沒錯,你只能做圖文動畫的啞巴簡報。(摘自 App Store 中的某個評論)
總合來說,如果你從 Keynote 09' 的角度來看 Keynote for iPad,
那麼 iPad 版的 Keynote 的分數恐怕連能不能及格都很有問題,
搞不好還會給個沒辦法補考的分數呢。
但是如果從一個移動裝置的軟體來看,即使有著這些缺點,
或是不足的完成度,它仍然是 iPhone OS 上,
甚至所有移動裝置(Windows Mobile, Android...等)上最強大好用的簡報軟體。
當然,如果蘋果能在之後補足功能,絕對會更好用。
總評整套的 iWork,雖然仍有缺陷,但是瑕不掩瑜,我個人仍然會給相當不錯的評價。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如果你有著「購買iPad+iWork for iPad」就能取代
「Mac+iWork 09'」這樣的想法,就請你打消這個念頭吧,原因除了因為部份的bug外,
觸控的操作畢竟是有其極限的,軟體的功能、機器的性能,都是不可能取代一般電腦的。
當然,蘋果的確有用心設計過,這個絕對是著毋庸議的。
讓 iWork 的界面修改成適合使用手指來操作,這是一般平板電腦裡面的
辦公室軟體做不到的(最一開始的觸控文書處理軟體中,讓我驚豔的是 MagicPad)。
而且在 iPad 機器上,蘋果應該也做過最佳化,幾乎感覺不到延遲,
操作維持一貫的流暢,畫面也有電腦版高畫質的風格。
還是給蘋果一點鼓勵吧,希望軟體更新可以把不足的功能補完。
--
怒火燒盡九重天 去去去,武器走 迪歐加.古拉比冬 狠虎滅卻.震天動地 iLife
慈悲的王者 安哥爾摩亞 明聖劍法 iWork MAC_OS_X 禁千百貳拾式.八薙女
裏百八式.大蛇薙 iPod LanEVO 日月才子 藤原豆腐店 帝國歌劇團 鋼普拉
破邪劍征.櫻花放神 巴歐~薩喀爾嘎 共鳴 速速來,愛情 AE86 最終決戰奧義.無式
-蕭易玄- https://web.mac.com/eshen/iWe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131.17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