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7
在上一週的文章後記2. 所轉貼的『旋律/時間』高等示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tUM5aLHPA ,其實在開口的第一句話:『We love patterns!』,就已經揭露了古典賦格音樂寫作技法的奧義:將動機或是樂句視為一個一個的『模式』,真的像是在玩樂高積木一般,將這些模式在不同的時間點、音域範圍做巧妙的組合;然後用精緻的動畫,來將這些原本只能『聆賞』的音樂,轉化為視覺可以協助理解的時間軸橫向移動,來讓我們看得到這些『模式』的結構,是如何交織成音樂的『織地』(Textur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9%94%E9%AB%94_(%E9%9F%B3%E6%A8%82) )。
我真希望我在高二、高三看著『基礎樂理』那些刁鑽的火星文字時,就已經能夠有像前列的Youtube連結,來讓我更快瞭解音樂運作的基本法則!
我的青春歲月已然錯失了…但年輕的你,可千萬要好好珍惜網路上所為你展示的學習路徑啊!因為這種知識與經驗太寶貴了,所以,我們還要再舉一個例子:且先讓我們看一下Cameron Carpenter這位年輕的管風琴(Organ)演奏家(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eron_Carpenter )所彈奏的巴哈G小調賦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KsTQpjKEM 。
是不是很驚人!除了正面四層的琴鍵之外,在他腳下的低音Pedal同樣也能擔負旋律演奏的功能,當樂曲的『織地』最密集的時候,他的四肢可以同時處理到四條的旋律線的流動(特別請注意看他單掌手指跨上下層鍵盤的彈奏技巧)!但是……即便我們已經親眼看到了演奏家的示範,其實我們對於音樂的感知,還是大約只能模糊地感覺到一些『Pattern』似乎有重複地出現、然後有一堆複雜的音階連接著、然後……就沒有了。
你如果對於這一類的曲目無法建立記憶的資訊,其實很正常!畢竟,我們並不是受過嚴格古典音樂訓練的科班學生;但,就是會有熱心公益的Youtuber,將這些難以實際掌握的音樂訊息,用清晰的視覺訊號呈現出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hPUqpaRp4 。我非常喜歡這個版本的視覺呈現,它除了用不同顏色來標定四條旋律線的樂句行止與相互關係,它還有一個小小的動畫效果來幫助理解每一條旋律線在做音程大跳轉換時的『連接印象』,這對於幫助我們來理解這麼複雜的音樂內容,實在有很大的幫助。整個曲子從一條主題旋律線開始,大約10秒之後,第二個聲部下轉五度摹仿了主題旋律、而原本的聲部開始去做主題旋律的對位和聲,在接下來的兩聲部寫作,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時間』上的對比:當第二聲部做十六分音符的旋律訴說時,第一聲部用了二分音符的長度來『對比』,而當第一聲部開始轉成十六分音符時,第二聲部用了四分音符來摹仿第一聲部在前面的對位動機,而後兩個聲部漸次移動到較高的音域,來讓第三個聲部可以用低八度音的域區再次重複主題旋律線。
其實到這邊,我們這些試圖要從古典音樂去學習通俗音樂的尋寶者,應該已經挖到了我們的第一個寶藏!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4] ~時間_04//和絃_01
我們粗淺的音樂知識知道:單一的聲線可以稱之為『旋律』,兩條的聲線可以建構起『和聲』,而當有三個聲線同時存在時,我們可以開始去定義『和絃』。幾乎所有的吉他教材在討論到和絃的組成時,一定都是從『基本三和絃是由三個音所組成,它包括了主音(或根音)、往上的三度音以及五度音』開始,我在剛開始學習吉他時,也是照著這個公式、口訣,去努力背誦一個調裡的七個基本三和絃的所有組成音;但當我看著那種有載明旋律簡譜與和絃提示的曲例時,我就有一事不明:『這個小節…它告訴我要彈C和絃,可是旋律卻有唱到2或是6……,它就不是1、3、5啊!為什麼可以彈C和絃?』你可能很難想像在民國七十五年前後,一個高中生熱愛著吉他、卻完全無法理解這其中矛盾的那種痛苦!一直到我快要把基礎樂理翻爛掉的某個時刻,我忽然意識到:『可是,旋律是流動的啊!如果旋律在唱2的時候,我不要去彈3、而變成彈1、2、5,或者等旋律的2唱過去之後我再彈1、3、5…這應該行得通吧?只是……那個譜記,好像不能只單純叫做可以彈C和絃吧?它好像會多出來一些什麼……』。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隨著譜記所『框定』的一個小節裡,隨著旋律線音高的變化,其實那些『基本和絃』一直都在變動它的組成音而形成『許多的和絃在一個小節裡,只是它整體而言呈現了那個基本和絃的大塊色彩』的現象。所以,在一個標定為C和絃的小節,在那個『固定時間』內它可能隨時轉化成Cadd9、Csus2、Cmaj9、C79,甚至Cm79,甚至G/C!
因為,三個組成音的『和絃』,它只是三條旋律聲線在某個特定時間點的『瞬間快照』而已,隨著三條(或更多)的聲線流動,其實和絃的意涵與色彩,會隨著時間而有著多樣且自由的呈現、組合方式。
那代表什麼?或者說,那對於『編曲』來說有什麼意義?
讓我們冷靜想一件事:編曲是為什麼而存在?在現今的音樂分工下,應該是為了『那個已經存在的旋律線』而開始的吧?所以,我如果要為『已經存在的旋律線』來設計和絃,我其實是在編寫另外兩條(或以上)的旋律線條吧?
是的!你需要去『編寫』其他的旋律線條,讓那些旋律線條去交織成和絃的聲響---請千萬、一定要注意這個順序!是針對那條已經存在的旋律線去寫作其他的聲線而形成和絃。
不是『拿既定的和絃去套在那條旋律上面』!不是!
在這裡必須要先岔開一條路去討論一種真實存在的音樂現象:有許多很棒的西洋音樂,它聽起來就像是一個重複的和絃進行,然後把旋律寫在上面,譬如Coldplay的『Yellow』A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NxeF4KMsY ),或Radiohead的Creep全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kzRNyygfk ),根本就是四個和絃反覆到底!那又怎麼說?這其實關係到西洋音樂的根底之於古典音樂,他們的思維是從『Pattern』的概念開始,而他們的音樂寫作也的確常常從和絃的Pattern進行開始,在這個時候,和絃進行成了『第一聲部的旋律』,而人聲旋律反而成為『另外寫出來』的聲線。這是一種『作曲』的手法,效能好或不好…很見仁見智,以我自己的觀察,西方人從Pattern式的和絃進行去寫旋律的效果明顯比東方人要好,因為那本來就是他們的文化血液、基因。
回到主題,那麼,另外編寫的兩條(或以上)聲線應該如何去執行呢?這得要回到人類的聽覺能力:以一個沒有受過嚴格音樂訓練的聽眾來說,不論給他什麼樣的音樂型態,我是說從簡單的民謠一直到結構嚴謹複雜的古典交響樂曲,他最容易聽得到、分辨得出來的音樂內容,只有兩條線:最高的那一條與最低的那一條;而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習慣將主旋律當成是『最高的那一個線條』(時至今日,也許應該修改成『最突出的那一條』),所以,顯而易見的,編曲者在確認了主旋律線條之後,下一步要編寫的,絕對是低音部的線條。
上面曾經提到的『它整體而言呈現了那個基本和絃的大塊色彩』,這個整體的大塊色彩,其實就來自你所決定的低音---或者通俗地說:你決定的根音。請再回頭看看挖到第一個寶藏前的兩聲部的編寫基本運作法則,沒有人告訴你根音只能彈長音或八分音符或什麼的,它其實是可以做為主旋律的對位,它可以很綿長、也可以很流動,關鍵是它與主旋律之間形成的『對比』,而且,它沒有被規定一個小節換一次!
我喜歡今天所轉貼音樂視覺化影片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根本沒有小節線!
小節線(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8A%82 )最起初的功能,只是方便音樂家在溝通或演奏過程中容易標定位置的一種記號,但,我的觀察,現在許多的年輕音樂工作者…也許因為電腦編曲軟體的普及化,對於音樂的理解與認知,幾乎是建立在一種僵化的小節概念之上,它產生的問題是:旋律寫作的本身不是來自於旋律自己該有的呼吸長度,而受限於『如果不是乖乖的四拍或三拍或6/8拍的小節長度,好像會怪怪的……』的那種不安全感,所以,也許某一句旋律它只需要五拍或七拍就可以講完重點,可是因為那樣的不安全感,就覺得一定要補完足夠的制式拍分,而讓音樂變得拖泥帶水、缺乏自然的生氣與律動感。而這種現象往往會被搭配著『拿既定和絃去套旋律』成為一種編曲套餐來食用,這樣的思維所生產出來的編曲,往往只會給人一種千篇一律而缺乏驚喜的感受,以『用音樂說故事』來感動聽眾的角度來說,恐怕不是太高明的方式。
而如果你寫就了一個很好的低音線條,讓音樂中的主旋律得到一個很好的、有呼吸感的低音支持,我覺得這個編曲已經成功了一半!但,真正考驗編曲優劣與否的關鍵,現在才要開始。
當我們有了最高的、最低的兩條聲線後,接下來所編寫的、用來充填、定義和絃真正結構的,統稱為內聲部(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3%B0%E9%83%A8%E5%86%99%E4%BD%9C ),在此,請容我引述臺灣流行音樂的錄音開路先鋒、前麗風錄音室老闆徐崇憲先生的部落格文章:『我曾經說過,在一首歌曲中, 高音像皮膚,低音像骨架, 中音則像肌肉, 三者均衡當然最好, 如果不均衡, 則中音不足是最難聽的; 弦樂四重奏裡的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 也就是在一般歌曲裡的"內聲部",我感覺常受到忽視, 包括編曲和錄音都是如此, 尤其是初入行者』(http://qkhsu.pixnet.net/blog/post/97205466-%E5%85%A7%E8%81%B2%E9%83%A8%E5%B8%B8%E5%8F%97%E5%88%B0%E5%BF%BD%E8%A6%96 )。有道是『聽不見的最重要』!這句話是在說:普通人耳的聽覺雖然只能分辨兩個線條,但對於那些『不易分辨』、『聽不太出來』的音樂內部織地,還是可以感受得到飽實與否;設計得不好的內聲部,即便用了再多的線條、再昂貴的樂音,聽起來還是會覺得雜亂、混濁或空洞、無趣。反之,設計得宜的內聲部,往往與主旋律會取得非常好的度數距離,即便只寫了很簡單的用音,也能讓音樂的張力非常扎實。也就是說,我們在思考編曲的概念,其實就是在指定完低音之後,如何有效地寫出位於中間地帶的其他旋律聲線,來使整個音樂的聲響達到飽和的流動感。
但是,還記得我們在『時間_01』文章中說過:『音樂在能量的呈現上,還有一種觀測的表述:【開展】與【收斂】』?所謂的『聲響達到飽和的流動感』並不是指讓音樂一直停留在飽和的狀態,它永遠是一種對比,有的時候你要讓和絃的感受很『窄』,有時候你要讓它很『寬』,來構成能量的收斂、開展;它之所以可以被這樣操作,其實就是來自於低音線條可以寫到多低、內聲部線條會與主旋律拉得多開來決定的。
而因為這些都是流動的線條,它們所『快照』出來的和絃結構是可以很自由的,甚至,這些『被構成』的和絃出現時間點,也可以被設計在特定的位置;而在『什麼時間點』變換了和絃,其實,它也就影響了『重音』出現的位置,而這個動作,同一個時間也代表了律動感的好壞,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Groove好不好』的關鍵!
因為,這一切的元素,都與時間感息息相關!
這一篇文字主要是希望對於『使用和絃感到苦惱』的編曲者,能提供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理解音樂建構的想法。就如同我很反對『盒框式和絃』的記憶、用法一樣,我期待我們能從旋律的面向來重新思考和絃的意義,也因此而找到定義和絃的新看法;而關於『Groove』的問題,我們就留在下一次再討論。
在此之前,祝新思路順利愉快!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想要的夢境 #沈睡之後的沈澱之歌 是聲音,也是身影交織構築起比深夜還深的夢境 我輕躺在喃喃自語,詢問那人的姓名 他的名字:尼尼克。 - 靈魂Diva #家家 第四章“靈魂更新”個人大碟-【我想要的 I, ME, MINE】 線上收聽:https://lnk.to/I_ME_MINE 一首...
「yellow 小提琴 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yellow 神山羊鋼琴的評價和優惠,YOUTUBE和商品老實說的推薦 的評價
- 關於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眾連登仔- 願榮光歸香港Glory To Hong Kong小提琴譜pdf 的評價
- 關於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夢知聲Tie A Yellow ribbon... - 台中心裡有譜樂團招收長笛薩克斯風小 ... 的評價
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想要的夢境
#沈睡之後的沈澱之歌
是聲音,也是身影交織構築起比深夜還深的夢境
我輕躺在喃喃自語,詢問那人的姓名
他的名字:尼尼克。
-
靈魂Diva #家家
第四章“靈魂更新”個人大碟-【我想要的 I, ME, MINE】
線上收聽:https://lnk.to/I_ME_MINE
一首為夢境裡的他所唱的歌恰似獨處的呢喃,回歸最單純的簡單家家再次以溫柔聲線,沈澱一切醒著的雜質輕領聽者走入靜謐的夢鄉,尋覓最深層的自己。
- Music Credit -
詞曲 Author:Kulas
製作人 Producer:五月天瑪莎 Mayday Masa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張尹綸 Archer Chang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黃君富 Frank Huang
吉他編曲 Guitar Arrangement:黃中岳 Ray Huang
弦樂編曲&指揮 Strings Arrangement and Conducted:王希文 Owen Wang
吉他 Guitar:黃中岳 Ray Huang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蘇子茵 Daphne Su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張譽耀 Yu-Yao Chang
中提琴 Viola:甘威鵬 Wei-Peng Kan
大提琴 Cello:呂超倫 Tsao-Lun Lu
弦樂製作助理 Strings Production Assistant:留安廷 Toby Liu
譜務 Music Preparation:朱彩蓁 Cai-Jhen Jhu
吉他錄音 Guitar Recording:黃中岳 Ray Huang@Ray's Studio
弦樂錄音 Strings Recording:林尚伯 Lin Shang-P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s
人聲錄音 Vocal Recording:黃君富 Frank Huang@相信音樂錄音室 B'in Music Studio
混音 Mixing:林正忠@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OP: 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TWK231911917
-
▍我想要的 I, ME, MINE (精裝版)
相信音樂線上購物:http://bit.ly/2lEUiby
博客來:https://bit.ly/2kxhcBb
五大唱片:https://bit.ly/2kwqw8y
佳佳唱片:https://bit.ly/2k5EfD9
誠品音樂:https://bit.ly/2lCGJJt
▍我想要的 I, ME, MINE (平裝版)
相信音樂線上購物: http://bit.ly/2k2BMJv
博客來:https://bit.ly/2lVJtSj
五大唱片:https://bit.ly/2lyS9hx
佳佳唱片:https://bit.ly/2k2W3yC
誠品音樂:https://bit.ly/2kv2udW
………………………………
免費訂閱 ▶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http://bit.ly/YTBinMusic
‥‥訂閱・相信‥‥‥‥‥‥‥‥‥‥‥‥
JiaJia家家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iaJiaMyLove
★YouTube:http://goo.gl/xKUxaW
★iTunes:http://goo.gl/qgU2TE
★Spotify:http://goo.gl/ZMQ3lh
★KKBOX:http://goo.gl/rzjzMn
★friDay音樂:http://goo.gl/4dujnV
★MyMusic:http://goo.gl/xZMa0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Cf-2aJsXk/hqdefault.jpg)
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數位聽歌連結:https://JJLin.lnk.to/MIABFA
---------------------------------
在那一天來臨前
我願意一直在這裡等待
來自靈魂的message,流竄著每一個音符
傳遞著
2017林俊傑 JJ Lin 以「真實」為驅動的赤裸撼動
林俊傑 2017 全新專輯「偉大的渺小」
林俊傑詞曲全創作 唯一英文歌曲
Until The Day
*A JJ Lin Composition (music & lyrics)* *The only English track*
*"Until The Day"*
_No longer naive_
_We grew amidst pain_
_No longer ourselves_
_And finding our way again_
_We reconcile with ourselves_
_When we let our hearts take lead_
_Fearless_
[With my music and soul, I bare myself] - JJ Lin
JJ conveys through music his reflection of life and relationships in this cosmic yet intimate track - "Until The Day"
「這是一張不管作或唱,都是在掏空自己的作品…」
----- JJ Lin
離開了天真
在受傷裡長大
離開了自己
再被自己找到
當我們傾聽內心
即可重聚
不懼
--------
林俊傑 2017 全新專輯「偉大的渺小」中的每一首歌,彷彿都是來自靈魂的深刻訊息,每一個音符都撼動著心靈,讓人無可自拔地沈溺其中,無盡地探索著這浩瀚的音樂宇宙。
兩年的時間,我們仍在螢光幕上,
看著他活躍地穿梭著,也再度獲得金曲獎男歌手的肯定。
然而,關上門,之於創作,他會往哪裡去?
所有人,眾所期待。
一直以來,他是個目標導向,不顧一切往前衝的男孩。
這些日子,他低下頭,擁抱著周遭生活發生的起起伏伏,認識的,不認識的,他聽著、看著、感受著每一個人在生命裡奮戰過的創傷與勇氣。讓他從心出發,勇敢地將潛藏內心已久的情感,呈現作品,獻給每一個身邊重視的人們,譜成這張獨特的音樂意念,以「真實」為驅動的全新專輯。
本次專輯在音樂上也有一個極具話題性的創舉,專輯首波同名主打「偉大的渺小」與專輯中唯一英文歌曲「Until The Day」同步於全球數位上架,象徵多次獲得金曲獎肯定的亞洲天王林俊傑,在這張專輯中將更進一步用音樂與國際接軌,不僅在亞洲,更在全世界引發話題。
「Until The Day」由林俊傑親自作詞作曲,每個人在生活的世界中面對的痛苦和感受。走過生命中的許多謊言、傷害與痛苦,卻回憶起更多生命中曾經存在過的美好,就像在黑夜中輕撫自己的靈魂,直到一絲黎明曙光來臨、直到那一天到來的溫柔等待。從開始、結束、對未來的期待,愛,可以勝過⼀切。刻劃了對生命、對情感、對世界的呼喊,成就了這一首巨大而磅礴,也細膩地緊貼著靈魂的震撼歌曲。
在製作方面,與從第一張專輯就開始合作的編曲大師吳慶隆老師再度合作,結合JFJ製作團隊,邀請到國際首席愛樂樂團為歌曲融入極具生命節奏的弦樂,聯手創造這首歌的編曲製作。
「Until The Day」作為專輯唯一一首英文歌,企圖是獻給整個世界的深刻作品,製作上精心的音樂配置,在整首歌完成後,有一種與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相連的靈魂感應,這也是 JJ 在音樂上一直想要傳達的意念。
小小的舉動,會帶來遠大的效應。是 JJ 在心中多年的一個概念,但也因著還不能完美地呈現而一直擱置。這些日子,來自他身旁人生的體悟與深刻情感後,在他的內心漸漸地產生了變化,深刻地以珍貴的情感與瞬間,融入到創作的生命力,屏息著,以「真實」為驅動,記錄著他內心赤裸的撼動 「Until The Day」。
-------------------------
Until The Day
曲:林俊傑 詞:林俊傑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在夜深人靜之時
When our hopes and fears collide
我們的希望和恐懼摩擦碰撞
In the midst of all goodbyes
在不斷的道別之中
Where all human beings lie
人們都交疊著
Against another lie
躺臥在彼此的謊言中
Whisper broken promises
呢喃著破碎的誓言
There we hide
我們隱藏自己
Try to make it seem alright
竭力讓一切看似安好
What goes around again
當一切回到原點
We'd be running from the pain
我們會從痛苦中逃離
Finding shelter in the rain
在大雨中尋找避難之所
Lovers straying seasons changing
戀人迷失在不斷更替的季節當中
Strangers to lovers
從陌生到相戀
What comes around again
一切循環更迭
You'd fall asleep in my embrace
你會在我的懷抱裡安然入睡
Steal a kiss on your little face
偷偷地輕啄你的臉龐
Would have always been that way
一切本應如此美好
But hey
但是
You're never coming back
你再也不會回心轉意
Never coming back
再也不會回心轉意
I'll be waiting anyway
但無論如何我會在此守候
I'll be waiting anyway
無論如何我會在此守候
Until the day
直到那一天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在夜深人靜之時
Lonely souls travel in time
孤獨的靈魂在各處游離
Familiar hearts start to entwine
熟悉的心開始緊繫彼此
We imagine what we'll find
我們想像著在另一個生命中
In another life
我們又會找到什麼
Whisper broken promises
呢喃著破碎的誓言
There we hide
我們隱藏自己
Try to make it seem alright
竭力讓一切看似安好
What goes around again
當一切回到原點
We'd be running from the pain
我們會從痛苦中逃離
Finding shelter in the rain
在大雨中尋找避難之所
Lovers straying seasons changing
戀人迷失在不斷更替的季節當中
Strangers to lovers
從陌生到相戀
What comes around again
一切循環更迭
You'd fall asleep in my embrace
你會在我的懷抱裡安然入睡
Steal a kiss on your little face
偷偷地輕啄你的臉龐
Would have always been that way
一切本應如此美好
But hey
但是
You're never coming back
你再也不會回心轉意
Never coming back
再也不會回心轉意
I'll be waiting anyway
但無論如何我會在此守候
I'll be waiting anyway
無論如何我會在此守候
Till it comes around again
直到一切再次循環
We'd be playing in the sand
我們會在沙灘上嬉鬧
Holding hands just one last chance
最後一次握緊彼此的手
No more hurts no more goodbyes
再也不會傷痕累累 再也不會分道揚鑣
We'd dance
我們會翩然起舞
We're never going back
我們再也不會重蹈覆轍
Never turning back
再也不會回頭
Won't you wait with me anyway
你是否願意和我一起守候
Won't you wait with me anyway
你是否願意和我一起守候
Until the day
直到那一天
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
付出總有回報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付出總有回報
Until the day
直到永遠
----------------
製作人 PRODUCER:JJ 林俊傑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TION:JJ 林俊傑
製作協力 PRODUCTION ASSISTANT:周信廷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吳慶隆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黃冠龍 ALEX.D
鋼琴 PIANO:吳慶隆
弦樂 STRINGS: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弦樂監製 STRINGS PRODUCER:李朋
小提琴 VIOLIN:劉志勇、龐闊、楊爽、高言、張浩、劉瀟、崔方晗、殷玥、倪冰雪、唐昕、易經明、高學思、崔曉雷、徐航
中提琴 VIOLA:畢芳、米巍、陳欣欣、楊曉宇
大提琴 CELLO:郎瑩、孫藝、王瑤、賀虓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JJ 林俊傑、馬毓芬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JJ 林俊傑、JFJ合唱團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THE JFJ LAB (Taipei)、Lights Up Studio (Taipei)、 YELLOW BOX STUDIOS (Singapore)、TTL (Beiji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JJ 林俊傑、鐘國泰、XANDER TOH、李卓
混音室 MIXING STUDIO:mixHaus (Encino, CA)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混音助理 ASSISTANT MIXING ENGINEER:Jorel Corpus
後期母帶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 JJ 林俊傑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Lurssen Mastering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 : Gavin Lurssen
----------------
■ 更多林俊傑相關資訊:
華納音樂官方臉書:http://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林俊傑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JLin
林俊傑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jjlin
林俊傑Twitter:https://twitter.com/JJ_Lin
林俊傑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11704200233110452548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mUp_a0hHj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ndZ1wUYTrG18EHhe4MNik1HXyww)
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數位聽歌連結:https://JJLin.lnk.to/MIABLY
參加任務!從白天聽到黑夜:https://JJLin.lnk.to/EventAY
---------------------------------
回家的路 很長 很難
離開自己 再被自己找到
來自靈魂的message,流竄著每一個音符
傳遞著
2017林俊傑 JJ Lin 以「真實」為驅動的赤裸撼動
#林俊傑 2017 全新專輯「#偉大的渺小」
首波同名單曲
偉大的渺小 Little Big Us
「這是一張不管作或唱,都是在掏空自己的作品…」
---JJ Lin
離開了天真
在受傷裡長大
離開了自己
再被自己找到
當我們傾聽內心
即可重聚
不懼
----
「偉大的渺小」專輯中的每一首歌,彷彿都是來自靈魂的深刻訊息,每一個音符都撼動著心靈,讓人無可自拔地沈溺其中,無盡地探索著這浩瀚的音樂宇宙。兩年的時間,我們仍在螢光幕上,看著他活躍地穿梭著,也再度獲得金曲獎男歌手的肯定。
然而,關上門,之於創作,他會往哪裡去?
所有人,眾所期待。
一直以來,他是個目標導向,不顧一切往前衝的男孩。
這些日子,他低下頭,擁抱著周遭生活發生的起起伏伏,認識的,不認識的,他聽著、看著、感受著每一個人在生命裡奮戰過的創傷與勇氣。讓他從心出發,勇敢地將潛藏內心已久的情感,呈現作品,獻給每一個身邊重視的人們,譜成這張獨特的音樂意念,以「真實」為驅動的全新專輯。
首波同名主打「偉大的渺小」,可以說是一首巨大而磅礴的震撼歌曲,也是一首緊貼著靈魂的細膩情感,兩者並存構成了「偉大的渺小」的概念,也讓這首歌成為象徵整張專輯、不言可喻的動人存在。
這首歌由 JJ 的曲,首度合作作詞人小寒,在沒有給予任何想法下,小寒一聽到這首旋律,自然而然產生強烈的共鳴與感動,來自對生命與靈魂的感受,賦予了這首歌珍貴呼應的歌詞。
在製作方面,集結頂尖製作團隊
與從第一張專輯就開始合作的編曲大師吳慶隆老師再度合作,結合JFJ製作團隊,邀請到國際首席愛樂樂團為歌曲融入極具生命節奏的弦樂,聯手創造這首歌的編曲製作。
這次的錄製,與知名配唱製作人馬毓芬老師一同錄製,她與 JJ 針對這首歌所想表達的情緒深入暢聊,如何隨著這首歌的旋律鋪陳,在錄製的情感表現,那些掙扎的、那些撞擊的…ㄧ直到最終的出口。
「偉大的渺小」企圖是一種獻給整個世界的深刻作品,製作上精心的音樂配置,在整首歌完成後,有一種與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相連的靈魂感應,這也是 JJ 在音樂上一直想要傳達的意念。
小小的舉動,會帶來遠大的效應。是 JJ 在心中多年的一個概念,但也因著還不能完美地呈現而一直擱置。這些日子,來自他身旁人生的體悟與深刻情感後,在他的內心漸漸地產生了變化,深刻地以珍貴的情感與瞬間,融入到創作的生命力,屏息著,以「真實」為驅動,記錄著他內心赤裸的撼動 「偉大的渺小」。
----------------------------------------
偉大的渺小 Little Big Us
曲:林俊傑 詞:小寒
一朵玫瑰被刺圍繞 也許它也渴望擁抱
海豚臉上總有微笑 也許淚被大海洗掉 是不讓人知道
你我幸福或難熬
好或糟 藏進外表的孤傲
其實我想要 一種美夢睡不著
一種心臟的狂跳
瓦解界線不被撂倒 奔跑 依靠
我心中最想要 看你看過的浪潮
陪你放肆地年少
從你眼神能找到 解藥
宇宙一絲一毫
偉大並非湊巧
我~握的手握好
我~或許很渺小
也絕不逃
夜晚星辰高調閃耀 也許是最後的燃燒 喔
候鳥能自由飛得高 也許是流浪的符號 可是誰又知道
你我曾有過煎熬
把客套 捍衛僅有的驕傲
其實我想要 一種美夢睡不著
一種心臟的狂跳
瓦解界線不被撂倒 奔跑 依靠
我心中最想要 看你看過的浪潮
陪你放肆地年少
從你眼神能找到 解藥
宇宙一絲一毫
偉大並非湊巧
我~握的手握好
我~或許很渺小 喔
那之前我要 抱你在逆流人潮
懂你每個淚和笑
從你故事中找到 美妙
努力不會徒勞
愛並非湊巧
我們握的手握好
我們就算很渺小
也絕不逃
握的手握好
我有多渺小
也做得到
-----------------------------------------------
製作人 PRODUCER:JJ 林俊傑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TION:馬毓芬
製作協力 PRODUCTION ASSISTANT:周信廷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吳慶隆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黃冠龍 ALEX.D
鋼琴 PIANO:吳慶隆
弦樂 STRINGS: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弦樂監製 STRINGS PRODUCER:李朋
小提琴 VIOLIN:劉志勇、龐闊、楊爽、高言、張浩、劉瀟、崔方晗、殷玥、倪冰雪、唐昕、易經明、高學思、崔曉雷、徐航
中提琴 VIOLA:畢芳、米巍、陳欣欣、楊曉宇
大提琴 CELLO:郎瑩、孫藝、王瑤、賀虓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JJ 林俊傑、馬毓芬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JJ 林俊傑、JFJ合唱團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THE JFJ LAB (Taipei)、Lights Up Studio (Taipei)、 YELLOW BOX STUDIOS (Singapore)、TTL (Beiji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JJ 林俊傑、鐘國泰、XANDER TOH、李卓
混音室 MIXING STUDIO:mixHaus (Encino, CA)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混音助理 ASSISTANT MIXING ENGINEER:Jorel Corpus
後期母帶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 JJ 林俊傑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Lurssen Mastering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 : Gavin Lurssen
----------------
■ 更多林俊傑相關資訊:
華納音樂官方臉書:http://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林俊傑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JLin
林俊傑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jjlin
林俊傑Twitter:https://twitter.com/JJ_Lin
林俊傑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11704200233110452548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wjBbWQs71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IKQalVdmgmCzqQohWdpre2zwKMw)
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夢知聲Tie A Yellow ribbon... - 台中心裡有譜樂團招收長笛薩克斯風小 ... 的推薦與評價
夢知聲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 https://youtu.be/Npx0KkrD2Ug 施淑惠獨唱Desafinado https://youtu.be/AP8yCrD1k1M 夢知聲鹿港小鎮... ... <看更多>
yellow 小提琴 譜 在 眾連登仔- 願榮光歸香港Glory To Hong Kong小提琴譜pdf 的推薦與評價
Sep 26, 2019 - 69133份琴譜免費下載, 流行鋼琴, , 流行鋼琴速成課程, 琴譜下載, 鋼琴譜免費下載, 音樂網, 配chord 課程, 鋼琴配chord, 配和弦課程, 配弦課程, 學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