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2021奈良美智」
女孩背景透過暖冷交接灰色交集,堆疊成一道溫暖沈穩的背景
像中古世紀教堂彩繪玻璃光芒,透露些許淡紅,淺草綠,天空藍揉成不規則的光點,打繞在略帶橘黃色底肩頭髮。
女孩閉著眼,若近看會發現她黑睫毛,帶點淡灰,略帶有一點水漬,有點煙燻朦朧超齡的感覺。
像紅蠟筆一撇,緊閉的嘴,不禁讓我在想,“她有話要說嗎” ”還是她邀請我們一起享受這個片寧靜。
近看女孩的皮膚,略帶點嬰兒過敏,白中帶紅或藍的色蘊,不禁讓人聯想,平靜的表面,是不是內部有不為人知的不適?
以構圖造型來說,奈良美智造型變化不大,但容我想大膽的架設,女孩的造型,說不定只是個讓畫有普世性的載體,真正讓畫面呈現劇情,和看不膩的,是這些細膩的色彩和光影,有點像美國畫家Mark Rothko,透過單色塊堆疊出色彩,光影與空間交錯成形的詩意 ; 展覽也放進不同時期的作品,讓人看到大師早期很有熱血,實驗性的插圖,也給展覽一些新意。
除了奈良的展,1F的 『挑釁PROVOKE』特展記錄著日本60反戰和學運潮流的攝影紀錄,工人罷工,反戰學運,破壞社會舊秩序的照片依舊能震撼人心,展覽後半段還有像是德國普普藝術家Sigmar Polke結合冷戰時期影像輸出的藝術作品,當時的藝術的生產充滿憤世,期待藝術是把槍攻擊著專制的情懷,可能在這個動盪的年代可以再次讓人產生連結; 感覺其實先看『挑釁PROVOKE』這個展覽再看「奈良美智」會更給觀眾一個對奈良美智成長的日本次文化,和世界的潮流,有更全面的了解。
也建議不要錯過,“模造風景” 我都開玩笑要是建設,地產公司要看起來很有文化,就要測一個這樣高水準的展。 楊泳梁的數位山水,把近代壅擠的城市建築透過特效扭曲,直立,循著宋代傳統山水畫的構圖,把讓人詬病的近代都市,變成古畫既真實又美麗的景象, 如果200-300年後人回頭看中式山水畫,建築堆疊成的山脈,車水馬龍的緊迫感,確實是21世紀的寫照 (聽說楊泳梁作品也在艾麗酒店大廳,感謝藝迷Tiffany C 分享 ; 另外讓我覺得有趣的,是陳郁文的《天際棲息》透過細膩的P圖呈現成台灣各處的屋頂,從不同材質,水缸,頭頂加蓋透,各種屋頂的多樣性多到令人驚訝,感覺藝術家這麼複雜影像調整到有規律,一定是花了非常多得時間,要是從中能有養鴿子的屋頂,或是我家,應該會非常酷。
「一些實用資訊」
坐捷運到關渡站,搭計程車直接去美術館(約85NT,因為接駁巴士人很多,排隊要很久)
我是平日週二上午8:50到,大概10:05分入場,所以10點前抵達,可能要等到1個小時,10點後抵達可能要等上2小時以上,可想到週末多可怕(聽說週末沒有中午前到就不可能看到展了)
看完三個展後
附近的藝大咖啡館有簡餐Cafe,戶外椅子可以看看風景,吃個簡餐。
美術館大樓後頭有一個戶外觀景台,有Luguo Cafe 可以買杯咖啡(或啤酒)凝視關渡自然公園,和基隆河淡水河交叉口,發呆耍廢拉拉筋,都是絕佳的主意
走在校園(請勿打擾學生和動物)可以安靜的欣賞學院之間的藝術作品,草原還有水牛和白鷺鷥真的很酷。 感謝這些好朋友的陪伴,完美的一天!
關渡美術館
https://kdmofa.tnua.edu.tw/
近期講座
5/16 [宜蘭]倫敦國家藝廊與英國攝影藝術講座 / 英國藍牌導覽員Craig Kao x 阮璽 https://reurl.cc/jqo6GZ
圖來自 網路
#藝起逛 #倫敦旅遊 #倫敦行程 #倫敦一日遊 遊 #倫敦 #倫敦推薦 #倫敦親子 #藍牌導遊 #craigkao #英國歷史 #art2gotour #梵谷 #倫敦國家藝廊 #bluebadgetouristguide #nationalgallerylondon #britishguildoftouristguides #奈良美智 #關渡美術館
x巴士 劇情 在 Vegesou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部落格好讀圖文版在這裡:
https://vegesoup.blogspot.com/2020/09/962020.html 還有寫了marant的好看外套 AW超暢銷包包 跟必買$49上衣
****************
大家有看新聞嗎? 這個勞工節長周末, 傳統上就是美國人跟夏天說掰掰, 開學之後的第一個連假, 加州來了一個破紀錄的熱浪, 北加州好一點, 大約華氏105度, 就是攝氏40度; 南加州高達華氏115度, 誇張的攝氏46... 這種熱度要持續將近一個禮拜, 加州州長宣布本週又要有心理準備會限電了, 有時候都覺得這是美國嗎? 還是科技重鎮矽谷呢, 限電?
美國加州尤其是北加州灣區這裡, 通常夏天的溫度都是20-25度高溫, 很少需要裝冷氣的, 不過這幾年真的天氣變得太奇怪, 沒裝冷氣都不行了.
photodog倒是一臉得意 (你看看, 買冰淇淋機買對了吧!)
他不畏酷熱, 還趁我午睡的時候偷偷爬到閣樓去拉電線, 就是要讓Netflix可以跑順一點! 為了看電視可以那麼認真, 如果做家事也那麼認真就好了! 當初不知道是誰, 一直反對我加入Netflix, 說甚麼大家都沒時間看, 結果你看看到底現在誰迷上啊? 他專門喜歡看中文的節目, 甚麼歷史性的大秦帝國啦, 甚麼武俠類的花無缺小魚兒的, 每天都還要跟我講劇情, 樂此不疲(問題是我一點興趣也沒有), 不過看電視看得開心的老公, 老婆也樂得輕鬆, 其實也不錯!
*************
@ https://bit.ly/358Nmbj (住東岸的朋友已經比我早收到上次買的特價Tory Burch了, 我的還在龜速運送中, 他一收到立刻又開始逛官網折扣區, 因為買得太滿意, 是說這款襯衫也很精緻, 領子可以拆掉變小立領, 而且袖子的地方仔細看有立體的手帕縫上去喔, 這種特價真的是值得了, 台灣網友要看到美國官網特價要翻VPN)
@ https://bit.ly/337cXhU (同一個系列的長罩衫/ 迷你洋裝也很好看喔!)
**************
@ https://bit.ly/3bwPDhy (土耳其石的長項鍊 放到購物車額外六折! 只要24好便宜啊! 又滿好看的喔, 而且評價也好 )
***********
https://slooks.top/43xW/63 Uniqlo美國官網推出了好多新款的圖騰上衣耶! 男/女/小孩都有
https://slooks.top/43xY/63 (不二家的Peko太可愛了, 立刻收進必買清單)
https://slooks.top/43xZ/63 (一零一忠狗 這個是長袖的喔! 他這件我覺得男生也可以穿吧)
https://slooks.top/43y2/63 (我個人很喜歡維尼熊)
https://slooks.top/43y0/63 (黑X白的米老鼠我也想要, 之前有收藏Lego的威力船就是黑白的呢)
***************
@ https://bit.ly/3h5i4V8 (Sezane這件上衣補貨了耶! 現在尺碼全齊, 顏色飽滿好看, 款式的設計也特別)
****************
https://bit.ly/3i4iJqV Pixie Market的新品 全場八折碼: SUMMER20 只有一天
https://bit.ly/3bvpIH0 (最新款的無袖上衣, 有發現, 是正反兩面都可以穿的嗎? 我覺得很貼新啊!)
https://bit.ly/3bzpTks (這件皺褶上衣也是新品, 仔細看他的肩帶可以拉成露肩或是不露肩喔! 後面是整個彈性布料應該很好穿)
***********************
https://bit.ly/2EWe6QY
https://bit.ly/2EWe6QY Gilt有賣Boden的禮券
三個面額可以買: 花165可以得到250禮券, 花115可以得到175禮券, 花85可以得到125禮券.
禮券會用email的方式寄給你是一個code,
使用地點: https://bit.ly/397k3nN Boden美國官網
使用期限: 9/28號以前使用完禮券
可以跟Boden官網的任何折扣碼疊用, 需要一次用完不找零,
相當於66折喔! 而且Boden又常常有額外八折額外七五折的碼 相當於對折了!
https://bit.ly/2EWjnIg 網站上的折扣商品也通通可以用禮券買
Boden美國全場八折可以跟 https://bit.ly/2EIcYkx Gilt的66折禮卡合用相當於五八折, 折扣商品也可以用禮卡!
https://bit.ly/397k3nN 美國區 八折碼: K7L9 星期一截止
https://bit.ly/2nGahHc 英國區 八五折碼: C7H7
(Boden這件保暖外套我推薦喔! 每年都會買, 有一年我買黃色的, 真的很亮眼! 這件袖子可以拆掉變成背心, 非常實穿! 等到小孩長大袖子變短, 還可以當背心至少多穿一年!)
https://bit.ly/2DD37Mi 美國區
https://bit.ly/2F6wdEi 英國區
(男生可以買這件獅子毛衣我覺得配色好看呢! 這件還有另外一個圖騰, 是狗狗在開雙層巴士)
https://bit.ly/2QZX33n 美國區
https://bit.ly/2DzANdz 英國區
x巴士 劇情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奇士勞斯基短片選(ㄧ)
還記得金馬五一的時候看了《機遇之歌》,誇張一點說,他改變了我的一生,那時候我發現原來電影可以這樣拍,可以離真實這麼近,然後又同時與情感保持疏離,克制的令人既投入其中,又能看清楚自己的處境。
導演論或許是真的,奇士勞斯基窮極一身在告訴我們宿命與自由意識的拼搏應當是如何,國與家的關係應該是怎樣,而我一股腦地,向是宿命般的被吸進電影裡面,也是希望能夠有一點稍稍清出我與影像的距離,或許便能看得清楚些。
後來陸續看了幾部《十誡》、三色、《雙面薇若妮卡》,但卻一直沒有機會好好系統性地看他的作品,於是這次終於下定決心,自辦奇士勞斯基經典影展,希望能藉由爬梳他的創作生涯,看出一些端倪,也更了解大師一點。
以下觀影時的隨手筆記
電車(1966)
奇士勞斯基的第一部,如果要定義一個主題的話,我想或許可以說是一個孤寂的人急欲被這個世界理解,最後卻徒勞。故事起於一個男子百無聊賴的待在派對中,最後因為遲遲沒有跟人搭上話所以決定返家,在電車上,邂逅了一名女子,兩人有過短暫的眼神交流,讓男子重新恢復自己對於其他人的信心,但他依然有些自卑,不敢上前搭話,甚至期待對方會來主動示好。然而因為這對於世界的審慎態度,或說怯懦,導致兩人沒有發展出如《愛在黎明破曉時》的那種故事,最後電車離去,才想到要追逐卻已來不及。
.
辦公室(1966)
奇士勞斯基早期的紀錄短片,大抵就是關注一個類似公所的單位處理民眾關於社會補助的一些案例,有趣的地方是影片中人員反覆的問著來的人說「你這輩子做了什麼」好似人地一輩子就可以這樣被輕易定義似的。因為對於奇士勞斯基整體的生涯,從一開始還沒有看得很清楚,但或許可以看出,它關注社會上底層民眾所遭遇的困難的反應,也或許可以以此延伸出它創作影片的道德立場。
觀察到那些很細微的特寫,常常落在人不經意或很日常的動作上,比如說喝水,比如說嘴巴細微的變化,是不是要藉此映照一個人的狀態,還不是很確定。但在上一部《電車》中也有類似的運用,還算有趣。
.
祈願音樂會(1967)
這一部特別注意了開頭結尾中都有一個戴眼鏡男子像是偷窺般地凝視,男女主角這對情侶。如果延伸一點說,這感覺跟電車中的那個男子一樣,處境孤寂,疏離的看著熱帶的中心,自己因為一堵牆被隔絕開來,這面牆士什麼,或許是社會,或許自卑,或許少懦弱。但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這種凝視當中卻又體現出了人的兩面性與複雜的辯證,觀看的同時卻也是觀看,巴士乘客要求女生跟他們走的那段或許是一種短暫衝破、彰顯可能性的設計,但這道最後依然是徒勞的,不過依然有種見證的意味在。應該吧
.
相片 (1968)
奇士勞斯基早期的一部紀錄短片,片長大概三十分鐘。主要在講當他(奇士勞斯基)在一個士兵的攝影展上發現了一張兩名兒童的合照後,決定取尋找這兩個人,看看他們現在在做什麼。於是影片就一路跟著他尋找,最後也真的找上
了當年的男孩,並給他們看照片。
我覺得就敘事來說,本片其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但比較有趣的點在於,拿著一張照片去問當年的影中人你還記得自己當時在做麼嗎,這點有點類似於黃邦銓的《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有種照片的客觀紀事與當事者主觀詮釋在裏頭。而若進一步延伸,就如同照片中弟弟所說,似乎並不是每件事情都值得再度拿起相片去提及,哥哥也說當時候雖然照片看起來很歡樂,但現在想起來當時卻是很痛苦的,因為母親在照片中的房子生重病後來去世了。所以,那所謂的回憶,所謂的紀錄到底要如何才算數呢,哪些才是有意義的呢?這就連當事人都說不清楚的事,或許也就
更模糊了
.
我曾經是個士兵 (1970)
奇士勞斯基的一部紀錄短片,就內容上來說,其實一如前面在《洛茲小城,》中可以看到的,他關注那些受到戰爭排擠、影響的小市民的生活現狀。只是這次鏡頭直接對象了曾經參與戰爭的四名老兵,透過他們的言談,讓我們慢慢地進入他們戰後孤寂的內心世界。就影像上可以發現,畫面中時常有著黑色的前景橫豎在觀眾與主角之間,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標示著那些人與世界之間的隔閡。透過影像,我們發現這四個人失明了,「一開始摸溼溼的以為是汗,到後來才發現是血,不久後我便看不到了」。戰爭的傷害,讓他們失去所有,對於世界的理解只剩下一面黑,當然這部影片的最後毫無疑問地指向了反戰,他們希望消滅戰爭,帶來和平。
但諷刺的是這些事情就有如他們的失明一般不可能改變也不可能發生,最後他們應該如何自處呢,又回過頭來該如何去看待自己當年的愛國行為呢?我想或許沒有一個定論,但在他們的內心當中,又或者夜晚睡著之後,總有著個彩色的美夢等著他們,在夢裡他們看得見,生活一片絢爛,他們很快樂,而唯一支持他們活下去的,便是睡上一覺,頓入夢中,到最後,誰是現實,誰是夢境,好像都已不重要得。然而,這樣的樂觀、模糊,也再次顯示了戰爭的殘忍,也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奇士勞斯基一路所觀眾得主題以及他的道德立場。
.
工廠 (1971)
奇士勞斯基的一部約長18分鐘的紀錄片,主要分成兩個場景進行,一個是鑄造廠的會議室,老闆官員資方喋喋不休的在討論工廠營運的狀況以及轉型的計畫,另一部分則是無聲的勞工默默的操作著機器工作著。
若其實不刻意去注意片子的類型,很難分辨《工廠》是一個紀錄片還是劇情片,我想奇士勞斯基老早就在用拍劇情片的方式在經營紀錄的影像,他巧妙的將鏡頭融入了會議裡頭,特寫、過肩特寫X,然後再與工廠工人的工作畫面交叉剪接,產生了某種強烈的連結與社會拚判性。
老實說,實際上會議中那些人吵些甚麼我在觀影當下反而不是很在意,甚至我覺得就算拉掉字幕也不太會影響對於這部片的理解。我想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的出發,一開始往往都是以一個由下往上共生共榮的姿態進行,然而隨著規模擴大、集體產生、組織產生、效益、產值、目標產生,那集中、階級、權力似乎也自然而然的產生,資本主義或者階級制度最後好像又再次回到了人民身上,社會主義好像一場騙局,話都是上面的在講,下面的永遠只有服從,也不曾有過耳朵。大概是這樣
.
拉力賽之前(1971)
奇士勞斯基的一部紀錄短片,因為找片源的時後遲遲找不到有字幕版本檔案,所以就將就著的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之下把它看完了。劇情其實蠻單純的,就我的臆測,大概就是有人想要參加拉力賽,所以在比賽開始之前晉行一連串的準備與車輛技術的調整,當然也有所爭執,也有所阻礙,但最後還是順利的上場比賽。
有趣的點在於,其實影片中對於那種緊張感的營造好像沒有很充足,反倒是過程當中安插了許多開車飛馳的窗外場景令人印象深刻,搭配輕快的音樂,瞬間在壓力下獲得了些許的自由。
另一方面,開頭結尾同樣是輕快的音樂,特別在結尾前的剪了一個小男孩滿心期待看著父親的畫面,再轉接比賽正式開始,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進一步說,這也將通篇影片的煩躁感抵銷掉,可以好好的上場比賽了。
.
疊句 (1972)
奇士勞斯基的紀錄短片,主要在紀錄一個政府喪葬公證單位工作的日常。有趣的點是,它用一個很極簡的方式講述了一個現代社會制度下的悲哀(又或者是共產以及社會主義下的悲哀),也就是當一個人的一生到頭來的意義只剩下一些數字,運費、棺木尺寸等,然後變成一個商品一般,可以訂製、可以交易,那所謂的人生該何去何從,然而,最後更諷刺的是,它剪了一段剛出生幼兒被依序的放在育嬰籃中,標示著數字,那那終老後杯數字化、規格化、交易化的絕望又更深了,因為這一切好像從出生就開始了。
.
弗羅茨瓦夫和錫隆納葛拉之間 (1972)
奇士勞斯基的一部類似地方政府宣傳片的紀錄短片,老實說雖然只有十分鐘,但整部沒什麼重點,就有點像了無新意的消費性廣告片,大致介紹了當地的地景、設施以及民眾的生活休閒。
如真要說甚麼特別的地方,或許便是它是奇士勞斯基一路看下來首部彩色的電影,感覺還在習慣色彩的運用,沒有像黑白電影那般來的悠遊。
.
銅礦廠安全與衛生守則(1972)
奇士勞斯基的紀錄短片,這次稍長大約22分鐘,它的取向與《弗羅茨瓦夫和錫隆納葛拉之間》類似,就是一個功能取向的影片,這次面向銅礦廠內部,拍攝了類似教學影片的產品,教導員工正確的SOP,以及如何避免職災。不過整體而言其實就沒什麼看點,中規中矩之類的
.
磚瓦工(1973)
奇士勞斯基的紀錄短片,以一個平凡磚瓦工第一人稱自述的口吻,講述他是如何從一個默默聞名的磚瓦工,後來因為區委員的安排前進華沙,又是如何參與社會主義的建設活動,然後最後回過頭來,他看似還是最懷念那一開始他擔任磚瓦工時的歲月,因為他可以走在路上指認,他曾修過哪些路、哪些牆,好似這些代表的的青春,也證明自己沒有虛度光陰。而雖然影片沒有明講,但如果以此延伸,似乎也暗示著往後那些組織內部的、社會主義的工程,似乎有一些不那麼踏實,踏實、對國家有貢獻的,似乎依然是那些基層的勞工,只是他們很少被看到。
.
人行地下道(1974)
奇士勞斯基繼《祈願音樂會》之後睽違七年再度執導劇情片,但雖然這樣說,但他在這期間的紀錄片其實也混雜了許多形式,多以一種劇情片的方式在處理紀錄片。而這部《人行地下道》其實也是以一種紀錄片的方式在拍攝劇情片,所以基本上紀錄片與劇情片的分野在奇士勞斯基身上是相對模糊的。而或許也歸功於他早期大量的紀錄片經驗,因此可以發現他的劇情片其實往往以一種靠很近卻又疏離旁觀的感覺,一方面能夠體現情感的真實,另一方面又能達到觀看的克制,我想這或許在往後的長片中會越來越明顯。
回到故事本身,《人行地下道》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便是述說一個波蘭小鎮的教師隨著學校遠足來到華沙,順道找尋前妻試圖挽回的故事。如果將這樣的一個故事視為一個典型,那或許可以說奇士勞斯基從很早便開始探討一種人性的疏離與情感追求的徒勞,以《人行地下道》來說,雖然看起來夫妻兩人仍眷戀著彼此,也互相吸引,但先天上的差異仍硬是將他們分開。而若擴大一點來說,如果命運是不適合的人分開,而眷戀是自由意志的掙扎的話,那命運似乎一直獲勝,因為人的努力終將徒勞,即便情感上百般不得已。
然後有一點有趣的是,當一開始男生找到女生時,奇士勞斯基選擇用了一段情緒豐沛的民謠當做配樂,當然代表的是情感的外溢,但這讓我想起王家衛早期如《旺角卡門》時,也曾有一段期間用這樣俗的方式外顯的表達情感,讓人感到格外親切,果然大師也都是從小長大的。
.
X光(1974)
奇士勞斯基的紀錄短片,紀錄一群因為工殤而罹患肺結核的工人,出事之後被安置在寧靜的療養院中,雖然一開始在風光明媚、沒有壓力的環境中感到放鬆,但過沒多久他們就受不了了。
因為在過去,他們付出、他們勞動、他們為生活奔波,然後換取報酬活下去感覺自己擁有存在的價值,但現在不勞而獲,就感覺自己曾經唯一僅存對於世界的貢獻與作用被剝奪了,於是他們陷入一種對於自身存在虛無化的焦慮,他們拚了命想要逃離,那怕打雜也好也想要勞動。我覺得這裡可以分成幾個點,一個事社會主義的運行之下,是不是養成了人民不勞動就沒有價值的觀念,另一方面,若放在奇士勞斯基作品的框架下,這其實也是一種今昔自我的錯置,懷念過去、想回到過去,討厭現今的自己,近而否定自己的存在。然後想要回復,卻又無法,又陷入一種生命的徒勞感。從此對於生命、對於世界疏離。
當然這是以一種全知的角度再看這樣的事情啦,如果站在第一人稱的話,那可能就是再怎麼困苦,都要追求美好,但我也不確定這樣的想法是過於樂觀,還是被教育成真的相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