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聊聊孕婦照X光
來函照登
=========================
蘇醫師您好
我是家醫科住院醫師,想要請教有關懷孕婦女照X 光的問題...
看了各個學會的guideline 還有蘇醫師的文章, 了解在研究下diagnostic x Ray 的ionizing radiation on fetus 是很小的,拍幾十張都不會到達 threshold 去影響寶寶生長。
那為什麼醫師對於幫孕婦照x 光的標準要這麼的嚴謹呢?
非常感謝您!
=========================
這次很有趣
提問的不是媽咪
是我們的年輕醫師
你看看
連我們的年輕醫師都疑惑了
明明在目前的臨床指引之下
都認為一般正常使用下的X光不會有風險
那為什麼很多醫師還是不建議照呢
我必須說
有時候我們真的對年輕醫師很抱歉
孩子
這個世界很黑暗的
經常性的並不是理直氣壯就可以
不是你想像的這樣
Sorry。
答案很簡單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你不知道孕婦是玻璃做的嗎?
如果你跟孕婦解釋建議要照X光
結果講了很久人家還是半信半疑地最後說喔喔我了解了然後回你一句那我還是先不要好了
或者
你解釋好然後幫媽咪照了之後接著換他家裡的長輩來質問你說醫生阿為什麼要照X光然後你要再解釋一遍然後你發現他眼角帶著不屑的上揚離開了
或者
你幫一位孕婦照了X光然後過了幾個月他家裡阿嬤來問你說哇孫耶皮膚毋賀半眠攏耶罵罵號甘係嘎就電公有關係
你
會不會很干
之後你還會有動力繼續對下一個孕婦這樣說嗎
這就是我們的日常
如何改變這一切?
我不知道耶
教育是一條漫漫長路
我們繼續努力
江湖路風險惡
醫療不難
人心比較複雜
你要先確定能夠保護好你自己路才能夠繼續走下去
就醬
新同學複習一下吧👇👇👇
再來聊聊放射線吧
https://drsu.blog/2019/04/07/super190407/
有關孕期照X光的問題
https://drsu.blog/2018/04/18/super180418/
懷孕相對論
https://drsu.blog/2017/06/20/super-170620/
過海關會不會照X光啊
https://drsu.blog/2017/12/06/super-171206/
孕期照X光問題又來
https://drsu.blog/2020/12/31/super201231/
關於孕婦看牙醫
https://drsu.blog/2020/12/15/super201215/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x射線 帶 什麼 電」的推薦目錄: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閒聊] - 看板NCUHRM95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https://www.pttsh.ttct.edu.tw/paper/index.php?dir=... 的評價
- 關於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量子現象【觀念】密立坎油滴實驗-電子電量測定(選修物理Ⅴ) 的評價
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核食在哪裡?吃照過輻射的食物不稀奇】
#食物輻照技術 #照過輻射更好吃更保鮮
上次發了一篇真‧核食文章後,還想帶大家探究更多的輻射食品應用,當然,我不是想幫接下來開放他國食品的政策背書,純粹看稱福島食品核食這兩字不爽而已~~ 繼同位素偵測改善土壤品質後,這次要分享食品保鮮很常見的輻照技術
★什麼是食物輻照技術?
食物輻照技術(irradiation)是一種應用在農業領域的核技術,其實已行之有年,原理是透過電離輻射,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例如鈷-60與銫-137(核電廠常見核種))衰變放出的X射線、γ射線或高能電子束,對食物進行加工處理,達到:
1、控制病蟲害
2、去除致命微生物
3、抑制農作物過早發芽
4、延長保存期限等目的
甚至還可移除食物過敏源或致癌因子。雖然食品也可經加熱、冷凍或化學藥劑達到上述目標,但輻照的優點是它不會改變食物溫度,使鮮度得以保持,且在控制致病微生物或蟲害上,也不會改變食物的氣味或留有農藥殘餘,因此食物輻照技術是個好東西,基本上那些可以放很久的食品通常都是照射過輻射的~ 核食XDD,而且還會產生核廢料喔。
經過多年研究與國際標準的建立,目前全球60多個國家都通過法規制定、允許輻照技術對食品的使用。輻照技術在控制蔬菜水果的病蟲害上特別有效,可幫助動植物檢疫單位提供良好的檢疫安全性(phytosanitary security)。事實上正是這項優勢,才促成各國對食物輻照技術的引進。
★國際間輻照食物上的努力
而IAEA與國際糧農組織FAO的合作,旨在加強成員國於輻照技術應用在食品安全上的品質與產能,同時還與《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及「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合作,協調出全球輻照食物的輻射量標準,食品法典委員會成立於1963年、由FAO和WHO共同籌辦,並在2003年公布了兩份里程碑文件:《輻照食品通用標準》及《國際食品處理輻照設施應用之推薦操作規程》。IAEA、IPPC與FAO合力制定的另外一個重要文件是植物檢疫措施中關於有害生物的處理指南,包括對13種特定蟲害的15種輻照處理,及一種針對所有果蠅及三種粉蝨的輻照。這份指南對日益嚴重的有害生物之檢疫要求助益很大,因此打開了新的商機,今天美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國際農產品貿易,都陳列了多種經輻照消毒的蔬菜水果。
不過,目前的技術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針對廣泛的害蟲項目開發「通用流程」,替增加農產貿易開闢更大的能量,或建立自動化機械流程,及減少核資源與食物的浪費(降低輻射處理過後不能使用的食物比例),最後還得要免對一般民眾對放射性的疑慮。但無論如何,各位都不必在輻射與食品的連結上有太多惶恐~ 核食早就充斥在我們生活。
█參考資料:
https://www.iaea.org/topics/food-irradiation
https://reurl.cc/n0QW7v
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短吻犬呼吸道演講後的筆記
#BOAS
#轉載請註明出處為關醫師的粉專喔
[短吻犬阻塞性呼吸道症候群診斷及治療新知-筆記整理]
👩🏻⚕️演講者:劉乃潔博士
目前任職於劍橋獸醫學院 短吻犬阻塞性呼吸道研究室
💡關於劍橋短吻犬阻塞性呼吸道症候群研究團隊
最早是由Dr.Jane Ladlow開始為短吻犬進行呼吸道手術,但是當時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機器可以去測試呼吸道的功能,在手術前後的差異。劉醫師進入研究團隊以後,跟著Dr.Ladlow會在週末去狗秀評估,一年累積300到400隻的案例後,就開始建立研究數據。並且發表了她的碩士論文:呼吸功能測試箱。
💡到底什麼是BOAS呢?(Brachycephalic Obstructive Airway Syndrome)
“Brachy”是短,”cephalic”是頭,但BOAS不只是頭骨縮短,這些短吻犬的後頭骨是往內縮的,而且頭骨向下旋轉,而呼吸道就在頭顱的正下方,異常生長的頭骨擠壓了呼吸道。
💡短吻犬系列犬種主要分成兩大類型,一種是鬥牛犬系列的:獒犬,史塔福郡鬥牛犬,美國惡霸犬,沙皮,他們的軟組織較多,另一種是頭骨超級小的犬種,像是日本狆(Japanese Chin),北京犬,猴犬,拉薩犬,西施,查理士小獵犬,波士頓梗,吉娃娃;而綜合這兩種特質的犬種就是巴哥,法鬥,英鬥。
💡狗狗的鼻甲跟人類的長得完全不一樣,狗狗的散熱靠喘氣,而鼻甲則具有幫助散熱的功能,負責嗅覺的鼻甲,在狗進行嗅聞時,吸入的空氣不會進到肺。在法鬥常見的增生鼻甲,是一個靜態的病兆,猜測可能是為了增加粘膜的表面積。
💡日本醫師在今年發表了一個4D的CT,從動態的電腦斷層剖面圖下,可以看到他們的每一口呼吸,都要花非常多的力氣,而功能性評估達第二級或第三級的狗,時時刻刻都很辛苦。由上呼吸道的阻塞病生理學機制,導致吸氣的過度用力加上無法散熱,胸內壓上升,若伴隨胃食道逆流(或是先天的胃橫膈疝脫及過長扭曲的食道),更進一步使得咽喉附近的軟組織腫脹,最後使得上呼吸道塌陷。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就可能造成心血管的問題,像是系統性高血壓或是肺高壓、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腎臟病、心衰竭,甚至猝死。那所有的短吻犬都會有BOAS嗎?其實也是有可以很正常呼吸的法鬥,他們的運動耐受度極好,而且呼吸或喘氣都不會有任何呼吸雜音。
💡短吻犬症侯群的評估,從門診的檢查就可以做出是否手術的決定。完整的評估,是為了避免過度的醫療。當飼主會帶著他們的短吻犬來諮詢時,可能是因為:呼吸症狀,消化道症狀,運動及對熱耐受度不佳,發紺或昏厥,睡眠問題。雖然會有飼主積極的帶狗來做諮詢,但是在另一方面:
“針對有BOAS問題的飼主做的調查,超過半數(58%)的人不覺得他們的狗有呼吸道問題。”(Packer et al.2012. Do dog owners receive the clinical signs related to conformational inherited disorders as ‘normal’ for the breed?A potential constraint to improving canine welfare. Animal Wellfare, 21(1), 81-93.
💡在門診就可以進行的評估有:
1) 鼻孔狹窄評估 2)呼吸道功能性分級(運動測試-小跑3分鐘) 3)聽診呼吸音
[註:以上自2017年後,來給我看的都是這樣評估的,沒有跑步到的,是因為你已經就確定是BOAS了,再叫你們去跑,我就要幫牠們急救了😨]
💡有BOAS問題的狗狗,他們的呼吸雜音可以再細分成六種,而從這六種呼吸音,就可以初步做出有問題的位置的判斷,即使不用拍X光,對於有經驗的醫生,從聽診就可以做初步的診斷。而在飼主常反應給獸醫的一種呼吸音,叫做反逆式噴嚏(Reversen sneezing),其實是無害的,並不一定是BOAS造成的聲音。
[連結:反逆式噴嚏]
👉🏻https://youtu.be/lsrSi28fdH4
💡飼主在家除了可觀察到的呼吸雜音之外,還可以觀察牠們的呼吸用力的樣子:1)脖子和腹部的起伏 2) 是吸氣還是吐氣時很用力 3) 不協調式呼吸(很用力吸氣但是胸腔反而沒有漲大)。
💡睡眠障礙的呼吸方式(Sleep-disorder breathing)
是否常在一些社群網站上,看見一些飼主分享他們的短吻犬的睡姿,有的會咬著玩具睡覺,有的坐著或會站著睡覺,有的每五分鐘換一次睡覺的姿勢。還有一些會把牠的牙齒嘴巴,卡在狗籠的欄杆上微微開著嘴睡覺,在這些照片影片下的留言,常常都是“好可愛喔”“超好笑”。但你知道嗎?這些都代表著,他們會在睡覺時呼吸中止,所做出的自我保護動作。如果你的狗有這樣的情形,請與可以評估BOAS的醫生做進一步諮詢。在人的呼吸中止型態可多達20多種,但在狗,我們只能粗淺的區分成阻塞性及中樞性。可以在家拿一顆棉花球或是衛生紙,在狗狗睡覺時放在他的鼻子前,如果胸腹部有起伏,雖然時間很久才起伏一次,看起來有要呼吸,但是鼻子前的棉花卻沒有動,那他就是阻塞性的呼吸中止。如果完全沒有胸部起伏的,則有可能是中樞性呼吸中止。
💡只要是短吻犬+呼吸道有症狀就是BOAS嗎?
當然不是啊!在BOAS之外可以讓呼吸到有異常聲音的疾病有非常多:過敏性鼻炎,異物吸入鼻腔,中樞性的睡眠中止,腫瘤,鼻咽部的唾液腺囊腫,咽喉炎,反逆式噴嚏,牙根斷裂,神經問題,肺葉扭轉,氣管塌陷。所以,務必讓獸醫師,在完整的門診評估後,若有需要的話,也是要進行其他的進階檢查來輔助診斷,像是在靜態下可以使用放射線檢查,電腦斷層;動態下可以使用鼻胭的內視鏡,咽部超音波,4D-CT,螢光吞嚥透視檢查(Videofluoroscopy)。
💡哪些短吻症候群的狗狗可能會需要電腦斷層的檢查呢?
1)公的法鬥且有很大的頭 2)很極端的小下巴(下巴內縮) 3)過去已經做過BOAS手術的
💡手術並不能完全”治癒”(Cure)BOAS,因為跟呼吸有關的部位,有些是不能被手術改變的。為什麼消除BOAS是這麼的困難?
1)短吻犬受大眾喜愛 2)BOAS患病率太高 3)過度誇大繁殖短吻犬的特徵 4)呼吸困難卻被視為是一個正常現象5)用短吻犬當做行銷商業廣告,為這樣的犬種變向背書
👩🏻⚕️🧑🏻⚕️獸醫師還能做些什麼?
1)不斷的進行飼主教育 2)在諮詢時加上運動耐受性測試,並且每年回診檢查 3)辨識出不同的上呼吸道雜音 4)要有根據的診斷來安排適當的手術
--
[我的感想]
實際上有更多內容,整理過的東西是覺得很想分享給愛護這些生命,且不論有沒有養短吻犬的飼主,一般大眾以及獸醫師們。
人類總以自己的角度在看待這個世界,對於其他生命正在飽受痛苦可能會沒有意識,如果可以,試試以他們不能正常呼吸的狀態過上一天,你還會覺得他們這樣可愛嗎?而廣告公司們,你們還在用短吻犬做行銷廣告嗎?繁殖短吻犬的業者,是否願意以更高標準的方式,來為種公種母進行檢查,來減少帶著疾病出生的小狗呢?
而身為愛狗的你,在臺灣這樣的環境,是否要深思,想要購買這樣的犬種時,你有能力為牠可能發生的疾病,給予完善的醫療照顧嗎?
—
臺灣獸醫學生會主辦的飼主講座
熱烈報名中~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211149135909574120
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https://www.pttsh.ttct.edu.tw/paper/index.php?dir=... 的推薦與評價
... 光頻率和底限頻率的差成正比; ( )下列現象,何者可顯示德布羅意物質波的存在? (A)有些波必須靠介質才能傳播(B)光電效應的現象(C) X射線的布拉格繞射現象(D)單一能量 ... ... <看更多>
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量子現象【觀念】密立坎油滴實驗-電子電量測定(選修物理Ⅴ)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12. elgoooyountcc. 請問油滴是摩擦 帶電 還是因為照射 X 光使氣體游離成離子和電子而使油 ... ... <看更多>
x射線 帶 什麼 電 在 [閒聊] - 看板NCUHRM95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輻射,我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以前的我只聽國中的物理老師常常提到輻射這玩意兒
但我卻不了解輻射到底是什麼!
我就只知道輻射就像是光,這次仔細的查了資料才知道
輻射,像光一樣,是一種能量,就像 r 射線等的電磁波,與如電子等的高速粒子的形態傳送。
還有一些有關於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我也都有更深入的認識!
讓我收穫很多。
97年10月22號綜一庚8號洪宇生 輻射
輻射,像光一樣,是一種能量,它以如加馬 (γ) 射線等的電磁波,與如電子等的高速粒子的形態傳送。通常我們依它能量的高低或游離物質的能力,分成非游離輻射和游離輻射兩大類:
非游離輻射:指能量低無法離生游離的輻射,例如太陽光、燈 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雷達波等。
游離輻射:指能量高能使物質產生游離作用的輻射。
游離輻射又區分為:(1)電磁波輻射,(2)粒子輻射。
一般所謂的輻射或放射線,都是指游離輻射而言。
我們生存的大自然裡,輻射和陽光、空氣、水同時存在,因為它無色、無味、無臭,人體無法直接感應,使得大家對於輻射有莫名的恐懼感。前一陣子有關輻射安全的新聞報導 接連刊登,人人幾乎聞輻色變。
人類在一百多年前發現輻射以來,就嘗試應用於許多層面,如X光照射、農產品保鮮與飛機結構檢測等,皆帶給了我們許多的方便。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已經少不了輻射的應用。
我們應該深入了解輻射是什麼,能利用它的優點,而避開它的危險性,不再只是莫名的害怕。
最早在1895年11月,德國物理學教授侖琴 (Roentgen) 發現一種眼睛看不見但能穿透物質的射線。因不知其名,故稱為X射線,一般俗稱X光。隨後不久發現X射線會使空氣游離而導電。
在了解輻射之前我們先看看原子的構造
原子的中心為原子核,內含質子和中子,體積很小但質量很大。原子核的外面有電子,像行星繞太陽一般,循著固定的軌道繞著原子核旋轉。
我們把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的總和稱作質量數,例如鈷 60,記成 60Co,它有27個質子和33個中子,其質量數為60。
偉大的原子科學家-湯姆生
在1884年湯姆生年僅28歲,就擔任英國劍橋大學卡文的斯(Cavendish)實驗室的主任。這位被稱為「年輕小伙子」自己也感到十分驚訝,想不到這位年輕人卻使設備簡陋的實驗室轉變成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實驗核子物理重鎮。
湯姆生和他的學生拉塞福是最早證實空氣被X射線游離。從這游離現象推導出游離輻射 (放射線),也就是由原子釋出能量範圍廣大的電磁波和粒子輻射。湯姆生最負盛名的貢獻是探討陰極射線的性質,也就是電子的性質。他藉著電場以偏轉陰極射線;在過去是用磁場使原子偏轉。他終於證實電子為帶負電的粒子。接著他又測定電子的質量,約為氫原子核的二千分之一。在當時原子是被視為最小的粒子。
電子是屬於次原子級的粒子,湯姆生是證明次原子級粒子存在的第一位,從此打開了次原子級的門戶,導致他的高足拉塞福在核子物理領內的貢獻。後來湯姆生證實電子和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會產生X射線,而X射線和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卻會產生電子。
第一個原子模型也要歸功於湯姆生,也就是聞名的「葡萄乾布丁模型」。他繪出原子為一球形,充滿了正電荷,同時也有相同數目的負電荷(電子)。在1906年湯姆生因在電子和氣體導電兩方面的卓越成就,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同位素是 (isotope) 什麼?
質子的數目決定元素的名稱和它的性質。若某一元素含有不同的中子數目,則稱為該元素的同位素。例如鈷的同位素有五種分別是 ,,,,,這中間除了 是穩定同位素(無放射性)外,其餘都具有放射性。
我們常聽說放射性同位素,就是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例如氚 (3H) ,碳14 (14C) ,鈷60 (60Co) ,鉀40 (40K) ,鈾235 (235U) ,鈾238 (238U) 。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約有330種,其中大約270種是穩定同位素,其餘是不穩定的放射性同位素。
輻射是誰發現的?
原子的中心為原子核,內含質子和中子,體積很小但質量很大。原子核的外面有電子,像行星繞太陽一般,循著固定的軌道繞著原子核旋轉。
我們把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的總和稱作質量數,例如鈷 60,記成 60Co,它有27個質子和33個中子,其質量數為60。
緊接著在1896年2月,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 (Becquerel) 發現鈾的化合物會發出一種不同於X射線,但也具有穿透能力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射線,稱它為鈾放射線。他是第一位發現放射性的人。
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 (Joseph John Thomson) 在從事陰極射線的實驗中發現帶負電的電子(electron)。
次年,1898年7月在法國巴黎,居里 (Curie) 夫婦兩人首次自瀝青鈾礦中提煉出一種新元素,命名為釙 (Po) 以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同年12月又成功地分離出另一新元素鐳 (Ra) 。「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名詞就是居里夫人所創的。
貝克勒爾 居里夫人
同在1898年,威廉韋恩發現了帶正電的質子,1899 年原籍紐西蘭的拉塞福 (Rutherford) 發現了帶2個正電單位的α粒子,稱為阿伐射線,且證明帶一個負電單位的貝他 (β) 射線就是電子。在1900年韋拉特 (Villard) 發現另一種電磁波射線,能量比X射線還高,命名為加馬(γ)射線。不帶電的中子是最後被發現的,遲至1932年2月才由查兌克 (Chadwick) 發現。至此人類對原子核裡面的構造,才有較清楚的瞭解。
輻射是怎麼產生的????
1. 來自放射性同位素
不穩定的原子核就好像脾氣不好的人,需要一種發洩的管道,以便將他的怒氣消弭,此時原子核就是為了回復到穩定狀態,必須釋放出能量,而以電磁波或粒子的形態射出,這就稱為輻射(俗稱放射線)。
以鈷60為例,它先放出一個貝他粒子轉變成鎳60,但此時鎳60原子核仍很不穩定,它又迅速放出兩道加馬射線,才形成穩定的鎳60同位素。所以,一個鈷60原子自發性地蛻變時,會放出一個貝他粒子和二道加馬射線。
空氣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氡222,它射出帶二個正電荷的阿伐粒子,形成釙218:
(二個α粒子)
釙218也具有放射性,會繼續蛻變下去。
2. 來自產生輻射的機具
我們定期作胸部X光檢查時,不禁要問這X光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原來當高速運動的電子撞擊重原子核時(例如鎢元素)就會產生X射線,在醫學上的用途非常大。另外,當高能軌道的電子跳回低能軌道時,也會產生X射線,可應用在金屬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工作上。
3. 來自核反應
如核能發電廠、宇宙射線等。
輻射有哪些特性????
輻射有四個重要的特性是大家必須要認識的:
1.放射性蛻變是自發性的反應
放射性同位素(另稱放射性核種)的蛻變是自發性的,無法以物理或化學的手段去改變它。
2.輻射受電磁場影響
輻射若帶有電荷,則其行進時會受電磁場影響而偏轉,加馬射線因不帶電荷,故其行進軌跡不會受電場影響 。
3.輻射強度隨時間的增加而遞減
放射性同位素的蛻變率(或輻射強度)會隨時間的增加而遞減。輻射強度每減少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半衰期。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是固定,而且都不相同,有如人的指紋一般。例如國內發現的輻射鋼筋內所含60Co的半衰期為5.26年,空氣中氡222的半衰期為3.82天。
4.不同的輻射有不同的穿透能力
阿伐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弱,一張紙就可以全部把它擋住。貝他射線的穿透能力稍為強一點點,它能穿透普通的紙張,但無法穿透鋁板。加馬或X射線的穿透力最強,需要適當厚度的混凝土或鉛板才能有效地阻擋。
因此,屏蔽X射線或加馬射線的材料,需要密度高的金屬材質為佳。用鉛做鈷60射源的容器,其厚度最小,鐵則需要厚些,混凝土要再厚些。若用水做屏蔽,則需更厚才能達到相同的屏蔽效果。
輻射撞到物質時,與物質產生游離或激發的反應,把輻射本身的能量轉移給物質。右圖為一個原子被輻射游離或激發的過程。由於阿伐射線因為帶正電,非常容易和物質產生游離作用,而快速地將其本身的能量傳給物質,因此阿伐射線的穿透力很弱。相反地,X與γ射線不易和物質起作用,也就是不易將能量傳給物質,所以X與 γ射線的穿透力很強。
黑體輻射(blackbody radiation)對量子理論發展的影響
十九世紀,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古典力學的理論已趨於完備,然而對於黑體輻射(blackbody radiation)存在現象,卻無法用古典理論於予解釋,對於黑體輻射所衍生的問題,在科學家的努力下漸漸揭開其神秘面紗,在揭開其神秘面紗的同時也引領我們進入另一全新的領域-量子力學。
1859年,德國物理學家Kirchhoff輻射定律(law of
radiation)指出物體在已知溫度下,對輻射能之放射率或吸收率與物體表面之性質有關。而黑色物質對輻射能具有較大的吸收能力。如果一個物體在任何溫度下能吸收任何頻率的輻射能,那麼這個物體便稱為黑體。事實上,完全黑體並不存在,研究黑體輻射時,常以人工製成一完全黑體討論之。如圖所示,當外界輻射能經由小孔射於空腔時,此輻射能經過多次反射後,幾乎無機會再由小孔出現,故可視為輻射能被空腔所完全吸收,而稱之以完全黑體。若加熱此物體至某一溫度,觀察由小孔輻射出之光譜其光譜與在同一溫度之黑體(blackbody)所吸收輻射者,完全相同。
1879年由Josef Stefan提出輻射的總能量(E)和絕對溫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所謂的Stefan-Boltzmann law( )。
1884年,Boltzmann應用熱力學觀點空腔輻射能之研究,他取此空腔為圓柱行具有反射性質之壁沿,且期末端至一可移動支活塞,空腔內部之輻射能對其四周施以壓力,應用Carnot cycle之一連串膨脹及壓縮過程可導出此壓力及功之關係,因輻射能密度與壓力成正比,若壓力以知,則能量密度亦能輕易導出。
1893年Wien更進一步研究輻射能移動之活塞反射後,所引起都卜勒效應,而計算出輻射能波長之變化,發現波長之變化與溫度成正比,若再引Stefan-Boltzmann law,及絕熱過程公式,可得Wien displacement law,T 。
從上面的圖可觀察到下列顯著之特性:
(a)黑體輻射之光譜與物體的材料無關。
(b) T固定時,在波長l至l+dl間之輻射能密度ρ,先隨著波長之減短而增加至某一最大值,後在隨波長之減短而減少。
(c) 對固定之波長或平率而 dl值隨T同時增加。
(d) 曲線之最大值(表示在固定溫度下?有最大輻射能之波長)隨溫度之增加而向短波端位移。因溫度上升時,若 表最大輻射能之波長,則 與T成比: constant。此關係稱Wien displacement law。短波端位移。因溫度上升時,若 表最大輻射能之波長,則 與T成反比: constant。此關係稱Wien displacement law。
後來更精細和全面的實驗表明,Wien公式並非與所有實驗數據都符合那樣好,幾位實驗物理學家指出,在長波長波段,Wien公式與實驗有明顯的偏離,這促使Planck去改進Wien公式,即 ,當Planck改進Wien公式後,便開始著手研究其理論,並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設, ,n=0、1、2、3…,利用Boltzmann分布函數與量子化的假設可推導出Planck的輻射公式,即
1919年,Rubens和Mechel證明Planck公式能正確地預測160 C至1800 C實驗結果,Planck constant的大小為h=6.626x10 J‧s。由Planck的假設可成功解釋並推導Rayleigh-Jeans law,Wien displacement law,Stefan-Boltzmann law,最後,研究黑體之重要性,再於如何以理論解釋上述之實驗事實,然而古典理論與實驗間的矛盾,經由Planck引入量子化觀念後遂迎刃而解,且並可預測許多新的實驗,進而進入量子世界發展量子論。
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人體接受輻射的來源有哪些??
人類在生活上所接觸到的輻射源,有天然的和人造的兩類,而人體接受輻射劑量則是經由體外曝露與體內曝露兩大途徑所造成。以下先作簡要要說明:
1.天然輻射源
環境中天然存在的輻射源:
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
土壤及建築材料中所含的天然放射性核種(鉀 40、鈾238、釷232及它們一系列的子核種);
食物中的鉀40;
空氣中的氡222和它的子核種等等,從體內、體外使人體接受輻射劑量。
右圖顯示高度上升,宇宙射線也愈強,下表為顯示搭乘國內外飛機每趟往返大約接受的宇宙射線劑量:
國內外航線旅客所受宇宙射線劑量
航線(往返) 接受劑量
(微西弗)
輻射的致癌性
自從X射線和天然放射性被發現之後,輻射即被廣泛應用於科學和醫學上。但早期對輻射的安全性還不很瞭解,以致有一些工作人員接受高劑量而罹患白血病或皮膚癌。後來人們注意到輻射與致癌的關係,同時又發現鈾礦工人因長期吸入高濃度的氡222,造成罹患肺癌的機率高於正常人,輻射會增加致癌率的事實才被確認。
如今流行病學專家分別從—
廣島、長崎;
馬歇爾群島居民;
核武器試爆之軍事觀察員;
接受輻射醫治的病人;
輻射工作人員;
高天然背景地區居民;
遭受核子事故的人員。
等數十萬人中做長期的追蹤調查,以探討輻射與致癌機率的相關性。
§低劑量致癌的機率
低劑量致癌是機率效應,接受輻射將使致癌的機率增加,但並非人人一定會致癌。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報告的評估,每一萬人每人都接受1000mSv全身劑量(相當於接受500年天然背景輻射),可能增加癌症死亡人數為500人,即致癌死亡率為1000mSv增加5 % 。但是,自然情況下人類各種死亡原因,癌症佔了約20-25 % (衛生署公布台灣地區84年因癌症死亡佔總死亡數的21.9 % ),而且要讓每人接受1000mSv的高劑量也誠非易事。因此,日常生活中接受天然輻射劑量致癌死亡的機率是非常低的。
§輻射致癌的潛伏期
從人體器官接受輻射曝露,經過複雜的變化到臨床癌症顯現,需要一段長時間,這段時間就是所謂的潛伏期。各類癌症的潛伏期不盡相同,從日本流行病學的調查,例如白血病最短,平均潛伏期約10年,其他實體腫瘤癌症的潛伏期都較長。
人體組織器官的輻射致癌敏感度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體器官對輻射致癌的敏感度確有差異,已知胃、肺、結腸和紅骨髓四個器官對輻射致癌性較敏感,而甲狀腺、骨表面、皮膚則較不敏感。下表顯示每西弗劑量產生致癌和不良遺傳的機率。致癌和不良遺傳機率之總和,即表示輻射引發機率效應的總危險度。
心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53.17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