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兩篇,連看都還不用看,可以先存起來了🙋🏽
在輪到答應你們的椰子油上場前,還有好多故事要說(多到塞不下一篇)
廢話不多說,來吧!
第一場 紫外線,紅外線
多數人都知道,防曬主要想預防陽光中的紫外線導致皮膚傷害。 但只知道這樣有點太淺。
太陽是一個巨大、高溫的能量體,會發射出不同波長的輻射線,總的來說,是一連續光譜。
人眼可以看到的波長,是有限制的。因此你能看到的紅、橙、黃、綠、藍、靛、紫這範圍的光,被稱為「可見光」。
而波長超過紅光的被稱為「紅外線」,波長短於紫光的被稱為「紫外線」,這兩者都是「不可見光」。
波長越短的輻射線,能量就越強,對人體的傷害也就越大。
因此紅外線對人體產生不了什麼傷害,防曬的重點,就會落在波長短,但能量強的紫外線 (Ultraviolet, UV)!
第二場 UVA、UVB、UVC
紫外線依照波長的範圍,又被分為 UVA、UVB、UVC 三種。
波長越長,穿透力就越強。
因此在一般的狀況下,波長最短的UVC幾乎是全部被大氣層擋住,而大約有 5% 的 UVB 會到達地表,但高達 95% 的 UVA 都能直接到達地表。
所以防曬產品的設計,都是針對 UVB 跟 UVA 為主,很少聽到有人在談防 UVC 的,不過臭氧層破洞沒擋到的UVC也是造成皮膚癌的原因之一哦。
UVA 長.真.弱.黑.—使皮膚「老化」及「變黑」
UVA 的波長較長,穿透力較高,依照波長又分成長波 UVA 跟短波 UVA,其中長波 UVA 的波長更長,傷害可到達真皮層,但能量較低,因此會導致曬黑與老化。
UVB 短.表.強.紅—讓皮膚曬傷、發炎、紅腫、脫皮,且致癌性最強
UVB 的波長較短,穿透力較低,傷害主要在表皮層,但能量較強。因此容易造成曬紅、曬傷,而長期累積的能量大,也可能造成皮膚癌。
紫外線會讓皮膚產生自由基,一些蛋白酵素的活化,引起膠原蛋白跟彈性纖維的分解,進而出現皮膚老化的現象,如皮膚變薄、失去彈性、形成皺紋等等。
雖然UVA能量低,但因為到達地表的量大,是UVB的100倍,並可加強UVB對皮膚的傷害力(最佳助攻!?),可穿透至真皮層,可說是致皮膚老化的主因。
第三場 物理VS化學
化學防曬怎麼了嗎
在化學防曬霜當中,主要是二苯甲酮(oxybenzone )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這兩種物質的毒性會造成和珊瑚相依為命的共生藻離開珊瑚,使珊瑚開始白化,然後死亡。
化學防曬霜的一些成分,是會被吸收到我們的血液中的。因覆蓋在我們的皮膚上,所被吸收,但是肝臟沒有辦法「解毒」,甚至會干擾賀爾蒙。
並且,化學防曬許多會含有,無法被汙水處理系統過濾的奈米微粒。
即使不參加水上活動,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防曬品還是會隨著卸妝洗臉、洗澡、洗手、洗衣、排泄......進入污水系統再流入海中。
防曬力 💙💙💙💙💙
方便性💙💙💙💙💙
友善環境😅
物理防曬霜是什麼
全物理防曬,成分只具有二氧化鈦 Titanium Dioxide (TiO2)、氧化鋅 Zinc Oxide (ZnO),或是兩者併用者。可以很好的阻擋UVA和UVB光。
原理就是:
在肌膚上均勻塗抹物理性防曬劑的顆粒,形成一層均勻的保護層,能有效透過反射、散射、折射阻擋陽光紫外線。
物理防曬劑,通常是一些不溶性粒子或粉體,粒子的直徑大小直接影響其紫外線屏蔽作用。
二氧化鈦與氧化鋅為白色粉末狀,所以物理性防曬劑使用後會在皮膚上呈現白色塗層,粉末會停留在角質最外層,穩定性較高,較不刺激皮膚。
物理性防曬抗UVB能力強,但對UVA防護力較弱。
一般物理防曬製作技術如果不足, 擦在身上時, 就會卡著一條條白白的粉末, 讓皮膚細紋更明顯。
為了不要讓皮膚看起來醜醜的, 擦了白白的, 很多廠商就使用了奈米微粒化的二氧化鈦, 奈米技術聽起來很先進, 用在保養品可以加強吸收。
但是二氧化鈦是礦物, 把礦物奈米化之後, 這種超微分子, 就可能經由皮膚進入血管流到肺和腦,影響器官運作,對於敏感肌膚來說,有可能會引發炎症。
就算成功購買到標榜成分為氧化鈦或氧化鋅的物理性防曬乳,也不代表它對海洋無害!
同時要注意必須是「非奈米」的成分,才能安心使用。
防曬力💙💙💙💙
方便性💙💙💙
友善環境💙💙💙
除了注意防曬乳的成分,遮蔽肌膚其實是最有效,也對生態最友善的防曬方式。
#續下篇
#下篇更精彩
#真的爆炸多的
#tambam33
#關於保養那回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uv 光譜 怎麼 看 在 Re: [材料]由UV光譜如何得到Energy gap? - 看板ChemEng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ndy70289 (瘋狂的電腦使用者)》之銘言:
: 想請問固態的半導體材料測完UV之後
: 要如何求得該半導體的Energy gap ?
: 是直接作一條切線看對到多少的波長
: 還是要做另外的換算呢?
: 希望懂的人能不吝賜教
: 小弟完全沒概念阿.......
正確的說應該是 UV-vis DR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由光能量公式(Eg = hc/λ),再帶入固態材料之最大吸收波長
Eg: Band gap energy (eV)
h: Planck’s constant (6.6256 x 10^-34 J.s)
c: Light velocity (2.9989 x 10^8 m/s)
λ: Wavelength (nm)
1eV = 1.6 x 10^-19 J
上述參數帶入後可得一簡易公式 Eg(eV) = 1240/λ 其中λ單位為(nm)
而最大吸收波長就如j大說的一樣
就是在光譜的edge取切線然後與底部基線的交點
從圖譜上可以很明顯觀察到一顯著降低的斜線 https://0rz.tw/FPs9V
一般單一固態半導體材料(未進行材料改質等步驟)之圖譜都會是這類的
最大吸收波長就是由那斜線一直延伸再與底部座標(波長)相交即可得
再將其值帶入上述公式就能得到該材料之Eg(eV)
這方法原本也是學長教的
不過後來有在幾篇paper上看到此方法的敘述才比較安心
但是如果是有經過材料改質等步驟
有時候常常圖譜就會變得很難看
所以基準也會很難抓,有時候看到paper上面的圖也是起起伏伏的
而作者此時就會說其Band gap的值大概為某一個範圍,而非一固定值
如果再有疑問就去博碩士論文網(好用阿~~~)
去找幾篇相關的論文,裡面一定多少都會提到一些你所需要的資訊
再不然找篇paper拿起筆畫看看,再帶入公式算看看
順便檢查作者有沒有寫錯 XD
--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8.6.1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