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或影視走出海外,要處理不同國家的版權問題,耗時較久,「但如果改編遊戲、翻譯不同語言,就能透過Steam上架全球,要向海外推廣IP,門檻也較低。」
★ 全新改版新聞App iOS → goo.gl/bWvmsn
★ 全新改版新聞App Android → goo.gl/2Ctu8A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team遊戲翻譯」的推薦目錄: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兔頭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Re: [閒聊] 語言與翻譯在遊戲中的地位- 看板Steam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問題] Steam遊戲翻譯問題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steam翻譯的價格,PTT、YOUTUBE和娛樂計程車的攻略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steam翻譯的價格,PTT、YOUTUBE和娛樂計程車的攻略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問題】[問題] Steam遊戲翻譯問題- 看板Steam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閒聊] 語言與翻譯在遊戲中的地位- 看板Steam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問題] Steam遊戲翻譯問題| Steam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介紹】免費電腦翻譯軟體"PCOT",只要截圖就能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我英文能力真的有夠差啊ˊ__>ˋ 除了無法即時翻譯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steam遊戲翻譯 在 [閒聊] 翻譯軟體介紹以及RPG推薦 - PTT評價 的評價
steam遊戲翻譯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介紹一個專門做遊戲翻譯的瑞典網站:https://www.localizedirect.com/posts
這個網站的部落格很有意思,針對全球各大市場,從語言的角度去分析其重要性,以及撰寫了許多不同文化需要注意之處,還有部分市場分析,非常的專業。
這邊列出幾點有趣的地方,其他建議有興趣者可以自行逛逛參考:
●雖然英文感覺是全球通用的語言,但事實上,52%的用戶只會瀏覽並購買用母語介紹的產品。而這個數字在日本與法國更達到60%。
●英文水平較高的國家主要在北歐、德國這邊,這些國家比較多玩家可以接受純英文的遊戲。台灣嘛...被劃分為英文低水平國家。
●西班牙的遊戲市場很小,但講西班牙的人很多,達到3.4億。是英文、中文以外的全球第三大語言。
●法語的翻譯可以打通法國以外,包含瑞士、摩洛哥、以及許多非洲市場,甚至加拿大。
●在Steam上,俄語是第三大的語言。有12%的下載量來自於此。但俄語是非常複雜的語言,除了要注意其歷史以外,許多俄語還會追隨最新的英文而衍生。
●中國的用戶非常喜歡各種數字。不要錯過1111,即使錯過了,你還有1212,1314。(有人能告訴我1212是什麼鬼嗎?)
●日本玩家的英文能力很差,但他們可以接受英文介面,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很酷。XDD
●日語對於階級、地位、社會關係都有嚴格的要求。而英文的口語通常相對隨意,因此用英文直接翻譯成日文有時會被認為命令性太強而不禮貌。
●韓文則需要對於介面進行翻譯,但因此UI上常有調整的需求(和英文比較起來)。韓國玩家對於翻譯的要求較高,不好的翻譯玩家是會串連大聲抱怨的。因此,有些遊戲上韓國前,會做「語言封測」。
其他還有很多寶藏,建議可以慢慢挖掘。
小結:
任何一件事情做到專精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我在這個網站中感受到了一個遊戲翻譯團隊怎麼把事情做到“專業”這件事情。
除了藉此學習各國語言本地化的相關知識以外,對於其做事的態度與精神也很有借鏡之處。
#No47
#遊戲翻譯
#遊戲本地化
steam遊戲翻譯 在 兔頭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粉絲們我又出事了~~
這次被控偷竊翻譯成果
事情是這樣我原本有翻譯一個遊戲
作為這遊戲的Mod也就是模組
而到5/5號時官方說要納入官方語言
所以我開始招募人來翻譯
結果來翻譯的人就直接用了別人的翻譯
但我也沒審核就直接上傳
上傳後才知道用到別人的了~
然後我就想說開放公開編輯
應該就沒事了吧
以為上傳的那些文字
已經是自己5號之前的舊版本了
結果還是引用到別人的
在此跟原作者說聲抱歉
大家原意都是好心為了遊戲翻譯
沒想到會弄成這樣
我也虛心指教
再次草率和粗心讓別人生氣了
https://www.ptt.cc/bbs/Steam/M.1557210158.A.B69.html
steam遊戲翻譯 在 [問題] Steam遊戲翻譯問題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問題] Steam遊戲翻譯問題 ... PS:不曉得可否在這邊發問,如有違反請見諒最近剛接觸steam的遊戲,是棒球模擬ootp20 但此系列遊戲都只有英文,而且 ... ... <看更多>
steam遊戲翻譯 在 【問題】[問題] Steam遊戲翻譯問題- 看板Steam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想詢問有沒有翻譯程式可以直接翻譯遊戲畫面或內容或是可以搭配使用的...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13.165 (臺灣) ※ 文章 ... ... <看更多>
steam遊戲翻譯 在 Re: [閒聊] 語言與翻譯在遊戲中的地位- 看板Steam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和平理性勿戰,討論的是針對行為和文章內容,請各位不要人身攻擊。
嗆英文成績的舉動也不要了吧,這實在是無助於討論不是嗎?
夜歌的這篇文章,舉了一些例子,把爭取在地化描述為一種雙贏的、正面的行為。
並提到了對遊戲公司"要在地化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因此鼓勵大家應團結向廠商發聲。
但是請不要忘了,討論串的爭議點起因,不就是起因於中文語系玩家在Steam的遊戲評論,
僅僅因為遊戲沒有中文的原因就大量留下負評的這件事嗎?
如果這樣子算是表達需求,玩家廠商雙贏的局面,那我是不是可以說帶幾十個黑衣人,
跑去人家店裡跟對方借錢,也是單純表達需求、只是單純借貸關係、是雙贏的情況呢?
說穿了這種行為,就是因為想要透過負評對對方施壓,逼廠商推出中文版而已,
不需要把這種行為描述做美化的修飾,不就是想逼人家接受你的想法罷了。
而我就認為單純因為沒有中文,就去Steam評論洗負評這種行為是不好的。
原因有三點: 1.這破壞了Steam評論原本的功能,2.這造就中文語系玩家霸道的印象,
3.最重要的是我認為這根本不會有用。下面我將會一一敘述我這麼認為的原因。
1.這破壞了Steam評論原本的功能。
首先,Steam評論存在的功能,自然是讓玩家很快地知道這遊戲喜歡的人數比例,
該遊戲的各項特色、優缺點等等訊息,來做為輔助玩家選購遊戲的工具。
仔細看各大遊戲最受好評的評論,大多都是清楚闡述遊戲各方優缺點與心得感想,
或是透過一兩句幽默而簡短的文字,將遊戲最大的特色中肯的呈現出來這兩類。
假設當一款遊戲很好玩什麼都好,但是因為你看不懂英文,你想要有中文化,
所以你留了"因為沒中文化所以給負評,中文化出了再改回來"的負評,藉此施壓廠商。
請問這個評論,對其他想知道這遊戲好不好玩的玩家,在挑選遊戲上有正面助益嗎?
我如果想知道遊戲有沒有支援中文,我看一下右邊的語言資訊欄就好了不是嗎?
當很多人這樣洗負評,讓一款好遊戲從極度好評變成標貶不一、甚至大多負評時,
這是不是造成我只要開了中文評論,就沒辦法透過評價分數知道這遊戲到底是真的很爛,
還是他其實是神作,只是沒中文大家都想要中文化才變成這麼差的?
請不要忘了,包含我在內,有很多玩家並不那麼在意有沒有中文這件事,
當有人這樣做的同時,不是也造成了這些一樣是中文語系玩家的困擾了嗎?
2.這造就中文語系玩家霸道的印象。
前面已經提過了,去洗負評的目的,就是利用評論施壓,要對方出中文版。
當這種事情重複出現的時候,是不是就在塑造一個形象,搞不好就是這些負評的目的:
"只要遊戲不出中文化,就有一堆講中文的會來刷負評"?
各位覺得這樣的行為,會讓非中文的玩家對中文語系的玩家有正面的感覺嗎?不可能吧!
前面就說過遊戲的正負評,原本的目的就是用來評價遊戲本身的好壞,
但是假設當你反過來利用這個機制對廠商施壓:因為你看不懂英文,你希望他出中文化。
這行為是為了自己的好處,但是間接傷害到的是整個中文遊戲圈給人的觀感。
很多中文玩家這麼做,長久下來給人的印象就是中文玩家就是來洗負評要中文化的啊。
有句話叫做會吵的小孩有糖吃,但各位有沒有想過,假如真的這樣一吵拿到糖了,
賠上的可能會是長遠下來對方對你整個國家、語系的印象?我們眼光還是看遠一點吧。
當然,你可以說Steam並沒有針對評論做限制,我要怎麼留言是我的自由,這也是事實。
這就跟PIZZA吃到飽沒有限制,所以我有只吃PIZZA餡料不吃餅皮的自由一樣;
這就跟COSTCO退費沒有限制,所以食品我可以吃到剩一點點再拿去退費的自由一樣;
這就跟旅館可以代收郵件,所以可以我訂50幾箱代購叫櫃台幫我收的自由一樣。
確實人家沒規定,但這不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違反人家設立的初衷嗎?
既然沒規定,該不該這麼做就是看個人道德,每個人的標準也確實都不一樣,
但是相同的我也可以針對行為表示意見,而我認為這是一種損人利己、不好的行為,
所以我想請大家為了中文語系玩家的名聲,不要再這麼做了。
3. 我認為這根本不會有用。
日本常被拿來當作討論的例子,因為其國內翻譯的風氣和能量都很強盛,讓很多人稱羨。
那麼各位認為,日本可以做到這樣的地步的根本原因,
是因為日本透過國家的力量,規定所有輸入的東西都要翻成日文才能賣?
還是日本鄉民團結一心大舉入侵各大通路、用負評讓對方不敢不出日文版?
還是因為他們市場大,消費者又偏好翻譯產品,才吸引廠商、代理商進行翻譯?
我個人認為是最後一項的原因占大多數啦,市場是很現實的,有錢賺就會有廠商想做。
中文化當然要成本,遊戲公司的目的是賺錢,因此沒利潤的事情他當然不願意去做。
前面很多板友就有提過了,透過消費者的力量誘之以利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國外叫做用你的錢投票,國內近年的說法是用新台幣讓他下架。
積極一點是沒中文版的遊戲我就不買,我改買同類型其他遊戲,哪家有中文我就買哪家;
溫和一點是有中文的遊戲我優先支持、原價支持、只要官方願意出中文化。
如果出了中文化可以多賣出去的套數高到一定比例,不用你說廠商都會搶著做。
原文舉的SCET,不就是因為發現中文版PS4遊戲賣得好,才會持續推出很多遊戲的中文化?
那話說回來洗負評這件事情呢?
不要忘了今天使用者在Steam評論上留下評論,就是因為遊戲庫有了這遊戲才能評論。
假設今天遊戲沒有中文,所以你在那邊洗負評,你這傳達給廠商的訊息到底是什麼?
我的觀察啦:"嘴巴說不要錢包倒是挺誠實的啊!你看沒有中文你還不是收了?"
既然你還是乖乖買單了,那你這樣留負評的意義,宣洩效果不是比實質意義大嗎?
還是你的目的是要減少他的銷售量?可是瑞凡你已經先自己買了耶?
所以總結一下上面的論點,如果在Steam評論上面因為沒中文就刷負評,
這一方面打壞了中文語系的評論機制,造成其他玩家的困擾;
另一方面又造成中文玩家不管遊戲好壞,沒中文就負評的這種霸道印象。
結果要這樣做還是得先買遊戲才能這麼幹,廠商不出中文還是賺到錢了,
所以我認為根本沒有實質效果,這種行為我誠心跟各位建議:別做了吧。
如果玩家今天做的,是去Steam討論區、官方討論區發聯署文,我搞不好還會一起聯署;
如果今天廠商說有中文,卻給你來個純機翻跟本文不達意,那給負評也是剛好而已。
可是如果廠商今天沒有承諾要出中文,我卻無視評論機制的初衷,用負評當成施壓工具,
其目的就是為了"我看不懂他提供的語言我要中文化",那我就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
我認為玩家反而應該是團結起來批評這種刷負評的行為。
換一個角度來說,並不是每個玩家,都會想要你追求的"在地化",
在地化之後,也不見得是"有利無弊的"。
原本的文章另外也提到了,中國利用國家的力量,強迫廠商進行"在地化"。
可是,這麼好的"德政",真的是玩家的福音,萬民之幸也嗎?
中國版本的魔獸世界,骷顱必須長出肉來、不可以有屍塊、這是玩家所想要看到的嗎?
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經歷過,但台灣其實在沒有很久以前,也經歷過類似的時期,
所以卡通裡大雄必須姓葉,鐵金剛的駕駛必須姓柯,主題曲一定是除暴安良的中文歌。
這些所謂的以國家力量進行在地化,其實多是極權政府行文化思想箝制之事實,
絕非單純的有沒有中文化這樣的問題,不能混在一起,但在這邊我就先不深入討論。
就算問題單純拉回到語系的切換,從前面各位的回應就可以知道,
不是每個人都非中文化不可,有人反而傾向原文,有人是有中文化最好但沒有也沒差的。
那麼,假設你只能買一個版本,翻得很爛的中文跟英文,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簡體中文版加配音全部北京腔中文跟英文版英文配音,你又會選擇哪一個呢?
每個人的答案不見得會相同對吧,最慘的是廠商直接"強迫在地化"剝奪選擇的權利,
"台灣地區購買的只能啟用中文配音的版本、不能購買或啟用英文/日文的版本,"
遇到這樣子的情況,可能有些玩家反而想跳起來罵人了吧!
所以你刷負評背後的崇高理想,可能只對你和少部分人有利,別人根本不需要也不想要。
玩家要的不見得是全面在地化,更多人想要的是選擇的自由。
最後,文中用一個獨立工作室的遊戲,導出"要在地化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的結論,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一個遊戲的中文化難度,很可能是一個艱鉅的挑戰。
從文字的部分來看,除了遊戲的文本量大小以外,
專有名詞與前作的翻譯一致性,角色語氣細節的差異等等,
這些電影、書籍常遇到的翻譯上的難處,遊戲中自然也會遇到。但除此之外還有更多:
遊戲的介面、物品描述、對話和機制彼此分開,造成文本之間的不連貫性、
不同對話之間因為劇情的分歧造成的背景差異造成語意上的變化等等,
都是因為遊戲的特性造成特有的翻譯難點,甚至可能比同文本量的書籍還難翻。
而從程式的角度來看,除非程式在一開始開發時就對非拉丁字母語系的語言做了支援,
否則在遊戲中顯示中文,可不是單純把文本換掉就打完收工了。
它的引擎可不可以正常地把中日韓文字印出來?遊戲裡面的檔案有沒有這些字元?
原本UI設計的版型塞不塞得下中文化後的內容?要怎麼微調做到美觀?
甚至跟中日韓輸入法彼此之間的相容性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額外下功夫的地方。
因此,遊戲的中文化難度差異很大,其特性甚至可能比翻譯一般的書籍還要困難,
因此做出優秀的遊戲翻譯,很可能需要高昂的成本,絕非都像你講得一樣雲淡風輕。
稍微離題一下,所以我個人特別欽佩這些自願跳下來做遊戲中文化的玩家:
身為第三方沒有原始碼的情況,你要怎麼把文本拆出來、依照內容分類翻譯、
對dll做injection,把文本換掉、讓中文出字、還可以正常跑原本的功能,
甚至看過有前輩(nick.exe)做到自己用貝茲曲線造字!
而最後的結果卻願意無償提供出來,這真的是很讓人佩服。
雖然我通常是不用中文化,但是我很佩服這些自願投入中文化的人的熱誠與努力。
回到本文的主題做個小結,因為中文化本身的成本可能很高,
而遊戲公司以營利為目的,自然沒有義務免費提供,勢必要有其他的誘因。
而我認為這個誘因還是要靠玩家建立起推出中文化後市場成長的誘因,
提供高品質中文化的遊戲可以多賣很多套,廠商自然權衡之下更可能推出中文版。
而買了遊戲卻只因沒有中文就跑去刷負評,不僅對公司難有實質(經濟)上的誘因,
更會造成其他同為中文圈玩家的困擾,所以我認為不應該這麼做啦。
※ 引述《Yachaos (夜歌Yachaos)》之銘言:
: ※ 引述《LPJLPJLPJ (LPJ)》之銘言:
: : 想想看那些荷蘭人、瑞典人
: : 他們也算是盜版率比較低的國家吧?
: : 他們會要求美國做自己國家的語言還是乖乖學英文?
: 當然是會有要求做自己國家語言的人阿。
: 這還是都是Steam預設的語種。
: : 現在的國際情勢繁體中文的確就是少數了
: : 與其擔心中文化比率下降
: : 不如主動一點拓展自己的語言能力比較實際
: : 或是多支持正版展現繁中市場玩家社群的活力
: : 謝謝大家看完這冗長的文
: 先幫你列一下你最終提供的建議。
: 1.學語言(大多遊戲是英文或日文)
: 2.買正版
: 但你還忽略了最有效的能夠達成目的的方法之一,留言評論。
: 從以前某篇SCET台灣中文化中心的訪談中可以看得出,有的廠商根本不知道有中文化這需
: 求,沒這意識或是有其他原因。關於廠商對在地化的態度可以回去看看訪談。有廠商表示
: 中文化後銷售量有明顯增加。
: 然後令我很奇怪的是,明明起頭是"在地化",結果最後大家都是在討論"從遊戲學語言這件
: 事"。有些國家對這些作品都有在地化規定(ex:遊戲、電影進入中國都要有中文名稱),這
: 些國家的人也都會要求在地化。
: 像是我們的電影、小說、漫畫進來除特地賣原文的之外一定會翻譯,沒有的大家也會敲碗
: 喊快翻譯某某作品。只有遊戲玩家很奇怪,喊想要在地化翻譯就會被嗆不去自學就乾脆不
: 要玩。(原汁原味就是好的論點就先別提了,獵魔士小說難不成要自學波蘭文?)然後大家
: 就開始戰要不要邊玩邊學。
: 所以不能喊要求在地化了嗎?台灣大部分人看電影都要求字幕了。刷Steam推薦和他的討論
: 區有個好處,就是廠商看得到,就跟遊行一樣。他們要不要對此回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但至少有表達出來了,只買正版支持只能表示,就算不在地化也能賣,不需關心在地化。
: 以我最近玩過的一款遊戲-Yonder來舉例吧。
: 目前他是沒有中文的,但是經中國區玩家鍥而不捨的留言要求,他們也表示沒想到中文需
: 求這麼高,並承諾日後會更新加入中文。(雖然目前某DM漢化已經出來了),從留言來看大
: 概這周會上。而他們是兩年前新成立的獨立工作室。公司大嗎?不大。如何製作中文呢?
: 是跟在地公司合作的。
: 這表示要在地化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
: 而看見了需求才是他們付諸行動的因素。
: 我本身英文不算好,就不曬考試成績講人權了(根本沒考多益)
: 面對沒有中文的遊戲,第一件事就是找民間漢化,好在大多都有。這點要感謝這些翻譯人
: 員的無償付出,不管有沒有正體中文(政治正確。)
: 遊玩Yonder時沒有中文怎麼辦呢?一句不要玩就好嗎?
: 當然玩是玩得下去,但沒有享受到足夠的樂趣就是了。
: 再補充一下,玩家應該做的是團結起來聯屬在地化,而不是吵是否邊學邊玩這件事。
: 畢竟在地化對當地玩家來說是有利無弊的,這還可以搞到內戰真是服了。
: 像黑暗靈魂也是因為玩家聯署才決定移植的。沒有出聲他們永遠不會知道這需求有多大。
--
Sincerely.
--Vin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22.20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eam/M.1502294593.A.808.html
不好意思,針對你的推文我特別回應一下,只能說你太小看利益跟法律造成的力量了。
舉個例子,代理商取得獨家代理權,依照合約台灣今天後大家只能買我的版本,
並要求Steam鎖區,你不是買我的版本就不能買,鎖鎖鎖都鎖!
你覺得這個例子有沒有很耳熟?你知道SEGA的遊戲在幾年前就是這樣搞的嗎?
更不用說現在一堆線上遊戲有代理商之後參數也做了"在地化",造成一片哀鴻遍野。
在地化不見得是讓你增加選擇,有時候廠商為了利益,反而會封殺你的選擇。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