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紐約時報
*【阿富汗局勢實時更新】
#美國大使館警告說,美國人從外圍外部喀布爾機場,並告訴任何人遠離“立即離開,”援引未具名的安全威脅。英國和澳洲政府發布了類似的警告,澳洲官員稱“恐怖襲擊的威脅持續且非常高”。警告發出之際,估計仍有 1,500 名美國人和無數其他仍在阿富汗的外國人試圖在美國於 8 月 31 日撤軍前趕往機場離開。
#布林肯表示,約有1,500名美國公民仍留在阿富汗,其中約三分之一與美國政府保持聯繫,並希望在未來幾天內離開。布林肯說,剩下的 1,000 人中的一些人可能不想離開。
#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三度接受媒體訪問,他表示,塔利班是意圖重建一個被數十年戰爭摧毀的國家的組織。他在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我們希望建設未來,忘記過去發生的事情。” 並駁斥塔利班已經在對反對他們的人進行報復,重新對婦女實施嚴厲的控制等擔憂。
#20年來,美國一直在與塔利班及其在阿富汗的好戰夥伴、基地組織和哈卡尼網絡作戰。但是,隨著美國在 8 月 31 日撤出截止日期之前升級在喀布爾機場的撤離行動,對美國人和塔利班最大的直接威脅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共同競爭對手:伊斯蘭國呼羅珊或 ISIS-K,恐怖分子集團在阿富汗的分支機構。
#德國總理梅克爾週三表示,在美國撤軍和撤離任務的最後期限過去後,德國將繼續支持留在本國的阿富汗人。她還呼籲與塔利班進行會談,以保持過去二十年在阿富汗取得的進展。
#聯合國領導層週三面臨來自職工會越來越大的憤怒,因為一些人稱其未能保護阿富汗同事及其家人,儘管該組織的大多數非阿富汗工作人員已被塔利班擺佈,但他們仍被困在阿富汗。許多阿富汗僱員躲藏起來或不願繼續工作,害怕勝利的塔利班武裝分子的報復。
#一群為《紐約時報》工作的阿富汗人安全抵達墨西哥。
#在阿富汗潘傑希爾山谷,抵抗塔利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就在塔利班橫掃喀布爾並推翻阿富汗政府幾天後,一群前聖戰戰士和阿富汗突擊隊表示,他們已經在該國最後一個不受塔利班控制的地區開始了抵抗戰爭:一個有著抵禦入侵者歷史的狹窄山谷。帶領他們的是艾哈邁德·馬蘇德,這位32歲的指揮官是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的兒子。他們的對抗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抵抗戰士被塔利班包圍,他們的補給很快就會開始減少,而且沒有明顯的外部支持。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5/world/afghanistan-taliban-kabul-biden-news#americans-evacuation-afghanistan
*【急於挽回失敗形象,拜登借阿富汗撤離行動重塑形象
拜登稱阿富汗撤離為“歷史上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空運之一”,欲挽回失敗形象。白宮將從喀布爾撤離數萬名美國人和阿富汗人作為一種公關層面的回應,拜登更是將其與73年前的柏林空運類比,以彰顯美國的人道主義價值和政治模範。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825/airlift-berlin-afghanistan-biden/
*【Covid-19 實時更新】
#佛羅里達州感染冠狀病毒、住院和死於 Covid-19 的人比大流行之前的任何時候都多,這突顯了隨著 Delta 變種在該州蔓延而限制公共衛生措施的危險。本週,佛羅里達州平均每天報告 227 例病毒死亡,截至週二,這是該州的記錄,也是目前美國最多的記錄。
#輝瑞和 BioNTech表示,他們現在正在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申請補充批准一種針對 16 歲及以上人群的冠狀病毒疫苗加強注射,並將在本週末之前提交所有支持數據。此舉之際,兩家公司表示,第三針疫苗大幅增加了針對該病毒的抗體水平。
#嬌生公司報導,該公司疫苗的加強注射大大提高了抗冠狀病毒的抗體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啟動一項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生產疫苗的計劃,解決不平等問題。
#夏威夷醫院擠滿了新冠肺炎患者。
#緬因州聖公會教區命令工作人員和神職人員接種疫苗。
#以色列的一項大型新研究證實,輝瑞-BioNTech Covid-19 疫苗與心肌炎(一種心肌炎症)的風險增加有關。但科學家報告說,這種副作用仍然很少見,而且 Covid-19 比疫苗更容易引起心肌炎。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5/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專家稱,拜登未能兌現美國成為“世界疫苗武器庫”的承諾】
隨著政府現在建議從下個月開始為接種疫苗的美國人接種加強劑,公共衛生專家和民主黨國會議員呼籲總統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擴大全球製造,但一項分析中,愛滋病倡導組織 PrEP4All 發現,政府用於加強 Covid-19 應對措施擴大疫苗生產的預算,不到國會撥款的1%。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5/us/politics/biden-coronavirus-vaccine.html
*【美國情報機構向拜登提交了一份關於病毒來源的報告】
據美國官員稱,情報機構尚未確定這種病毒是中國一家實驗室意外洩漏的結果,還是動物傳染人類的自然結果。 目前該報告仍屬機密,但部分內容可能很快就會公佈。與此同時,一組為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病毒起源的科學家表示,收集關鍵證據的“視窗正在迅速關閉”。他們說,迫切需要對中國的血液樣本和野生動物農場進行研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us/politics/us-intelligence-agencies-delivered-a-report-to-biden-on-the-viruss-origins.html
*【中國力推新冠病毒美軍實驗室洩漏陰謀論】
借助官媒、社群媒體,甚至說唱歌曲,北京正在兜售毫無根據的理論,稱美國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真正源頭。出於對獨立審查的警惕,中國政府還嚴格控制了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疫情起源的努力,並拒絕了WHO最近提出的進行第二階段調查的要求。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825/china-conspiracy-theories-coronavirus/
*【當一名亞裔科學家被捲入新冠溯源之爭】
愛琳娜·陳提出病毒在被發現前可能已完成突變、在人類之間傳播的假說引發爭議。該理論不僅遭到眾多科學家質疑,也為她招來了實驗室洩漏說支持者的攻擊。
https://cn.nytimes.com/science/20210825/coronavirus-origins-alina-chan/
*【納瓦尼獄中首次接受採訪:俄羅斯監獄就像“中國勞改營”】
在長達54頁的書面回復中,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描述了他的獄中生活。他說自己被迫每天觀看官方電視八小時,期間不被允許做其他任何事情。“這裡到處都掛著攝像機”,“充滿告密文化”。不過,納瓦尼仍對俄羅斯的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堅信普丁政權註定會崩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5/world/europe/navalny-jail-prison.html
*【赴美留學人數回升至疫前水準,中國學生占比近半】
今年5月和6月,美國批准了11.7萬份F-1學生簽證,其中有5.7萬份發放給了中國學生。此前學生簽證是中美爭端的焦點問題之一,中國當局曾就STEM學科學生被拒簽譴責美國。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825/international-students-begin-to-return-to-us-universities-after-a-covid-hiatu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0的網紅Emily T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ancer Fund Aid https://donorbox.org/caringforemilylolatan Liv Magazine: https://liv-magazine.com/talk-resilience-two-amazing-hongkongers/ South Chi...
stem usa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創新的基礎仍待國會多多支持
由這幾天的趨勢,看起來台灣的疫情在指揮中心拼命防堵之下,只要大家維持社交好習慣的配合,應該有機會控制下來。真的是天佑台灣,在如此險峻條件下,我們守起來了!台灣屢屢展現在一堆人士的唱衰中,堅挺屹立,實在要更有信心面對艱困的未來以及不斷地挑戰。
當然,光是信心並不夠,面對未知的將來,還是要有更多準備才行。我們都習慣講見賢思齊,讓我們來看看科技的強權,美國,最近做了什麼?
上個月初(六月八日),在台灣正為疫情及疫苗之亂所困之際,美國國會通過了非常重要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這個法案也號稱是拜登政府上任最重要政策之一。當時,因為台灣疫情緊繃,似乎沒有多少人特別關注,頂多是講一下說,美國發現半導體很重要,特別訂定專法及經費要加強推動等等。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關鍵且重要的科學基礎紮根計畫,大體而言,這個法案有數個特點:
ㄧ、將大家熟知的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undation),兩位副主委,一管科學,一管技術。法案中甚至特別強調出,技術副主委的重要職責之一是,Increasing federally-fund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achieve national goals related to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domestic manufacturing, national security, shared prosperity,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health, education and workforce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這與我離職前向蔡總統建議的,將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走向完全一致。科技不能只是自己專注研發,必須前接人才教育,後接經濟發展能力,這是科技時代的必要趨勢。
二、未來五年內(2022-2026),選定十項科學與技術項目(如附資料),預定至少投入1100億美元以上,交由新的NSTF用於協助高教及研發機構,針對選定項目做基礎及前瞻研究。展現美國面對未來科技的謹慎和視野,唯有回到基礎的科學根本,才能帶領人類向前跳躍,找到更多創新機會。
三、再度強化STEM教育的重要,未來五年提撥至少五十億美元,用於強化人才培育的STEM教育。STEM教育這幾年在教育界也是很響亮的口號, STEM指的分別是,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正是為來人才走近高科技的必備基礎訓練。但在台灣,STEM 不只在國教中被弱化,更在未來高教的選材上被邊緣化,據說,未來甚至於,大學端的理工生醫等重要學科的入學考試中,根本被放生!台灣十年、二十年後,高科技的人才來源岌岌可危!
對國家長程的未來那麼重要的法案,在拜登政府和國會成員上任短短不到一年內完成立法程序!當然,這也可以看成是美國全民的鼎力支持,才能讓法案順利通過。
台灣的國會、台灣的政府,我們的國會、我們的政府當然也應該做得到,也應該看得到。這不是一兩年內會有大變化、或大政績的工作,但是不做,台灣在未來的競爭力將逐年慢慢減弱。但是,無論是政府、國會,他們的力量還是來自全民的支持,唯有台灣能有一股力量支持,督促政府、國會去思考這些長程競爭力的必要工作,政府、國會才能從每天焦頭爛額
的政治爭執中跳脫出來。
美國選定的十大重點項目:
The United State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 of 2021 (USICA), formerly known as the Endless Frontier Act, passed into law on 8 June 2021. It authorizes $110 Billion for basic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over a five year period. It includes investment in:
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2.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semiconductors, and advanced computer hardware
3. Quantum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4. Robotics, automation,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5. Natural or anthropogenic disaster prevention
6.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7. Biotechnology, genomics, and synthetic biology
8.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y
9. Cybersecurity, data storage, and data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10.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exploration relevant to the other focus areas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3806-usa-semiconductor-investment-contend-china
stem usa 在 萊斯特太太 . 謙謙媽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TEM Weekend🤖~
Thanks, KiwiCo !
👨🔬又一個STEM週末🤖!
🎞影片在Story~
#KiWiCo #TinkerCrate #WalkingRobot
#STEM #VirtualAcademy #網上教學 #ElementarySchool #小學 #2ndGrader #二年級生 #USA #美國 #Coronavirus #Covid_19
stem usa 在 Emily T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Cancer Fund Aid https://donorbox.org/caringforemilylolatan
Liv Magazine: https://liv-magazine.com/talk-resilience-two-amazing-hongkonger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ttps://www.scmp.com/lifestyle/health-wellness/article/2171424/how-hardiness-helped-malaysian-weather-multitude-blows
Pacific Muscle Chats with Mitch Tamiau
(iTunes) https://podcasts.apple.com/zw/podcast/battling-leukaemia-w-emily-tan/id1467731768?i=1000441047297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FvjBXgReu8qo7wIoDkGxE?si=es25zwuGR9eXOGiQNHBf2w
*Show notes https://emilylolatan.wordpress.com/2019/07/05/pmcshownotes/
Hong Kong Confidential with Jules Hannaford
(iTune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isode-69-tap-cancer-out/id1321295078?i=1000426304699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drN3XUU0lO1D36ojXCejq?si=iojuauIUTt6CDZTULHNnWg
--------------------------------
Diagnosed with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Blood Cancer) in April 2018 while I was in Spain. Age 32.
Induction chemotherapy started 2 days after diagnosis.
Returned to Hong Kong for 3 rounds of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ies and a bone marrow transplant.
My wonderful donor match is unrelated and found 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bone marrow donor registries in Hong Kong and in China.
Bone marrow matches are not easy to find, so if you do match someone, you're likely the only hope of survival for said someone.
Learn about how YOU can save a life.
Learn how you can DO SOMETHING about cancer.
Search "How to be a bone marrow donor" in your country.
USA https://bethematch.org/
CANADA http://blood.ca
UK http://dkms.org.uk
AUSTRALIA http://abmdr.org.au
SINGAPORE http://bmdp.org
SPAIN http://fcarreras.org
HONG KONG: https://www5.ha.org.hk/rcbts/enarticle.asp?bid=56&MenuID=6#.XR8Y_ZMzYWo
FAQs about donating bone marrow/stem cells: https://bethematch.org/support-the-cause/donate-bone-marrow/donation-faqs/
---------------------
Thumbnail photo by Daniel Rosenthal
http://www.danielrosenthalnyc.com
stem usa 在 STEM Center USA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Founded by two sisters and powered by so many brilliant women on a mission to share their love for making and #tinkering, STEM Center USA is especiall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