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出書囉~粉絲幫忙衝高高買氣。❤❤❤
在一邊忙著上週的Podcast衝流量跟錄音,其實知道新書要上架了,自己有點擔心啊…有人說明明12/29上架,買不到,也有人去網路預購,今天會議結束,特別去送給最常被他彈鼻子的城哥,還有去錄影的Vicky姐和屈哥。
特別感謝支持的人很多很多,在被重重打擊的七八月,陽光普照,但心卻是空的了....
打開電腦,對著螢幕呆了下...就寫下去了。
我用25天的時間,讓書有了雛型,隨後等待...修改,校正,圖片。
寫書的時間,稍微忘記不開心的事,時間從3萬字自己愈寫愈多到4萬5...
第一次出書,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宣傳,什麼都會宣傳的我,竟....有點茫然.....
1.要開新書發表會?5家媒體就ok可以辦了,但新聞點是····得想一想。
2.一直有人問要開簽書會?會不會3隻小猫啊....
想到這,我想順其自然吧。我很用心的寫這本書的過程,因為那是我離開待了17年的中天新聞後的人生轉折,也是父親當時癌症狀況非常嚴重,但卻讓我走到另一個產業和不同的人生角色。
做了直播主持後,去了杭州阿里,多了KOL,直播主持,記者會,論壇主持人角色,再多了大學老師身份和上市櫃公司PR,自己也常變綜藝咖偶爾上節目,今年也成了一家中小企業的副總,開記者會,想新聞點,異業結盟。當然,也多了個做Podcast播客的身份。
腦袋像打開另一世界,卻永無止盡的新東西丟球給我接!
做的好或不好,或許見人見智。
今年底書出了.......
但.....不知道這兩天才上架,賣得好不好啊!
兩三個廣播通告已敲通告,還有今天特別預購10本的大學同學的老婆,特別跑來內湖開會的地方等我找我,在她車上辦起迷你簽書會.....
真是太有趣了!
特別感謝,潘sir是第一個買了30本捧場給大學生。
這次出書,真的感謝太多人。
除了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系院長
倪炎元 一直要我把這段傳媒到新媒體的歷程,寫下來,認識快20年的
林柏昇 KID ,半夜12:00錄完影約好,一邊開車一邊口述電話幫我寫序....【但他的序重點是...Circus時期,他們都覺得導演廖人帥在跟我談戀愛】🙄🙄拜托,大學生欸!
老天鵝娛樂的創辦人丁豪也獻出他人生的第一次 【他說他一邊聽著我的Podcast一邊打序】,愛卡拉互動媒體的創辦人Sega程世嘉 以及也是從傳媒轉往新媒體有成的聚星文創董事總經理Bobo Chen 都支持我幫我寫序,真心感謝。
轉型時的過程,寫下來....第一刷1500本,我實在有點沒概念。賣得好,有人想看嗎?(內心os一堆問號)
❤暖心特別推薦的,
更有佼哥,
亮哥Hsueh-Liang Pu
陳啟鵬 歷史作家
EtToday副董事長
馬詠睿 馬杯杯,
好好聽FM董事長潘祖蔭,
前老闆們先勢行銷傳播集團
Arthur Yang 楊忠翰
軒郁總經理
Arron Yang 楊尚軒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Winston Shen 沈方正沈總
及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
邱仲峯院長
電獺集團共同創辦人創辦人
Konois Xie 謝綸
幫我的書聯名推薦,當然最感謝的是【時報出版社團隊】,我一個月內寫完書,兩三個月出書完成,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一次出書的Crystal,多多捧場囉。
😀😀😀😀😀😀
#從主播到直播
#時報出版社
sega 總 經理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些年的拍貼熱潮】 #秀出你的蒐藏
拍貼文化源於90年代末的日本
最初原型為自動快照機
經改裝後提供多樣化的影像編輯
可加入邊框、文字及各種圖案
還有連拍等不同拍照模式
流行於青少年男女同儕間
藉由交換大頭貼展現友情的親密度
後來甚至形成一股收集風潮
以追求限量機型或圖案為樂
#要先練好連拍的Pose
#錢包或鉛筆盒一定要放一張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9/8/1
圖說:陳柏林
攝影:台北市大頭貼專門店。圖為拍照民眾。
歷史新聞
【1999-08-14/聯合報/38版/流行風】
我拍!我拍!我拍!拍!拍!
撞見新世代 對著拍貼機搔首弄姿
【記者莊慧如╱專題報導】當雜誌封面人物、當電影海報主角、和凱蒂貓、美樂蒂合照,這就是新世代最近迷戀上的拍照調調,正因為喜歡,就拍得勤快、拍得熟能生巧,現在真的有人對著機器,可以忘形的裝可愛、裝酷、裝傻......裝得LKK舉起雙手,投降啦!
拍什麼拍?貼什麼貼?
貼紙、卡片、行李牌、撲克牌
好膽來拍 就是主角
拍貼?如果你還沒聽過這個新詞,可能有點LKK;大頭貼總聽過吧?哈日一族可能會站出來說:是PURIKURA(Print Club)啦!不管叫什麼,其實指的就是「照片貼紙」;那一台台像電動玩具的機器,叫拍貼機、貼紙機都行,重要的是,現在很多人拍著拍著就上癮了。
兩三年前還只是單點散布在百貨公司、便利超商裡的拍貼機,去年十月左右開始以加速度成長,除了單點成長,也以專門店集中經營,動輒二三十台不同類型的拍貼機,擺明了衝著青少年來的。到底拍貼機的魅力何在?進口拍貼機的光育公司總經理李清熙說,上百種的圖案、花樣,大大滿足了Y、Z世代愛秀、求新、搶鮮的心理;花一百到兩百元,年輕女孩便能實現當Model的夢想,似乎也很吸引人;再加上台灣的拍貼機幾乎都來自日本,多少也對了哈日同胞的胃口。
在台灣,拍貼機的「新鮮度」幾乎和日本零時差,這也是各家拍貼專門店的角力重點。蓋酷家族是目前店數、機台數量最多的拍貼連鎖店,經理葉玉浩表示,隨時觀察日本市場,適時買進新機才能抓住新世代的胃口。以機型夠新、夠多樣自豪的天母Super Print Station,則是大約每二十天就會引進日本最新機型,讓拍貼迷乖乖來報到。店長蔡宗榮說,未來拍貼機將更多元化,不再限於貼紙,還有撲克牌、卡片、行李牌等形式。其中,撲克牌拍貼機已經在八月初進駐台北天母,每次可製作兩張背面印有照片的撲克牌,花色可以自選,換句話說,只要拍上二十七次(包括鬼牌),就可以湊足一副拍貼撲克牌。
為了保持拍貼迷的忠誠度和新鮮感,蔡宗榮表示,拍貼機會以限量和獨特性為賣點。例如,有的機型限量一萬張貼紙,印完了就功成身退;Hello Kitty拍貼機則是全球生產兩百台就停產,台灣「有幸」搶進四台,擁有其中一台的Super Print Station,在五月剛推出時就出現拍貼迷加貓迷乖乖排上兩三個小時的隊,只為和凱蒂貓合影留念的盛況。
只想成功不要失敗!
彩排好16種炫姿勢再上陣
太內向就沒什麼好玩的
拍貼機的種類,從最早的大頭貼到現在的半身、全身貼都有;最常見的Size為5X7和6X8相片大小,A4是目前最大規格。貼紙的分割方式也從固定的十六分割,演進到任意分割(自選分割數及大小),甚至圓形、心形等特殊形狀。特別的是,現在拍照方式有拍三次選一次,也有四連拍、十六連拍等;至於花樣,則涵括了當紅卡通明星、雜誌封面、電影海報、3D立體閃卡、廣告、漫畫、名片、月曆等等。想跟維尼熊、凱蒂貓合照,或是化身「鐵達尼號」的傑克和蘿絲,甚至當上TIME或non─no雜誌的封面人物,皆非難事。
但是,面對各式各樣不同背景、不同拍法的拍貼機,許多人常常一頭霧水、手忙腳亂。到底怎樣才能拍得漂亮、拍得精彩呢?第一,當然要先整理儀容;看到日文、英文就傻眼的人,投幣前請先找店員問清楚操作流程,或乾脆請他們在旁協助。要注意的是,許多拍貼棚背景是藍色的,如果穿著藍衣服上鏡頭,合成出來的貼紙就很容易出現身體「隱形」的詭異畫面。
接下來,就要發揮你的眼力、聽力,和當機立斷的本事。在數十種背景格裡選定一到十種以上圖案(視機型而定);然後豎起耳朵,聽清楚機器叫你「Smile」、「Say Cheese」還是發出「喀擦喀擦」快門的聲音,在最短時間內擺出各種表情和姿勢。注意!如果你有點害羞,不妨先對著鏡子練習;臉部、四肢僵硬,又想試試十六連拍的,先在家裡彩排十六種姿勢,或和同伴培養好默契,這樣,浪費三枚五十元的機率會大大減低。
通常拍過幾次以後,都會練就幾分Model架式。所以,如果你的她或他有點悶,或是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太嚴肅,不妨把他們帶到拍貼機前試試,說不定會發現他熱情奔放、她風情萬種的一面喲!
新世代熱度有多燙?
迷哥迷姊一本一本的拍
拍來過癮、拍來交流
拍貼專門店目前還是以台北地區為主戰場,西門町、天母有相當集中的拍貼店;台北車站、台北東區、板橋後站,以及台中綠川西街、高雄新掘江都有分布。此外,本身就是拍貼機製造商的SEGA,在其設於台灣的遊樂場內也有不少新機型。至於單機,全台百貨公司大多都能找得到。
蔡宗榮觀察,拍到上癮的大多是國、高中女生,男生也有增加的趨勢。同學朋友一起拍,除了好玩、可以分攤費用,貼紙的收集、交流,更是促成「一三五打工、二四六玩拍貼」的最大動力。拍貼成迷、成精的新新人類,把自己的、同學的和交換來的貼紙收集成冊,分享之外帶有強烈的較勁意味;甚至網路上也出現提供會員「貼紙交友」的網頁。在拍貼店裡,鏡子、梳子、剪刀、裁紙刀一應俱全,為的就是讓消費者美美地拍,拍完立刻瓜分、分完立刻交流,一點也不浪費時間。
此外,拍貼專門店正朝複合式商店發展。以Super Print Station為例,店內空間較其他拍貼店寬敞,擺上桌子椅子,飲料Bar在旁,簡直都可以辦聯誼了。蓋酷家族除了目前的西門町樂聲店、天母店已是兩層樓店面之外,還正積極尋找坪數更大的店面,葉玉浩表示,未來除拍貼機,也將引進彩繪指甲機;店內也將設桌椅,供應平價飲料、點心,目標是成為拍貼迷的情報站及貼紙交流中心。看來這股拍貼熱潮,還會再紅上一陣子!
sega 總 經理 在 TiEA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iEA 第三屆會員大會暨《數位轉型:掌握後疫情時代商機》論壇 開放報名!
ℹ 活動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9010317522442054830
📍 9/18(五) 13:30 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
「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日常社交、工作、購物與娛樂等都往線上發展。」過去只提供實體服務的業者及從業人員,在經歷疫情的衝擊後,將加快虛實整合腳步,開始提供線上服務,搭配App、線上平台、甚至是娛樂視聽的轉型等,在未來營運模式上也將趨向改變。
本屆會員大會暨產業論壇,邀請跨產業專業人士現身說法,分享數位轉型、智慧零售 與 零接觸經濟,可以創造何種新機會與專家看見的商機,借助數位轉型找到未來的競爭力。
-
首位講者iKala Interactive Media Inc.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程世嘉(Sega),以專注於AI驅動的數位轉型及數據行銷整體方案的 #iKala,因應全球企業加速轉型創新及拓展新銷售通路的強勁需求,今年陸續推出iKala Cloud及iKala Commerce等事業群,從服務跨約8個國家及超過400家企業及15,000家品牌主的經驗,帶大家一同探討未來商務的機會與可能性。
-
全球線上食物外送產業共有9.7億名用戶,整體經濟規模已突破1000億美元的宅經濟持續發燒中,疫情改變消費習慣也創造新的商機模式,由 #UberEats 台灣區總經理 李佳穎(Chai Lee)帶來由深入外送平台產業的數據與需求,找尋未來趨勢與展望。
-
Podcast在台灣突然爆炸性的崛起,聽眾、創作者與廣告主紛紛搶進這塊「聲音經濟」市場,這波浪潮背後有哪些因素? 如果你也開始掉進Podcast的迷人漩渦,一定不可錯過由 #SoundOn 創辦人 顧立楷,偕同台灣人氣排行榜Podcaster #百靈果、#科技島讀、#那些老闆不敢跟你說的事,帶領大家現場live收聽耳朵裡的新浪潮與不可不知的商機。
-
時間: 9/18(五) 13:30-16:10(13:00開放進場)
地點: 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101廳(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
報名登記: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9010317522442054830
-
#防疫相關與報名注意事項請參閱活動頁面
免費活動額滿為止,請盡速登記以免向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