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搶購】龍神一次滿足 CPU、VRM、M.2 散熱!華碩 ROG RYUJIN II 水冷散熱器!
https://www.coolpc.com.tw/tw/shop/cooler/water-cooling/asus-rog-ryujin-ii/
帶著貓頭鷹靜音天賦!升級 7 代 Asetek 水泵、6 年保固。
ROG龍神水冷再結合貓頭鷹風扇,光這抬頭就制霸水冷界!這回推出 ROG RYUJIN II 240 / 360 第二代龍神水冷其實有不小幅度的升級!像是 Asetek 第 7 代幫浦、附 AIO 風扇控制器、更大的 3.5 吋 LCD 可支援 AIDA64 軟體顯示,保固提升至 6 年!冷排風扇更採用業界評價極高的貓頭鷹 Noctua iPPC PWM 風扇,此外還在幫浦內嵌 60mm 風扇,增強 CPU、VRM、M.2 周邊主動散熱能力...#原價屋促銷 #原價屋 #coolpc #asus #ro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og 風扇控制器」的推薦目錄: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原價屋coolpc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開箱] CoolerMaster GX GOLD ATX3.0 電源供應器 的評價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開箱】ROG Phone 5 效能、操控大升級+ 實用風扇按鍵! 的評價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rog風扇控制器-在PTT/MOBILE01上電腦組裝相關知識-2022-10 ... 的評價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rog風扇控制器-在PTT/MOBILE01上電腦組裝相關知識-2022-10 ... 的評價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請益] 蛇蛇家的電子花車控制器和積木扇 - PTT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白色控高階之選ROG Maximus Z790 APEX 開箱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rog 風扇控制器 在 [閒聊] sky two心得與問題分享PTT推薦- PC_Shopping 的評價
rog 風扇控制器 在 【開箱】ROG Phone 5 效能、操控大升級+ 實用風扇按鍵!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ROG_phone_5 #電競手機我哋一直都係用呢個 ROG 系列打機同拍片上YouTube,當然要同大家開箱最新 ROG Phone 5 電競手機,試下佢升級Air Trigger 操控, ... ... <看更多>
rog 風扇控制器 在 rog風扇控制器-在PTT/MOBILE01上電腦組裝相關知識-2022-10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rog風扇控制器討論推薦,在PTT/MOBILE01上電腦筆電評比開箱,找rog phone 5風扇不轉,rog phone風扇沒反應,rog phone 3風扇不轉在Facebook社群(Youtube/IG)熱門討論 ... ... <看更多>
rog 風扇控制器 在 [開箱] CoolerMaster GX GOLD ATX3.0 電源供應器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無廣告版
https://ohmy-bear.blogspot.com/2023/01/coolermaster-gx-gold-1050-atx-30.html
顯示卡製造商Nvidia於2022年推出了40系列顯示卡,全面改採用新的ATX 3.0 電源接口,
各家電源廠商也迅速推出了對應的轉接線材或ATX 3.0電源產品。
之前於11月粉絲見面會時,酷碼已預告GX GOLD ATX 3.0系列1050W / 1250W將準時於12月
時上市,本次入手的即是其中的1050W版本電源供應器。
話說,醜話得先說在前頭,個人並不具備測試電源供應器的能力及工具,而且港都狼仔已
經將電源開箱測試的門檻墊到一個恨天高的高度,個人也不打算班門弄斧(也弄不起來),
太丟臉惹。
如前所述GX GOLD 1050 ATX 3.0 是針對ATX3.0規格的小改款版本,號稱提供100%的
ATX3.0相容性,具備12VHPWR接頭及原生線材,除此之外特色及規格與先前推出的GX
GOLD 1050W相同。
既然GX GOLD 1050W ATX3.0只是小改款,主要為新增12VHPWR接頭及線材,之前各網站關
於這顆電源的開箱及評價應該都能找到,本篇文章方向就僅著重於簡單開箱及裝機體驗部
分,還請見諒。
GX GOLD 1050 ATX 3.0為千瓦等級的電源供應器,主要特色、官方提供的規格及線材數量
整理如下:
1.80 PLUS 金牌電源轉換效率
2.100%日本製電容
3.採用140mm靜音風扇
4.全模組線材
5.提供10年保固
外包裝採用CM常用的深色+繽紛紫色的彩盒,並大大地標註支援PCIE5.0、12VHPWR接頭。
背面則是主要規格特色說明,包括耐高溫設計、採用高風量及壽命的14cm FDB風扇、全橋
LLC架構設計、全日系電容及關鍵的12VHPWR接頭及線材。
包裝側邊則標示全模組化扁線材數量及電源輸出規格等資訊。GX GOLD 1050採用單路12V
輸出,最高可輸出87.5A / 1050W。
另一側則標示風扇轉速及電源轉換效率等資訊。風扇具備低負載時停轉功能,負載40%後
風扇才會啟動。在台灣110V的環境下,負載20-40%時有最佳的轉換效率,最低轉換效率亦
超過88%,符合80+金牌認證的要求。
接著拆出電源本體並將所有線材排排站。
採用14cm風扇的GX GOLD 1050整體長度約為18cm,風扇保護採額外安裝護網的方式,外觀
略顯樸實。
電源輸入側採用六角形散熱孔,只有品字插頭及電源開關,無其他按鍵或開關。
電源輸出側可見接頭採內凹設計,整面相當平整。除必要的主機板10+18P接頭及新增的顯
示卡用12VHPWR接頭外,共提供5個CPU/PCIE 8P接頭、4個SATA/大4P接頭,即針對舊款顯
示卡的使用者而言,接頭數量沒有因為塞入12VHPWR接頭而縮水。
單一12VHPWR接頭最高可提供600w的輸出,應該足以應付未來好幾年的各種顯示卡(吧?)
而如果一條12VHPWR接頭還不夠,那也至少是1200w甚至1500w以上電源要煩惱的問題了。
輸出規格標示貼紙,這部分前面已經提過了就簡單帶過。
FDB軸承的14cm風扇,護網上有CM LOGO字樣。
扁線設計之線材,接頭部分都有標示線材適用位置,接頭是插在設備側或是電源側也都有
清楚標示。
12VHPWR線是內附線材裡唯一具備編織網包覆的線材,長度含接頭約68cm,是4根訊號線都
接滿的完整12+4P規格,最高可提供600W輸出。
電源介紹就先到這吧,有防拆貼紙個人就不拆開惹(反正也看不懂?)
接著來試著裝機,搭配的機殼是個人之前開箱過的MB 520 Mesh,但這次是搭配白色版!
白色版MB 520 Mesh前方網孔及側板玻璃框為灰色,內部PCIE檔板及橡膠線材保護墊為黑
色,其餘機殼部分及風扇大致為白色,沒有全白還是覺得稍微有些遺憾。
心裡想著就全套都用酷碼的吧,所以散熱器部分採用白色版的PL360 FLUX 一體式水冷。
與之前開箱過的黑色版PL360 FLUX疊疊樂。
既然為同系列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白色版PL360 FLUX亦支援Gen 2 ARGB燈效且內附控制
器,喜歡玩燈的使用者有東西可鑽研啦~
白色版本PL360 FLUX相較本次的520 Mesh更有誠意,外觀多數範圍皆為白色,表漆噴塗十
分均勻,個人覺得質感比黑色版更好。
雖然外包裝圖示為灰色,但冷頭實際為亮面白色玻璃質感,未發光即具有不錯的外觀。
冷排側邊一樣有淺灰色的字樣。
首先將電源上機,先裝電源再接上需要的線材。
轉眼間主機板及散熱器就安裝完畢!
因為MB 520 MESH採用頂蓋可拆設計,冷排安裝、風扇整線都輕鬆愜意,不厭其煩地再說
一次,頂蓋可拆真的是用過就回不去的機殼設計。
除了壓軸的顯示卡外都安裝完成!
壓軸出場的是只有老黃疼但玩家不愛的臭臭RTX 4080 顯示卡,華碩的 TUF RTX4080。
可能有人想問為什麼不用RTX 4090呢?因為貴而且還買不到啊!
又為何其他配備都用白色版,顯示卡不用呢?因為只有TUF這張入手價格能壓到3萬多而且
5年保固,比較不這麼臭啊,不然你要買技...啊沒事。
TUF RTX4080 厚度來到4槽,當初玩家還嫌貓頭鷹版RTX3070跟3080顯示卡肥得要死,沒想
到跟40系列的顯示卡比較後,貓頭鷹卡也只能算是略胖。
在4090顯示卡上傳出不少燒毀災情的12VHPWR接口特寫。不過目前在4080顯示卡上...應該
還沒災情產生。
安裝上顯示卡,插上12VHPWR線,完成所有配件的安裝。
不過...欸...翻車了耶!
因為GX GOLD 1050的12VHPWR線採用編織網包覆,而且基於安全考量,12VHPWR線不適合大
幅度彎折,這導致線材插上顯示卡後,直接突破大氣層超出機殼。
其實這問題也不只在這咖酷碼機殼發生,應該說正常寬度的ATX機殼都有可能會碰到,不
少人只能將線大幅度彎折來適應機殼,可能也是導致之前接頭常燒毀的原因...
但山不轉路轉,拿出手上的酷碼通用型顯示卡直立支架 V3 (酷碼全套又多一件啦),直接
把顯示卡轉直立安裝。
https://i.imgur.com/kGrlPjQ
接著插線,垂直插線雖然外觀稍微突兀一咪咪,但至少解決線材彎折跟突出機殼的問題。
MB 520 MESH搭配通用型轉向支架V3,4槽的顯示卡直立後距離側板仍然有2公分以上的進
氣空間。
但轉向支架畢竟只算是翻車時需要額外花費的「道路救援」方案,還是得從根本上解決問
題啊!
在我詢問酷碼客服之後,獲得了令人精神振奮的答案,就是酷碼官方將推出90度接頭的
12VHPWR線材,而且似乎是目前市面唯一由電源廠商推出的90度接頭12VHPWR線。
可能受惠於不知名部落客的身分,酷碼直接寄給我一條線材做開箱,並且也回覆「後續將
規劃會開放已購買此機種的用戶申請90度的模組線」,歡呼吧各位!
CM原廠90度12VHPWR線材長度一樣為68cm,與多數機殼搭配應該都不成問題。個人想到之
前只有傳出第三方電源線訂製廠CableMod要推出90度轉接線,不過也只聞樓梯響,迄今仍
然沒有成品,這次酷碼的反應算是相當快速啊!
只能說這線材來得相當及時,不然我都已經認命採用直立方式上機通電了。
酷碼官方的90度線卡扣位於下方,但個人手上的這張TUF 4080 卡扣是朝上的...
卡扣位置的不同決定線材的方向,官方90度線搭配華碩顯示卡就只能從顯示卡上方走線,
而不是一般人習慣的顯示卡下方。
但我再次詢問是否會推出不同方向的90度線材,CM客服的回覆則是:「不會QQ」。
不過個人認為無須太過擔心,因為經查找資料後,華碩(TUF及ROG)應該是40系列顯卡裡面
唯一卡扣朝上的顯示卡,其餘廠商包括創始版皆設計為卡扣朝下,使用CM官方90度線材就
能正常從顯示卡下方走線。
也就是說只有華碩不跟公版設計走,愛搞特立獨行啊(?)
如果使用水冷,朝上方走線可能就得繞過水管,不過只影響外觀不影響使用啦。
而且90度線能完美解決側板蓋不上的問題。
終於再度完成所有設備的安裝。
因為GX GOLD 1050的主機板24P線材一樣採用扁線而不包覆編織網,佔用空間不大,讓背
面走線還算整潔。
反觀採用編織網包覆的12VHPWR線材就比較粗勇,需要更多理線深度來安放。
正面部分採用扁線方式的主機板24P....嗯,線材交錯也算滿有特色的。
相較於過往高階顯示卡動輒需要插3條PCIE 8P線材,ATX3.0規格電源僅需使用1條12VHPWR
線就能給顯示卡供電,能省下一定程度的線材佔用空間。
至此完成裝機作業,準備開機啦。
開機後的RGB燈效參考。
如果不喜歡太複雜的設定,MB 520 MESH機殼也設有RGB燈效HUB,可直接以硬體開關切換
燈效,內建燈效也有將近10種(或著更多..沒仔細算),懶人福音。
使用內建燈效切換鍵改成全白呼吸燈效。(顯示卡燈效需透過主機版軟體同步)
搭配90度線材,側板能順利蓋上,翻車問題已解決。
以上為本次CoolerMaster GX GOLD 1050 ATX 3.0 電源供應器的簡單開箱及裝機,說好沒
有測試就真的沒有測試,真心不騙。
心得
GX GOLD ATX 3.0 系列電源供應器共推出1050W及1250W兩個大瓦數版本,官方定價為
$5790及$6990,相較目前市場上3.0規格的電源(海韻、全漢、微星、華碩等),屬於相對
平實的價格。
而且CM的GX GOLD 1050 ATX 3.0 電源應該目前市場上唯一(計畫)提供90度線材申請方案
的產品,相較於其他電源產品更有競爭力。不過也要注意的是,據客服回覆目前申請方案
啟動時程還在規劃中,個人當然是希望能盡快有消息啦...
水冷及機殼部分,去年參加酷碼粉絲見面會時即已經知道,酷碼的產品會推出黑白雙色供
消費者選擇,白色版水冷個人覺得相當漂亮,但白色版機殼則因為還有許多地方採用灰色
或黑色元素,沒有全白還是扣了些分數。
不過!個人看CM官網,MB 520 MESH這咖機殼之後將於白色版的基礎上推出特別版的櫻花
色,除了些許櫻花瓣點綴更有特色外,前面板及玻璃側版邊框都採用全白色而不再是灰灰
黑黑,這點真的大加分啊!!(但PCIE檔板怎麼就死不改白色呢...?)
以上簡單開箱及裝機分享,感謝觀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20.2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74010522.A.D1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