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名沒姓,不必盡信!
卡神楊蕙如的「 idcc」事件,與謝長廷有沒有關係?
金流不查、難有答案。
謝大使昨天po了臉書,強調他與此事無關,與楊蕙如也不是主從關係,是看球的朋友,楊蕙如的生意、廣告、收入、乃至於這次的「idcc」事件,都與他無關。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說,從主席、秘書長到他本人,都被楊蕙如痛罵過,以此證明,楊蕙如與民進黨無關。
林飛帆的比喻,與「idcc」事件,本質上完全不同。
罵林飛帆、罵羅文嘉、罵卓榮泰,楊蕙如是用本名的臉書帳號罵的,但「idcc」與「slow」這兩個帳號,在ptt發文,不管內容真假,都是隱匿其名、誇誇其談,檢調沒有調查清楚之前,誰知道楊蕙如就是「slow」,下線蔡先生,就是「idcc」。
如果去年楊蕙如或蔡先生,也是以本名跟真實身份,評論關西機場事件,那源頭能追,內容可受公評,狀況也就會完全不同。
說穿了,台灣這幾年為什麼會這麼依賴「匿名」的文章,在左右大家的生活呢?
一下子「我做了一個夢」,一下子又猛爆料加寫「不自殺聲明」,匿名的文章,不是沒有參考價值,但一旦匿名之後,有多少話,被加油添醋了?被突然加碼了?離事實更遠了?
我並非一個「網路實名化」的推動者,我不反對,也不仇恨網路有人匿名寫文章。
但匿名文章,有時製造仇恨,有時毀人名節,當文章的內容,無法被確認的時候,大家是不是該用「姑且一看」的態度去理解就好?不要輕易的,全盤接受?
沒名沒姓、不必盡信。
網路的文章,要小心,要查證,不要輕易相信。�
暐瀚 2019-12-5 de 台北
http://yt1.piee.pw/NG5E7
pop air ptt 在 黃暐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反韓?還是反自經區?
終於有時間,把「自經區」初步簡單地談一談。
2012年,馬英九前總統連任之後,把他選舉時所提出的「黃金十年」政見之一「自由經濟示範區」,推到立法院,當時的高雄市陳菊市長、台南市長賴清德都表示贊同,還積極爭取。不過2014年太陽花學運癱瘓了立法院,不但貨貿服貿被擋,立院恢復運作之後,五月審自經區條例,阻力過大,就此「胎死腹中」。(屆期不續審,從此沒再談)
自經區在台灣到底「行不行」?「好不好」?是可以討論的話題,實在不必分藍綠。
因為過去我跑台北市議會,對於韓國瑜市長的議會備詢ABC,暐瀚的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覺得,他可以更多一點的準備,對議員的態度,也該更恭敬溫和,這些都可以改。
但一個必須是中央政府才能推出或反對的「自經區條例」,去問一個高雄市長「細節細目」,現在案子都還沒出來,如果明年國民黨沒有執政,也幾乎不會有自經區的出現,談這話題,或說,細談這個話題,真的都太早了。
整節節目,暐瀚把「自經區」的來龍去脈,盡可能說的簡單,說的清楚,接聽第二通call-in之後,我談到,如果對大陸的一切政策投資、經濟計畫,都要用「對岸用幾千顆飛彈對準台灣」來「誓死反對」,那兩岸問題終究無解。暐瀚補充了我長久以來的說法,那就是,飛彈只有「設置在哪裡」,沒有「對準哪裡」的問題。
放在福建沿海的飛彈,當然可以打台灣,也可以打關島,甚至可以打北京。
這是在談「武器」的特性,這不是用槍瞄準誰,而是導彈可以打射程範圍內的圓周圈任何一個點。
這句話,有錯嗎?我是在「鼓吹武統」嗎?還是在為解放軍說話?我只是講了一個「事實」。
但偏綠的粉絲團跟PTT,立刻去頭去尾地剪接了一段我講這段話的影片,要罵我舔共,要說我腦殘。
我再問大家一次,導彈有「對準誰」的問題嗎?
真的沒有。
有網友跟我說,綠色網民不喜歡我監督蔡政府,所以要把我抹紅抹黑,或說成殺人兇手,這樣就可以降低我說話的公信力。這些我都懂,但看了這麼多網友在PTT冷嘲熱諷,看了還是會難過。因為台灣已經是一個,不講是非,只有顏色的地方了。
這集撞新聞,談自經區,談韓國瑜,還過去陳菊跟賴清德的態度,請大家聽看嘜。
暐瀚 2019-5-7 de 台北
http://hance63.piee.pw/E7U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