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界限
文:薯伯伯
若然完全否認年齡對生理及心理的影響,當然是自欺欺人,但更多的情況是,不少人把自身或別人的年齡,當作解釋世事的唯一原因,就是與事實不符,也容易推論出荒唐的結論。
記得有次朋友跟我說起心理上的變化,說:「人年紀大了,就會變得悲觀。」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他就答道:「你現在當然不明白,但你年過四十,肯定會有相同感覺。」我說我已經四十,但還是不認同他的看法。對方呆了半刻,只好說:「嗯,那再過幾年,你一定會明白。」我恍然大悟,不是老年人變悲觀,而是悲觀人變老。
我中學時期,因為車禍進了醫院,當時左右腳的大腿骨都折斷了,臥床十一天後,物理治療師幫我做拉伸運動,我那時赫然發現,原來手術之後,也許是關節僵硬,又或是肌肉萎縮,雙腿居然完全不能伸直。物理治療師解釋說:「慢慢嚟啦,咁後生,唔駛一個禮拜就可以拉鬆筋,放心啦!」
不過我當時特別想在一晚之內把腳拉直,因為希望可以偷偷離開醫院,去參加車禍中去世同學的喪禮。如果腿一直伸不直,就不可以下床,也就無法從醫院五樓的骨科病房偷走。我忍痛把腿拉直,腳還是微彎,心中倒數十秒、五秒、四、三、二、一。然後又再按著腿,再數著二十、十、五秒,如此類推,不停去做。
翌日早上,物理治療師來看我,又說要幫我把腿拉直。他驚訝地發覺,只是一日之間,我的腿已經完全伸直。那段時間,他每當遇到任何醫生、護士或病人,都會由衷興奮地說:「尋日重伸唔直,今日就伸到咁直啊!」我跟他只是萍水相逢,不過看到他是因為我的進步,而真心為我高興,我也就快樂了。
我當然沒有跟他解釋一晚就能把腿伸直的真正原因,所以他當時自己推論得到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後生仔,真係唔同啊!」在他眼裡,年齡是最關鍵的因素。當然我也不否認年輕人肯定康復得較快,但當時心裡明白,年齡只是其中一個解釋,本身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我不喜歡把自己無法改變的情況,當作解釋某現象的唯一理由。不是不想面對現實,而是出於三個考慮:
一,本來因素很多,硬要把自己無法改變的事實當作唯一原因,很易忽略其他更主要的解釋。
二,因為該原因無法改變,便把自己說得像是處於被動狀態,而忽略了主動的行為及心態。
三,容易墮入「受害人角色」。
最後一點尤為可怕,因為容易讓人產生錯覺,覺得一切生命的負面或欠缺之事,均是自身無法控制的原因所造成,有意無意之間,卻又減少自身本來主宰的主觀力量。
這種思維的可怖之處,是讓當時人推論出極為無稽的論斷。就以剛才提到的負面情緒為例,按著「受害人」的思路去想,負面情緒滋長,是因為年紀漸大,而年紀漸大的過程又是自己無法控制,處於被動狀態,因此無辦法也無需要去作任何改變,因為自己是年紀漸大的不公「受害者」,木來就值得別人同情。
又例如,其他人可以去參加瑜珈班,是因為那些人都很空閒,自己不可以參加瑜珈班,是因為根本沒有時間。自己是忙碌生活的「受害者」,應該得到別人的同情。如果自己跟別人一樣空閒,也可以參加瑜珈班。
再舉一個例子,有香港家庭一家大小去了中國、泰國、日本遊學及旅居,有些得不到同類經驗的人則會說:「如果我跟他們一樣財政充裕,我也會像他們這樣去做。」說得好像自己純粹因為沒有財力,所以才無法行上相同的道路。財力當然重要,但肯定並非唯一的因素,例如家事的安排,父母的決心,孩子的適應,入學的考量等。難道別人就沒有困難或障礙?
如此去理解世界或別人之事,語句的格式總是這樣:「如果我像你一樣XXX,我也會 YYY。」這種格式,我姑且稱之為「受害者扮演的咒語」。問題是,說這些話的人,因為已經完全代入受害者的角色,所以就算把這個 XXX 的原因解決了,總是還能找到 ZZZ 的其他因素。這種推論方式,沒完沒了,永沒休止,像是千年魔咒一樣。經常陷入這種思考模式的人,總是把自身的障礙無限放大,或是把別人的困難無限縮小。任何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總能找到一個自身不可抗力的原因。
當然,既得利益者,也不應該刻意淡化自身的優勢。例如本身含著金鎖匙出世的人,如果說別人儲不起首期買樓,是因為經常看電影或去日本,就顯得離地兼刻薄。正如年青人在受傷後通常較老年人更快康復,無兒女之人理論上較有兒女的人較多空閒時間,骨骼精奇的人較天生平庸之人較為活躍,不得不否認,這也是事實。只是反過來說,如果有人說本身沒有機會靠著父幹去成功,所以把生活上一切的不濟,都歸罪於父母,對自身又有何幫助?
有優勢的人不能說自己沒有優勢,沒有優勢的人也不能只說別人的優勢,就是走近事實,邁向真實心靈的第一步。
———
照片:外在的世界,往往只是內心的倒影。這張照片是冬季時的布達拉宮,拍了三張照片,由低曝光,中曝光,再到高曝光,合拼而成的 HDR,攝於 2018 年 3 月 26 日。
———
多謝閱讀此文!
如果喜歡我寫的文章,請踴躍按 Share 跟人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故事,把想法分享出去,同時誠邀各位留言分享意見!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及臉書: http://pazu.me/ & http://fb.com/pazukong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
如果這樣還不能滿足你的閱讀慾望,那麼現在是好時候了,因為薯伯伯的新書《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已經在香港各大書店陸續發售!有關詳情,請看:https://goo.gl/Zjbftq
Isabella Summers Matt Shum 悠牧家庭 Joyous Nomadism 幸せな旅行家族 Okinawa 沖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nomadism」的推薦目錄:
- 關於nomadism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nomadism 在 JimY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omadism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nomadism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omadism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omadism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omadism 在 悠牧家庭Joyous Nomadism in Japan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nomadism 在 All About Digital Nomadism - YouTube 的評價
nomadism 在 JimY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能力在香港生存一定有能力旅居。這家人又搬到沖繩啦,真教人羨慕!
#放養孩子
之前本 #全家變泰 已經好正,加油四位!
#書
悠牧家庭 Joyous Nomadism 幸せな旅行家族
nomadism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放養孩子
文:薯伯伯
(此文為《放養孩子——育出自學力》的推薦序)
我在西藏經營咖啡館,見過有家長與子女進店,母親很熱心地從餐單上點東西,每點一樣都跟我說:「我要這個吧,我孩子喜歡。」「我要那個吧,我孩子喜歡。」孩子其實早已成年,坐在旁邊,面無表情,一言不發。又試過有家長打電話來問我在拉薩哪裡可買某類用品,我看到來電號碼,奇怪對方為何從香港打來,原來她的兒子在拉薩旅遊,缺乏需用之物,向身在香港的母親求援,並由母親打來問我。
在 WhatsApp 群組,經常收到一些家長朋友問功課,我問朋友為何子女的功課,總是要由家長代勞?朋友說:「難道看著孩子做錯,我也不幫嗎?」說得理所當然,朋友見我不認同,還會加上一句:「現在的年代,跟我們以往不一樣了。」在熱心家長面前,小孩的功課似乎只能完美,容不下犯錯空間?
香港一些家長,總要求小孩事事精確,連三歲填色比賽也變成高端競賽,但 Matt 及 Isabella 卻在日常生活,讓孩子學習感受參與的過程。他們沒有強迫孩子報讀「創意包餃班」,也不要求小孩把餃子包得符合家長心中的完美標準,卻在親子下廚之時,任由小孩自由發揮,小孩居然能找到包好餃子的竅門。甚至在選讀哪家小學校,也讓小孩有份參與其中。孩子不懂事怎麼辦?Matt 及 Isabella 卻認為,只有自己選擇的,才會珍惜,才會無悔。讓幼童參與決定,做錯了又怎麼辦?這對非常父母卻說:「反正錯就是孩子的特權。」鞋子被水弄濕,最後都會乾,何懼之有?
Matt 和 Isabella 夫婦,在香港本身都有固定工作,但他們偏偏不願過著典型中產的小康生活,跑到泰國、成都及沖繩旅居,每年也要忙著搬家及租住新屋,又要重新為小孩尋找學校,重新適應環境。安定下來之後,卻又不甘心自封在慣性造就的舒適地帶,寧願旅居於不同的國度與文化圈。
他們一家,本來最易找到停下來的藉口,只要說句「需要安穩」,又或是萬試萬靈的「擔心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再以關心之名,把出走的風險放到無限大,就可以過上最正常不過的生活,但他們卻選擇走在異樣的旅居道路。
也許旅居生活不算最難,難就難在出走的決定。看這本書時,讀者心中大概會閃出不少問號,為何這個典型的香港家庭,卻要過著最不典型的生活?書中提供了不少答案及見解,但與其問他們如何走上這條不一樣的道路,倒不如反問自己,目前所選擇的生活或教學模式,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或小孩的心意,抑或純粹輕歎身不由己,但人有我有,總歸沒錯?
還記得在去年 6 月 11 日,Matt 一家來了西藏拉薩,到訪我的咖啡館,我卻剛好在香港忙著出版新書,沒機會見面。到我返到西藏,他們又去了成都。我回到香港,他們卻已移居到沖繩。岑氏三遷,有如神龍家庭,總是見首不見尾,至今還沒當場相見。這次他們夫婦二人出書,邀我寫序,我馬上就答應,收到書稿,忍不住一口氣讀完,淡淡的文字,卻透出平實的欣樂。
我慶幸自己能為這個非一般家庭的故事寫序,像是見證了他們兩個小孩不平凡的成長道路。有時打開臉書,看到 Matt、Isabella、Michael 及 Jackson 一家有如餅印的笑容,借來不少歡笑,一借無回,現在只好以此序言來償還。
Pazu 薯伯伯
書於西藏拉薩風轉咖啡館
2017 年 8 月 17 日
相關資料:
《放養孩子——育出自學力》
作者:岑皓軒(Matt),馬漪楠(Isabella)
出版:天窗出版社
ISBN:9789888395620
價格:HK$128
作者 Facebook:http://fb.com/joyousnomadism
悠牧家庭 Joyous Nomadism 幸せな旅行家族 Matt Shum
nomadism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nomadism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nomadism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omadism 在 All About Digital Nomadism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Excited to be chatting with @mayursontakke on what is it to be a digital nomad, what he is seeing as trends and much more. ... <看更多>
nomadism 在 悠牧家庭Joyous Nomadism in Japa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Time for short-sleeve polo...!! 沖繩初夏,百分百感覺! #beokinawa #okinawa #happyhappy #instagood #instadaily #likeforlikes #followme #lifeisgood #instamood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