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馬拉松加油🏃🏃♀️
#路遙遠_坡陡坡長坡多野
2019年11月3號即將舉行的紐約馬拉松,也是象總2017年世界六大馬系列中的最終站<顫>。
會有<顫>醬的錯覺,且看我這段2017年紐約馬斑斑血淚史便能感同身受了。
這場雖是我的最終場六大馬,但絕對不是最輕鬆的....
♫ #If_I_can_make_it_there_Ill_make_it_anywhere
#Its_up_to_you_New_York_New_York_New_York ♫
節錄自 #去你的人生低谷
>>>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我的世界六大馬最終站:紐約馬,就在二○一七年十一月五日的「寒風細雨」與 「起起起伏」相互交織下完成。是的,我並沒有用錯形容詞,就是「起起起伏」而非 「起起伏伏」,因為我深刻感受到,紐約馬的上坡路段就是比下坡還多啊!走過了這 一切,自己漸漸發現,所謂快樂,其實是邁向目標的過程,而非絕然的結果。
經歷前五次世界系列洗禮,整個備馬、跑馬過程都有了標準作業流程 ,即使面對最「冷冽」、最「劇烈」與最「狂野」的最難紐約馬,心裡倒是相當平靜,畢竟過去五大馬中的幾個「最」,不也都被自己給一一克服了。
.
#最美:二○一四年東京,我的初馬,途經淺草附近,大約早上十一點出頭,天空飄下皚皚白雪。
#最痠:二○一六年波士頓,比賽前一天共走了20,819步,全團腳痠到叫不敢。
#最嚇:二○一六年柏林,比賽前一天參加完博覽會後,自己拔除參賽身 分識別手環,當天被拒絕進入賽場。
#最餓:二○一七年倫敦,早餐攝取不足,賽前餓到跟外國跑者要東西果腹。
#最驚:二○一七年芝加哥,比賽前四天被太座傳染感冒,經驗前所未有,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由於紐約馬拉松和芝加馬拉松相距不到一個月,非常難調整自己的狀態,而且全程難度遠高於芝加哥馬。
原先想在芝加哥馬保留實力,以便全力備戰紐約馬,卻因為臨時感冒而不得不在芝加哥馬全力以赴。
但畢竟紐約馬是終局之戰,話也就不多說,自己還是擬定了紐約馬的破關目標高標兩小時五十二分,低標兩小時五十三分。
無論如何,氣勢不能讓!
.
第五大道上紐約公共圖書館外,數以萬計的跑者排成跨越幾個街區的長龍,由一輛輛大會巴士運往Staten Island起點線,壯觀的場景像極了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裡大大小小的船隻,運送著戰士們前往目的地。唯一迥異的,是我們才正準備站上起跑線,邁向當天的戰役。
我屬於綠區段第一波A欄,同區跑友們都在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下層橋面進行等待,賽會主席致詞後鳴槍起跑,此時離原訂九點五十分起跑時間已超時兩分鐘,起跑後就是個大上坡上橋。四年三個月訓練以來,生涯共十六隻全馬中,倒沒印象哪一隻馬像紐約一樣,才剛開始跑,雙腿就有感了。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下馬威!紐約馬鐵了心,在一開始就給所有想親近她的跑者們下馬威。
.
過去的跑馬經驗裡,當起跑後就感覺狀況不好時,有時倒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我 們反而更會謹慎以對。畢竟狀況好時,上坡也不是坡;狀況不好時,下坡也會是碎心 坡。總之才剛開跑不久,我就已經繃緊神經了。
前一天只花了不到兩個小時研究紐約馬路線,跟芝加哥馬比起來少了許多曲折。
三個主線賽道分別是布魯克林的第四大道、曼哈頓的第一跟第五大道,路程相對容易記憶。全程最該戒慎恐懼的,肯定是橫跨五個行政區總共五座連結的橋樑,而這一切等 到親身上陣後,卻發現除了橋樑,一般道路的坡度竟也常常「急轉直上」。
>>>
#學會在痛苦中享受痛苦
事後回想馬拉松過程,常發現當時有「神迷」 (flow) 而導致過程快轉的現象, 途中唯一能打斷這現象的,不是極痛苦或極歡樂的片段,就是設定的補給點到了。當然,歡樂片段通常發生在終點線後;至於痛苦片段則是無所不在。
對於紐約馬而言,當日最痛苦區段獎:「The winner goes to…Ed Koch Queensboro Bridge.」(我給的中文譯名為「困死崩弱」橋。)
她是當天的第三座,也是心理負擔最長的一座,雖然自己清楚知道一定不會被輕易困住,但跑在夾層裡通往橋中二十五公里制高感應點,有著將永遠看不見天空的晦暗感。
想不了太多,也不打算想這麼多,就這麼咬著牙,一步一步前進。
.
馬拉松的最後12.195公里往往是驗證功力高低的時候,而大蘋果的最後12.195公里,更是親近不易。除了後面仍有Willis Ave. Bridge及Madison Ave. Bridge二座橋靜靜地候著,中央公園周遭的高低起伏更像極了不定時炸彈,隨時準備引爆跑者疲憊的雙腳。
也因此,東九十街要轉入中央公園前,#右側景致詩意_左側造價過億 的第五大道,路段看來極其浪漫,但沿途坡度一路向上,讓所有人跑來卻極其緩慢。
養成在國外馬拉松揚起國旗迎向終點的良好習慣後,「跑向觀眾席取國旗」成為 自己進入馬拉松後段的最佳動力。紐約馬三十五公里處,自己的完成時間是兩小時 二十四分十一秒,追求佳績雖然看來無望,但盡情享受這六大馬的最終站,卻是綽綽有餘的。
.
第五大道轉進中央公園後,人潮愈來愈多但跑道已漸漸縮小,終點前仍會轉出中央公園到南側的五十九街。五十九街兩側塞滿了加油人群,這同時也是我跟加油團賽前約定的路段,奇怪的是,一眼望去,沿路都沒看到國旗跟象總太太特製的加油長布條。
在五十九街跑了大約五百公尺,已漸漸接近Columbus Circle,正當自己心想加油團 有可能來不及擠進群眾之際,就在不遠處瞥見熟悉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興奮之餘我順勢斜切過去,並帶著鼓噪觀眾的手勢,希望加油聲能再瘋狂一些,畢竟這已是終局之戰……
>>>
回想當天在選手村漫長等待的冷冽抖動,前後五座橋對意志的無限撼動,以及沿途加油群眾的慷慨激動,到最後順利完賽、取得世界六大馬六星排列成「蜜糖波堤」的莫名感動,至今仍深深刻劃在心底。
二○一七年紐約馬的標語是「It will move you.」著實明顯適用於任何自虐的行徑或處境。
2019的跑友們,紐約這顆大蘋果”It will welcome you.”盡情探索這座城市吧!
[賽事倒數 2 DAYS 08 HOURS 02 MINUTES 25 SECONDS……]
narrows 中文 在 跟著象總跑步上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紐約馬拉松加油🏃🏃♀️
#路遙遠_坡陡坡長坡多野
2019年11月3號即將舉行的紐約馬拉松,也是象總2017年世界六大馬系列中的最終站<顫>。
會有<顫>醬的錯覺,且看我這段2017年紐約馬斑斑血淚史便能感同身受了。
這場雖是我的最終場六大馬,但絕對不是最輕鬆的....
♫ #If_I_can_make_it_there_Ill_make_it_anywhere
#Its_up_to_you_New_York_New_York_New_York ♫
節錄自 #去你的人生低谷
>>>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我的世界六大馬最終站:紐約馬,就在二○一七年十一月五日的「寒風細雨」與 「起起起伏」相互交織下完成。是的,我並沒有用錯形容詞,就是「起起起伏」而非 「起起伏伏」,因為我深刻感受到,紐約馬的上坡路段就是比下坡還多啊!走過了這 一切,自己漸漸發現,所謂快樂,其實是邁向目標的過程,而非絕然的結果。
經歷前五次世界系列洗禮,整個備馬、跑馬過程都有了標準作業流程 ,即使面對最「冷冽」、最「劇烈」與最「狂野」的最難紐約馬,心裡倒是相當平靜,畢竟過去五大馬中的幾個「最」,不也都被自己給一一克服了。
.
#最美:二○一四年東京,我的初馬,途經淺草附近,大約早上十一點出頭,天空飄下皚皚白雪。
#最痠:二○一六年波士頓,比賽前一天共走了20,819步,全團腳痠到叫不敢。
#最嚇:二○一六年柏林,比賽前一天參加完博覽會後,自己拔除參賽身 分識別手環,當天被拒絕進入賽場。
#最餓:二○一七年倫敦,早餐攝取不足,賽前餓到跟外國跑者要東西果腹。
#最驚:二○一七年芝加哥,比賽前四天被太座傳染感冒,經驗前所未有,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由於紐約馬拉松和芝加馬拉松相距不到一個月,非常難調整自己的狀態,而且全程難度遠高於芝加哥馬。
原先想在芝加哥馬保留實力,以便全力備戰紐約馬,卻因為臨時感冒而不得不在芝加哥馬全力以赴。
但畢竟紐約馬是終局之戰,話也就不多說,自己還是擬定了紐約馬的破關目標高標兩小時五十二分,低標兩小時五十三分。
無論如何,氣勢不能讓!
.
第五大道上紐約公共圖書館外,數以萬計的跑者排成跨越幾個街區的長龍,由一輛輛大會巴士運往Staten Island起點線,壯觀的場景像極了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裡大大小小的船隻,運送著戰士們前往目的地。唯一迥異的,是我們才正準備站上起跑線,邁向當天的戰役。
我屬於綠區段第一波A欄,同區跑友們都在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下層橋面進行等待,賽會主席致詞後鳴槍起跑,此時離原訂九點五十分起跑時間已超時兩分鐘,起跑後就是個大上坡上橋。四年三個月訓練以來,生涯共十六隻全馬中,倒沒印象哪一隻馬像紐約一樣,才剛開始跑,雙腿就有感了。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下馬威!紐約馬鐵了心,在一開始就給所有想親近她的跑者們下馬威。
.
過去的跑馬經驗裡,當起跑後就感覺狀況不好時,有時倒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我 們反而更會謹慎以對。畢竟狀況好時,上坡也不是坡;狀況不好時,下坡也會是碎心 坡。總之才剛開跑不久,我就已經繃緊神經了。
前一天只花了不到兩個小時研究紐約馬路線,跟芝加哥馬比起來少了許多曲折。
三個主線賽道分別是布魯克林的第四大道、曼哈頓的第一跟第五大道,路程相對容易記憶。全程最該戒慎恐懼的,肯定是橫跨五個行政區總共五座連結的橋樑,而這一切等 到親身上陣後,卻發現除了橋樑,一般道路的坡度竟也常常「急轉直上」。
>>>
#學會在痛苦中享受痛苦
事後回想馬拉松過程,常發現當時有「神迷」 (flow) 而導致過程快轉的現象, 途中唯一能打斷這現象的,不是極痛苦或極歡樂的片段,就是設定的補給點到了。當然,歡樂片段通常發生在終點線後;至於痛苦片段則是無所不在。
對於紐約馬而言,當日最痛苦區段獎:「The winner goes to…Ed Koch Queensboro Bridge.」(我給的中文譯名為「困死崩弱」橋。)
她是當天的第三座,也是心理負擔最長的一座,雖然自己清楚知道一定不會被輕易困住,但跑在夾層裡通往橋中二十五公里制高感應點,有著將永遠看不見天空的晦暗感。
想不了太多,也不打算想這麼多,就這麼咬著牙,一步一步前進。
.
馬拉松的最後12.195公里往往是驗證功力高低的時候,而大蘋果的最後12.195公里,更是親近不易。除了後面仍有Willis Ave. Bridge及Madison Ave. Bridge二座橋靜靜地候著,中央公園周遭的高低起伏更像極了不定時炸彈,隨時準備引爆跑者疲憊的雙腳。
也因此,東九十街要轉入中央公園前,#右側景致詩意_左側造價過億 的第五大道,路段看來極其浪漫,但沿途坡度一路向上,讓所有人跑來卻極其緩慢。
養成在國外馬拉松揚起國旗迎向終點的良好習慣後,「跑向觀眾席取國旗」成為 自己進入馬拉松後段的最佳動力。紐約馬三十五公里處,自己的完成時間是兩小時 二十四分十一秒,追求佳績雖然看來無望,但盡情享受這六大馬的最終站,卻是綽綽有餘的。
.
第五大道轉進中央公園後,人潮愈來愈多但跑道已漸漸縮小,終點前仍會轉出中央公園到南側的五十九街。五十九街兩側塞滿了加油人群,這同時也是我跟加油團賽前約定的路段,奇怪的是,一眼望去,沿路都沒看到國旗跟象總太太特製的加油長布條。
在五十九街跑了大約五百公尺,已漸漸接近Columbus Circle,正當自己心想加油團 有可能來不及擠進群眾之際,就在不遠處瞥見熟悉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興奮之餘我順勢斜切過去,並帶著鼓噪觀眾的手勢,希望加油聲能再瘋狂一些,畢竟這已是終局之戰……
>>>
回想當天在選手村漫長等待的冷冽抖動,前後五座橋對意志的無限撼動,以及沿途加油群眾的慷慨激動,到最後順利完賽、取得世界六大馬六星排列成「蜜糖波堤」的莫名感動,至今仍深深刻劃在心底。
二○一七年紐約馬的標語是「It will move you.」著實明顯適用於任何自虐的行徑或處境。
2019的跑友們,紐約這顆大蘋果”It will welcome you.”盡情探索這座城市吧!
[賽事倒數 2 DAYS 08 HOURS 02 MINUTES 25 SECONDS……]
narrows 中文 在 NLE Choppa - Narrow Road (ft. Lil Baby) "窄路" 中文翻譯lyrics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