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一整天從下午兩點半至晚上九點,將會有我在台北藝術大學的五位大四生(林薇/林怡靜/湯欣蓓/鄭裕憲/陳晉宏)分別要開的五場畢業音樂會!
在此先分享當天頭一棒好棒棒的林怡靜的音樂會海報。歡迎大家除了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裡的關渡美術館觀賞奈良美智特展以外,也記得來戲劇廳聽他們的音樂會給予鼓勵喔 🎶
#范姜家族的馬拉松音樂會🎹🏃💪
———————————————
▪️時間|2021/04/17(Sat.) 14:30(免費入場)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廳(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指導老師|范姜毅教授
▪️演出曲目|
巴赫:平均律第一冊,升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
貝多芬:第30號E大調奏鳴曲,作品109
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奏鳴曲,作品36
霍洛維茲:《卡門變奏曲》
J.S.Bach :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I in C-sharp Major BWV848
L.v.Beethoven :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
S.Rachmaninoff : Sonata No.2 in B-flat minor Op. 36

V.Horowitz :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Bizet’s Opera “Carmen”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FF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面有主題目錄,直接跳轉? 我地創作者團隊不斷製作左各式各樣嘅影片、文章 (由讀書、DSE到大學生活都有),都放左上Flowsophic了!? 另外知道在場有好多中四中五嘅同學,上面有各款幫到你地嘅DSE筆記同Past Paper,快啲去支持下啊! ?Instagram帳號: https://...
major minor 分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舊文】關於同儕審查
同儕審查(Peer Review)其實是學術界一個「內行」的專有名詞,值得稍作解釋。
(本文以天文學慣例為主,其他領域可能有異)
首先,學者會做研究,然後把研究結果歸納寫成論文(Paper)。學者指包括在大學工作的學術專業(Academic Profession)人員(教授、講師、研究生等),或者是非大學的研究所的研究員(例如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和美國太空總署的研究員),又或是私人機構的研究員(例如藥廠聘請的研究員),也可以是任何業餘的研究者(例如業餘天文學家經常在尋找小行星上作出重大貢獻)。
因此,論文的審查其實與論文作者隸屬的大學或單位無關。論文寫成後,作者會把論文稿件投到學術期刊(Academic Journal)。現在都是經由網絡投稿,從前則使用郵寄。學術期刊通常都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擔任編輯(Journal Editor),組成一隊專業的編輯團隊(聽說薪水少得可憐,但因為還未有期刊邀請過我做編輯,所以我也不清楚)。
收到論文稿件後,期刊的總編輯就會把它分派給其中一位編輯負責,該編輯的工作就是盡力邀請該論文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去審查其內容的正確性。被邀請的專家審查員(Expert Reviewer)都是義務性質的,因此如果他們因任何理由而拒絕幫忙(例如教學繁忙、不熟悉該領域,或者有利益衝突),編輯一般都會請該學者推薦相關的其他學者予其另行邀請。
因此,審查員其實就是論文作者的同行,甚至是競爭對手。這也是稱為「同儕」審查的原因。現在的期刊,除非是如《自然》(Nature)或《科學》(Science)等的「高檔」期刊,一般是很難邀請得到資深教授幫忙審查稿件的,因為他們通常教學、研究、行政事務繁重,所以部分審查員其實都是博士後研究員,亦時有聽聞甚至會有教授找博、碩士學生幫自己做審查工作(由於同儕審查過程中的論文理應是保密的,這其實是不太正確的行為)。
審查員須在檢查論文後寫一個詳細的審查報告(Review Report),指出論文哪些內容必須改善,或哪裡有改善空間。報告內容可以純粹是建議性質,或者是論文作者必須作出的修改。有時候,當遇到語氣較重或不友善的審查員時,編輯或會刪減或修改審查報告的字眼,避免論文作者讀到太過苛刻的意見而感到難堪。
期刊通常都會給予審查員一個限期,審查員必須在限期內提交審查報告。限期根據不同期刊、領域都有所不同。一般天文學期刊的審查限期大約為四至六個禮拜。不過由於同儕審查屬義務性質,編輯亦無權強迫審查員在限期內完成審查並提交報告。遇到嚴重逾時未交的情況(經常都有⋯⋯),編輯也只能禮貌地催促。必要時,例如審查員突然「失蹤」,編輯也可以在同儕審查過程中途更換審查員。不過,由於邀請資深學者通常都很困難,除非情非得已,編輯都會盡可能避免更換審查員。
期刊會要求審查員在提交報告時一併給予接納論文與否的建議,包括直接接納(Direct Acceptance)、輕微修改後接納(Acceptance after Minor Revision)、大幅度修改後重新審閱(Review after Major Revision)、拒絕(Rejection)。不過,最終決定權其實在編輯手上。編輯可以直接無視審查員的建議,或者在審查員意見與論文作者有很大的出入時介入其中,又或者邀請多一位審查員給予獨立意見。
從前,通常每篇投稿論文都會有兩位或以上的審查員分別獨立審查,然後編輯會在考慮所有審查報告的建議後再作出決定。不過,由於現在審查員越來越難找,加上投稿論文越來越多,部分期刊的論文很多時候都只有一位審查員負責審查,所以審查的質素也就越來越參差。有時候,由於只有一位審查員,其權力會過大、又胡亂作出決定,而編輯又偏袒審查員或因其非該領域專家而無法作出公平的決定時,就可能會影響到科學的質素,遺害人類知識文明。
基本上,除了期刊的編輯外,包括論文作者在內的其他人是沒有辦法知道誰是審查員的。因為現在絕大部份期刊都是採用所謂的「單盲」(Single Blind)制度,即是審查員知道誰是作者,但作者並不知道誰是審查員。這樣做的本意是用來保障審查員能夠不受壓力地評核文章內容和質素,但有時候會被用來作打壓異見或者新的研究方法或結論之用,亦會對科學知識造成負面影響。
其中一個解決方法是所謂的「雙盲」(Double Blind)制度,即只有作為「中間人」的期刊編輯知道雙方身分,而審查員和作者都不知道對方是誰。但這在某些範疇比較難以實行,例如科學論文中少不免提到使用了哪所大學/研究所的設備,而且審查員也能夠從論文內容、行文風格、研究方法等輕易猜到誰是作者。
亦有人提出過雙方都公開姓名的方法。理由是當雙方都知道對方是誰的時候,審查過程中就會更加互相尊重,對事不對人。近年已經有學者發起這個方法,不過暫時未有期刊採用。不過有讀者指出,至少有些期刊已經會在同儕審查過程完結後公開雙方身分,這可以說是一大進步了。
歷史上有紀錄的首次同儕審查發生在1665年,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會(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亦即著名的皇家學會)的《皇家科學會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不過,當時的同儕審查是由編輯負責進行,而非另外邀請專家。
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移居美國之前,投稿的德國期刊都是沒有邀請專家作同儕審查的。後來,當他投稿一份關於證明重力波並不存在的論文到美國的期刊《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期刊的編輯對論文內容有所保留,便把論文寄給一位專家審查——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的同事羅伯遜(Howard Percy Robertson)。羅伯遜閱畢發現愛因斯坦的計算有誤,就寫了一個匿名的審查報告給他。
愛因斯坦並不知道羅伯遜就是審查員,而且他對期刊編輯「擅自」把他的論文寄給第三者的舉動非常生氣,就寫了以下信件給編輯以及退了稿:
“We (Mr. Rosen and I) had sent you our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and had not authorised you to show it to specialists before it is printed. I see no reason to address the – in any case erroneous – comments of your anonymous expert. On the basis of this incident I prefer to publish the paper elsewhere.”
愛因斯坦致《物理評論》(1936)
愛因斯坦退稿後把論文投稿給富蘭克林研究所(Franklin Institute)的《富蘭克林研究所期刊》(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一份名氣比較低的期刊。有趣的是,投給富蘭克林研究所的稿件經過大幅度修改,而且這些修改都是羅伯遜以同事身分建議的!愛因斯坦很高興羅伯遜幫忙發現了錯誤,而羅伯遜最後也沒有表露身分——他其實就是當初在同儕審查中指出愛因斯坦錯誤的人啦!
major minor 分別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Lee388 靚聲推介:Four Seasons
這張來自Pentatone出版的雙層SACD,碟名是Four Seasons,可以稱為兩個四季,因為這張SACD收錄了韋華弟的名曲四季之外,還有阿根廷作曲家皮亞佐拉向韋華弟致敬而創作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Cuatro Estaciones Porteñas)」。
相信韋華弟的「四季」也不用多介紹,春、夏、秋、冬各是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而每首協奏曲也有三個樂章,分別描述四季的自然風光、景致。而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不單是用音樂描繪四季景色,更多是帶出他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風土人情、生活面貌,而音樂是溶合了古典音樂和探戈舞曲,帶出一份新鮮感。SACD的樂曲編排也很特別,兩位作曲家的作品是梅花間竹的方式排序,先來皮亞佐拉的「春」,之後到韋華弟的「春」,如此類推。
至於演奏方面,是由德日混血的靚女小提琴家史坦巴赫主奏,聯同慕尼黑室樂團。這兩首風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對於史坦巴赫是一個莫大的挑戰。我聽完整張SACD後,我發覺史坦巴赫弓法流麗自然,散發一種秀氣,本身技巧相當高超,可是她絕不賣弄,拉奏速度和變化控制得恰度好處,兩首風格截然不同的音樂,她以一種現代的手法來演奏,表現出不同,但又來一種溶合,使到整張SACD音樂能夠一氣呵成。錄音方面,一貫Pentatone高水準的錄音,音色平衡,不誇張,主角小提琴和樂團比例適中,適合音響系統偏向平衡的組合播放。
1. Piazzolla : III.Primavera Portena (Spring)
2-4. Vivaldi :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RV269 “La Primavera (Spring)”
5. Piazzolla : I. Verano Porteno (Summer)
6-8. Vivaldi : Concerto No.2 in G Minor, Op.8, RV315, “L’estate (Summer)”
9. Piazzolla : IV. Otono Porteno (Autumn)
10-12. Vivaldi : Concerto No.3 in F Major, Op.8, RV293, “L’autonno (Autumn)”
13. Piazzolla : II. Invierno Porteno (Winter)
14-16. Vivaldi : Concerto No.4 in F Minor, Op.8, RV297, “L’inverno (Winter)”
major minor 分別 在 FF教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下面有主題目錄,直接跳轉?
我地創作者團隊不斷製作左各式各樣嘅影片、文章 (由讀書、DSE到大學生活都有),都放左上Flowsophic了!? 另外知道在場有好多中四中五嘅同學,上面有各款幫到你地嘅DSE筆記同Past Paper,快啲去支持下啊!
?Instagram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flowsophic
?Flowsophic網站:https://flowsophic.com
?文章專欄:https://flowsophic.com/blog
-----
讀GBUS/GBS/IBGM嘅Global Business環球商業學生好似好稀有?會唔會個個都好功利好串?定係醉心日日炒股?今日邀請左HKU IBGM + CU GBS + UST GBUS嘅4位同學同畢業生同大家分享呢一科嘅內幕資訊,同大家拆開GBUS嘅神秘面紗!仲同大家分享面試Interview嘅絕密內容!
——-
追蹤我的動態!
?Instagram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ffclassroom
?Facebook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ffclassroom
?合作請洽: freezyflameff@gmail.com
-----
1:00 - 究竟Global Business讀咩?
2:19 - 出哂名的Orientation Trip?!
3:02 - 有無得揀Major/Minor?
3:34 - 有無後悔讀非專科的GBus.?
5:20 - 真係一定有得去Exchange?
6:08 - 有無得轉入Global Business?
8:02 - 各自有咩Exchange Partner School?
9:40 - 要數學好勁?
11:02 - Admission Interview內幕?!
14:45 - 性格比較慢熱適合讀GBS嗎?
16:43 - 點樣搵Intern/計劃Career???
18:23 - 不同院校Global Business分別
19:10 - 係外國定香港讀Business較好?
19:55 - 讀Global Business的人特別串?
-----
?更多影片?
【考前必看】7科5**榜眼的DSE一天:如何盡用時間,計劃Study Leave時間表?
https://youtu.be/gqy4bwV66xs
【DSE 7科5**】5分半鐘速食 | 讀完DSE Chem化學#5:Metals金屬
https://youtu.be/VrvLi7I8IC8
【考前衝刺】DSE LS 通識:有咩係大家一定要溫? | 答題技巧以外的溫習方法 - 拆字、推論、例子
https://youtu.be/oxy5vFjTO64
【中大生活 CUHK Vlog】疫情下的中大一日遊:深入中大探險各處,停課後猶如空城?
https://youtu.be/lfIIWl5npBY
Royalty Free Music by Bensound (https://www.bensound.com/)
#dse2020 #dsels #gbu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N4Gr13caxk/hqdefault.jpg)
major minor 分別 在 葉宇峻彈吉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用有邏輯性的方法來判斷歌曲的調性,而不是用傳統土法煉鋼式的亂猜。
葉宇峻 吉他教學@台中 0980-410902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upauband
http://paupauband.pixnet.net/blog
paupauband@hotmail.com
我是葉宇峻,今天廢話比較多,但是會很有用,我想要解釋如何由和弦的進行有邏輯的找出之中正確的調性,也就是所謂的 “KEY”
五度圈大家都知道,這之中除了指示歌曲在一開頭設定的調性外也指出了該調的升降音。順道教大家一個簡單的口訣,由F開始的話,五度圈分別是CGDAEB,可以用口訣 『發抖手腿拉米西』來記憶
而之後的順序則是由升F開始,照原本順序並升半音再走一次。這方法好記吧!
現在回到主題,當看到這一段和弦進行,如圖中的C 及Am和弦,先請問大家,你覺得這段音樂是什麼調呢?
如果你想說:阿不就C調,那你對了1/3,因為他其實會是C or F or G調。為什麼呢? 讓我們先來想想順階三和弦。
如果照著順階音階排列可以得到以下的順階級數三和弦,也就是I IV V級會是major和弦,II III VI會是minor和弦,VII級是diminish和弦。當然同樣的道理一樣可以放大形成七和弦,不過注意V級會形成dominant7和弦,VII級會變形成mino7b5和弦。
當瞭解以上後,我們再回來看到剛剛的這兩個和弦。(以下c am背景)
首先當然我可以把他視為C調,也就是符合C調的I及VI級的順階三和弦。但是看起來簡單視實上卻沒那麼簡單,因為在
剛好滿足了F調的V和III級的順階三和弦。這也就算了,你會發現
G調的IV 和II級也剛好就是這兩個和弦。那這到底是哪個調呢?其實如果將當下的旋律也考慮進去,會更容易的判斷出調性,但因為今天主題是和弦,所以就讓我們多加入一個線索一起來判斷看看。
(以下C Am Dm背景音樂)
這邊我多加入一個和弦Dm,這這個句子中,當然他還是有可能是親切的C調,也就是滿足了I VI II級的順階和弦
或是F調的V III VI級順階和弦。
但是原本符合條件的G調在這邊卻因為Dm和G調的順階三和弦不符合,所以G調在這邊就可以排除他的可能性了,這是因為D這個音在G調中是位於第五階,理論上而言是要使用major的和絃結構,所以D minor就違背了原本的音程結構了,但如果要說這整段樂句是G調的話,Dm這小節就可以用轉調來稱呼它。
好,讓我們再多加入一個條件,現在和弦形成了以下,又多了個Gm和弦。(以下C Am Dm Gm)
讓我們用前面學到的之是來整理一下,C Am和弦可能會是C 或G或 F調。再Dm和弦加入後,範圍可以縮小為C或F調,而加入Gm後,所有的minor和弦都出來了,在符合順階三和弦的情況下也只有F 調會滿足這三個和弦,同時C和弦也滿 足V級的MAJOR和弦,所以我們可以判斷這段和弦它就是
F調它本人啦!(歡呼聲)
調性的判斷可以由音階,或是延伸到和弦來判斷,在不轉調以及調式互換的情況下,用順階和弦來判斷是一個有邏輯的好方法,希望在今天的內容中可以幫在你很快的找到調性,找到你的Key喔!
以上是今天課程,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和我討論,我們過年後見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_XhEo0cK-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YVdnFIzF5o1KgEKwvYTjp1guWsw)
major minor 分別 在 葉宇峻彈吉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筆誤更正:
1.2:10 起的lick最後倒數第二音應該為G
2.2:25 起的和弦應該 |C|Am|G|F| Em
葉宇峻 吉他教學@台中 0980-410902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upauband
http://paupauband.pixnet.net/blog
paupauband@hotmail.com
背景音樂編曲:葉宇峻
我是葉宇峻,今天要和大家聊聊如何使用使用 Triad 三和弦音階來建構即興的solo
當在使用自然音階即興演奏的情況下,如果要讓樂句更有聲響色彩,使用Triad三和弦來彈奏是一個很簡單又可以讓樂句更有和弦支撐力度的一個想法
三和弦有四種結構組合,分別為major 1 ,大3 ,5度音(示範) minor 1 ,b3, 5,(示範)
augment 1 ,3 ,#5 (示範) 以及diminish 1 ,小3 ,b5度音程(示範)
這邊我的想法是,在演奏時既然能使用順階音階,那放大延伸來說,當然能使用順階和弦來演奏
以c調為例,順階音階在依照3度及5度的音程延伸後,可以得到一組順階和弦的排列
依序為C(示範) Dm(示範) Em(示範) F(示範) G(示範) Am (示範)及 B diminish(示範)
接下來我把major,minor,diminish這三種結構和弦做一個排列整理, 我將和弦跟音都設定為由c開始,可以得到像是以下這樣的三個圖形來記憶練習
major ,minor ,diminish
最後我提供自己設計的兩個樂句供大家練習(影片示範)
以上是今天三和弦音階的課程,有任何問提也歡迎到我的facebook 葉宇峻吉他工作室 留言討論,我們下次見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sNJONwutk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