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螢幕觀賞《里斯本的故事》重映,相較於第一次在家看DVD時直接睡到世界盡頭,出發前我還特別午睡,在精神飽滿狀態下重返文.溫德斯鏡頭下的里斯本。
雖然是1994年拍完的片子,但對於2019年秋天去玩里斯本記憶還很新鮮的我,一直在片中找尋「我也去過這裡」的蛛絲馬跡,特別是在影片結束前有一個一兩秒的過場,應該就是這個我佇足過的觀景台,我眺望過的同一個視角,大螢幕上的兩秒連動我的旅行回憶,瞬間就讓我無比開心。
Alfama的老城氛圍、起伏的丘陵、顛頗的石頭路、緩行的黃色電車、斑斕的建築顏色、繽紛的花磚、巍峨的4月25日大橋、廣闊的特茹河在片中接連登場,離開里斯本的日子愈來愈遠,想念卻愈來愈濃郁,透過這部電影我用當年的里斯本風景來緩解此刻對於旅行的想望。
《里斯本的故事》修復版特別針對聲音調整成適合現在影廳播放的狀態,我非常喜歡台版電影海報上男主角拿著麥克風收音,小女孩戴著耳機把聽見的個中聲響說出來的那一段,彷彿把遠方城市的日常用耳朵再次重溫一次,導演透過電影想訴說的美妙聲音若非在戲院裡大概很難感受那個細緻的差異。
而修復版的顏色亦美不勝收,那片蔚藍的歐陸天空與特茹河的湛藍就像我曾親眼見證過的絲毫不差,一百零五分鐘的片長裡,我的眼睛在美景中迷走,耳朵則在環境音中做方向探索,還在聖母合唱團(Madredeus)悠揚的樂聲中再度領略里斯本之美。
https://kkbox.fm/3a0bfF (原聲帶數位上架)
《里斯本的故事》不僅僅是城市景觀豐富,劇情同時帶點懸疑又富含哲學與詩意,慢速前進的節奏呼應里斯本獨有的閒適情調,要親近這部大師名作之前建議若能保持抖擻的精神應該能更輕易捕捉這部作品最好的一面。
https://youtu.be/xyxCdMqP4rM
照片是我實景拍攝XD
更多我的里斯本之旅請見我的instagram
使用 #把里斯本放口袋 這個hashtag
https://reurl.cc/L3kp3L
甲上娛樂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adredeus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里斯本的故事
#我心難忘的里斯本。
.
「人類試圖模仿上帝,所以會有藝術家的誕生。」
.
聲音師溫特收到導演朋友費茲的來信,要他前往葡萄牙里斯本合作拍片。溫特來到里斯本,不見老友蹤影,他一邊走訪里斯本街坊,錄下風景聲音,一邊探尋老友下落......
.
其一,文溫德斯( Wim Wenders )導演的《里斯本的故事》重映,立刻召集葡萄牙旅遊小組一起去戲院重溫葡萄牙之行的回憶。看電影的過程,藍天白雲、美麗的紅磚屋頂、老式電車穿梭街巷等景緻,看得我內心不斷尖叫,啊啊啊,我來過這裡,啊啊啊,我去過那邊,啊啊啊,當時沒去水道橋沒去溫特下榻的房舍(但山羊鬍有去外頭拍照),好可惜啊!
.
《里斯本的故事》影像經過修復且音效品質大幅提升,就算沒去過里斯本,也能在電影裡感受到里斯本的美好!
.
其二,緬懷過世的費里尼導演、慶祝里斯本入選「歐洲文化之都」、紀念電影百年的《里斯本的故事》,劇本層次豐富飽滿。它選擇溫特作為電影主角,溫特除了捕捉日常生活的聲音外,也使用各種道具,替影片配上聲音表情。某方面來說,電影本身就是一種「擬音/模仿」,看似真實,卻常常是利用借位或特效來以假亂真。而戲院中的觀眾,即便知道電影的虛構,又會在觀影過程,忘記它的虛假,深陷在真實的情感共鳴中。
.
《里斯本的故事》的聲音運用極為巧妙。片中,溫特對年輕孩子示範如何「擬音」,影片外的我在觀賞電影時,也會思考:「這一段應該不是現場收音,而是音效師創造的聲音吧?!」;此外,《里斯本的故事》也示範如何用配樂來製造效果,一如溫特在理髮院刮鬍子時,導演刻意放上懸疑配樂,便能讓觀者內心產生緊張與不安感。
.
有趣的是,電影發展百年,我們與創作者之間,已經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因此,我們很清楚知道文溫德斯導演為何要在這場戲擺上懸疑音樂,這場戲之於我們和導演,也就出現一種「我(觀眾)懂你(導演)在幹嘛」的幽默感。
.
再者,《里斯本的故事》的配樂由「聖母合唱團」(Madredeus)譜寫,導演安排聖母合唱團演出,有著戲中戲的後設趣味,打破虛實之間的界限。而聖母合唱團為本片撰寫的歌曲「泰迦河」和「阿爾法瑪 (里斯本的老城區)」等,則呼應影片的主題之一:致敬里斯本。用歌曲訴說對這座城市的愛。
.
其三,《里斯本的故事》有懸疑(導演好友的失蹤)、有愛情(溫特對聖母合唱團女主唱泰瑞莎的好感)、有黑道(里斯本較為落後的地區)、有喜劇、有青春成長等,既然要致敬電影百年,那就讓觀眾在一部電影中,看見電影的多種豐富類型吧!
.
其四,從老式手搖攝影機到V8攝影機,從感嘆電影商業化的老導演,到對影像創作充滿熱情的年輕孩子,《里斯本的故事》訴說了電影的進展(科技面),也訴說影像創作的持續不墜(永遠會有想要透過影像講故事的人出現)。
.
劇中,費茲不滿當代電影淪為商品,賺錢成為唯一的目的(會讓我想起馬丁史柯西斯導演對於漫威電影的批評)。費茲決定將攝影機藏在袋子中,秘密拍攝,紀錄生活「最真實」的樣貌,藉此保持影像的純粹性。費茲失去與觀眾對話的熱情(商業與藝術,永遠存在的矛盾與對立),溫特的出現,是要重新喚起老友對電影的愛。
.
單純地用攝影機去記錄真實生活有其價值,但訴說一個精彩故事的電影,就需要被捨棄嗎(即便有商業考量)?《里斯本的故事》用包容的態度,看待不同科技(新的創作管道)進入電影產業,也用樂觀其成的心,擁抱年輕一輩的創作(劇中年輕孩子拍攝的影片之於我們或許不具意義,但對他們來說,卻是最真實的日常),並且從懷疑電影已經死去,重新相信電影的生命力依舊旺盛。!
.
其五,溫特住的房間,有一隻蚊子老是在他身邊飛來繞去,對他造成干擾,為了除去蚊子,溫特站在床上或椅子上,拿著書本或鞋子,想要除去這惱人的「怪物」。電影是什麼?文溫德斯導演用很簡單的一場戲告訴觀眾,光是「打蚊子」這樣簡單的小事,就可以成為一部電影喔。電影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瑣事的放大與延伸!
.
其六,「當我兒時,一無所知。如今卻想擁有當時的記憶。」
.
《里斯本的故事》令我想起 Alfonso Cuarón 導演的《羅馬》、費里尼導演的《阿瑪珂德》,以及柏格曼導演的《芬妮與亞歷山大》,這些作品的可貴,不單是影片的藝術成就,更是導演試圖捕捉那逝去的美好瞬間。而《里斯本的故事》之於我也有相同意義,劇中的里斯本或許不是里斯本真實的模樣(經過挑選與美化,畢竟,住在一間有聖母合唱團練唱的房子裡,這件事就浪漫到讓人嫉妒不已),但這部「虛構」的影片,卻又「真實」地記錄下 1994年的里斯本模樣,而這份珍貴的影像,經過 26年時間,依舊散發光彩。
.
其七,文溫德斯導演拍過《巴黎德州》,而在《里斯本的故事》裡,費茲導演住在「巴黎」劇院中,哈哈,不管是德州或是里斯本或是文溫德斯導演,他們都迷戀著(嚮往)巴黎嗎?
.
其八,當年旅行里斯本時,我們真的有在路上看到一名收音師,心情激動不已。今日重溫《里斯本的故事》,回憶上心頭,山羊鬍說:「好想再去一次里斯本啊。」我說:「真的!!!」如果未來真的能再次拜訪里斯本,一定要住在阿爾法瑪區啦!
madredeus 在 KKBOX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音樂一窺城市風采 《里斯本的故事》重返大銀幕】
由德國當代電影大師文溫德斯執導的經典《里斯本的故事》,25週年4K數位修復版即將於7月10日再度全台上映!
本片結合了城市、音樂與電影三大元素,隨著片中主角-錄音師菲利普在葡萄牙里斯本替導演朋友完成電影作品的劇情發展,文溫德斯不只傳達出電影人對創作的狂熱,里斯本獨特的城市魅力,更是透過各種聲音與配樂展露無遺。
在電影中現身/聲的葡萄牙國寶級樂團「聖母合唱團」(Madredeus)無疑是全片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存在。樂團女主唱Teresa Salgueiro空靈的天籟美聲,讓全球影迷深深著迷,樂團為電影錄製的原聲帶《Ainda》,也成為跨越時代、令人一再回味的經典作品。文溫德斯曾透露:「片中主角菲利普被Teresa的聲音吸引慢慢走上階梯,那正是我第一次聽到聖母合唱團在錄音室現場演出的情景,當時他們只是在綵排,卻讓我感動得起了雞皮疙瘩。」
不論你是資深老影痴還是新生代電影狂粉,都該進戲院感受《里斯本的故事》的優美迷人🎶
電影原聲帶這裡聽👉 https://kkbox.fm/3a0bfF
-----
甲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