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OS 里爵13年雪莉單桶
The Single Malt of Scotland Ledaig 13yo
酒精度57.3%。奇妙的人蔘味在上層撲鼻而來,真是昂貴的泥煤煙燻表現,薄荷,冬青沙士糖,甘草與肉汁氣息,略帶鹹感。
緊接著太妃糖,高趴數的黑巧克力,伯爵紅茶,糖漬柑橘,梅李子等常見的雪莉調性,氧化醬香有一些些。香氣強度還不錯,變化性也是,整體調性並不低沉,沒那麼重雪莉重泥煤。
酒汁入口油脂與乾爽皆有,再度確認是人蔘、柑橘起手式,酸甜感....
#品飲心得_資訊分享無涉及買賣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未滿18歲者請勿飲酒※
ledaig 18 在 葉怡蘭 Yil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日夜酒:瑞典 High Coast「映 ‧ 橡 Quercus 系列」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酩小聚會在「劑院」。
→ 別開生面的品飲活動,威士忌版圖極北之地的瑞典 High Coast 酒廠與全台多家酒吧合作,將旗下極具實驗精神的 Quercus 系列一次端上,限量推出一組四杯 Flight Set:ROBUR 瑞典紅橡木、ALBA 美國白橡木、PETRAEA 匈牙利橡木、MONGOLICA 蒙古櫟橡木等新橡木桶陳威士忌,讓愛酒人們得以同時領略四種不同橡木類型的熟陳風貌。
對 Quercus 雖不陌生,卻是首度一舉囊括、相互對照,難得機會,當然得來一試;彷彿上了一堂橡木桶課,分外感受到彼此間的鮮明差異。
四款威士忌除了橡木來源不同,熟成方式也隨其特性而略有別:分別先於一次波本桶中陳放 3~5 年,再於個別全新橡木桶中過桶熟成。且除了蒙古櫟於 225 公升大桶中長時間過桶 39 個月之外,其餘都於 40 公升小桶熟陳 7~10 個月。
全新橡木、過桶時間不短、且還大部分都為小桶,然是氣候緣故還是精選調配得宜?單寧並未如預期中強烈,一致呈現出活潑潑的木質香料氣與微帶澀感的尾韻,十足個性。
一一品啜:ROBUR 確實典型歐洲紅橡木表現,各種香料和木質辛香頭角崢嶸綻放;ALBA 則一派美國白橡木風致,蜂蜜、牛奶糖、奶油、太妃糖、香草等奶甜香習習流露;而常用於葡萄酒業的 PETRAEA 匈牙利橡木則果然清晰展現出葡萄酒桶陳威士忌常有的水果糖、糖漬桃子等氣息。
最新問世的 MONGOLICA 無疑是此中最特出的一款,桶材選自與日本水楢有親戚關係的長白山蒙古櫟橡木(遂也備受酒界矚目),雖同樣透著東方風韻,卻有別於水楢的線香調,更偏向檀木等幽幽香木氣味,和蜜餞、果乾、堅果、蘋果等甜甜果香相交織,很是迷魅。
「橡木桶課」之後,既然來到酒藏豐富的劑院,當然繼續嚐了其餘精采酒款;兩款 IB:A.D. Rattray 的Ledaig 18年的清澈雅逸、BBR的 The Glenrothes 2007 11年的芳醇甘美,一樣令人沉迷沈溺、大醉而歸。
※ 更多品飲文字分享 http://goo.gl/lEClpF
ledaig 18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蘇格蘭威士忌:比較品飲的練習建議】
以下的品飲主題都具有可比的邏輯基礎,適合作為自我鍛鍊的習題,也可作為組織規劃品酒會的靈感與素材。
1. 相同公司集團或家族酒廠的酒款比較
透過異中求同、同中求異,歸納相似營運背景與指導方針之下,各廠牌之間的差異,以及一個廠牌的不同產品線。實例包括同集團經營的Glenfiddich、The Balvenie與Kininvie;或者Springbank蒸餾廠的同名產品、Hazelburn與Longrow,以及Tobermory蒸餾廠的無泥煤同名威士忌與泥煤威士忌Ledaig。
2. 具有地緣關係、性質相近的酒款比較
這或許是最富產區概念的比較品飲,但真正的關鍵依然在廠區差異。實例包括艾雷島南岸彼此相鄰的Ardbeg、Lagavulin與Laphroaig三廠,其泥煤煙燻強度與性質也與同島其他廠區明顯不同。另外,Glenlossie與Mannochmore母子廠區,隸屬同集團,地理位置、製程與風格全都相近,然而威士忌觸感質地卻明顯不同。
3. 相似類型與型態的酒款比較
透過用桶策略、風格設定、調配方針,可以得到不同風味效果與整體均衡的雪莉桶陳威士忌,GlenDronach、The Macallan與Glenfarclas都是實例。不同地區挖掘的泥煤,煙燻風味也有差別,透過比較歐克尼群島區Highland Park、斯開島Talisker與高地東部Ardmore三廠威士忌,可以清楚認識泥煤煙燻風味。
4. 不同年數的垂直品飲
各廠新製烈酒的風味特性與桶陳潛力不同,熟成高原分布也不一樣。極淺齡的青澀樣品或老化酒樣,都不容易在市面上取得,但透過垂直比較品飲,譬如Dalmore與GlenDronach桶陳12年、15年與18年的威士忌,同廠比較或交叉比較,都可循風味變化軌跡,揣摩風味從青澀到成熟,乃至衰老的變化曲線。
5. 調和式威士忌廠牌風格比較品飲
調和式威士忌,通常使用數十種麥芽威士忌與數種穀物威士忌調配而成,縱使基酒來源與品質經常處於浮動,但藉由調整比例、替換基酒,成品風格卻相對固定。每個廠牌訴求不同,以便區隔市場,通常會在統一風格基礎上,推出多種產品線。風格鮮明的品牌包括The Famous Grouse、Johnnie Walker、Dewar’s與Ballantine’s等,透過比較品飲可以找到區別要素,並歸納品牌風格特徵。
6. 配方基酒與最終成酒的比較品飲
不少調和式威士忌與調和式麥芽威士忌,都嘗得出重要基酒配方本身的風味特性。許多知名品牌的麥芽基酒可以在市面上購得,作為比較的素材。譬如調和式威士忌William Lawson’s展現Macduff的麥芽基酒風格;調和式麥芽威士忌Monkey Shoulder,也融合Glenfiddich、The Balvenie與Kininvie三廠麥芽基酒特性。
7. 相似環境條件對製酒效果的影響
某些廠區的地理位置並不接近,但皆位處特別涼冷的地區,蒸餾程序與熟成培養都在氣溫偏低的環境下進行,以至於擁有某些相通的風味特徵。譬如Braeval與Dalwhinnie兩座蒸餾廠,雖然製程細節不同,但卻都呈現涼冷環境的高海拔風格印記,表現為程度不一的含硫特徵。
8. 進階比較品飲主題
除了麥汁清濁度之外,與風味溯源有關的練習,還包括果味來源、純淨表現、觸感質地、複雜層次、硫質風味、季節差異,不但引人入勝,而且富有挑戰與啓發。透過Cragganmore的夏期品與冬期品,可以體驗蒸餾環境溫度對烈酒品質的影響;比較Glen Grant與Linkwood,則足以看出不同的風味純淨哲學。
ledaig 18 在 ralfy review 834 - Ledaig 18yo @ 46.3%vol: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ralfy review 834 - Ledaig 18yo @ 46.3%vol: 35K views 2 years ago. ralfydotcom. ralfydotcom. 178K subscribers. Subscribe. 1.2K. I like this. ... <看更多>
ledaig 18 在 M8喝酒老實說- [里爵18年(批次3木盒版)] Ledaig 18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純飲入口好甜好甜果糖甜搭上淡淡的泥炭、甚至那甜味高於波摩18年,泥煤感與波摩差不多、完全不會膩的回甘甜、吞下時候有奶油香甜、油潤感、厚實的木質與雪莉果乾香甜一直 ... ... <看更多>